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本质思考

大学教育本质思考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2015SJB226),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YKJ201439)的阶段性成果。【摘要】生命议题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议题,然而在当今我国大学校园之内,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回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基础层面去反思,这样或许能够避免我们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中。通过对大学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基础层面问题的反思,我们或许能够通过鼓励大学生命教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优化大学校园的生命教育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生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策略,来努力提高当下我国大学生命教育之成效。

【关键词】

大学本质;生命教育人的培育

前言

自人类诞生以来,关于人类生命的议题就困惑着整个人类,人们生从何来?死归何处?怎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而目前为止,人类就这些问题仍没有找到看似完美的答案。虽然我们亦已认识到生命议题对于当下社会的重要性,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并将生命教育作为全人教育的战略主题之一。然而,审视社会现实,我们的生命教育成效并不佳,特别是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当代大学生与普通人相比理应更有智慧,但在涉及一些生命议题时,他们同样也存在着困惑,更有甚者也会走入极端,诸如此前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黄洋事件”等事件无不警示我们大学的生命教育成效欠佳。诚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很多的原因。当前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丰富的。但审视这些文章,大多都是从具体的生命教育过程中找原因,而并没有深入到生命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的基础层面去反思,这样或许会误导我们走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中。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脑一样,有很多应用程序,比如QQ、迅雷等,但除了这些具体的应用程序之外,电脑还有一套支持这些应用程序运行的基础程序——Windows。某个软件出问题了,可能是应用程序本生的问题,亦有可能是Windows的原因。所以,本文试图回到大学教育的本质这个教育基础层面去思考,希望能为我们找到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探讨

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对大学教育本质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在《礼记》的《大学》篇中有我国最早对于大学教育本质的描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教导大家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致达到真善美的完人境界。此外,朱熹也对《大学》做过一个非常精要的诠释,他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同样地,在西方,英国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也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教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教化机构,其使命是培养有教养有趣味,懂得本国或本民族基本价值和规范的“绅士”。大学应该注重教学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这种教育教他们如何去适应别人,如何去了解别人的思想,如何去影响别人,如何与别人达成谅解,如何宽容别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大学显然比过去的大学有不少进步之处,但大学育人的本质并不应该发生变化。大学虽然也教授各种各样的专门知识,但其最核心的精神仍应是让学生成为朱熹所讲的“大人”,亦或是纽曼所说的“绅士”。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如何不负此生》的演讲中所谈到的,他认为大学“并非纯粹是一座知识宝库,也并非单单是创意和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教育仍应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侧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即人的培育,而并非单纯的人才培育。然而,现实并没有理想那般美好,我国大部分大学的领导者并没有将大学教育的本质落到实处。反而是让“就业主义”与“应试教育”的遗毒继续绑架,听任大学背离其本质而自我异化。冯建军教授就曾指出,“我国的教育一向强调依据社会要求塑造人,人因此成为社会的工具,而非人之自身,社会要求成为教育的风向标,尤其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教育越来越偏离生命本身”。对此,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教育的本质被掩盖了,教育成了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忽视了人的生命的发展,衍变为功利主义教育”。并且伴随科技的进步,学科分类越来越体系化,知识单纯成为可以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科学知识,而将非科学的人文价值、情感和生活经验排除在外,“知识形态的课程进一步蜕变为科学知识的课程,…知识课程把学习的结果指向认知,培养‘知识人’,忽视了人的发展的情感要素,掩盖了生命的完整性”。青年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学习成长,不仅难以达致“大人”或“绅士”的完人境界,而且有可能受其负面影响,成为人生的迷途羔羊,更有甚者可能会利用其在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成为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由此可知,大学若只关注“人才培育”,而忽视“人的培育”,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或许会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很难成为技能与内涵修养皆佳的完人,甚至有的还会成为害人害己的危险分子。例如,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黄洋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害人害己的负面案例。因此,我们的大学必须严肃的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本质,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什么是“大人”、“绅士”的理想,并从这样的反思中去探寻教育改革的路线。基于上述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人的培育”之于大学的重要性,但多年来潜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思想,仍会在不知不觉中诱使人们将注意力只放在“人才培育”上,而忽视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人的培养”。大学教育应是人的培育,不仅仅是人才培育,应该是一种“全人”培育。忽视对“人”的教育,或许是导致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命教育的策略

了解了大学生命教育成效不佳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大学忽视对人的培育,那么如何扭转这种“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所”的自我异化现象并寻找“人才培育”与“人的培育”之间的平衡,进而推动大学生命教育的发展,使其获得较高成效呢?我们或许可以从大学的两个主要功能:一是知识与技能的创造发展;二是知识与技能的分享传承入手。具体到生命教育来说,生命教育的内涵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学问”,大学应以持续且深入的方式强化关于生命学问的研究,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孕育更加丰富多元的观点。有了学术研究推动生命教育内涵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生命教育的传承与分享,如此才能找到更加适合我们的道路。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大学及其行政管理机构应鼓励生命教育的跨学科学术研究

如今,我们的学者大都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专家,而生命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大课题,涉及宗教、哲学、伦理、生物和医学等多个学科,既需要在细节上精确与深入,也需要在整体上宏观与把握,如若不能展开生命教育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那么我们将难以获得完整有机的整体知识,进而难以构建系统有效的课程内容。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孙效智教授的“三跨”概念,即跨宗教、跨学科与跨立场,希望我们的学者能够抛弃成见,对话沟通,丰富彼此,并为人类构建更为完整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外,大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职场,因此,大学生命教育的伦理课程部分除了思考一般的伦理议题之外,也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强化各种职场伦理的思考训练及价值观的内化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当代大学生都能够皆具专业技术与内涵修养。

(二)大学应优化校园的生命教育文化环境

社会的整体文化背景对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文化是特定历史社会背景的产物,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文化各不相同。同样,不同的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会产生不同影响。比如,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比较忌讳谈论有关于“死”的话题,以至于很多人缺乏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过去,我们宣扬绝对的集体主义观念,强调先集体后个人,特别是当集体利益遭受侵害时,鼓励个人舍生取义。现如今,我们拨乱反正,强调以人为本,要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记得在幼年时期,我被教育如果遇到坏人坏事,要勇于同这些行为作斗争。可如今,我们也越来越理性,告诉孩子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想到报警求救,而不是逞一时之勇。这些,都体现了社会文化变化对生命价值观的改变。所以,我们应该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以丰富和提升生命教育的内涵,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使人们获致有意义的人生。

(三)大学应加强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学里,大学教师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不仅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路人。如果教师本身缺乏深厚的生命智慧与灵性修养,那么其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成效便可想而知。教师本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可近年来,高校教师由于生活、科研等各方面的压力,采取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屡有耳闻,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生命教育不是只靠个别的一些课程就能成就的,大学校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肩负起生命教育的责任,才能将学生的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四)大学应承担更多生命教育方面的社会责任

大学对生命教育的推动,不应该只将关注点停留在自身,还应该拓展视野,走入社会。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需要生命教育。大学或许可以通过与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生命教育资源,使生命教育可以与社会实践更充分的结合,反过来,这也会更好地推动大学自身生命教育的发展。

结语

大学生命教育成效不佳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单项投入很难解决,需要多方努力,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这几个粗浅的策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项策略的具体落实中也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希望全国关心大学生命教育的有识之士可以一起努力,合作共进,唤醒世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作者:原成成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英]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2]沈祖尧.如何不负此生[OB\EL].learning.sohu.com/20160128/n436265786.shtml.

[3]冯建军.从知识课程到生命课程:生命教育视野下课程观的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3(9):90.

[4]顾明远.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3(9):85.

[5]孙晓智.大学生命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生命教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