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综述(5篇)

小学德育教育综述(5篇)

第一篇: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

摘要: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基本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各界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以往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管理僵硬化、安全管理不够全面的弊端。为了促进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本文将基于小学学校管理,对德育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泱泱大国五千年文化,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化与道德思想,传承下无数的优秀品质,古代设立私塾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因此在目前的小学管理当中,应该注重学生相关的德育教育。另外因为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各种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所以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管理。但是,在过去传统的小学教育当中,还存着管理方式不当、从事人员思维模式僵化的问题。本着德育教育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优化管理模式,规范教师的行为,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

一、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德育教育的教育方针

首先德育教育就是指道德和行为规范上的综合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握教育的历史定位,明确德育教育的方式,理解教育的本质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精神,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传统的小学教育当中,教师的思维模式还处于成绩为重的传统观念,分数成为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上传统小学管理的方法大多是以刚性为主,在实际的管理教育当中缺乏弹性,只重视了对学生的强制性。这一模式导致了传统小学教育陷入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畸形发展,在这种模式的长期管理下,学校的教育工作逐渐呈现出呆板、僵硬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因此,在新课程的改革当中,将德育教育的实行作为重点之一,为了改变传统小学管理形成的弊端,要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主体,小学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按照规定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教育自主权,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优势,使其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激励教师热爱这份行业,并且努力认真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的那样:“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与传统刚性的教育相互比较,重视两者相互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德育教育管理观念,教师的主体位置得到认同,促进了教师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得教学氛围更为融洽、和谐,解决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更为科学有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在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不仅是要注重教师在教育管理当中的主体地位,还需要有针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推动,全国各地的教育管理机构都在进行改革创新,各种新颖优秀的管理方法不断涌出,从而打破了以往注重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管理方式不当的固有状态,正式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些,小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在科学、健康的德育教育中加上民主化的科学理念,才能够使教育工作更加保质保量、高效地完成实施。学校在不断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相关专业技能的时候,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的讨论当中,开展研讨式的教育活动,加强了教师联系学校与学生的纽带作用。另外,学校制度的优劣同样关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优化制度建设,才能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性的作用。

二、加强学校管理问题,为小学生打造和谐校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许多事情,其中校园安全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焦点。学生进行稳定生活与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校园环境的和谐与安全,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安全问题没有充分的认识,防范意识比较差,极易受到伤害,这就使得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大的安全使命。对于学校可能发生的楼梯践踏、校园火灾、打架斗殴、体罚学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使其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对于学校的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首先,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表示哪种行为不可做,哪种行为可以做,确立奖惩制度,让学生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并重视起来。此外校园管理者应该明白自身的职责,确定管理内容与方向,一旦意外发生之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认真处理,警示其他人。其次,学校应该注重校风建设,进而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环境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校风能够影响到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进取、团结发展、谦虚礼貌的优秀道德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最后,学校管理者应该建立成熟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并且对全校师生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使安全防范意识牢牢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所谓安全预警机制就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的一种预防练习。例如,学校应该有完善的紧急出口,并且加以标识,必须准备火灾防御系统、紧急急用药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也是为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重要基础的一个阶段。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教育的工作必须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抛弃旧的刚性管理方法,转而向着以人为本,重视德育教育,发挥教师在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主动参与管理决策当中,营造美好、和谐发展的校园学习氛围。另外,小学管理者不能忽视学校当中潜在的危险,应当重视安全问题,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每项安全管理工作。从而可以有效地防范事故的发生,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应该紧追社会发展的步伐,积极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国勇.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学周刊C版,2014(12):129-130.

[2]方旌.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作者:包悦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小学教育中更加重视德育渗透教育,这对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中含有诸多德育教育的素材,为德育教育的有机渗透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教育优势。但是,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不断增强德育教育成效,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德育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就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教师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其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然而,在新时期教育发展中,仅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准,因而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重要的。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未能采取有效策略而加强德育渗透,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在语文课堂中未能有效落实。因此,作者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提出几方面加强德育渗透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德育渗透是重要的。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将德育教育和文化课程教育相结合,进而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水平,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伴随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要求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素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需得到有效提高,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具备诸多德育教育的因素,将德育渗透和语文教育相结合,可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最后,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其人生价值观尚未成熟,正是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语文教育中,加强德育渗透,可对小学生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促使小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渗透,教师需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予充分认识,即在传授语文知识时,将德育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在感知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且在德育熏陶的基础上,深层次地理解语文教学知识内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师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德育资源

在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德育资源,以加强德育渗透。对于语文教材而言,其教学内容是国家教育部门经过层层审核与批准后得以编制的,具有积极的正能量,有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在结合语文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在挖掘语文德育教学资源时,应做好备课工作。首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和认知,并从中把握一系列德育教育素材,挑选能够突出语文教学主题的德育素材而重点讲解,为增强德育教学效果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教学资源加以感知,进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二)创设德育渗透情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可积极创设有利的情境,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从中收获德育教育感受。基于传统语文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十分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从谈及获取学习动力,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是,教师如果能够创设有利的德育渗透情境,为语文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便可以突出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性,最终使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出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创设德育渗透情境,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既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又能赋予小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此外,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德育教学内容有着更为深入的体会。

(三)教师发挥榜样性作用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性作用,提升自我人格魅力,以逐渐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有意无意地向小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理念,增强小学生的德育意识。其次,教师应严于律己,注意言行举止,使之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进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小学生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最后,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平等心态对待每一位同学,这也是教师德育水平高的重要体现,而学生也能从中受启发,尊师重道,友爱同学等。

(四)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可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而实现。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力和德育素养水平。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几方面:首先,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且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如,组织学生参与“3.12植树”活动,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植树,既能增强小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使小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和增强自信心。其次,教师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要具有全面性,尽可能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以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望发挥重要作用。最后,课外活动要具有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为基础,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结论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渗透的有利途径,而教师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德育渗透,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经实践,作者认为,教师要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必须坚持:一是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二是创设德育渗透情境;三是教师充分发挥榜样性的作用;四是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张晓兰.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德育渗透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6(10):57.

[2]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3]相霞.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2.

[4]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作者:钟方梅 单位: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九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新时期下,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我国逐渐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作为小学生来说,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小学中,学生的数学水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来说,一定要将教学和德育相结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措施

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下,对于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德育来说,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学目标。深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素质,积极的引导小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对社会以后能否快速的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的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地把德育与数学结合起来,努力寻找把德育渗透到数学中的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栋梁。

一、小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措施

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要进行,而对于德育教育而言许多老师认为是由德育老师进行工作的,其实这种理解是狭隘的,德育工作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重视的工作。对于小学数学来也不例外,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对一个学生而言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数学老师要积极的探究如何能够把数学和德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下面将做具体的阐述。

(一)充分发挥老师的模范作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在与人进行交流时的谈吐,穿着是否整齐,态度是否认真勤恳,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成长。老师好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老师要起到一个好的榜样的作用。在数学课上时,老师一定要讲的耐心,每个问题在黑板上写的时候都要工工整整。例如,在教小学生加减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列竖式的原则进行计算;在画横线的时候一定要使用直尺进行划线。只有这样小学生们才能够模仿老师,自己在计算时也会严格列竖式以及划横线时使用直尺,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较认真规矩。另一方面,老师在对待每一位学生时都要公平,对任何学生都不能存在偏见,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言行上教会小学生尊重他人,不对别的学生产生偏见。老师良好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充分找到数学中存在的德育关键点

通过进行深刻的剖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例题还是习题,都存在着许多的德育的关键点,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充分的挖掘出这些关键的元素,进一步在课堂中把相关的德育因素渗透到数学中去。例如,在给小学生讲解“秒”的概念时,在进行笼统的给小学生讲完后,要给他们讲解实际的例子以助于他们了解“秒”的概念,对“秒”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比如,在2014年奥运会中,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拿了冠军,可以给小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同时在视频中可以加入火箭飞离地球的瞬间,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在极短的时间里火箭飞行的距离,从而让小学生深刻的认识“秒”的概念。这时数学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没了,因此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从而让小学生们珍惜时光。因此,只有将数学和实际结合起来给小学生们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从生活中把德育渗透到数学中

在数学教学中,因为数学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老师更应该注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中,让小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到数学,因为用事实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老师在教数学的过程中,在课后要让小学生充分接触身边的人和事,这样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一天工作6小时,那么两个工人一周工作多少个小时呢?在给小学生们讲解完这道题目后,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问问自己的父母,一天工作多少个小时,一周又工作多少个小时呢?在让小学生们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后,他们就会认识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能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样学生回到家后可以主动的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活,多多孝顺自己的父母,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再比如,回家问问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离他们的生日还有多少天,换算成小时还有多少个小时,这样能够让他们对父母的生日记得更加的深刻,从而增加小学生对父母的爱。另一方面,在小学四年级学完简单的统计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主动调查自己家一个星期用掉多少垃圾袋,进而一个月、一年用多少,然后结合环保的知识,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们的重要性。

(四)把德育渗透到古代的伟大数学家材料之中

在小学数学课中,老师应该主动把德育渗透到古代以及近代的伟大数学家的故事中,让小学生学习他们伟大的爱国情操,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例如,在一千五百年前,中国最伟大的数学家以及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并且精确到了6位小数,再比如,在对小学生讲解除法的时候,可以把哥德巴赫与华罗庚进行对比,讲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故事,虽然年幼时没有受到正规的数学教育,但是仍然挡不住他对数学知识的渴望,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伟大从而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操,增强学生对我国发展的自信心以及民族荣誉感,进一步的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总结

总而言之,把德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中是一项在数学教学中新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补充。数学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去寻找方法把德育渗透到数学中去,在教学中根据数学的特点,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内化学生心理的品质,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洪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8):154.

[2]刘晓琴.浅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9):180.

[3]邢栩鹃.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小学数学渗透德育[J].新课程•小学,2014,(9):152-153.

作者:高君 单位:石桥小学

第四篇: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摘要: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德育关系到学生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的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不但具备科学的道理,还富含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如何正确处理学科教学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将德育渗透到小学科学课堂中是关键。本文对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德育;途径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科学强调理性和实证,但是又蕴含着人们的生活精神,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陶冶学生爱祖国、爱生命、爱他人以及分享与合作等良好品质。

一、在教材中渗透德育

实际上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每一课内容,都有部分德育的倾向,教师要做的就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内容并充分的加以利用,通过合适的方式找到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从而在教材中渗透德育。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做到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在经过仔细的研读之后,挖掘出蕴藏在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在初学科学课程的时候,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有新鲜感,因此对这门学科比较有兴趣,但是这种一时的新鲜感维持不了多久,这就要求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督。举例说明,在三年级的科学课本中有《植物》这一单元,有一节课程是《植物的叶》,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的叶子,所观察的叶子应该是从地上捡起的落叶,而不是从枝条上采摘下来的新鲜的树叶,进而在这一课程中渗透对学生保护环境、真爱生命的德育内容。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除了捡来的落叶,教师一定还会发现采摘下来的树叶,甚至是折断的树枝。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课外带领学生一起去校园捡落叶;另一方面也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些低矮树木的叶子,不用采摘也能完成教学,从而在科学课堂中渗透爱护花草树木、珍爱生命的教育。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实践探究活动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因此会推动其进行探究,但与此同时也有可能破坏自然的和谐,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进行观察小动物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选择将操场上的小蚂蚁抓回来进行实验观察,这时教师就需要进行及时的引导,改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将蚂蚁抓回来养在瓶子里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给小蚂蚁带来了伤害,也不能全面的进行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时候,到操场上,悄悄地观察小蚂蚁的日常生活,了解它们是怎样寻找食物、搬运食物,如果有同伴受伤了它们是怎样做的,学生在观察之后会更加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更加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对头部、胸部、腹部甚至是触角的交流都进行了全面的观察,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明白珍爱生命的道理,不会因为自己的需要对其他生物造成伤害。

三、在科学探究中渗透德育

在科学探究中除了能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将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提出质疑的精神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单独一个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处处周全,但是如果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就能够发挥出每个人独特的优势,将差异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得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在分组实验的科学探究中,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能够发挥出自己作用的任务,这样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中,不但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还要帮助其他成员,共同完成本组的任务。在当今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因此要求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对众多信息进行选择、评价和决策。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这部分德育内容渗透进来,培养学生对事物做出理性的正确判断能力,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敢于提出质疑,实事求是。除此之外,还要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在点点滴滴中慢慢积累,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时常予以提醒,教育学生珍惜实验器材、用过的器材要规整的放回原处,在实验室要遵守规则,保持安静,对于实验的残留物要正确的处理,对别人的发言要认真倾听,实验过程要进行细致的观察等等。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适时、适当的将德育自然而然的渗透到科学课堂中,但要注意把握好科学课程的价值,切忌将科学课生硬的上成了德育课,使学生在愉悦的科学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格。

参考文献:

[1]陈全安.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1):116.

[2]李武?.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6(5):44-45.

[3]李群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微[J].新课程•上旬,2017(2):463.

[4]杨玉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有效尝试[J].教师,2017(16):108-109.

作者:关欣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对策

摘要:我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以礼仪、文明著称,在教学过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和思想品质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数学教学同样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发掘出其中的德育教育素材,使数学这一学科在具有强烈工具性的同时,发挥其人文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融合;对策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下,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更关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在德育中展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从小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如何将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融合。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在数学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他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才促进了数学的不断发展,为如今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将这些历史人物做出的丰功伟绩不断传颂,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提出“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九章算术》中提出了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小数”的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告诉学生“我国是最先提出小数的概念并使用的”。在圆面积的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祖冲之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6位小数的世界第一人!同样,我国在近代也有许多杰出的数学人才,如不受英美两国优厚待遇的诱惑,毅然回国的华罗庚。在教学中通过讲解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贡献,让学生了解我国对于世界数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在教师的激励下,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增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处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第一”的原则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为了应用于实践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曾在课堂上组织过这样一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来表现桃子的数量。首先提出问题:将6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这时学生拍两次手,表明是2个,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再提出:将3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学生拍手一次,表明是1个,同样记录在黑板上。最后提出:将1个桃子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够获得几个?这时学生们都没有拍手,我问为什么,学生说“每个人只能分半个桃子,不能再用拍手表示了”。这时学生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而不是为了得到最终结果,其辩证唯物主义意识便得到了增强。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很难理解的,他们需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我为学生出示了我国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此时,我又用幻灯片展示了一些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地貌、人们的生活条件,学生们受到了强烈震撼,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他们没有想到我国还存在如此贫困的地区,此时我趁热打铁,说道:“能否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希望就寄托在同学们的身上了。”这时学生一个个学习热情高涨,立志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帮助建设贫困地区,让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五、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要点

数学尽管以逻辑性较强而著称,但其中仍有许多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能更发掘出许多德育因素,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如“对称”知识让学生体会到了对称之美,在绘制对称图形时体会到了做事要一丝不苟,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在教学“比和比例”后,我给学生们补充了一些有关“黄金分割”的内容,让他们在课下找出生活中以黄金分割为原则创造的事物,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拍下了许多照片,如建筑、窗帘的束带、长裙上的腰带等,认知了数学中蕴含的美。

六、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是蕴含了许多德育教育的因素的,考虑到德育教育对于基础学段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师必须不断挖掘数学知识中的德育教育素材,并将其与数学教学相融合,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数学教学更具人文性。本文主要从各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6(8):73.

[2]许建波.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42.

作者:黄文华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东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