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网络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摘要】

现代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行为方式的养成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给他们的道德形成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的提高等都能帮助提升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正能量。

【关键词】

现代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水平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无形中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极强大。网络能够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交往,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和行为方式养成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给他们的道德形成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现代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实现了资源共享,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网络运用最基本的有收发邮件、交友聊天、查看新闻动态;其次有参加远程教育、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等;再者可查看最新科研动态、科研结果等。大学生通过网络其知识结构更完整,综合素质也更高。其次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的网络环境能推动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促使其追求真善美;网络把不同的人联系到了一起,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冲突,为了避免冲突或有效的解决冲突,大学生就必须尊重他人并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再次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产生的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的负面信息误导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网络上很多不良信息诸如色情、暴力、凶杀等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这些势必影响大学生的心灵,不仅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还可能导致直接的犯罪。其次社会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许多国家在网络的发展下,开始鼓吹“全球思维”,提出“全球一体化”,从而弱化我国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淡薄爱国主义思想。再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看似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使他们缺乏了思考的习惯,长此以往将对大学生的思维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另外,网络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重人格的出现。二者在很多时候存在强烈的对立。

三、如何克服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提升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正能量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首先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政府相关部门目前应该出台针对性比较强的系列相关规定,并且加快立法的步伐来适应现代网络的发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规范网络环境和行为。其次重视网络环境文化建设。政府、社会、学校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各负其责,最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一个优良的网络环境。再次要加强网络技术控制与政府监管。要采用技术手段,对网络不道德行为加以预防控制。同时必须加大政府监管的力度,避免网络运营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做出违反网络法规的行为。

(二)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

1.加强网络载体建设,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特色网站建设。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尝试建设专题网站或学生网站、开通学生心声、校长信箱等栏目,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开通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栏,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还可以开通大学生心理咨询、职业生涯指导、名师讲坛、教师答疑等栏目,更好的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有时效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校内正确的引导,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进去,起到潜移默化的工作效果。2.加强网络教师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网络知识和技能。首先要做好网络教师队伍的选聘工作。要选聘合适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专业素养好,而且还应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再次要组织这支队伍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

首先提高家长的网络技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家长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掌握网络技能,才有可能与子女进行同样的方式沟通和交流,做好孩子网络教育的引路人。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并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性的家庭氛围,平等地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子女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愿意信赖父母,从而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诲。

(四)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的提升

首先培养网络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大学生才能更快的把网络道德认知转化为自觉道德行为。其次大学生应该经常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进行反思,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自愿的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作者:李艳红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明选,常炜.论电视媒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2,(6).

[2]余斐.传播学的交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11).

[3]周先进,李颂明.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4]郑凌.直面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流行文化大潮中少儿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J].声屏世界,2010.

[5]张明清.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教育[J].湖南社会科学,2000,(1).

[6]党静萍.青少年传媒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