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论文范例

煤矿安全论文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1

搞好安全活动,教育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充分认识安全是企业最大效益的思想,自觉改变“抓安全生产就要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错误想法,严格按三大规程作业,规程至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关爱职工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教育,在安全意识上,要有科学的防范思路,对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的环节,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务实。要广大干部职工在井下现场,各个生产施工环节过程中,尽安全之责,谋安全之策,务安全之实,尽心尽责保安全。加强安全管理,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珍惜生命,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职工行为,杜绝潜规则,做到行而有所规范,动而不忘律条,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习惯。

2坚持规范职工的行为

规范人的行为,教育干部职工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各项管理人员及职工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坚持做到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对下级尽义务,职工———班组———区队———矿———集团公司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实处。同时,要理顺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做到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奖惩、使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要依据三大规程有关规定,针对井下各个施工头面及操作岗位上的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完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使操作者有章可循,面对问题及险情能从容应付。同时还要做到监督检查,在分析处理事故时,要实事求是,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3强化提高职工素质

(1)抓好职工的基本功训练,首先要将职工安全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放在首位,将学历较低的职工作为重点教育对象,使其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通过提高个体职工的文化水平、适应能力达到提升整个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目标;分析各工种岗位的技术特点,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工艺特点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生产技能、专业水平,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加强安全教育,企业所有职工,都要通过教育及技能培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要加强思想教育,企业要对职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和集体观念,使职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能团结互助,相互做到自保、互保。

(4)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以及事故分析,警示启迪教育活动。

4积极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2

娄底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区内中部的盆地内,其中涟源市资源储量最丰富,占全市的35.12%,其次为新化县、冷水江市,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市的24.36%、24.34%,上述3个县市都是全国百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现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区有芦茅江、金竹山、斗笠山等17个,分为117个井田,另有矿点5个。娄底煤矿工程地质条件普遍差,煤层顶、底板岩石破碎,采矿中有时会诱发矿震、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且境内煤矿高瓦斯井多,部分矿井煤尘严重,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煤层自燃灾害。由于受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等影响,娄底市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事关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时也是影响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呈现点多、面广、基础差、灾害重的特点,曾因事故频发而引起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形势略有好转,但安全生产仍是悬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煤矿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如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针对不同煤矿的生产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优质、高效、安全地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娄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时期,娄底市煤炭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呈现了“两增两减”的良好态势,即产量、单井规模大幅增加,矿点、死亡人数大幅减少,但事故总量依然较大。2013年全市煤矿死亡事故仍有20起死亡49人,其中较大事故3起。近年来虽然没有出现重大及以上事故,但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意识欠缺

一些县市乡镇领导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依然严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在想到发展是硬道理,“数字”决定胜负、决定前程时,忽视了安全生产。其次,经营主体安全意识也较薄弱。在煤矿投资者中,真正懂得煤矿生产经营的专业人员很少,他们只知道煤炭行业是高回报的行业,却不知道这更是一个高危险、高风险的行业,不懂得煤矿开采安全投入是安全开采的前提条件,急功近利,铤而走险。在建井、开采、设备及管理投入上严重不足,不能达到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一味追求产量,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以生产为重,忽视安全。

2超深越界开采和自然灾害严重

随着多年开采,一些煤矿的矿井出现资源枯竭,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矿主铤而走险进行超深越界开采,如冷水江市岩口镇、铎山镇的22处煤矿,越过矿届开采省属金竹山煤矿的上部残留资源。这种非法开采比较隐蔽、难以发现,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且大多是事后查处,难以执行到位,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心腹之患。与此同时,境内矿井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虽然历经多年的煤矿整顿关闭,娄底矿井已由2004年的2447处减少到2014年的246处,这些矿井中,53%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3%为水害严重矿井,28%为煤尘爆炸性危险矿井,24.8%为煤层易自燃矿井。伴随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瓦斯、透水、矿压灾害加剧,安全风险日趋增大。

3煤矿企业债台高筑导致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煤矿企业整合技改资金投入巨大,正规融资困难,煤矿不得已向民间借贷,月利息高达20%—30%,导致企业投资方众多,基本上是小股集大股,大股再控股,产权不明晰。而获利大部分用于交利息,绝大多数煤矿企业实际上是亏本经营,负债累累,难以为继,如此内忧导致许多煤矿很难筹集到更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技改工作也难以真正落实。

4安全监管未真正到位

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少煤矿照搬照抄别人的制度和规程,不切合实际,难以落实;矿井现场管理较乱,矿井基础管理差,制度不规范;少数煤矿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视国家法律,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下达的监管指令视而不见,违规生产屡禁不止;“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一些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以罚代管”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习惯于用搞“政治运动”的方式来抓煤矿安全生产,要么就强制煤矿大面积停止生产,“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致使矿井瓦斯积聚,巷道淹没,井巷失修,设备失检,留下新的隐患。同时导致少数胆大的矿主“明停暗产”、“昼停夜产”,极易引发事故。

5煤矿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严重紧缺

最近十余年来,煤炭院校生源缺乏,导致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几乎出现断层。从企业层面看,煤矿相关企业近8万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足3‰,96%的煤矿缺乏采矿人员,88%的煤矿缺乏机电人员。多数企业专业人才补充量不足需求的10%;职工队伍年龄老化,35岁以下的职工不足15%。资江煤矿、斗笠山煤业公司、洪山煤矿等几对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采掘一线有技术员,但专业对口的少,基本上是工作后由单位选派到高职院校学习一年半载形成的“土专家”,其它煤矿专业人才更为紧缺。这种状态与产业升级、长远发展极不协调。从监管层面看,煤矿行业苦、脏、累,风险大,待遇低,专业人才引进的少、流失的多,加上个别县市未解决监管人员待遇问题,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导致不少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纷纷跳槽外流,监管队伍人才青黄不接,这样的人才储备状况为煤矿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

6技术装备与“三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首先是煤矿生产工艺、装备设施落后,目前全市绝大多数矿井仍然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放炮落煤,真正实现了正规壁式工作面的煤矿还不足10%。顶板支护不到位,通风系统不合理,安全设施不完善,防突、防水措施不落实等诸多重大隐患存在,本质安全型矿井极少,事故隐患严重。其次是技改进度依然缓慢,煤矿技能改造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计划进度相比,进度依然缓慢,目前仍有少数煤矿,只基本完成技改工作,机械化程度低,科技进步缓慢,发展存在不稳定性,抗风险能力弱,甚至有些煤矿至今没有取得采矿许可证,也没有进行技改,与煤矿“三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促生产的理念。定期进行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举办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安全意识警示标语,认真组织落实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将安全管理摆在首要的位置,思想认识上始终把安全作为促进煤矿企业生产发展的第一要务,从领导到职工,自上而下,全面培养“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

(2)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监管责任。

严格遵循国家煤炭行业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行为;各级管理监督人员要切实发挥管理监督职能,做到严制度、严标准、严纪律。进一步将责任细化,由面及点,落实到人,确保安全生产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责任人、监督人。建立和完善责任考核体系,责任考核过程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将考核寓于目标完成的每个工作过程,保障责任落实到位。对于任何违规操作行为必须记录在案,进行相应的惩戒,对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员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对于规范行为和举报行为采取适当的奖励政策,从而增强各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

(3)加强安全生产检查。

始终坚持安全监管与技术服务相结合,转变监管作风,改进监督方法,进行专项整治,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两个重点,重点排查煤矿地面、井下现场管理、持证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于排查出的隐患则要及时采取防护补救措施,尽可能杜绝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检查督查,重点出击,分批次对重灾型煤矿实施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做到不留盲区、不留盲点,严厉打击大承包体制以及超深越界开采等行为。

(4)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着力培养和引进煤矿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实施重点培养和实地锻炼,组织实地考察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各级主管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相关法律及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5)化解企业融资压力,加大安全生产和技改投入。

设备和科技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适度加大经济投入。针对当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出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对煤矿这样的实体经济的扶持政策,甚至可以借助市场化手段,改变银行一家独大的金融格局,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税收审计、工商注册登记方面也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解决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得不到”和“成本高”两层资金难题。企业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及时对老旧设备设施进行替换和更新,积极推进新兴技术引进与生产技术革新,扎实落实技改工作,从而大大提升安全生产质量。

四、结语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3

企业中很多人不了解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和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有的人甚至认为档案管理可有可无,可强可弱,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各项工作影响不大,因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处于边缘化状态。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去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企业所有制形式多元化,产权结构不断变动和调整,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如果部分企业领导仍然缺乏应有的档案意识,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就难以保证强化档案管理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条件。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身岗位定位不准的问题,满足于“看好门、管好物,交什么、收什么”的管理方式,强化档案管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企业档案管理应该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与安全生产和企业各项工作紧密配合,实现档案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档案管理与中心工作存在脱节现象,档案管理人员对服务中心工作缺乏主动性,满足于看门守摊得过且过,很多有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做好科技档案的收集

档案资料中的科技档案就包括了生产矿井瓦斯、水文地质资料。档案管理部门有责任收集、保存生产矿井瓦斯、水文地质资料,并为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分析、利用提供服务。从保障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说,档案管理工作理应与企业同时诞生和同步发展,同时企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包括矿井瓦斯、水文地质资料在内的不少值得保存的资料,无法全面收集保存到档案部门,其中流失和散存于个人手中的为数不少。在采取得力措施尽可能广泛全面地收集矿井瓦斯、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保护好和利用好现有档案资源,认真总结分析档案查阅的规律和特点,针对直接服务于安全生产、利用率较高的矿井瓦斯、水文地质资料的特殊重要性,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手段,拓展服务方式,更加注重开发利用,激活休眠中的档案资源,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进入领导的决策视野,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更为专业、具体、周到的服务。企业档案工作创新要有融入企业全方位管理的“大档案”思想,一是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企业各项工作“互联”,解决企业档案工作的“孤岛”问题;二是企业档案工作者必须从社会和企业的大视野中,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跳出档案圈子看档案。改变过去与企业其他部门缺少交流、沟通,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档案工作的状况。今后档案部门必须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把档案管理工作融入企业主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策划。同时,档案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到档案利用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的档案分类繁琐、查阅手续复杂、规章制度不合时宜和服务方式不适应等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推行工程建党工作与工程计量工作相结合的做法来保证重点工程档案的及时归档,积极主动加以整改。

三、积极作好档案宣传工作

加大对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中层干部到全体职工都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档案管理与各项工作特别是安全生产的密切关系,在工作中更好地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从而增强全员档案意识。要通过深入宣传,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上升到企业生产安全、员工生命安全和干部政治安全的高度,促使各级干部和档案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加重视发挥档案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各项工作提供利用,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在保管好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尤其要特别注重收集事关安全生产的矿井瓦斯、水文地质资料,使档案资料更多地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服务。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编研活动,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加工,编写各种专题汇编,为利用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有实效、有价值的信息。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地为相关业务部门提供专业、专题服务,在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热情接待基层单位和专业人员查阅、利用相关档案资料,使档案资料在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继续教育

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成功的根本,决定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时代文件的自动登记、辅助立卷、归档、著录、检索、信息网络传递和安全利用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要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1.要进一步提高档案意识。

要正确贯彻落实国家档案法和有关的规定,提高和增强重点项目参加人员的档案意识和法律观念。可以通过拟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办法,通过用制度的方式约束、监督、指导档案管理人员。

2.要建立保障档案数字化制度。

明确目标,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把档案工作纳入与工程建设同步发展的轨道,将其写进工程管理规章制度之中。通过电脑数据汇总,建设指挥部很快将整个工程的案卷目录编排和打印出来。一方面,大大加快了档案室整理、编目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电脑保存的案卷和卷内文件2个层次的条目数据,可一次输入,多次输出,既能满足业主、使用单位、建设单位的要求,还能满足城建系统不同格式的打印需求,为工程档案的移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档案的利用打下了基础,为集团创建档案目录中心提供了原始数据。

3.要建立重要档案数据库,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

针对重点工程施工情况复杂的特点,建设单位要制订与工程建设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与制约的档案管理机制。要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任何档案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严格执行《档案法》及行业内的档案管理办法。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4

1.我国先天性煤矿地质的基础条件较差,主要有水、瓦斯、噪声、火、粉尘以及顶底板和热害这些灾害,严重威胁了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由于开采规模以及深度逐增大,也使其面临更多安全问题的挑战。

2.由于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偏低,通过调查表明,煤炭生产一线工人大部分为初中学历,而下井采煤的工人大部分为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

3.对于煤炭安全的投入明显不足,表现为煤矿设备的老化以及技术的落后等,对于井下防灾以及抗灾的能力较弱,这也加重了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

4.由于煤炭管理水平存在的较大的差距,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企业相对于地方政府以及个人投资的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进而发生事故的频率相对较低。

二、分析工业工程应用在煤矿安全管理的适用性

1.不同管理水平均适用。

1.1对那些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的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时,可以采取工业工程的技术,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煤矿实际开采的条件以及工程的内容,还有系统以及工艺方面的要求等。合理优化并分析工人操作流程,提供帮助给编制的作业规程,对于基础设施布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分析,并深入研究危险性作业的具体动作。

1.2对那些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时,在基础工业工程作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采取具有现代性的工业工程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可以将计算机和无线通讯以及系统优化等技术综合的运用到生产中,对其进行监控,不管是在井下或是在的井上的作业人员,对其行踪进行监控,这样随时掌握作业的状态。另外,采取是计算仿真的技术,模拟其煤矿中潜在的危险以及有害因素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提供具有针对性对策给安全管理。

2.不同管理层次均适用。

2.1煤矿宏观管理的层次,工业工程可以帮助管理者规划安全管理和投入的安全费用,并预先分析能够取得的效果。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弯路,同时还可以以较少的安全投入达到最好的安全效果。对于一个安全生产的周期内整体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与把握。

2.2煤矿微观管理的层次指的就是具体的对安全的管理,例如识别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纠正不当或不规范的人工操作,作业的流程更加合理,配备安全生产的措施要具有合理性,制定合理的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制定作业的规程,这些都可以通过事业工程采用而实现。

3.不同工作场合均适用。

3.1生产现场,由于煤矿生产具有较多的系统,同时涉及到较多的设备与设施,并且具有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的流程以及工种都相对较多,若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十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采取5S这一基本管理的方法与理念优化其现场管理,将不必要的杂物清除,保证现场整洁有序,从而确保安全的生产并提高其工作的质量。

3.2辅助服务部门,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也需要采用工业工程的技术理念与方法,优化并改善其各自的系统,从而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生产。

3.3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教育,因为煤炭生产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可以采取应用工业工程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通过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对于培训的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采取分层培训的形式,尽量投入较少的经费以及工作量,并达到最佳的效果。使员工对工业工程中安全思想以及方法和效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否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将安全隐患消除,从而使其安全的生产得到保障。

4.不同的管理对象均适用。

4.1设备设施的管理,煤矿生产中所用的设备与设施具有安全保障以及生产的功能,对其进行管理时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融入工业工程管理的思想及方法对其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将其安全设备与设施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其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2管理生产环境,由于我国大部分的煤矿生产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工业工程技术与煤矿安全专业技术想结合,尽量消除其影响因素,优化并治理作业的环境,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4.3管理煤炭安全的标准化以及基本标准,想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安全管理的质量标准化作为基础。所谓安全质量的标准化就是在煤矿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实行质量标准化的工作,对于安全教育的宣传,排查隐患,反馈并统计信息,以及事故抢险和防险与处理等方面均建立工作规范以及责任制度和管理的质量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其执行的严格性,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并避免,甚至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其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状态。

4.4管理安全投入的资金,对煤矿安全进行管理必须要投入一定的安全资金作为保障,最后这种投入会转化为矿煤安全的成本,煤矿实际的生产中,由于安全保障度较差,导致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安全保障度。采取工业工程思想以及理论的方法,从而达到安全保障的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对安全投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4.5管理安全信息,在管理煤矿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的系统。通过结合工业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对与生产系统进行合理的调度和追踪以及发现错误操作行为,还有对于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提示必要物料的缺少这些功能得以实现,从而及时的做出应对的措施。

5.不同管理阶段均适用。

5.1工业工程基本的原理与方法运用在安全管理的设计以及规划中,对于同一生产周期内每个环节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通过统筹的考虑进行规划并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的效率。

5.2预防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用工业工程的发现以及分析问题这种方法,事先预防可能发生安全问题,使其事故发生的根源在萌芽状态消亡。工业工程特有的手段可以看出、问出、实践出、变换角度找出、挖掘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结合煤矿实际,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5

1.1通风网络监测系统

这种监测系统与瓦斯监测系统大致相同,在实际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监测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准确性。这种监测系统主要由以下技术组成:网络工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监测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对煤矿安全生产及井下作业情况、施工作业环境要求、设备的选择都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其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性。

1.2瓦斯监测系统

瓦斯监测系统有很多种,其系统结构大多不同,但是其功能性却大同小异。瓦斯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有:井上控制站、设备传感器、传输设备、井下分站、传输设备等,其功能是完成煤矿工程实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传感器是瓦斯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应用设备,主要有风速传感器、瓦斯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我国煤矿生产的影响

2.1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对于煤矿生产而言,其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每一个生产环节过程中必须对其安全问题加以重视,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煤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极易会发生信息被更改、泄漏、破坏等情况。这些煤矿信息数据的泄漏将影响煤矿的正常安全运行及安全,数据的不确定性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的问题。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多或少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对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加强对煤矿资源的管理与维护,依据现有煤矿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加以改善,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来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活动,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我国煤矿发展现状而言,大多数的煤矿生产作业地质相对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且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一些防范措施的不规范,加上处理事故的安全设备相对比较落后一定程度上就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要树立自身的安全意识,熟悉操作业务流程,同时,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要加强对技术知识的学习,全方面的对煤矿生产有所了解及掌握,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2.3市场秩序亟待规范

随着煤矿行业的不断生产及壮大,各种信息的层出不穷,各大生产厂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及利润,在市场竞争初期,不惜损害自身的利益而从中占取市场地位,为其发展获得良好的竞争优势。一旦获得市场的重要地位,在系统研发及后期阶段就会降低研发技术手段,难以保证系统产品的质量。从长远角度而言,这种发展模式将对自身发展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且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带来极其大的安全隐患。

2.4现场管理和维护水平有待于加强

虽然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长久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尤其是煤矿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由于技术人员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不了解整个煤矿生产的作业环境及流程,在现场难以进行合理的管理与维护,不能很好的对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进行调式。

2.5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

煤矿安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泛,不仅仅要全面掌握整个煤矿生产的信息化管理过程,还要掌握与煤矿生产有关的机械使用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煤炭从业人员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整体素质相对比较差,专业技术人员只占15.4%左右,大专人员占8%左右。煤矿信息从业人员更是匮乏,难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要求。所以,当前阶段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作业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技能。不断引进专业的技工人员及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煤矿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煤矿工程中的云计算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3.1数据库服务器

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端是一个大型关系型的数据库系统,其应用性能很好,主要功能是实现煤矿工程数据的采集、储存、备份、访问、恢复的工作。并且服务器终端还可以设置防火墙,对其进行访问权限控制,实现安全访问。数据库检测的内容是煤矿工程的安全信息,主要有温度、瓦斯、负压、风速等参数,通过监测表、矿压监测表对实时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收入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3.2系统功能

信息化安全监测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煤矿工程的安全监测,其各子系统(通风网络监测系统、矿压监测系统、瓦斯监测系统)都可以对其负责的工程信息进行安全监测。当矿井井下作业工程出现环境故障(风速、风压、瓦斯浓度、温度)和施工设备故障时,安全监测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报警信号,提醒工程人员对煤矿工程实施维护或抢修措施。

3.3云计算的系统构成及主要形式

目前与云服务最贴切的要属主流云计算,可以认为是它进行的拓展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先前运营商所分享的租用服务。先前用户们所租用的都是物理服务器,现已转化为虚拟机租用,甚至还可能是应用程序和软件平台租用。所谓云计算,是有一个远程数据控制中心,一种以因特网为基础的计算模式,那里有数以千万计的电脑与服务器相连接,分享同一类资料的使用权,相互协调并一起对某种工作或者进程进行处理。

3.4云计算的作用

各种数据与信息以用户的半结构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形式存在,云计算平台都能对其提供有效安全的保护措施。对存放的数据,不同存储格式云计算都可以保护监控数据信息并发现、归类,同时还能够保护企业关键知识产权及敏感性信息。针对云计算平台上存放的数据利用备份、快照及容灾的有效保护措施进行保护,可以保证重要用户数据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类似于病毒和黑客等这些在逻辑层面上对系统进行攻击的手段甚至是发生火灾以及地震这些物理层面上的灾难,都不影响客户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4结束语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6

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开采工作中最基础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其主要就是利用科学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对煤矿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获得较为精确全面的数据信息,给煤矿生产提供相应的参考。一般来说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第一,掌握详细的地质资料。这是地质测量最主要的内容,测量人员在测量工作的运用下,可以对煤矿的地质状况进行细致的检测记录,获得较为全面的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进而实现对开采区域地质状况综合的分析;第二,给开采提供信息参考。煤矿的总体建设情况关系着开采工作的正常运行,也影响着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进行开采前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地质环境综合地勘察测量,对该地区的地质状况做详细的分析,该地区是否适合建矿、怎样建矿合理等都可以起到意见参考的作用。

2地质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1提供及时的灾害预报

煤矿开采工作因为大多数是处于地下的工作,而且工序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因素,人为原因主要是在管理制度方面对于安全防范措施的考虑不周全,没有有效的应急预案;自然因素主要是由于矿区内地质构造有较大关系。要实现从地质方面对事故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加强地质测量的工作,从煤矿地质测量的功能性来说,对于矿井较深的地区的地质状况无法做到全面完整的测量,不能掌握详细的地下信息,仅仅凭借煤矿地质测量是不能对矿井下面的工作情况有综合把握的,但是测量工作可以对地下的水文情况有很好的把握,从这方面来说,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水患灾害的发生,而且在现代测量工具的不断改进下,对于地下的一些地质岩层构成特性、地层的松散状况以及煤质都有很好的把握,从而对可能引起的灾害起到很好的事前预防作用。

2.2保障日常生产安全

第一,煤矿的安全生产是进行开采工作的前提,而这一前提的有力保障就是地质测量工作的高效性,要把地质测量工作贯彻于整个开采工程中,从开采初期的方案设计到具体的施工,再到最后的出煤检测环节都不能忽视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煤矿企业要得到地质勘察人员对于地区地质测量的分析报告后根据实际开展方案设计和开采工作。第二,自然环境的把握。煤矿中对开采工作的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是在对地质基础和水文环境掌握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物探、钻探以及巷探对地质构造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可以实现对煤矿的工作面、内岩层、构造变化等部分的明确的预测,从而实现对顶板的全面管理和矿区安全开采。另外,在对煤层的变质带范围、变质的程度方面地质测量工作也有很大的测定作用,尤其是在煤层的厚度的计算上,可以有较为精确的数据信息。

2.3为选矿、建矿提供有力支持

矿井的选址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而矿井的选址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工作,而地质测量是这些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地质测量的数据支持下,才可以对矿区内综合地质、水文状况有全面的把握,并以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在地质测量的工作支持下,才能确保煤矿的选址正确性和合理性,才可以实现煤矿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如果煤矿的选址方面出现问题,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对煤矿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地质测量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3提高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建议

3.1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

煤矿地区的地质测量工作是一项具有很高技术性的活动,需要测量人员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对不同的地质环境有相应的能力。地质测量的主体在整个地质测量工作中占有关键地位,要有专业的地质测量队伍就需要煤矿企业注重对测量人员的知识培训和业务教育;重视基础工作的研究,可以实现对地质测量资料的编制和管理;能够对地质测量的基础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矿区的地质规律有很好把握。提高煤矿灾害的预测精度,最大化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3.2运用现代化技术,提高测量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科技应用的广泛普及,煤矿开采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越来越成熟,信息化是现代煤矿产业的助力器。因为煤矿地质的状况较为不确定,因此,在测量数据的收集上也呈现出动态化、不确定性的特点,而且随着煤矿产业的发展,所需要掌握的数据资料也会不断积累增多,如果采用过去传统的信息数据检索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下,来实现煤矿地质测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3.3严格把握地质测量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煤矿开采工作中,生产程序较为复杂,涉及的环节较为繁琐,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不良事故的发生,给煤矿企业造成损失。地质测量作为煤矿开采工作的基础,就必须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为安全生产的开展奠定基础。加上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准确的地质资料是一切安全生产的保证,这也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

4结语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7

1.1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50%以上的比例都是开采煤矿所需要的设施与设备。这些设备是煤矿企业正常生产运作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故此,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事实上,当前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中的机电设备都出现了问题,有些是陈旧老化、还有些缺乏必要的维修与保养,这无疑会给企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确保开采的安全性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重大煤矿安全开采事故80%以上都是因机电设备管理的疏忽而造成的煤矿生产工作中,安全是第一要素。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0%以上都是因设备出现了电火花造成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管理不当,抑或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煤矿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确保开采的安全性。

2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设备的管理策略

2.1提高使用设备的人员的素质

煤矿企业的从业环境相较其他行业来讲较为艰苦,加之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因此,难以留住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且企业煤矿开采的一线人员大都缺乏经验、专业技能知识不足,水平较低,没有安全意识,极容易导致安全开采事故的发生。而这些频发的安全事故引发了员工的恐慌与不安感,致使人才流失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但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刻不容缓。人是煤矿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事实上,所有的一切活动均与人的行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煤矿开采工作也也不例外,因此,提高机电设备使用人员的素质能力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甚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要重视对一线员工的实操培训,举办思想教育座谈会,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演练,培养员工的实战反应能力以及安全处理故障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整体素质。一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是确保煤矿安全开采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提高员工的实操水平,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2.2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

在煤矿企业生产运营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煤矿的产量以及煤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开采煤矿的主力军———机电设备的关注少之又少。这就是煤矿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严谨性的根本原因。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与体系是企业得以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煤矿企业来讲也是如此。作为煤矿企业最重要的安全管理部门,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维护、管理机电设备。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相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应该发挥的职能,反而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煤矿生产方面,并未履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职责。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内部也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并没有专门设置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定期对企业内部所有参与运行的机电设备进行大范围检修,长此以往,机电设备存在的遗留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极其容易引发大范围内的设备故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故此,要制定合理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规范员工的设备使用行为,认真执行设备的管理、维护与保养制度。按照企业具体的情况详细规范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操作行为,将使用机电设备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制度管理里面,确保有章可循。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由煤矿开采转移到安全生产方面,并赋予设备管理部门一定的安全管理权力,而设备管理部门也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构建绩效惩处机制,激发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激情。此外,还需要注意制定检修、保养设备的规章制度。机电设备每天都会完成许多高负荷的工作,工作强度也比较大,故此,必须定期检测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与处理。在检修设备时,要以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为重心,而非仅仅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从另一方面来讲,做好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

2.3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者,只有提高了安全管理意识,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要意识到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实现上传下达,形成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浓厚氛围,实现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层要重视,员工要有意识,这样才能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要及时淘汰或者改造不合理的机电设备,及时维修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切实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借助信息化技术了解机电设备运用的各项参数,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企业设备的详细情况,制定较为完善、合理、科学的维修计划;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监督、管理正在运行中的设备,确保机电设备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在煤矿开采中,安装机电设备时要选择合适的矿井,不能忽视矿井一味追求设备的低成本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记,选择合适的矿井是设备得以正常运转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视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与安全环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3结语

煤矿安全论文范文8

由于小型煤矿普遍存在矿井规模小,地质条件复杂,装备条件差,职工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体制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利因素,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尽快解决好诸如治理违规不彻底,宣传教育不全面,责任不明确,职工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没有长效机制等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问题,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

2王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王庄煤矿近几年消除了死亡事故,但是大小工伤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因井下地质条件差引发的事故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思想松懈、违规操作、疲劳作业、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缺失等主观因素引发的事故占较大比例,而且其中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干部职工未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没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没有处理好安全与产量的关系。

3对策

3.1统一思想,落实责任

同样的矿井中,为什么有的区队能安全生产,有的区队却屡次发生事故?同样是矿工,为什么有的下了一辈子井都平安无事,而有的却经常出问题?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是根本原因。思想重视了,工作到位了,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能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管理以及一线员工遵章作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各级责任人必须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目标负责任,要形成由下至上逐级负责的综合体系。正常工作中,员工按责任制履职,出现事故、违章等异常,按责任制进行追究考核。

3.2分清主次,突出关键

煤矿的安全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小型煤矿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类因素,分清问题的主次。哪些因素必须立即解决,哪些因素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如顶板管理、瓦斯治理、防排水等工作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按安全措施施工。

3.3创新管理,奖罚分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具体制度,而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监督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意识,确保相关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效果的跟踪、验证和考核,提高执行力。监督重点应放在一线干部职工身上,确保规程和制度落实到位。如果发现隐患,就必须要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尽快排除,并运用经济处罚手段,使责任保山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做到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那些安全工作做得好,事故率较少的基层单位,应用经济和精神荣誉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表彰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管理的主动权,降低事故率,使企业从事故的偶然变成安全的必然。

3.4加大投入,人机并重

小型煤炭企业普遍机械化水平不高,有些甚至还延用比较原始的采煤工艺。先进的装备就好比“硬件”;广大煤矿干部职工就好比“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采煤装备成为成熟的工艺装备可供我们选择,先进的“硬件”装备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小型煤矿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资金投入,迅速实现“硬件”的升级换代。然而,同样的装备,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实践证明,“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软件”建设。要深化安全管理,注重职工培训,提升职工队伍安全素质,把“硬件”与“软件”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安全效果。“软件”在煤矿企业中指管理人员、一线职工,特别是特殊岗位人员。提升“软件”的水平需要靠教育培训实现。一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知识等的培训,这是作为煤矿职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注意方式。你讲我听是传统方式,时间长了,授课老师和职工难免感到疲倦,如果采用多媒体展现、有奖问答等职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让职工有新鲜感,职工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三是突出重点人员教育。对重点人员、特别岗位的特殊“软件”要依法采取强制教育、规范管理的手段,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四是要做到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企业阶段性工作重点,针对性、循环式地开展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3.5亲情感染全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