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适度

劳技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适度

摘要:文章基于立德树人、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举“五育”教育理念,结合现阶段小学劳技课堂教学基本情况,以革新并优化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活动为目标,关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对如何实现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活动与多媒体技术的适度融合展开分析。在简述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媒体弘扬劳动精神、营造氛围、融合学科教育、组织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交流、整合教育资源等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劳技课堂;多媒体技术;融合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的颁布,小学基础教育工作愈发关注对劳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将培养学生良好劳动素养视为新的教育责任。因此,小学教学应关注劳动与技术教育,将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适当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组织劳技课堂教学活动,有助于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健全的个人品格,开阔眼界,对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更加正确的认识,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从根本上提升师生参与劳技工作的能力素养。从学生角度来说,在劳技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劳动任务,也是一个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过程。坚持完成任务、突破各种困难,在面对困难时以“我能行”的态度寻找解决方案,能够在无形中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其通过劳动形成坚忍顽强的品质,培养其技术创新实践能力[1]。此外,在劳技课堂上保护自己的劳动与技术成果,也能提升学生的责任心,并且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在劳技课堂上产生大量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劳动的热情持续增加,逐渐形成劳动精神,审美情趣也随之提高,劳动技术素养提升至新的高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教师必须重视劳技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寻找有效优化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教育方法,适度融合多媒体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当前小学劳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综观现阶段的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容指向不明、教学混乱且过于简单、学生参与和成长浮于表面。虽然劳技教育作为“五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提出一段时间,但是在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影响,相关教学活动仍旧存在不足。一些学校根本不重视劳技课堂教学活动,只是以“应付教育部门要求”的态度组织教育工作,没有融合多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更是忽略了对多媒体的适度运用,致使学生对劳动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是单一的、对劳技课堂活动的参与是刻板且沉闷的,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收获自然会受到消极影响,整体教学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低效特征。

三、小学劳技课堂与多媒体适度融合的路径

(一)利用多媒体弘扬劳动精神,培养正确看法

学生对劳技活动缺乏正确的态度与看法,是造成当前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首要原因。因此,在多媒体与该教学活动的适度融合中,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待劳动与技术实践的正确态度,利用多媒体讲述相关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劳动精神。教师可以先在网络中搜集一些典型人物的劳动故事,再通过多媒体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完整地讲述该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受到榜样传递出来的正向劳技精神,能够自然而然地转变对相关活动的错误看法,从而形成劳动最光荣、技术创新不能停等意识,积极参与劳技课堂学习活动,主动参加劳动,对技术实践展开创新探索。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仍旧有一部分教师忽略了多媒体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这一融合,没有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弘扬劳动与技术实践精神。学生对课程相关活动缺乏正确态度,整体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这再次提醒教师,优化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以多媒体为支持,应注意对学科精神的弘扬。对此,教师既可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材料中挖掘教学资源,弘扬新时期社会劳动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技术创新、技能实践精神,也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雷锋故事,培养学生对课程以及相关活动的正确看法。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劳动氛围,助力教学建设

多媒体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适度融合,可以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让学生始终置身于积极环境中,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能够有效增强他们“爱劳动”的情感[2]。然而分析当前小学劳技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直接通过多媒体讲解劳技知识,并不重视对劳动与技术实践文化氛围的营造。缺少良好氛围的支持,学生对劳技知识的学习是较为刻板的,难以形成更加积极的学习和劳动体验。久而久之,其课堂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会降低。为规避该问题,教师必须注意在劳技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播放适合在劳动时聆听或者直接歌颂劳动的音乐,如《劳动最光荣》等,也可以播放与技术创新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图片等。沉浸在良好氛围中,学生逐渐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迅速形成爱劳动、爱实践、爱创新、爱技术等情感,让教学更加高效。

(三)利用多媒体融合学科教育,多元引导劳动

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的适度融合,还可以采取“利用多媒体融合学科教育”的方式,以此实现对学生劳动的多元引导。新课改对小学劳技教育工作提出了“融学科”的要求,认为教师应将其与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以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培育。但是在实际上,大多数小学教师在组织劳技课堂教学活动时都忽略了这一问题,单一地向学生讲解劳动知识,不注意该部分内容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劳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较为单一,难以实现全面的发展。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劳技素养的全面发展,在适度融合多媒体教育手段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融合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比如,将语文学科中体现出劳动精神的文章进行展示,带领学生分析其核心内涵;将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道德角度分析劳动价值;在体育与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劳技教学内容,如带领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参与简单的劳动,鼓励他们在美术创作中颂扬劳动精神,描绘劳动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在劳技课堂上接触到更多正确的劳动知识,必然能够实现素质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多媒体组织实践活动,引领技术创新

小学劳技课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导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多媒体视角下的教学创新中,应重视对实践活动的组织。除上述劳动实践之外,技术创新实践同样是小学劳技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素养与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组织实践活动,可以引领学生对各项技术展开创新思考,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新。但由于与社会的接触并不深入,对各项科学或实践技术的理解并不深刻,小学生通常很难在劳技课堂上对各项实践技术展开创新应用和设计。针对此问题,教师可在通过多媒体组织实践活动时播放以讲解各种常见技术与实践操作方法为主的科教视频,一方面引导学生对视频中的劳动技术展开讨论,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于创新的想象。而后,根据多媒体科教内容设计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与实践的结合中应用技术、探索新的技术。学生技术素养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能够在其全面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甚至能够促进其创新发明的形成,为社会劳动技师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五)利用多媒体渗透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

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已然成为社会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适用于当代社会的知识,劳动技术文化也是其中之一。在利用多媒体手段创新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文化进行渗透[3]。一旦文化得以成功渗透,学生从文化角度探索劳技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优秀传统的影响下对其建立起更加正确的认识,劳动热情必然会持续增强。反之,如果教师并未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带领学生分析劳技的文化内涵,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往往浮于表面,自然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在多媒体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适度融合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信息,如日出而作的劳动美德,造纸术、印刷术、地动仪等劳动技术发明,将其渗透在学生学习和实践中,借助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创造劳技发明的意识,通过对传统美德的学习提高当代小学生的劳技素养。

(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劳技感悟

传统模式下的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之所以会出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交流相关知识。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因而受到限制,无法将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甚至缺少围绕劳技知识向他人提问、解决困惑的机会。长时间处于该状态中,学生逐渐形成消极学习和实践体验,教学与学习有效性自然会受到影响。这也提醒教师,在多媒体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适度融合中,还应积极利用多媒体工具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感悟。如整合学生提出的劳动思考,并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引导他们交流讨论关于劳动思考的提出思路和实践过程,鼓励他们说一说如何将思考变为现实;利用多媒体还原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境,鼓励他们说一说自己当时参与活动的感受以及现在形成的新想法。学生每一次交流都是对劳动技术学习的延伸和补充,都是深化课堂感悟的过程,长此以往,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会不断增强。

(七)利用多媒体整合教育资源,实现综合培养

除融合学科课程教育之外,多媒体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活动的适度融合还可以整合教育资源。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将其他有助于优化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加以运用,如其他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微课教学视频、学生实践现场视频以及其他小学生的劳技发明作品等。通过资源整合和合理利用,教师设计的劳动实践活动形式更多元,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4]。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在资源整合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存在着不重视资源整合、未明确其他教育资源使用方法等问题,难以在丰富资源支持下设计出真正多元的活动,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劳动实践活动的多元参与,阻碍了他们的综合发展。这又一次说明,在多媒体与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适度融合中,整合教育资源必不可少。教师应有意培养自身应用互联网搜集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善用网络资源与教学平台,通过搜索小学劳技创新教学等关键词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资源。如此,教师整合的教学资源更加符合学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围绕教学资源以不同方式探索更加丰富的劳动技术知识,思路被打开,眼界逐渐放宽,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实践尝试更加灵活,实现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多元、综合、高效学习与均衡发展。

(八)利用多媒体总结教学经验,促进调整进步

在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师还应该注意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观察当前教学活动可以发现,仍旧有一些教师不注意在小学劳技课堂多媒体教学结束后继续运用相关手段总结经验,导致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问题逐渐积压对后续教学大为不利。所以,为更好地推进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教师必须及时总结相关经验,根据学生学习与实践表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借助多媒体呈现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在问题解决后,利用动态评价档案对学生展开评价,同时记录其学习与实践问题,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定期梳理并回顾此类信息,加强小学生在劳技课程中的反思。通过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然后反思出现不足的原因,再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在后续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规避问题,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基于学生家长参与度与支持度对小学劳技教育效果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家长会等活动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劳动技术学习与实践成果,使家长感受到劳技教育的必要性,增强家长对小学劳技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与支持。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劳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人品格和基础素质的发展,重视劳动教育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劳技课堂教学是解决当前相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在劳技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和合理性,将其应用在氛围营造、融合教育、交流分享、总结经验各个相关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劳技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普光金 单位: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