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造价专业范例

建筑造价专业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1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设置

一、BIM技术现状调查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简称,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BIM技术作为下一代工程项目数字化建设和运维的基础性技术,其重要性正在显露。近年来,各地区政府正在积极的推行BIM技术在各地的建筑领域的应用。在2011年住建部印发的《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了要把BIM技术作为支撑行业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住建部在本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更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技术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等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1]。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都在筹建自己的团队研究BIM技术,同时随着国家相关BIM技术标准以及规范的出台,各单位联合推广BIM技术的意识逐渐加强,BIM技术的大协同时代必然来临。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推行和应用BIM技术十分必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行业的应用,是当代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BIM技术融入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BIM技术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变化,是建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BIM技术下的工程造价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造价人员只需要根据图纸运用软件建立模型,软件通过计算可以获得模型工程量和项目工程造价从而得到施工图预算,到项目施工阶段,可以用软件对项目实际发生的数据和软件计算的数据作比较分析,得到项目的结算造价、决算造价与真实工程造价指标信息等,到工程项目完工后,模型中的标准部分可分别保存到指标模型库中,为以后类似的项目工程造价作引用和参考。BIM作为一项建筑行业的新型技术,给工程造价行业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建立模型那么简单,更是给传统工程造价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BIM技术下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改革,是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跨越式发展对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顺应社会的发展,紧跟BIM技术发展的趋势,然后提出有效的培养措施解决目前BIM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思索在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BIM技术相关课程,是高职院校建筑类工程造价专业都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

三、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融入BIM相关课程的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邀请行业内资深BIM技术专家,在高职院校为中青年教师开展BIM技术与建筑业融合的专题讲座活动,让中青年教师了解BIM技术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2.高职院校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展开BIM技术相关科研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作为导向带动教学改革,实现传统专业教师向BIM技术专业教师转型的目标。3.通过校企合作引入BIM技术教学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长期聘请企业资深BIM专家为客座教授,可开设一两门专业课程让客座教授为学生讲授,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BIM技术,同时还可以与院内青年教师进行学习交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BIM技术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BIM造价创新实训室建设

工程造价或工程管理(造价方向)等专业主要培养BIM造价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建筑工程类核心专业课程有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建筑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及工程施工技术等,除了完善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外,还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在传统实训室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需加大对实训室的投入力度,分阶段进行实训室的建设,及时配备BIM技术相关的软件。初步可建立以下实训室:①BIM工程识图与构造综合实训室,可配备建筑识图虚拟仿真实训软件与钢筋平法与计算仿真软件;②BIM工程造价招投标综合实训室,可配备土建手工预算仿真软件、BIM三维算量、BIM安装算量、宏业清单计价专家软件、标书编制软件;③BIM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室,可配备BIM5D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施工平面布置软件。通过软件实践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BIM技术,与建筑行业接轨,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工作零距离。

(三)引入BIM相关教材

1.直接选用国内外适应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优秀教材

比如:BIM概论、BIM应用基础、BIM软件应用等。

2.组织校内资深BIM教师编写符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教材

同时与各公司合作交流,如广联达科技股份公司、深圳市清华斯维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宏业建设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合作交流,可以编写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BIM技术相关教材。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寻求与各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各公司可以提供给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参与建设项目最前沿的BIM技术的实习机会,除了让中青年教师对BIM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更直观的理解与认识,还可以了解建筑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以便今后可以在常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与改变,然后将这种新技术带入课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掌握BIM技术最前沿的新知识,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一体化。

四、结语

总体来说,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应该进行改革,向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方向改变。现在,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融入BIM技术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传统建筑工程专业融入BIM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期望可以总结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BIM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培养出“能识图”、“懂设计”、“会施工”、“善管理”的综合性BIM技术型人才。将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接轨,提高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与水平,以解决目前BIM技术人才紧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2015年国家住建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2]曹建文.基于BIM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6(18):20-21.

[3]陈蓉,曹婷帅,侯斯捷.基于BIM技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于探索——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55-57.

[4]于长英,徐玉梅.建筑类高校推广BIM技术的必要性及措施[J].建筑与预算,2015(10):5-7.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2

关键词:电力建筑;招标阶段;造价控制

一、引言

伴随着电网事业的优化与变革,电力工程项目迅速增多,电力建筑工程,由于规模大、投资成本高,一旦建筑对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电力工程规模大、投资成本等多种特点,电力建筑工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电力建筑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不必要资金投入。因此,在电力建筑经济中,应重点关注电力企业的招标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将造价管理工作融入电力建筑工程全部环节,只有造价管理工作得到应有重视。才能进一步提升电力建筑经济效益,在保障电力建筑同时,降低电力建筑成本,规范电力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电力建筑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造价控制对电力建筑发展的重要性

电力建筑行业,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电力行业建筑规模大,所需项目资金较高,受到多种内外因影响,很容易导致电力建筑成本不断攀升。其中,不必要的资金消耗,会导致电力建筑企业成本提高,致使电力企业受阻。而电力建筑招标阶段过程中的造价合理控制,不仅能够合理投入建设资金,更能确保电力企业建筑应用不会超过预算,也是电力企业建筑经济合理控制方式。在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中,不断提升电力建筑招标阶段成本控制能力,可以有效缩短电力建筑工程周期,提升电力建筑工程质量,在确保电力建筑质量同时,最大限度节约电力建筑资金,在招标阶段,对电力建筑造价工作整体进行控制,对电力建筑工程稳定运行亦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力建筑招标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一)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根据搜狐网最新消息显示,在电力建筑造价控制工作中,电力建筑设计阶段,为电力建筑造价控制重要时期。其中,电力建筑设计费用,相较于电力建筑项目来说,低于电力建筑1%,电力建筑项目设计费用,相对于电力建筑总成本来说极低。但是,正是这1%的电力建筑设计工作,对电力建筑项目造价影响却在75%以上。因此,应重点关注电力建筑设计工作,并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将造价控制工作,逐渐转移到设计环节,在电力建筑设计环节,切实调动一系列方式,对造价进行合理管控,应明确电力建筑设计造价、关注电力建筑设计更改部分,只有对电力建筑设计环节给予应有重视,才能合理控制电力建筑工程造价,在电力建筑工作中掌控主动权。

(二)施工组织阶段造价控制要点

在电力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涉及环节较多,任何环节管理不当,都会导致电力建筑造价成本攀升,不必要的资金投入,不仅会影响电力建筑企业发展,更浪费社会资源。因此,在电力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明确电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从而在多方面,对电力建筑项目进行合理管控。例如,在电力建筑造价控制中,应重点关注合同履行情况、工程进度审核工作,合理管控电力建筑工程出现的变更部分,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电力建筑索赔项目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力建筑施工阶段,充分发挥电力建筑施工组织作用,合理管控电力建筑资金投入与应用,把电力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确保电力建筑经济造价成本得到合理管控。

(三)招标预算编制阶段控制要点

相较于国外招标阶段工作来说,国内招标阶段工作管控能力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国内招标阶段应用时间较短,招标阶段管理工作较不完善。例如,电力建筑招标阶段预算编制工作不完善,预算编制作为电力建筑造价控制重要部分,对电力建筑造价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再加上,在电力企业招标阶段工作中,部分企业为了中标,会出现人为恶意降低投标价格,部分中标企业,其成本远低于建筑真正成本,这些不正当方式,虽然可能中标,却难以保障电力工程质量,或是出现工程变动,增加后期变动费用。电力建筑行业招标阶段工作不成熟,成本咨询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这些不同因素,都会导致电力建筑项目造价成本失控,只有充分重视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才能在电力建筑造价工作中,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电力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确保电力工程稳定开展。

四、电力建筑造价控制实施策略

(一)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要想提升电力建筑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能力,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重视电力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专业设计人才是电力建筑造价管理工作重要部分。因此,应选择优秀设计人才或是团队,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最大限度对电力建筑造价进行管控。其次,在电力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前,应做好投资估算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在电力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明确不同设计材料、设备、工期、人工费用等项目,综合评估电力建筑项目总投入,在设计阶段,对电力建筑造价工作合理管控。最后,在电力建筑图纸设计工作中,设计图纸作为招标阶段文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一定要做到详细且具体。在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中,为了避免电力建筑图纸存在的不足,在招标阶段工作中,应对不同电力建筑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审核,在详细审核中,能够规避图纸缺陷导致的成本提升,并制定出全面、科学的工程清单,对电力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管控,确保设计阶段电力建筑工程造价有据可依,合理管控电力建筑成本投入。

(二)完善建筑企业预算编制体系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建筑成本提升,因此,在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中,应不断完善建筑预算编制。首先,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给予预算编制工作充分重视,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专业预算管理部门,并在电力企业招标阶段工作中,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在完善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应构建预算、执行、控制、考核完善预算体系。只有明确预算管理原则,以电力企业招标阶段工作为依据,应用激励方式,才能提升预算体系执行与控制能力。电力企业的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执行工作加以监督,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整体动态,在固定时间段,对预算工作进行汇总,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与控制能力,从而确保电力企业资金具有安全性、规范性与有效性。最后,应在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重点关注预算管理评价体系工作,借助有效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应紧密结合政策变化,以绩效评价为中心,合理运用绩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以科学、有效管理方式,提升预算体系应用能力,从而应用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对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加以规范,确保建筑招标阶段低价竞标、恶意竞标等问题,从而提升电力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控能力,使电力建筑企业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有据可依。

(三)强化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能力

在电力企业招标阶段工作中,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管控,在招标阶段工作中,主要以工程发包、承包等形式出现,此种形式,在电力企业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此种招标阶段方式,具有极强竞争性。为了规避恶性竞争,确保电力建筑企业造价成本得到合理管控,在具体工作中,电力企业应强化组织结构管理能力,在招标阶段工作中,实行招标阶段负责人终身负责制,此种方式,在电力企业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项目负责人,从而预防干预因素,从而强化组织结构管理能力。在组织结构管理工作中,应结合组织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监督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规范电力企业招标阶段工作,强化招标阶段组织管理能力。应借助信用管理方式,对招标阶段企业业绩、不良行为进行查阅,在招标阶段工作中,将企业的信用情况归入考核工作中,使不良企业无法立足。应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不同招标阶段工作人员个人素养能够得到提升,提升电力企业招标阶段造价管理质与量,降低电力建筑项目成本,在招标阶段,对电力建筑造价进行合理管控。只有这样,电力建筑经济招标阶段工作才能得到规范,降低招标阶段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提升电力建筑造价管控能力,进一步推动电力经济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五、结语

对电力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加以分析,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重难点问题,主要集中于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中。因此,在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中,应不断强化电力建筑造价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电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为了使电力企业造价控制效果在招标阶段中得到更好提高,一定要对招标阶段工作不同影响因素、环节进行充分考量,及时处理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出现的问题,确保电力建筑经济中招标阶段工作得到合理管控,从而提升电力建筑经济招标阶段工作质与量,提升电力建筑质量。只有这样,电力建筑招标阶段工作才能得到应有重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保障电力建筑质量同时,带动电力建筑经济稳步提升,规范电力建筑行业招标阶段工作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79-180.

[2]邱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149-150.

[3]朱桂荣.建筑经济中招标阶段的建筑造价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53+52.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造价管理

近年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国家对城市化建设的重视,建筑行业也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提高自身能力,从根本出发,剖析问题,做出良好的管理决策,加强建筑造价管理以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1建筑造价管理的概念

建筑造价是指建筑工程所需的投资费用或实际开支的预期,具体说来就是企业要建造一项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分为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工程费用又包括设备及工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建筑行业,在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决策决定着企业今后的发展。同样,整个项目的系统化管理在建筑项目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不例外。

2当前建筑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执行力相对较差

管理制度在施工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往往许多施工单位将加快施工进度作为重点目标而忽视了管理制度的落实。如果没有管理制度,则会使施工进程相对吃力。管理的规章制度会明文规定一些要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施工之前工人必须加以思考并且牢记在心,只有满足相应的制度要求才能使建筑工作更加完善,并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际工程建设中,许多建筑单位只管加快施工速度,为了缩短工期,盲目地追求进度。在整个施工项目中,管理人员的数量欠缺,监管能力相对较差,甚至在许多施工企业单位中,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较为欠缺。大多数企业过度重视实施过程,忽略了管理决策,对工程管理的预算和控制认知水平较低。施工管理部门中,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设置较少,为施工项目的工程造价埋下了一些隐患。

2.2管理方式陈旧

在建筑实施的过程中,应设置从基层到高层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传统管理方式的严格严密性较差,建筑施工团队的人员往往是不固定的,但是企业单位对进度的要求又非常严格,因此,在人员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殊不知,管理阶段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管理方法不当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许多企业忽视了员工岗前培训这一阶段,导致员工进入工作环境会感到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的准确定位,理论和实践能力也相对欠缺,导致施工进度较慢,学习效果和施工进程不理想。企业应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严格增加岗前培训,加强对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各个方面的管控,提高员工的素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才能让整个项目实施起来更为顺利。

2.3安全问题被忽视

在所有的施工项目中,都要谨记安全第一。安全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一大重要宗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施工项目安全进行严格把控,对于建筑单位而言,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计划体系,做好安全保证,大致包括制度体系、思想理论体系、组织体系三个方面。每个体系都有其对应的各种方案,要结合多个方面给相关人员灌输安全思想,从而确保安全施工。项目安全负责人员也应该恪尽职守,固定时间检查建筑安全,消除隐患。企业应保证安全政策的落实,可以通过现场调查、人员对接、制定安全计划保证书等方式来进行安全监督。要重点落实纸质计划书,建筑无小事,一定要时刻谨记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安全是第一保证,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让安全第一的思想根植于每个施工团队的心中。

2.4建筑造价预算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对工程造价的预算和控制水平较低,往往过度重视项目的实施过程,忽视决策过程。工程技术人员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意识薄弱,知识运用能力较差,导致我国建设和结算的顺序相反,工程造价带来的经济效益难以落实。专业人员应从各个方面对造价费用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规划,为企业的项目工程把好关。

3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策略

3.1制定建筑造价管理目标

要对建筑造价管理目标进行规划,并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推动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同时要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施工项目中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合理节约并控制工程成本。因此,造价管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制定建筑造价目标,增强执行力,认真履行员工职责,为企业把好关。在筹备期确定目标和整体规划,组建项目组,梳理项目时间分工;在执行期确认项目小组沟通机制,管理部门人员和施工团队要就问题达成一致,保证问题跟进,阶段情况同步;收尾期进行复盘、项目回顾,记录和总结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此外,要针对细节进行检查修补,为施工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协调建筑造价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使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3.2加强建筑造价过程的有效管控

在进行项目工作时,不应忽视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例如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虽然其在整个项目阶段的占比较小,但是对整个工程造价有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造价管理人员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来做出一个符合规定的造价管理方案,在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效益,以此来保障造价管理方案符合建设目标。企业应实现精细化管理,做好设计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要优化设计方案,做好规划工作,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整个施工项目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有效地控制总成本。分析计算项目中的沉默成本、联合成本等对总成本的影响,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额外费用,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在预算合理、工程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最大化。

3.3提高施工团队的专业素质

施工团队是整个项目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组织,每个团队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团队文化,每项技术知识都凝结了整个团队的智慧,在工作时如果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应共同讨论,求同存异。每个人的想法不可能一模一样,可以在团队内部进行商讨,每个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由负责人定下一个集体赞成的方案予以实施。施工团队的良好素质是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日常施工中常存在浪费材料、配合不默契、技术生疏、忽视安全等问题,会大大影响施工的进展,因此企业应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培养团队员工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高其安全意识,培养施工团队的“匠心精神”,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这不仅有助于加快项目进度,还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形象。

3.4兼顾建筑造价和质量

平衡建筑工程中造价和质量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要在每个关卡严格管控。许多企业存在选材不合理的问题,如在材料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了价格更高的一方,这就会造成成本的浪费;或者是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未对材料进行对比,误选了质量较差的一方,使得呈现的建筑效果差,并且可能增加后期的修补费用。因此,建筑单位应在材料质量过关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一方,重视性价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或质量不过关的情况。细节决定成败,应保证项目工程有效合理地进行。

3.5加强对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视

建筑造价的核心在于控制成本,在呈现良好建筑效果的同时节约建筑成本,减少费用支出。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开始将核算重心转移到了工程造价上,但是在实践中仍然会忽视其作用和意义。项目工程实施的合理顺序应为先计算,后实施,而许多企业在实施项目工程的过程中将其顺序颠倒,就会形成先施工,后核算的局面,这就会降低工程经济效益,并且有失核算准确性,使其存在很多不可预测性。因此,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之前,要贯彻落实每一项细节内容,做好全面预算。在对大规模的建筑项目进行造价管理时,其涉及的内容更多,范围更加广,遇到的问题也会比较多,因而造价管理人员更应认真计算核对每个细节,增强执行力,提高自身能力,从根本出发,剖析问题,加强对建筑造价管理和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涵盖内容广泛,是一项责任重大同时受多方因素影响的工作,管理人员应在加强管控的同时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善于第一时间发现每个小问题和小细节,并采取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手段和措施,加强建筑过程中的有效管控,实现建筑造价管理目标,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探究,使建筑企业可以一直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华旭.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148-152.

[2]袁婕.提高建筑造价管理中工程经济效益的途径[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0.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4

1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差

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人员专业素质的调查,从中发现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差。尤其是在一些国有开发性投资企业中,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工作的不够重视,在先关人员的任用上,随便从其他工作部门调取一些人员进行相应的工程造价工作。而这些人他们往往对工程造价工作的认识不足,不能够熟练的掌握工程造价计算的技巧和方法,最终不能够帮助企业完成造价评估的目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提高工程造价质量的科学措施

2.1企业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重视

要想解决相关工程工程造价的问题,企业首先要加强自身对工程造价过程的重视。对于建筑业来说,工程造价的数据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利润状况,以及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视程度,工程造价如果合理就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的市场数据,让企业制定出科学的经营战略。同时企业还可以对生产成本做出科学的预算,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的有序性。加强企业对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还需要企业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业务水平。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造价资料,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2.2健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构建时首先应该加强对相应部门的建设,协调好造价部门与企业内部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建设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管理,从而促进企业工程效率的提高,提升工程建筑的质量。其次在进行相关制度的建设时,国家行政机关应该积极引导建筑工程造价体质的建设,加强对工程造价行为的监督,为企业的造价管理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逐步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造价预算审批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第三,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的标准和操作程序来操作,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四,在进行项目招标时企业还应该及时成立内部的专业机构、聘用专业的造价管理人员,提高工程造价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质量,促进企业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3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企业工程造价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往往会导致工程建筑造价数据的不科学,最终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但是从建筑工程造价的工作本身的性质来说,它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所以在进行人员培训时应该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企业可以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以及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培训中能够促进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时俱进形成自身的工程造价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的工程造价的水平和素质。第二。企业可以定期进行专业讲座,提高他们对工程造价工作的认识,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最终提升工程造价的质量。

2.4统一工程造价规范

统一的工程造价规范就是指将工程造价的规则以及工程造价的过程进行统一的规定,从而来调整工程造价人员的操作行为。同时统一的工程造价规范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积极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工程造价质量的提高,保证企业建筑工程施工进度。

3、总结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5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发展

1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它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科学规划与预测,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建筑施工环节的成本运转消耗情况有着良好的动态监控;其次,工程造价管理能够最大化的加快建设速度与提升工作效率,科学管控项目建设总规模并有效限制重复建设,坚决避免随意自发性与盲目性,保障各个投资方的利益,把投资风险降低到最小化;再者,合理确定与有效管理是建设单位工程的核心,它是严格遵循工程造价运动的特点与客观规律的,它能够良好的维持建设单位中工程造价与管理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兼顾好社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投资效益。总的来说,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深刻的重要性,能够保障企业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过程控制意识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建筑工程造价缺乏全过程控制意识,更多的是把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重心放在了竣工结算方面,使得预算与实际存在较大的悬殊;事后控制的情况也层出不穷,缺乏事前良好的防范与控制,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投标环节中,严重缺乏对建筑施工项目的监理,它对后期建设工程造价与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加强施工管理与科学组织施工以进一步严格控制建筑工程的管理与造价,工程造价管理落实到建筑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增强建筑工程全过程的控制意识与理念。

2.2忽视了整体工程造价的前期预防控制

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多数项目的结算时控制后的管理模式,它主要是针对实际结算费用的方式而提出来的,可以往往存在忽视整体工程造价的前期预防控制,把重心单纯的放在审计成本上,而不是预测与控制项目成本上,也没有重视投资估算的作用,缺乏对产品实际需求情况的市场调研,没有准确科学的拟建项目的实现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还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因为当前我国的市场准入门槛在不断的降低,不少企业进行异地承揽与跨行业经营,这就增大的预算定额工作的难度,典型的问题还突出表现在缺乏有针对性的定额标准,预算定额体系有漏洞。

2.3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待提高

综合的工程造价管理涵盖到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不确定性比较强的工作,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可是不少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普遍不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素质建设,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为日后的建筑项目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规划。可是有些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玩忽职守,成本控制在活动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一些因素,他们往往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办不到,而且成本控制领域的工作人员质量也不达标,预算定额的扩张活动在这些人员的影响下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建筑造价管理发展趋势

(1)建筑价格将实现计划向指导性价格的转变。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预算定额管理方式,不能仅仅以计划价格为指导性价格。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发展尚未成熟,政府对建筑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能够有效调节建筑行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工作不再仅仅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对行业的造价管理工作也逐步发挥作用。(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已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建筑造价管理工作将进一步引人信息化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建立造价信息网,可以将一些与建筑造价管理相关的政策到该网站上,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建立相关信息系统,开发各类造价管理软件,以此来实现建筑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建筑行业造价管理工作效率。建筑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为建筑企业与政府及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够将造价管理相关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储存起来,这也有利于实现建筑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化。(3)我国建筑造价管理工作中造价审核工作将逐步正规化。造价审核工作主要是以计算工程量的方式,来考察预结算是否正确、费用是否准确。审核工作的正规化主要表现为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合同、签订招投标书、工程变更签证等资料的正规化,建筑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来计算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严格进行计算审核。这些都表现出我国建筑造价管理工作审核逐步正规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自始至终作用于施工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以加强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使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上一个新台阶。但是,社会时代在发展且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预算法则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本文探究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夏建波.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03):187-189.

[2]马卫龙,马庆国,王珍.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06):233-235.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6

关键词:“BIM+装配式”;工程造价;课程设置;组织形式

2017年3月,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1]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出台适应地方发展的指导意见及相关政策。随着各级政府推进装配式建筑行业开展而不断出台激励政策,装配式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施工等方面需要BIM技术支持,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2-3],已引起相关政府、企业的高度重视。2020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4]指出,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需要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支持校企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支持院校对接建筑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投资估算、概算、预算,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结算、决算都需要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具有“BIM+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造价类的人才需求必然大量增加,“BIM+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工程造价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大环境,将“BIM+装配式建筑”入课,对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相应的“BIM+装配式建筑”特色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加快装配式建筑队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1“BIM+装配式”课程在高校的应用现状

利用BIM技术可三维展示建筑模型,虚拟仿真施工过程,可视化、仿真模拟功能可加强教学效果,同时易操作性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经过多年推广,BIM技术已经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并推广开来,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BIM类应用课程[5]。部分高校开设“BIM概论”课程,让学生对BIM技术的理论及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部分高校单独开设“BIM软件”,集中讲授Revit软件操作,提高学生的BIM应用能力。随着BIM类课程应用的成熟,部分高校结合“1+X”证书制度的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结合课程深度将BIM课程安排在各个学期[6-7]。同时,各高校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将BIM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如戴斌成[8]利用BIM模型仿真程度高和浏览效果好的特点,帮助学生丰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曾欢[9]运用BIM技术的虚拟模型现实仿真来解决当前工程施工中的难题,确保建筑设备与识图课程教学优化。装配式建筑将现在工厂加工制作好的建筑构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减少了现场作业,能够有效减少建造过程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装配式建筑还具有生产效率高、工期快等优势,符合国家实现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趋势。虽然装配式建筑在政府的推动下正在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经验的教师较少,成熟的教学案例也较少,所以开设装配式课程的高校不多,且多集中于高职高专。但是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院校开始探究装配式技术相关教学案例及相关课程。部分学校在原有课程中植入装配式相关的内容单元,使学生对装配式有了基础的概念。部分学校单独开设装配式相关课程,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类课程、施工类课程及造价类课程[10],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装配式的技能知识。随着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的转型发展,越来越多高校致力于研究将BIM技术与装配式技术融合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张天龙等[11]针对现有装配式建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足,结合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和行业需求,构建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装配式建筑BIM实践教学目标,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案例驱动法,建立了装配式建筑BIM一体化实践教学框架。王鹏等[12]结合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平台设计了虚拟现实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

2“BIM+装配式”课程设置原则

“BIM+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应合理设置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以培养适应“BIM+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的工程造价人才。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应为先掌握造价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掌握“BIM+装配式”技术。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行业更加强调多专业设计同施工间的配合协调,而依托于BIM信息化集成的优点,“BIM+装配式”让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更优化。因此,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时,在4年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始终贯穿着“BIM+装配式”知识,避免“BIM+装配式”知识的脱节,让在原有扎实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基础上同时具备“BIM+装配式”技术知识。同时,在课程设置时应更加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设置,在实践性课程环节中加强校企合作,如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课程中作为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应以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及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为不同“BIM+装配式”课程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培训基地及在线网络课程以及VR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以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及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探索“BIM+装配式”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BIM+装配式”工程造价实践评价方式。

3“BIM+装配式”课程组织形式

在“BIM+装配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13]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即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大学生创新训练3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3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实现知识融合与能力的提升。

3.1“BIM+装配式”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即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可分别对BIM技术与装配式技术进行教学。BIM技术主要教学内容包括BIM技术的发展内涵即原理、3D建模方法的模型参数设置、BIM工程量算量及计价、BIM5D可视化信息化动态施工及造价管理等。装配式技术方面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装配式建筑内涵、装配式建筑体系、装配式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管理及装配式建筑造价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较为完整的BIM及装配式技术的基本知识体系,掌握装配式技术的造价、管理方法和手段,解决“BIM技术和装配式技术是什么,怎么学习”的问题。

3.2“BIM+装配式”的实践教学

工程造价专业集管理与技术于身,强调知识的应用。而BIM与装配式技术都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体系,更需要综合应用“BIM+装配式”知识的能力,而“BIM+装配式”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应用工程实际问题综合实践能力的较为有效的课程组织形式。根据BIM和装配式技术的重要知识点可以单独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结合2种技术共同开发实践教学内容。融合“BIM+装配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是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三维建模、工程算量、装配式施工模拟、节点碰撞检查等,强化“BIM+装配式”课堂教学知识及综合实践能力,解决“怎么应用BIM+装配式”的问题。

3.3“BIM+装配式”的课外创新训练

以知识体系及实践体系为载体进行创新训练外,提倡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如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到校举办科学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BIM与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前沿、工程应用情况及难点及对建筑业产生的影响,为学生提供新的视野,引发学生对BIM与装配式技术应用难点问题解决的思考及学习“BIM+装配式”新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4“BIM+装配式”课程设置方案

为使“BIM+装配式”理论和技术始终贯穿整个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工程造价专业“BIM+装配式”课程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可以在原有的课程中加入“BIM+装配式”的理论技术,也可以单独开设相关的课程,但为避免过多增加学分应以植入课程为主而新增课程为辅。并结合现有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情况及行业内具备“BIM+装配式”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情况,通过“BIM+装配式”课程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建议在基础课程内植入“BIM+装配式”技术,让学生对“BIM+装配式”技术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以扩大学生“BIM+装配式”知识体系,开发相应的“BIM+装配式”教学案例,增设专业实操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BIM+装配式”技术具体应用。同时,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方式打破了传统现浇方式,由“建筑”模式转化为“制造”模式,因此装配式建筑的计价方式也与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可单独开设装配式建筑造价类课程个性化打造装配式造价人才提高学生竞争力。而BIM技术更注重软件的操作技能,所以也可以单独设置课程以提高学生应用BIM技术的能力,具体课程开设方案如下。植入性课程建议设置概论类课程、制图识图类课程、构造材料类课程、施工技术类课程。在概论类课程中植入BIM及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相关专题内容,让学生对“BIM+装配式”技术有初步认识,了解BIM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理解掌握BIM及装配式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在制图识图类课程中植入BIM三维可视化协助施工图的识图,装配式建筑的识图相关内容,使学生直观了解BIM可视化功能,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图纸的识图。在构造材料类课程中植入BIM三维可视化辅助演示,装配式建筑构造,可让学生了解BIM可视化及信息化功能,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构造要求。而在施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中植入BIM漫游可视化辅助演示,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块,使学生对BIM信息化及虚拟仿真功能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借助BIM的可视化帮助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制作、运输及施工、安装知识,为装配式计价打好基础。建议开设BIM软件类课程、装配式建筑造价课程。BIM软件课程包括Revit、Navisworks、BIM5D等系列BIM软件的操作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BIM软件操作,能够运用BIM软件完成工程建模,进行虚拟仿真施工模拟,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装配式建筑因其建造方式与传统现浇建筑相差较大,造价方式也与传统的模式有差别,新增装配式建筑造价使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方法,能够完成装配式建筑造价文件的编制。除此之外,还可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加强“BIM+装配式”技术应用,以检验“BIM+装配式”课程开设的应用效果。

5结语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7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管理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发展理念,建筑行业也从高耗能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变,对资源、能源进行了整合。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国家也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倡导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了能源及资源的节约同时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应不断强化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何为绿色建筑工程

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属于全新的理念,其可以充分满足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要求并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应将绿色理念渗透到设计、施工过程中,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提升绿色建筑的整体建设水平。此外,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还应合理地引入绿色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实现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的原则与要点

2.1主要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时应充分遵循资源利用原则、经济性原则及全生命周期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造价预算及成本的管理目标,并为后期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资源利用原则是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地利用,有效地控制浪费及耗损情况。目前,绿色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环保材料,以此来体现出绿色建筑的环保性、节能性,同时在使用环保材料时还应做好实地勘察工作,确保所选用材料性价比可以满足绿色建筑工程的要求,同时在进行材料选购、保存、使用的过程中应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合理地利用施工材料避免浪费情况,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绿色建筑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还应充分遵守经济性原则,也就是保证所选用技术、材料及设备的经济性。绿色建筑工程对技术、材料与设备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与传统建筑相比其资金投入量也相对较多,但是不得降低前期投入,为后期技术应用、设备运行及材料的应用提供保障,在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整体建设成本。在提升绿色建筑整体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企业长远发展。全生命周期原则也是绿色建筑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后对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进行全面考虑,以此来保证资金使用方案的合理性,确保绿色建筑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2.2具体要点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要点分析可以为具体的预算及成本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确保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策略的实用性、可行性。绿色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等,同时应达到室内及室外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确保绿色建筑的使用功能并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建筑对施工技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绿色建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对技术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在一定限度上增加了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应对其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式,最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通过对绿色建筑工程特点的分析可以对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并可以实现全面管理,保证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措施的科学性,通过对人员、材料及设备的有效控制可以对成本支出进行调整,并可以对绿色施工技术等进行优化,确保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对造价预算及成本的控制。

3主要的管理措施

3.1造价预算

3.1.1转变传统观念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都属于高耗能产业,建筑企业也没有充分认识绿色建筑的优势,片面地认为绿色建筑建设会提升整体建设成本,这样不仅会阻碍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无法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更无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因此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转变传统观念,在进行绿色工程设计、施工方面避免内容变动,以此来控制支出。此外,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来提升预算造价水平。在对绿色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进行分析后构建起相应的环保机制,控制工程施工中的消耗量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3.1.2准确把控造价预算前提

第一,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确保造价预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绿色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在造价预算过程中应充分地做好市场调研、资源优化、寿命周期管理等工作。由于绿色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较多,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样也对造价预算人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造价预算工作的水平与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造价预算人员入职时就应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以此来保证其专业性。管理人员还应做好内部控制工作,构建考核机制,选出优秀的人员,确保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第二,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应充分满足工程实际要求。造价预算初期造价预算人员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内容,并做好现场勘察、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工作,以此来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以同时做出不同的造价预算方案,从中选择最佳方案,确保绿色建筑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第三,完善造价预算人员根据管理机制。在进行造价预算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施工内容,并充分了解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实现对造价预算的动态化管理。同时还应确保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可行性。第四,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应始终贯穿于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做好绿色建筑工程设计分析工作,构建起设备维护、资源使用、后期运行等方面的造价预算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管理。

3.1.3强化预算编制工作

第一,做好实地勘察工作并将其作为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主要依据。要想保证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与施工现场相符,造价预算人员应做好现场勘察工作,并对绿色建筑中涉及的人员、材料、设备、水电布置等工作进行综合考虑,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在与实际工程要求进行结合后合理地选择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使造价预算人员可以充分地了解工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造价预算人员还应详细地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细化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最终保证造价预算工作的有效性。第二,对绿色建筑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的分析。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是关键,这就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充分地了解施工图纸,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绿色建筑造价预算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内容后才可实施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此外,造价预算人员还应充分了解图纸中的重点内容,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编制内容可以满足绿色工程施工要求,提升造价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3.2成本控制措施

3.2.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现阶段,大部分绿色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此种管理模式并不适合在绿色建筑工程中应用,再加之绿色建筑工程自身特点比较明显会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所以在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分析后应对传统成本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在引入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进而提升成本数据传输效率,提升成本数据的精准性。与此同时,绿色建筑企业还应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并构建相应的评估机制,实现对成本管理的有效监管。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对成本管理进行细化并明确管理责任,充分地调动起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成本管理体系的使用效能。

3.2.2强化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绿色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应充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严格地控制施工质量。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各施工环节的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若发现质量问题应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化。第二,保证现场管理效率。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时应对施工人员的行为、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因人为原因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以此来保证成本管理的效率。第三,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对成本增加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应构建成本管理应急预案,避免不可预见的因素给绿色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成本带来不利的影响。

3.2.3强化合同管理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中,合同是对双方行为进行控制的主要依据,因此应确保其管理效率,但是如果合同内容、管理过程出现漏洞会导致风险的出现,严重时还会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其中内容并对其中条款进行细化与确定,以此来保证各参建方的利益。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应由专业人员完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避免各参建方利益受损。同时,在进行合同管理时还应强化工作人员的认知度并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充分满足合同要求。

4结语

从现阶段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来看,其必将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更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其中工程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建筑企业应根据绿色建筑发展要求构建起一支专业素质强的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团队,进而提升绿色建筑造价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的水平,为建筑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时艳.预结算及合同签订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9(6):222-223.

[2]蔚存荣.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山西建筑,2018(36):213-215.

建筑造价专业范文8

本文结合现阶段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以“工程造价”课的专业特点为研究对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结合现场工程技术“活学活用”的掌握工程造价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技能培养视角下的实战化教学和拓展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工程造价;实战化;双技能培养

工程造价形式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刚刚在课堂上讲的一种工程造价形式便会落后于当前的工程实践解决办法。本文站在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提出双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现场实习和模型展示的方法,增加学生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感性认识,在讲解其基本构造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组成部位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双技能培养模式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课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步入高年级的工程管理学学生要很好完全的进行建筑方案测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等工作,就需要能够系统地、灵活地掌握工程造价的相关理论和操作能力。和其它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相比,“工程造价”课程强调实用和现实,相关的理论和操作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但现实中真正给学生独立进行造价预结算等工作的机会时候,他们缺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理论授课没能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那么怎么样在“工程造价”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多角度、多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的理解,保证学生既能够在充分理解工程造价原理和方法,同时在日后的工作中又能理论结合实践,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无疑是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很多工科院校对工程管理学毕业的学生要求比较高,往往是要求学生刚入职就能独立造价完成各项包括构造节点在内的预结算项目。在“工程造价”课教学过程中,应整体构建与建筑造价课程造价、工地认识实习等实践内容的横向教学体系,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双技能培养,这对“工程造价”教学会取得良好效果。

2.双技能培养视角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过程的实战化。

在课堂上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讲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工程造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分析工程造价原理和方法入手,学习和掌握“工程造价”中不同材料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如何组合拼接。也就是说,教师让学生认识到讲解的不是具体的某个预结算,而是所讲解的构造为什么这么做预结算,其构造原理怎样,以此用掌握的构造原理解决新的构造问题。如果每学一个新的定额子目,都能弄清楚其背后成因,那么对每次新构造形式分析就不断强化了工程造价原理。而利用实际项目中的构造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构造原理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工程造价的做法与实际项目工程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往往会举一些生活中随见的例子来解释相关的构造知识,这样能从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中解释生涩的构造原理,使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理解真正做到“活学”。在讲授构造原理和方法时,首先把当前实际工程常见的预结算向学生讲解分析,再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绘制对应的构造节点。当真正遇到没见过的预结算时,可以按照造价要求和构造原理方法进行类比,造价出符合构造要求的新构造节点来,让学生自觉做到构造知识的“活用”。

2.2学习过程的拓展化。

教师在讲授一个新的构造做法时,温故而知新,以旧构造对照讲解新构造,其中的原理和方法是一个螺旋提高的过程,同时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仅仅在课堂上的45分钟讲全听懂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把构造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对其的理解拓展到相关课程和工程实践当中,理解起来,更形象具体。在建筑造价课中可以增加“工程造价”的知识内容,造价课上学生在造价完方案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方案做墙体保温、隔热预结算,屋面防水预结算,吊顶的预结算等,这样能让学生运用在“工程造价”课上学的构造原理和方法针对自己的方案特点进行自主的预结算。在造价中遇见问题时,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和纠错,学生自觉自主的预结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加强对工地现场的认识无能可以给学生提供预结算的实物参照,其作为“工程造价”课的实践环节是学生提高工程造价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工地现场的实习,学生能了解建筑构造做法的特殊性,能站在施工的立场上去分析哪种做法更有利于施工,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在满足工程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更经济、更节约工期,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学习过程的拓展化实际上就是对已经掌握的构造原理和方法的重新构建,就是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自觉形成一套符合构造原理方法的创造性思维。

结论

实际工程当中的工程造价形式各有不同,要掌握所有具体的预结算样式是不可能的。教师在传授“工程造价”课时,应该首先强调工程造价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然后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不断自觉的目标预结算过程,从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两个角度来实现对工程造价课“活学活用“的理念。

作者:张云波 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瑞锋.建设以实践为主的工程造价专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