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例6篇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过程跟踪;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评价机制;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5-0040-03

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机制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学习过程跟踪评价方式、评价项目和评价手段,并通过课程学习过程跟踪,系统收集有关信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实时评判。这一机制可以激励、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促进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建立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机制主体框架

(一)建立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指标

引入企业岗位技能素养标准,建立学习过程跟踪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将其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选择高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该项研究的实验课程,引入企业岗位技能素养标准,开发设计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学习过程跟踪课程评价标准。该标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评价标准、岗位技能评价标准和职业素质评价标准三部分,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建立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模式

一是从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设置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能力;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和创新能力;沟通、合作、抗挫等能力。二是采用学习过程跟踪的“过程评价”方式,对每个学生一个学期所完成的所有实践项目都进行过程跟踪,采用“教师、学生、企业”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三是采用项目实施过程跟踪,结合小组讨论、组间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评价手段。

针对目前《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课程组对该门课程进行了彻底改革。首先,课程组教师和企业专家针对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标准,精心设计了5个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实践项目,并将这五个实践项目作为该门课程的评价依据。这5个课程实践项目均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并且是按照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递增顺序进行排序。每个项目均需团队合作、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完成。每个项目中都包括多个任务,如项目一是“DM广告设计”,该项目中包括以下任务:信息获取、制定计划、决策、执行、检查与展示、评估。其中,信息获取任务侧重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阅读和总结能力;制定计划和决策任务侧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执行任务侧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团队合作意识;检查展示与评估任务侧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这些任务的设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全方位体现了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评价作用。

(三)建立学习过程跟踪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以培养职业态度、训练岗位技能为中心,建立过程跟踪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成立由行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程跟踪式的评估、研讨,并制定整改方案。

(四)建立学习过程跟踪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

一方面,聘用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安排校内专任教师进行实习过程跟踪指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条件,为学生辅导答疑。同时,学校顶岗实习专项工作组加强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跟踪督察,及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的反馈信息,持续改进顶岗实习教学评价机制,形成校企一体、齐抓共管的局面,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机制实施

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为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采用5个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实践项目,任课教师严格按制定的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评价方式和课程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爱好、兴趣和性格的不同,并结合项目实施的实际需求,将学生分成组,每组3~4人组成。再根据课程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考虑,让每个小组分别模拟一个平面设计工作室,并且每个成员在工作室中担当一到两个不同的角色,如创意总监、美术指导、文案、制作等角色。其次,每个项目的实施都是由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在每个项目的实施中,学生会接受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驱使他们走出课堂,去市场、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或去图书馆、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学生的课外学习平台主要是通过课程网站,教师则主要通过QQ群和电子邮箱等手段指导跟踪学生的课外学习。最后,每个实践项目都要进行作品展示,每个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并采用各个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点评、企业人员参评的评价方式。

在该门课程的实验阶段,课程组对实验班进行了三次学生问卷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课程全部结束后,课程组又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对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评价机制进行了交流,认为这种评价机制使学生真正得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基于学习过程跟踪的高职课程评价机制实施效果

首先,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课程组对收集到的实验班的学生信息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评价机制的班级,学生撰写的策划方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创新意识表现比较突出,完成的广告作品创意独特,色彩搭配合理,视觉传达效果强烈而且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刻苦耐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也得到很大提高。

其次,学习过程跟踪的课程评价方式充分地挖掘了学生的各种潜能,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极大的发展,实验班的学生在近两年举办的省级和部级大赛中屡次获得优异成绩。

第三,提供多方面社会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实验班的学生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许多生产性实训项目。如对内完成校内的各种宣传海报、展板等设计任务;对外成功为长春市明珠花园小区等单位设计制作宣传展板等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朝晖.开放教育金融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设计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0-21.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文2

一、产教融合下跟岗实习必要性

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职业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训、业务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四部分,其中认知、跟岗、顶岗为校外实习。认知实训是为让了学生了解专业概况,安排在第一学期,时间1周,其中1天带学生外出赴酒店实地学习;跟岗是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2个月;顶岗是到酒店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积累就业经验,安排在第6学期,时间半年。跟岗实习作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专业“双师型”教师及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对企业而言,通过跟岗实习,不仅可以缓解短期的用工难,同时可以提前选拔储备人才。

二、跟岗实习存在问题探究

目前,大多数学校选择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选择跟岗实习的学校不多,目前我院虽然在跟岗实习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跟岗实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认识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跟岗实习中主要涉及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现将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下。

(一)学生方面

一是学生对跟岗实习思想上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学生选择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仅仅是为了拿个大学毕业证,将来毕业后不一定从事这个行业,所以不太愿意到酒店去实习。还有少部分学生视自己在酒店实习为出卖廉价劳动力,个别学生认为去酒店实习就是去做服务员低级工作,服务员工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辛苦而且不体面,这些想法都会导致同学们有抵触情绪。二是学生预期太高,适应能力不足,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的压力较大。在酒店实习,初次岗位多为餐饮和客房一线岗位,工作环境和预期相差较大,产生失落感。跟岗实习第一次在真实的就业环境下,由于工作环境辛苦而且单调乏味,产生畏难情绪,挫败感。部分学生不想参加统一实习,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极个别学生实习开始之后没多久,就假借生病为由终止实习,希望摆脱学校的管理。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在选择跟岗实习合作企业时有一些困难。目前很多国际联号高星级酒店在招聘实习生时要求至少工作6个月,而跟岗实习一般少于3个月,由于时间短,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即使有些企业招收实习生,将实习生划到钟点工行列,没有对实习生进行岗位指导和培训,导致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其次,跟岗实习作为教学计划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因为安排在第4学期,如何安排好跟岗实习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影响同学们公共课及选修课的学习也是一个难题。专业教师及辅导员宣传不到位,教师跟进指导不及时,考核方式单一都会影响实习效果。

(三)企业方面

首先,企业在招聘宣讲时和实际兑现承诺时存在差距,比如协议中明确1天工作8小时,但在餐饮部工作由于客人拖延无法离岗,导致加班没有兑现待遇,造成学生对企业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打折。其次,实习生在酒店当中级别最低,很多老员工超负荷安排实习生工作,学生不愿意实习的负面情绪增强。最后,酒店人事处往往只负责招人,和实习生所在岗位使用部门沟通较少,对实习生关爱不够,实习生感到很无助。

三、问题原因

(一)企业缺少政策优惠,动机不足

2016年4月27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这一通知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跟岗实习的最高指导性文件,对高职院校的跟岗实习起到了政策定位和理论指导作用。但这一规定指导和约束的是学校而不是企业。长期以来,政府对企业接纳实习学生没有更积极明确的政策优惠措施,社会或企业并未形成规范接纳学生跟岗实习的良好氛围。

(二)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存在冲突

从学校方面来看,和普通教学任务相比,跟岗实习工作量偏大,同时学生外出实习,学校和教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从企业方面来看,由于时间较短,接受学生跟岗实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工作,相对来说,企业更愿意接受学生为期半年至一年就业前的顶岗实习。从学生方面来看,没有认识到跟岗实习,对提升自己实践能力,丰富自己工作经历,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的重要性。

(三)跟岗实习缺乏完善管理机制

在近几年的跟岗实习中,学院国际商务系跟岗实习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但在跟岗实习的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还是缺乏系统性。由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师资紧缺的原因,学校很难将老师从校内教学任务中摆脱出来,全程跟踪指导。由于实习企业较多,老师疲于各实习企业奔波,很难对每一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考核方式多以定性评价,缺少定量分析的科学评价。此外,企业走进学校,参与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习计划、考核标准等方面的程度需进一步深化。

四、优化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跟岗实习的策略

(一)加强合作企业校内文化渗透,做好实习动员宣传引导

酒店管理专业为了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每学期邀请企业骨干开展主题文化讲座,企业走进课堂进行文化渗透影响学生。同时,做好实习动员宣传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新生报到后几天内会开专业介绍会,一般会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课程,让学生知晓跟岗实习。其次,在学生专业理论教学和校内外实训中,让学生认识跟岗实习。再次,跟岗实习前的再动员和再引导,着重强调跟岗实习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此外,邀请优秀毕业生开设交流会,增强学生对跟岗实习的认识。

(二)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增强跟岗实习的科学性

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跟岗实习绝非简单地将实习生送进酒店实践锻炼。在跟岗实习之前,学校应该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实习方案、实习计划、实习岗位说明书、实习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教学设计。教师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提前校内布置任务并指导,真正把跟岗实习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结合起来。

(三)开展订单式培养,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助力产教融合

通过对合作企业硬件与软件的考察和筛选,选择实力强的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校企协同育人,不仅能够解决学校选择企业的难题,同时也调动了企业参与跟岗的积极性,实力强的企业往往可以接纳大量实习生,减少教师奔波,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精准性,大大地提高了跟岗实习的效果。

(四)完善实习协议,维护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合法权益

跟岗实习前,要签订务实有效的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各自合法权益。作为校方,与企业就学生实习时间、实习岗位、实习待遇、生活保障、实习保险、安全管理等方面严肃谨慎商讨,为学生争取权利最大化。同时,需向学生全面解释实习协议,保障学生权利不受损害。

(五)巧用科技提高跟岗实习管理的科学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和企业合力开发实践教学系统软件,建立实习实时跟踪评价机制。在跟岗及顶岗实习中,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系统录入实习企业信息,学生可以运用手机APP登录撰写日志、周志及实习总结,实习指导教师实时跟踪反馈,大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文3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根据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本文在总结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工作学习方式和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探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从而总结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61-03

随着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旅游院校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笔者从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师队伍现状出发, 结合自己深入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的工作体会,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意义和方式。

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教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术性和职业性上的不同侧重决定了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目标上的学术定向性,主要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鉴于高职教学的特色,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高职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确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有效方式。

高职教师队伍现状 调查显示,高职教师来源单一,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大多数教师都是普通高等院校硕士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而旅游行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1)与酒店中西餐厅的主管和经理座谈了解我校实习生的工作状态,了解酒店企业专业用人需求特点,学习酒店中西餐厅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2)在酒店中西餐厅营业运营期间,以实习主管的身份留意观察酒店不同岗位的员工服务用餐客人的方式以及灵活处理客人纠纷的技巧。

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1)与总经理座谈,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行业经验,为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提供教学建议。(2)与旅游计调业务总监座谈,学习如何依据旅游客人的需求计调制作旅游线路,并学习组团计调如何向地接社询问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价格,然后再把完整的报价和完整的线路行程汇报给旅游客人,从而为旅行社计调业务的教学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完善的思路。(3)与会议计调业务总监座谈,学习旅行社如何向会议主办方提供完善的会议接待方案,具体而言包括酒店会议场地布置、参会人员的酒店住宿安排以及参会人员接送服务的车辆安排。(4)与公司财务总监座谈,学习了解旅行社在经营上的办公费用开支情况和税收缴纳情况,从而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在财务方面的教学提供行业经验和建议。(5)参与旅游客人和参会客人的接送服务接待工作,学习旅行社在接送服务环节的接待要求和服务流程,为旅行社接送服务环节的教学积累真实的教学案例。(6)参与单位团队京山鸳鸯溪漂流一日游活动的跟团实习活动,了解学习旅行社在一日游旅游活动的旅游安排情况和旅游费用的支出情况与公司利润的获取情况。(7)参加公司每周日早上的例会,听取公司各位同事对旅游业务的执行情况和公司总经理对上周工作的总结和本周工作计划的安排,依据自身的顶岗实践情况谈收获与体会,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8)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从而学习了解设立旅行社的法律程序和所需要的文件资料。(9)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公司在旅行社业务、人事、财务、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文件,从而全面了解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流程,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性制度,帮助公司走向正规化发展。(10)协助公司总经理与两个业务总监完成对我校2011级导游专业学生的校园招聘工作,从而学习了解旅行社的用人要求和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要求。

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笔者曾经在深圳宝利来大酒店中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天时间,在深圳宝晖商务酒店西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一周左右。笔者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1)笔者向酒店中西餐厅的经理和主管们学到了很多酒店餐饮经营之道和餐饮服务理念。(2)在餐厅里,笔者认真观察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如何为客人服务,深刻认识到餐饮部实习生的辛苦。(3)在酒店餐厅,笔者观察了对用餐客人的服务流程以及用餐客人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为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4)通过向酒店的经理、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学习餐厅经营和服务的方式和理念,笔者认识到酒店对实习生看重的是灵活性和开口服务能力,从而也培养了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笔者曾经在武汉臻航国际旅行社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周时间。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1)笔者向旅行社总经理学习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经验,完善了自身对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2)笔者向旅行社的计调和导游业务能手学习了旅行社计调业务流程和导游带团工作流程。(3)通过参与旅行社接送服务和跟团实践活动,笔者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高职教学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4)笔者协助旅行社总经理完成了面向我校大三毕业生的招聘工作,认识到旅行社行业人士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还得有在旅行社行业的工作经历,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

笔者通过在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工作,收获颇多,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很有必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去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我还认真思考了以下几种顶岗实践方式。

与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座谈,学习旅游服务方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深入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是在不影响旅游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向旅游企业专业人士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和服务方式,从而有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完善教学思路和指导高职学生对旅游行业有全面的认识。比如,笔者在酒店中西餐厅顶岗实践期间,深刻理解酒店餐饮主管所说的“分工不分岗”经营服务理念。笔者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深刻感受到中小型旅行社通过长期经营已经积累了很多老客户,而且非常重视诚信经营和旅游服务质量。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笔者还了解到以组团业务为主的旅行社对待不同客户会收取不同的费用并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团款收取方式和时间。

参与具体的旅游接待活动或向基层服务人员了解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为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教学案例 在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期间,高职教师可以试着参加一些具体的旅游接待活动,或向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基层服务人员了解他们在处理客人纠纷或带团过程中如何处理客人异议等,了解从业人员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积累生动的案例。比如,笔者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认真观察了计调人员如何依据客人的要求与地接社、酒店、票务等旅游服务供应商落实旅游接待计划,还亲自参与了接送服务和一日游跟团活动,这些都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利用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帮助中小型旅游企业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 经过暑假为期两周的顶岗实践工作,笔者感觉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深入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工作,不仅能向企业专业人士学习旅游业务工作流程和旅游服务方式,还可以依靠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向旅游企业走向正规化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笔者在武汉这家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曾经在旅行社总经理帮助下完成了公司在业务、人事、财务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化文件的撰写工作。

深入大型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在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顶岗实践,不仅可以为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还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比如,可与大型旅游酒店集团合作研究酒店与学校“订单班”培养模式,为酒店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酒店实习生,可与大型旅行社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旅行社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等。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以课堂教学为主,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项目较少,所以可以借助顶岗实践的机会,与旅游企业合作完成一些横向课题的研究,从而为旅游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提高高职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笔者经历了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工作以后,在综合考虑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学队伍现状的前提下,感觉收获颇多,不仅完善了教学思路,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还与企业合作完成了横向课题的研究。希望高职院校和校企合作企业鼓励高职专业教师每年寒暑假去旅游企业顶岗实践一段时间,对更好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陈永遥.基于企业顶岗实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3(8).

[2]张君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4]孟迪云.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特色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4).

[5]张翠明.高职教师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2(8).

[6]王珊珊.浅谈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7]杨玚.浅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9上).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中国分类号】G718

[课题项目] 2012年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标准化管理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2642)

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管理,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出用得着、发展后劲足的高技能型人才。构建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标准,是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1、当前高职院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校外实践教学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受实际教学条件和社条件的影响较大,目前高职教育存在这对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普遍松散,缺乏有效真实的顶岗实习考核。很多院校都在实行"5+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5学期,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学校是将学生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相结合,已成为顶岗实习的主渠道。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但在具体实践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实际性的难题。课题组对部分毕业生及合作企业进行了走访与问卷调查,了解和交流顶岗实习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真正意思上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数量不足,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不到半年以上;二是校企双方对顶岗实习管理粗放,企业偏重“顶岗”劳动,学校缺乏实质性的有效指导;三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与模式,不适应以就业为导向顶岗实习的要求。问题的原因,既有企业,也有学校甚至学生的因素。

企业因素,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的技术尚不熟练,存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下降、机器设备损坏、甚至伤亡事故等问题,所以在预分配外的日常实践教学中,企业不愿接受甚至拒绝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因素,由于课程的职业性或生产性相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力需求有较大差距。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滞后;学生所学所练不能很快的适应顶岗生产要求的素质、技能;师资队伍职业素养和能力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不适应;办学规模扩大,缺乏全程管理和跟踪指导的师资力量;教育教学制度与企业用工制度不适应等。

学生因素,主要是职业意向、对企业文化及岗位认同,顶岗实习稳定性、投入性,进而影响企业态度。在应对今后的就业和继续发展方面,学生需要人生指导和帮助。

2、学生顶岗实习全方位管理的模式探索

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应重点从校外实践基地的管理、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几方面做足功课,实施校外实践教学的全方位管理,方可以在现有教学实际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威海职业学院近2年在汽车维修专业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做了大胆探索与尝试。

2.1积极拓展专业实习基地,夯实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

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岗位的选择将关系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效果。

威职院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 如该校的汽车检测维修专业与当地有名的汽车制造企业--华泰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业合作关系。

2.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实践教学计划管理

汽车检测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已明确做出实践教学计划。自第3学期起,每学年安排企业顶岗(识岗、跟岗)实践1-2月;第六学期顶岗实习4个月。课程学期中安排的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充分发挥企业在设备设施、生产环境、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跟岗实习)教学活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指导教师在结合企业生产进行实习指导的过程中,自身的“双师”素质得到了提高;跟岗实践还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文化,加强对专业课程的了解认识,找到自身素质与企业用工要求间的差距。

2.3加强顶岗实习的全方位管理,提升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2012-2013学年中,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及与华泰汽车有限公司的协商。工业技术系先后组织2010级、2011级汽车专业各6个教学班近300多人分2时间批次到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专业顶岗实习(跟岗实践锻炼)。

学生派出前,工业系做了企业调研、实习教学文件的制定、学生入场前的动员、安全教育等系列工作,实习过程采取动态跟踪全方位管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3.1顶岗实习教学文件的制定

本次实顶践教学安排前,部系领导、教学办、校企合作办、汽车教研室专业带头人信后多次深入企业调研,落实实践教学岗位、企业教师技术指导安排、学生生活条件安排等系列问题,并制定了系列的顶岗实践教学文件。本次顶岗实践活动制定《华泰实习教学计划调整安排》、《合作教学实施方案》、《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教师顶岗实践锻炼手册》、《顶岗实习管理日志》、《实习学生管理工作方案》6份实践教学文件,并与企业签订了《华泰校企合作工作方案》,与专业教师和学生分别签订了《教师实践安全管理责任书》、《学生实习协议书》。

2.3.2重视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

学生顶岗实习生活与校内课堂学习生活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适应、、身体适应、心理意志的适应差别。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尽快适应岗位,做好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为了尽快缩短顶岗实习不适应期,学生入职前学校、企业都有必要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学院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要明确校外实践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必要组成环节。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养成。还要特别强调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为此,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并要求学生学习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有关知识,必须遵守岗位操作规范,注意文明生产与劳动安全,以对实习企业和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较清醒的认识,缩短不适应期。

2.3.3加强实习过程的动态管理

专业教师全程跟岗,加强顶岗实践与教学活动管理;顶岗实践动态考核与半军事化生活管理;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安排与管理。

在两次汽车专业华泰公司实习的基础上,课题组将总结经验与不足,组织制定“工业系校外实践教学标准化管理”方案,作为今后学院及部系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依据、办法。

参考文献:

[1] 张德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3卷第5期).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

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是推行“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基石,是培养“教师”、“师父”“双师型教师”,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找准企业与学校利益的共同点,建立校企合作长期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满足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素质、技术、技能的要求。

一、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困惑

(一)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

现行校企合作仅仅限于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及教材选定;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派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以及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教师参观、学习、挂挂牌子等,合作面较窄,校企深度合作不够。

(二)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不力

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培训义务和有关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小型的民营企业。我国在《关于人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中只提到“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并没有相关的对企业激励及优惠的政策[1]。企业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国家的事情,与企业无关。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定了配套的教师到企业锻炼的现代学徒制机制,但这些政策、制度是为了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学校的考核、评估指标。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可发展的激励教师到企业锻炼,能够保障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效果、目标得以实现的接地气的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确定

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岗位需求一栏,常常是一个专业主岗,几个辅岗和若干个岗位群,即培养的是具有“普遍性”岗位需求人员,缺乏“针对性”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却是为了追求利益需要招收的人才能够立竿见影的发挥作用,其岗位的侧重职能不言而喻,即“针对性”、“专业性”。不同企业的技术不同,所用的平台不同,培养的期限不同,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什么成为教师和企业师父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操作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教于学生。

二、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建议

(一)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到企业锻炼

1.教师企业挂职。专业教师脱离学校现有的教学岗位,到企

业顶岗工作,向一线技术能手学习专业技术,提高操作能力,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心得,与企业技术能手一起编写实践教学的实习实训方案、教材等。教师有了相关企业工作的经验,在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改革、教材的开发等有了一线的数据、资料的支撑。

2.教师假期学习。教师寒暑假到企业学习,可跟随一个师傅专项学习,也可在多个专项领域全面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工作的内容和需要具备的能力,学习行业技术,接受行业的新理念。这种培训大多数教师都可以参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教师的行业理念和实践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

3.教师带学生顶岗实习时参加企业锻炼。教师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利用业余时间跟着企业师傅学习操作规程、操作方法、操作技能、技巧,或者自己也和学生一样参加顶岗锻炼,以此提高专业技能技巧,接触一线的专业知识,前沿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企业的新思想。

(二)用多种方法促进教师企业锻炼

1.有明确的目标。在企业锻炼前,明确教师企业锻炼的意义和目标,要求教师在企业锻炼期间对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等资料的收集,并有考核指标体系。对科研的教师要提出将教师对专业设计的想法和创新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以此提高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研室主任要提出熟悉并掌握企业的各种工种及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要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等,以便于制定合乎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之,要有明确的到企业锻炼的目标。

2.有正规合适的企业。供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企业应该是正规的、比较大型的、发展较好的与教师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企业选择可以采取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自己联系,也可以从学校建立的实训基地中选择。

3.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成立实践锻炼的组织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可操作的管理体系及制度。有明确的企业锻炼的教师任务、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及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实践的积极性,让教师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考勤制度。同时,学校要与企业加强交流,让企业对教师的锻炼给予重视。

(三)从多个方面评估教师企业锻炼

1.岗位任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岗位应与课程基本对口才能学以致用,岗位契合度与岗位层次则是评价教师岗位任务的。岗位契合度是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岗位与所任课程的对口程度。岗位层次是教师到企业工作岗位上从事哪个层次的工作。评价要从教师下企业锻炼前,专业研究室、系、人事处等相关部门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对教师本人提出的下企业锻炼目标、计划、进度,预期取得的效果以及企业规模、发展前景及企业代表性等进行审核,评价其是否与教师所在专业及所担任的课程的匹配度。

2.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教师到企业锻炼是为了提高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是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提高。职业技能是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工作质量是否达到或超出企业要求。这两方面的考核,学校可设评估考核工作委员会,根据企业地点,划区域对教师进行评估考核。可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教师教学水平是否提高、是否完成与企业锻炼相关的课题、论文或者校企联合编写教材等进行评估考核。企业可根据教师完成的工作量,工作进度与质量对教师进行评估考核。

3.下企业锻炼的材料。教师到企业锻炼的过程中,要填写企业工作日志,撰写企业工作总结。对教师而言,撰写工作日子和总结是一个总结反思过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企业工作成果,对学校而言,企业工作日志和总结所包含的信息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原始依据。在考核的方式上,考核小组在审核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资料的时,可根据材料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由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答辩。依据资料和答辩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作为一个在学校从事多年实践教学的实践者、见证者,我认为,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固然重要,学校和企业能否达成“双赢”模式才是核心,“企业见不到利润,学校劳民伤财,再多的政策也没有意义[2]。”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需要学校、企业多方面的配合,现代学徒制的推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教师下企业锻炼,校企深度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推进。

参考文献:

教师跟岗实践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土建专业 实践教学 双师徒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了实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场地受限制、实践教学实践无法保证的现状,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高等职I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中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要求。作者结合我校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调研,深入的了解了目前高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提出了“双师徒”的实践教学制度,为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校内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强和实践教学基地的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调研方法及内容

专业调研采取了定期召开企业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中对企业每年定期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让企业针对这一年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对学生主要是在学生实践期间进行及时联系和跟踪调查和以及对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回访。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调研时主要选择了和我校进行长期合作的稳定的企业,如中铁七局、中铁航空港、郑州万科及河南星联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中审造价咨询公司进行毕业生实习实训的跟踪调研。依据我系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此次主要调研高职土建类专业实习实践的问题及对学生毕业就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分两个角度调研,一是企业在接收学生实践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学生、教师专业素质要求;二是调研我系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对我系的实践教学提出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企业对实践教学提出的问题及要求

我系土建类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期间的工作岗位主要是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施工员、测量员等。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企业对我系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的安全教育比较满意,无论做什么工作,安全第一。但同时通过实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我系的造价类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从事造价工作时,遇到一些新型的结构类型的时候,适应能力不强,不能很快接收工作;施工员在实践实习的时候,对图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对施工中所遇到的一些材料的具体性能还不熟悉等等。资料员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对具体的文件格式要求不能很快上手;测量员不能很快使用施工现场的新型测量仪器等问题。

2.毕业生对实践教学提出问题及要求

近年来我系建筑类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实习岗位基本对应,并且毕业生会在工作2-3年后就业岗位会发生一定变化,开始从事技术含量较高,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岗位。从学生岗位的不断变化,随着学生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理论知识能和实践技能相结合,能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毕业生普遍反应,刚步入工作之时,无法很好的将学校实践学习内容应用到工作中,使学生有初学者到有能力者的转变实践比较长。

通过企业和毕业生对学校实践教学问题的反馈,得出一个结论,完全的校内的老师教学和企业师傅教学分开是有一定弊端的,它不能充分使学生毕业以后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不能快速掌握工作技能与工作技巧。因此“双师徒”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四、结论及建议

1.高职土建专业“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实践教学时,利用企业的实践实习场地,有学校专业教师和现场企业的师傅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模式。这样能使学生在校内教师的指导下具备理论知识的专业技能,同时能够跟随现场企业师傅直接学习现场经验,从而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接收两个专业教师的指导,从而有利于学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2.高职土建专业“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执行

高职“双师徒”制在实践教学中的开展,需要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双方分别派专业教师骨干和企业有经验的师傅,针对专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等内容。由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中心和企业的实习场地,刻意的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学校和企业教师以真实的企业案例为实训项目,带领实训学员进行实训,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对案例中给出的情况作出决策。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结合企业的岗位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培养出更多的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毕业生。

3.高职土建专业“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控制

高职土建专业“双师徒”制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执行必须具有可控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将技能的掌握放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校内教师和校外企业师傅必须要全过程跟踪控制学生实践工作的完成情况。并且校外实训中一般由企业的师傅为主来指导管理学生,但是一般企业师傅虽然对本岗位的操作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知识系统性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方面都有待加强。所以校内的教师要积极的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并结合企业为每个实践岗位制定技能学习的要求和考核标准,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职业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

总之,“双师徒”制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执行能让企业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能力,提前为学生在企业的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同时,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案例选取也都从企业的真实工程中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就感受到了企业文化,让学生工作后更容易找到企业的归属感。并且通过双方骨干力量的结合,能更好的促进校企双方的融合度,让有能力的老师参与到企业项目研发中,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提升了校内教师的双师素质,实现了学生到员工的无缝对接,满足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

杜,2003.

[2]李国通.基于工学结合的师徒制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探讨

[J].职业时空,201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