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的影响探究

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的影响探究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对于社会上一些职业复杂且不能依靠人类处理的领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摄入,法律行业现阶段涉及人工智能技术相对于其他领域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人工智能在法律行业也会慢慢的渗透。将会对法律行业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法律行业

纵观目前的市场情况,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运用在了互联网、科技、和金融等各个行业。它们都以其超高的运算能力在企业以及研究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律行业在公众的眼中似乎用不到人工智能,并且国内在法律方面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涉及的也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有影响力的公司中都陆续出现了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处理公司的事物。并且在一些知名的城市出现了大力宣传人工智能的办案系统。并且在一些名声较大的律所中也在积极的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市场的需要,法律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越来越紧密。

一、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的衍生,它通过一系列的研发,产生出能够和人类的智力相匹配的智能机器,并且能够根据人类的脑力开发,做出更全面高效的反应。它的主要表现方面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库的搜索,人脸的识别以及机器人的发明运用和文档图像的更新,系统的更深层次处理。

二、人工智能的特点

(一)大数据

人工智能更多的趋向于技术性的规范,能够处理大量的文档和各种数据性的知识结构,使得在人脑所不能触及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对人类输入相关信息的分析,运用格式化、数据化的系统运作,逐步构建数据库,进行有针对性搜索,快速寻找人类需要的内容。

(二)群体智能

人工智能群体智能是将人脑和机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所运作的成果,是人类目前在人工智能方面正在进行发展的方向。单独的机器不足以解决现实中的高难度的信息处理,必须将信息与信息相连接,人脑与机脑相配合才能使智能化的运用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为人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三)自主性

人工智能朝着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主性也引起人类的思考。智能机器人能够较少或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就可完成复杂、繁重和精确性高的任务。其自主性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强大。所以从法律层面上应该关注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其法律地位作出说明。

三、人工智能对法律的影响

(一)对法律商品化的影响

传统的法律服务中,律师和律所是大众获得法律服务的唯一通道。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法律机器人这些商业模式的崛起,对需要法律咨询的公众提供了便捷条件,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机器人直接接受咨询,这就替代了传统的依靠人工来咨询,使得办事效率大大提升。同时,在现有的法律咨询等业务办理中由于律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会导致公众接受的服务出现不对等的情况。并且如果每个人都要咨询律师问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会大量的浪费律师的时间,影响办事的效率,也不能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人工智能法律机器人出现之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大大提高办案效率,让法律服务以商品化的方式出现,使大众感受到更加亲密的服务。对于公众深入了解法律也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

(二)增强文本审核的准确度

在非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员工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做文档处理,使得企业的办事效率低下。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大大提升办公效率。同时由于信息化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文档的同时还能够将其中的错误同时展现出来,就会弥补工作人员疏忽大意的漏洞,使得企业的办事水平越来越高。在法律行业的服务中,由于律师和许多法律工作者都会处理各种文档,书写各种法律文书,工作量十分艰巨,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的审核编写技术将会大量节省更多的人财物。现阶段,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工作中也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有时一个很小的错误将会给当事人带来很严重的风险。而用人工智能,能够使得系统自动识别法律漏洞,有效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从而使法律行业服务运作更加稳定有效。更重要的是,在提升法律工作者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任务的准确率,对于处理合同漏洞的填补以及错误文档的修改会更加直观准确,避免二次重复审核。

(三)对律师行业的影响

律师的工作分为常规任务和定制化法律服务。前者是处理大量的数据,搜集大量的案例,后者是大量的执行和判断工作。律所的合伙人很多需要提升律师的办事效率,他们会找到数据行业的管理者,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套全方位更加完善的内部搜索系统。将之前大量的案例数据信息扫描输入到系统中,通过分析以往的判例,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提取重要的信息,让律师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服务。比如在贷款审核中,据统计全国花费在审核方面的时间一年大约占用律师36万小时的时间。在国外,已经有公司用机器来代替人工进行合同的审核。并且在这种方式之下,可以通过筛选原有的历史数据,快速查找需要的模板和框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找到支持数据有效的案例、法条和建议。此外,取证和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等也占用了律师大量的时间,这些琐碎的事情应该交给智能的机器人去协助办理,而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律师身上。对于技术性较强的案例分析以及需要律师亲自裁量的事情,应该交给更加专业的律师,了解民众的需求。此外,律师应该加强自己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因为未来对于律师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对于像文件审查这种事情基本上都交给智能机器人去做,所以律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水准,多研究以往的历史案例。发现突破口,为律师行业的执业取向做出改变。

(四)使信息更加的透明化

在此之前,由于信息的不公开透明化,公众对于律师的评价也或多或少存在失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出现了新兴的法律平台。使得信息公开透明,对于律师的评价也更加透明化。人工智能的协助让好的律师,普通律师,较差的律师一目了然。当然这样的结果很可能造成律师之间较大的差别,好的律师由于评价高将会有更多的业务,而资历尚浅的律师则是相反的结果。在技术层面上,也能够使得整个行业发生显著的变化。之前,大公司的琐碎工作主要是通过雇员来处理,大公司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支撑整个文件处理工作,但是,由于小公司资金欠缺和不足,加上人力欠缺所以不能够胜任。但通过人工智能,小公司也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开展自己的业务和运营模式。之前的律所大部分都是倾向于和大公司合作,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增强,小型企业也能够有效的运用自己的技能,律所也就慢慢趋向于向中小企业服务。在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之后,公司与公司之间法人竞争由人力不足转化为专业性、服务、品牌和运营几部分。

四、人工智能对法律行业带来的挑战

(一)对传统道德的挑战

我国法律中存在着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一般道德。在法官判案的过程中对于使用一般法律规定难以得到合理的结论,或者对于按照法律规定解释出来的结论会违反社会正常伦理道德,为公众所不能接受时,法官要运用自己的自由裁量权,结合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做出不违背社会基本伦理道德的判决。在非人工智能环境下,往往是案件事实先发生,然后法官根据该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当事人的相关态度和基本的社会理念有针对性的进行衡量。通过权衡利弊从而在法律与道德之间作出有利于当事人最好的解决方案。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当机器人渗透到法律行业时,对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权衡问题会更加突出,因为对于机器人的内部系统设置不同的研发者会设置不同的标准,当案件发生之后,机器人通过数据分析将相关的案件情况转入到其认为合适的领域,从而进行判断。但是关键性问题是对于初始的标准该如何确定,能否把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归纳完整,这就需要从法律方面去规制。

(二)对法律监管的挑战

在非智能时代,企业以及法律各方面的业务都是通过政府来监管,政府则运用其公权力来保障私权利不受侵犯。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业务,提升技术水平。而政府对于其所掌握的有效信息远远不如企业,则使得在对企业监管时留下很多局限,不能发挥政府公权力的权威。

(三)对主体认定的挑战

在我国的法律关系主体中,公民的各项权利义务都规定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之中,法律将公民分为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不同的主体其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法律对其规定的标准也不同。此外,法人也属于法律认可的主体,其产生、变更、消灭都将受制于法律,其所从事的活动和业务范围在现在的法律规定中都有明确的列式。如今,在高度智能化、自主化的状态下,智能机器人所从事的业务慢慢将和人类所属的业务范围趋近一致,其自主性会更加明显。但是当前法律对于机器人的主体范围并未规定,对于其所从事活动所产生的责任也是空白,如果不将其规定在法律中,随着智能化时代的进一步推进,谁也不可预知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更有甚者可能会导致人心的恐慌,社会的混乱。所以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对机器人的主体以及相关的责任认定和活动领域做出一定的规定。此外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将其引入到法律之中,那么对于当前我国法律主体的认定标准是否要做相应的修改,对于责任承担的范围是否需要扩大这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基于其主体认定以及责任承担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法律做进一步细致的规定和补充。

(四)对个人信息的挑战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每天都在接受着新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各种手机软件,电脑程序应用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愿意享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条件,同时也愿意接触最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当用户安装相关软件时,部分软件会提示用户是否同意此项权限,是否获取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自己做出选择。但是有些软件在使用时需要勾选相应的条款,否则不能使用,用户为了使用此款软件会同意相应的条款,同时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泄露。此外,人工智能涉及到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也是通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所呈现。商家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可以获取用户信息,通过对大量用户信息的统计进行有针对性的盈利。但是如果用户的个人信息被不当利用会对用户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所以对于如何平衡企业对个人信息的利用和用户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如何防止信息被滥用不被外界窃取以及当出现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时如何进行处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法律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从数据挖掘层面来讲,人工智能在人类对其输入相关信息后完全有能力通过自身的水平将信息整理繁殖出更深层次的信息,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通过对平台上的交易记录和交易相关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就可以将顾客的性别、消费水平、消费爱好等个人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制定销售计划,提升效率,提高销售额。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所填的基本信息进行整合推算出其他的信息比如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那么这种衍生的个人信息是否被认定为非法获取也是需要法律进行相关规制。从信息使用层面上讲,智能系统将挖掘出的信息与商品或服务进行关联,向客户推荐相关产品实际已经将有关信息间接提供给了商家,那么这种方式是否属于非法提供,有待法律进一步规定。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环境下,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获取,挖掘、这样的行为是否涉及侵权,应该如何维权,给我们带来了疑惑。

作者:陈喜阳 余澜 付立禾 单位: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湖北七君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