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知识链构建;两个层面、两次转变、三个阶段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59-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

从学科体系角度来讲,计算机网络既是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协议工程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也是云计算、社会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重要基石。鉴于其在学科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全国各高校几乎都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课程。从学科特征来讲,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这要求计算机网络教育必须贯彻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同步并进的原则。从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展情况看,这一原则已经开始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教育工作者业已认识到实践教学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手段,而是应该摆放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位置。

虽然计算机网络二元教育模式已经得到行业的公认,但要充分发挥二元教育的作用仍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究竟如何组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目前对此却鲜有讨论。为尝试解决该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链构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组织模式,并将该模式运用到了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优化教学中。

2 知识链构建路径

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网络知识链的完善程度与强度。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点具有多、杂、难等特征,就初学者而言,其知识链通常很难一次构建完成,而是需要经过多次逐步反复与强化才能最终完善。基于该思想,我们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网络知识链构建模式。整个计算机网络知识链的构建牵涉两个层面(理论教学层面和实践教学层面)、两次转变(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转变、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变)和三个阶段(知识链框架建立阶段、知识点有机关联阶段和知识链强化阶段)。

理论教学层面主要侧重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原理,重点传授网络分层思想和协议结构等静态知识,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方式,帮助他们搭建网络知识链的粗框架。

实践教学层面,其一侧重于网络动力学机理,从微观角度展现网络交互的行为模式,实现从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的转化,帮助学生在网络知识链粗框架内实现知识点的有机关联与无缝组合;其二侧重于网络工程,从工程化角度展现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动力学机理在真实网络中的作用范围与应用方式,实现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帮助学生提升网络知识链的强度。

3 课程组织模式

为了检验网络知识链构建技术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效果上的作用,我们将其应用到南京审计学院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教学中。南京审计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审计类特色财经院校,人文学术氛围浓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这门工学课程的接受度和兴趣度长久以来未曾出现过喜人的提升。学校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由两部分组成:前期54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后期40个学时的网络工程实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发现原先的课程组织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网络工程实训中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等。如某个小组在做局域网组建实验时,单个主机可以与交换机PING通,但主机与主机之间无法PING通,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更为夸张的是,后来发现全班30多位同学尽然无一人能解决此问题。事实上,只要对计算机网络中VLAN的工作机理有一丝了解的人,都能迅速判断出这是交换机划分了VLAN的缘故。学生已经学习近90个学时计算机网络课程却不了解这个基本的网络动力学原理,主观能动性不足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暴露出我们先前采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给学生构建出的网络知识链存在断裂的现象。

为了帮助学生摆脱知识链断裂的困境,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进行了大胆调整。依据第2节提到的网络知识链构建模式,我们在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与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之间新开了一门选修课――计算机网络高级实验课程(独立实验课程)。同时为保持总学时不变,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从54学时降为48学时(砍去了原有6学时共3个课程内实验),将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从40学时降为22学时,将抽取出的24学时分配给计算机网络高级实验课程。为凸显实验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以及创新性,在这24学时的课程可操作空间内,我们以原有的3个课程内实验为基础,扩展编写出12个能够充分展现网络动力学机理的实验项目。

重新组合后的课程元素安排如下:

(1)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原理传授方面,我们仍将谢希仁老师的计算机网络(第5版)作为教材,重点关注该书的1-6章。精讲内容包括:第一章最后一节的网络体系结构框架模型部分,这是全课程的总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的3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以及它们在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中的解决方式;第四章网络层是重中之重,IP划分、分组转发、路由选择都是重点;第五章传输层的可靠传输机理;第六章应用层的DNS、WWW和电子邮件等实用网络服务。整个课程自始至终向学生传授水平角度上的协议实体对等交互思想和垂直方向上的网络服务分层原则。

(2)在网络动力学机理方面,为了能够从微观层面上展现网络交互的行为模式,在计算机网络高级实验课程中我们采取了纵向阶梯式的实验教学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总纲,围绕VLAN划分、网络互联、地址安全、服务架设、灾难恢复等网络典型应用大做文章。表1展示的12个重要实验由下往上依次涵盖了TCP/IP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4个核心层面,涉及包括负载均衡、链路冗余、三层交换、动态路由、访问控制、地址转换、动态主机配置、域名管理、万维网、网络备份等在内的网络高级应用技术。所有实验皆遵循应用需求描述、实验设计操作、关键机理讲解和课后自我提升4个教学步骤。所选用的实验工具是思科提供的CISCO PACKET TRACER,图2展示了基于该工具开展的路由选择动力学机理的探索过程。为确保考核过程可控性和考核结果可信性,我们制订了如下的考核方法: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全部实验项目,凡缺做1/3实验者必须在本课程考试前补做,否则不得参加考核。考核时以抽签方式确定考核题目,学生在抽到题目后,在规定考核时问内,按要求独立实验,具体评分依据实验结果、操作熟练度、创新能力等情况来综合确定。

(3)在网络工程方面,我们对先前网络工程实训课程的素材依据实用原则进行了大胆取舍。为了提高网络知识链强化的效率,我们采用了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自由组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整个实训任务。整个实训存在一个总任务(互联网服务架设)。为了在实现总任务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最新知识和实际经验,我们将该总任务划分为9个子任务(见图3)。同时为了保护学生实训的积极性,防止团队合作中出现南郭先生,在成绩评估方面我们采取了二元考核制度:教师依据团队任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以团队为单位统一打分;每个团队自行决定团队分数在内部成员间的分配,但不能平均分配。这样每个人的付出和回报就能初步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考核制度,学生能体验到如何做绩效评估和团队管理,如何衡量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和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

综上所述,整个网络课程的组织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网络体系结构为框架基础,以网络动力学机理为关联纽带,以网络工程实践为强化手段,以完善网络知识链为课程目标,借助理论传授与实践探索的互补实施与协同作用,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模式实施效果

为了评估计算机网络课程组织模式的有效性,我们从课程不及格率、网络工程任务完成率、课程可接受度和毕业论文自由选题率等方面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课程重组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受度和兴趣度均有所提升(见表2)。

5 结语

教学效果表明,通过帮助学生完善计算机网络知识链,能极大地提升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受度和兴趣度。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依据后期教学效果反馈对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促进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良性发展;其二是尝试该模式的校内推广,使其能够尽可能多地服务于具备二元教学特征的相关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任国英,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3):92-93

[2]张海洋,李现伟,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19-120

[3]姚琳,孙伟峰,吴国伟,等,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91:70-73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 网络教学 开放大学 非学历教育 应用

前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始出现,并显著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成为未来教学的突破口。国家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大学非学历教育水平,成为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

一、成立学校网络教育建设领导小组

对开放大学而言,为了保证各项网络教学理念能有效落实,并进一步贯彻网络教学的相关概念,应该以成立工作小组的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明确,保证各项网络教学内容能顺利落实。

因此,需要成立以副校长而组长,以继续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员为成员的网络教育工作小组,负责本学校的非学历专业网络教育。在有关学校现有资源调配、制定网络教学目标、实施相关管理方案中,网络教育领导小组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对相关问题进行指导,保证网络教育工作能顺利开展。

二、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改革网络教学方法

为了保证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总结网络教学经验,并对教学思路进行改革,是提高网络教学水平的关键点。因此开放大学在非学历教育中,必须要正确总结自己在网络教学中的得与失,并根据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例如,华南农业大学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展了有关开放教学课程,新时期为了更好的优化网络教学思路,华南农业大学总结自身传统教学经验,共得出以下结论:(1)在制作网络教学课件中,实施三分屏可见有助于同时提供教师授课视频、授课提纲与PPT内容,因此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好;(2)授课时间不宜过长,网络教学课件的时间普遍维持在25―30分钟;(3)在网络教学管理中,考虑到学生参与学习是不充分的,因此需要对学生的过程进行监督,保证网络教学质量;(4)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及时的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从华南农业大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在按照上述方法对网络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后,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好评度高、教学效果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构建新型网络教学课堂

3.1教师全程导学

导学是网络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不仅存在于教学活动中,而是要在全过程中实现导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的特点,将自己作为教学的核心,用自身来完成“导学”。在整个导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针对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明确,并指出重难知识点在考试、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保证全体学员能对教师网络导学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网络咨询教学,进而掌握自己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考虑到开放大学在非学历教育中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是应该开展作业考核、期末考试等,并将考试结果与考评联系在一起,保证考试内容能得到学生的重视,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3.2重视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网络教学中,新交流形式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网络教学内容,让教师能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充分研究所有学员的时间,在保证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网络直播教学,这样教师能通过直播的方式详细的详解课堂内容。为了保证在直播教学中师生之间能具有良好的互动,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以弹幕的形式推送自己对知识点的认识,并与教师完成互动;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直播软件的历史资料,收集学生发送的弹幕信息,判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方便在下一次网络直播教学中进行讲解。

四、Y论

总体而言,网络教学要具有实用性,保证教学内容与方法能满足网络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保证网络教学的效果能达到预期。

参 考 文 献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①教学目标不明确。有些高师院校虽然根据网络工程的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了相应的实验大纲和教材,但实验内容上与中学的实际需求脱节严重。有的学校内容偏应用,比较简单,都是验证性实验,要么偏理论,都是对原有计算机网络理论的验证。究其原因是缺乏对中学工作的了解,往往是根据本校实验室的硬件设备条件和任课教师的知识背景来开展教学工作,缺乏整体长期的教学目标。②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很多高师院校教授网络工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环节欠缺。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是导致网络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高校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的比例在3:1,学生缺乏实验过程的锻炼。③考核形式单一。当前有些高师院校网络工程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强调了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实践环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从中学对新型实用人才的需求出发,开展网络工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调整网络工程的教学计划,改变网络工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是当前网络工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构建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

2.1根据中学需求确立教学内容目前,随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校园网的建设,中学要求高师毕业生不仅能够排除计算机的各类故障,同时熟悉校园网的整体架构,具备维护和管理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对传统的实验项目进行筛选,对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验项目进行改造。例如,三层交换是路由功能和二层交换的技术集成,由于三层交换的线速通信能力,其已经成为中小型校园网的有效解决方案,我们设计了基于第三层交换的校园网设计和管理综合实验内容。我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组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修订和近五年的实践,对教学体系和实验体系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

2.2根据学科特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网络工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难点在于本课程是网络原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课程,既要具备理论基础,又要把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分析实际遇到的问题,指导整个实验过程。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当中,精心设计实际工程演生出的每一个案例,把教学重点内容和案例相结合。每个案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案例描述(实际问题及需求的描述);案例实现(拓扑设计,设备选择,功能实现);案例评价(归纳总结)。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学生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2.3根据实验过程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是保证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环节,为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每个实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将对结果的考核改为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考核,针对每个综合实验,进行独立考核。对于综合实验,进行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及与人沟通能力,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组选题或者自选题,重点考察学生如何围绕实验目标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拘泥于实验的结果,取消卷面考试,组织进行专项的实验设计或应用模拟动手考试。经过近几年的反复实践及改进,这种新的考核方式加强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取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反思

提高网络工程实验室的设备利用率,对开放实验室的具体措施进行实践总结。目前网络工程实验设备主要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学生,一年仅有240个小时的利用率,投入的100多万的设备没有发挥出足够的效益,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可以考虑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网络工程实验的选修课,作为全校选修课“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课程,既提高设备利用率,又培养了具备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17-01

当前,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大力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改造,对高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要求也高了,迅速培养高素质的拥有创新能力的网络设计人才和高级网络管理人才,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标。而实验部分又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环节,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内容缺陷。目前多数院校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十分重视,这门课程不仅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信息类、电子类、通信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但目前的教学情况多数以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实验实践课程较少。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很重要,学生必须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网络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面授不可或缺但实践操作更为重要,这门课程的实验安排应当超过总教学课时的一半。对于服务器配置、组网、安全技术等部分一定要通过现实操作、实践动手才可真正掌握。很多院校由于资金支持不足,没有建设网络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或是设备的数量达不到教学需求,使得现有的实验教学环节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没能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在创新探索上就不能有好的建树。《计算机网络》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知识理论复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不断丰富其的教学内容,并研究出一套适合该课程实验内容的方法。

1.2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方法单一。目前许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仍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一般过程为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和实验总结三个步骤组成。有的是教师作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有这个概念;有的只是让学生参观己经建设好的网络环境(如实验室局域网、校园网);甚至有的还只能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互联网应用软件的使用,比如:IE的使用、Email的使用、FTP的使用、Telnet的使用等。可这些知识对于普通的大学生而言,不用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也能掌握的。因此,实验教学没有取得应有的作用,理论教学结束后,学生根本不能进行网络的组建、测试、维护,网络原理的理解也只是建立在理论上,学生出现所学知识无法与实际网络技能联系,无法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象。最后培养出来的必然是"书本概念型"人才。

1.3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考核形式不合理。一直以来的实验教学结果考核主要采取平时成绩与实验报告及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期末卷面笔试只能考核一些简单的实验题,很难综合考核学生的综合设计类实验了。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不能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实验,遇到问题,积极去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自身的特点,结合实验教学的目的,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2.1 开设独立实验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 培养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任务是通过设置一些基本的、综合的、以及探索性的实验项目, 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实验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一般来说, 实验教学都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或者是先理论, 后实验。然而, 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 可以从实践到理论, 也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目前不少 IT专业知识的技能培训, 不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是先从实际案例人手, 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 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讲解。比如讲授网络管理, 先要求学生学会网络硬件如何连接、系统软件如何安装、系统参数如何设置, 然后反过来讲授网络知识, 学习网络与通信原理。实践证明, 计算机网络课程开设独立实验课程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

2.2 改革固有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在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组织与管理作用。每一次实验前,教师简要地讲授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重点及操作难点,余下时间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巡视,出现问题一般应由学生自主解决,教师作启发提示、释疑及引导。实验完成后,首先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分析实验结果。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及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能从实验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更多的实验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的实验组织和管理。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与环境,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采取独立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例如,网络组建和配置的实验,需要较多的设备,一人一套设备有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需分批分组进行实验。计算机网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继承性和工程性,一个网络通常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建立并加以维护的,需要与别人合作。分组实验,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研究、协调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另外, 分组实验,可以减低设备不足的影响,也有利于实验室的维护。

2.3 改革实训考核方式 。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成绩由平时每一次实训内容有成绩构成。根据每个实训内容分组或单独每人评分,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但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反映学生的操作能力。因为每个实验内容都要考核,学生实验课的参与动手积极性,学习动力提高了。此外,实验实训考核重视考核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网实训后的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组网配置,老师根据实际网络维护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设置,要求学生发现故障,加以排除,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客观地考核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对此评价很好,感觉能学以致用。

3.结语

科技的发展对计算机网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新方法,采用新思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实验平台;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谭筠梅(1977-),女,重庆人,兰州交通大学部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讲师;李玉龙(1960-),男,陕西岐山人,兰州交通大学部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授。(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兰州交通大学实验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2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123-02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直接需求,目前学校绝大多数专业也已经将该课程开设为选修课。但是当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的情况,尤其是实验教学环节薄弱,课时设置偏少,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对网络工程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实际操作技能不强,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1]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是解决当前计算机网络教育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2]是对传统型实验教学体系的一种创新,它使得实验教学环节变得与理论教学环节同样重要,同时可以将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3-5]

一、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

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中,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新建成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一个具有教学、实验和科研功能的专用网络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锐捷网络实验室方案,共有五种类型的实验平台,分别是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无线网络实验室、融合通信实验室、协议原理实验室。除了可以开设课内基础实验外,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热点和前沿研究方向,还可以搭建新技术拓展的科研平台,以支持教师和研究生从事前沿网络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此外通过锐捷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RG-LIMP)服务器还可以实现学生远程登录实验室进行预约实验,学生还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到实验室操作相关的实验项目,并且可以对比系统给出的参考答案进行自主学习。该实验室的建立为兰州交通大学开设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原则

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应只是理论的验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分析、设计、管理与应用的技能,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规划、构建与维护网络的能力。开放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的锻炼。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对实验内容的选择与难度把握方面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提高。

(1)按照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工程需求,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放实验划分为基础型实验、网络配置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其中基础型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课程的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相关仪器设备、实验环境,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为后续网络实验作铺垫;网络配置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创新型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学到的网络知识、培养网络工程的实践能力。

(2)开放实验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内容应偏重于网络配置实验和综合创新型实验。以综合创新型实验为例,实验项目一般只需给出实验项目背景和需求,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网络拓扑图,选择相关的网络设备,按照设计的拓扑图进行网络连接、网络配置并测试是否达到了该网络应用的要求。对于这类综合型实验项目,学生需要从宏观上考虑问题,自己去学习、借鉴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网络技术知识才能完成项目需求。最后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解,对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

(3)分专业合理安排相关实验的内容。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放的实验,因此应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开放相应难度的实验,要让参加实验的学生能够完成实验任务,理解相关知识。同时,让努力好学且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的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4)合理安排开放实验课时和实验顺序。兰州交通大学在建成该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以前,受实验条件限制不具备开设综合创新型实验的条件,同时受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时数限制,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内容一般都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随意性大,不能形成实验体系。因此,在设计开放实验内容时应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课时数,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目的。此外,计算机网络实验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在时间安排上也应保证科学合理。

2.开放实验内容

根据以上实验内容的设计原则,开放实验的实验内容应是对课内实验的扩展。笔者针对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基础型实验包括:网线制作、IP地址规划与配置、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等实验项目;网络配置实验包括对常见网络设备如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如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等实验项目;综合创新型实验是对前两种实验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且做了延伸扩展,开设的实验项目有多部门企业内部局域网设计、基于防火墙的局域网安全设计、常见网络协议工作原理分析等。

三、开放实验教学方式

开放实验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运用多门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在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抛弃传统实验教学的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新途径及其配套的创新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开放实验的选课方式

开放实验不仅是实验时间和地点开放,还应包括实验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和参加实验人员的开放。根据这一原则,开放实验指导教师应首先向学校实验室管理处提交教学实验室开放及实验项目申报表,经审查通过后将所有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项目公布到校园网上,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实验项目。指导教师根据选课情况,合理分班安排开放实验教学。

2.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开放实验指导教师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合理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仅是讲授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去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需全程跟踪指导,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解决遇到的难题,并将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每次实验后,指导教师作整体总结点评,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安排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开放实验指导教师,这些教师熟悉实验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命令和组网方式。此外,开放实验指导教师在承担网络开放实验课之前都参加了网络设备提供商的系统化专业培训,这些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也使得开放实验内容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学生实验方式

在开放实验过程中充分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能够自觉地进行主动性学习。

在实验安排上,基础型实验和网络配置实验采用单人实验方式,实验室提供详细的实验指导书,给出该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验目标、实验内容、难点与重点以及注意事项,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型实验,如综合创新型实验一般以小组为单位,3~4人为一组,共同使用一个实验台。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好的学生做小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人尽其责,共同完成实验。在一些大型的创新型实验中,甚至可以多个小组共同协作来完成。此类实验,实验指导书一般只给出实验的项目背景和需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整个实验。

4.开放实验考核方式

开放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的考核方式区别于课内实验,需把它作为独立的课外课程进行考核。每个实验结束后,先由学生自己陈述所做的工作,重点陈述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用的解决方案,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在实验台上检查实验结果。课后学生根据实验写出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实验报告及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的检查和实验报告的情况,指导教师给出学生该开放实验项目的实验成绩,并上报学校实验室管理处备案。

四、结束语

结合兰州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考虑了实验教学的多方面因素,设计了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自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以来,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全校共有十几个专业的学生参加了不同的开放实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和教师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水平。今后,我们将紧跟时代步伐,汲取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继续完善该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巩永旺,徐秀芳,刘颖.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模型[J].计算机教育,2011,(5).

[2]蔡久评,况和平,.开放型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5).

[3]陈永平,熊自立,周建国.计算机学科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4).

网络教学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关键词:电力行业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网络课程设计,培训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计划蓝图,国家电网的职工必须通过持续、高效的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培训中心降低时间、空间对培训的制约,为电网一线职工搭建实用,方便,高效的网络培训平台,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多媒体课件学习、在线考试、技能鉴定,在线答疑,网络课堂直播、专家在线等功能,充分发挥培训中心课程,课件、管理等资源优势,通过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为电网的职工开辟更宽阔的培训道路。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网络培训与远程教育目的的不同使得培训课程设计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开始应用于培训教育的各个层面,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而与网络课程的质量有关系的不仅是其所用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许多网络课程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而没有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学习效果往往不明显。对于电力行业特有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培训目标旨在提高职工在其从事专业上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开发的网络课程应目标明确,步骤详尽,尊重成人培训的特点.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的学习潜力和工作经验、体验都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加以重视。

二.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开放式学习

电力行业各单位基本上都具备了网络环境。这为受训者自主学习提供了硬件环境的保证,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这种培训课程的学习是学员自定步调的学习。从2003年起,培训中心连续五年为网公司农村电工的技能比赛做赛前集训。在历时3个月以上的集训过程中,从培训模式,技能训练效果.比赛心理测试等多方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利用培训中心的资源优势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自主开发了系列培训,竞赛训练的网络平台,尤其在理论知识训练中。将整个题库封装成数据库,学员可以在机房、教室、招待所等不同地方,不同时间自主进行网络练习和自测,完成后成绩自动生成.在以后的改进版本中,加入了试卷分析,成绩排名,错题统计等功能。提高了学员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节约了培训的师资力量。

在2006年立项,2007年完成的网公司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体系项目开发过程中,将网络课程的优势范围进行了更广泛的延伸。网公司下属各基层单位的员工都可以通过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平台,使用账号登陆学习。根据各自不同的单位、专业可以查询相关文件、资料,实现课件下载,网络考试,在线答疑,考试管理等功能模块,解决了各单位学员参加培训时间、空间对自主学习限制,降低了培训成本,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三.网络培训课程要实现经济效益

课程设计制作费用是培训成本的一部分,课程的完成周期尽可能短,人力,财力消耗尽可能少。由培训机构自己设计制作优秀理想的课程,可以节约成本、减少障碍,实现高效的培训效果。

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基本如下:

1.需求分析

电力行业涉及的专业和工种数量很大,选择性的根据需求确定项目能抛砖引玉,循序渐进,实现资源填充。需求分析要做以下调查,见表1。

近几年,我们所开发的一些网络课程,就是在长期的培训教学实践中,根据学员学习过程、效果、考核等多种反馈信息总结的经验,而开发过程本身,是对经验的整理、深化,形成封装好的模块产品,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方便。培训中心作为网公司的农村电工培训基地,长期组织对农网职工进行技能操作、安全教育、理论知识.技术考核等培训服务,在学习过程中,当发现一些课程的使用率、学习人数等都很高,而且培训过程的实操性非常强的时候,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机会,将老师上课的实操过程和结构动画,声

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的素材整合在一起做成流媒体格式文件,上传到培训的网站上供学员自主学习。

2、目标确定

3.课程设计

确定课程目标后,就要通过设计实现目标,并准备通过具体内容加以表现,填充,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根据设计结构内容的不同,确定实现本部分内容的实施方案。网络课程分为五大区域:查询系统、学习资源管理、课程学习区,考试管理、互动交流区。每一个区功能分明,组成了完善的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资源库的内容应当丰富详实,例如,资源库由培训体系管理、文档管理、题库管理、视频管理、图书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构成。

4.确定制作平台.着手制作课件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是一个支持基于web教学的支撑平台,它应该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教学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系统为网络教学服务。不同类型、目标的课程应该选择相应的开发工具。现在可以使用的课件开发软件非常多,但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掌握这些工具。培训机构的制作单位可以将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教师有机联系起来,共同协作、彼此支持、各尽其责.各尽其用。只要形成顺畅的沟通和反馈渠道,就可以高效、节约的达到最佳效果。

在设计制作课程的时候,本着以上的原则,发挥专业教师和计算机教师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例如,在《农网配电营业工培训项目》开发中,分成不同课程的专业小组,每一个小组中,有一个负责计算机技术的教师,他们之间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使开发工作顺利高效的完成。

5.网络课程的投入使用和评价分析

课程在投入使用时,必须及时要求反馈。从而完成系统评价。可以先圈定在小范围里,如校园网上进行局部测试,将受训者的使用情况,发现的问题整合修改。教师或管理者在实施网络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获取相关数据或资料进行调整,使之更富有成效。在课程正式投入使用后,还要进行最终效果的价值评价,即商业效益。评价方式可采用诊断性评

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即学前评价,是指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经验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价,它可以通过问答、前测以及摸底用的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来实现。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所以网络课程应安排一系列的问题对学员学习的不同阶段检测或考核,使学员更好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对网络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主要有总结性测验。近几年来,培训中心一直负责完成网公司各专业的调考工作,在考试结束后,都要为本次考试作详尽的试卷分析。利用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将这一功能放入学习自评过程。在自测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二维图表,分析参加专业测试的人员信息汇总,包括正确率、平均分值和曲线图。

结语

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制作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过程。对于一个过程的设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要经过多次的反馈,修改才能达到优化和完善。在实践中反复修正和改进,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网络培训课程。网络教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网络课程设计制作的研究也会更加受到关注。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网络课程的设计理论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网络课程的建构模式也将更加多样化,更加切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和需求。这就要求在教学培训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制作更多的适合电力行业职工培训学习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