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正义论文范例6篇

生态正义论文

生态正义论文范文1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是具有整体性、包容性的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变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生态观念的使命,应当积极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

1、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在带给人们利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大学生思想多变且易受他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态的人文关怀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的重任。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价值规范、价值评价,用正义的价值理念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的探讨生态正义的价值要求、制度保障等思想,给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层面的启迪。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体系,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学依托于四门主干课程。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用理论解释现实,把问题说透,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把生态文明理念相关问题论述清楚。

二、马克思生态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蕴含了丰富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以及人民群众是实现生态正义的主体力量。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类的吃穿住都离不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利用和开发自然,但一旦开发过度就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人的异化状态,人类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超过限度。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具体的说是劳动,人类把自然资源改造成所需要的状态。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这并不等于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2、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对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正义性。在此之下的社会制度显然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盲目地追求剩余价值,不仅造成劳动者过度地工作,损害健康,而且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反映了资本家在无视生态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导致了生态非正义。生态非正义愈加严重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而生态正义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制度保障,缺乏正义的制度只会使生态问题更加严重。只有体现自然Y源分配正义、满足人们合理的生态利益等条件的制度支撑,才能给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人民群众是实现生态正义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坚持群众史观,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财富的创造者。当一个社会的制度缺乏正义时,人民群众会起来束缚的生产关系,建立正义的制度。当制度正义时,整个国家的发展才有了重要的保障。而且,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发挥能动性,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这种改造活动并不具有盲目性,而是以生态正义为价值目标,为了满足人的生态需求,同时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生态正义条件下的以人为本,应当是满足人合理的生态需求,并以人的理性的生态利益为出发点。[1]

三、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内容方面渗透有关的新知识、新理念。

1、丰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内容

课堂讲授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课程是否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的教材,没有单独的章节对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门阐述,而是分布在多个章节之中。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应当在教材的内容中加入生态正义的相关内容,并把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体现于教学内容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2、在理论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做好理论阐释

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传播者。促进大学生认同生态正义的理念,需要从学理上阐述清楚生态正义的内涵、提出、产生的过程、制度保障等理论问题。生态问题又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话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现实,展现理论魅力,采取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并且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

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生态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除了在学校课堂里灌输给学生知识,还需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感受世情、国情的变化,更加直接地了解现实问题。实践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加强与企业、社区、环保公益组织等联系,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深入现实社会,发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郎廷建.论马克思的生态正义思想[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10).

生态正义论文范文2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和谐社会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自然界就有了对立面,它不再是一个按照缓慢节奏进行演化的自在世界,而是逐步变成了人化自然,但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的损害。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干涉自然界的能力较低,规模较小,其消极作用不易察觉。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繁荣就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生态问题,特别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然而,由于人类对生态重要性和生态资源的无知,不顾自然规律的要求,狂妄地“向自然宣战”,粗暴的“战胜自然”,使人类赖以存活的自然生态失去了平衡。当人类还在为控制自然沾沾自喜时,自然已经向人类展开疯狂报复: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炸等,这一系列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严重脱钩,我们正处在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历史拐点上,人类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为此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力图扼制自然生态的进一步恶化。马克思主义由于其理论的开放性,对于生态学的思考成为其理论的增长点。一些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了理论回应,由此出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福斯特的思想研究主要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有批评其理论的,还有肯定其理论的。批评的文章:艾伦・鲁帝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和裂缝分析》,考斯塔斯・潘娜若塔基斯的《自然、辩证法和解放政治学》,乔・柯维尔的《唯物主义和自然价值》,马登・德卡特和S・恩格第马洛的《失败的承诺》等。肯定的文章:柏格特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和当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局限》,刘易斯・普罗耶克特的《福斯特―奥康纳的论辩》等。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与国外对福斯特的思想研究现状比较起来,我国学术界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比较关注的。主要译作:刘仁胜、肖峰译《马克思的生态学》,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翻译的论文有:郭剑仁译演讲稿《马克思生态学的历史进程》,刘仁胜摘译《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康瑞华译《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的冲突》,庄俊举译《社会主义的复兴》等。理论专著:郭剑仁的《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等。 论文主要有:博士论文有郭剑仁的《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硕士论文有王喜满的《福斯特论马克思的生态学》、张书平的《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

(三)研究述评

从以上的研究概况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一、从总体上看,国外对福斯特的思想特别是他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引起了较广泛的注意,但对福斯特的思想产生背景的评论较少。第二、绝大多数文章只是评述性论文,侧重于理论介绍。这就使得目前国内关于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理论层面,很难真正深入下去。本文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方面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恩格斯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可见,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也绝非偶然,它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经济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处于相对和平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因受益于新的科技革命并普遍采用科学技术,从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发达国家创造了空前规模的物质文明。然而,就在人们尽情享受这些物质文明时,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问题却魔鬼般的“从天而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魔鬼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公害事件”震惊全球。接连发生的环境公害事件导致了许多无辜百姓的疾病缠身,不幸身亡,而且把更多的人民置于日益恶化的生态泥潭中,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与此同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滑坡、酸雨污染、人炸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在人类面前。除上述种种令人担忧的事实与可能性之外,人类还受到热污染、核污染、噪音污染、生物污染、电磁波污染等污染的威胁。这就表明:我们一方面不顾一切地运用现代科技对自然展开疯狂的掠夺和征服,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内在形成的、自身无法克服的一个的顽疾。无数的环境恶化问题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简单而严峻的事实: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严重脱钩,我们正处于人类与地球关系的历史拐点上。人类不得不对解决生态问题、拯救地球和人类社会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寻求灵丹妙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政治背景

自二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恢复和发展时期,国家矛盾逐渐被国内各种矛盾所代替,西方发达国家的群众运动逐步兴起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新左派运动”兴起,这个运动在60年代末达到高潮,并逐渐趋于衰落。进入70年代以后,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此起彼伏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危机,“新社会运动”应运而生。它是“新左派运动”斗争的积蓄,是“新左派运动”衰落后另一种形式的复兴。“新社会运动”是一种基础十分广泛的群众运动,绿色运动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运动的兴起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它们都为福斯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现实条件。

投身绿色运动的人,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有教师、学生、医生、生态学家、法官、律师,也有一定数量的工人、职员、农民和家庭主妇。从本质上讲,这一运动实际上是对西方所谓的“工业文明”的批判与否定。因为,正是工业文明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造成了人类对自然的毁灭性掠夺。面对生态危机的凸显,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人类文明的全面危机,全球燃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运动是自然而然的事。生态政治运动和以对资本主义构成挑战运动的社会主义复兴即将到来。福斯特认识到历史并没有终结,种种迹象表明,社会主义正在复兴。

(三)科学背景

当代西方生态学、系统论、未来学等理论的产生与流行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背景。给予他以理论启迪,并拓展了其理论视野和理论深度。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出现,许多科学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自19世纪以来,拉马克、洪堡、华莱士、达尔文等科学家把生物机体与其环境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福斯特正是通过将环境问题和生态学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而逐步走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开始把生态学和系统论结合起来观察认识生物有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生态中心主义的出现,促使福斯特从生态系统的层面思索生态危机的原因,也促使他反思究竟该以什么为尺度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1943年德国政治学教授奥・克・弗莱希泰提出“未来学”的概念。未来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重大领域的未来趋势、可能图景,探讨发展变化可能给未来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为人类提供面对未来挑战的对策。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深,未来学逐渐将研究重点从社会经济问题转向环境问题,并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热潮。未来学为人类探索人类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福斯特分析当代生态危机及其实质,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建构未来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四)文化背景

任何新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而且也与文化密切相联。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展望的同时,也批判了生产方式下的工业革命及其异化生产对生态自然的破坏,并从不同的视角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深刻的思考和研究。这些思想直接成为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重要文化渊源。其次,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传统价值观念日趋崩溃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后,一系列全球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为解决这些问题,一大批生态学、系统论、科学学、未来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女权主义理论著作相继问世。他们拒绝对资本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念,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内在精神的充实。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7(4): 11-14.

[2] 金纬亘.当代西方生态主义探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6(1):10-14.

[3]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187.

[4]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55.

[5] 培根.新工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

[6] 郭剑仁.生态的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7社,2008.68.

[7]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刘仁胜,肖峰译.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8,前言III.

[8] J.B.Foster,Marx’s Ecology[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0.1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47.

[1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80.

生态正义论文范文3

[关键词]西方;生态;社会主义

1.前言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生态运动蓬勃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新思潮,它主张结合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阐明当代环境问题,找到一个既能消除人类环境危机,而且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出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列・高兹、大卫・佩珀、萨拉・萨卡等人。自十以来,正值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高峰期,如何批判的吸收借鉴国外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合理内容,成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

2.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尽管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并对将来愿景等基本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的基本主张有诸多一致之处。

2.1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

生态社会主义以绿色意识形态为理论支点,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异化消费以及生态殖民扩张所造成的生态灾难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这种批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他们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一个物质丰裕、精神痛苦的病态社会,并且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弊病都是由其制度本身所致。佩珀就指出,“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使所谓‘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社会主义’成了不可实现的梦想”。必须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社会改造,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憧憬的那种符合生态要求的非剥夺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激烈地批评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异化,以及生态殖民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指出,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庞大的现代化的物质财富,但是也产生了诸如精神颓废、自杀等现象的社会问题,以及核污染、化学污染、电磁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本质上,生态社会主义学者认为,这些弊端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引起的。因此,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创造出新的理想的社会形态。这种形态就是是在尽量不破坏社会社会生态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2.2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家指出,社会和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真理。因此,要重新界定和审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要对人类中心主义保持一定的理论警醒。生态社会主义者们主张建立一种共存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类是自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与生物圈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动交流。

2.3主张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主张经济发展不能无限度,而且也不能在损害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而是主张经济要适度发展、量力而行。他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时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超出了一个国家的范围,必须需要全球各国协调解决。他们提倡,生态社会主义未来的经济应该保持温和增长,但这种增长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且经济增长要与生态系统保持步调一致。

3.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评析

3.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意义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从哲学理论高度指出了生态危机的本质。生态社会主义者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认为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的。他们相信,基于私有制,并且追求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的最高价值追求,这必然会把自然界当做掠夺的对象,并从中获取高额的利润。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

第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变化的今天,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们从经济、政治等角度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刻反省的理论观点。比如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而是利用科学和技术来控制和改造自然界,这种改造是以提高行业的利润率,并且以过度的资源消耗和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为导向的。

3.2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色彩比较浓厚,过于空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足。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甚至主张“生态矛盾论”来取代马克思的经典观点――“经济危机论”,这就否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两大阶级的矛盾。生态社会主义进而主张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重建,而不主张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这种观点的乌托邦色彩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有学者指出,“它所倡导的生态社会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改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也就不可能使工人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难以自圆其说,存在很多内在的冲突。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又主张在不触动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一场生态革命。在对暴力的态度问题上,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罢工、抗议等是重要的抗争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式,又坚决反对暴力革命原则,这就反映了其理论体系的内在冲突。

4.结语

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对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大环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风起云涌的小环境,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地批判并提出要及时转变旧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全新的、适应时展要求的绿色价值观。对此,我们借鉴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考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列入与其他四个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避免经济的过度发展与资源的过度破坏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二者的和谐构建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为未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做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穗明.《生态社会主义评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牛文浩.《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角》,博士毕业论文,南开大学,2013年.

[3]康瑞华.《生态社会主义在中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月,第3期.

[4]郇庆治.《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评述》,《汉江论坛》,2006年4月刊.

生态正义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生态危机;福斯特;奥康纳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032-02

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的绿色运动思潮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是由威廉・莱斯、本・阿格尔、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造、发展的,并引起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切关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快速传播为各个国家探索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借鉴。那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什么关系?它的内容又是什么?它在生态道德方面有什么样的新内容?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否有借鉴意义?本文意在从以上几个方面把握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党的十以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理论上的借鉴。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历史上争论不断。有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相关思想或者直接论述,据此认为马克思不是生态主义者;另一些西方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是伟大的生态学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是最早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派的观点再加以考察,以便厘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英国著名的生态学者戴维・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扎根于生态学,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强调的是人类如何改变自然并贬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和自然经济的规律”[1]89马克思所在的年代是19世纪中叶,大量的工厂兴起,资本家雇佣大批的劳工生产大量的产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生活困苦,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特别突出。马克思看到的都是带着血的钞票、肮脏的交易和裸的剥削。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更关注的是如何使工人从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正如美国著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詹姆斯・奥康纳所指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只给自然系统留下了极少的理论空间,而把主要内容放在了人类系统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阐述中,决定物质生产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主要是生产方式,或者说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方式,而不是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生态的发展过程。……自然界之本真的自主运作性,作为一种既能有助于又能限制人类活动的力量,在该理论中却越来越被遗忘或被置于边缘的地位”[2]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无法从马克思的原著中直接找出关于生态学的明晰的文本。

尽管马克思没有关于生态学的直接文本,但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3]3。当代所指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并没有发生生态危机,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们必须依赖自然而生存,人们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和感恩。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要求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实际上为我们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提供了一个深刻的世界观和有效的方法论。因此,我们发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生态学方面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的立场和目的完全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发展和“补充”。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延续。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思想

了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们吸取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

“异化消费”理论。该理论由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首先提出。阿格尔认为生态问题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人们过度追求消费造成的。“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4]486。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生产单位通过媒体、政策和快速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产品刺激民众,促进大众消费;另一方面,高强度高压力的劳动强度让人们不得不通过消费来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因此,人们只能以消费和占有社会资源为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占有更多资源。占有欲的膨胀和永不满足的贪欲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枯竭的趋势。而快速消费的结果是产品的消耗、巨额利润的产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二重矛盾”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奥康纳首先提出的。所谓的二重矛盾是指资本具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两重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无休止的生产和追求利润导致自然界无法供给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受到严重的制约,利润严重削减,资金链断裂,最终爆发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即便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仍要突破生态的限制,通过技术改进和寻求新的能源来达到掠夺自然资源的目的。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区别于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两点自己的看法: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性,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扩大生产,而生产的无限扩大需要无限的资源,生态系统本身的周期根本满足不了资本快速扩张的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最终走向灭亡。第二,资本具有短期行为,为了利润,资本家会不择手段。福斯特指出“资本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回收,并且确保要有足够的利润抵消风险,并证明好于其他投资机会。……这样一来,资本主义投资商在投资决策中短期行为的痼疾便成为影响环境的致命因素”[5]3-4。

三、利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初探生态新道德的内容

根据上述观点,新的生态道德标准应该具有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将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适当结合,使生态道德与自由主义相对立,限制自由主义的过度发展和蔓延;第二,鼓励奉献而不是占有,西方社会的生态问题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人们更关注自己占有了多少资源而对怎样占有漠不关心,哪怕是牺牲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资源,所以要提倡奉献,鼓励人们多讲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少讲社会为自己做了什么。

四、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借鉴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强国企在生产上游中的地位,提高国企在资源性行业中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发现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本性。据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限制民营资本、外国资本在生产上游特别是资源领域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资本在资源领域出现“短期行为”,减少资本对能源的过度过快索取;另一方面,加强国家在生产上游的国家行为,不仅能让国企的利润以税收的形式惠及全民,还会让资源的开发有序进行,让国企的行为受全民监督,让资源的开发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有效地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早转变、淘汰低生产效率和重复生产的行业或企业。首先,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低生产效率企业的贷款利率,促使该类型的企业尽早撤出或淡出市场;其次,利用法律手段提高粗放型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减少这种企业的新成立数量;最后,利用税收手段鼓励高科技企业出口科技产品,加快出口结构的调整。

第三,开展环境运动,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中,树立生态的“居住观”。首先,将生态道德纳入到个人道德之中,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道德缺少必要的生态观,为此应该将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生态安全作为真善美的标准,以此来改造传统道德;其次,树立生态的“居住观”,将生态的“居住观”列入到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人们学会如何在“地球村”生活;最后,“环境运动应该选择一种和生态协调的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满足穷人基本生活需要以及确保生态长期安全的新的社会形态,保证环境公平”[6]93-94。

参考文献:

[1]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生态正义论文范文5

西方“新自由主义故事”讲得不太好

近代以来,“西方中心论”一直是这个文明世界的“基本叙事结构”。他们掌握着“意识形态霸权”,主导着文明世界的“核心话语”,挟持技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优势掌控世界性“文明议题”。200多年以来,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习惯了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判断是是非非。无论是处于中心地位、掌控话语权的西方思想舆论界,还是处于“非中心”地位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思想舆论界,似乎西方的标准就是历史进步、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标准,不符合西方标准的都是“边缘国家”,都在批判、攻击、改造之列。

令人不安的是,资本主义文明主导下的当代世界,正在滑向一个“新极权主义世界”。借“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两个轮子,“资本主义体系”正在把自己的价值观推向全世界。尤其是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又故态复萌,企图独霸文明世界的“话语权”,似乎未来人类文明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资本主义文明。

目前,在新自由主义价值主导下的这个世界确实有点乱,世界范围内混乱的政治生态与经济生态令人沮丧。西方国家接连上演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等大戏让人目不暇接,在国外导演的各种、“阿拉伯之春”等连续上演,“新自由主义故事”讲得不太好,西方国家在国内与国际上的“叙事情节”确实有点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中国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新自由主义“药方”的另一种选择

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随着“”剧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被确定为“坏东西”,好像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意识形态争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唯一正确的“意识形态”。但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而消失,反而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中获得成功,这着实让一些“中国观察家”目瞪口呆,于是就有了对中国说三道四、评头论足的种种“捧杀”或“骂杀”的话语。这种状况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中国既是世界大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的复兴,并不仅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复兴,也是社会主义的复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复兴;中国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新自由主义“药方”的另一种选择,即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复兴,有我们自己的“路线图”。中国的发展,就是“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命力的表现。我们在文明世界的“话语权”,其核心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说话,表达我们的观念与价值取向。如果我们“拾人牙慧”,没有自己鲜明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国家信仰”,仅被动地反击、回应别人的“话语”,意识形态界限模糊,那我们就不会在这个世界上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也不会得到别人和其他国家的尊重。诚然,正在“书写”过程中的“中国故事”还不是很完美,有许多“细节”需要认真推敲,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要写好“中国故事”,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制度建设”困难。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意识形态隔阂和国家利益的刚性要求,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也相当险峻,围堵中国的所谓“自由民主之弧”,在一些国家的主导下正在中国周边形成。这一新的“现实”说明,无论我们如何做,这个世界关于中国的话题会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无论别人怎么看,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人的“现代叙事”确实很精彩,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公正社会主义”为解读中国故事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从历史和文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中国故事”本质上是当代的“社会主义故事”,是与“新自由主义故事”具有不同价值内涵的“故事”。这个故事目前主要是由13亿中国人来讲。讲好这个故事,赋予它以具有现代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蕴”,我们就会打破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从实践角度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复兴的基础,也是中国作为当代世界重要国家“自主自立”的前提。中国社会的合理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价值原则”的合理性的现实反映,中国对当代人类文明的最重要贡献,也许就是在“社会公正”这一核心价值原则指导下,为解决当代文明发展所遇到的困境提供了一个药方。与“自由资本主义”不同,“公正社会主义”或许是人类文明未来的基本价值选项。因为意识形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合理性的指导,既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公共政策提供了目标与价值,也为解读中国故事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概念工具。

首先,意识形态赋予“中国模式”以合理的“价值内核”,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创新性思维又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添了新的内容。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社会主义思潮受到重大冲击,社会主义形象受到重大伤害,以“自由民主”为“原教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受到热捧。但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及当代人类文明发展证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远远没有统治全世界,以“公正”为核心原则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在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走向,是未来文明模式的重要选项。

其次,意识形态赋予中国在现代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我们知道,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多数时段,中华文明一直是世界上最稳定、最进步的文明形态之一,只是到近代落后了。目前,中华文明的复兴,只有通过以“公正”为核心原则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凸显我们的核心价值,夯实以“公正”为核心的制度安排,才能打破资本主义以“自由”为核心的“意识形态霸权”,也才能为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确立我们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最后,意识形态赋予我们共产党执政地位以价值合理性。我们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一个重要基础是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我们所信奉的政治价值和道德价值,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作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逐步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制度安排”上体现出来,建立一个实现了“社会公正”的社会、人民满意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人的与人民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通过制度保障的自律精神,通过人民民主实现的民主制度和政治价值等,是我们党执政合理性的重要意识形态基础。

当然,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公正社会主义”发展还在探索过程中,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制度建设还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当代文明的发展还为我们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生产与分配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科学技术发展与意识形态进步的关系,和平主义的对外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要重构我们的“话语权”,使我们成为这个世界的“文明议题”的“提出者”,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文明议题”的“回应者”,这些与意识形态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都需要认真梳理和研究,把“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生态正义论文范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48-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4]。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党的十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升华。“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把有关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内化,才能使生态德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客体即学生,还要有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领导、组织、监督等作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塑造成有着较高水平的生态道德者,从而达到真正的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