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问题初探(8篇)

中职德育问题初探(8篇)

第一篇:中职德育课程翻转课堂实践初探

【摘要】

为了促进中职德育课程的实施和进展,学校组织对“翻转课堂”做了初步探索。利用“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德育知识,对德育课程的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翻转课堂”;中职;德育课程;实践

德育课程的实施对于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中职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要求,实现知识的融合,对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早由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创立。翻转课堂的创建原因主要是可汗的表妹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在他的讲解下,表妹的学习水平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可汗便将辅助表妹学习的视频,传到YouTnbe网络上,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性好评。不久之后,他又录制了其他视频,和大家一起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可汗创建了非盈利的组织-可汗学院。学院中主要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免费学习视频。在此之后,可汗使用《视频重新创建教育》进行演讲,让翻转课堂收到了热捧。

二、翻转课堂在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比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知识形成系统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时候,不能对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分析。讲述知识时,通常教师都是教学中的主要指挥者,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老师进行讲解,通常利用考试成绩,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颠覆,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对学生在预习新课中遇到的知识点和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顺利进展第二天的教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主动提出问题,师生之间共同完合作,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让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成为学习中的常态,让评价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第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前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前利用大量的时间,对新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观看,对文章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认识,选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提出观看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得到锻炼和发挥。第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翻转课堂在实施的时候,需要学生将问题提出,在课堂上和教师共同探讨,积极互动。根据学生观看视频的情况,让学生及时提出问题。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筛选,在课堂上将问题引出,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学生学习知识带来了很大便捷。

三、翻转课堂在中职德育课程中的实践

与中职教育中的其他学科比较,中职德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强调使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职业水平进行提升。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微视频制作。

微视频是一种以微小型教学视频为主的载体,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某种情境设计开发的,具备情境教学,支持多个学习环节使用的,网络化视频教学。微视频具有严格的时间约束,通常情况下,以不超过十分钟为基准;微视频制作的时候,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利用PPT案例和教案片断,对学生在教学中的遇到的问题,集中解决。由于中职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微视频制作的时,需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信息获取:一方面,自行设置的拍摄;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化资源进行下载。一般情况下,教师进行微视频制作的时候,经常是将PPT课件转化为视频,利用PPT自带的录音功能,将PPT转化为视频格式。利用在讲述“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顺逆境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澳大利亚励志演讲家力克胡•胡哲的人生经历作为微视频教材,从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并简单加工后进行教学。利用图像声音的感染,引领学生积极的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

2.课前任务安排。

课前任务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完成“微学习”的过程。由于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再次进行微视频观看,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吸收。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可以在微视频观看的时候,设置一些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中不懂的知识进行反思,提升学习的质量。在德育课程中,课堂学习的内容比较多样。课前练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引言,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引入;可以是启发学习重点知识的链接,为学生的学习做铺垫;还可以是新内容的简单介绍,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3.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在布置课前任务的时候,应该提前布置,上课时,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利用微反思和微练习,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梳理,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例如,在教学进行“自我介绍”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自我介绍知识点,在利用网络优秀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分组练习,并进行角色的扮演,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强化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对教师的综合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可以实现视频的加工和制作,对网络化平台可以进行管理。课堂教学知识的深化和提升,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德育教学的发展。

作者:朱静嫣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黄金煜,郑友训.“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

[2]顾云湘,李文彦.翻转课堂在中医药院校人文通训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13,(3).

第二篇: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激发研究

[摘要]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效果不佳。笔者以苏州市某中职学校学生为对象展开学习动机调查,对部分德育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以厘清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关键词]

中职校;德育课;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1]较强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积极的主观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苏州市从2014年6月开始增设中职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其中包含德育课程的考核。作为普通高中竞争中的失利者,大部分中职校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这些因素使得中职校学生德育课学习效果不佳,从而形成教师对学习效果高要求和学生学习低成效之间的矛盾。[2]因此,全面、深入分析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课题。本文以苏州市某中职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以厘清中职校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一、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很多教师都感到课堂教学难度大,教育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黔驴技穷”的感觉,体验不到成功感,这和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现状密不可分。笔者以苏州市某中职学校2013和2012级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样本。笔者在问卷网问卷,委托被调查班级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进行答卷。笔者及时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以下是此次问卷调查获得的有关数据:

(一)德育课学习的兴趣不强

从总体上看,该校中职生对德育课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只占2.02%,且主要是女生,有一点学习兴趣的占20.2%,剩下的学生则显示出对德育课学习兴趣不强或毫无兴趣(男生所占比例较大)。这表明,该校绝大部分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动机不强,这种状况不利于该地区中职校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德育课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调查结果显示:90.8%的学生认为学习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和顺利毕业,2.2%的学生认为学习德育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1.1%的学生认为德育课学习是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其余的学生对进行德育学习的原因感到较迷茫,德育课学习缺少目的性和方向性。

(三)德育课学习动机强度不高

本文主要从完成德育课学习任务和学习德育课的主动性两个方面体现学习的动机。比起普通中学的学生,中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对德育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调查显示,有80.9%以上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德育课学习任务,只有14.4%的学生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其中大部分是女生,这个结果从侧面告诉我们,中职生自身所具有的德育课学习基础是影响中职校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一个因素;至于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的主动性,调查结果显示:只有0.8%的学生会在课外时间主动进行德育学习,尝试接触新的德育资料,其余的学生几乎不会在课外时间主动进行德育学习或查阅相关资料。这表明,总体上该校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二、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不足的成因

为了解影响该校中职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对该校部分专、兼职德育课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访谈,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中职学生对德育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

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到职校学习是为了学好专业课,学好技能,将来好找工作,而德育课对将来的就业没有大的帮助,因而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访谈显示有的学生认为“德育课上都是一些空理论,今后生活没有多大用的”;有的学生认为“课本上讲的和现在社会上的事不一样的,学不学就那么一回事,无所谓的”。由于认知内驱力不足,加之实用主义倾向的影响,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德育课学习上。[3]

(二)部分中职学生心态浮躁,只看到眼前,德育课学习打擦边球

访谈中有德育课教师告诉笔者,“现在的学生心浮气躁的,德育课学习在随意,觉得通过考试就行了。”[4]部分中职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人群复杂多样,有部分学生纯粹是为了拿文凭,平时学习无动力、激情,考查准备、复习不积极,不愿意在德育课学习上花精力。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学习动机

调查显示,学生能否认真听课是德育课学习成败的—个重要因素。而能不能让学生有兴趣听课跟教师讲课的水平有着密切关系。访谈中部分学生表示,“我们老师上德育就是讲大篇的大道理,有的我们都听不懂”,也有学生表示最反感的德育课就是“照本宣科”。教师讲课生动、活泼,学生就愿意认真听,学习动机就强,学习效果就好;相反,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就不愿意认真听,学习动机就弱,学习效果也就不好。[5](四)德育课内容空泛,对职校学生吸引了不足尽管德育课重要,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内容往往比较抽象而深奥,条条框框的内容比较多,坐而论道的内容比较多,部分教材内容显得“大而空”,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存在着一定差距,对学生的吸引力缺乏。此外,我们很多教师把德育课上成了思想“灌输”课,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缺乏趣味性。作业抄答案,考试背答案,学生们对德育课不感兴趣、消极对待乃至产生抵触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6]

三、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有激发行为、行为定向、维持行为三种作用。”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某种学习活动,使其对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表现出渴望求知的迫切愿望,激起其探索活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认真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专心致志,甚至废寝忘食的学习毅力,能够经受时间、寂寞、成功与失败等的考验。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取得学业成功。”可见。培养、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保证有效教学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一)学生转变学习态度,端正德育课学习动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一文中指出,只有学会自我教育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能激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的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形成机械接受学习的心理定势。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自主学习要求德育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逐渐成熟的社会性心理,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与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情感和意志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满足其内在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动机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德育课学习重要性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德育课的实用功能,把德育课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觉到所学的知识确实可以指导自己的生活,确实是有用的,从而重视德育课学习。调查显示,87%的学生希望能在德育课上学到真正能指导自己生活的德育知识。德育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培养观察、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能力,使其懂得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掌握哲学原理来指导自己学习、生活、工作。访谈中德育课教师也反映,如果教师讲的知识紧贴学生生活,或者和他们未来的职业有关,学生一般更愿意认真听讲。[7]德育课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德育课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其次,德育课教师应培养职校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严肃对待学业。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许多学生德育课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理想抱负,对学习和就业产生困惑和迷惘,并且职校学生经常处于失败的心理体验下,导致其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识,失去学习兴趣和动机。[8]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职校学生在学习心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待学业态度不严谨。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所以,德育课教师不但要做教育专家,还要做心理专家,多与学生谈心,引导学习正确认识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与困惑进行调适,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9]在德育课教学中,积极采取有效办法,全面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次,德育课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重新审视、定位德育课教学,摒弃传统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方式,采用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成学生思维、人格个性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10]综上所述,激发中职校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应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改进教学策略,凸现德育课的启蒙色彩。

四、结语

德育作为一门中职校学生必修基础课程,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内化为学生的素质,用所学知道其今后的生活,而不是仅仅通过考试。因此,在中职校德育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挖掘并正确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与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向持久性学习动机转化,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罗玉红 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娟.中职德育教学中实行兴趣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2013,(16).

[2]郭德俊.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动机设计与情绪调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陆怡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5]郭德俊.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动机设计与情绪调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探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8]范源清.职校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1,(11).

[9]陈广文.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功效之本[J].湖南教育,2002,(14).

[10]张翠香.中职德育课学生学习动机研究[J].职教创新,2012,(3).

第三篇: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摘要】

考试不仅是手段,还是一个把学生引向何处的方向性问题。德育课教师不仅需要知道考核形式要多样化,考核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考核内容要淡化机械识记,突出能力培养;更要创新实践载体,使改革由理念变成现实。

【关键词】

中职学校;德育课;考核方法

课程的考核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考核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职业学校,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考什么、怎么考依然影响着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因此,考试不仅是手段,还是一个把学生引向何处的方向性问题。如何做到以考促学,以考促能?德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中职德育课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一直沿袭普通中学的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体系,存在着过分依赖量化,“学科本位”色彩浓郁的弊端,其结果是把德育课异化为“高、大、空”的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学生则完全成为接受、背诵知识的容器,没有参与、体验、经历的过程,毫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而德育课的评价体系也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知”与“行”严重脱节,这种“知”与“行”脱节的评价方式不符合品德发展和德育评价的规律,严重影响了德育课育人目标的实现。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采用的是将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如:学业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这种评定方式相对于单纯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评定方法已有所改进,但对德育课而言,笔者发现,由于对平时成绩的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方法,很多教师在评定平时成绩时,往往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测验成绩为主要依据,再加上对学生的一些主观印象就做出评定。总的来说,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依然未能解决“知”与“行”脱节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改革。

二、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一)考核评价方式应由单一方式变为多种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7种认识世界的智力方式,不同的人可能擅长于不同方式的智力学习。人类的知识表现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因此个别差异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如果认为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智力方式来学习、记忆、表现和应用知识,那么用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模式来评价学生必定是有局限性的,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是多元评价。这实质上是把教学和评价看成了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传统测试方法仍有存在的必要

试卷试题类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和开卷两类。职业学校德育课要不要闭卷测试?笔者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知识和原理,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是培养学生情感和能力的载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必须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职校生的实际,闭卷测试的广度和深度都要严格遵照课标,题目不宜大,题量尽量少,难度一定要小。开卷考试是职业学校德育课常用的考核形式,其惯常的做法是把一些题目比较灵活、需要理解的解答的试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如果说,闭卷考试重在让学生记住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开卷考试则要检查学生独立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所以试题宜以选择、判断、分析为主。

2.灵活运用多种形式

除试卷试题类考核外,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策划专题小报、演讲、辩论、知识竞赛、表演、面谈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的考核形式。如对以知识检测为主的考核,除闭卷笔试外,还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紧张、热烈、充满挑战的氛围中完成测试;对思想觉悟、情感体验要求较高又难以量化的“人生观”部分,则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面谈或写论文进行考核;若要全面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综合采用多种考核形式。

(二)考核内容应由注重知识的掌握转向注重能力的培养

德育课考核方法的改革必须围绕考查能力及促进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这个根本来展开。

1.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充满了哲理,生活是开放的哲学教学资源。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考核,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引入书本当中,使五彩纷呈的生活成为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背景材料。教师既可以选取案例让学生分析、也可以例举是非让学生判断,还可以结合事例让学生选择。类似的由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具体事例构成的情境题不仅考查了知识,而且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了德育课考核由“知识立意”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2.结合专业实际,促进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提高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以往,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往往只考虑年级、层次的不同,而很少考虑专业类别。事实上,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力各有侧重,不同专业对学生知识、能力要求也有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不仅要求教师“因材施教”,还要“因材施考”。如德育Ⅰ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德育Ⅳ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一份职场礼仪实践表。事实证明,凸显专业特色的考试融通了专业课和德育课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而且强化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三)评价主体应由单一走向多元

1.学生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可以成为考核评价的主体。学生评价分为自评和互评。如笔者所在的教研组在每次非试卷类测试前,都要围绕测试的主题,根据学生专长,成立由5—7位学生组成的考核小组,成员以学生推荐为主,教师给出指导性意见,小组成员商量打分,分数以一定的权重计入总分。学生作为考核主体,对他人的作品、表演进行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参与考核,增强了主体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促进了相互提高。

2.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不仅指任课教师直接给任教班级学生成绩,而且邀请同一教研组的其他教师给学生的表演或作品打分。更多教师参与集思、写、说、演等于一体的开放性考核,既体现评价的公开性,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从而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准确、公正;而且有利于整合各科教学资源,为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服务。

三、中职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的实践

德育课是关乎学生情感、道德、信念与理想的课程,最忌讳单一的卷面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全面而有效的考核探索是德育课课改的重中之重,其本身反映了德育老师的教学理念,是在乎学生的内心成长并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呢,还是在乎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与观念的陈述。自2010年始,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教研组就全面实施德育课程考核改革,以此推动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逐渐理顺了基本做法,并不断在实施中改进与完善。

(一)具体做法

1.取消期中、期末考试,以多层面的方式考核学生,力求体现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重视学生课堂参与与课后行动的基本导向。2.从德育I到德育IV根据各课特色,找到与教学方法匹配的成绩激励机制,增强教学的吸引力。3.强调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及对应的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与权重比例。4.补考试卷采取开卷考的方式,以开放式题目为主。5.重修试卷中突出专业性,进行专业问卷调查,每位同学写一个实习过程中的小故事和感想。

(二)实施分析

德育I(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本校在建的精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基本模式采用活动体验式,分小组按组就坐,上课以活动或任务完成情况计分,这种形式越来越被学生广泛接纳,在考核上提高了课堂互动参与情况的权重比例,上升到40%,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进一步被激发,尤其是好动、专注时间短的学生和个性拘谨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激励形式,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完善。实践性教学总结,在前几轮学生优秀PPT启发下,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也特别强。德育II(经济、政治与社会):学生对德育课评价方式改革的了解程度有所提高,因而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总评合格率明显提高,获得高分的比例也有所增长,优良中差的等级也能拉得开。这在以往是不能想象的。时政交流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的交流。一学期下来共收到学生制作的PPT近200个,其中不乏制作精良,主题挖掘深刻的好作品。针对以往存在时政交流发言机会不均的情况,本学期采取每次课规定5名同学有优先交流权的新规则,适当将交流机会向个性内向的同学倾斜。为突出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将实践体验活动(大作业)的分值提高到30%。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课堂交流,由学生代表与老师共同打分,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性。另外,每次上课时增加了一块时政抢答作为加分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家、身边时事的好习惯,几个学期下来,这一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德育III(哲学与人生):除强化课堂提问互动的参与度,选取“和谐人际关系”及“我的理想”两个主题,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展开情景剧表演,这样的考核是以六位学生为单位,需整个团队精心策划,安排角色、准备一个阶段后才能完成。这种考核时间虽然长,过程虽然复杂,但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精神,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辨别是非、语言表达的能力,改变学生对哲学学习和考试的态度。德育IV(职业道德与法律):严格规定作业。课程虽然不安排期末考试,但科学设置了四次作业,其中一次安排小组竞赛,并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做了严格要求,防止了学生忽视或完全放弃书面思考与表达的练习,并对授课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和识记,教师也能及时从学生作业中得知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批改作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律与自觉意识。引入学生自评。本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构成中,我们引入了学生期末自评打分,参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标准,学生可以给自己打分并说明理由。自评是一个自我审视和检验的过程,也增强了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感。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给自己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很好的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并为自己设定了奋斗目标。关于实践性评环节的设计与考核作为一种课业评价体系,我们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包括:课业主题、适用课程、内容要求、组织实施、评价方法等。首先,明确课业主题,落实团队分工。课业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平衡好团队的力量,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搭配,避免团队过强或过弱,要关注分工是否到位,要确保每个学生必须都有任务。其次,收集课业资料,整合课程资源。学生团队在认真阅读、分析、整理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队主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课业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围绕主题加以整合。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对教材的整理和深化。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体验。培养收集、筛选、整合资料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安排好课业实施的步骤;立足教材,理清知识脉络,明确收集资料的途径;学会筛选资料和呈现课业成果,等等。教师关注学生团队完成课业的进程和成果汇报,并及时给予专业的指导与信心的激励。再次,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合作成果。学生完成的课业包括文本和课堂展示两部分。课堂展示环节形式多样化:一是“播一播”所完成的文本或ppt;二是有能力的还可以“唱一唱”或“演一演”;三是讲一讲,即述说主题创作的背景,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体现的课程原理,以及对课业内容的学习感悟。在德育课的课堂教学中搭建课业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而且也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增强了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性。最后,实施课业评价,关注过程与成果。教师要做好课业完成过程及课业成果质量的综合评价,包括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课业评价要有针对性和导向作用,主要维度包括:一是要评价合作团队和完成过程,评价该学习团队以及团队成员的亮点、优势、特色和不足;二是评价课业内容,包括材料的选取是否合理,课程知识的阐述是否清晰;三是评价课业感悟,即通过课业实践,学生有无深切的学习感悟等。当然,对于课业成果的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采用学生团队自评和互评。团队互评是其他团队给展示的团队打分,学生打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并且能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性活动的选择要力求少而精,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内容要求,有具体的操作要点,切实有效地将课程知识与课业任务相结合,将学生认知明理与实践感悟相结合,避免了形式上追求“为活动而活动”的“泛活动化”教学现象。

四、总结

总之,考核是整个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导向作用,所以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没有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就不完整、不彻底,如果这一环节的改革滞后,也很有可能使整个改革流于形式。当前,德育课教师不仅需要知道考核形式要多样化,考核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考核内容要淡化机械识记,突出能力培养;更要创新实践载体,使改革由理念变成现实。

作者:刘绮虹 单位: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汪虹.浅谈中职学校德育课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教育研究,2013(03)

[2]洪彬彬.孙苹.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4(30)

[3]夏枫凌.关于中职校德育课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科学与财富,2010(89)

[4]王小丹,刘树良.中职德育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1(17)

第四篇:中职德育工作探索

当今社会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呈下滑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势下,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难度增加,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压力和困难日益增多。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我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具体措施。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分析

1.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环境的改变。

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还有价值观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的文化思潮不断发生碰撞。在思想、道德、文化等领域越来越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体系通过教材、通过德育教育深入学生内心的难度在增加,中职德育工作的环境改变,来自社会的各种侵扰增多。对于学生的教育将面临更广阔的内涵,以致加大教育难度。

2.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对象特征变化。

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增大,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呈良好态势,招生规模年年攀高,导致生源整体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混日子的现象。对未来茫然、对生活漠然、对学习木然。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很多正处在青春期,更存在叛逆的思想情绪。

3.社会轻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在现实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选择中职教育是高考失利的无奈之举。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情绪是低落的,学习态度也不明确,往往对于专业课还比较重视,对学校的德育课程有抵触情绪,认为可有可无。

4.相对薄弱的师资是中职德育工作的软肋。

生源急速增加造成了师资力量的匮乏,德育工作教师多是兼职,工作经验不足,理论基础不扎实。面对德育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的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教学的创新能力不强,开发课程资源能力不够,在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稍显吃力。

二、中职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点

1.德育工作的长期性。

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要充分把握职业教育的原则和规律,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和教育教学,操之过急或急于求成都达不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要想做好中职德育工作,必须把加强工作实践和总结德育教育规律作为重点,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找出中职德育教育的根本问题,使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职德育教育要着重教育的实效性,应以适应时展、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将中职德育工作切实的开展起来,形成自上而下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逐步转变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标。

三、今后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润物细无声,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如何从说教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打破德育教育的灌输模式,寻找教育新途径,是摆在每个德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要本着“教学的教育性”特征。不只传授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的教育。把德育作为各学科教学的隐性目标,把德育作为教学的基础,这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如何探究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实现知识传授和品德教育相结合。比较科学的做法是:任课教师把学科知识中涉及到品德层面的内容通过隐性的方式启发学生。生活性和欣赏性是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生活性就是要规避学科德育教育的概念化、程式化的教法,坚持德育生活化的教育原则,使德育教学活动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展开。欣赏性原则是学科德育渗透的又一原则,让美育贯穿学科德育渗透的全过程,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品德教育是一个寻找美的过程,是可以欣赏的过程。

2.率先垂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的示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德育工作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示范性原则,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学校要求学生着装得体,不穿奇装异服时,如果教师本身做不到;让学生为灾区捐款捐物,老师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教师不能够率先垂范的时候,学生的内心就会对教师的品质修养产生怀疑。只有当教师以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时候,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从心里信服老师的言行,听从老师的教育。在树立高尚的品德情操的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切入:首先,教师要观察入微,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思想比较落后学生的长处,适度适时表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与他们谈心,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共甘苦共患难;第三,要学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用过激语言教育学生,适时提醒,善意规劝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教师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是德育工作中的桥梁和枢纽。想要成为优秀的德育工作教师,不但要坚持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更多的关注教育实践,总结经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师者的尊严与素质,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更好的实现中职德育工作的目标,为国家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明 单位:锦西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

[2]朱小蔓.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道德教育研究,2005.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第五篇: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策略探析

摘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正在推进的教育改革中,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劳动技能人才的需要。中职校成了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场所,德育课堂成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当今中职学生的德育课堂教学状况却令人担忧,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中职生学习德育课的兴趣,是实现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作者结合多年德育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道德素养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进的教育改革中,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现代化建设劳动技能人才的需要。中职校成了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场所,德育课堂则成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但当今中职生的德育课堂教学状况却令人担忧,现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当今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首先,一些中职学校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没有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忽视学生道德行为的管理,也不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中职德育教学采用的教材内容缺乏可读性,形式过于呆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中职德育教学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教学方法脱离实际,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迈向成熟的过渡期,其特点是心理素质不稳定。他们经过较短时期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就到了工作岗位上,这样就给他们本身不稳定的心理制造了障碍,产生了迷茫、困惑,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心理问题。现如今农村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沟通少,长辈过于溺爱,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出现道德偏差,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上社会对中职学生存在歧视,认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品德差,这对中职学生养成良好品德造成压力。因此,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中职生德育素养的培养,是亟待执行的任务。

二、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指的是按照中职学校德育大纲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中职生的实际特点,对中职生开展持续、有效的德育课堂教学活动,其结果与教学目标相比达到真实有效的程度。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高低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的高低上,其次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与可持续性的高低上。通过德育课堂教学,中职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影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这些都会对德育课堂的效果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中职生学习的效果是衡量课堂效果的唯一标准,这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成正比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发起者、组织者、主导者,教师因素是影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为中职生树立道德行为的垂范和表率,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德育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其次,要有深厚的德育知识与理论素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对于让学生感到困惑的思想道德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成为中职生信任的道德权威与良师。再次,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教法,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认真挖掘德育新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通过设疑、解惑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一,通过别出心裁的导入激发兴趣。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讲到求职面试内容时,通过出示猪八戒求职故事的动画视频,一下子就吸引学生,让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使学生在瞬间就呈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通过恰到好处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顺利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第二,建立浓厚的师生情感。没有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进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实意义的教学存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因此,德育课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要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务必重视,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第三,增加实践性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搞调查研究、写小论文、参观等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促进其个好和创造才能的发展,又能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德育课教学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活动中的思想道德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对德育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通过专题讲座、教科研活动,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探索,从而促进教师提高素养。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获取更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才能把德育理论和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新技术等,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中的渗透。德育本身就是枯燥的,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素材进行整合和利用,充实到德育课堂中,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德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进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提高组织和交际能力,协调和处理好与家长、企业人员及社会其他人员的关系。实践出真知,这些都需要教师在社会活动中进行锤炼和思考,并加以改进,最终提升育人水平。

(三)实施“五合一”讲学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合一”讲学案的教学模式,是将德育课堂分为明标、设疑、解惑、运用四个阶段,让学生明确知识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合一”具体的做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编制“五合一”讲学案。即德育组教师集体备课,把教材中每一框当做一个整体,分为知识点、思考点、关键点、训练点、常见易混点等五个方面确定相关内容。知识点为教学目标之一,主要为本框需要掌握的内容;思考点就是需要弄明白的主要问题;关键点即重点或难点;训练点是利用所学知识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常见易混点即通过问题反映的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知识点。第二步,学生自学。德育教师在课前把编好的“五合一讲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合作、自主完成自学。第三步,课堂教学。在德育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逐一解决五合一表中的问题并进行师生的课后反思。

(四)创新德育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评价方面,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学评价的创新设计,以便全面考查德育教学的效果。除了每学期期末进行学生的德育知识的考核外,学校还应该从日常出勤、课堂纪律、生活纪律和身边人的评价等方方面面考查学生的道德素养,并将这些内容加入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中,继而完成评价指标的构建。根据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德育教学评价活动,才能够完成对学生的知识和行为的考查,继而引导学生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并实现中职德育教学目标。

三、总结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德育教师应树立新型教育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使德育课成为中职生真心喜欢的一门课程,为全面实现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郭莉娟 单位:宿迁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袁园.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2.

[2]陈健.“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周慧.第二课堂教育资源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宋小玲.农村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教育方法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陈丽梨.中职校德育课体验式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6]丁广静.中职德育课堂有效教学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第六篇:中职德育职业色彩探析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主要着眼于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等方面的引导。尤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两个层面,简析了中职德育的职业特色,并由此延展开来,简析中职德育如何体现职业特色,以求能为工作在一线的中职德育课教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职;德育;职业色彩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增多,中职德育的重要性就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就目前而言,如何体现中职德育的职业色彩,发挥中职德育的职能,为中职培养的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服务,是一个未受重视的领域。那么,怎样利用中职德育的创新方法与模式,开启中职德育的特色教育,从而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就成了德育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德育课老师要注重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要与学生所学专业为依托,进行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理想教育。营造具备职业特色的德育教育氛围,更好的为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一、中职德育的职业色彩

(一)德育内容体现的职业色彩

中职德育教育要体现职业色彩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其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训练自然也有所不同。那么,中职德育教育就应该以其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服务类专业,就要着重提高中职生的服务意识,着重培养中职生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正确心态,就好像一句台词“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成事的人”这种积极心态。对于财会类的专业,则要注重培养中职生耐心、细致、诚实守信的品德,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无视法律法规违规操作,恪守职业操守。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职业色彩的德育教育会让中职生有作为职业人的追求,争当技术能手,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德育方法体现职业色彩

其实最有职业色彩的中职德育方法,就是在中职生的职业实践中提高他们对职业道德和职业信念的素养。在日常的德育养成中,也可以有意识的从中职生所处的职业环境着眼,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也可以邀请本专业的从业者引领学生进行职业实训的架构,真正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体会不同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知识储备、实操技能。中职学生在这样的德育环境下、德育方法中就真正能够有职业体验和职业人的感触。也只有在这样的德育方法的引导下,中职生能有作为职业人的切身体验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感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正的从业者生动的讲述可以让中职生感同身受,并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向往和热爱,这样德育教育的目标也不难实现了。

二、中职德育怎样体现职业色彩

(一)德育教育的内涵体现色彩

同普教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相比较,中职德育教育除了有共同点之外,还有着鲜明的职业色彩。第一,公民公共意识教育。要求学生要有公共意识,在学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将来就业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德意识,做守法公民,做企业骨干,甚至可以成为社会精英。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以就业为目的也有想考入上级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根据他们不同的职业理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教育。不同职业理想有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不同的职业理想的拥有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构想会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不同专业将来所处的不同职业环境和可能的企业文化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并以此为基础,做好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目标。第三,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自身素质会有关于职业特色方面的具体要求。而中职德育教育除了要求中职生要有“乐业、勤业、爱业、敬业、精业”,还要从专业特点出发对其进行诸如尊重行业规范,尊重工作对象等具有职业色彩的职业道德修为。第四,职业礼仪教育。老师要教会学生懂文明、学礼貌,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与修养。这不只能表现对别人的尊敬,也能够体现出自身较高的道德素养。

(二)中职德育教育方法体现职业色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恰当合适的德育教育方法,会让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具有职业色彩的德育教育方法是更好完成德育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第一,从专业角度审视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职业从业者的身份要求学生,使其自觉用职业从业者角度调整自身思想意识。将中职生看成从业者,并利用现场演练,模拟应聘求职现场招聘等方法强化教育效果。第二,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服务意识。中职生在择业时会经常对所在岗位的薪酬、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不满意。因此,德育教育要完成对他们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和服务社会意识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身职业素质不断提升中完成职业理想。第三,“以人为本”及“规范化教育理念”融合。学校教育中,老师侧重教育者的身份而非管理者,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都是教育为主,改过就好,且既往不咎。而所有的企业管理都是责任分明,竞争激烈。谁的岗位谁负责,出现问题就一定接受严厉的考核。所以,德育教育应该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行业规范相互融合,使中职生迅速适应企业竞争机制。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与核心内容。在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中职德育教育要着力打造具有社会公德意识,具有职业道德操守,具备职业技能素养,职业水平发展迅速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德育教育要强调职业特色,发掘不同职业的内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中职德育教育因其具有职业色彩的有针对性,职业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的学生才能为企业所认可,这也正是中职德育课的目标所在。

作者:王素连 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第七篇:激活时尚中职德育课堂探析

摘要:

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中职德育的主要渠道。但是,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单一、案例陈旧、使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中职德育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注入时尚元素,才能切实激活中职德育课堂。本文旨在以增强中职德育课堂活力为着眼点,以时尚元素为抓手,以提升中职德育课实效性为目标,主要从时尚中职德育课堂的提出、激活德育课堂的必然性及如何激活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打造鲜活的中职德育课堂。

关键词:

中职生;时尚元素;中职德育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活力,导致学生对德育课不感兴趣。教师授课内容空洞,授课方式老套,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课堂出现玩手机、睡觉、讲话等的现象,看似听课的学生,也是表情木讷,心不在焉。如何激发中职德育课的活力,使德育课教学跟上时代步伐,本文主要从注入时尚元素角度来探讨激活时尚中职德育课堂。

1时尚中职德育课堂的提出

“时尚”一词源自英文“fashion”,人们对它有多种理解,有的认为时尚是指流行,有的认为时尚是指标新立异,有的认为时尚是新潮。人们常说的时尚,如时尚发型,时尚人物,时尚生活,时尚节目、时尚服装等。本文认为“时尚”是当今社会里,既流行、时髦又能有高度、得体的事物。本文对时尚元素定义是为当下流行同时又有内涵的元素。时尚中职德育课堂是一种课堂呈现方式,是将当今时尚元素引入到德育课教学中,通过对时尚元素的分析、合理运用,使其内容与形式都紧跟时代的课堂教学。在流行元素中把握“尚”的理念,引领“尚”的高度,提升德育课教学目标。德育课的时尚元素来源广泛,包括时事新闻、畅销书籍、热播影视、流行音乐舞蹈等,其特点是热门、流行、有看点,更重要的是为德育课教学注入新鲜元素,激活了课堂教学。时尚中职德育课堂是针对中职德育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积极性的状况提出来的。这一教学方式以展现鲜活的课堂为理念,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切实发挥中职德育课的实效性。相对于各种教学法,它体现的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它不拘泥于某种方法,更讲究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课堂整体美感为意境,开阔学生视野,展现中职德育课的魅力。

2中职德育课堂走向时尚的必然性

2.1注入时尚元素,符合中职学生认知的需求

在认知方面,需要调动中职生的认知兴趣。虽然,很多调查研究都表明中职学生在认知方面有很多缺点: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比普通高中学生差,但研究也表明,中职学生具有动手能力强,对新颖、变化的,美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可塑空间大的优点。如果把他们的这些优点激发出来,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能使中职德育课堂充满活力。比如,课堂上引入流行MV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3分钟,加入一段动漫,抬头率就有100%,比如把流行音乐《小苹果》改编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版的音乐,就会瞬间点燃课堂激情。时尚中职德育课堂从社会中汲取最新鲜的元素,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

2.2注入时尚元素,符合中职学生情感的需求

在情感方面,需要震动学生情感。中职生情绪情感较复杂:有的在学习竞争中经常受打击,自卑情绪多,不愿审视自己,而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有的经历的挫折较多,容易产生不安、急躁、愤怒等消极情绪等等。中职学生在迷茫中需要点拨,需要成功感,需要发泄不良情绪,需要增加信心和勇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与人生。时尚中职德育课站在时代前沿,通过对那些都感兴趣的话题共同探讨,给学生表达心声的机会、迷茫中寻找方向的机会。比如,对反腐败的新闻进行分析,一些学生会通过高谈阔论来展示自己见多识广来实现成就感,一些学生会通过吐槽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愤懑,更多的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党反腐败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心。时尚中职德育课堂通过引导的方式满足学生情绪情感的需求。

2.3注入时尚元素,符合中职德育课教学的要求

开新源,引活水,才能让中职德育课堂充满活力,有活力才有发展。中职德育课必须注入新活力,才能吐故纳新,实现发展,才能实现其价值。时尚元素就是源头的活水,我们要大胆引进,不要把社会中时尚元素视为不安全的东西,不让学生接触。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引领潮流的事物,很快会成为社会的普片现象,早面对,早准备。比如网购,如今已发展为电子商务,积极引入,全面认识。如果学生网购,就探讨如何避免上当的问题;如果开网店,就探讨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经营者素质等问题;进一步探讨网络经济发展的前景:网上银行业务、物流产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机技术等行业的发展,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石是诚信等。可见,网购——这一时尚元素的注入,使很多德育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摆脱以往在学生心中古板、单调的形象,才能重新树立德育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地位。

3以时尚元素激活时尚中职德育课堂的几点探索

3.1把握时代脉搏,引领“尚”的高度第一,以弘扬正能量为主旋律。

德育课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服务。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我们要将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在学生心里,以弘扬健康向上、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社会和谐为正确的价值取向,多引入正面元素,比如在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引用全国道德模范的案例。以正面案例引导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弘扬正能量为主要任务。第二,以借鉴反面教材为镜子。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对于负面元素,我们不要回避,尤其是有很大影响力的。负面元素作为反面教材,使学生通过灵魂碰撞,得到思想洗涤、净化。比如,在学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通过对明星吸毒的分析,告诫学生不要盲目追星,不要被外表光鲜亮丽所蒙蔽,要有自己正确的判断,高尚的人品才是我们追求真正要追求的,同时告诫学生要远离等。以反面教材来警示学生,增强学生的“免疫力”。第三,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时尚元素来源广泛,可以是时事新闻的分析、可以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精彩的对白、可以是对《我是歌手》这个时尚节目的讨论等。从性质上看,涉及人生价值观选择、道德法律知识的普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职教学的终极目标。

3.2注入时尚元素,增添“尚”的魅力

第一,广收时尚素材,吸引学生注意。我们都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那么,这些时尚题材,比如上网、网购、微信、私信、失联、中枪、呵呵、暖男、剩女、阿里巴巴上市、一带一路、世界互联网大会、抢红包、扶不扶、明星吸毒等在你的课堂是否提及或讨论过呢?德育课涉及的领域广泛,任何一个材料都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能在课堂上注入鲜活的元素,一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第二,精析时尚元素,培养能力素质。提高德育课的社会价值是其永久魅力所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心理、法律、道德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对学生整个人文素养、价值观体系培养的过程。比如对马航失联的有报道(失联原因、人员生存、家属要求、国家的重视、各国的互助)深入分析,开展讨论。对于旅游班的同学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案例,他们如果未来工作中遇到意外,该如何应对。对于其他专业学生主要讨论:时刻注意安全,尽可能避免意外发生;从经济上看,展现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政治上看,履行政府职能、以人为本等、国家合作;另外从哲学、心理学方面都可以分析。第三,跟踪时尚元素,夯实教学内容。中职学生渴望关注社会,接近前沿,对时尚元素的跟踪,会让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深刻。很多时尚元素是不断更新的,比如对“一路一带”、“反腐败”实行跟踪报道,使教学紧跟社会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在千差万别,瞬息万变的时代,德育课知识不但不过时,更能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

3.3激发情感共鸣,打造“尚”的品质

第一,以“体验式教学法”为抓手。对时尚元素引入、讨论的过程,也是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在体验中避免华而不实、避免蜻蜓点水,真正做到以事吸引人,以情感人,以品质激励人。只有真正触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在学习中得到体验、升华。第二,以“增进课堂互动”为动机。教学中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能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筑品质德育课堂,而且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改善同学关系,培养乐观、健康的思想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三,以“调动学习情绪”为原则。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更佳。学生积极的情感在于教师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乐观、自信的情感。音乐、舞蹈、视频等都在于烘托情感,增强共鸣。对于影视作品、流行音乐、娱乐节目的运用,要注意剪裁,不能把德育课上成影视课、娱乐课。对于流行词汇的运用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滥用。

3.4丰富教学手段,彰显“尚”的理念

第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目的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设置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点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案例创设情境、问题情境、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图画创设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故事创设情境等。第二,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目的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设置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点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案例创设情境、问题情境、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图画创设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故事创设情境等。第三,多种教学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知识传授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继续教育采用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多种教学相互渗透“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4结论

提高中职德育课活力,必须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注入时尚元素,打造时尚中职德育课堂是中职德育课教学发展的新探索,它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对时尚前沿的关注,并且能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精心设计时尚元素的使用。时尚中职德育课堂是以学生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中职学生课堂参与意识为着眼点,以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提升点,以时展为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相信,以时尚元素为源头活水的时尚中职德育课堂一定是鲜活的德育课堂、有魅力的德育课堂!

作者:赵秀东 单位: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邹芬.谈如何增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活力[J].教师,2013,(26).

[2]如何激发中职德育课的活力[EB/OL]

第八篇:构建中职德育生态课堂分析

【摘要】

中职德育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一种平等和谐的教育模式,它主要以学生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社会时政、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以“育人”为目的而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从中职德育课堂构建的方法出发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德育;构建;生态课堂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的竞争性日益激烈,同时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在社会的发展下不断壮大,作为我国教育中弱势群体的中职学校,由于其学生的学习意识和道德素质普遍不高,所以中职教育在社会的竞争中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因此如何在中职教育中构建德育教育和生态课堂成为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中职德育生态课堂简要介绍

德育是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它主要是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出发,努力将学生培育成能适应社会发展、达到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在德育下形成的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有着不同的地方,生态课堂更具有人性化和优越性。生态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中心、以突出学生的个性为重点而展开的实现学生个别差异性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生态系统模式。生态课堂为了达到激发学生的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目的,通常课堂都显的生动有趣,和谐自然。

二、构建中职德育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以学生的教学为主体

相比较传统课堂的教师利用黑板和教材对学生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生态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利用多种多媒体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形成的课堂灵活生动、更富有趣味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关注学生课堂表现。

生态课堂不提倡说教形式,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只为学生创设学习所需的学习环境,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在互动体验中得出学习的结论。教师还应关注每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对其表现做出平等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除了知识学习外还应包括课前准备情况、课堂纪律、课堂参与情况以及与小组合作竞争情况和课后反馈情况。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错都应及时给与反馈,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回答错误的学生应及时纠正其错误,回答问题后不要忘记让学生坐下。

2.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的道理,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种情况作出不同的教育引导,扬长避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

(二)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长期以来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都赋予了神圣的职业特征,因此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畏惧心理,使教师与学生存在无法逾越的距离。生态课堂就是为了打破师生关系僵化,拉近师生距离而设立的一种教育模式。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良好、温馨的学习环境中学到影响其一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师生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必须确保两者之间的平等。课堂中,教育学应该建立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学生,不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授课中教师要适宜的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中间去,用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缩短师生距离的同时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快乐的学习氛围。生活中,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或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真正亲近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能够信任教师,以便于今后的教育工作展开。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

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使教师多角度、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中职德育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能在课堂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获得高尚道德品质的熏陶。例如在动物行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对动物的行为进行丰富的讲解,在学习英语学习用品单词时使用实物进行教授,在讲授分子运动时采用学生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性记忆,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四)以生活实际为例开展课堂教学

德育课堂应以贴近学生实际为教学原则,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所关注的问题组织教学。德育课堂将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相融合,并将课内外知识相联系,教授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能有效的提高德育教学效果。德育主要以学生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社会时政、专业知识、生活经验为教学内容开展教学。例如时事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社会热点作为教学案例和授课的切入点,将课本知识和国家的时事政治相联系,由学生自由探讨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将讨论结果与课本内容相联系得出相应的学习结论,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引导学生阐述、点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通货膨胀时联想到国家就业难的问题,学习国五条时联想到房价上涨问题等等,将课本材料与社会事实紧密相连,这样不仅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很共鸣,还能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再例如进行社会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学习过程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采用文字录入计时方式,而会计专业的学生采用现场翻打传票,定量计时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使课本知识具体形象化,还利用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将德育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职德育生态课堂的重要意义

由于社会过度重视高学历的人才的培养使得中职德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弱势群体。中职学生普遍素质较低,因此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和知识储备是保证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中职德育生态课堂不仅能延续传统课堂模式中的教书育人的作用,还能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扩充知识、开拓思维、拓宽视野、丰富情感态度和提高道德素质。不管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来说,中职的生态课堂为中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为我国中职学生的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中职教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探索,最后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

作者:郭洋 单位: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邓思群.中职德育生态课堂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7:82-83.

[2]李群.中职德育生态课堂的构建[J].学园,2015,0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