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范例6篇

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专业范文1

关键词:建筑学 教学 改革

21世纪,建筑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教育与学生素质,特别是建筑学和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世纪,认真探讨建筑教育的改革,为发展我国的建筑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西方先进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与广义建筑学地诞生充分说明了建筑学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师徒交接地手艺活,而是一个及景观,人文,经济,以及心理的综合学科,这就新形式下地建筑学教育教学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早, 学习研究他们建筑学专业的发展经验, 对于明确建筑教育的改革思路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 但在教育思路、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成果评判等方面具有相近的特点。国外地学科协同创新理论开始地比较早,俗称广义建筑学理论: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学专业的研究范围已不仅着眼于空间与时间, 而是融合进了更多的人文、环境, 这一现象被称为广义建筑学。研究其高层次的教学情况对我国的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历史相对较短。1978 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建筑学专业在恢复重建的基础上,以“后发优势”的发展理念开始与发达国家建筑学教育机构进行接轨,借鉴其科学的教育模式和组织方式。其中,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建筑师注册制度的逐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赛日益频繁、建筑市场不断拓展等等,这些因素对当前以及今后的建筑学教育都将具有深远指导性的影响。

由于在20 多年的时间内,建筑学教育经历了多方面的冲击和变革,缺乏一段稳定的过渡发展期,导致目前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内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体现在:缺乏理论性研究能力、知识体系单一、交流与表达能力欠缺等方面。对比发达国家的教学水平与研究水平,不难发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办学思路,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建筑学教育在本科阶段有连续性的提高。

二、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现状

80 年代之后,我国建筑师以及建筑院校的师生在国际竞赛中频频获奖。我国建筑院校师生参与国际竞争的热情与渴望是我国建筑教育走向世界的内在动力。我国庞大的建筑市场为我国建筑师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也吸引了外国建筑师和国际建筑界的浓厚兴趣。在国内主要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竞标当中,国外高水平建筑师事务所带来的不仅是竞争力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一种先进的工作模式、思维取向和隐藏在其后的教育体制。以上诸方面从不同层面体现出我国建筑界与国际建筑界的全面了解与多层次交流,建筑学教育也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冲击和影响。总体上讲,有利因素有:多元的建筑理论思潮打破了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教学工作更多地围绕实践需要展开;教育体制逐步向国际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学专业教育, 其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建筑学的发展在观念上是广义的, 要更加广泛、更加综合、更加实际地贴近人的生活。建筑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扩大视野, 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 既要有科学的专业训练, 又要有人文学科的培养。未来的建筑师将不只是和传统的土建工程中各专业人员打交道, 也不仅仅是和建筑工程类的工程师、规划师打交道, 而是要跨出建筑类各专业的范围,与更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专家合作, 把各专业理论融汇于建筑。

三、建筑学专业改革的方法

1.逐渐转变建筑教育观念

建筑系学生普遍有一种不良的倾向,也就是说专业学习偏重于建筑构思、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而普遍忽视建筑技术。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及规范、建筑经济知识和现行法规等多项内容。上述相关的技术课程部分已开出,然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究其原因,以前大部分建筑的功能和技术比较简单,因而建筑设计偏重于建筑的造型和图样表现。学生深受其影响,而目前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建筑技术也随之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建筑技术的学习。这几年,我国实行的建筑师注册制度(考的内容有建筑技术),也将促进建筑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发教育各个层面的改革。

2.拓宽专业口径

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随着建筑业发展,其相关产业也随之发展。如:房地产开发业、室内设计装修业、环境艺术设计、模式制作、透视效果图绘制等。它们每年也需要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学生毕业生,除了到各级设计单位工作外,还有多种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除了设计能力外,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公关能力等也成为用人的重要标准。再加上,大学毕业分配后,岗位轮换现象也日趋普遍。昔日的人才讲究“深”与“精”,当今社会要求复合型人才,则追求“博学”而“面广”。因此,在教学课程体系上,除应满足基本的职业需求条件外,应尽量拓展教学体系上所能覆盖的知识范围。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建筑学专业范文2

陕西理工学院位于陕西南部的秦岭与巴山之间的汉中市,正处于汉水流域上游,在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它优越的自然、特殊的地理环境彰显着个性。学校也形成了“扎根秦巴,艰苦创业,服务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本校建筑学专业也以具有成熟教育经验的建筑院校为学习典范,希望借鉴这类院校的成熟经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优势,一味朝着优秀学校靠拢,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很难达到与其专业建设水平相当的高度。

由于本校地处汉中,虽然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但是相对其他传统建筑院校,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建筑学专业开设仅10年,与其他老院校相比没有优势可言,加上地处三线城市,无论是师资力量的补充还是生源都受到影响,这也是本校建筑学专业发展的瓶颈。

二、发展策略

建筑业的大力发展对地方高校建筑专业来说,是极好的机遇,建筑设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建筑专业报考人数逐年上升,很多院校相继开设建筑学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好。加上国家对陕南地区的重视,利用利好政策,发挥本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地域唯一性优势,着力为本地城市建设服务,改善自身办学条件,增强专业竞争力,反哺社会。

首先,注重利用区域优势,培养学生崇尚自然、延续城镇历史文脉、勇于创新,既尊重人文精神,同时也以文脉传承作为教学特色,由此创建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方式,既利于当地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促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专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其次,以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体系,保证基础教学的同时,寻找增长点,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克服譬如学生定位以及自信心的建立等诸多问题,建立符合本院校实际的建筑学专业发展方式。

再者,教师通过注重陕南地域文化的研究,促进自身能力的增长,扩充教师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利用“广义建筑学”教学方法,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三、结语

建筑学专业范文3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建筑学专业范文4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求职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专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毕业于xx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真诚的推荐自己。

21世纪呼唤综合性的人才,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很好的掌握了专业知识,学习成绩良好。我热爱建筑工程技术,在校期间,学习了CAD制图、房屋建筑学、材料学、建筑制图、工程力学、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钢结构、工程测量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施工技术。工程预算,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工作能里及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敬业。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脚踏实地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我追求“三明”(聪明、高明、开明)、“四人”(人格成熟、人性善良、人文深度、人情练达)的崇高境界,以智、仁、勇、精来严格要求自己,我为人诚实正直,能与人融洽相处,共同进步。我兴趣广泛,参加各种活动如打篮球、足球等,让我认识了不同性格的朋友,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工作中养成的严谨塌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使我自己深信自己完全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创业!我相信我的能力和知识正是贵单位所需要的,我真诚渴望,我能为贵单位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20xx年校五四表彰我获得了《三好生》荣誉称号、《优秀团员》荣誉表彰,20xx年校实习期间获得了《优秀实习生》荣誉表彰、三次获得了校《二等奖学金》。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惧怀逸兴思斗志,欲上青天揽日月,期待您的反馈!

此致

敬礼

建筑学专业范文5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5004

目前,在建筑项目前期策划日益受到重视,急需高层次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的大背景下,建筑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元的形势。为了应对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经济、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以及建筑与城市诸多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建筑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基本观念,建筑院校普遍以设计专题为核心,同时也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不断整合完善建筑教学体系。建筑经济类课程作为研究建筑经济价值的选修课,部分建筑院校对其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如实行建筑经济专题模块化教学和典型案例教学等[1-3]。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认为,本科建筑教育中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建筑经济分析的训练必须与建筑课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应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建筑经济分析的理念,养成经济分析与建筑设计同步的思维习惯。这也是提高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1年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中有关建筑经济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将2007年版的“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包括概预算、经济评价、投资与房地产等概念”,以及“了解有关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中的“了解”均改为“熟悉”,并增加了有关投资估算的内容[4]。这说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经济教育作用的认同和重视。但现阶段建筑经济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学院不重视、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经济课程知识跨度较大,专业针对性不强

建筑经济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不少学校以相关院系的工程管理课程来替代建筑经济课程内容的教学。即便开设了建筑经济课程,也是偏重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关建筑学专业的方案设计及前期建筑策划等内容的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涉及。

(二)对建筑经济分析在建筑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建筑经济分析是与建筑策划[5]和方案设计同步进行的,是建筑策划和设计方案优化的组成部分,而非建筑方案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之所以把建筑经济分析看作是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是因为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本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投资估算、概算的,因此产生了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与经济分析分离的状况。

(三)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缺乏有效的联系

目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主要沿用工程管理n程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学计划与主干设计课程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而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心基本上是围绕设计课来进行的[3]。虽然部分高校在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内容专题模块化,以及引入专题案例分析,看似加强了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的联系,但由于没有直接将建筑课程设计题目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因此造成建筑经济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际脱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

(四)重视经济基础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

传统的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课的模式为主,即使有案例分析,也是对已定的工程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项目方案的产生和方案设计的发展过程无直接联系。建筑经济分析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建筑经济的理念。

(五)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由于年级人数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原因,建筑经济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课式的大班教学模式,这种仅仅依靠引入典型案例教学和专题模块化教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1-3],由于课时有限且缺乏实战训练,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首先应从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应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来量身定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心应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经济分析的同步训练上,完善建筑设计学科理论的知识框架,提升建筑经济学在建筑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学上应注重联系以前所学的设计、构造及结构等主干课程的内容,对建筑经济原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深化和补充相关专业中涉及技术经济的内容,并结合以前和正在进行的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行同步训练(如图1),以提高建筑经济知识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支撑作用。

(二)基于建筑策划与方案设计全过程的建筑经济分析应用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的要求,增加了与建筑经济有关的投资估算的内容,包括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前期策划等基本内容,这是建筑师拓展业务,与投资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将建筑项目从策划到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前期对设计方案有较大调整的阶段,与建筑学课程设计各阶段对应起来进行经济分析训练(如图1),由此判定在项目各阶段建筑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项目全过程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三)建立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与建筑经济分析全过程互动模式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制定经济分析评价标准并进行经济分析,以评价各阶段课程设计方案适应市场的能力,研究建筑经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效应。通过对以前和正在进行的课程设计的经济分析,对课程设计进行二次评价(如图1)。

(四)建立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新模式

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重视社会实践。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为32学时,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期。由于课时有限,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建筑经济理念,并培养其应用能力,教学中应主要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将建筑经济知识和理念引入建筑课程设计中。 同时,将建筑经济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反馈到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在课程中心网站的建筑经济课程互动栏目中进行交流,形成以建筑课程设计项目为对象的课堂讨论研究+课外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实践向建筑课程设计延伸,使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有效地融入建筑课程设计之中,成为建筑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这不仅解决了建筑经济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

建筑经济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往是采用综合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方式,课堂考勤和提问讨论占20%、案例作业和平时测试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方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依然偏大,平时考核内容单一,对提升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不突出。

近年来,针对建筑学专业以课程设计为主干的特点,学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考核采用244 模式, 即“ 平时考核(20%)+课程实践作业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40%)”。这种考核方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平时考核重内容轻形式。包括平时到课情况(40%)+平时测试、提问和参与讨论(30%)+课程设计作业检查情况考核(30%)。平时到课情况结合平时测试和课程作业检查进行考核,既考查了课堂理论教学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课程设计作业的进度情况。

第二,课程实践作业过程与结果两手抓。成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经济课程实践作业过程考核成绩(40%);二是课程实践作业最终成绩(60%)。这样的考核不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课程实践作业的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和课外的实践训练。

第三,期末考试注重知识的应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试卷试题

由选择题和计算分析题两部分构成,其中开放性非标准答案题占7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反映考试成绩,减少或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反映课题案例教学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学生应用建筑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多年斫ㄖ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 在采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后, 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建筑学专业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旁听,使原本不被重视的建筑经济课程,在到课率和学生评教方面均位于学院课程评教前列,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郭伟,马辉. 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18-121.

[2] 阮连法, 匡亚萍. 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72-74.

[3]苏平.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经济教育初探[J].华中建筑,2011,29 (11):169-172.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S].2011.

[5] 杨昌明, 庄惟敏. 建筑设计与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建筑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学》作为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理论性、应用性都很强,该课程的目的使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专业的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熟悉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装饰与构造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以利于相关专业知识之间知识的交叉应用, 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提高学生对房屋建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建筑设计部分,大多学生对规范能够理解,但因刚进入大学,由于在学习目标、专业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于设计还没真正学会应用;对二维图形之间的关系较模糊,缺乏想象力与立体感。在建筑构造部分,学生对复杂的构造层次内容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因没有真正结合实践项目,理论联系实际欠缺。该课程的内容较多,概念和专业词汇都比较严谨,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怎样使学生更易理解该课程的内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成为该专业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

1《房屋建筑学》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定位

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及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建筑装饰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开发、咨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我校对本专业的学生要求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能够尽快地在工作中独当一面。针对这一目标,必须对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需要在课程中加入大量广泛应用的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构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所占比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行业标准的把握,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房屋建筑学》为本专业大一新生第二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开过的专业课只有建筑装饰制图和建筑装饰绘画基础,学习了基本的构图和制图与识图,对于专业的认识还比较茫然,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教材内容上,有的章节讲的构造措施已不再用,但新版教材中仍有许多保留;其次本课程内容比较多繁多且费解,涵盖了民用建筑设计和工业建筑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涉及民用建筑设计及构造、单层厂房设计、多层厂房设计;该课程构造部分内容知识点零碎繁多,学习内容大多是国家规范、标准的解释,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由于是较早学习的专业课程,学生对构造做法、详图设计概念无具体的认识,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而且大部分上课都是课堂理论教学,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在课程设计环节时间较短,设计效果流于形式。

3提出创新性教学方法与改革方向

3.1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根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房屋建筑学课程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部分内容,考虑到民用建筑在本专业的知识范围,教学内容以民用建筑的介绍为主,对于工业建筑只做简单了解即可。

充实教学内容,适应建筑业发展。由于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 新构造在建筑设计中不断推陈出新,建筑功能、建筑构造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现行教科书应以发展的观点充实教学内容,力争把本学科最新的、 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3.2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3.2.1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讲的基本上是重点难点。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选取和房屋建筑学有关的视频或动漫进行播放,或者采用案例分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兴趣更为浓厚,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的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应预留时间给学生提问;其次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为什么要告诉学生本课程,学哪些内容,将来有什么作用,或者对有些概念,学生难理解的,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思想,分享各种己见。

学生是从事建筑装饰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设计和识图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奠定良好基础。

3.2.2有效利用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联系能力

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知识面欠缺,对建筑的组成或房屋构造不能很好的领悟,因此课堂上适当的利用一些金属材料或木材料做成的建筑模型教具来教学,从而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一些木门窗,铝合金等构造,教具可以联系工程案例来讲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2.3适时进行现场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现场教学就是带学生去施工现场,结合现场条件组织教学。根据《房屋建筑学》的课程特点,对于教学中构造复杂的部分,必须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讲解:比如讲到水磨石地面构造时,就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看施工工人如何用水泥砂浆固定分隔条,要熟悉水磨石地面的构造做法及施工流程。又例如,在讲到隔墙的类型与构造时,由于学生见得少,只讲理论太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批去施工现场看施工工人用何种材料如何做隔墙,要了解其施工的流程,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联系实践的能力。

3.2.4做好课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之后的课程设计安排,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建筑设计、施工图绘制等的实践训练。学生要熟悉设计任务书,还要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绘制及配合相关说明等。在时间安排上,通常要求在一周之内完成。

建筑设计要手绘图纸表现,课程设计的题目选择一般不宜太难。结合本专业特点,课程设计题目确定的多为办公空间设计或住宅设计比较适宜。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类设计题目比较熟悉,建筑面积不大且建筑功能简单,相关建筑设计资料齐全,比较适合刚开始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进行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给个成绩,而是要适时在教室进行指导,虽然在看草图阶段的时候已经为学生指出不足,但是在绘制图纸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很多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是在草图阶段不易发现的,而建筑施工图要求清晰、准确、绘制到位,这也给教师提出更多要求,审图要格外细致,并且将有问题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反馈给学生做最后的修改。教师对于普遍出现的问题要对学生做出总结,告知学生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课程设计要结合实际方案设计,真正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建筑构造的原理和组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图纸表达能力。

4结语

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最主要的是多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参观学习,让学生多观察与思考、主动学习,教师应根据专业要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传达最新专业知识并提高教学效果,为本专业的后续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孙惠,女,硕士研究生,郑州科技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教学工作。

张薇薇,女,硕士研究生,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钱思如.房屋建筑学先进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探讨[J].实践与探索,2012(17).

[2]郑瑾.参与式教学方法课程研究与探索――以房屋建筑学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3).

上一篇专业课教学

下一篇非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