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信息化论文范例6篇

煤矿信息化论文

煤矿信息化论文范文1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世界各国的煤炭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导致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对企业内部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创新之后,各国企业纷纷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适合本企业,有利于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强化武装自己。企业资源规划对于促进煤炭企业现代信息化建设,提高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今,企业资源规划已成为了各国煤炭企业图求可持续的武器,成为了煤炭企业进行行业交流、共享资源的管理平台[2]。然而,在世界各国纷纷利用企业资源规划来强化武装自己的同时,中国的煤炭企业发展依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没有在企业内部开展信息化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重视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缺乏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的主动性;再加上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不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壮大自己[3-4]。

2信息化建设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1循序渐进的推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在建立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急功近利,超之过急,否则最后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在财务管理系统建立之前,要对本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要结合本企业的发展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在建立时,一定要严谨慎重。

2.2设计明确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评价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三个重要评价指标是财务信息的有效性、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财务管理的可靠度。企业财务工作人员收集和整理的信息要有效用,而且在收集和整理财务信息时也要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收集和整理财务信息的高效率有利于有利于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但是,在我国很多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财务管理的工作高效率都没有得到保证,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设计一个明确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首先收集财务信息,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对整理好的信息在进行精确,精确之后再进行上报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否促进企业的发展是根据对财务最后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就需要精确地财务数据。另外,财务数据还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决策制定,所以,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可靠度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是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设计出来的,它有助于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提高财务工作人员收集与整理的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是明智之举。

2.3建立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的清楚分明是很重要的。煤炭企业运用企业资源规划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资源规划中,财务模块能够有效地与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子模块相接,还具有让模块之间相互集成的功能。而且财务管理模块自身具有的自动处理功能和备时分析功能,财务管理模块通过运用自身的自动处理功能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它在财务管理中能够对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且将分析出来的数据自动的归入财务总模块中,生成财务会计报表。财务管理模块的这种自动化功能有效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率。但是,传统的财务软件在处理财务管理时,几乎都是运用手工来处理完成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很大,而且在对数据分析方面还有出错的可能性。可见,运用企业资源规划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优化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和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煤炭企业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3结语

煤矿信息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以信息技术作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因为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以及先进性,因而能够更好地与传统产业的高效、和谐对接。网络化与信息化已发展成为数字化的基础手段,他们在企业应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种种历史的原因,我国煤矿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非常滞后,煤矿管理多处于粗放型的阶段,煤矿生产各系统没有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共享机制,致使了煤矿网络化与信息化工作的落后于时代要求。

一、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现状

随着煤矿生产过程的推进,企业对煤矿开采地质条件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用纯人工或者半人工的手段收集及处理煤矿地质测量信息资料,已经不能适应机械化、现代化、自动化煤炭企业生产的生产现状。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和自然地质事故的预防和智力,需要采矿设计与经营决策的基础数据作为强大的支撑,更需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煤矿地质测量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同时地质测量的各种基础图件也有利于对井下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与处理。

目前,我国煤矿地质测量空间系统已初步具备了煤矿生产地测资料的常规编制功能,但无论是功能还是内容均不够完善,仍然不足以全满足现场操作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煤矿地测系统的软件,已经逐步向设计、通风、安全、管理等一体化的方向演进。

二、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源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纵深发展,从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手段来讲,获取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已经从之前的单一钻探方法发展为集遥感、全球定位数字影像及三维地震勘探、矿井物探、地面物探等为一体的立体化勘探工作模式。获取的数据内容则是煤矿地质、测量、水文地质、采掘信息等为基础,融入矿井物探、地面物探、地压、瓦斯资料、测井等多源地质信息,同时以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特征表现出来。这种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主要表现在:

a.对现有的各类资料进行多种途径、规范化的整理归纳。

b.对现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及利用。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可以将多源信息组合叠加从而获取新的信息,通过不断对比、分析、动态交互,把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深化,实现对地质资料认识的质的飞跃。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数据资料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可以把资料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它通过将现有方法与手段进行改进,不断开发新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渠道,充分发掘其潜在的信息资源。

c.可视化信息。通过把地质、测量模型以及各种分析处理数据更加直观地给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展示,再通过对实际材料和现场经验等“软”数据进行结合,做出对地质条件的科学判断与分析。

2.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采煤设备与开采地质条件的适应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普遍难题。机械化采煤要求更为良好的地质条件,对地质保障任务的要求也就更为突出。而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运用仿真模拟技术,可以对各种数据或者分析结果,如灾害类型分布、灾害危险程度分区、灾情动态演变、损失及救灾措施等直观而有效地显示在电脑上。管理人员只需要查看历史曲线,并结合工作经验,科学预测地址灾变或者发展趋势,根据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做到科学指挥,将地质灾害消灭于萌芽初期。与此同时,该系统还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当观察者进入虚拟的开拓系统中,可以观察到想到的支护情况,顶底板及两帮岩性,使决策者如同身临其境,各种可能方案的优劣性、可行性都心知肚明,在减灾防灾时有效减少盲目指挥、盲目操作、盲目应对。

3.系统的高度集成

数字矿井的建设是以精细化管理为中心任务,在矿井技术、管理标准、规范、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约束环境下,建立煤矿系统的数据库、三维地质信息模型、矿井地理信息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系统、采矿技术、计划和设计服务系统、管控系统、生产经营管控系统。数字矿井建设以矿井地质、资源储量、采矿技术计划、设计、矿井地理信息和矿井全息数据信息、矿井安全监测、矿井生产工艺监控等项目为主要管控目标,实现公司对各矿井采选生产工艺、安全系统的可查、可控、可追逆、可优化,实现企业决策层和调度人员对矿井系统信息的在线即时掌控,达到即时、全面、准确地管控矿井的安全与生产经营状况,服务决策管理和生产安全,模拟仿真与过程,分析提供新的强大工具和技术平台。数字化矿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矿井的生产方式,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率;可以为矿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的支撑动力,使矿井的规划管理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法、更多的信息量、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为此,矿井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融合必将成为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高度集成也必将成为数字矿井的不二方向。

三、结语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使煤矿地质测量信息采集的多源化、管理的网络、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得到了实现,具有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储存和等便捷功能,必将成为煤矿企业地址测量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4).

[2]萨贤春,姜在炳,孙涛等.煤矿地测信息系统[J].地质论评,2000,46(增刊):150―1“.

[3]吴立新,殷作如等.论21世纪的矿山一数字矿山[J].煤炭学报,2000,(4):337―342.

煤矿信息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煤矿勘探 理论 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27-1

0前言

地质勘探是运用地质科学和技术来分析、研究、探测煤矿床。其目的是为煤矿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保证煤炭资源合理、顺利开发。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地质理论、选择相应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查明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 正确评价煤矿床及与含煤岩系伴生和共生的其它有益矿产。

1煤矿地质勘探找矿方法

1.1地质填图法。地质填图法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1.2砾石找矿法。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其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1.3重砂找矿方法。重砂找矿方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2同位成矿理论

同位成矿的理论被应用至今,已发现多处重要矿产,该理论中阐明重要的、巨型的成矿区带的形成,规模大的矿床特别是超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均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这就是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同时代与不同时代、同类型与不同类型、同矿种与相关的不同矿种,均可出现相对稳定的大规模的同位成矿作用,明显地反映出同位成矿的客观规律。因而国内外有色金属矿产,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就集中在上述的重要成矿区带和矿床、矿体中。

同位成矿这是需要有一个相对较稳定的中心的,这里矿热活动集中,不管是不是同一个时期成矿的都是会有着比较稳定的,不会随机跑掉的活动的中心,这是基础的方面;这个方面相互需要的就是整体的富裕的矿物质的来源;重要的是有一定范围的流体的运动;有着不同的矿物质的不同的流体会沿着一个方向迁移;在地壳变动中依旧相对的稳定、先后成为岩石和矿通道;有一个适合矿物质形成的条件;更有形成矿后的各种保存很好的条件等。只有上面说的这些有利于矿形成的条件最好的配置和协作下才可能出现同位成矿,最终产生重要的矿产。而同位成矿有自己的特征:成矿集中,且中心有一样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统一范围内;不同的类型分化明显、范围很大,那么就有可能类似的不同的矿种大范围的矿床共生出产的特点;成矿的岩脉有着自己的演化和不断等特点,这些的特点就是说明整体的自然界是总体的不平衡的状态,而局部处在平衡的一种状态,这是有利于同位成矿的这种成矿的方式的产生的。

3地质勘探找矿技术分析

3.1对于区域地质研究分析地质环境

对于工作的区域的地壳的变动和整体地质环境的研究,更要明确的记录相关的地质事情的时期表,从而研究成矿的时候和主要的这个时期的地质事件在时间上的各个时间点的匹配的工作,使用相关的资料来研究探讨成矿时候的地质的实际的环境,找出这样环境下的地质的构造,从而找到地质原因构造与成矿之间的联系。

3.2沿着有利成矿区带找矿,更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要对区域的大的断裂和它的地质构造等方面深入的研究,找到这样区域成矿和这样的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分布的研究,从而能够找到管制矿田矿床分布的次级断裂的那些构造的形成和发展特征。常出现的情况是: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构造多与控制区域或矿带的深大断裂呈大角度相交产出,并可以一定的间距行排列出现,这就是所称的横向矿带规律;同时,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条件下,还产出与区域深大断裂带近于平行或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矿床成矿带,并也以一定的间距行排列产出。因此,沿不同级次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追索,对比成矿地质条件,易于取得好的找矿效果。

3.3找矿信息是最直接的依据,尤其是矿化信息应引起重视

要深入研究找矿信息,充分运用好这些信息指导找矿。在找地表矿、半隐伏矿时,遥感地质、化探找矿信息,具有找矿开路的先锋意义,结合其他找矿信息综合研究评价,易于快速收到好的找矿效果。找隐伏矿,进行矿产深部评价时,必须要有相关的物探找矿信息作为依据;要重视所获得的找矿信息反映的剥蚀程度,有的地表信息好但已剥蚀较深找矿前景不大,然而一些情况表明,上部出露的矿种类型已剥蚀深,而深部可出现相同矿种不同类型,或不同期次、不同矿种、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隐伏矿床;要认真研究找矿信息产出特点、空间展布及其分带规律,这对指导主要矿种类型的找矿,寻找共生矿产和相关成矿系列的矿产,确定矿区自然边界与划分矿区矿化不同产出特征的类型等均有重要意义。

圈定矿区自然边界是根据矿化及相关信息产出特点与分带、地质构造特点的差异和深部大岩体(岩基)产出状况等条件予以圈定。在矿区内按矿化产出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多中心成矿矿区、主单中心成矿矿区和介于这两者之间主多中心成矿矿区。在注意矿区不同类别的情况下,努力寻找不同成矿中心,特别是其中的主要成矿中心,这对取得找矿突破至关重要。进而要根据主要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与展布特点,主矿体中矿化富集部位的分布和主要矿化地段、矿点异常与构造、建造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控矿条件及其展布规律,结合有关找矿信息,预测找矿部位和找矿前景。

3.4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

要按照由面到点、点面结合、落实到点的要求进行。也分三个层次工作:⑴是成矿区带小比例尺矿产地质多信息综合研究,初选出找矿有望的矿点异常,圈定找矿远景区;⑵是在找矿远景区进行1:5万左右比例的化探、遥感、地质、重、磁等工作,进一步筛选出找矿有望矿点异常,并做好检查评价,圈定找矿靶区;⑶是在找矿靶区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选出找矿靶位,对找矿靶位要做好地表系统揭露和大比例尺地、物、化等工作。择优进行深部验证、找矿,提出矿产概查和普查基地。

4结语

总的来说,经济的进步也在不断刺激着矿产需求的不断增加。所以必须要提高矿产勘查的技术,要拥有创新的能力,对技术的提升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提高。在理论知识方面,更加要努力提高理论的可实践性,有坚定的理论基础,才能不断的提高创新技术的可行性。要学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和实际不能分离,提高对新型矿产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国家资源的总体可利用性。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利益,更好的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样更加有利于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晓雷.浅谈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9.

煤矿信息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煤矿智能化;关键技术

煤矿矿井下的工作环境存在的着明显的特殊性,其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气体。同时还伴有矿尘、淋水等情况。工作环境潮湿而狭小,电磁波无法正常使用,电网电压十分容易出现波动等情况。由于煤矿矿井具有特殊性,严重制约着地面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使用。

1.煤矿信息化智能化要求

(1)由于煤矿矿井下有大量的甲烷、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型气体,因此在煤矿矿井下所使用的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要满足防爆的需求。煤矿矿井所使用的监控、通信等小功率设备应该更加偏向选择安全型,电缆上传输的信号必须要是本质安全信号[1]。所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应该要地域6W,以防止矿井下瓦斯与电雷管出现爆炸的情况。

(2)由于煤矿矿井下空间范围较小,电磁波的传输情况与地面存在明显差异。电磁波收到巷道横截面大小、横截面形状、分支、倾斜、支护等情况,从而导致电磁波的传输效果大大降低。

(3)煤矿矿井的空间狭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的摆放相对集中,机电设备的功率较大,有的单一台设备的功率就达到上千瓦。并且,煤矿井下的电磁环境十分复杂,大量的大功率变频设计、电气设备启停等严重影响着矿井监控、通信等设备的正常使用。

(4)煤矿矿井的采掘工作面始终处于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移动监控设备、通信设备与监控终端设备来对其进行控制。然而煤矿井下工作场所比较分散,距离比较远,因此矿井无中继无线传输距离难以满足10km的使用需求[2]。

因此,总的来说,煤矿矿井需要使用更加符合环境需求的设备与技术。

2.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关键技术

2.1煤矿采煤设备信息智能化关键技术

(1)采煤机信息智能化技术

在通过10余年的自主创新后我国大功率采煤机的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自主研发的采煤机能够实现矿井下年开采千万吨煤炭,并且其自动化技术水平与国外旗鼓相当。在2011煤矿井下采掘设备远程遥控关键技术投入使用,融合了采煤机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其能够实现以下功能:1)能够在线感知采煤机运行参数、机器故障参数、机器姿态参数等数据,能够识别多项目多内容的采煤机故障预报;2)拥有采煤机截割滚筒记忆截割能力,并且能够自动根据煤岩来对参数进行记录与识别,并且自动修正截割路径;3)可以实现无线收发信号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在液压支架上安装本安型无线交换机以及防爆网关等各种传输系统,如图1所示。;4)拥有基于3DVR数字化平台的远程监督控制功能。上述采煤机的功能已经实现了与国外先进采煤机智能化功能的一致性。

图1 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结构示意

2.2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技术

我国煤矿带式输送机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长运距、高带速、运量大以及功率大等特点。当前国产固定带式输送机的主参数能够实现运量4500t/h,运距可以达到8000m,带速能够实现5.6m/s,带宽达到2200mm,驱动总功率为5550kw。可伸缩型带式输送机的主参数已经实现了运量4000t/h,运距可以达到6000m,带速能够实现4.9m/s,带宽达到1600mm,驱动总功率为3360kw。不论是固定带式输送机还是可伸缩型带式输送机其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3]。在大型带式输送机中其关键的智能技术就是软启动以及自适应张紧控制。双电动机差动软启动停动系统能够对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实现软启动、软停车、过载保护等多项智能化控制功能,并且其优势也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使用年限长、后续使用维护成本低、传动效率高等。我国国内研发的绞车与油缸组合的液压绞车的自动张紧装置能够实现150m拉紧形成以及200kN的最大张紧力,满足了当前大运距输送带制动防滑的共组哦需求,并且输送带的张紧程度可以针对运行的实际情况与张紧状态来进行自适应的调整。

2.2煤矿通信监控信息智能化关键技术

(1)煤矿矿井传输网络信息智能化技术

煤矿矿井的有线宽带传输网络要满足各种要求,包括带宽较大、传输距离远、可靠性强以及安全性高等。煤矿矿井有线传输网络可以采用双树或者双环冗余机构。使用拥有冗余功能的煤矿专用以太网[4]。煤矿矿井无线带宽应该足够大,以便接入有线宽带网络,相关中继设备要尽可能减少,选择小体积的设备以及小功率的设备,以实现高防护性能,低故障率。办公室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需要相互接通,中间可以使用网闸等技术来进行安全防护,当办公室网络连接互联网时,应该配置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防护设备与技术来保障网络的安全使用。

(2)煤矿矿井监控系统信息智能化技术

煤矿矿井必须安装煤矿专用有线调度阻焊用设备、矿井移动通信与广播系统。切忌使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与矿用IP电话通信系统来替代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的使用。在煤矿矿井下所使用的电话机必须要具备防爆功能[5]。煤矿矿井应装设图像监控系统,最好能够具备图像识别功能以及尽量使用光缆或无线技术。

3.结束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技术的进步,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与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煤矿采煤设备的信息智能化技术大大提升了煤矿采煤的工作效率,节约了采煤时间,有效提升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煤矿矿井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煤矿矿井中无线传输功能受限,使得地面信息化与智能化无法在煤矿矿井下正常使用,因此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需要被应用在实现远程控制、矿井通信以及监控等功能上。不论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煤矿生产中的哪一方面,其都将会给煤矿生产带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信息化与智能化要求与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 2014, (09):22-25+71.

[2]黄成玉 , 张全柱 , 邓永红.物联网技术在煤矿综合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矿业, 2013, (12):136-140.

[3]唐健.全面推进煤矿开采机械智能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煤矿机械, 2013, (07):235-237.

煤矿信息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煤矿 空间信息系统 地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29-2

1引言

受限于诸多历史因素,我国煤矿企业仍沿用粗放型的管理方式[1-3],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便捷的信息共享机制。因此,以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建设为牵引[2],推进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升级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煤矿地质测量对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

煤矿地质测量是采掘与生产安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利用传统的人工(半人工)的手段收集、处理、分析地质测量数据资料将无法满足现代煤矿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现状,因此引入地测空间信息系统是各煤矿企业的必然选择[4]。

地测空间信息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实现,囊括地质勘查、专业测量图形与属性数据等内容的集成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可见,其并非仅仅为煤矿而生,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矿山地质、国土调查等领域[4]。就煤矿应用而言,空间信息系统通常集数据管理、专业计算、矿图自动生成于一体,能依据地测数据自动生成采掘工程平面图、钻孔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勘探线剖面图、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巷道素描图、水平切面图、立面投影图等,同时可根据最新的地测数据动态修改相关图件。同时,系统可集成基于B/S(Browser/Server)或C/S(Client /Server)服务器架构的信息共享,实现远程、在线的基础数据添加、编辑、管理、查询等扩展功能,能更为精准、便捷的支撑企业内部各部门、企业与主管单位的生产决策与管理工作[5]。

综上,煤矿企业利用空间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数据共享,不但可以高效支撑采矿设计、经营决策、智能化管理,而且可以有效预防与治理地质、安全生产事故。同时,模块化、数字化的煤矿基础图件数据在快速、准确分析与处理井下突发事件中更具优势。

3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与功能

从目前煤矿实际应用来看[1-5],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在业务域通常包含如下子系统:测量数据库系统、地质图形系统、地质数据库系统、测量图形系统、辅助管理系统等。同时,上述子系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地质管理、测量管理、储量管理、水文管理、档案管理以及其它专业管理等,这些子功能相互联系,共同统一于整个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保证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系统架构的视角下,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层。用户界面层用于数据的输入、数据的采集、分析、查询、统计等结果的显示。业务逻辑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数据的查询、更新、统计、分析、计算、等等。数据存储层用于元数据的管理、数据表的管理、存储、数据安全管理以及数据的其它事物处理。图1给出了煤矿企业应用地测空间系统的一般流程。

目前,地测空间信息系统产品较多[5],本文难以逐个分析。考虑到这些系统在功能上具有一致性与同质性,本文仅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制的MsGIS地测空间信息系统为例,分析其各功能应用的特点与相互关联性。

MsGIS系统在数据库子系统划分上具备自身特色,更加专业与细致。其主体功能分布于地质数据库管理、测量数据库管理、水文数据库管理、储量(三量)数据库管理、地质图形、测量图形、素描图形等子系统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①测量数据库子系统。收集维护标定与结算数据、井上与井下各项测量基础数据,为系统后续的动态、适时填图(制图)提供支持。

②地质数据库子系统。收集维护钻孔、勘探、断层、勘探等基础地质数据,为系统进一步的查询、管理、动态成图等功能提供支持。

③储量数据库子系统。与其它数据库相互配合,维护储量与管理的相关信息,其更侧重于生产管理方面。例如:不同阶段的出煤量、损失量、回采量、探煤厚度等,为回采率、储量与产量的平衡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

④水文数据库子系统。收集维护测量获得的涌水、水源井、长观孔、突水、抽水的空间位置、流量等水文资料,并进一步纳入水质、防水等相关信息,以支撑数字图形绘制等。

⑤平面图子系统。其是整个地测空间系统的核心模块,以上述数据库系统为基础,完成数据的图像化的直观显示,并且加入诸多分析功能,实现系统能力的整体提升。

其核心功能如下:自动测量指定区域面积、储量段块的计算与色彩绘制等;依据三角网或矩形网等地质模型,动态生成煤层底板的等值线、等高线等图例,估计并绘制断层等复杂地质结构的对盘等高线等;实时调取并显示回采、掘进等工作面的精确数据,并支持任意比例尺与间距粒度、追加、删除、移动、旋转的便捷调整;能够处理诸如地层与断层楔形相交等复杂问题,并自主修改与配置勘探线;自动生成水文图例与相关曲线标注等;实现剖面图与平面图的动态生成、交流与修改;完善的煤层厚度、煤化学表、底板标尺等钻孔资料位置、边界的标注与标记;可变的地理坐标系,实现对数字化地质与地震剖面的精确处理;实现顶煤、低煤、采空推断估计煤层厚度与状态,地层中巷道断面的完善绘制。

⑥测量图子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测量图子系统依附于平面图子系统而运行,更加侧重于日常地测业务的使用,处于整个地测信息系统的较高层级。

其核心功能如下:系统坐标支持自动、默认与手动输入等设置方式,实现极坐标与其它坐标系的便捷切换,支持比例尺的自主调整;处理不同数据刻画的硐室(如硐口、硐中、硐尾,极坐标等),快速计算用户指定空间的面积、煤层倾角等信息;处理曲线等复杂巷道的平面、空间、相交等信息(如变化的巷道半径、宽度等);实现地形图、标准分幅图、采掘图、通用图板等图例在边界、颜色、标注等属性域的统一。

4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煤矿地质测量空间系统已初步具备了煤矿生产地测资料的常规编制功能[3,5],但无论是功能还是内容均不够完善,仍然不足以全满足现场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未来,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应进一步向设计、通风、安全、管理等一体化的方向演进[4,5]。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下:

4.1数据信息获取问题

随着勘探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由传统单一的钻探发展为全球定位、数字影像、遥感技术、三维探查、地面物探等手段为一体的集成化、立体化的地测模式。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在设计时应深度整合上述测量手段获得的基础数据,进一步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同时,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应重视信息融合工作,将多源、多维的实测信息集成、叠加起来,提取新信息数据;并且,利用动态的对比、分析、交互等方法,实现元数据的去模糊化,进一步扩展信息收集与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掘隐藏在海量数据下的信息资源。着重解决好矿井物探、地面物探、瓦斯数据、测井资料、地压等多角度信息渠道的整合,并重视图、文、声像、动画等可视化表现媒介在地测空间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4.2智能决策支持问题

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的初衷即为了更好的服务生产、管理等领域,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精确的信息支持。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基于大量的实测数据可自动、方便的对生产相关的多数关键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例如:灾害分布、类型与等级,灾情演化、损失与应对措施等。并且,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可进一步结合企业运行的历史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安全模型等资料,给管理者提供实时、直观、有效的决策建议,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上述内容都是煤矿地测空间信息系统智能化发展的新方向。

4.3系统功能集成问题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地测空间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可见,地测空间信息系统不但面临功能向下集成的问题,而且面临着与其它子系统的横向互联集成、业务功能信息向上集成的问题。

因此,在建设地测空间信息系统时应考虑到与煤矿企业安全监测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采掘技术支持系统、设计计划服务系统等友系统的集成需求。在系统设计时应注意预留数据接口、功能兼容、权限集中分配等问题。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应以精确的信息、丰富的表现、科学的分析能力更好的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

5结论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使煤矿地质测量信息采集的多源化、管理的网络、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得到了实现,具有地质测量数据的采集、维护、分析、处理、查询、交互与共享等核心功能,将成为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4):68-71.

[2]萨贤春,姜在炳,孙涛等. 煤矿地测信息系统(MSGIS) [J].地质论评,2010, (增刊):32-35.

[3]陈佳富.某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运用的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11):22-26.

煤矿信息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矿井;综合;信息化;建设;效率

1 信息化对煤炭企业的作用

1.1 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为了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煤矿井下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通风,从而保障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另外信息化手段还能够实现设备生产中的远程控制,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有利于集约化的发展,不仅是这些方面,例如在供电负荷调配、采掘方式优化、综合调度等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从而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及时快捷的处理,并且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保障和完善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1.2 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 办公综合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物资供应系统、人力资源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等的应用可以直接显著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比如矿井使用了井下安全监测系统后,可随时远控监控井下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大量费用。

1.3 提高全员素质 作为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工作,通过信息化的发展能够简化交流方式,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不断的扩大视野,获取更多信息,思维会在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中越来越扩大,员工之间则是通过知识的交流和讨论,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信息的共享,不断的提高个人素质水平,整体组织交流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整个组织的持续提高。

1.4 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信息化的应用对于企业内部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最大化的发挥企业效益和影响,这就需要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的有机链接,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扩大化,提高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2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煤炭企业信息化在帮助煤炭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工人劳动效率、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转换经营模式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理念上的问题 信息化的实施战略方式很多煤炭企业理解不够深刻,没有真正意识到信息化发展的内涵,只是一味的投入资金投入设备,对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变革和信息技术的管理反而有所忽视,可正视企业结构、管理制度的变革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如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和有效,技术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将信息化管理理念深刻的融入到煤炭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当中去。

2.2 信息工作问题 在企业的传统流程中,大多是自然形成的,对于计算机和数字化的应用考虑较少,尤其是很多方面信息化难以实现,对于技术的要求太高,很难做到相应的设备和信息化技术的实现,另一方面就是信息化系统的特殊性,由于企业之间的多样性造成了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没有能够重复开发的模板,从而导致水平较低,因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由管理者来推动,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3 规划不完善 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系统的有效规划,但是,由于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如何推进信息化的进程是每个企业领导需要考虑的东西,其中领导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只有部门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才能够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全面建设。

2.4 信息系统缺陷 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中有的企业并没有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改善而是一味的照搬,这就造成了信息化的应用并不适用,在实现操作的过程中造成脱节,最终呈现的则是煤矿企业信息化应用了但是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3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煤炭企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提高对煤矿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3.1 提高重视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大力发展煤矿企业信息化,作为煤炭企业决策者,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煤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加强煤矿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全矿人员了解煤矿信息化在矿井安全生产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2 统筹规划 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从低到高、从单个应用系统到综合应用系统,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总体规划下本着急用先上的原则,分布实施。矿上也要结合自身矿井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公司规划的大框架下进行细化分,制定出符合本矿井特点的、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浪费。

3.3 加强软件开发应用 在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关硬件投入要结合软件应用,根据矿井实际需求来配置硬件,这个选择要根据企业的现状要求以及未来范围的要求进行选择,避免设备的淘汰率太高,也不能出现设备落后的现象,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重点做软件应用项目的开发实施,特别是那些能给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软件项目。

3.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主要是改善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进行推进,因此这就对企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就需要既懂得信息化管理应用又充分了解企业管理形式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信息化和企业发展的对称性。培训工作就是注重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实践的培训,从先进理念、技术上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另外吸收优秀人才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只有做好了人才储备工作才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信息化系统对于煤矿的作用。集中控制、集成信息平台、自动预警己成为煤炭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完善,更好的促进信息化系统在煤矿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茂龙.综合工业网络在矿井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J].矿业装备,2014(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