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例6篇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文1

Abstract: Modern construction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make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ust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from the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auditing works is the key of affecting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moder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overall cost control. In this paper,internal audit focu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mpanies is briefly discussed.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实施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ternal audit; implement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073-01

1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仅有较为大型的集团化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才刚刚开始。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其内部审计的理解与管理上不够深入。这一情况导致了其内部审计工作仅停留在财务收支的审计内容上。而且,其内审工作还是沿用传统的事后审计方式进行内审工作,这一审计方式造成了企业审计手段单一、缺乏组织的监督有效性。以上存在的不足使得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管理漏洞,为职务侵占、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实施重点

2.1 以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指导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风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以现代工程建设跟踪审计理论,指导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事前预防、施工控制和事后监督审计方式实现跟踪审计目的、提高项目投资资金的使用。施工企业应在审计工作上进行强化,结合现代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进行审计理念的更新,完善企业的审计体系与制度。以此实现企业审计力量的强化、实现审计管理的强化。

2.2 强化审计计划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自身审计力量、资源状况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计划。并将审计计划与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结合,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实施。

2.3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在企业进行内审工作时,以项目安排、方案制定为基础,通过科学的人员配置、资料审核以及报告编写等环节工作的细化提高企业审计制度的执行力,促进企业施工过程审计工作的开展。另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督导。以相关岗位的设置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促进企业及时发现审计风险、调整审计方案。而且,审计督导还能够通过对审计人员的指导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2.4 加快企业审计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以现代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全过程内部审计实施中对审计技术手段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审计技术方式方法对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借助网络优势实现企业内部计划、施工、采购以及财务等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以此实现企业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的结合,促进企业审计信息渠道的建设,为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2.5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内部审计的主要过程 施工企业应根据这样的流程与过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施工企业还应根据各过程的重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实现企业审计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2.6 竣工结算的审计工作重点 竣工结算可以归为事后审计,但是在竣工前的自审过程也属于事后审计范畴。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内审人员应在工程竣工后、结算前对工程实际施工中的各项费用、技术文件等进行系统的审计,再次核算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为竣工结算提供准确数据。在工程竣工后,审计人员还要对工期、质量以及投资情况等进行再次审查,确认工程目标的实现。以工程完成情况、施工图纸比较分析、人工材料的使用情况符合等有效审计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对工程量的统计为结算工作提供准确数据。

3 强化全员审计意识、强化审计工作培训,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在传统的内审工作开展中,由于企业人员对内审工作的不理解、不了解以及对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清楚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企业人员内审意识的低下,造成成本控制、造价管理等工作开展的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注重企业全员审计意识的培养、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使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内审工作的意义以及自身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促进内审工作的开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实施是保障工程施工资金使用、成本控制以及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是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快企业内审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人才的引入与培训,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章伟,林丽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J].建筑科技,2010,6.

[2]刘雨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与造价[J].建筑科学技术,2009,10.

[3]王哲.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探析[J].项目管理与企业经营,2009,3.

[4]艾影,常丽红.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建筑工业,2009,11.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文2

摘 要 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及控制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施工企业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及内部审计信息化创新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对提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内部审计 信息化创新

一、引言

随着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个对企业内部进行自我约束及监督的机制,越来越被广大的企业管理人员所重视。我们可以说,内部审计工作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部分,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项目可能具有项目周期长、项目实施环境恶劣以及资金投入较大等特点,同时施工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些因素都导致施工企业为了能中标而不得不将自己的利润降低,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自身的内部管理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练好“内功”,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打好基础。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外部环境的改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就显得非常的必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模式及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在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在接受企业管理层及高级管理方的委托之后,对企业内部各个子公司、分公司和各层管理人员等负责人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鉴证与评价。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其作用的发挥必然离不开企业管理层及基层员工的支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忍让难以得到企业管理层的有力支持,究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没有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其具体的表现就是不少的施工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直接影响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虽然有些施工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却没有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开展。对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的相关工作及提供的服务不予重视,甚至持敌对的态度来对待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这些原因都是直接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够在企业中发挥出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对于内部审计工作而言,独立性是其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具备相应的独立性之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出公平、公正的鉴定和评价。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其独立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部门首先在组织上要具有独立性。但是,施工企业大部分的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建立在企业基本的管理框架上的,其行政地位直接受制于本部门以及本单位,其行政地位仅仅是和被审计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相互独立,而和那种双向独立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间的差异较大。从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情况来看,施工企业实行主要是在董事会领导之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受总经理直接领导,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部门是和其他部门并列的。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不针对于其处于同一个级别的总公司的财务部门及与之并列的经营部门,审计的对象仅仅只是针对分公司和子公司等级别的单位。即使对总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但往往由于相关利益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审计结果存在偏颇,不能够真实、客观、公平、深入的得到会计信息,更加不能够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定位不科学

影响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的因素较多,尤其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及经济发展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当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及完善之后,施工企业的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相关的分支机构及管理层次趋于复杂化,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客观条件的改变导致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包括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功能监督职能向以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为主要目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水平的管理与服务职能转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大型的施工企业虽然已经开始了向管理及服务职能的转变,同时还对内开展了管理审计工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依然是以监督及评价职能为主,并没有深入到分析、评价及管理经营的层面,其集中的领域依然只是财务方面。

(四)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科技含量较低

当前,很多大型的施工企业都开始实现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进行内部审计成为了现代企业审计方式的重要形式。因此,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对现代的审计方式加以掌握。但是从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方式过于传统,限制了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导致审计工作严重滞后于主流审计的发展水平。而企业在面对这一形式时,也没有过多的重视,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大对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科技含量方面的投入,导致内部审计工作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

1.合理的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定位

随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目的也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在促使审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的同时还对审计理念的改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内部审计的理念发生改变,为企业内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也就是说,我国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将其自身的目标定位转向到管理审计的层面,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监督并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为施工企业的经营目标及经营理念的实现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同时,伴随着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必将走向集团式发展的道路,这客观上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次将明显增多,进一步的加大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因此,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规划进行合理的定位,积极的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深入到施工企业的各个生产部门的所有活动当中,实时的向管理层汇报内部审计信息,然后针对其中的管理及控制缺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策略,协助管理层有效的管理并控制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2.将内部审计工作和外部审计工作相结合

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与会计事务所,国内、国际较知名的审计机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这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自己开展内审工作的局限性,诸如独立性问题,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内审结果的影响力及其权威性。在进行委托外部审计时,对于确定是进行部分委托外部审计还是进行全部委托外部审计,我们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环境以及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目标来确定。由于施工企业的发展时间并不太长,虽然在其建立的过程中是按照现代企业的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但是在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和相关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的工作都没有达到相应的规范性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时,施工企业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适当的结合,将能更好的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

(二)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创新

1.加强信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不仅仅限于施工企业,对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尤其是能够充分的利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企业管理人才。在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是施工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加强企业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时,企业需要通过加大对审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力度,尤其应该加强与审计业务相关的专业审计软件的培训工作,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绩效考核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出一批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审计工作的专业人才。

2.建立并完善基础性审计资源数据库

企业的内部审计资源数据库应该包括这样三个部分:审计单位的基础资料库、审计专家的审计经验库以及相关的审计文献资料库。在资料库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审计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效性,尤其是针对相关的内部审计政策要求是更应该考虑数据的时效性及完整性。同时,要注意平时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对项目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及经验进行总结,在分析之后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录入到审计资源数据库当中,为以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结语

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研究和论述对,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与时俱进和创新,使之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级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宗弟.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理论创新与实务分析.天津大学.2008.08.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供电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制度

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供电企业的知名度,并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关于如何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研究,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研究意义两方面。理论研究意义表现为,本文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作用两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概括,能够为其他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现实研究意义表现为,本文通过对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措施,能够为当前存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供电企业提供宝贵的建议。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内容概括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社会中,企业单位的相关法定代表人或是相关的企业承包人,在任期的特定时间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和对履行其职能所展开的经济审计行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企业在经营发展进程中,能够分清企业经济责任人任期时间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并为企业单位相关的纪检部门和考核部门等,提供实际的经济参考依据,以此促进企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并为企业负责人的发展决策提供相应的基础。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经营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对保护国家财产安全,还是促进企业领导廉政建设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体现在其能够对企业的相关财务进行明确,并提高企业负责人的工作效率,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对企业相关管理者所在的部门和相关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审计,从而达到了解企业经济发展情况的目的,缩短下任企业管理者的适应时间。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也体现在其能够加强对企业责任人和管理者的监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的使企业管理者在履行职务时,将定性与量性相结合,由此达到对企业相关经济指标的考核目的。

二、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企业负责人经济审计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供电企业负责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极为必要,主要体现在其是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供电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和负责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国家和企业的整体利益,对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经济支出进行虚假报账,同时人为的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调节企业的资金利润,严重限制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实施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以促使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是加强供电企业负责人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责任审计不仅是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加强供电企业负责人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新时代下,物质生活和经济的诱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自律性逐渐下降,中饱私囊的现象日益频繁。尤其在日常的企业经营业务往来中,企业负责人为了获取个人利益,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经营理念,放到个人经济利益之后,由此极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并造成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实施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以加强供电企业负责人廉政建设。

三、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的措施研究

(一)转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方式

在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方式,以创新的形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而达到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的目的。就当前我国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现状而言,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在发展进程中,存在工作方式相对落后和陈旧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一方面,要根据供电企业负责人干部监督管理的需要,采用对负责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轮审制度,对于任职期满两年的负责人实施有计划的安排审计;另一方面,要在审计工作中,充分的利用与日常审计工作有关联的工作资料和财务成果,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二)加强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突出

在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过程中,不仅要转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方式,同时也要加强对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突出,主要是由于审计内容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关于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突出体现在,其一,加强对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加强企业负责人在职务期间内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审查,以及对企业内控制度建立情况的审查和评价等;其二,对于企业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成绩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包括管理者对供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重大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审计。

(三)明确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目的

明确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审计目的,是当前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审计情况,明确审计工作的内容和目的,审计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审计而审计,而是通过对供电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水平,并提高供电企业的自身内控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供电企业发展进程中,只有明确审计内容和审计的目的,才能够实现对供电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

(四)完善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对于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因此在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措施中,必须要完善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制度。一方面,要针对当前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审计决定执行工作管理标准,对被审计的供电企业单位进行严格的考核,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供电企业的审计制度建立情况,落实具体的审计决定单位,并在最终考核中对供电企业负责人进行考核,以此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

四、结语

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的研究,不仅是当前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目标,同时对于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关于如何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研究,首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从经济责任审计是供电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加强供电企业负责人廉政建设的基础两方面,展开对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分析,最后从转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方式、加强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突出等方面,研究提高供电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有效性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睿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赵颖.以经济责任审计转型为契机,抓好高校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设[J].经济师,2013(03).

[2]杨柳,郑佳,李剑华.浅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J].商业会计,2013(17).

[3]高加顺.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通讯世界,2014(21).

[4]范成华.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评价指标研究———以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4(05).

[5]匡志高,王群.电力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体系探析[J].北方经贸,2014(10).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运用

一、内部控制评价与经济责任审计

1.内涵

(1)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对内控的科学性开展多层次考评,得出考评的结果,最后综合出书面总结。内控评价的客体是内控规划及实施的科学性,即是考评企业开展内控是否科学地确保了企业自身的运营合法、规范以及在财务数据方面的可靠性等等,进而确保企业经营的正常化,最后达成企业最终的发展目标。

(2)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即是审计企业的法律负责人在其任期之内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实施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作用是要辨析经济责任相应的承担者在任期内在职责岗位里应有的责任,给相关部门的考核工作提供数据参详。

2.联系和区别

关于内控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两者之间的联系,内控评价被包含于经济责任审计中,且内控评价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再者,评价的最终结论还可以展现出经济责任审计遵循法律法规、严格监管、效率科学等。然而,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则表现为内控评价需要确保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科学有效,因而,内控评价这一工作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等按年度进行的。但经济责任审计是上级相关部门依据确切的目的确定工作开展的时点。从用途上来说,内控评价较多地使用在规避企业运营风险、调整企业运营偏差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则较多地判断职责且依据审计的结论判断相应的奖惩方面。

二、关于内控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全面运用的适宜性

伴随着内控评价关注度的上升,其被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与此相应的是内控评价的快速成长及其在企业成长中作用的突出化。在此背景之下,有更多的审计工作者把内控评价当做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方法进而得出了全方面、深层次的审计结果。因而,内控评价呈现出其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使用上升势态。文章将从工作内容、方式、结果判定等论述两者的适宜性,并且论述两者区别的作用。

1.工作内容的相似程度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经济活动的可靠合法、企业内控机制的制定实施和企业监管的实施状况等三大部门构成。开展审计的过程应注意:以符合法律为前提,按上级的战略安排实施;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职责;“三重一大”活动的确定和实施;领导者在承担经济责任流程里关于企业的经济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内控评价是环绕着企业风险评估、内部环境、信息与交流、控制项目、内部监控等五个方面,加上内控规范、指引和内部制度综合而成。内控评价的环节着重注意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机构部门实施的成效。

总的来说,内部环境中的社会职责的考评结论能够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中企业相应人员达到预期的社会收益及环境收益的审计工作;企业文化的考评结论则能够当做企业承担起社会职责的审计结论;战略成长的考评结论则能够论证“三重一大”项目的确定和实施的审计结果;而展现一般运营过程中的目标确定、风险辨别、剖析、解决措施等的风险评估评价,及展现管理人员对内部监控的力度及科学性和内部控制不足判定工作的内部监控评价也被包含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企业监管的职责完成情况的业务中;毋庸置疑,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实施与协调内容和内控考评中的对企业各种项目的操控手段与环节的规划科学性和实行科学性展开判定和考评的内容协调;而信息与交流评价所囊括的对信息采集、综合和传送的时效性、规范制度的完整性、财务数据的可靠性、系统信息的防护性,及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内控的科学性等项目都是说明了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项目的可靠、科学、规范及符合各方面的要求等。与此同时,它所得出的数据资料也能够当做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证材料。从而观之,内控评价的内容以渗透至经济责任审计所需的各个方面。

2.使用方法协调一致

审计方法亦可被称为审计程序,分为总体和具体两种审计程序。总体审计程序由风险评估程序、操控测试、实质性程序三部分组成,具体审计程序则由检测、观摩、质询、函证、重新汇算、重新实施、剖析程序等七部分组成。在详细的审计方式执行中,对规模较大、实施繁琐的项目还需使用抽样方法挑选样本以便在限定时间内结束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财政部的相关理论中得出内控评价方式都有:问卷调查法、抽样选择法、比较分析法、专题讨论法等。综上所述,内控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两者的工作中,使用的方法是协调统一的。

3.审计责任判定与内控不足判定在实质内容上的相似性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依据审计查实或判定的事件,按照法律法规对企业法定负责人相应的经济责任实施的情况作出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最为关键的是责任的判定。而判断责任与否的行为特性大致有:与相关法律及内部规章制度相悖;没有遵从民主决策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没有承担或是没有完全承担岗位范围内的经济责任。致使内部控制严重不足的行为特性总体包括:企业高层作假;变动对外传送的文件;监控及内部控制部门的监控流于形式;违背法律法规;民主决议步骤的不规整;内部控制评价不足之处没有被修整;主要的项目缺少机制或是机制的整体性缺失;企业工作人员流失;负面报道。由此观之,致使内部控制严重不足之处的动作一样会致使经济责任的生成,两者归结到底是同一的。

4.经济责任审计与内控评价的不足互补

在现实中,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会有这些不足之处:审计结论没有被最大化地使用,常被用在对岗位先前的工作者的工作情况的总结方面,而对推动企业制度建立方面无建设性的作用;审计范围有所限制,注重守法、实施、清廉执政方面,对企业深层成长、规模质量方面甚少涉及;审计成果的评价缺少正规性或是有效性的指标;审计过程缺少连贯性,过于偏重在任期魔气或是换届这些时间段,平常时间段的监管任务无法充分完成。然而,企业内控评价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财政部作出的解读等标准,对评价的基础准则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设定条款,从而让内控评价的成果能够全方面、深层次地说明企业经济项目的整个流程以及结果,如此,不仅可以展现出运营的合法性,而且可以展现出企业成长的效率。内控评价设定了对不足之处的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评价业务有连贯性,对机制的建立也有了建设性的帮助。因而,内控评价恰如其分地弥补了经济责任审计的不足。内控评价也有其与生俱来的不足,其一般而言缺少科学的监控方法,但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通常是上级部门调控的,因而可以相应地弥补内控评价的不足。由此,经济责任审计与内控评价的不足绝大部分是能够互补的。

三、结语

总的来说,内部控制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在工作内容、使用方法及结果判定方面高程度的相似性使两者恰如其分地融合变得简单。但是,内控评价可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科学的实施,且与经济责任审计形成互补。因而,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全方面地实施内控评价对其的健康成长具有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坚.内控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14):63.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文5

              郭珂帆

                 (昆明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118)

 

    摘要:随着中国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广电网络集团的国际化,迫切的要求我国的新媒体和新网络实施重大的变革,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集团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一种新型的高质量管理方法。新形势下,广电网络集团需要内部控制理论提供制度保障,以提升广电网络集团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广电网络集团的新媒体战略。

    关键词: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现状;对策

 

    1前言

    现在无论国家和企业都在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治理能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以一系列的管理理论都被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广电网络集团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要求,把内部控制这一理论运用到日常管理当中,极大的提高了集团的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在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内部控制首先起源于欧美,在欧美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水平总体较低,不能盲目的使用内部控制理论,更不能把外国的经验直接套用在广电网络集团上,应该在我国广电网络集团的实际情况上合理利用内部控制理论。所以本文探讨了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发展问题,最终提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探索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2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现状

2.1 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相关概述

中国各省的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均由当地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国有控股大型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各省广电网络集团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工作量很大,并且要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不断扩展业务范围的同时还与其他大型国企展开合作,如移动、联通和电信。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加大,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管理漏洞频现,管理水平跟不上集团业务的发展要求,严重影响了集团的战略地位。面对内部管理问题,广电网络集团需要新的管理方法重整旗鼓,内部控制理论便被提出来,在管理层得到广泛共识,逐渐被集团内部认可并逐步得到应用。

    2.2 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

   (1)内部控制发展时间短,企业基础较弱

    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及企业基础薄弱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内部原因。我国企业起步较晚,发展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总体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与外国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先进的管理理论基本起源于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在发达国家的各个行业被运用,已经变得很成熟。然而我国企业接触这些理论较晚,广电网络集团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尚处于发展阶段,这导致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不够成熟,与企业的总体结构不协调,需要进一步磨合。企业基础薄弱是广电网络集团现阶段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壮大企业经济实力,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我国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我国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广电网络集团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外部原因。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没有企业根植的土壤,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会发展的好。我国企业受制的因素很多,比如繁琐的官方文件,权利的过度压榨,企业之间凭的不是实力而是关系,缺乏公平的环境,审批一项权利需要经过很多程序等等,这都极大的削弱了企业的积极性。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环境受到全国大环境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简政放权,企业争取权益,外部环境就会变好。

   

    3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内部控制思想不到位,企业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思想不到位,企业控制体系不健全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出现的根本问题。广电网络集团如中国大多数企业一样,任何决策都由领导拍板决定,领导意志就是企业意志,民主思想得不到发扬,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企业员工思想散漫,没有积极性,规章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这就导致内部控制思想得不到体现,企业意志不能很好贯彻,企业行动效率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控制体系没有得到健全,制度上不完善,领导和员工会钻空子,内部控制必然遭受很大的影响,没有控制思想和控制体系的内部管理就是一般散沙,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反而拖后腿。

3.2集团的内部审计不足

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不足是内部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内部审计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三十年,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的企业官僚思想根深蒂固,内部审计往往在权利面前就失去效力,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集团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不足,才能杜绝权利的滥用,从而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顺利进行。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审计人员不专业,审计素质偏低。我国审计专业开设较晚,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大部分是从会计部门分流过来的人员,审计能力不足;二、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的审计部门与财务会计部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且未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3.3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

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与监督机制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完善的组织设计以及合理且有力的监督机制,两者对企业的有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良好的组织设计使结构运转更加流畅,部门之间可以有效配合,员工之间交流没有障碍。缺乏良好的组织设计让广电网络集团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章程,严重影响集团的发展。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权力得到约束,企业将会拥有更多的公平,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提升,有活力的企业就有生命力。然而广电网络集团缺少合理的监督机制,这直接阻碍了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3.4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及缺乏激励措施

    企业文化建设落后和缺乏激励措施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水平落后,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一个原因是时间发展较短,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征程,企业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完善,尤其是企业文化建设很值得广电网络集团学习。文化建设落后,企业就没有凝聚力,构不成一个整体,企业员工也就没有动力,企业谈何发展。激励措施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良好的激励措施可以提升集团内部的竞争力,让企业拥有活力,从而提升集团的创造力,没有良好的激励措施是集团制度建设的不足。

 

    4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4.1积极完善治理结构,优化内部控制系统

    积极完善治理结构及优化内部控制系统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根本策略。国家在提倡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这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企业也需要提高治理能力,这是企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企业结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提高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治理能力,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结构,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部门之间相互协同,这就会使集团运行更加流畅,提高效率。另外集团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得到优化,如果集团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和物力,从而直接提升企业的治理能力以及内部控制水平。

    4.2强化集团内部审计

    强化集团内部审计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保障策略。内部控制系统是以集团的企业结构为基础,这些都需要人员进行管理,有人治必然会产生腐败和不合理,这就需要加强广电网络集团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核心在于加强企业集团审计组织建设。第一,集团公司要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第二,企业集团总部应该设立独立的审计部,对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第三,对较大的下属子公司,企业集团总部的审计部可以派工作人员兼任该子公司的特派审计员,以方便了解子公司的情况,这样小仅能够保证审计员工作的独立性,还能通过审计调查和项目审计为企业的领导提供及时、真实的审计信息。

    4.3制定配套的规章和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

通过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来规范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国家在提倡建立法制国家,任何事情都要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由人治转变为法制,是未来国家的奋斗目标。广电网络集团也要跟上国家的脚步,用规章制度来管理集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并建立严厉的奖罚政策。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难题,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并明确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使其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集团的管理者应在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内履行自己的职责。

    4.4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文本新观念

    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及树立以人为本新观念是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策略。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优秀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软实力,是中国的名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与集团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硬件与软件两者不可分割,制度管理硬件为文化软件奠定基础,文化软件为制度管理硬件创造力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好的企业文化有强烈的向心力,整个企业充满着活力,并以人为核心,为员工着想。在这样的氛围中,员工满意度极高,对企业非常认可,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能力,员工创新力也得到提升。

 

    5结论

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促进企业内部有效竞争,是企业自我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广电网络集团需要强有力的管理体制进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最终得出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望解决广电网络集团内部控制的问题,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温建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

[2] 唐丽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2(01).

[3] 吴奕超.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3).

[4] 彭梅.试论完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2(01).

[5] 黄丽琼.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外资,2012(05).

[6] 张伟.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分析[J].财会通讯,2012(05).

施工企业审计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建立健全的企业审计制度是保证内部审计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基础,但要切实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还需要根据企业内部存在的审计问题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

市场经济发展得越充分,就越需要加强内部审计,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也变的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要先来研究一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1.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观限制性分析

首先,企业内部审计定位的不明确,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职能定位有监督职能、鉴证职能及综合职能等特点。最普遍的说法是将内部审计定位为监督职能和鉴证职能,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能够反映内部审计的真正目的,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人行为的目标和方向。其次,企业审计人员结构的单一性,许多企业的审计部门普遍存在专职人员少、业务结构单一的现象。内审人员缺乏应有的审计经验和审计技巧,兼职现象严重,难以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人员的知识面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企业的内审机构只有会计师,没有工程师、律师等,使得审计部门只能从凭证到帐面查找问题,难以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因而提出的建议或为决策者提供的决策依据往往缺乏现实性。

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结构的不完整性分析

首先表现在,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机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却把审计与财务或监察等部门并到一起,个别企业甚至借改制之名撒并了内部审计机构。在人员配备上没有把精兵强将放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正常的审计人员数量也难以保证。其次反映在,授予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不够,有的甚至不予授权,以至内部审计结论的落实难以到位,内部审计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第三则是企业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财务人员转型,缺乏经济、工程、法律等专业人员,且审计人员因长年得不到培训而闭目塞听。

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可持续性发展的滞后性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模式仍以帐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另外,内部审计中抽样设计虽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内审人员在运用这一技术时,基本上全凭审计人员的主观标准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结果,这种判断抽样极易遗漏重要事项,形成审计风险。

4.企业内部审计与管理间的辨证关系

4.1 企业内部审计受其独立性制约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责之一是接受委托对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因而,要求内部审计相对于其他职能部门来说是独立的,只有这样,审计工作的质量才有保证,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结论、建议的公正性才不会受到影响。

4.2 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间的辅成关系

内部审计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来发挥其加强管理的作用的。如果内部审计的有益建议被采纳,并促使企业管理迈上新的台阶,内部审计就为加强企业管理做出了贡献,相反,内部审计人员未提出有益的建议或这些建议未被采纳,则内部审计就没有起到加强企业管理的作用。

4.3 企业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间的职能区别

审计为管理服务,并不意味着内部审计人员参加日常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体现在各项业务处理程序上,由管理部门设计、具体管理人员执行,比如对经济活动的稽核、验收、复算、核对等等。履行管理职能,是指实际加入管理的运作过程,实施具体的管理行为,实施人员必然参与了管理,留下了管理的痕迹,发生了管理的效果。

5.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问题产生的因素分析

对于内部审计工作问题产生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5.1 审计制度的不健全因素

对企业审计工作而言,明确控制标准是前提,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是保障。虽然国家有规定,法律有依据,但有的单位往往根据本身需不需要来决定执不执行。

5.2 审计实施操作不规范

企业审计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审计计划编制不周详,审计方案过于简单,内容不详细,审计人员分工不合理,审计实施过程未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5.3 审计技术落后

科学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利用率低,审计成果距离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当前内部审计多注重采用审查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传统审计方法,缺乏内查外调等手段,未能触及要害。这种单纯以账查账的做法很难发掘错弊及违纪事实;有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抓不住重点,找不准问题隐藏的领域,重财务审计,轻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既不利于打击严重侵占企业财产行为,也不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

6.企业内部审计效果的提高

6.1企业内部总审计师制度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审计效果,应当选择企业内部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有组织领导能力、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担任总审计师职务,总体负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6.2 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营造

审计环境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影响也是很大的,营造良好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监督的成败和效果,取决于是否具备了良好的审计监督环境。审计环境也是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内部审计活动完成其自身职能的基础。

6.3 企业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改良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要在审计

报告建议的质量上下功夫,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审计建议;要注重总结、提炼、利用审计成果,服务宏观调控。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针对性地改

进意见和措施。

7.结论: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必然发生变化。我们要把握这些变化、立足现实、更新观念,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提高内部审计的效果,适应和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