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随着我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量不断攀升,对非检验检疫已成为检验检疫部门一个新的工作亮点。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与塞拉里昂、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国家签署了质检合作协议,实施出口产品装运前检验,与其他国家的质检合作协议也正在磋商中。

在对输非检验检疫过程中,经常遇到检验依据不确定性、核价准确性、监装时间紧张性、检验手段缺乏性、安卫环检测难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从树立五种五意识为突破口,化解出口非洲产品检验五个方面的问题。

(1)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待输非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要深知,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与非洲国家还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还需并肩作战,与非洲国家共同发展。我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济贸易,我们每一个检验检疫人员要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政治责任。

(2)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随着对非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与非洲国家相关的检验检疫工作量不断增加,我们的责任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妥善解决贸易分歧和摩擦、加强在认证认可、标准、计量、消费品安全、工业品质量检验、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领域的合作等方面都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认真对待每一次对非检验检疫工作。

(3)树立融洽的合作意识。由于非洲国家地域与我国相隔甚远,其经济情况普遍不是太好,中非贸易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量相比差距很大,同时存在费用、通讯、出访计划和进口国工作效率等各个方面的条件的限制。之前,我们与非洲国家几乎没有建立检验检疫合作机制。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塞拉利昂签署质检合作协议,才实现了中非质检合作零的突破。我们在工作实际中要树立融洽合作意识,既要坚持严格把关,又要着眼合作发展。

(4)树立严格的质量意识。质量是进出口贸易中一个重要环节,以质取胜一直是我们国家推行的一个战略方针。非洲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也是一个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市场,也是我国拓展国际市场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优先的意识,认真履行检验检疫职能,在对非产口检验检疫实践中严把质量关口,确保质量安全。

(5)树立公正的平等意识。尽管非洲国家的经济水平与我们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消费能力也不是很高,对质量的要求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作为为国把关履职的检验检疫人员必须树立公正的平等意识,认真把好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本着对非洲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公正公平对待每一次的检验检疫行为。

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奠定了基础,在工作实践中,化解检验依据不确定性、核价的准确性、监装的时间紧张性、检验手段缺乏性、安卫环检测难等五个方面难题就有了突破口。

(1)着力化解检验依据不确定性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对一些大类品种设定一些基本要求,开展一些辅标准研究,比如相对《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基本要求(试行)》(质检检函〔2006〕82号)规定要求,拟定一些出口非洲产品的最底门槛,另一方面开展对输非产品贸易和生产企业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在签定合同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条款细化和简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中埃质检谅解备忘录》,埃及强制标准以及贸易合同(信用证)规定的埃及标准是确定产品检测项目和判定产品符合性的依据。对于埃及没有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标准作为评定依据。另外,以我国国家标准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基本要求(试行)》(质检检函〔2006〕82号)作为评定依据。

(2)着力化解核价准确性问题。按照文件要求出口埃及产品装运前需批批检验,批批签证。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验,安全、卫生项目检测,核价和监装等内容,其中外观检验、核价和监装要求与出口塞拉利昂和埃塞俄比亚产品装运前检验的要求相同。这其中核价工作的开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检验检疫部门主要从事的是质量检验的技术工作,对产品的成本和核价等财务工作不是熟悉。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检验检疫人员财务知识培训,增强经济知识,建议建立出口非洲产品的价格数据库,参照海关的一些做法,对出口产品的价格可以有一些比对标准和基本价格,尽量具有简单性和可操作性。

(3)着力化解监装时间紧张性问题。针对出口非洲国家的产品需要批批监装,存在检验检疫部门人员不足与工作要求较高的矛盾,现场监装工作还必须等出口企业集装箱装箱才可以进行,装箱的时间跨度长且具有不确定性,监装工作时间特别紧张。解决这个问题一是从实际出发,参照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产品的企业分类管理的方法,对一些需要监装的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诚信度高、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采用抽检的方法,对一些诚信度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则批批监装。二是利用现代科技采用一些电子方法,进行无人在现场的电子监控,或采用现场录象代替人员的方法来解决。

(4)着力解决检验手段缺乏性问题。由于非洲国家存在经济不发达性和资源的缺乏性,进口的产品有不少是一些小品种、冷品种和偏品种。从我们接受的出口产品来看,90%以上的产品都是以前没有接触的品种,这对检验检疫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更高了,以前接受培训的检验手段就显得不够用。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增强综合检验管理能力,加强检验人员举一反三能力,建立输非产品检验论坛,让全国检验人员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交流,数据和信息共享。二是加强自学,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善于总结,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

(5)着力化解安卫环检测问题。出口埃及产品装运前需批批检验,批批签证。检验内容包括安全、卫生项目检测,许多出口产品均是一些便宜货,存在货值不高检测费用高的现象。一些企业认为如果出口埃及检测比较麻烦费用比较高宁可就不做了。化解这些问题一是加强与出口公司和企业的沟通,充分评估企业的信用度,在检测中采取抽检的方法进行。二是加强对出口非洲产品的安卫环项目的调研,对以前经常出问题或国外反映比较多的产品加强检测,可以按照产品的风险程度,对一些风险较小的产品适当适时地抽查,增强产品质量监控的有效性。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年底将近,又到了做总结和计划的时侯。业务新人对自已一年的工作和成长做个全面系统的总结,是非常必要且很有价值的一件事情。总结的过程也是思维提炼的过程,通过总结,全面回顾一下一年来的成绩与不足、得失与感悟,对于下一年度的个人成长与发展非常有意义!做为一个营销新人,该如何做总结呢?

对着计划作总结

没有比较就不知差距,通过与计划作对比,更容易直观地看到一年来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

做为一个业务新人,企业会制定一个组织的年度计划,并要求每个部门根据组织的计划,制定本部门的分解实施计划,并落实到每名员工身上。业务新人可以根据组织计划制定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成长、收益等多方面计划,作为一年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

对着年度计划作总结,有利于我们全面检查哪些计划实现了,哪些计划没有实现,从而做一个全面梳理与对照。能如期完成计划或提前、超额完成计划的业务员,通常是相对比较优秀的人,但多数人会发现很多计划并没有完成。计划完成或完不成一定有内在和外在的多种原因,通过总结作一个全面、深入的梳理,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也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思考点。

通过总结,我们会发现,这一年来,好多事情并没有按照我们年初制定的计划去发展,有很多我们原来没有想到或无法驾驭的因素在影响计划的顺利实现。通过总结,找到这些变动和不可控因素,在我们下一年度的工作和发展中,主动调整策略,规避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突破这些障碍,让计划做的更接近现实一些,脚步迈的更扎实一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般来说,总结主要分成绩、经验、不足三块。成绩是付出得到的回报,经验是在实践中的心得与体会,不足是能力没能驾驭有待下一步攻克和改进的地方。事情的成败得失,一定是由各种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总结时,要总结出导致这些成果发生的背后原因,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和提高。

在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办出不同的结果,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的结果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有的结果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怎样才能让事情朝着我们想要的结果发展,而不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里面大有学问。

对一年来的工作与成长作一个全面总结,找到导致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内在原因,我们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认清导致事情成败的关键环节所在,这样非常有益于我们的成长。当然,想找到这些内在的本质原因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些事能不能看透看明白,与我们的知识、经验、悟性等有很大关系,但我们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去透过现象看本质。自已弄不明白,可以向朋友、领导或同事请教,弄明白了这些趋动事情成败的内在原因,对我们下一步的成长大有益处。

事事洞察皆学问,作为一个业务新人,要善于从一些细节中发现有利于或不利于实现目标和计划的因素。俗话说“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能不能见微知著,是造成成长与成就差距的原因所在。有些人因为善于观察,总结和悟性较好,可以把握工作和事情进展,善于驾驭这些变动因素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达成自已的目标和计划。如果我们看不清,弄不明白,就会让这些变动因素左右我们的发展,阻碍目标与计划的实现。

悟出一点道道来

我们这一年做的事也许和同事做的事差不多,就是铺货、终端维护、客情维护、补货结款等琐事,可能会感觉总结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但作为一名业务新人,要有一种注重细节的态度,并把这些细节做好,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成绩,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果来,那么我们离升职加薪的机会就不远了。

同样是终端陈列,产品存放的高度、数量、位置、方式不同,对我们的销量都会有不同影响。同样的终端促销,促销的时间、地点、布置、方式、态度、话术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促销效果。同样的终端,不同的客情关系会导致不同的销量。这些细节都需要在工作中用心总结和感悟,从中找到导致销量好和不好的原因,加以利用和改进。如果把每个终端的作用都发挥到最大化,整个市场的销量就会有很大提升。

善于从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不一样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对突破束缚,达成目标有很大促进作用。作为业务新人,我们要在年终总结时,仔细梳理一下一年来你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做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会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来,这些经验对推动你的进一步成长,推动公司业绩的增长,都非常有价值。

市场的成果,主要受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认知,竞争对手的市场推广策略和动作,企业推广策略与资源投入,市场竞争及消费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做为业务新人,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对影响我们市场成果的每一个因素进行总结和思考,从战术细节上找到有利产品在市场上取胜的方法。当然,一开始我们也许会感觉很难,无从下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体验和总结,是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因为我们站在市场一线,离市场最近,对市场变化与竞争状态的感受最贴切、最真实,悟出的道道也许更切合市场实际。

未来的突破在哪

总结既要看到成绩和不足,还要看到新的突破和希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也许一年下来,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计划在客观现实的障碍面前没有实现,这让我们信心大大受挫,但我们不能气馁,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困难和矛盾实现成长。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过去的一年,只要我们是积极、主动地工作,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与现实,我们就一定能在工作中收获有价值的东西,如金钱、荣誉、成长等。在工作中,困难会如影相随,在与困难较量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一些切身的感悟与体会,从中我们可以悟到新的突破和成长路径之所在。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独立CT;试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 C33 文献标识码: A

继电保护正确可靠动作依赖于输入电流、电压的准确性。CT在新变电站投运前或更换后,需要通过一次侧通流试验以验证其变比及极性的正确性,检验CT回路的完整性。CT一次侧通流试验作为设备带负荷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试验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设备恢复送电的及时性和供电可靠性。

1 选题理由

35kV独立CT通流试验过程中,按照《二次设备检修管理细则》规定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而班组在2012年独立CT通流试验平均时间为75分钟,与上级目标有一定差距,缩短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势在必行。

2 现状调查

2.1 独立CT通流试验总时间调查

本人对2012年班组从事的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总时间进行了调查,如表2.1所示。

表2.1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总时间调查

得出结论,2012年班组35kV独立CT的通流试验平均总用时为75分钟,未达到指定要求。

2.2 独立CT通流各环节用时调查

通过对35kV独立CT通流试验进行步骤分解,并记录各环节耗时情况,如表2.2所示。

表2.235kV独立CT通流试验各环节耗时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35kV独立CT通流试验中,“试验接线及恢复”在整个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重过高,占总耗时的55%,它是造成户外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长的主要问题。

3 目标设定

解决“试验接线及恢复”这个问题的50%,即节省20分钟,就能将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缩短至60分钟,达到规定要求。经过调查与分析,最终将设定目标为:将户外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由现在的75分钟缩短至60分钟。

4 要因确认

在明确了目标后,我们从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查找,共找出四种可能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

因素一:技能培训次数少

分析:技能培训缺乏会导致班组成员在通流试验中接线不到位或错误接线,造成试验接线及恢复时间长。我们查阅培训记录,班组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班组内部培训1次/月;技术问答1次/月。部门举办的现场技能测试考核中,班组技能考核合格率100%。

结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班组成员的实际培训次数满足要求,确认非要因。

因素二:工序安排不合理

工序安排不合理会造成现场工作面重叠,一二次班组在CT上均有工作时,通流试验时会受到干扰,造成接线及恢复时间长。现场调查,工作面无重叠情况。根据检修计划安排,检修作业均按标准流程进行,CT一次侧通流试验为CT上的最后一道工序,相关班组工作均已经结束。

结论:通过调查,在工作现场不会出现工作面重叠,确认非要因。

因素三:通流装置不合格

分析:通流装置不合格,装置接线端子不好接线,会造成试验接线时间延长,同时有可能造成接线松动从而返工,使得现场试验时间延长。而班组通流装置定期送检,试验合格,符合DL/T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结论: 现场调查,通流装置接线端子接触可靠、连接方便,校验合格,确认非要因。

因素四:登高作业时间长

分析:登高作业作为通流试验接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试验接线及恢复时间长。通流现场使用登高车接试验线,由于受场地限制、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等因素影响,导致登高作业时间长,耗时统计如下表4.1所示:

表4.1 35kV独立CT通流试验项目耗时统计

结论::根据现场统计,可以看出在整个试验接线及恢复总时间40分钟内,登高作业平均时间为32分钟,占整个接线及恢复过程的80% ,是导致试验接线及恢复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

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我们确认“登高作业时间长”为试验耗时的主要原因。

5 对策制定

方案一:使用绝缘梯进行登高接线

考虑到登高车现场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进出现场及升降、移位时间过长等方面。我们首先想到使用轻便的绝缘梯代替登高车作为登高工具,以减少通流试验时挂接试验线的时间。

在实施该方案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绝缘梯需要专人帮扶以及存在高空作业危险等问题。因此不使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引下式通流接线方式

针对上述试验方式中碰到的问题,我们经过广泛讨论研究,发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通流试验需要登高进行接线。于是决定从新的角度着手进行研究。

提出将独立CT的接线板下引,从而避免由于登高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从现场运行人员挂地线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提出通过采用引下式通流接线方式,对现有通流装置的试验线进行改良。我们决定采纳此方案。

6 对策实施

原试验接线为手握式电流夹头,必须登高才能实现试验接线,我们采用引下式通流接线方法,对原手握式电流夹头进行改造,加装支撑绝缘杆。综合绝缘、机械强度、重量以及使用便利性等因素,使用可旋转式加长绝缘杆进行改装。

表6.1 材料清单

图6.2 改装后接地线夹

7 效果检查

通过对原线夹进行改良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线夹松紧度,绝缘支撑杆长3米,重2公斤,一般试验人员在地面完全能接到35kV独立CT的引线。且该接线棒可旋转对接,携带方便。

7.1 目标实现情况

通流装置的试验接线经过改良,采用引下式通流接线方法,经现场实际验证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表7.1实施项目后CT通流试验各环节现场用时

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已经从75分钟降低到47分钟,“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由75分钟降低至60分钟”这一目标完全实现。

7.2 经济效益

通过使用改进方法,改善了通流试验流程,简化接线方法。不仅缩短了35kV独立CT通流试验时间,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吊机使用一次费用1000元,按年平均使用10次计算,可节约费用:1000*10=10000元;

据统计,温州地区35kV电压等级线路平均输送有功功率为15MW,通过QC项目的实施,每次通流试验缩短时间为75-47=28分钟,按10条线路计算,可提早送电时间28*10=280分钟,共计多输送有功15MW*280/60小时=70000kWh,按居民用电0.558元/度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70000*0.558= 39060元

两项合计,可简本增效共计49060元。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额信贷 农户收入 相关分析

国内外金融实践及理论研究证明,小额信贷为农户这一弱势群体提供进入信贷市场的机会,是减缓贫困的有效工具,对农户收入有正向激励作用。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产品作为当今农村金融领域的主要支农信贷产品,把福利主义减贫济困的目标融合在资金的市场化行为当中,推出至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无可争议的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额信贷模式正在不断演变,农户小额信贷在推行过程中服务的目标群体偏离,贫困农户被逐渐驱逐出信贷市场,涉农信贷资金投向逐步集中在经济回报率高的创收项目中,传统农业项目缺乏有效信贷支持。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以泰安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在典型地区的投入为例,研究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贡献,分析不同农户群体、不同收入类型受小额信贷的影响,找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和信贷投入途径,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政策性建议。

课题小组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对泰安市岱岳区和东平县农村金融市场进行调查。农户层面共调查农户91户,有效数据79份,其中贫困型农户9户,中等收入的维持型农户46户,市场型农户24户。如表1为抽样调查整理数据。

根据上表,首先对农户户均收入与投入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农户平均收入与小额信贷投入、耕地面积、劳动力、生产性资产投入都具有相关性,但只有小额信贷和生产性资产与农户总收入相关性显著,其他投入要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然后把农户平均收入作为因变量,小额信贷、劳动力、耕地面积和生产性资产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决定农户收入的各项要素中,小额信贷投入的检验结果显著,说明信贷投入对促进农户总收入的提高具有明显激励。

为辨明不同农户收入类型和农户群体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关系,调查者分项进行研究:

一方面,按照农户不同收入类型与农户小额信贷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收入与农户小额信贷的相关性较低;非农经营收入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关系显著强于其他要素;工资性收入与农户小额信贷投入呈负向相关性。可见,在农户收入不同类别中,农户小额信贷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是非农经营收入,随着小额信贷要素投入的增加,非农经营收入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而对于传统农业收入来说,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小额信贷对农户工资性收入更是体现为负向影响,即农户通过打工的形式获得的收入投入到生产中,弥补农业投入资金的不足。

现在,把相关性显著的非农经营收入与小额信贷进行回归分析。非农经营收入作为因变量,农户小额信贷、劳动力、耕地面积和生产性资产作为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在影响农户非农经营收入的各项投入要素中,农户小额信贷的检验结果显著。在拟合的回归方程中,农户小额信贷也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农户小额信贷的投入对促进非农经营收入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

可见,按照农户不同收入类型受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分析,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农户非农经营收入方面。农户小额信贷对传统农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影响不大,甚至对工资性收入具有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根据小额信贷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群体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表1可以看出,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户获得农户小额贷款激励的情况差异较大,并且小额信贷与其他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决定各阶层的农户收入水平。低收入的贫困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激励为负,维持型农户与小额信贷支持具有正向相关性,市场型农户与小额信贷的相关性最为显著。

最后,对不同类型农户的不同收入来源进行综合分析。贫困型农户各项收入与小额信贷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不必进行回归分析。维持型农户的总收入与非农经营收入与小额信贷的相关性较强,通过显著性检验;工资性收入与传统农业收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型农户获得的小额信贷与农户总体收入、非农经营收入均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工资性收入和农业收入与小额信贷呈负相关关系,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对通过相关性检验的维持型农户的总收入与非农经营收入、市场型农户的总收入与非农经营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对维持型农户,首先是农户总收入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的复相关显著性较强。在拟合的回归方程中,自变量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呈现微弱负效应;维持型农户非农经营收入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的复相关检验结果显著性不明显。对市场型农户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模型的复相关检验结果显著性不明显;对市场型农户非农经营收入进行回归分析时,得到的模型的复相关虽然不十分显著,但已经高于小额信贷对维持型农户非农经营收入的影响。

可见,同样是农户小额信贷对非农经营收入的影响性分析,不同农户群体的非农经营收入受小额信贷的激励是不一样的,对贫困农户来说,小额信贷对其非农经营收入几乎没有影响;对中等收入的维持型农户来说,小额信贷的投入对其非农经营收入有正向激励,但影响效果不是很显著;对市场型农户来说,农户小额信贷对其非农经营收入的激励较显著。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小额信贷与农户总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为农户这一弱势群体提高整体福利水平做出了贡献,并为其提供了进入金融市场的机会。

第二,从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户群体来看,农户小额信贷激励效果不同。贫困农户不能获得小额信贷的支持,甚至为负效应;中等收入的维持型可以获得农户小额信贷支持,但获得比率低,激励效果不显著;收入较高的市场型农户获得小额信贷支持最为明显,小额信贷作为重要的投入要素对农户收入影响深刻。说明农户小额信贷产品趋利性增强,目标群体主要定位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阶层,“扶贫”功能正在弱化,贫困的农户阶层渐驱被小额信贷市场冷落。

第三,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户收入的贡献在农户收入的不同来源组成表现为不同的结果。对市场回报率高的经营项目关注度高,是小额信贷产品的主要目标,而对传统农业种植缺乏支持,甚至对工资性收入具有吸纳和倒流的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涉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经济学者和贸易政策制定部门对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研究。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出口活动,只有那些生产率高的企业才可以克服出口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进入出口市场并获得利润,这就是所谓的自我选择效应。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唐宜红和林发勤通过中国200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数据,检验了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发现企业生产率越高越容易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容易出口[9]。张礼卿和孙俊新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数据,检验了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发现出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不显著[10]。综合国内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文献仅仅检验了企业的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或出口学习效应,但是系统研究某一部门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生产率对异质性企业出口市场选择的影响的文献还不多见。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越容易进入出口市场,那么是否生产率水平能否影响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是否存在?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

    本文的实证分析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该年鉴是全面记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综合性及权威性大型工具书。本文选取2000-2004年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由于在2000-2004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出版社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展了针对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商)的大型问卷调查,经随机抽样获得2000多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其中包括企业所在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年末员工人数、年末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产品、出口额和出口目的地等指标。由于自2005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就不再统计汽车企业工业增加值了,因此我们无法得到衡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而在2000年之前,中国汽车的出口配额还没有完全取消,汽车出口企业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中国汽车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剔除了外商独资企业和信息不完备的企业之后,最终选取了2000-2004年都具备信息的700余家企业作为实证样本,这700余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之和占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80.65%。

    

    表1比较了中国汽车制造部门的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若干经营指标上的差异。本文用人均工业增加值表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可以看出,出口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非出口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企业员工人数和总资产等指标方面,出口企业也明显高于非出口企业。

    三、异质性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认为,只有那些生产率高的企业才可以克服由出口活动带来的额外成本,进入出口市场并获得利润,这就是所谓的自我选择效应。我们首先从统计角度详细检验中国汽车行业的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差异,回归方程构建如下:

    

    其中表示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包括人均工业增加值(AVPC),企业员工人数(EMP),工业总产值(GIO),总资产(TA)和人均收入(RPC)等指标。我们把企业分成三类,一类是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企业,一类是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类是作为基准的非出口企业。DPD是虚拟变量,表示产品出口至发达国家市场(主要指欧美日三个地区)的企业,即如果企业在第t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即出口份额最大的市场),则=1,否则=0;类似的,如果企业在第t年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则=1,否则=0。控制变量包括企业的合资信息和区位信息。JAPAN(中日合资)、US(中美合资)、EU(中欧合资)、OTHER(其他合资企业)是虚拟变量,如果外方在企业所有权结构中占25%以上,则该虚拟变量取1,否则取0,国内非合资企业作为基准企业。DB(东北)、HB(华北)、HD(华东)、HZ(华中)、XN(西南)和HN(华南)分别为区位虚拟变量,如果企业位于该区域则取1,否则为0,西北地区作为基准地区。我们使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的微观数据对方程(1)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回归结果显示,出口市场为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高43.1%,在企业员工人数、工业总产值、总资产和人均收入等指标方面也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同时,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水平比非出口企业高38.7%。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对两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比较,则出口至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水平更高一些。此外,整车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明显高于零部件企业。从整体来看,中欧合资企业的 生产率水平最高,其次是中日合资企业和中美合资企业,所有合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都高于国内非合资企业。从员工人数看,中日合资企业的员工人数要少于国内企业,而中美合资企业的员工人数要多于国内企业。就区位而言,各区域的汽车企业生产率都明显高于西北汽车企业,其中,华东地区企业生产率最高,高出西北地区75.3个百分点。

    但上面的回归模型无法解释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究竟是生产率高的企业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还是在进入出口市场之后企业的生产率变得更高?因此,我们下面要检验各类出口企业是否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其生产率就已经高于非出口企业,然后在区分出口市场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我们使用下面的回归模型检验在第t年出口的企业和非出口企业是否在第t-1年就已经在生产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归模型2设置如下:

    

    其中,表示企业在第t-1期的劳动生产率;EXP表示出口状态,如果企业在第t年出口,则EXP=1,否则EXP=0。EXP的系数衡量第t期出口的企业在第t-1期时与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EMP和CONTROL分别代表企业的人数和相关控制变量。从表3中模型2的回归结果来看,出口企业在前一期的生产率水平要明显高于同期的非出口企业,在2000-2002年高出34.1%,在2002-2004年高出48%,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生产率溢价逐年提高可能是由于在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市场日益国际化,出口格局从以前的国有企业计划配额出口为主转变为以自由竞争的出口模式为主,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提高了企业生产和出口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生产率溢价水平不断提高。为了研究中国汽车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市场选择的关系,我们要引入市场类型变量,分析和比较将产品出口到不同类型市场的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生产率水平上的差异,具体回归方程见模型3:

    

    表3中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出口至发达国家的企业(DPD),其出口前的生产率水平要明显高于非出口企业,在2000-2002年和2002-2004年两个时期分别超出40.3%和54.7%;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2000-2002年间,其出口前的生产率溢价并不显著,但在2002-2004年,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出口前的生产率水平要比非出口企业高61.4%。如果将两种类型的出口企业进行横向比较,我们发现在2000-2002年,出口至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率要高于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但2002-2004年,情况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在出口之前,将来把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水平要高于将来把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企业生产率水平,这又似乎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预测相反,因为我们一般认为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似乎需要企业具备更高的生产率水平。但无论如何,在区分市场类型后,出口企业的事前生产率水平还是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选择效应。

    我们可以将分析进一步深化,考虑将回归模型动态化,观察企业进入和退出国际市场的转变过程与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下面的模型4对样本再次进行了回归分析。

    

    

    

    同理,CONTINUEDPG(连续出口产品至发展中国家)、STARTDPG(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STOPDPG(退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等变量的含义以此类推。从表3中模型4的回归结果看到,STARTD-PD的系数在2002-2004年间很显著,并且符号为正,表示新进入发达国家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水平高出其他非出口企业78.8%。但在2000-2002年间,这种生产率溢价效应不显著,这可能与中国汽车贸易体制改革有关。2002年以后,中国开始进一步推动有竞争力的汽车生产企业走出国门,而在此之前,很多汽车企业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另外,两个时期始终在发达国家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生产率水平要高于其他非出口企业,平均高出近40%;2000-2002年,退出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但2002-2004年,退出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比非出口企业要高出52.5%。从发展中国家市场来看,新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2000-2002年间的事前生产率差异并不显著,但在2002-2004年间,前者的生产率水平明显超过非出口企业53.3%;而在同一时期,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78.8%,这说明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主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水平稍低的企业主动进入发展中国家,而生产率最低的那些企业只在国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生产率水平对出口市场选择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另外,一直出口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其事前的生产率水平2002-2004年间也要明显高出非出口企业42.4%。总之,我们发现出口企业的事前生产率水平一般要高于同期的非出口企业,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

    四、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

    前面我们分析了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检验了异质性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验证是否存在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通过对比进入出口市场之后的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我们可以检验是否发生了出口学习效应,具体的回归方程构建如下:

    

    其中,因变量ΔlnAVPC表示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出口变量前面的系数的符号可以用来判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是否比非出口企业增长得更快。表4给出了检验出口学习效应的回归结果。从模型5中发现,EXP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学习效应不明显;模型6中将出口市场细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没有发现EXP的系数显著为正,似乎汽车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在开展出口业务之后与其他企业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控制企业进出国际市场因素之后,模型7虽然没有发现出口至发达国家的企业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但是,那些始终将产品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要比非出口企业高38.1%,因此,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另外,开始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高于非出口企业,甚至比一直出口至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的生产率增长速度还要高,这说明企业初次进入国际市场,一般比较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便更好地满足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求,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比始终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还要快。至于将产品出口至发达国家市场的企业为什么没有出现明显的出口学习效应,原因可能是该类出口企业多为合资企业, 受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影响,在业务方面可能较多地承接国际外包合同,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的动力不足,所以抑制了企业在出口之后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非标现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xx年已过,在此销售实习工作期间,我通过努力的工作,也有了一点的收获,借此对我的销售实习工作做一下总结,目的在于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以至于把工作做的更好,自己有信心也有决心把今后的工作做到更好。

简要总结如下:

我是xx年x月xx日来到贵公司工作的.作为一名新员工,我是没有汽车销售经验的,仅凭对销售工作的热情和喜爱,而缺乏对本行业销售经验和专业知识,为了迅速融入到销售实习工作中去,我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摸索市场,遇到销售和专业方面的难点和问题,我会及时请教部门经理和其他有经验的同事,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我非常感谢部门经理和同事对我的帮助!

通过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收取同行业之间的信息和积累市场经验,现在我对市场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逐渐的可以清晰.流利的应对客户所提到的各种问题,对市场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在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业务水平都比以前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现存的缺点

对于市场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入,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还是不够充分,对一些大的问题不能快速拿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缺乏经验。

市场分析

我所负责的区域为宁夏..青海.广西周边,在销售过程中,牵涉问题最多的就是价格,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怎样在第一时间获悉价格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学习和掌握.广西区域现在主要从广东要车,价格和天津港差不多,而且发车和接车时间要远比从天津短的多,所以客户就不回从天津直接拿车,还有最有利的是车到付款.广西的汽车的总经销商大多在南宁,一些周边的小城市都从南宁直接定单.现在广西政府招标要求250000以下,排气量在2.5以下,这样对于进口车来说无疑是个噩梦。

宁夏的经销商多港口的价格市场比较了解,几乎都是在银川要车,银川主要从天津,兰州要车,而且从兰州直接就能发银川。

国产车这方面主要是a4,a6.几乎是从天津港要车,但是价格没有绝对的优势.青海和一般直接从天津自提,往往有时咱的价格是有优势的,但是天津去的运费就要8000元,也就没什么优势了。

从xx年x月xx日到xx年xx月xx日我的总销量是3台,越野车一台,轿车一台,跑车一台,总利润11500元,净利润10016元,平均每台车利润是3339元.新年到了我也给自己定了新的计划,XX年的年销量达到80台,利润达到160000,开发新客户10家.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的.我有信心!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摆在销售人员面前的是-平稳与磨砺并存,希望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并存的局面,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xx-xx年工作计划

深入了解所负责区域的市场现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

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不断的增强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