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例6篇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文1

通过调查了解了我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实施的一些基本情况,看到了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音乐教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调查虽然是区域性的,然而调查中所了解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则具有普遍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现将调查的部分结果作一浅显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初步设想,以期为广大高中音乐教师和教研员研究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音乐教师配备情况

被调查的307所高中音乐教师配备总数为629人,平均约为每校两名,按人均周课时量16节计算,基本能够满足中等规模学校音乐课的正常开设。

从学历达标情况看,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38%,其中音乐专业毕业占99.04%,确保了高中音乐课的专业性。但从了解到的教师专业结构来看,目前音乐教师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声乐、钢琴和舞蹈三个领域,而能够担当选修模块中的戏剧表演、创作或其他乐器专业教学的比较少,导致目前高中学校普遍存在不缺教师缺专业的现象。

如何改变目前音乐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的现状?我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使教师能一专多能,胜任不同模块教学的需要。同时学校在招聘音乐教师时也要考虑本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结构,合理调配教师。另一方面是改革师范教育,音乐师范院校要根据课程改革和一线教学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在学好声乐、钢琴这两个基础专业的同时鼓励学生选学其他专业,以满足高中音乐课程内容多样化的需求。第三方面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学校提倡教师或学生走班上课,甚至可以让区域之间的音乐教师实行跨校兼课,或者聘请社会上的音乐专业人士到校兼课,以弥补本校师资的不足,落实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音乐课程开设情况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块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学生在音乐课上每完成18学时的学习任务,通过考试或考查评价,可获得1学分。每个高中学生须在音乐课中获得的必修学分为3学分(54课时)。

各校音乐开设总课时数及模块选择情况见下表: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能按规定开足54课时的学校占被调查的307所高中的20.52%,有61.88%的学校开设总课时为36课时。各校选学的模块主要集中在“音乐鉴赏”和“歌唱”这两个模块,另外几个模块开设的相对比较少。这表明,目前高中音乐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课时不足,选学模块单一,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是为了全面实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而设定的。因此,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握课程标准,开齐开足音乐课程。在开齐开足必修模块(音乐鉴赏)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快推进选修模块的开发与开设。

浙江省于2012年9月开始实施《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加快选修课程建设,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根据该方案,我省普通高中课程的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为学校开设音乐选修课程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同时,我们也可以基于目前的现状,积极探索高中音乐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促进高中音乐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我省广大音乐教师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如: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最大效能和价值(详见《中国音乐教育》2011第1期《高中“音乐鉴赏”教材重组策略探究》);对音乐教学模块进行整合教学(详见《中国音乐教育》2012第6期《以鉴赏为基础的多模块整合教学》);开展高中音乐教学的分模块小班化教学,即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组,由两位教师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不同的模块教学;国家课程校本化,我省许多高中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专业特点,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等模块进行了拓展与二度开发,形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标”化,根据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当地的音乐资源开发地方课程,这些地方课程一方面能够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传承和发展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三、音乐教材配备与使用情况

调查的教师中完全按教材上课的占10%左右,基本按教材上课的约占71.3%,只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的占18.6%。学生用书的配发率达到86%左右,还有少部分学校补充使用自编校本教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问卷和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造成教师只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或者在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方面比较随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音乐课时数少而教材内容比较多,让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难以取舍;教师自身对教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少;选修模块的教学参考资料较少,教师拿到这些教材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按教材要求实施教学有一定难度等,导致教学的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也对音乐教材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如下图:

调查表明:广大音乐教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认同度总体比较好,很满意率为7%,基本满意率达到57%,不满意仅占了5%。

不少音乐老师在调查中对教材也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如:增加学生感兴趣和易于理解、学习的内容,不至于过于专业和深奥;教材应该编写得更精练,符合当前音乐课时的实际需求;要从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现有音乐基础出发,重视城乡和地区差异,不能一刀切;多选一些学生熟悉的经典的名家名作编入教材;增加中国传统的经典曲目欣赏,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一些贴近现实生活,顺应时代潮流的学习内容,多一些现代的元素,适当增添近代创作的优秀作品……

四、学生音乐学业评价情况

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对学生的音乐学业成绩评价实行学分制,我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对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调查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校是由音乐教师自行组织评价的,评价内容以“音乐鉴赏”和“歌唱”居多,评价方式多为书面测试与现场表演。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学校对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工作还不够重视,对评价的标准、内容、方式等都缺少明确的要求,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也缺乏指导和监管,导致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音乐学业的评价流于形式,随意评价、随意送分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加快研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音乐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并建立系统科学的音乐学业评价机制,使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在一个科学体系中得到全面的体现,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同时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也要成立学生学业评价领导小组或其他专门的组织加强对学生音乐学业评价的指导和管理。高中音乐教师更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高中音乐学业评价的方式、方法,如采用现场表演、听音乐答题、问卷调查、论文、报告、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小组活动、课堂陈述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表演或书面测试。要重在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艺术竞赛结果或参与学校艺术活动情况来代替音乐学业评价。

五、学校音乐室配备情况

从各校音乐室配备情况来看,具有一类配备标准音乐室的学校有207所,约占67.42%,基本能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对音乐教室硬件配置要求也更高了,特别是对于选修模块所需的专用教室需求更迫切,但从数据显示来看,选修模块教学所需要的舞蹈室、乐器排练室或琴房、数字音乐教室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为此,建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基本的教学所需。有条件的学校还要为开设音乐学科选修模块提供专用教室,提供网络服务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六、音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在调查时,我们也就音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据我们了解到大部分音乐教师比较喜欢自己的职业,工作压力相比于其他高考学科要轻,但老师普遍感到在学校的待遇和地位不如其他学科教师。一些老师在问卷中这样反映:因为要高考,学校、家长和学生一切以高考科目为主,像音乐学科这些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学科就普遍得不到重视,教好教坏一个样;还有的学校对艺术教育只看重比赛结果,不重视平时课堂教学;学校其他老师对音乐课以及艺术活动或比赛不理解、不支持的也比较多,一些学生也抱着学好学坏无所谓的态度等等。因此在工作量计算、课时津贴发放、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音乐教师明显低于其他学科教师。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文2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领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以部分地区理工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大学音乐教学现状为切入点,首先论述多元化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然后调研理工科大学音乐教学现状并分析出影响音乐教育的因素;最后论述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师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理工科院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具体创新措施。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理工科院校 音乐教育 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对用人标准提高了要求,多元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指引了发展方向,通过在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学,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一、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概念和音乐教育的意义

多元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1988年春天斯坦福大学的课程改革是这场文化革命的开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向世界人民传播音乐文化,展示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理工科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它可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大学的音乐教育从品德、文化、专业、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音乐教育所体现出的艺术的真实性、概括性、鲜明性、直观性、关联性等特征可以使大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历史传承性,是大学生解读历史、了解民族、领悟传统文化和多彩民间艺术的有力文化支持。音乐教育中的感染力和审美性,能让大学生受到高尚品德的陶冶和熏陶,让他们能够理解丑恶和美丽、高尚与鄙陋,使他们增加对美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二、理工科大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理工科院校开展的音乐教学的研究很少,师范类院校大多是单纯研究音乐教育,普通院校基本上正在大力拓展素质教育,关于理工类院校音乐教学模式或音乐文化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如吴非《针对理工类院校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李博澜《江苏省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李健《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陈慧玲《我国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等论文为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一)对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

本文选取了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等六所院校全日制统招在校生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调查研究,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1130份,回收率90.4%,走访学生1000名,交谈成功857人,走访率85.7%。经过归纳整理,从1130份问卷中随机抽取900份进行统计分析,从857名同学中抽取650份走访报告进行总结提炼,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支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省六所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如下:学习音乐的动机,音乐教育采取的主要形式,课程主要内容和使用教材范围,教师与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音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音乐公选课和学生社团开设情况,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对音乐教学模式方面的态度和想法共八项内容。

(二)调查结果

1.音乐素质存在差异性,缺乏主观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83%的大学生没有任何音乐理论基础;极个别学生因从小接受过钢琴、小提琴的乐器教学能够认识并使用专业乐谱;13%的大学生能够认识简谱但并不能够熟练使用;73%的大学生基本没有机会了解和接受音乐知识。近一半的学生喜欢通俗音乐,一小部分人喜欢摇滚音乐,而对古典和浪漫音乐、爵士乐、交响乐等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喜欢古典舞蹈的占15%,喜欢现代舞蹈的占37%。从以上数据看出,大学生的音乐水平高低不一,他们听的大多是流行歌曲,对高雅的艺术作品了解很少,缺乏主观上对音乐的向往和探索。另外,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多余的时间关注音乐,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具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对音乐会、歌剧、音乐比赛等漠不关心。

2.课程设置单一未体现音乐教育的多元性。

在被调查的6所高校中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的有4所,没有开设的有2所。在开设公共音乐选修课的4所高校中,选修音乐的大学生只占到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8.2%,教学中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经调查表明:第一,高校音乐教育因教师的学历背景等原因更偏重专业化,课程过于专业化,学生接受困难。第二,上课学生以低年级为主。因为,很多学校规定,一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习音乐教育;二、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课业比较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上选修课;处于毕业阶段的三、四年级学生,一般不会在意这类课程。这些问题说明部分决策者在课程设置上及大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上存有一定偏差,高校音乐教育并未得到科学的定位。同时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环节,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

3.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艺术活动普及率低。

由调查结果可知,理工科院校实施音乐教育的教师资源非常少,教师梯次不够完善。在参与调查的院校中,只有一所有专任音乐教师,其他四所是由在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工作的教师兼任,五所学校只有一名副高级职称的音乐教师,其余为讲师或助教。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艺术活动普及率偏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军乐团、舞蹈队,能够在运动会开幕式、迎新晚会、新年晚会亲身体验,展示才华。此外,理工科院校的艺术活动不能仅仅是课堂讲授,应采取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蒙古族、藏族、苗族或者是俄罗斯、巴西等多种民族特色音乐风格进行推广普及提高,以多元的世界文化和艺术吸引学生,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得知,大多数理工科高校基本没有专业视听室和专业活动场所,音乐选修课按照选课人数多少安排教室;只有4所大学有钢琴,其中1台还是年久失修,并且仅限艺术社团使用,不能够提供给音乐选修课;还存在缺少电脑、DVD、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现象。此外,调查的6所高校中音乐教育的归属也存在问题。选修课归社科部或基础部管理,艺术团体归团委管理,同时教师来自各个行政部门的艺术专业教师,没有专业的教研室,既要干行政工作还要授课,这说明大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管理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管理混乱、不规范。总结起来,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二是音乐教学的场地、设备严重不足;三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学生学习和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不明确。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学音乐教育发展和实施重在高校领导的重视,必须转变思路,给予音乐教育以资金支持,增加音乐教育的形式,重视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独特魅力,使音乐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其功能。

三、基于多元文化和建构主义的理工科院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

理工科的音乐老师基本上来源于师范大学的艺术专业毕业生或艺术团体的专业人才,如果其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授教育,停留在老师唱学生学,则不能满足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提出以下三点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使音乐教育与时代结合,与科技结合,保障音乐教育的有效进行。

(一)与时代接轨,丰富教学内容

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较强,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相对薄弱,许多学生不懂乐谱。针对这些普遍特点,教师应以授课对象的音乐水平和文化底蕴为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元文化授课内容,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西结合,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交叉渗透,围绕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不同风格的流派可以讲授大小调式、交响乐、协奏曲、无词歌;甄选出昆曲、甘肃花儿、朝鲜族农乐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蒙古族呼麦等民族民间表演艺术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看到我国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舞台,让学生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2014年入学的学生基本上以1995年后出生为主,针对这些授课对象,教师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出生年代、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在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的前提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通过问答、讨论、课堂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使音乐文化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与国际接轨,改善教学方法

在理工科音乐选修课中,将要讲授的理论知识,通过团队或自由结组的方式团结协作,强化对新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话剧或舞台剧表演完成对原有认识的重塑和新知识的建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各种乐器并进行演奏,给学生直观的示范,通过对乐器的观察,讲解乐器的构造组成和发声原理,进行示范性弹奏,使学生获取知识。演示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加强知识记忆。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学生所热爱,也可以将一些APP加入到日常教学中来。

2.MOOC教学法。

在理工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音乐选修课和艺术社团,上课人数多。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覆盖了无线网络,因此,MOOC教学法可以应用在音乐教学的课程中。如设计出课程的电子平台,采用手机点名、手机答题、手机观看课件等教学手段,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社会接轨,完善保障机制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编写

音乐校本课程是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音乐能力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本文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调查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给音乐教师开展和推行校本课程提供资源。

一、音乐校本课程开展的意义

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对于教师而言,能参与课程开发,在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对于学校而言,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只有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才能体现高中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形成学校特色,成为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校本课程设置的思路

1.音乐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按照课程设计思路,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其中“音乐鉴赏”为必选模块,其他五个模块学生根据意愿和需求自主选择任意一个模块。我校在音乐课程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基础上,从学校师资与学生素养方面的实际考虑,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学生兴趣进行调研,对学生、学校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如,音乐校本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符合学校的教学环境等等。从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校本课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图1),表示对课程喜欢和较喜欢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6%和24%,表示一般喜爱的占14%,表示不感兴趣的同学占6%,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最终经过领导和专业教师讨论,确定先开设《音乐鉴赏》《舞蹈》《民乐》《吉他演奏》《合唱》等选修课程。

2.音乐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采用“2+1”的教学模式:“2”指的是校级指定选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这两个选修模块,指定选修课是指学校开设的课程,学生必须参加,体现了人人参与的原则;限定选修课指学生从学校开设的课程中选修一个,实行走班教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1”指学生参与一个社团活动的教学模式为补充。在学校制度的支持下,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扎扎实实、规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2+1”模式更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功能,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3.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

我校只有两名音乐教师,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和学校规模,我们实行了“集中授课、分类指导、个别辅导”的教学形式。安排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或专业音乐人士,对指定和限定的选修课程进行集中授课,对音乐社团进行分类指导,对个别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体辅导,安排选修课的教室(见下表),保证选修课的正常实施。

4.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

新课程标准中有许多的音乐教学活动,笔者认为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才是有益的,因而音乐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内容,创编合适的教材,注重本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我们总共编写了三册教材,分别为《钢琴基础教程》《吉他演奏》《舞蹈鉴赏》,并且调查学生认为对所选的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如图2)。令人欣慰的是,我校某位老师开设钢琴基础课程的方法比较新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又极具趣味性,真实地体现了教材的合理选择。

1.课程组织保障

我校在第一轮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成立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音乐教师也是成员。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有了基础保障,可以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

2.课程设施保障

主要指硬件资源的保障和软件资源的保障,硬件资源包括为选修课程提供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软件资源包括专业教师的配备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课程制度保障

制定了选修课程的要求和对教师的考评办法,并制定了《音乐选修课程实施计划》《音乐选修课程实施方案》《音乐各选修课程教学计划》等相关的规章制度。

总之,音乐校本课程好比一座桥梁,既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向课外的空间,又将课外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引向更深的探究学习,使学校课程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有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文4

“地方院校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是本科教育的主要基地,他们承担了90%的本科教育”,①因此,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本科教育。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必须与国际接轨,在办学质量上必须与社会接轨,立足面向本省的发展,面向基础教育的实际,面向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建立起大众化高等教育新的质量观。培养出具有宽广而丰富的知识面,有扎实音乐教育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熟悉区域文化,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性人才。据此,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探索:

一、构建灵活而有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在社会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每所高校应研究自己培养学生的主流去向,适时调整自身对学生培养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形成本身的特色。”我院通过五年对毕业生就业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凡是综合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百分之百地可以一次性就业,这表明社会对人才的明显要求和价值取向,因此,必须寻求能够培养更多更好的综合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机制。

学校实施本科生3―8年完成学业的弹性学制,实施完全学分制,实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为学生们自由学习创造充分的空间。

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自由选课,在大原则框架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促进各类学生成长成才。我校学生进校时,按大的音乐艺术类开设学科基础课,适量开设专业个别课,二年级实行在导师指导下自选专业。

二、制订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从培养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出发,突破过去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划分过细,过于强调技艺化的缺失,关注当今基础教育对优秀人才的评价标准的变化,坚持以区域教育、文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科体系从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一)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其学分数占总学分的24%―28%。这既是高等教育面对社会发展和学科的交叉综合取代学科的分化而做出的反映,也是教师职业所必需,而且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更显必要。但是高校现行的通识教育仍未很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二)按照少而精、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关注前沿的原则和思路,大胆探索通过合并、转换、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等方式,来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改变长期存在的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有机联系割裂的课程建构观,注意增加一些能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的文化现实,关注社会文化发展动态的学科研讨型课程,强化课程间的互动作用,加大综合训练的强度,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自学能力,充分关注学生艺术洞察力和审美预见性的培养与训练,努力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压缩必修课,由原来占总学分的48%调整为36%―42%,加大专业选修课比重,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6∶4。在必修课程方面,采用合并式或压缩课时,明确提出合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要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加大与基础教育结合紧密的课程改革力度,强化应用性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合唱与指挥”、“形体与舞蹈创编”、“钢琴即兴伴奏”等,一是增加课时,二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新开后续的选修课,三是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内容,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同时,要兼顾另一维度,对有志向考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在选修课中保持良好的知识对接。

(三)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

二十世纪后期,人们普遍认识到社会、经济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发展区域教育也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地方高校就必须立足于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与此同时,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教育界接受,作为地方院校,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跟着专业院校的感觉走的现状,在强调建立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加快民族音乐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的步伐。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开设出“世界民族音乐”、“江西民歌”、“江西苏区音乐文化研究”等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在开课的同时,加强科研,推动区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成立了弋阳腔研究基地,改编并上演的大型新版赣剧《牡丹亭》应邀参加了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受到社会的高度好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瓷乐与人声作品《杜鹃吟》获教育部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一等奖。形成了“双向参与、主动适应、良性互动”的为区域文化建设服务的良好局面,发挥了大学的知识和人才资源优势,加快了知识应用和转化的步伐,承担了高校教育应负起的“在教育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建设责任。

三、大力推进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

为了促进音乐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我们将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分提为40学分,占总学分数的24%,大大改变了原来仅占8%的现状。改革传统的“老三门”教育课程设置,增加了“音乐教育的哲学”、“当代音乐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音乐多媒体课件制作”、“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专题”、“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等必修课与选修课,开阔未来教师的教育理论视野,增进未来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研究的能力,强化教学实践能力,成立跨学科课程建设小组,并强化校企联合,与广州和声画新音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专业数字化音乐教学实践基地,以加强学生现代音乐技术能力的培养。毕业生通过社会实践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四、培养教学实践能力,强化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联系

近年来,学校秉承教师教育的传统和优势,不断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为增强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积极服务江西农村教育,学校不断创新教育实习模式,组织实施了“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2004年6月以来,学校连续实施了6期“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即:在品学兼优的学生中采用自愿报名、组织批准到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中学支教实习一学期,组成若干个支教实习小分队先后赴兴国、余干、万年、广丰、进贤、信州等基础教育薄弱、师资短缺较为严重的农村中学进行支教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教育部师范司、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以“真爱点燃希望之光”、“支教育新风”等为主题对“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作了多次专题报道,被教育部确定为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农村师资支持计划”首批试点的两个高校之一。

“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初步建立了我校教师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机制,与中小学形成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得了大量鲜活教学实践案例和经验,大大提高了职前培养的质量,缩短了新师资上岗的过渡期。

五、探索有自身特色的音乐教育专业

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这是我院这些年重点探索的课题。其改革的目标是:树立“面向全体、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反思的行动策略,打破各自为政的封闭性的教学模式,探寻一种新的适合我国音乐教师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实现音乐学科内部的学科综合,加强音乐与教育学科的综合,有针对性地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训练,为他们进入教育教学实习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基于实践与研究的课程综合学习平台。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现在形成的体系大致可以作如下阐述:我们将原来艺术实践6周改为“综合实践课”。以课程的形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确立其重要地位,周学时为4课时,开设6学期,定为必修课。全院统一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排课。从制度上使实践课由边缘化向主导化地位转变,由补充性作用向发展性作用转变,克服以往单纯艺术实践和只有部分人参加的不足。

为使“综合实践课”产生实效,打破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专门成立了“艺术实践部”来进行管理,小组下设若干个学习实践型组织和管理组织。全院的所有学生(含研究生)均分属于各个学习实践型组织之中,学生是动态的,按业务能力,不分年级地组合在不同的学习实践组织中,而每个组织的组合形态又是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和课程总体安排,来编制每学期的学习组合形式,使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可以流动,从而构成一个立体动态的开放性学习系统与管理系统。

根据课程具有的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探索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针对基础音乐教育中所需要的基本实践能力,努力寻求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互联互进的平衡,采取的是层级模块优化组合制,设立“演出实践模块、基训模块、项目实践模块、社会实践模块、活动策划实践模块、主题任务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模块、教学实践模块、评论实践模块(模块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因实践分层次、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每位学生在所设的十个模块中,依据能力和兴趣(部分也根据学院指定)必修五个(含五个)以上模块,方可取得全部规定的课程学分。

各模块的重点应注重活动的设计与动态的实践过程,使之成为发展性的、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实践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注重学习者的兴趣与经验的积累。在各模块的实践教学中,要努力寻找新的课堂话语的权力关系,明确教师作为促进者、监督者角色,应以间接指导为主,指导的方法应是多样而灵活的,要实现教学的范式转换。实施“同伴教育或称导生制”。同学互相间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合作能力、合作学习风气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形成整体知识观和生活观。

我们在整体综合训练内容和运行机制上努力做到三个相结合:即项目与兴趣相结合,训练目标与学生能力相结合,学生专长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四个并重:艺术实践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并重,基础训练与创新训练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律并重,服务社会与保障教学并重。处理好五对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学生能力差异间的关系,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的关系,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关系,艺术表达与文字表达的关系,并建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来保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现行的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范式是有效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院“艺术实践教研部被评为全省十佳教书育人先进教研室;《高师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的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我院的《地方院校创新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音乐学科被评为“十一五”省重点学科。特别是这几年来,我院音乐教育类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4.8%,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届毕业生中考取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全国各类艺术院校研究生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在看到改革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需要继续认真探索与实践。

①《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28日第四版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文5

一、调研活动概述

调研内容与领域主要有:1.课程方案执行情况,包括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和相关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2.课堂教学情况,包括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3.教学管理情况,包括模块学分的认定、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工作量计算;4.校本教研情况,包括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情况,组内集体备课、研讨活动的开展情况;5.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情况,包括教材、教参、教辅使用情况及网络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

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地市作为样本地市,每个地市选择三所全日制高中作为样本校,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一所城镇普通高中和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现场听课、交流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调研的基本程序是:第一步,调研小组与当地教育局领导、校长代表、地市教研员进行座谈,听取课改情况汇报;第二步,深入到样本校现场听课,组织问卷调查,并与教师、学生随机访谈,实地考查课改实施情况;第三步,分学科召开座谈会,与各样本校的教师座谈,了解课改信息。

二、音乐课改概况

(一)音乐课程开设

音乐学科应修满3学分,其中“音乐鉴赏”作为必修模块一般是在高一年级全年开设,每周一节,学时为36课时,修满可获得2学分;选修模块包括“演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可选择其中任一模块学习18课时,可获得1学分。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的学校能按要求开足音乐课,这20%的学校集中在省级示范高中这一层。开课的基本方式如上所述,个别学校高二下学期继续开设选修模块课程。另有20%的学校只在高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每周一节,共36课时。开课的方式有:高一年级两学期都开设“音乐鉴赏”模块;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音乐鉴赏”模块,下学期开设选修模块。再有半数学校是高一年级同时开没“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音乐和美术分单双周轮换上课,高一学年共开设音乐课18课时。还有极个别学校只在音乐高考班开设音乐专业课程,如视唱、练耳、乐理等,在普通班级根本就不开设音乐课,或以“上大课”(几个班集中上课)方式开课。

另据“音乐学科模块开设情况”调查显示,仅有3%的学校开设了三个以上模块,36%的学校开设了两个模块,46%的学校只开设了一个模块,还有13%的学校没有按模块开设。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两个模块,选用了一本必修模块教材和一本选修模块教材,但是由于多数学校只在高一开课,于是占有2学分需要36学时予以保证的“音乐鉴赏”只安排了一半的课时量,另18学时上选修模块。

总的看来,能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足开齐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只有少数省级示范高中。一般高中普遍没有按要求开设音乐课程,尤其是选修模块往往被束之高阁。

(二)音乐教材选用

调查发现,各校在音乐教材的选用上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其一,不管学校是否开设了选修模块的课程,学生一般都有两本音乐教材,即一本《音乐鉴赏》教材和一本选修模块教材。选修模块教材的选择少有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甚至个别学校为每个学生订有三本或更多的音乐教材。其二,学校在没有征求音乐教师意见、不了解学生选课情况、不考虑学校教学条件,甚至不明了音乐学分结构的情况下,笼统地选订音乐教材。其三,按照常理,学校一般按开课的顺序逐步订购和发放教材。然而实际上,很多学校的音乐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模块)都是在高一上学期一次性到位,由于暂时不开课或保管不善等诸多原因,多数学生的教材还没到开课时就弄丢了。

教材的选订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忽略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专业特长,而是由学校相关负责人做主选订,最终结果只能是学校订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表现为学校课程管理的独断与随意。

(三)音乐教学实施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省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施有如下几方面值得肯定:其一,教学中能凸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聆听,观照音乐教学的文化性,在学生感受与体验音乐美的同时积累相关文化,提高音乐审美水平。其二,教学中体现出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与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唱、一起奏、一起演,进行互动交流与探讨,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式、朋友式的关系。其三,教学中注重音乐实践,或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赏析音乐;或设计参与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其四,加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多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师们的音乐教学中也表现出一些共性问题:一是多数音乐教师不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不能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思维的特点,组织适合的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把握高中音乐教学的特点,流露出效仿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学方式的痕迹。二是不能很好地运用音乐教材施教。调查问卷显示,只有20%的教师能基本按教材内容实施教学,80%的教师只选用了教材中部分内容,其他内容为教师自组,反映出教学的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在一些非省级示范高中,教学基本不按教材实施,而以教师自组内容为主:或根据学生兴趣组织专题欣赏,或欣赏流行音乐,或选择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电影进行赏析,或偶尔学习演唱一些流行歌曲。三是选修模块的开课仍然以原有班级为组织形式,并只能选取教材中部分欣赏内容或自组内容实施教学,难以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由选择权。如有的学校虽订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教材,但基本是在普通的教室里上成舞蹈欣赏课和戏剧欣赏课。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如何从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做得很不够。

(四)音乐学分认定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实行学分制,《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也对高中音乐学科实施与评价做出了明确规定。本

次调研活动所抽样的学校,基本没有严格按照学分认定要求实施。个别实施情况稍好的学校,必修模块将卷面测试、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分;选修模块的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学生修满18课时,就能获得1学分。部分学校因选修模块的教学没有按课标要求实施,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参加学校活动的情况,如参加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校内艺术团体或参加校园歌手赛表演活动等,只要学生参与了上述活动就获得1学分。教师调查问卷显示,有40%的学校音乐学科的学业成绩没有实施学分认定,教师普遍反映:“学校没有制定学分认定相关细则”、“对各模块学分认定模糊不清”等。

音乐学科学生学业成绩的学分认定很不规范,多数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没有采用学分制,即使实行了学分认定也流于形式。学校对课程实施及评价疏于管理,尤其对音乐学科各模块学分认定缺乏必要的监控。

(五)音乐学科师资

调查表明,高中学校拥有一支数量足够、专业良好且相对稳定的专职音乐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方面的薄弱环节表现为教师的专业结构单一,课堂教学艺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师资配备。本次调研所到学校大多配有三至五名专职音乐教师,少的也有两名。从专职音乐教师的数量上来说,完全能够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不少学校还存在专职音乐教师富余的现象。按一般标准,高中音乐教师正常周课时量在14节左右。据调查显示,80%的高中音乐教师周课时量在10节以下,周课时在6节左右的现象还很普遍,只有15%的音乐教师能达到满工作量。

2.专业素养。参与本次调研的专职音乐教师中,90%以上毕业于正规音乐院校,80%92上达到本科学历,甚至绝大多数称得上是“科班出身”。音乐教师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声乐、器乐和舞蹈三个领域,而专门修习过“戏剧表演”和“理论作曲”的基本没有,可谓专业高度的趋同。面对课改后高中音乐课程的六大模块,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必然导致“不缺教师缺专业”的问题。 3.师资培训。调查显示,实施新课程以来,所有的高中音乐教师都参加了至少一次以上的学科教学培训,其中16%的教师参加过两次,20%的教师参加三次以上。但是,由于每次培训时间较短,且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改理念认识和音乐教材介绍等方面,接受课堂教学的具体指导相对较少。大多数教师认为师资培训力度还要加大,且应多倾向课堂教学研讨方面,多给教师们提供一些示范课例的观摩,在交流与探讨中提高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可喜的是,各校的校本教研开展得比较好,近90%的学校成立了音乐教研组或艺术教研组,50%的学校做到1至2周开展一次常规教研活动。

(六)音乐教学设施

音乐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学硬件的支持,音乐教学要有基本的教学设施,如钢琴、音响设备以及丰富的音像资料等。此次问卷调查的反馈情况是,95%的学校设有一间音乐教室,多数有两间专业音乐教室,部分省级示范学校有四间专业音乐教室。

各学校的音乐教室主要是适于“音乐鉴赏”模块教学,如要开设选修模块课程,则还需舞蹈排练室、器乐排练室和合唱教室。据调查,除个别省级示范高中建有艺术大楼,设有以上专业教学场地外,绝大部分学校暂时缺乏。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所听的三节选修模块的音乐课――“音乐与舞蹈”、“演奏”和“歌唱”,都是在音乐教室或本班教室完成的。一般高别是农村高中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音乐教学设施相当缺乏,根本不能满足音乐课程教学需要,亟待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省高中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各地市教育局基教(普教)科、教科院(所)的领导和专家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学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和教育基础的不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认识存有差异,各地各校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上表现出不均衡,多数学校离我省高中课程实验的预期还存在很大差距。音乐学科与其他高考学科相比较,仍然是弱势学科,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呈现出诸多不足。

(一)学校没有按标准开足开齐音乐课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实施高中课程改革,音乐学科的课时量比课改前增加了三分之一,由原来的36课时增加到最低开课标准为54课时,音乐课程的内容也由原来的一个模块增加到必修和选修的六个模块。而调查了解到的情形却是,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时量反而减少了,可以说音乐学科在课改后成了“重灾区”,连原有的基本课时都被挤掉了。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考文化课程内容增加,而课时没有相应地增加,学校为了追求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成绩,则优先保证高考科目的课时量,压缩音乐、美术、研究性学习、通用技术等非高考科目的课时。另外,有些学校为了通过艺术特长生(或专业生)考试提升学校的高考升学率,音乐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音乐特长生培训,尽量压缩普通班音乐课时,甚至不在普通班开设音乐课程。

(二)教师不能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施教

在高中音乐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不依据课标教材内容教学的情况,特别是非省、市示范高中,音乐教学基本由教师根据学情自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现行的课标音乐教材内容过于深奥和专业,且音乐教材内容较多,涉及知识面较广,而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薄弱,如严格按教材内容实施教学,有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达成课标要求。于是许多音乐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舍弃课标教材的内容,仅根据学生们的喜好组织内容实施教学,或听唱通俗歌曲,或观看音乐电影等。其二,选修模块基本上是以班级形式开设,受到教学场地、学生人数、学生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按课标要求实施教材内容,只能选取教材中部分适合大班额集体上课的欣赏内容实施教学。其三,由于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音响资料)不能及时到位,致使不能正常施教教材内容,音乐教师只能根据自己拥有的音像资料进行教学。

(三)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流于形式

造成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流于形式的原因:一是不重视,学校对于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不重视,没有明确的要求;音乐教师为了省时省力,不愿按要求实施学分认定。二是不适合,大部分学校没有按课程标准开设音乐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没有完全按课标教材内容施教,音乐学科的学分认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操作办法,不好实施学分认定。三是不相关,音乐学科为非高考学科,学生音乐学科的学业成绩与其升学没有直接关系,加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校非高考科目的

学分认定缺少必要的监督,学分认定便不能有效实施。四是不得法,由于教育主管和业务指导部门对音乐学科等非高考学科的学分认定缺乏有效的指导,音乐教师根本不清楚如何按要求认定学分。

(四)音乐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示范学校和一般学校在办学条件上存在巨大差别,在音乐教学设施方面尤为突出,多数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能满足音乐教学的基本需求,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除了教育经费的紧缺之外,重视不够、认识不深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有的学校每间普通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且与互联网相连,唯独音乐教室没有配备多媒体和音响设备;有的学校在征订学生教材方面舍得花钱,音乐选修模块的学生用书人手一套,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以及配套的音像资料却相对滞后或不征订。

四、推进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教育行政领导

艺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须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确立艺术课程的应有地位,通过教育行政的手段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课率。就高中音乐学科而言,必须对开课时数、教材选定作出明确要求,并加强督察与监管。将开齐开足音乐(艺术类)课程纳入示范性高中、合格高中评估验收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凡不按照省颁教学计划开设课程或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二)建立评价监督机制

目前,我省高中阶段要求开设的课程共有15个学科,其中,音乐、美术等六个学科(实际11个科目)作为考查科目,考查方式根据学科特点确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考查科目指导纲要。这虽然充分考虑了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但是也为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迫使考查科目给考试科目让路提供了便利。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评价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考查科目水平测试的监管,否则,考查科目的开设和评价都必然会流于形式。

(三)开展研究培训活动

研究培训活动应该从三个层面得到加强:一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要形成制度,要求人人参与,并将其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评的范畴。二是要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要以示范性高中为龙头,带动本地域高中课改教研,要把在课改领域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纳入示范高中评估范畴。三是要加强省、市级教育科研院所的业务指导职能,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和学科专家的资源优势,提升研究培训活动的水平和层次。

(四)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目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做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均衡,特别要加大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议县(市、区)教育局对职权管辖范围内所有学校的艺术教育设施做一次普查,根据艺术教育规程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争取专项资金,配齐最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要。

音乐校本研修总结范文6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使用调研;高师课程设置;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4-0070-04

21世纪初,随着我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与实施,全国再一次掀起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热潮,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但对基础音乐教育,而且也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现已推进到一个深入发展阶段。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分析教科书使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高中音乐新教科书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以及研究影响音乐教科书使用的重要因素,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我们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公司的委托,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音乐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工作。

在主持这项工作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探究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后发现,由于使用音乐教科书的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某些欠缺,影响了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选修模块的开课率,从而引发了笔者对培养教师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本文就我国目前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中模块选修开课现状,提出修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使用情况调研简述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公司的统一部署规划下,各省市教育厅(局)、教委、学校对调研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音乐学科第一阶段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参与本次调研10个省市(安徽、北京、重庆、甘肃、湖北、河南、吉林、江西、云南和浙江)的问卷调查共计10831份。学生问卷10314份,其中有效卷10146份,有效率为98%;教师问卷408份,其中有效卷381份,有效率为93%;教研员问卷109份,其中有效卷108份,有效率为99%。

我们知道,这次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是模块选修,其课程内容分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等六个模块的设置。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内容采用模块选修,改变了过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内容的分布格局,体现出灵活性、自主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也有利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同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衔接,反映出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重大转变,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内容的开课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我们根据调研进行了初步统计。

上表显示,从目前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卷中对六个模块的开课情况反映是:《音乐鉴赏》模块的开课率80%以上,《歌唱》模块开课率39.2%,《演奏》模块的开课率11%,《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这三个模块的开课率均不到10%;老师对六个模块的开课选择反映是:《音乐鉴赏》与《歌唱》模块的开课率50%以上,《演奏》《音乐与舞蹈》的开课率10%以上,《创作》《音乐与戏剧文化》模块的开课率不到10%。从我们深入到部分省市学校进行的访谈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只有少数示范普通高中基本能够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设置的六个模块开课,一般普通高中学校通常只开设了《音乐鉴赏》模块,而其他选修模块的开课率普遍较低。笔者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调研了解到,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除《音乐鉴赏》模块外,其他模块开课率偏低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音乐师资本身专业素质的问题。调研表明,从总体情况看,这些省市普通高中学校从音乐教师的数量上来说,应该能够满足音乐教学的需求,不少学校还存在音乐教师富余的现象,而且大多数音乐教师都具备本科学历,普通高中学校音乐师资队伍方面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较为单一,就《演奏》模块来说,许多音乐教师通常只会钢琴,对普通高中器乐模块教科书中的吉他等乐器大都不会演奏,究其原因是在高师学习期间未修该门课程,因为我国目前在高师的课程设置上,普遍没有吉他等乐器课,尤其是《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内容,大多数高师学校未开设这些课程,就是《创作》模块,许多高师往往是作为理论主修来设置的选修课,因而只有少部分高师生能熟练掌握其相关技能,而大多数高师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不能较好地掌握。因此,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脱节,面对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六个模块,许多高师本科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从而导致现在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出现“不缺教师缺专业”的这一突出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一问题成为目前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一个较为普遍现象。虽然一部分高师生到了普通高中音乐教师岗位上,于新课程实施前参加了1—2次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是短期的培训很难使这些新任音乐教师具备相应的、良好的教学能力。这使高师毕业的音乐教师在面对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存在一些差距,不能够完全按新课标的要求开展选修模块教学,成为影响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实施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