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例6篇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文1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一)背景分析

1.学校情况分析

学校秉承“和谐教育”理念,实施“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逐步建构起适合杭州第十四中学学生个性的“目标多层次、内容多样化、评价多元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生物教研组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都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一致。

2.学生情况分析

近年来,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凤起、康桥两大校区蓬勃发展,中美合作高中课程教育项目――AP课程(即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中心茁壮成长。凤起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10%的学生,而康桥校区的学生为杭州市区前30%的学生,两校区的学生在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开发和设置课程时应有所差异,凤起校区的课程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康桥校区则侧重于职业技能和兴趣的培养。两校区均有对生物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学生先后有260余人次在高中生物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人获得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0余人在浙江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奖。这些学生是我们教研组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

3.硬件设备分析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杭州第十四中学凤起校区建有“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等中高端的实验设备,拟建“人体生命科学馆”;康桥校区开发了“开心农场”(生物实验地),配备了水培系统、光照培养箱等仪器,拟建设“光合作用实验室”(温室大棚)。一流的硬件设备,为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教师情况分析

生物教研组现有教师18人,其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人,博士1人,硕士12人。教研组内青年教师多、学历层次高,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热情,有能力开设“高、精、尖”的生物选修课程。这些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新课改的强大新生力量。

5.现行教材分析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存在一些不足:重理论轻实验,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少,科研能力培养不够;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践机会少,职业技能培养不够;缺少相关的专业、相关的院校、相关的职业介绍,不利于学生将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应弥补这些不足。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1.课程总体目标

多途径、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研究能力和职业技能。

2.课程体系

(1)总体思路。如图1,以国家的必修课程《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为土壤,孕育出“追求卓越”的三条不同途径:针对选考生物的学生,选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针对AP课程班的学生,选学AP生物学;针对全体学生,选学校本选修课程。这样,就为学生有差异地追求卓越、有选择地获得成功搭建了平台。

(2)“4・3・2・1”生物校本选修课程群模型(如图2)。

①四个课程群。开发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主要涉及4个课程群,分别包括:

走向生物学家之路系列(以凤起校区“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

植物栽培系列(以康桥校区“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职业技能):《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无土栽培技术》《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等。

趣味生物学系列(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基本素养):《“走进自然”植物社》《“走进自然”昆虫社》《趣味生物学》等。

生物学与生活系列(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知识):《生物科学与生活》《食品与健康 》等。

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专长课程。

基础课程: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开设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各类课程。这类课程普及面广、内容丰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学习,例如《食品与健康》《趣味生物学》《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走进自然”植物社》等。这类课程的开设在于满足广大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需要,定位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学习主动性,最终培养出拥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的学生。

拓展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优势和潜能开设能充分发挥学生资质、施展天分的课程,例如《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无土栽培技术》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生物学科特点明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类课程的开设,满足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拓展加深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在生物领域的学习能力,最终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拥有明显优势特长、具备优秀个性品质的学生。

专长课程:围绕学校生物这一特色品牌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开发和建设的课程,适合部分在生物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和成就的学生进行定向学习,例如《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等。这些课程主要是满足高端人才的专业发展需要,培养未来的生命科学工作者。

③两个核心实验室载体。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应围绕实验展开,康桥校区以“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为载体开设《杭州常见植物栽培与管理》《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选修课程,凤起校区以“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为载体开设《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等选修课程。

④一个目标。以“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为目标建设课程群,充分考虑到个体智能的多元性,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有差异的和谐发展,激励学生追求卓越,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三)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此,笔者以省精品课程、省网络推荐课程《走向生物学家之路――高中生物学拓展课程群》为例进行介绍。

1.课程群的总体目标

21世纪,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生物学家。本课程群是为培养未来生命科学工作者的基础性、引导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本课程群的开设,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工作的兴趣,培养生命科学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在知识上、技能上、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群的结构

如图3所示,课程群的结构包括8个模块。其中,3个模块为拓展课程,分别是《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每个模块18课时。这3个模块与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课程的3个模块完全匹配,是必修课程的深化。每个模块的章节结构与必修模块的章节结构匹配,实现了拓展的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无缝对接,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每个模块包括5章,每章包括:知识拓展、经典例题、针对训练、实验探究、前沿介绍(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5个栏目。其中前沿介绍(或学科介绍、职业介绍)体系性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生科院和研究机构、各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职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选择大学、选择专业、选择职业。另5个模块为专长课程,分别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人体生物实验》,每个模块18课时。这5个模块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实验课程,注重学生高层次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必修、拓展课程相应模块也是匹配的,是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深化。这5个模块的学习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3.课程群的实施

3个拓展模块可以与必修课程同步开设,学生可以体系性地选学三个模块,也可以选学部分模块。在选学了拓展模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职业方向选修相应的专长模块。

二、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改革

1.深化网络教学,打造学习社区

作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渗透。目前,学校正积极构建基于差异发展的 “数字彩虹计划”学习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社区,包括学习社区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评系统等。“数字彩虹计划”里的课程由微视频、学案、习题等组成,我们力图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交互、网上走班以及在线测评等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发展。关于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我们注入许多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元素:任务驱动、游戏化学习、正反馈机制以及翻转课堂。即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游戏化情境与元素,以正反馈机制促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充分参与到学习社区中去――基于正反馈机制设计的游戏化学习社区: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奖励―接受新任务。学生在此模式的学习社区中,能够将学习任务合理自主化,安排好自身的学习进度,与同伴共同进行闯关学习的比拼,形成良性的竞争激活机制,从而激发出学生本源的学习能动性。

生物教研组已完成了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核心内容的微课视频制作和分层的习题库建设,接下来将继续开发必修三和高三复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努力建成一个完善的生物必修课程学习社区。网络选修课程的开设及实施同样也是在学习社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构建的。目前生物教研组已将《探索细胞的奥秘》《破译基因的密码》《解析生命的稳态》3门选修课程编制成网络选修课程,以便更多的学生更自由地选学。

2.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选修课程的教学

生物教研组开发的选修课程,许多是与实验相关的专长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基本流程是:课程开始,引导学生确立不同的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课程中,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课程结束,学生完成相应课题报告、论文并相互交流,质量高的可以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或公开发表。比如在《细胞工程实验》选修课程中,授课教师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是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肝癌治疗的体外研究。基本流程是:首先,通过提取分离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接着,以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细胞培养,从时效性、剂量性、细胞毒性和比较测试4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索和开发新的治疗肝癌的途径和方法。18位选学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进行研究和学习。

(二)评价方式改革

当前的必修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纸笔测试。纸笔测试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但忽略了对技能、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忽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因此,在选修课程中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1.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表现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课堂发言、提出问题的情况;学生平时作业完成的情况。

2.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在实验课程例如《基因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我们在评价指标中加入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学生课题研究能力的考查。对于一些活动性选修课例如《“走进自然”植物社》,以学生制作的植物标本和认识植物的多少等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3.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可通过观察学生行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访谈、调查问卷等途径进行。

三、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

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离不开学科专业教室的建设。根据课程的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最终在凤起、康桥两个校区建成了“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人体生命科学馆”“开心农场”“光合作用实验室”等4个学科专业教室。作为省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到2014年底为止共投资了310万元,用于“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仪器的配备和“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设。

“生命科学探究性实验室”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配备了PCR仪、电泳槽、无菌操作箱、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冷冻小型离心机、二氧化碳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全波长酶标仪、人工气候箱等仪器。实验室可分为教学区、实验准备区、基础实验区、分子生物实验区、植物组培区、动物细胞培养室等功能区。该实验室确保《基因工程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等校本选修课程能顺利展开。

“人体生命科学馆”以3D数字人体系统为核心,以异形投影、体感技术、互动技术为手段,配合人体模型、标本和组织切片对人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探究器官和系统的运作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健康的生活知识,形成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它包括教学区、中国数字人区、虚拟显微镜区、健康生活区、人体组织区等,配备了虚拟实验设备、各种人体模型和标本、高级综合急救模拟人系统等。该实验室可用于校本选修课程《人体生物实验》、《健康与医药保健》(浙一医院医师开设)、《人体急救知识》(医务室开设)以及必修课程的教学和参观。

“开心农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了植物栽培所需器具,并加强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高校 历史文物建筑 “之江大学旧址”

高等院校的历史文物建筑,是高校在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已有一定年限并具有历史、科学、文化或艺术保护价值的校园建筑,包含了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文物建筑以及尚未公布列入保护范畴但具有保护价值的其他历史建筑。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规模扩大、新校区建设、校区功能定位的变化,老校区内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被提上日程,成为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拟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为例,结合近年来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与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遇到的难题,探讨高校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一、“之江大学旧址”基本情况

2006年,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被国务院公布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之江大学旧址”。之江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前13所教会大学之一,1909年开始在钱塘江畔秦望山的一片荒山建设校园,曾建有大小40余幢校园建筑。抗战期间,一些建筑毁于日军炸弹之下。1961年开始,该校址正式划归浙江大学使用,目前作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场所。

“之江大学旧址”作为一所教会大学的旧址整体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高校中并不多见。它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校园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整

“之江大学旧址”立址钱塘江北岸的秦望山上,主要大体量建筑环一草坪花园而筑,体量较小的教师宿舍和别墅则依山势之峻缓参差山间。此种布局迄今保持完整,国内鲜见,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极为难得的一个完整案例。

(二)校园内文物建筑体量众多、建筑风格统一但各具特色

目前,“之江大学旧址”共保存有之江大学时期的文物建筑22幢,总建筑面积达16000余平方米。其中,建筑年代最早的6幢房屋建于1909年,建筑年代最迟的

1幢建于1951年。这些建筑总体风格协调一致但又各具特色。

二、“之江大学旧址”保护修缮与功能利用的经验之谈

2008年开始,浙江大学启动了“之江大学旧址”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延续了建筑的办学功能,传承百年积淀的校园文化。对此,初步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文物本体建筑“不改变原状”的修缮原则与现代使用功能的结合

“之江大学旧址”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充分尊重“历史原真性和风貌完整性”的保护理念,保护建筑立面整体风貌与结构体系。“之江大学旧址”的文物建筑外立面普遍保存完好,只有局部墙体存在孔洞、风化生苔的现象,以及墙面藤蔓滋生、管线配置杂乱的问题。从结构体系上来说,承重砖墙基本完好,可以满足正常使用。针对该情况,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主要对外立面采取了清除墙体附着的电线、架线藤蔓及外挂空调,清洗外墙污垢,风化残缺部分以砖石修复进行修复的方式保持外立面的原貌。对于屋面采取必要的翻修,部分破碎瓦片按原样定制后予以替换。经过保护修缮,文物建筑既维持了原有风貌,又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使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合理延续文物使用功能,可逆性分割与灵活地新增设施

由于文物建筑的使用者几经更替,室内格局有所变动在所难免。在修缮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做到恢复原建筑格局,确实因实际使用需要新增隔墙的,采用轻钢龙骨双面双层防火防水纸面石膏板进行可逆的分割。

在保护修缮之前,原建筑基本没有卫生间,影响正常使用。修缮工程巧妙地利用图书馆大台阶下的空间以及5号楼的局部地下室空间新增了卫生间,既保持了文物建筑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又实现了卫生间的功能需求。同时,对文物建筑拆除了原有的分体式空调,安装了VRV空调,满足了现代化的使用需求,又解决了分体空调外机对外立面的影响。

(三)文物建筑功能利用与校园文化的传承

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问题,适当使用是保护文物建筑的最好方法。之江大学虽然是一所教会大学,但是始终把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之江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为社会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之江大学结束办学后,虽然权属屡经更替,但利用功能始终为办学场所。1961年,校址划归浙江大学以后,无线电系、物理系、管理系等先后在此办学。目前,其作为光华法学院、人文高等研究院等单位的办学场所,不仅延续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也是对“之江大学旧址”百年文化积淀的传承。

三、“之江大学旧址”文物建筑利用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大力推动了包括“之江大学旧址”在内的高校文物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工作。除目前已明确功能定位的10幢文物建筑以外,“之江大学旧址”还有12幢文物建筑将陆续进行保护修缮,但修缮完成后的利用功能将面临一定的难题。“之江大学旧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地处山腰风貌得以完整保持,但对于校园内文物建筑全面有效地合理利用也有一些不利之处:

(一)道路交通不便利

“之江大学旧址”位于秦望山山腰,道路通达性较低,而且两个入口大门处都是180°的大转弯、有一定坡度的山路,亦因山体限制无法拓宽,车辆出入不方便。同时,校园内的道路有一部分路段也是较为陡峭的山路甚至通过石阶才能到达,对于消防工作也是不利的。

(二)文物本体建筑体量较小,且分散于山间,不利于整体利用

“之江大学旧址”的文物建筑,除环中心花园一带的房屋较为集中以外,其余建筑基本上相对独立,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因山谷地形所制,联系不畅,不利于成片地整体利用。另外,文物建筑周边空间均较为局促,不利于校园活动的开展,整体环境的活力不高。

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江大学旧址”建筑修缮工程方案设计(分为

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主楼、图书馆七册)

(作者单位为浙江大学房地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张吉吉.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史初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文3

1、提出各个学期课程设置、课时计划、方案,经校长审定后组织落实

2、编排各个学期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各种教学活动表。

3、做好教材、资料的订购与发行。

4、指导各级部各学科备课组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组织好各类公开课。

5、组织好各类考务活动。

6、管理好学生学籍,做好学生的转学、休学、退学工作。

7、抓好实验室建设、图书阅览室的工作。

8、组织教师文化业务进修活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9、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工作,管理业务档案。

10、协调各级部教学工作、抓好音体美的教学。

11、搞好办公室的卫生工作。

12、教务处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政教处主任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政教处工作人员及班主任实施落实。

2、协助校长领导班主任工作,审查班主任工作计划,定期布置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督促、考核、评定,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和经验交流,并做好总结工作,组织安排好班会、校会活动。

3、负责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做好卫生室的管理工作。

4、负责管理对学生的奖惩。组织好对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先进集体的评选和表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执行纪律处分。

5、负责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配合团委指导学生会的工作。

6、配合教务处做好毕业生工作。

7、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定期向校长汇报学生情况和班主任工作情况。

8、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

9、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总务处主任职责

1、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对总务处所属人员实施聘任、安排、分配。

2、制定总务处工作计划和管理体制。

3、管理校产,负责学校基建、维修和校产保管,对校产要登记造册,定期检查。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勤俭办学,增收节支,定期审核,公布帐目。

5、采购教学设备与办公用品,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6、解决师生生活问题。

7、负责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搞好校容校貌建设,及时进行水电设备的维修与水电费的收缴。

8、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

9、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校长办公室主任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按照校领导指示及学校规章制度处理各项工作。

2、组织拟订学校工作计划、决议、工作报告、规章制度,审核学校上报、下发的文件,草拟并向全校通告、通知。

3、负责全校性行政、党务会的安排组织工作,会前准备好议题的有关文件、资料,提供会议要点和内容,督促检查各部门招待会议的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4、负责学校重大问题的归口报告,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各处室等职能部门,组织完成需要由几个部门共同筹办的综合性工作。

5、负责学校公文的收发、传递、批转、管理及归档工作,将收到的公文进行拆封、分类、编号登记,送主管领导审批,转发到有关部门处理。

6、掌握并正确使用学校印鉴,校长名章,负责审定各行政部门印章的刻制,并对用印进行监督。

7、负责做好接待、车辆管理及日常服务工作,接待上级和兄弟单位领导同志的参观、访问,做好来信、来访答复。

8、负责职员的考核工作、管理好学校人事档案、文件档案及综合统计工作。

9、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

10、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教科室主任职责

1、制定学校的学期、学年以及中长期的教学研究计划,提出教育科学研究的日程和实施方案。

2、在校长和市教科所的领导下,注意收集教学信息,总结教学经验,推广教学科研成果。3、指导教研组长工作,预测教研方向,提出教研课题,促进学校的教学效率。

4、组织各课题组的教科研课题的研讨和各类专题讲座。

5、负责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帮助教师总结教学成果,负责教学论文的征集、评选工作。

6、组织教师参加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听课、观摩教学及评析课和各类竞赛。

7、负责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善教科室规章制度。

8、办好《教与学》报,使其成为全校师生的良师益友。

9、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

10、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报帐员岗位职责

1、负责编制学校的财务预算收支计划工作,搞好每月、每季及年终的预决算工作。

2、负责学校会计的日常工作,遵守学校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帐务。

3、负责财务报表(含基建帐户财务),及时向校长报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和提出建议,当好领导的参谋。

4、负责财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包括各种帐簿、报表、计划报批文件、使用完的收据发票等)。

5、负责管理财务印章和印鉴,并按用途使用。

6、负责学校勤工俭学收入的审计工作。

7、积极配合稽核组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审核工作。

8、负责学校行政出纳的日常工作,根据领导及有关人员已审签的合法凭证及时办理资金的收付、转帐、结算业务。

9、负责按规定审验报销单据,做好学校采购物品价格的监督工作。正确编制记帐凭证。

10、根据安全规定做好现金的存、取工作,保管好现金、及时清理逾期借款。

11、负责差旅费报销,工资发放,代扣水电费、电视收视费和政策性代扣资金。

12、负责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的报表、上报、支取工作。

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档案管理员的职责

1、负责收集整理学校人事档案、工资档案、综合档案、图片资料等档案材料。

2、负责学校大事记、重大活动资料、规章制度及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

3、负责档案资料的分类编号、目录索引、保密保管工作。

4、负责档案的登记,查阅等各项工作,查阅档案资料必须经过有关领导批准,不得随意查阅、更不得将有关资料带走。

5、督促各处室将活动资料及时归档,防止出现档案资料空缺。

6、保持档案资料的清洁卫生和档案工具的维修工作。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务处职员岗位职责

1、负责全校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安排,以及作息时间表和其它各种表册的编制工作。

2、做好新生的注册与学籍建档,整理,保存好学生档案,落实好学生的转入,转出等事宜。

3、负责全校教师和学生的课本、教参、教辅的订购、分发、留存与核算。

4、负责教师、教学的各种材料的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归档保存,管理好教学档案。

5、收集管理校级以上(含校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报告、数据资料、课题组会议记录、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等与科研课题有关的资料。

7、统计教师工作量。

8、完成招生考试、市(县)统考、月考、期中、期末、学科竞赛等各类考试考务工作的安排准备、布置。

9、负责教师的公事、私事、请假或病休请假的记录,并在教务主任的指导下安排调课、代课。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化学实验员的岗位职责

1、熟悉仪器、药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做到及时保养维修,保证开齐开全必修和选修实验。

2、做好仪器药品的入库、造册、登记、陈列及清点工作,做好仪器药品的保管工作。

3、做好仪器、药品的防火、防潮、防腐等安全工作,保管好化学实验准备室、实验室的水、电以及有毒有害药品。

4、接到实验单后,及时认真的准备好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及课外活动小组实验,不经任课教师同意不得使用代用药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的改革。

5、根据学科特点需要及实验室仪器、药品的使用情况及时向领导提出购进建议。

6、按时清扫卫生,保持门窗明亮、室内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合理。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图书管理员的岗位职责

1、认真验收书、报、刊,保证及时准确编号,上架,做到书目和帐目相等。

2、按时开放图书阅览室。3、保证室内洁净、桌凳(椅)整齐,公物完好。

4、阅览课维持好阅览秩序,做好活动课学生阅览室及自修室的值班工作。

5、做好旧期刊的装订与积累工作,保证师生及办公资料的查阅,做好破损书刊的下架修补与归架工作。

6、认真履行期刊的外借手续,督促外借书刊按时归还。

7、非开放时间做好其他的馆务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物理实验员的岗位职责

1、熟悉仪器的分类、型号、性能、用途并做到及时保养维修,保证开齐开全必修和选修实验。

2、做好仪器药品的入库、陈列、造册登记及清点工作,做好仪器药品的保管工作。

3、接到实验单后,及时认真的准备好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及课外活动小组实验。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验的改革。

4、做好仪器、药品的防火、防潮、防腐等安全工作,保管好物理实验准备室、实验室的水、电。

5、根据实验仪器使用情况及时向领导提出购进建议,提倡自己动手制作和改进实验仪器和装置。。

6、按时清扫卫生,保持门窗明亮、室内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合理。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物资保管员岗位职责

1、负责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生活、维修等物品)的保管、发放、管理工作。

2、负责建立、记好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维修物品的出入库帐。

3、随时掌握库存情况,每月编报购进计划。

4、负责办理对购进物资的入库手续。

5、参与学校资产的维修维护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校产管理员岗位职责

1、负责学校资产的管理工作。

2、负责校产的建帐、建档及存档工作,负责组织检查校产管理使用情况。

3、年度初指定校产管理计划,年度结束编制新增校产汇总表,及时归集校产档案资料。

4、组织部门管理员管好,用好校产。

5、在师生中组织宣传爱护校产活动,搞好校产管理。

6、参与班级目标管理相关内容考核,对损坏公物和赔偿情况及时通报。

7、负责组织对校产的维修维护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职员岗位职责

1、整理学校的有关文字材料,起草文稿。负责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归档、保管、借阅、清退等各项工作。

2、协助领导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准备工作。

3、负责学校大事记、信息书记及整理工作。

4、负责学校党政文件、材料的打印及文印工作。

5、协助做好新闻报道及宣传工作。

6、做好学校的接待工作。

7、负责党总支校长室、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的管理、提水及卫生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政教处职员的岗位职责

1、具体组织各种政治思想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负责编制、分类和回收纪律检查、卫生检查、班晨会检查等各种表格,做好记录,准确统计,及时公布,做好各班级的量化考核评定工作。

3、建立健全学生德育工作档案,登记德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奖惩等情况。

4、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好各种文体活动。

5、协助班主任进行优秀学生的评选及事迹的推广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档案管理。

6、管理好学生的成长档案。

7、负责每周的升旗仪式的准备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务处主任职责

1、提出各个学期课程设置、课时计划、方案,经校长审定后组织落实

2、编排各个学期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各种教学活动表。

3、做好教材、资料的订购与发行。

4、指导各级部各学科备课组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组织好各类公开课。

5、组织好各类考务活动。

6、管理好学生学籍,做好学生的转学、休学、退学工作。

7、抓好实验室建设、图书阅览室的工作。

8、组织教师文化业务进修活动,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9、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工作,管理业务档案。

10、协调各级部教学工作、抓好音体美的教学。

11、搞好办公室的卫生工作。

12、教务处副主任协助主任按时完成校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各教研组设教研组长一人,由校长办公会讨论,教务处任命。教研组长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带领全组教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德育大纲》,端正教育思想,认真执行学校计划,拟草并实施本组教研工作计划,指导备课组及教师制定计划。

2、每学期开学阶段,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与要求,组织教师讨论、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具体实施,期末认真做好教研工作总结。

3、支持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相互听课等活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形成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不断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4、协助教务处、教科研室安排本学科教师的教学教研任务,检查、评价本组教师的教学质量。有计划地了解掌握本组教师的教学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有关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要组织对本组教师全面听课,一学期内至少听每个教师一节课。

5紧密结合本学科特点,组织本组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

6、组织本学科各年级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阅卷和试卷分析工作,对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提出指导性意见。

7、组织本组教师指导本学科课外活动和学科竟赛活动。

8、组织好本组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建筑物 维修 工程成本 策略

一、建筑物维修工程成本分析的价值

建筑物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营造阶段,多注重机能、成本、美观、进度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而经常忽略后续营运维护阶段中维护经济性的规划或管制,最终产生庞大的后期营运维护成本。由于政府财政更为合理化发展,补助公共建筑预算也会相应地减少,这些建筑的维护规划难度日益升高,短绌的预算、维护预测模型的缺乏,加上对预防规划与策略的漠视,直接导致近期公共建筑加速劣化与公共安全危害等重大管理问题,需要各界的重视。以大学校园建筑为例,其可划分为行政、教学、运动休息及住宿等板块。其中,学生教学楼是提供学生学习以及学生课外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且为学校建筑中使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硬件设施,是学校建筑维护管理对象的研究重点,如何将既有教学楼进行妥善维护以发挥其效用,是学校建筑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针对某教学楼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教学楼的组成构件及营运维护管理特性,并以生命周期成本统计分析来达成以下目的:第一,探讨大学教学楼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比例,以反馈至生命周期阶段的设计、施工和经营维护管理;第二,借助教学楼构件维修金额比率、周期及趋势,了解其特性与维修维护的重点项目;第三,拟定关键维护维修项目的维护管理策略。

二、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

(一)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义

生命周期成本的推算,是建筑物求取经济寿命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目的是使建筑物能以最适度的投资获得最有利的经营成效。因此,所谓生命周期成本可以定义为:为了选出节约能源的最佳方法,由系统筛选出最有效的方法。

(二)生命周期成本项目

公共建设生命周期成本项目基本可以分为:1.取得成本,指购买行为、行政组织、工程施工、设备装设、教育、改变计划、交通。2.营运成本,指人事、运用、消费、废弃物处理、生产损失、其余区域维护。3.维护成本(定期),指设备寿命、预防维护、修理费用、直接人事成本。4.维护成本(不定期),指设备寿命、不预期故障、平均修理费用、每年区域费用。5.替换或报销。

三、建筑物个案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以某大学为例

本研究针对某大学化学馆1980~2010年的各阶段生命周期的历史资料整理统计的方式,搭配合理的假设推估构建单一大学实验型教学建筑物完整生命周期成本的深入探讨;经由个案分析建立完整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数据,找出以往维修制度下的维修更新费用趋势。案例具体发现如下。

第一,个案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显示,规划阶段成本若依据现行法规推算为0.12%较所有国外研究低一半以上;营运维护阶段约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3/4,不考虑人事费用的负担外,属水电费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48.21%最高,相较于国外研究30.8%高出一半以上,平均每年每人负担水电费达8,429元,每年每平方公尺为1074元,需要有计划地投入经费,进行规划及维护维修更新,检讨节能设计及水电设备定期维护检修的必要性,以达节能之效。

第二,依据案例特性归纳实验教学建筑物的维修问题类型,提出各类维修更新成本趋势。现行制度下每年大型维修更新费用为235元/m2,加上紧急性小型维修费用后每年为303元/m2,平均每年维修更新费用占兴建费用的2.69%。

第三,从案例房龄5年为区间统计,屋龄6~10年间维修费用13,567,308元最高(占总维修费31%),屋龄26~30年间7,736,672元次之(占总维修费17%),再次之为26~30年间4,432,576 元(占总维修费10%);建筑躯体除了兴建6~10年间因设计不当及施工不良造成支出高峰外,于屋龄21~30年间经费分布平均且以隔局变动为主,建筑设备以屋龄26~30年更新设备为最高,初期增购设备需求次之。

第四,依案例各维修分类支出成本统计,以建筑躯体占58%为最高,建筑设备占32%次之,实验性教学设备仅占10%,造成建筑躯体经费最高的主因是设计不当修改及格局变动整修。其次是建筑设备未进行定期维护,坏了才修为经费支出略低的情形。第三是建筑外部影响建筑价值、电气容量检讨及给排水卫生设备的改良将影响建筑物实际使用机能,应更特别注意管理。

第五,案例实际维修更新费仅占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24.67%,搭配配置变动情形、使用情况及维修更新费用做一分析,非属常态性维护及机能老化更新修理的项目占其47%。其中,又以设计不当(17%)、使用变更(11%)及新增教学设备(8%)为主要内容,实际影响维修费用反映除了门窗材质设计错误外,实验计划画变动更新频繁,加上因人员增加、研究计划扩充,造成使用需求大幅度且随意的变更平面配置、未有定时保养维护的机制等问题。综观个案实际维修更新轻忽定期维护保养,且未经整体检讨进行整修等,为导致建筑物加速老化且不堪使用的要因。

四、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以生命周期成本的观点,探讨某大学化学楼维护成本与策略,借助历史资料对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以及营运阶段维护成本的趋势、周期与维护关键项目。最后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并尝试建构维护成本预测模型:

第一,维护维修的趋势、周期与关键项目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营运维护在生命周期阶段中占重要的比例,该阶段的维护成本趋势及周期分析结果,维修高峰期约发生在房龄15~20年间,约每5年有大型维修情形出现。研究建议完善的维护计划方案以5年为评估基准,以配合维修周期性的变化事前做好管控。学生宿舍的关键维修项目为机械设备、建筑装修和电气三大项。建议督促规划设计阶段检核设计及材质的选用,施工阶段质量的加强考核,以及营运维护阶段重点维修项目的审核,以反馈至生命周期各阶段管理。

第二,维护成本分析与非例行维修成本预测模型。由历史维修资料归纳分析后,依照成本特性及分布状况分为例行性维护、非例行性维修及需求增加三个成本要素。本研究提出非例行维修成本预测模型,采用多年的统计平均数据与马可夫链应用预测模式推估维护成本,改善传统的经验法则,避免发生预算不足而延迟维护。

第三,维护管理策略。在实践中,通过对维护维修累计次数、金额分析,针对A/C/E所提出的维护管理策略,提供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控方法,经由历史维修数据的呈现,研拟出关键维修项目管理策略,以便于相关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作者单位为重庆先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瑾(1974―),女,四川内江人,大专,中级职称,研究方向:会计。]

参考文献

[1] 杨英姿.浅谈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中控制开发成本[J].山西建筑,2011 (08).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文5

一、自创平台,构建机制,积极探索

学校发展需要有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成长和成名离不开先进的培养模式和管理策略。2008年开始,我校自主创建了“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逐步构建信息时代下“教师自主发展”新模式,形成多元、开放、合作、互动的教师自主发展管理体系,打造我校教师在线学习研究共同体。

学校不断创设条件,加大投入,为实行教师网络研修提供必要的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并不断健全组织机制,规范管理。2010年10月,在平台改版后,我们制定了《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的管理实施方案(试行)》;2011年1月,编写了《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使用手册》;2012年,细化了“教师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办法”之“网络研修”的评分标准。

五年来,我们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道路上积极探索,完善使用与评价体系,寻找适合我校教师成长的网络研修道路,

二、课题引领,全员参与,互助成长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是先导。

我校的“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集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自主发展交流、教学资源库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教、学、研合一。该平台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学实践创新,立足于教育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发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原创作品,主要体现在记录自身日常教学研究、教研活动、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等。

依托省级课题《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研修”研究》,我们坚持“骨干先行,全员参与”。课题中心组成员作为网络研修的骨干教师,要求其主动自觉地参与到网络平台的分享与交流中。通过网络研修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其他的老师也逐渐熟悉平台的使用,并积极参与到平台的讨论中来。平台新版运行两年多来(截止2013年7月31日),全校老师共发表1142篇原创博文、88篇读书笔记、298篇教学反思、408篇公开教学、4479篇集备记录、562篇教研记录、388篇考试分析和发表评论9171条等。

随着网络研修的深入,教师们在平台上不仅仅是分享、展示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所悟,更能利用网络的优势,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跨越学科之间的差异,在平台上跟帖交流,实现了教研全天候,交流无距离。

通过网络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近年来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教师的专业成长迅速,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每年在省级、市级教学技能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三、注重管理,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为了可持续开展网络校本研修,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切实加强督促和管理。一是对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并且成绩明显的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如每学年评选十名网络研修积极分子,以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网络研修并从中受益;二是定期组织教科室人员监控教师参加网络研修的活动情况,统计汇总教师网上发文、跟帖的材料,并定期在教研组长会议上公布督促;三是依据“教师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办法”中对教师开展网络研修的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把量化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生物校本研修总结范文6

1物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

1.1物理课程理念与目标

(1)学科定位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将继续学习基本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为此,我校把物理学科定位为“以物理实验为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物理思维为主线,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2)课程理念

①设计多样性、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②建立趣味性、选择性的物理课程,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需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③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④注重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和有效性,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倡导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课程目标

物理学科课程构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学校实际,围绕学校特色,以“有用有趣的物理”为核心,努力开发“实验探究”、“科学探索”、“实用数字”等有特色的物理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物理学科综合素养.

1.2物理课程结构与规划

(1)课程结构

在学校的“植根式发展”课程顶层设计框架下,我校物理组根据自身的教学传统和学科的特点,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开发建设发展课程,打造特色课程,努力开发“实验探究” 、“科学探索”、“实用数字”三大特色课程群,建立相应的课程结构(如图1),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2)课程群规划

在浙江省学考课程和高考选考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开发并实施了发展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表1),彰显浙江省特色示范学校的特色.

1.3物理课程设置及安排

(1)学考、选考课程规划

根据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7个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LL]选考科目,每科至多参加2次考试,考试时间是10月或4月,2015年10月开始实施.因此,我校对2014级高一学生(12个班级,480人)进行了选课意向问卷调查,对选课情况有一个了解.经统计,高一学生有215人只参加物理学考,有265人要参加物理选考,参加物理选考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5.2 %.2015年3月,我校根据大学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和本校的行政班级数,安排了8种选课方案让学生选择,进行分班教学.其中有物理选考的的班级有:物理/化学/生物3个班,物理/化学/政治 1个班,物理/化学/地理1个班,物理/生物/地理1个班.

2物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

2.1必修课程校本化实施

(1)编写学习导引,落实必修作业校本化

2012年暑假开始,我校物理组集中全组教师共同编写学习导引,编齐必修、选修学习导引和高三一轮复习导引.学习导引设计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典例解析”、“理解巩固”、“能力提升”和“选做题目”六个板块.2014学年开始,根据浙江省规范化办学要求,每门学科只能选择一套配套练习,物理组又将原来的学习导引和浙江省物理作业本进行整合优化,重新编写了一套新的学习导引.

(2)开展校本教研,促进必修课程校本化

我校物理组通过校本教研制度化、常态化、主题化、多样化、课题化,以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达成,同时促进必修课程校本化.

第一,调整知识的顺序.认真分析教材内容, 了解学生实际状况, 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做适当的调整与整合.如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七节中的《竖直上抛运动》移至第二章第六节之后,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连贯和联系.又如选修3-1与选修3-2第一章内容均为电磁学主要知识,放在一学期内完成,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第二,拓展知识的深度.挖掘教材, 围绕某一重点知识点进行拓展,如位移-时间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等,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拓展实验的空间.将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整合和拓展.如,物理必修1的第一章第四节和第二章第一节实验放在一起,连续开3节学生实验课,增加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又如,教学中增加“借助传感器测速度”、“测量反应时间”、“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在电梯里感受超重与失重”等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利用问题导学,打造物理教学特色化

根据我校“一组一特色”的要求,物理组开展了“五环节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五环节问题导学”,是指通过“发现问题问题归类解决问题问题结果问题拓展”的一种教学,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实施的两种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①新课教学模式

②习题课教学模式

通过“五环节问题导学”新课教学模式和习题课教学模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目标层次化,引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促进物理有效教学.

2.2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

(1)以兴趣为基点,注重课程资源的生活化

构建充满生活化的校本课程,是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途径.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将知识融入生活,体现物理知识的生活化和趣味性.如《生活中的物理》、《桥梁的研究》、《自行车中的力学研究》等课程,将理论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课程资源的实践性

选修课程重视活动化教学方式,倡导“学中做”和“做中学”,学以致用.如开设《物理趣味实验》、《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家电维修基础》、《电子焊接》、《创新实验学与做》、《机械制图》等课程,将知识与活动实践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实现认识上的升华.

(3)以科技为纽带,注重课程资源的实用性

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和现代科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HJ1.45mm]践能力.如开设《无线电通信技术》、《物理与现代科技》、《新能源发电技术与设计》等课程,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体会物理对生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3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

(1)必修课程的评价建议

学分认定的评价指标,由模块修习过程和模块考试成绩两项构成.

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模块修习过程,包括作业与学习成果、交流合作与学生互评、学习态度与课堂评价三个方面,各占10%,共占30%.每项分A、B、C、D四等,等级由任课老师考核提供.

学生的模块考试成绩,占70%.模块考试分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由学校组织,测试成绩各占20%和50%.

学分认定标准: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视为合格,同意认定学分.

(2)选修课程的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将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评、互评等多维度评价.

评价结果分三档,优秀(20%)、合格、不合格(没有比例要求).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被评为优秀与合格的同学,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3物理课程建设反思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物理组取得了一些经验.开发的选修课程《生活中的物理》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选修课程.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在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培训活动中,向与会教师展示了我校物理组开发的选修课程案例.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物理课程建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3.1成功之处

(1)提供丰富多样、富有特色的物理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见物思理,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积极发挥了教师个人的特长,实现“一专多能”发展,从而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选修课程教学能力.

(3)开发开设趣味性、实用性的课程,以“有趣有用的物理”为核心,突出学校“科学探索、实验探究、实用数字”特色,有利于学校特色化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