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技术范例

建筑工业化技术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1

关键词:工业化;建筑;经济性评价;DEA标杆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这一现象使得民众的居住需求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根据国家有关部门专业统计预测结论可知,我国的城镇化率在未来十年内将增长至少10个百分点。但是,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根本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城市化住房需求,这一点与传统建筑方式所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是分不开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推动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加入建筑体系改革过程中,这一建筑方式就是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又被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创新建造技术的一种典型代表,其本质上归属于半生产建造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在正式施工前,建筑的每个单体部分都能够事先在工厂完成整个的制造过程,施工人员只需要在建筑工地完成组装即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建筑建造效率,还可以避免传统建筑方式所带来的大量资源浪费,因此,这一技术在国内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践中,建筑类施工企业却持着与政府完全相反的态度,只有少数大型房地产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在其部分工程中使用了工业化建筑,而在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仍旧在使用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企业在使用工业化建筑时遇到了严重“成本增加”障碍。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有关部门也适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凡是采取工业化建筑方式进行建设的企业,国家都将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从本质上讲,国家这一政策所规定的补贴数量并不是十分明确,是否能够切实补偿企业成本增加额度是不确定的。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工业化建筑成本进行经济性评价就成了亟待解决的热点课题。

1工业化建筑增量成本测算技术研究

1.1体系构建

本文为了提升工业化建筑增量成本计算的精确性,汲取了众多学者的经验与思路,从增量成本类型以及装配建造工艺两个维度完成了增量成本指标的构建。从本质上讲,增量成本与边际成本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是指由于实施某项方案而额外产生的成本,本文参考了较为成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定义方式,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了研究,最后将减少的成本也确定为增量成本,但将其值确定为负值,具体而言,工业化建筑的增量成本包括构件生产、人工增量、材料增量、机械增量、模板摊销增量、固定资产摊销增量、税金增量、利润增量等。

1.2模型构建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本文基于BIM信息化计算建立了增量成本计算模型。首先,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并集合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建立的数据模型,能够显著降低传统手动计算的错误率,常见的BIM建模软件主要包括Revit、Bentley等,其中,Revit的计算精度较高,并且与鲁班、广联达等算量软件之间有接口,因此,本文应用Revit完成了精细化建筑模型的构建,并采用了鲁班土建等软件完成了相关成本的计算。其次,工业化建筑项目通常分为五个阶段,根据阶段的不同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文件类型: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合同价、工程进度款、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其中,在施工之前,合同价的精确性相比于其他造价文件来说是最强的,通过合同价可以显著提升增量成本计算精确度。因此,本文通过企业实际提供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合同价为装配成本[1]。

1.3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上海市某建设项目作为分析对象,本项目采取工业化建筑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总面积为4012平方米,承重预制构件包括叠合板、预制楼梯等,构件生产厂与施工现场距离约为240公里。该项目密集现浇定额选用上海市相关材料中的数据。带入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全建造阶段增量成本数值,其中,与现浇建造方式相比,工业化建造方式每平方米要多花费654.58,其中,后浇混凝土、装修方面能够降低一部分成本,而构件、吊装能够显著增加成本数量。

2工业化建筑增量效益测算技术研究

2.1体系构建

工业化建筑能够显著改善当前建筑领域施工方面的多种问题,例如资源浪费、施工方式粗放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经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工业化建筑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资源节约、工期缩短、政策补贴三个方面对工业化建筑增量增益结果进行有效测算。首先,本文所选取的资源节约效益指标来自《装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与《房屋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除此之外,本文还用是引用了全国统一的相关消耗和计算文件,在实践中采用了因素分析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完成了工业化建筑综合增量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在工期缩短效益指标方面,本文选取的资金成本效益以及建造费用效益,并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分。最后,在政策补贴效益指标方面,本文对全国多个城市所提供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相关优惠政策进行了查询,并最终总结、构建完成了政策补贴经济效益指标体系[2]。

2.2模型构建

在具体的模型构建环节,本文同样选取了BIM仿真模拟技术完成了现浇建筑相关数据的获取。首先,在资源节约效益测算模型建立方面,本文对预制构件生产。吊装、后浇混凝土以及全过程装修四大步骤及其资源消耗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了相关的资源消耗差异系数,并据此完成了工业化建筑资源节约效益计算模型的构建。其次,在工期缩短效益模型计算方面,本文考虑了较长时间工期背景下资金的时间价值。本文采取了复利计息法对相关资金利息、税费等政府政策涉及的各种费用节约种类进行了计算.

2.3实证分析

为了确定相关模型建立的科学性,本文依旧选取了上海市某建筑项目(与上一阶段实证分析项目相同)作为实证分析对象,这是由于上海市对于工业化建筑的奖励政策具备一定代表性。根据综合计算结果可知,政策补贴效益能够达到每平方米150元左右,但是在实践中,政策指标效益受市场波动性影响较大,因此,相关政府可以根据房地产相关市场价格波动进行动态调整。此外,在计算过程中,施工用电的经济效益最低,这与装配式建造所采用的大型机械数量增加是分不开的,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单位可以加大轻型预制构件的研发力度,进而综合降低建造成本。

3工业化建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

3.1DEA-标杆项目评价建模

在对工业化建筑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完成的就是DEA-标杆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选取,本文所选定的指标包括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两种,其中,投入指标包括预制构件生产增量成本、预制构件吊装增量成本、预制构件灌浆增量成本;而产出指标包括资源节约增量效益、工期缩短增量效益、政策补贴增量效益。

3.2工业化建筑经济性评价系统开发设计

在系统开发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首先完成系统架构的设计,在这一阶段,本文选取了分层式结构对经济性评价系统进行架构设计,在实践中主要分为数据层、系统功能层以及用户层。其中,数据层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生产数据库、预制构件安装数据库、项目基本信息数据库。系统功能层能够为相关用户提供数据计算、数据分析等功能,是系统价值的主要体现。而用户层与客户连接十分紧密,主要起到承接用户输入数据的功能。该系统建设过程中可以基于C语言,通过Kafka工具对数据模块进行开发,最终完成整体功能区块的建立.

3.3DEA-标杆项目评价技术及系统应用研究

为了保证决策单元的可行性与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根据上海市某住宅项目、北京市门头沟保障性住房项目、海门市御园项目为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上海市某住宅建筑项目地上总面积为8030平方米,包括两栋住宅楼,北京市建筑项目总面积为49156平方米,郁闷项目地上面积为22258平方米。本文对建筑项目的预制构件生产成本、工期缩短效益基本数值进行了收集与统计,并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相关系统中[3]。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在上述三个项目工程中,上海市某住宅项目的表现最好,其投出的增量成本值最少,且阐述的增量效益值最大,因此可以作为其他项目的标杆。

4结论

纵观全文,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关键时期,传统浇筑式建筑方案容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且总体实用性存在很大缺陷。而工业化建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当前工业化建筑由于成本原因,并未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建筑增量成本测算技术研究、工业化建筑增量效益测算技术研究以及工业化建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技术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希望国家能够以本文所提出的研究结论为参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政策制定的实用性与科学性,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顺利完成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王凯,梁建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发展及实现路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国峰.实现建筑工程模块化设计提升工程经济效益[J].经营者,2019,33(004):149.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在基础建设大发展的国情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和建筑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传统专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也日益更新。壮国桢[1]、朱建柳[2]等从课程角度进行人才培养的优化,万军[3]等从制度上进行了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徐兴林[4]等则从学分制的角度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大约300人,学生就业率超过98%,就业前景良好。2013年学院响应国家人才“立交桥”的教育改革,和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班,至今已有6年。在6年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学生素质还是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中职加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班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仍存在一些缺陷尚需优化[5][6]。

一、方案制定

针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相关要求,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优化策略。通过对企业、专任教师以及学生的调研,分析建筑工程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进而从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详见图1)。

二、实施性教学计划优化    

(一)实践课时比率增加

中高职衔接培养宗旨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如何制定与中职阶段学习有差异,并具有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同步递增的教学计划呢?我院每一年都会对中高职衔接班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其中优化实践课及课时量是制定最新教学计划的核心,详见表1。分析2015级至2019级教学计划实践课时百分比变化规律可知,语文、英语等基本素质课的实践课时占比变化不大,以建筑CAD、土木工程识图为主的专业群平台课实践课时25%-42%之间,专业模块课和专业群互选课实践课时比率也是逐年增加,经过不断优化教学计划,2019年总课程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1.4%。由此可见,学院高度重视对中高职衔接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课时量的增加方面,逐步优化教学计划。

(二)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相结合

为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对应,促进中高职技能培养的提高,中高职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课时的优化逐年完善。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实施性教学计划可知,高职阶段的基本素质课,包括高职高专英语、高数等课程,计划课时数有所减少。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例如土木工程识图、测量放线高级工考证实训、建筑CAD高级工考证实训等与岗位需求息息相关的课程的计划课时数呈增加趋势。

三、课程标准优化   

(一)技能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对应

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中高职培养的初衷和目的。技能与岗位需求相对应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中高职学生的培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一方面提升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技能。因此,课程标准设置知识目标、单项能力目标以及素养目标三部分,课程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情景教学法展开,并在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

(二)课程思政元素的引入

优化课程标准是以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案达到最优教学目标。传统的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概述、目标、内容、教学要求、课程实施、教材编写与选用、课程评价等。在高职教育的新时期,课程标准优化的重点——引入课程思政。“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教育已经不再是思政老师的“专利”,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应渗入思政教育的元素,犹如盐溶于水一般,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每一门课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性强、责任重大,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传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四、教学活动优化    

“教”与“学”如何能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完成,是中高职教学班任课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现阶段课堂授课可知,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对课堂学习兴趣不强,学生抬头率不高,学生参与性较低;另一类由于基础知识薄弱,教师授课内容较难,导致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授课教师也分两类:一类传统教学法授课,教学活动单一,吸引力较弱;另一类采用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60后70后80后的教师团队,如何能吸引90后00后的学生呢?现阶段的课堂教师所要“战胜的对象”已经转变成为手机、网络、数字信息化。如果教师的授课内容无法吸引学生,那么课堂就会被网络给“侵占”。如何解决学生手中的手机,如何解决当今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呢?首先,转章节为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法,把传统“教-学”活动转变为“学-教-学”的课堂,增加学生的动手时间,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生利用课下碎片时间,通过手机、电脑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知识点、完成作业和测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三,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教师在授课时以强调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为主,突出难点和重点,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和作业题;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开展讨论式教学。

五、课程考核优化     

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教师在授课时以强调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为主,突出难点和重点,课后布置适当的思考题和作业题;课堂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上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开展讨论式教学。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借助蓝墨云等平台开展讨论、测试、头脑风暴等活动,考核每位学生的参与度并形成经验值排名,学生随时查阅自己的学习现状和班级排名情况,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改变课程期末考核的方式。传统期末闭卷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很难评价中高职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目前我院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以开、闭卷期末考试为主,部分课程尝试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调查报告、课程设计等;配合教学活动改革要点,增加平时学习的考核。“灵活学分制”(技能大赛获奖、创新创业免修或部分免修专业核心课等)改革还需大量实践和论证才能大范围普及。

六、结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难度大、技能要求高、社会需求量大,如何能培养和向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技能的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实践-优化”不断循环改进的重点。其中,中高职衔接培养是建立人才立交桥的重要举措。中高职衔接培养不单单是课程的叠加和教学时间的延长,而应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出发,优化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为技术岗位、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中高职衔接培养优化的效果还需长期实践中继续论证。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7-9.

[2]朱建柳.基于课程衔接视角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7(5):59-63.

[3]万军.对中高职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4):32-35.

[4]徐兴林,赵梅莲.学分制下应用型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8(1):49-53.

[5]刘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4):164-165.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设计;装配式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尽快实现建筑工业化已成为广大建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标准化设计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为了达到系列化、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必须重视准化设计手法的推广与完善。

1建筑工业化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但是长期以来,分散的建筑手工业生产模式无法跟上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步伐,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相对落后的状况,必须明确工业化生产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

1.1建筑工业化的特点

建筑工业化从根本上来说属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即充分利用现代工业手段、现代工业组织、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建筑工业化生产中的全部过程的生产要素进行集成和系统性的整合,进而实现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住宅部品系列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以及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厂流水作业,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和能耗。建筑工业化与以往的建筑设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相较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其主要特点和突出特征就是实现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一体化。

1.2建筑工业化的内容

(如图1所示)建筑工业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科学化。(1)设计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目标的前提,指的是从同一设计配件入手,对配件类型进行尽可能的减少,进而形成单元或者整个房屋的标准设计。(2)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手段,指的是构配件生产集中在共产进行,不断的实现商品化。(3)施工机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指的是利用机械代替传统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利用机械在施工现场进行构件和配件的安装。(4)管理科学化是建筑工业化的保证,指的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避免因为主观臆断或者仅凭经验对其进行管理。

2建筑设计标准化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将建筑构件的类型、规格、质量、材料、尺度等统一标准,将其中建造量大、使用面积广、共性多、通用性强的建筑构配件及零部件、设备装置或建筑单元,经过综合研究编制成配套的标准设计图,进而汇编成建筑设计标准图集。标准化设计的基础是采用统一的建筑模数,减少建筑构配件的类型和规格,提高通用性。建筑设计标准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建筑设计的标准,包括制定各种法规、规范、标准、定额与指标。②建筑的标准设计,根据建筑设计的标准,设计通用的构件和配件、单元和房屋。标准化设计可借助国家或地区通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来实现,设计者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标准的构配件,避免重复劳动,构配件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也可针对标准构配件的应用情况组织生产和施工,形成规模效益。建筑设计标准化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管理,为有序地推行建筑工业化而制定的一套统一措施和规定。建筑设计标准化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原材料,促进构配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实现建筑工业化,以取得最佳经济效果。建筑设计标准化要求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其中包括建筑构配件、零部件、制品、材料、工程和卫生技术设备以及建筑物和它的各部位的统一参数,从而实现产品的通用化、系列化。建筑设计标准化工作还要求提高建筑多样化的水平,以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

2.1标准构件、配件设计

由国家或地区编制一般建筑常用的构件和配件图供设计单位选用,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2整个房屋或单元的标准设计

由国家或地方编制整个房屋或单元的的设计图供设计单位选用。整个房屋的设计图,经地基验算后可据以建造房屋。单元标准设计,经过设计单位用若干单元拼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组合体,成为一栋房屋的设计图。图2为某住宅以一户为定型单元的布置。

2.3外墙标准化设计

外墙标准化设计,设置统一的建筑外圈构件梁高;设置形状及其宽度相近的外墙;采用统一的窗户大小。对端头外墙构件进行合理的使用,有效的减少构件的类别。在实际操作中尽可能的利用二维外墙构件,尽量避免采用三维外墙构件,二维外墙构件不管是在模具成本还是在运输成本上都优于三维构件。如果确实需要采用三维构件,应该尽可能的选用二维构件分解或者简单的三维构件代替。

2.4预制楼板设计

预制楼板设计,根据结构的特征,采用统一的尺寸对房间的开间和进深进行设计。平面布置时尽可能的将降板的功能区集中布置,楼板等构件形状布置应该尽量的方正,并且应该有一边低于2.5m。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项目应用,比如跨度相等、柱网规整的住宅公寓、商务公寓或者酒店项目最适合大规模使用预制叠合楼板。建筑设计标准化的作用是对工程项目规模、内容、建造标准进行控制;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和预期的使用功能;提供设计所必要的指标、定额、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为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工程投资提供方法和依据;减少设计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促进建筑工业化、装配化,加快建设速度。

3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保障性住房总建筑面积为21万m2,住宅地上为6~21层,最高的建筑高度为58.6m,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决定该项目住宅楼地上部分全部采用建筑标准化设计,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的建造方式,对各住宅楼加强区以上采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四预制一叠合方式,对外墙板、阳台板、空调板和楼梯板进行预制,对楼板进行叠合。

3.2建筑标准化设计

建筑工业化必须充分的进行标准化设计,才能够保证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筑标准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2.1户型标准化

该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小户型,一居室建筑面积为40m2左右,两居室建筑面积为60m2左右。经分析和研究,一居室设计为一种户型,一共2316套;两居室设计为三种户型,一共684套。户型的标准化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预制构件模具的重复利用率,有效的降低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为该项目的工业化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2厨卫标准化

厨房和卫生间高度标准化,总户数中90%的厨房和卫生间采用同一种模块。厨房分成三种,见图3,厨房的开间统一为1.6m,为橱柜的标准化提供了条件。卫生间分成四种,见图4。

3.2.3管井标准化

为了确保住户的私密性,管井设计借鉴酒店设计,将管井布置在户外走廊中,利用房间凹口统一设置,经过管井标准化设计归纳成一种尺寸,不但方便且经济,能够对设备管道的安装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实现了户内无立管,为户内楼板的工业化提供便利。

3.2.4预制构件标准化

结合建筑单体平面和立面进行预制构件的拆分和优化,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确定预制率和预制构件范围。预制构件的设计必须关注以下三点:①预制构件吊点的数量、位置和起吊方式必须合理,确保在制作和吊装阶段能够满足受力要求;②做好预制构件的设计验算;③预制构件上必须预留好机电设备预埋管线和线盒、预留孔洞,要求预留位置精确,如果构件性能存在削弱的情况,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强化措施。只有保证方案阶段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工作到位,才能够保证预制构件的少规格和多组合。

4结语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提升,从而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消耗,提高施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改善国内人居面积小的现状,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龙玉峰,丁宏,焦杨.建筑工业化的标准化设计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2(4):48~52.

[2]刘东卫,奥茂谦仁,张密,等.公共租赁住房标准化设计与部品化建造的技术研究———北京公共租赁住房示范工程•众美光合原著项目的建设实践[J].中国住宅设施,2012(5):15~21.

[3]孙英.标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优质高效建设保障房[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2(19):98~100.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4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建筑工业化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且更强调经验性的课程[1],涉及到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等施工工艺、工艺原理和关键环节,目的使学生掌握独立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并使学生具备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能力;通过学习施工组织概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土木工程施工组织相关的组织原理与组织方法,使学生掌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与技巧,并使学生具备能完成工程项目财务分析与社会评价的能力。当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现浇混凝土建造模式(见图1)具有普遍性,这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代表的工业化建筑由于其质量好、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综合效益显著[2-4],近年来由于节能环保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工业化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受到了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5]的颁布促进了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建筑的初期发展,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7]和《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3-2016[8]则全面推进了包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高性能钢结构及现代木结构的工业化建筑的全面发展。在工业化建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反观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其仍然集中于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技术方面,与行业现状有所脱节,进而造成学生施工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从一个方面制约了个人及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在建筑工业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目标的内涵延伸

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目标是使得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但其更多针对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与建筑工业化内涵稍许相关的结构安装工程章节仅针对单层工业厂房的预制安装技术,与行业当前热点推广的主体结构预制、装饰装修一体化等先进理念明显存在差距。因此,作为课程建设的思想龙头,应结合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热点,对课程建设目标的内涵进行适当延伸,进一步强化及突出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内容方向,这是新形势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能否顺利实施的首要问题。

二课程建设内容的不断更新

土木工程施工作为一门偏重实践的课程,由于建筑行业技术水平日新月异,新工艺、型技术层出不穷,其内容滞后性是长期存在的弊病。在建筑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该矛盾则越来越突出。由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工艺和工业化建筑工艺存在源头上的差异,技术通用性明显存在障碍,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工业化建筑的相关工艺及技术基本上需要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而纵观当前国内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普遍未将工业化建筑工艺与技术的相关内容系统地囊括进来,或点滴未提,或蜻蜓点水,这对工业化建筑的深入了解与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内容不成体系使得学生接收和掌握知识点很困难;另一方满,会让学生觉得工业化建筑不是很重要的错觉。因此,应在内涵延伸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目标的引领下,深入结合当前行业应用成熟的工业化建筑工艺与技术,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进行彻底修订,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可靠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理念与先进的工艺技术,培养行业急需的建筑工业化人才。在课程建设内容的更新完善中,考虑到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以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主体,同时当前建筑工业化主推方向仍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议主要考虑系统增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与技术的相关内容,可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构件、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预制构件运输、预制构件吊装、预制构件安装质量控制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土木工程施工由于侧重于对具体工艺过程与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的介绍,导致其教学内容稍显枯燥且缺乏必要的理论联系,这是该课程的固有特点。而对于工业化建筑,其具体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更涉及到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吊装等过程,其较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更具“动态”性质,单纯从教材、课件方面教学,很难使得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获得清晰、准确得认识。因此,对面向建筑工业化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多样化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化建筑相关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聆听讲座报告等方式,有意识的组织材料,形成工业化建筑领域与施工相关的资源库,内容可包括相关视频资料、课件资料、照片资料及施工方案等文档。在资源库建设的基础上,课堂授课将具有更为多样的素材,可以“有声有色”地对重要技术点进行讲解,提高教学质量。(2)增加现场观摩。工业化建筑技术具有重细节的特点,而细节要求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很难厘清,因此,有条件建议增加现场观摩,使学生深入一线,切身体会,可加强对技术要点的理解与掌握。(3)增加科普宣传。有条件地邀请行业内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或长期从事专项科研的研究者对学生进行开拓思维的培训或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将来进一步促进工业化建筑技术创新与发展铺垫。(4)重视信息化教学。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特点是信息化,关联到其教学,更应突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融合,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5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业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1/3,浪费极其严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耗能比例还将上升。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在建筑业必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制定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标志着绿色建筑已成为最高级别的战略共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适用和高效的居住、工作、生活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将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的思路,以促进全社会在更高层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建筑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它不仅对建筑的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包括:发展工程总承包、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材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要求学生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懂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掌握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建筑全过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加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探索、开发与研究,将绿色建筑理念及相关知识融入专业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专业层面上学习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结合建筑业发展前沿和绿色建筑的生产实践,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理念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探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批高职重点建设专业,为满足广东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及走向国际建筑市场的需要,以绿色建筑为特色,将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材的理念及知识和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施工技术推广有机地融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推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的核心的理念是各阶段的技术信息共享,贯通建筑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维护等阶段,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技术,在可持续设计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对提升绿色施工的设计和施工效率,改进绿色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可缩短约8成的造价估算所需时间,且使造价估算的精度控制大幅提高,消除约4成预算外的更改。通过BIM的三维模型技术,在施工前发现并解决冲突,可以有效降低合同价格,使项目工期缩短,尽快实现投资回报。学院在2011年即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企业方提供软件和技术,建成BIM校外实训基地,开发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课程。BIM教学资源库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了将BIM技术与《建筑制图》《房屋建筑构造》等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安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虚拟建造、工程造价确定等实践项目,并通过完成虚拟的BIM咨询项目,使学生体验到BIM咨询服务的全过程工作方法,为今后真实项目的参与和实施打下基础。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参与真实的BIM咨询项目,至今共完成39项,包括“慈溪大剧院”“蚌埠博物馆”等,共同培养具备“工程能力+BIM能力”的人才。BIM教学基地建成至今也培养了一批具有BIM技术的骨干教师,多次为设计院、施工企业进行BIM技术培训同时完成BIM省培项目2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将建筑工业化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建筑工业化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建筑的工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的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建筑工业化是主要指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建筑施工机械化和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化四个方面。建筑工业化是按照大工业的生产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对建筑业进行改造,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使建筑业从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现场人工湿作业及手工业生产方式,过渡到以工厂化生产制造为基础,运用预制混凝土结构(PC)构件在现场以高度机械化的方法施工的大工业生产轨道上,使建筑业从目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实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目的。建筑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建筑业设计与建造环节分离的特点,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具有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的优势,且工业化建筑施工现场没有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的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由于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滞后于新的国家设计和施工规范,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将建筑工业化融入日常教学中。首先,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补充,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了建筑工程技术新进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到行业发展的前景,从而对建筑工业化有初步的认识。其次,将建筑工业化的相关内容融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如,在《建筑工程概论》课程中对工业化建筑的起源、具体特征、特点、建筑方式和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讲解,观看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新型的结构体系,包括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增加了组合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预埋件设计等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中增加了预制装配式住宅和装配整体式住宅的建造方式,内容有施工工序的特点、施工中的关键点、预制配件的吊装计算和施土组织设计等内容,还介绍了现场建造的工业化住宅,如,大模板住宅、滑升模板住宅和隧道模板住宅等;此外,在《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讲授中介绍模数等标准化设计的内容。第三,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关于建筑工业化理论及实训课程的开发,开设选修课,使学校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行业视野更加开阔,能够了解国家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广方向,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认识更进一步,从而主动涉猎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最后,在条件允许时,学院还安排学生在工业化建筑工地进行参观,鼓励学生到相关建筑工地进行实习、实训。

3.将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融入教学过程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6

关键词:盾构施工;标准化管理;实践与创新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7年底,我国大陆33个城市、161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营运,总运营线路长度达4712km;在建线路228条,总线路长度达5636km。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85%以上采用了盾构(或隧道掘进机)施工。目前,市场对建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基石促进管理创新。通过创新将建筑工业化、信息化、绿色施工等理念融入盾构施工标准化,实现盾构构件部品化、作业流程标准化、生产高效化和决策科学化,将有助于推动盾构施工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对盾构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一些创新做法,探讨盾构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提出盾构施工标准化管理的重点创新方向是将建筑工业化理念和信息化新技术深度融入盾构标准化作业全过程,加快盾构施工设备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工厂、智慧工地,推进绿色建造,实现盾构施工高质量发展。

1将建筑工业化理念融入盾构施工,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建筑工业化凭借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特征为实现建筑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1]。可将建筑工业化理念融入盾构施工标准化作业,在盾构管片工厂化预制、临时设施构件装配化、施工机械智能化改造等方面进行创新,实施模数化设计和加工制作、标准化作业,以提高构件部品加工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盾构施工效率。

1.1临时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化

城区盾构作业场地通常都比较狭窄,而盾构机和配套设施体积较大,如何合理规划设计盾构施工场地,将临时设施构件装配化以便于安装、拆除和重复利用,是临时设施规划设计应考虑的重点。为此,将盾构作业场区规划设计标准化,对盾构管片存放、周转材料存放区等实行标准化布置;创新盾构管片存放支架,设计了专用支架;采用型钢焊接,与管片接触面采用橡胶衬垫,以保护管片;管片架与地面采用钢筋固定,保证支架的稳定性;盾构管片存放支架采用工厂化生产,安装和拆卸快捷方便,可周转重复利用,极大提高了支架的利用率。盾构作业场地标准化布置见图1,盾构管片存放支架见图2。在盾构隧道内对管线和走行系统作出了一些创新,实现了标准化布设,将“一纤二道三水三电”和走行系统分别设置在盾构隧道两侧,位置固定,提升了盾构隧道内的整洁美观性(见图3)。用于固定盾构管线的定型挂钩、水管抱箍连接式钢管、镀锌钢板整体冲压走道板、槽钢轨枕、管片存放专用支架等均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统一标准、集中制作,以降低成本,确保加工质量,提高临时设施部件的周转利用率。盾构隧道的电力系统采用扁铁定型加工挂钩集中挂设固定;照明灯具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灯带,挂于挂钩最上方,顺次再挂设光纤、照明电缆、洞内施工动力电缆、盾构高压电缆等。盾构排水系统水管采用抱箍连接式钢管,可分节安装,方便安拆、堆放和运输。为便于区分水管用途,水管上涂以不同颜色,其中循环水管为黄色、污水管为暗红色,表面再配以文字标明用途和水流方向。盾构隧道内走行系统中的走道板采用镀锌钢板整体冲压成型,反向排孔增加结构刚度,并分块制作,极大地提升了走道板的防滑、耐用性。布设后的走道板美观、便于清洗。盾构隧道轨道系统水平运输采用43kg/m钢轨,定制槽钢轨枕;轨枕与轨道采用卡槽连接,限位牢固可靠,免螺栓安拆,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极大地减轻了维护工作量。

1.2盾构管片工厂化预制

应基于建筑工业化理念构建盾构管片自动化生产线,从场区设计、生产流程、养护、场内试验、出场等环节,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理念融入盾构管片生产全过程,实现盾构管片预制的标准化作业,提升盾构管片预制的质量和效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应充分考虑管片预制模具、钢筋制作、混凝土拌制、管片浇筑线及管片蒸汽养护线的匹配。钢筋制作采用数控弯曲以提升机械化智能制作水平。管片预制生产线的行走系统(包括驱动、行走及牵引)、蒸汽养护线行走系统(包括驱动、行走及牵引)和横移系统(含横移小车、定位装置)应体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混凝土拌制采用脱轨式振动平台(振动平台采用专用橡胶减振块,当模具进入振动平台时车轮会脱离轨道悬空,振动能量不会影响车轮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模具小车可自行进入振动平台、自行脱离振动平台)。预制管片蒸汽养护采用碰撞式蒸养室门和温控系统。为精确控制蒸养室的温度,提高蒸汽养护效果,蒸养室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模式。

1.3提升盾构施工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常规盾构机械化作业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盾构渣土运输、盾构隧道洞内运输、泥浆处治等长期制约盾构作业进度的难题。创新应用渣土皮带机输送系统,盾构出土实现了机械化、全程自动化控制,极大提升了出渣效率。渣土运输系统由水平运输系统和垂直夹带输送系统组成,包括水平螺旋输送机、洞内水平皮带机、垂直夹带机、转载机(横向皮带机)等装置。皮带机的机尾搭在盾构机台车上,渣土通过盾构机的皮带转运到连续皮带输送机上,输送到始发井,然后通过垂直夹带输送机直接传输到地面渣土池。在传统电瓶车出渣模式中,当出渣斗车满载时,盾构必须停止掘进,待满载渣土的电瓶车行至道岔处,另一辆空仓的渣土车再开进至出渣口,此时盾构才能继续推进,这一过程耗时至少要30min。采用渣土皮带机输送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运输成本,提升了出土效率,提高了盾构长距离掘进速度,较传统电瓶车出渣模式节省了时间,且更加节能环保。开发应用超级电容车水平运输系统大幅提高了出渣车的重载大坡道运行的安全性能。超级电容车具有充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且在动力、荷载等方面优势明显。超级电容出渣车无需配备备用电池,充电时间短,可利用出渣车在隧道井口停歇时间快速充电。推广应用真空抽浆系统清除盾构泥浆,可提升盾构作业文明施工水平。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车架及隧道内泥浆特性,研制了一种具有高实用性、高效率的真空抽浆系统,提高了盾构隧道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该系统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替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纯人工清理。

1.4推进绿色施工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在我国,建筑业、制造业和交通行业已成为三大资源消耗大户,也是污染排放的大户[2]。通过对盾构施工工艺、技术、模具的优化与持续创新,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超级电容车水平运输系统、渣土皮带机输送系统、泥水分离设备、污水处理等进行改进创新,以及革新传统施工工艺,对走道板等模具进行装配化设计、工厂化制作,将绿色施工贯穿盾构施工全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将信息化融入盾构施工,助推盾构施工标准化

信息化以其高知识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等特征为盾构作业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标准化、生产高效化和决策科学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与盾构传统施工融合,助推盾构施工标准化,已成为实现盾构施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和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应用二维码技术、多终端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盾构远程监控大数据管理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化技术,搭建盾构施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打造“标准、智慧、创新、绿色”的数字化工地。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量数据分析,提供更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环境和理论模型,结合盾构远程大数据监控系统、BIM技术、数字化掘进系统,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掘进参数的预设以及智能调整的掘进平台,以规避盾构高风险工程作业风险,提升盾构施工安全与效率。

2.1开发应用盾构远程监控大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开发应用盾构远程监控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所有盾构掘进参数(推力、扭矩、速度、转速、土压、油温)的及时采集、与实时监控。通过手机App及时推送盾构作业参数异常信息,及时启动预警,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对关键参数、综合参数,以及导向异常、管片姿态、地表沉降、设备管理与维护等参数进行实时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盾构施工相关数据,形成盾构施工技术总结,为类似地质环境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2.2BIM技术应用

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精细管理上优势明显,不仅能实现各参与方在建筑全生命期对同一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而且能为建筑工业化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及系统性方案,在建筑行业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随着建筑产品资源库的逐步完善,BIM技术将在绿色建筑的大数据时挥重要作用[3]。基于盾构管片预制和盾构施工作业全过程工序特点,引进开发BIM施工协同管理平台,深度应用BIM技术提升盾构施工信息化水平,助推盾构施工标准化作业的快速落地。将BIM技术应用于盾构施工场地规划布置、三维建模、图纸优化、可视化交底、施工模拟、施工协同管理等施工全过程,通过建立盾构掘进施工模型,细化各地层盾构掘进参数,优化盾构施工工艺,强化风险工程预控,提升盾构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2.3二维码技术应用

在物资管理、临电配电箱、试件、技术交底等环节采用二维码技术,实现材料可追溯性,方便现场快速查阅技术交底书等技术资料,实现实时、无纸、可追溯化管理。配电箱创新采用快速接头,避免了“一闸多机”等违规现象。同时,采用二维码技术,授权电工扫码操作,其他人员可通过扫码查看临电安全负责人、电工操作证、巡视检查记录等,既规范了临电管理,也方便操作。

2.4开发应用多终端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

仓库物资管理运用超市管理理念,开发应用多终端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手持扫码终端扫描出入库中对应物资唯一的识别条形码,将物资出入库数据上传至数据库后,该物资方可出入库,提高了物资管理效率。通过手机端、电脑端软件,工区和物资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物资库存数量,设置物资库存报警信息,避免停工待料。

2.5VR(虚拟现实)漫游及安全体验

结合VR眼镜实现动态漫游。设计VR安全体验软件,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同时结合VR眼镜,让体验者更加逼真地体验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爆炸、机械伤害、火灾等场景,提高工人对安全事故的感性认识,自觉提高安全意识。

2.6人脸识别门禁及储物柜

采用智能门禁系统,进出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智能卡进入闸口,屏幕显示作业人员信息。智能储物柜可储存安全帽等小件随身物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存取。

3通过管理创新,提升盾构施工标准化管控水平

科学的管理是落实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关键,为此,在盾构施工标准化作业管理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一是实现标准化工地挂牌评比管理。制定标准化工地挂牌评比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对满足标准的进行挂牌,举行授牌仪式,管理过程中不达标时实施摘牌,形成“挂牌光荣、摘牌可耻、无牌平庸”的良性竞争氛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现场标准化管理意识,弘扬先进,样板引路。二是实施盾构掘进质量专项奖励机制。制定质量专项奖励标准,将盾构成型质量中拼装错台错缝标准提升至5mm以内,以无碎裂、无渗漏等质量管控要素为核心,对实现标准的成型隧道实行专项奖励,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三是实行安全、质量和环境工分兑换管理制,激发全员安全管理主动性。为夯实现场安全、质量、环境管理,鼓励作业人员参与安全、质量和环境的管控,开展作业人员安全、质量和环境工分制,对发现、消除不同隐患作业人员对应奖励相应面值工分票。工分票可兑换相应等价物品,并与自动售卖机兑换结合,从而调动全员参与安全、质量和环保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全员安全管理主动性。四是采用安全教育视频交底。结合盾构施工各个工序安全特点,利用动漫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垂直运输、水平运输、管片拼装等安全教育,阐述作业工序的风险点及风险控制措施,列举工序施工事故案例等。作业工人从应付安全教育到愿听、会听、想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盾构施工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市民对环保的期望更加强烈,各方对盾构施工的标准和要求也更加严苛。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持续改进与创新,融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创新工艺和模具,对机具进行智能化改造,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绿色、智慧型工地,进一步推动盾构建设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林超.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6.

[2]徐义屏.中国建筑业协会徐义屏副会长在绿色施工分会专家研修班上的讲话[J].中国有色建设,2015(1):13.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7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信息化

0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泛到精,广大一线教师一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探寻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行业发展的途径。

1信息化技术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1.1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施课前、课中、课后教学

学院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采用“2+1”培养模式,两年在校期间需要完成建筑装饰工程领域的多门专业课程,并达到基本岗位能力目标。这对于毫无专业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对于教师则是巨大的挑战。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将提高教学效率,课堂的45分钟,将转战成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45分钟+N”,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的新兴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环节,而非基础教学。

1.2教学中重难点问题采取直观教学,达到易学、易懂的目的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涉及到很多施工过程、施工节点等专业性强,但不易在课堂上表现的内容。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和文字形式的展示,并不能直观告知学生所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和操作技巧。为此,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引入,将改善教师不能实地展示,学生不能实地参观、操作带来的教学问题。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画、动图等手段,将现场搬入班级,用信息化辅助完成重难点的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教师讲授起来更直观,学生易学易懂,达到教学目的;也可通过视频连线等在线教学服务,让课堂与施工现场同步切换。

1.3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由被动听到主动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课堂主导,在现代教学中,学生为主导。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养,同时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养成终身学习,是一个优秀职业人的基本能力。在高职教学中,必须将学生的角色进行调整,让他们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指引学生完成一项项学习任务,通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很多同学的学习态度都有了转变。这种态度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课前、课中、课后每个教学阶段,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介入,让很多学习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年轻人对数字媒体的热爱也助力课程教学开辟了新的模式。

1.4寓教于乐,开拓教师教学思路,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益事。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直面化、简单化;对学生的学习监控更加及时有效,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手段第一时间解决,免去了见面沟通造成的时间延迟;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让教学资源更广泛地得到共享,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思路。学生从聆听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对书本内容的学习,逐步分散到实体课堂外的网络中,在线课程将实现学生们随时随地学习;智能搜索引擎,让急于解决的问题,快速得到处理;学生除了学习国内的专业知识,也可通过网络了解国际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在建筑装饰工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靠体力完成的工作逐步被现代化的手段代替,这些手段的支撑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能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也可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教与学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也可转变为学生“教”和教师“学”。信息技术让知识的类型和内容无限扩大,学无止境适合当今的任何一个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适合于现在的我们。

1.5与行业信息技术接轨,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变化

建筑装饰工程行业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BIM技术的应用,让可视化工程在建筑装饰行业领域得以实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进入课堂,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到最前沿的资讯、最先进的技术、最高端的工程。让学生从主观认识上及时更新对所学专业的定位,为两年后的企业实习及未来择业与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2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现状

2.1缺少同步性和针对性

信息化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帮助,但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却很难实现。根据专业性质、课程性质的不同,所采用的信息手段也多种多样。繁复的手段必然需要多种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支持,特别是一些高精尖端的设备,对于一般高校来说需要很长的申报和采购周期,而信息化技术的更迭却速度惊人,这种不同步性造成了很多设备和仪器,不能在第一时间发挥它的作用,甚至造成浪费。另外,同种信息化手段,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需求,所运用的技术也可能存在着差异性。如计算机实训室的建立,就会出现不同专业对电脑配置的要求不同,安装的软件不同,不同软件间可能会造成某种冲突。因此,共享式信息化技术与特定化信息化技术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有所区别。

2.2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课堂中很多重难点问题的讲解,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多种信息化手段。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在接受信息化手段的过程中要付出很多努力,克服一些困难。

2.3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碰撞

年轻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能力较强,掌握的手段较多,但教学经验并不丰富。一味地依赖信息技术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将会适得其反。如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让教师渐渐忘记了板书的书写;手机的出现,让学生渐渐的忘记了笔记的存在。这种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信息化技术手段是辅助教学的利器,但如何使用还应该结合课程性质、学情分析、课程设计等多方面内容综合而定。比如,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施工工艺课程中,信息技术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但这种视觉体验是永远也无法与实际操作带来的感知体验相比的。

2.4学情分析不到位,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无计可施

学情分析将成为所有课程教学组织的基础。不同的学情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设计,千万不可盲目地对学生进行感知评价。有些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等特点,推断他们对所有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差,因此信息化技术被视为无用的、影响学习的、耽误时间的教学手段。而有些教师将高职学生视为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以自己的接受能力去衡量学生的能力,应用先进的、高难度的信息技术去引导学生,这种过高的预判,同样造成教学效果的不良反应。

3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应对措施

3.1明确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于专业课程的具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实施

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课程中需要大量的、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如软件类课程、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工程预算课程等,基本上会以信息技术为主体授课,因为过程及成果的展示必须通过信息手段呈现,这些信息技术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有些课程,如施工类、制图类、设计类课程,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配合传统教学模式同步开展,此时的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更好地表达课程信息,并且此类信息技术是不需要学生掌握或是可以部分掌握的。因此,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选择上要以课程的基本性质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2信息技术分层级推进,“难、中、易”以适应不同教师的接受程度与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职校园里的全面铺开,为教学提供了便捷与帮助。但高端的技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还是陌生的领域,他们需要时间去了解、去学习、去实践,而这个过程对于部分教师将是漫长的。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除了根据课程的性质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外,还应该结合教师自身情况而定。如目前流行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10分钟的微课,教师需要付出的工作量却不只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除了精心备课、准备脚本、素材外,还需要有专业的团队为其拍摄和后期处理,可以说以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耗时耗力,让很多教师只能将慕课、微课等作为展示教学能力的一个作品,并不能普及到日常的教学中。但是,让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对于没有专业后期制作团队的教师,又该如何实现视频教学、远程教学呢?我建议可以选择较为容易实现的手机短视频等形式,实时录制,不需要修饰,只需要展示教学中需要重点表述,但又无法讲明的知识点。信息技术不一定是高深莫测的,任何人可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性地选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教学奖项,而是将它真正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3.3加强课前学情分析,了解课程学习目标、性质,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落在实处

教师传道解惑,而教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他们的学生时代的教育形式与现在的教育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做好课前的学情分析,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明确课程该如何讲、课堂教学该如何组织。

3.4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应相互配合

信息化教学理念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单项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两种教学模式,各自有优势与劣势。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一味的依赖会使课程知识体系不连贯,知识碎片化。另外,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的整体要求普遍较高,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求较高,如使用手机参与课堂教学,是便于课堂组织的好事,但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会有用手机玩游戏等不符合课堂教学纪律的事件发生。传统教学的优势是教师容易掌控课堂秩序,讲解的知识体系较为连贯,层次递进。但问题也很突出,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角,往往忽视了学生们的接受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学习底子较薄弱,课堂上填鸭式教学无疑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现代教学中信息化与传统教学应相互配合,根据课程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建筑装饰法规课程,所涉及法条多、较为枯燥,教师在课前部分可通过信息手段推送与知识点相关的有趣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完成课前的自学工作;课上学生由于通过案例和搜集资料已建立起对本课知识点的基础框架,教师便可对其进行深入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可采用分组、分角色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款的印象;课后,通过更有难度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3.5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让前沿技术走进课堂

信息化技术除了辅助教学使用外,还有部分技术是目前建筑装饰工程行业普遍应用的。因此,要求教师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最新动态信息。学校和专业与企业要加大合作力度,让企业优秀人才成为学生们的校外导师,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专业前沿,拓展视野。

4结语

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与学生接受能力、职业发展需求接轨。应用先进的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师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教育者所追求的,但目标的实现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共同付出。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从最初的盲目跟从,逐步走向了理性的选择。选择适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技术才是适应专业发展、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孔祥峰.信息技术应用施工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2]裴斐.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研究[J].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9.

[3]李莉.信息化技术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4.

[4]姚素玲,鲁艳丽,赵艳.信息技术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创新,2006,16.

[5]何伟军,陈振奇.电子信息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家居,2019,4.

建筑工业化技术范文8

当前,建筑工业施工中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进而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建筑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在一体化施工中就能够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尤其是建筑工业化中大量结构部件的相互连接,实现较好的连接。我国建筑工业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将建筑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作为施工的重要内容,因此,实现其一体化就能够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水平。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一体化的施工技术

2.1施工设计阶段

任何建筑在施工前期都应做好相关的施工设计,优秀的施工设计能够为后期的施工过程提供指导。①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设计中装配式结构的设计是其重要内容,由于装配式结构节点是连接结构水平与竖直结构的主要部位,也是受力与传力的关键部位,加上建筑受力较为复杂。因此,对其设计至关重要。②构造设计。完整的构造设计能够将计算设计中没有考虑的因素考虑进入,也能够为计算设计中的一些理想假设提供保证。从施工设计中可发现构造设计大多是依靠结构设计理念而做出来的。最为明显的就是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是根据抗震原理而构造出的设计要求,往往需要实践做支撑。③钢结构设计。在钢结构设计中节点也是关键部位,占着重要地位。由于钢结构设计中受到较多因素,要想实现建筑构配件的生产化就必须提高施工的机械水平。④一体化设计。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的一体化也就是要求节点的设计尽量满足一体化的要求。当前,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开发新的节点方式,不断积累施工经验,在满足建筑构造要求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满足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的一体化。

2.2施工过程阶段

①建筑物的基础浇筑。一方面,做好桩基础施工。桩基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按照台阶的分布情况进行一次性浇筑,不可在台阶位置留下缝隙。对已经凝固的混凝土在进行拆卸时,应确保模板足够的填充,避免混凝土的不良施工。另一方面,对于大体积的基础施工。在每一次浇筑完成之后,应对浇筑效果进行重新检测,在进行第一次振捣后,方可进行下一次的振捣,两次振捣之后要确保层层之间没有缝隙。若在振捣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进行补救。此外,对于条形基础施工。在进行浇筑前应在两侧设置一些标高线,根据标高线进行逐层施工,每一次的浇筑应实现无缝衔接,每一段的混凝土浇筑应确保在2~3米之间,确保在细节上做到完整。②建筑物的剪力墙浇筑。可在墙地面5厘米左右的位置进行浇筑,可确保混凝土的结构不被破坏;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浇筑,而这种浇筑可在窗户洞及门洞等位置留取适当的缝隙,为接下来的施工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对墙面上出现的洞及孔位置在进行浇筑时,将其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内墙及外墙的接口位置完成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擅自挪动钢筋,同时还需对其进行检查,最大限度减少钢筋的受损程度。③实现主体结构与围护机构的一体化。在施工组中充分考虑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工序、工作面空间及其所需机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施工中统一安排,确保两者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