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例6篇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文1

一、主要目标

以深度贫困乡镇为重点,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提升脱贫质量为核心,强化工作推进措施,加大倾斜支持力度,确保在2020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的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215个行政村电子商务功能实现全覆盖。依托镇原与天津静海区结对帮扶,不断加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实施,年内争取孵化网货品牌1个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超过2100万元。

二、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进电商扶贫

1.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围绕目标任务,强化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为深度贫因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不断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二是支持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一网多用,逐步叠加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养老保险代缴、农资下乡等功能,培养农村居民网上购物习惯,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2.精心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继续加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围绕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和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四项重点任务开展项目后续工作,进一步打牢农产品上行基础,培育农村电商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在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着力扩大深度贫困乡村特色产品网销规模。一是按照“多平台入驻、全渠道销售”的思路,进一步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不断扩大贫困村特色产品网销规模。二是策划开展线上推广、推介及促销活动,提升县域电商公共品牌“潜夫臻品”的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三是组织特色农产品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加大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提高点击率及购买转化率。四是着力促进“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在电商扶贫中的应用,拓宽销售渠道,扩大网销规模。

4.持续强化深度贫困村电商人才培训。一是按照省市相关培训要求,进一步加强对80个深度贫困村电商运营人员的电商培训,重点提升参训人员移动端电商基础运营的实操能力,解决深度贫困村电商入才匮乏的问题。二是加强对乡镇电商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趋势把握及工作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以电商扶贫优秀企业、优秀网店负责人为主体的电商扶贫领军人物高层次培训,发挥好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持续开展远程(网络)电商培训。

(二)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

一是遴选责任心强、信誉好、带贫户数多、覆盖面广、农产品销售量大的企业或合作社,作为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重点供货单位,加大与静海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农产品销售对接。二是对所有销往静海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按批次对农产品进行抽检,出具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报告,落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或登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不断提高静海区消费者对镇原农产品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主体,针对购买贫困村农产品的各合作社(企业),需要提供产品销售增值税票和包含收益贫困户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内容的产品来源统计表,由村委会、乡镇审核后分别签章。县商务局负责汇总供货企业销售资料,经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审签,东部挂职副县长审核后录入全国信息系统。

(三)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扶贫

一是积极促进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销大户与外地市场及企业间全面精准对接,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超市设立销售中心。二是组织开展生鲜产品进超市、苹果等大宗农产品集中上市季产销对接活动,鼓励企业参加2020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甘肃行)活动,持续扩大我县产品和服务销售规模。三是大力健全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建设大型冷库和彩钢板轻型钢结构大棚,不断强化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设施建设,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提高错峰销售能力。

(四)探索推进家政扶贫

积极配合县发改、人社、妇联等部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工作,与大中型城市家政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并探索建立家政企业信用档案,鼓励贫困户优先选择诚信家政企业,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五)扎实开展精准帮扶

1.优化扶贫工作举措。一是进一步细化完善2020年精准帮扶、巩固提高方案,列出未脱贫户帮扶清单,对已脱贫户加强跟踪指导,防止出现返贫现象。二是持续组织帮扶干部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重点对安全饮水、教育助学、危房改造、异地搬迁、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经常性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帮扶举措。三是积极探索将精准帮扶与商务工作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业务优势,鼓励贫困户通过生产优质农产品参与消费扶贫、通过开设网店参与电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

2.强化驻村帮扶成效。一是持续选派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督促指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时掌握贫困村户基本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提升计划,积极协调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着力提升脱贫质量。二是依托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发展产业,争取年内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500亩以上,肉牛、肉羊、兔存栏分别达到200头、150只、5000只以上。三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年内邀请县农技专家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种养殖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局各有关股室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务必高度重视,针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推动落实。同时,要积极督促电商三级服务站点、消费扶贫供货企业完善资料,创新措施,优化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文2

按照我市扶贫工作的要求,我局认真对照脱贫攻坚考核指标,梳理了2020年度扶贫脱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现将扶贫脱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年度工作总体情况

(一)成立领导小组

根据今年机构改革、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成员,由局长任组长,机关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兼分管领导,发改、商务、物价的工作骨干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同时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具体消费扶贫方案、措施,创建了由各负责单位人员组成的消费扶贫工作微信群,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二)广泛深入调研

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具体举措,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全体帮扶干部坚持每月到所帮扶村开展至少一次驻村帮扶工作。调查了解村情况和贫困户具体情况,宣传上级有关脱贫政策并了解贫困户所求。将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反馈给驻村乡干部和村两委,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三)听取扶贫专题汇报

我局领导每两个月听取一次帮扶责任人专题汇报,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明确工作重点。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省、市扶贫工作要求,高度重视,聚焦发力,扎扎实实地完成好各项扶贫工作任务。

(四)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研究

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将精准扶贫纳入重要议程,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精心筹划安排部署具体举措,班子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1次脱贫攻坚工作。

(五)帮扶措施精准

我局严格围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的重点,按照“因户制宜,一户一策”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帮扶对象经济持续健康。按照贫困户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年人均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具体有五项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即可退出。2020年我单位帮扶的101名贫困户中已脱贫44名,严格按照贫困户退出的程序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

(六)认真查漏补短板

我单位帮扶责任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安排时间组织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对扶贫手册中乱填、错填、漏填等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各帮扶责任人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一项一项认真核实了其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情况、致贫原因分析、帮扶记录等内容,并对存在错误的内容进行了更正。及时认真查漏、补缺、纠错,如实填写扶贫手册各项信息,确保扶贫手册内容真实、完整、规范,做到了扶贫手册信息、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三者一致。对填写问题较多的扶贫手册要及时更换、及时更新,对已经落实的扶贫政策或已经实施的帮扶措施要及时跟进,做到扶贫手册信息、调查表信息、系统信息一致、完整、规范有序。

二、年度脱贫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我局就立足帮扶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精心制定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方案,确定了具体帮扶措施和目标,并逐一落实了帮扶责任,确保帮扶工作科学规范和有序实施,为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工作。

以精准帮扶为目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电商扶贫培训。在我局的指导和组织下,万爱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组织农产品种植户、贫困户进行电商基础知识培训,截至今年10月底,培训人员已达3000人次,其中培训贫困人口300人次;针对我市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进行营销拓展培训,在电脑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微信营销培训,到场参加培训200余人;为推广我市特色农产品、名优展品,与林业局密切配合,针对我市特色产品组织线上销售培训会,培训人员200人。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扶贫日,通过在社区、街道等场所悬挂条幅、大型商超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宣传,我市举办“邀您一起来网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营造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宣传,鼓励我市电商企业搭建贫困人口农产品网络直销平台。支持各大超市、本地电商销售平台、批发市场等设立消费扶贫专区,为贫困户农特产品销售提供便利。

(二)多措并举,保证多消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1、将农产品采购意向表分两次发放给乡镇政府,要求汇总上报各贫困户9月份、10月份可提供的农产品采购表,其中:9月份的采购意向表共7个乡镇政府上报可采购农产品的贫困户33名;10月份的采购意向表目前乡镇全部上报,5个乡镇有可采购农产品的贫困户共7名。

2、汇总的农产品采购表已转发给教育局、爱心传递商城以及信誉楼等商贸企业,以便学校、商超企业与贫困户进行农产品对接。教育局已完成包括市区、乡镇在内的9所学校共9笔包括蔬菜、水果等产品的扶贫采购;扶贫平台——爱心传递商城每个月收购乡村贫困户的鸡蛋;截至目前,共完成消费扶贫额为20万元。

3、扶贫平台——爱心传递商城,通过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增加贫困户收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促使贫困户通过自身劳动脱贫致富。

三、存在问题

经过全方位动员及实施,消费扶贫工作已初具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我市没有贫困乡村,且扶贫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贫困人口的农产品小而散,小批量采购的成本比较高。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文3

深秋时节,走进永兴县油麻镇,昔日里分布在各个山腰的木板房、土坯房已不见了踪影,一座座规划整齐的村居不时跃入眼帘,这个曾经走出开国大将黄克诚,也是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如今,这里的产业发展了、村庄变美了、道路变宽了、房子变新了、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笑容----精准扶贫,使这片红色热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油麻镇,地处永兴县西北边陲,是开国大将黄克诚的故乡。全镇国土面积92.7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5万余人生活在这里,共有4个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12个,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7户3603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发展底子薄,是永兴县贫困村最多、贫困户数量最多、贫困人口最多、脱贫压力最大的重点乡镇。

自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油麻镇始终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及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把“精准”落实到脱贫攻坚全过程,构建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全面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一针一线补齐短板、一砖一瓦筑牢基础,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镇呈现出抓党建、谋发展、促脱贫、奔小康的良好势头。

一、用心用情谋划部署织密脱贫攻坚“责任网”

漫漫扶贫路,浓浓民生情。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股股脱贫攻坚的暖流不断激荡着油麻大地。咬住目标任务不动摇,扭住关键环节不松劲,油麻镇脱贫攻坚工作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也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决胜期。

(一)提高政治站位。为真正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油麻镇党委政府把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指导打赢全镇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牢牢把握“防滑坡防松懈”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问题导向,把提升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一手抓未脱贫对象的脱贫出列,一手抓已脱贫对象的巩固提升,咬定目标不松劲,顽强作战不懈怠。油麻镇党委书记亲力亲为,靠前指挥抓脱贫,严格落实“三走访三签字”制度,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完成对17个村贫困户遍访的示范引领下,全镇党员干部切实履行责任,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脱贫思路、制定脱贫方案、落实脱贫行动,集中部门优势资源破解难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自觉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二)明确思路目标。结合油麻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际,制定了包括调度会议、政策业务培训、信息日报、驻村干部工作成效考核、乡镇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户的“五位一体”特色制度,建立了“日通报、周调度、月督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乡镇领导班子齐抓、行业部门整体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全镇上下抓脱贫攻坚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更加顺畅;组织编制了镇、村、组、户四级规划,做到镇有路线图、村有施工图,切实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三)坚持尽锐出战。好人好马上一线,精兵强将抓脱贫。16名第一书记、36名帮扶工作队员、82名村“两委”干部、553名帮扶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用真情、动真心、下真功夫服务引导帮扶贫困群众,通过开展精神扶贫、扶智扶志,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发展的优势和劣势,着力转变“唯条件论”“眼界不宽”“发展紧迫感不强”及“等靠要”等被动发展观念,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激发出贫困群众“要脱贫”“要致富”的强大信念,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为了让幸福感长久留在贫困群众的心中,油麻镇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靶向帮扶、精准施策,既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又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频频打出扶贫“组合拳”。

(一)基础设施全覆盖。2013年来,油麻镇整合各相关部门资金和涉农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难、饮水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始终致力于脱贫攻坚区域性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先后投资1300余万元,实施千人以上油麻村、柏树村、下青村、五陵村、公平村、高城村、上青村大路坪组及三塘学校安全饮水供水工程等一批关系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区域性工程,有效解决17个行政村、10000余户50000余人的饮水安全;实施20余个村村连通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实现了乡通二级、村村通达、自然村硬化,全镇公路建设总里程达50余公里,形成快速连接周边县市、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公路交通网。全面完成小城镇、中心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所有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实现4G信号100%覆盖,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二)教育扶贫拔穷根。油麻镇牢固树立“治贫先治愚、治愚抓教育”的理念,把发展教育作为“挖穷根”的最大民生工程,坚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制度,在全县率先研究出台《油麻镇教育扶贫实施方案(2016—2020年)》,全面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帮扶标准,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和“两后生”教育培训工作,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年来,全镇共投入学前教育帮扶资金30.8万元受益贫困户子女308名、义务教育阶段帮扶资金344.2万元受益2754名、高中职高阶段帮扶资金174万元受益580名。油麻镇教育基金会共募集善款200余万元,累计为400余名贫困生发放帮扶资金30余万元。许多来自农村困难家庭的学生走进了理想大学,接受了良好教育,将来毕业迈入社会就可以带动一个家庭彻底脱贫,真正起到了“培养一名大学生、挖掉一个穷根子”的良好社会效应。

(三)健康扶贫减负担。认真落实《湖南省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永兴县健康扶贫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个人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及时结报,提高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及大病医疗报销水平,实行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及政府兜底保障等制度,有效防止因病返贫致贫。2016年以来,全镇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边缘易致贫人口代缴医保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县域内住院享受“一站式”结算综合报销比例90%以上,慢病签约服务管理418人,签约率达100%,完成17个“空白村”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四)稳固住房保安居。安居才能乐业。油麻镇举全镇之力,创新性开展工作,“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将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迁出,以“一户一策”加大后续扶持,确保群众“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有力夯实脱贫根基。投入1839.13万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525人。2016年,油麻镇易地搬迁共计73户262人,其中分散安置73户262人;2017年,油麻镇易地搬迁60户263人,其中分散安置56户247人,镇区购房4户16人,均已入住并通过验收。2018年至今,油麻镇已开展6次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活动,在问题整改、资金落实上持续发力,为搬迁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油麻镇始终将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解决困难群众安居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与关键举措,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政策落实,全力推进农村危房存量“清零”,助力脱贫攻坚。2016年以来,围绕“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工作目标,以实施住房质量提升和入住质量保障为抓手,投入财政资金1573.7万元实施623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5户,解决全镇贫困户裂缝修补、土墙刮白、空架房装修、屋顶检漏、房屋上部构件围护不全、居住条件差等问题,群众住房质量全面提升,全面消除农村C、D级危房。同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责任组长、帮扶责任人作用,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逐户开展核查核验,做到新增、返危住房实时更新、即增即改,确保精准识别、及时改造、动态清零。

(五)保障兜底增幸福。推进扶贫政策与新农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家庭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无缝对接,加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关爱救助保障工作,强化临时救助救济,实行特殊补贴政策,把88户195人“低保边缘户”人员全部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农合参保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由2019年的1716元/年提高到2020年的2940元/年,核准享受低保金对象503户1089人,实现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双向衔接、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以现场办证、入户鉴定的方式,实行“一站式”服务,给残疾人群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织牢民生网底,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少”。

(六)智志双扶聚人心。讲好“家乡话”,做好“家乡事”。组织帮扶责任人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紧扣理论政策的重点、社会生活的热点、农民群众的关注点,把理论政策转化为生动形式、乡土语言和鲜活事例,用群众听得懂的“土味话”,激活群众参与热情,激发群众首创精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组织“自力更生脱贫群众”正面典型评选,将身边脱贫典型的故事讲给贫困户,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积极行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经常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感恩励志教育典型宣讲等活动,让困难群众更清楚的知晓自己享受的实惠,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形成个个遵守公德、户户增收致富、家家和睦相处、处处体现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增收富民模式构筑脱贫攻坚“硬支撑”

(一)稳定就业促增收。以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和“稳岗就业春风行动”为抓手,坚持长短、远近结合,外出转移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两手发力”,分类开展就业扶贫培训,严格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技能素质、实现就业创业、增加经济收入。

1、加强劳务输出。根据不同群体,建立劳动力信息台账,精准掌握搬迁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身体状况、就业失业状况、培训就业意愿等基础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一户一册”“一人一档”培训就业档案,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疏通劳动力转移渠道,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全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9808余万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1430人,夯实困难群众就业基础。

2、开设扶贫车间。结合油麻镇资源条件和发展实际,积极引进平安电子厂、超南越北种养殖专业和合作社、景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溪之绿发展有限公司、众合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扶贫车间项目,大力提供政策扶持,进一步解决群众就近就业问题,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到业。同时,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积极采取“引进一批、带动一批、扶持一批”的办法,让“扶贫车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理念,真正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业增收,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扶贫车间共5个,解决就业人员60余人。

3、鼓励自主创业。积极鼓励支持贫困劳动力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有创业意愿且有创业基础的困难群众,及时开展厨师班、电工班、育儿护理班、保安班等多种培训班,落实税费减免、资金补贴、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其实现创业并带动就业,力争自主创业解决一批。截至目前,油麻镇贫困劳动力已有160余人通过农贸市场摊位经营、发展种养殖业、便利小超市等创业方式实现就业。同时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扶持,2016年以来,共发放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753笔3590万元。

4、职业技能培训。对接全县范围内人社、科技、农业、职中、妇联等部门培训资源,“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对有意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培训需求,有针对地开展就业务工实用技能培训,确保“对症下药”。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30期60班2000余人次。

5、开发公益岗位。为多层次多渠道落实困难群体就业,油麻镇依托帮扶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贫困劳动力,并结合村庄森林防火、综治维稳、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按照“总量控制、适度招聘”的原则,充实保足公益性岗位人员。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发设立公益性岗位81个,安置贫困劳动力81名,确保人均年收入1200元以上,不仅解决村庄环境治理问题,更有效促进困难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

(二)产业扶持助增收。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油麻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为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资源,把乡村自然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农产品资源等稀缺宝贵资源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从而把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1、精准搭建产业扶贫大架构。坚持“多业并举、多点开花、多元发展”的思路,重点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红色旅游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2016年以来,先后研究出台加快烤烟、中药材、蔬菜、水果、油茶、生猪养殖等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着重从烤烟、蔬菜、水果、中药材、油茶种植和生猪、土鸡、土鸭养殖、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同时,采取多方合力帮扶带、后盾单位挂钩帮扶及工业带动、信贷拉动、电商助力、旅游助推、生态补偿等方式多点发力,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2、精准建立产业指导大体系。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油麻镇始终把保证贫困户想脱贫、能脱贫、不返贫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深入贫困户,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点餐式”扶贫帮扶模式,贫困户实现自主稳定脱贫。由于大多数贫困群众想发展产业,但因缺乏技术无法发展产业。针对这种情况,油麻镇定期组织开展烤烟、油茶、玉竹和羊、猪、鸡、鸭等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发放各种技术资料,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深入村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帮助贫困群众掌握种养殖技术,积累养殖经验,提高经济收益,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值得一提的是,还建立了产业精准到户台账,对每个贫困户建立扶贫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档案,实行动态监测和指导调度,精准掌握每个贫困户扶贫产业状况,为精准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精准推进“旅游+扶贫”大格局。立足油麻红色旅游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发展战略,实施了黄克诚故居3A景区改造升级项目,加快建设马三公路、下青村综合服务平台及游客接待中心等重大项目,重点打造了以柏树村、长湖村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5000余名群众直接或间接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年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4、精准做好利益联结大文章。一是股份合作联结。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林地等资源经营权、自有设施设备、财政扶贫到户资金等,入股到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架起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的桥梁,引导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让贫困户变股民,资源变股金。二是订单农业联结。鼓励和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优先与贫困户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指导实行“市场价+一定比例上浮”等保护价收购。引导和鼓励效益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获得收益后的返利方式让贫困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提高贫困户生产积极性和产品质量。三是劳务就业联结。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有相应学习能力的贫困户进行简单培训,使其获得企业所需技能,鼓励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家庭人员长期就业或季节性务工,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实现稳定薪金收入。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参与合作经营、扶贫基金、村集体收益分红、合作社务工等5项措施,引导和支持郴乡味、溪之绿、超南越北等龙头企业与全镇建卡贫困户467户1565人都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了贫困户与特色产业的有机衔接,实现贫困户增收、业主增效、村集体增益,累计为贫困户增收253万余元。全镇4个贫困村光伏电站合计产生收益10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43户169人。

(三)消费扶贫保增收。消费扶贫的一头连接消费者,一头连接贫困户。在消费端,通过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可以提升扶贫产品消费力;在贫困户一端,则是通过提升供给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消费者的复购积极性。油麻镇积极引导贫困村民主动发展生产,将以往的看望慰问、送钱送物转化为购买力,发动本单位职工、帮扶责任人从村民手中直接购买农产品,让村民通过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推进扶贫工作实践中,积极倡导“消费扶贫”新理念,通过多方联动、化繁为简,为贫困村农产品牵线搭桥,实现农产品直达消费终端,以消费促进生产,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农户增产增收。此外,将农产品销售与市场有机融合,打出了扶贫产品展销会这个关键一招。今年,为应对疫情影响,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油麻镇提前谋划,全镇动员,镇扶贫办、工会、驻村工作队联合推出以“消费扶贫共参与,脱贫攻坚奔小康”为主题的消费扶贫月,帮助贫困群众把自家生产的土鸡、土鸭、红薯、花生、土酒等农产品集中起来,把好品质检验关,实行统一地点、集中销售,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纷纷发力,500多名干部职工踊跃参与,纷纷加入“购农大军”,仅用不到两周时间,就累计销售红薯酒1200余斤、贫困户散养土鸡3000余只、红薯2000多斤等等,直接为贫困村群众增收80余万元,受益群众1000多人。

油麻镇将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和创新,由政府+电商平台+合作社+订单+贫困群众等要素组合而成的“消费扶贫”新模式,助力贫困村农产品销售,以市场倒逼“供货”,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对接市场供给,用市场“红利”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积极发展产业,用辛勤和努力“挣”幸福,早日摆脱贫困,共同奔向小康。

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脱贫攻坚“主心骨”。

油麻镇将脱贫攻坚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全镇广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尽洪荒之力务实干、用绣花之功精细干、背水一战拼命干、阳光扶贫干净干,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做好政治理论培训。组织全镇广大扶贫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上。做好扶贫业务培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政策,重点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兜底、发展集体经济、驻村工作政策等内容分类别、分专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业务水平。2016年以来,共举办扶贫干部专题培训班20余次,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做好方法技能培训。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到长沙、郴州等地考察学习精准扶贫、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创新了思维,激发了干劲,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村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村情实际、立足优势资源,找准本村产业发展方向,认真谋划脱贫致富新路子,不断改进工作措施,为完成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政治上关心,让有为者有位。强化政治引导,让更多的年轻干部有志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坚持早发现、早培养,多渠道培养扶贫干部;将扶贫干部纳入规划管理,加强跟踪考察,把真正能够长期沉在基层、在管理服务一线兢兢业业、推进重点工作担当作为、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发现出来,优先向组织推荐提拔使用;将年轻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重点村进行挂职锻炼,促进健康成长。物质上关怀,让实干者实惠。严格落实驻村干部物质保障、生活补贴、乡镇工作补贴、交通补贴、工作经费、意外保险、免费体检等各项待遇保障,努力让驻村干部安心、安身。精神上关爱,让出色者出彩。今年在“七·一”期间对全镇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的7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0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进行了表彰,形成了正向激励的导向。同时,优先推荐政治站位高、工作能力突出的扶贫一线干部参评“最美扶贫人物”,动员扶贫干部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积极作为,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

(三)加强从严管理,提醒干部守住底线。监督考核,压实工作责任。2016年以来,在脱贫攻坚专项考核中,对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镇扶贫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帮扶责任人进行了专项考核。按照相应的职责任务细化考评内容,进一步压实责任,形成带头抓落实、抓推进、抓责任的鲜明导向。追责问责,深化纪律建设。为确保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履职尽责、遵规守纪,制定了《油麻镇脱贫攻坚考评问责实施办法》。通过暗访、督查和省、市、县委派驻督导组意见反馈,全面了解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履职情况。对那些把扶贫工作当作走形式、添履历“镀金”,畏苦畏难、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扶贫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该撤换的要及时撤换,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文4

为深入学习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克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经研究决定继续在全镇开展脱贫攻坚“夏季攻势”行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专项巡视“回头看”等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安排部署,围绕“两个确保”的攻坚目标,落实“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工作要求,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统筹一体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与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各类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落实各项重点任务,提升脱贫质量。进一步强化攻坚保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精准帮扶、强化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全面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1.持续抓好扶贫企业复工复产。巩固扶贫产业园、扶贫龙头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复工复产成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带贫比例,严格跟踪问效,切实做好生产销售服务保障。对效益好、带动力强、有扩产需求和增产能力的带贫企业,帮助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持续带贫增收能力。(责任单位:镇农办、镇劳保所、镇统计站、镇扶贫办)

2.持续抓好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四帮四促”举措,结合实际开发公益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做好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等就业服务。跟踪已务工贫困群众就业情况,确保稳定就业。对新增有就业意愿且暂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贫困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其尽快返岗就业。对有就业能力暂无就业打算的贫困群众,积极开展扶志扶智,采取送岗位上门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责任单位:镇劳保所)

3.持续抓好农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对扶贫农畜产品、尤其是夏季丰产产品的产销情况监测,防止个别企业、贫困群众的产品再次滞销。持续开展农畜产品“八进”行动,动员定点帮扶单位、“百企帮百村”企业等进行采购,鼓励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加强宣传,利用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责任单位:镇农办、镇统计站、镇扶贫办)

4.持续抓好贫困家庭学生上学。对因疫情影响造成的线上教学困难贫困家庭持续做好手机流量、宽带接入速率等保障,确保所有贫困学生全部正常上网课。学校正常开学之后,对在籍在册贫困学生开展全覆盖排查,确保所有贫困学生全部如期入学,坚决杜绝因疫情造成的失学辍学。(责任单位:镇中心校)

三、全面完成各类问题整改

5.强化统筹整改。聚焦“基本+”突出问题,将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反馈的问题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一体研究、一体部署、一体整改,确保6月上旬各类问题全部整改到位。(责任单位:镇扶贫办、相关镇直部门)

6.加强帮扶指导。把问题整改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重要内容,持续开展帮扶指导,在一线发现问题、一线帮扶指导、一线推动整改。认真落实“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工作机制,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责任单位:镇纪委、镇组织办、镇扶贫办、相关镇直部门)

7.确保整改实效。坚持从严从实,坚决防止上下“一般粗”,杜绝虚假整改、敷衍整改,严格销号制度,严把整改质量。坚持动真碰硬抓整改,严防问题整改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抓整改,完善工作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向底部延伸、向纵深推进。(

责任单位:镇纪委、镇扶贫办、相关镇直部门)

四、全面补齐短板弱项

8.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持续开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动态监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动态清零。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和春季学期学生资助工作。持续巩固提升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消除工作成果。危房改造和影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的巩固提升工程6月底前全部完成。(责任单位:镇中心校、镇中心院、镇住建办、镇水利站、镇扶贫办)

9.聚焦聚力重点地区和群体攻坚。“夏季攻势”期间突出抓好防洪抗旱工作,提前预判,坚决防止因灾致贫返贫。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不稳定户和老少病残孤等困难群体为重点,进一步调整优化“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面落实落细综合性保障政策,确保所有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责任单位:镇扶贫办,各村(社区))

五、全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10.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纵深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加快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加强在地作物管理。强化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和效益提升。开展旅游扶贫项目推介,尽快消除疫情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市民到镇内旅游消费。深入推进“

XX”示范带动工程,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单位:镇农办、镇旅游办、镇扶贫办)

11.扎实推进就业扶贫。深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鼓励扶贫龙头企业、各类经营主体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进一步规范光伏电站收益分配,确保贫困村光伏扶贫收益80%以上用于开发公益岗位和公益事业劳务费用支出。加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管理,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5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扶贫项目。(责任单位:镇劳保所、镇农办、镇扶贫办)

12.扎实推进消费扶贫。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介多形式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农产品物流企业、物流集散中心与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等加强合作优先配送扶贫农产品。积极参加全县召开的消费扶贫推进会,积极做好扶贫产品认定准备工作。(责任单位:镇统计站、镇农办、镇扶贫办)

13.扎实推进金融扶贫。规范推广“一自三合”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把金融扶贫与支持产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做到“能贷尽贷”。切实防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对受疫情影响较重还款压力较大的贫困户,持续关注,加强业务指导。(责任单位:镇扶贫办)

14.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强力推进各类扶贫项目实施,压紧压实项目责任人责任,加快资金拨付,加强工作调度,力争6月底扶贫项目基本完工、资金支付达80%以上。各类扶贫项目要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认真落实资金项目公开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切实做到扶贫资产家底清晰、产权归属明晰、类型界定科学、管护主体职责明确、运行管理规范。(责任单位:镇财政所、镇农办、镇扶贫办)

15.扎实推进“双基”建设。加快推进水、电、路、讯、厕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责任单位:镇农办、镇卫健办)

16.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准备工作。根据省脱贫攻坚普查综合试点情况及县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做好镇级及各村(社区)的清查摸底等准备工作;做好宣传动员、信访稳定、舆情引导等工作,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责任单位:镇组织办、镇扶贫办)

六、全面提升脱贫质量

17.着力防止返贫致贫。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分类管理、返贫预警监测和边缘人口监测管理。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不稳定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为重点,加强动态监测,提前掌握和预判变化趋势,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致贫。深化对边缘不稳定户的支持政策和扶持措施,统筹救助帮扶资金,落实救助帮扶责任。(

责任单位:镇民政办、镇扶贫办)

18.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加强典型示范,对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人员给予精神鼓励,配合XX县开展《XX脱贫攻坚纪实(暂定名)》编写,在全社会着力营造自力更生光荣脱贫氛围。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克服陈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责任单位:镇外宣办、镇扶贫办,各村(社区))

19.着力推进精准帮扶。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发挥帮扶单位优势,全面压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各级帮扶责任人的帮扶责任,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对因疫情收入受到影响的困难群体,及时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责任单位:镇组织办、镇扶贫办,各村(社区))

20.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村(社区)扶贫专干及帮扶责任人的培训。及时推进落实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精准指导村(社区)及时规范准确做好扶贫手册填写等基础工作,如实反映贫困户脱贫和后续扶持全过程。(

责任单位:镇扶贫办,各村(社区))

21.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实际,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强化各部门在帮扶对象、帮扶政策、帮扶方式上的落实。研究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路径。(责任单位:各村(社区),镇扶贫办、镇农办)

七、全面强化攻坚保障

2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的政治担当,坚持“四个不摘”层层压紧压实攻坚责任。各村(社区)、各镇直部门要统筹资源、统筹力量,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跟踪问效。加强常态化指导,确保“夏季攻势”各项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23.保持攻坚态势。各村(社区)、各镇直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越是艰险越向前,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坚决克服厌战疲倦,严防松劲懈怠,保持定力耐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要严防急躁,稳扎稳打,确保脱贫攻坚成色。要严防厌战,慎终如始,绷紧弦、再加劲,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同时,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健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转有序,为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建立科学、规范、公开、公平、公正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对低收入以下符合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对低收入以下符合扶贫标准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扶贫项目带动,实现增收脱贫,做到应扶尽扶。通过建立扶贫统计监测和动态管理机制,做到动态进退,进一步提高扶贫对象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县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和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地区各阶段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坚持规范操作、阳光作业原则。要把民主评议和集中决策结合起来,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确定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真正的贫困户得到扶持。

(三)坚持符合条件、群众自愿原则。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规定程序将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识别出来,采取相应扶持措施,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四)坚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帮扶原则。坚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帮扶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扶持。

四、扶持标准和对象

(一)低保和扶贫标准。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现行政策确定的标准进行。农村扶贫标准执行年自治区自行制定的扶贫标准,即农区年人均纯收入1560元以下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二)低保和扶贫对象。农村低保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扶贫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

五、工作容

(一)政策的衔接。对农村低保对象,要力争做到应保尽保,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扶贫对象,要根据不同情况,享受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采取产业开发、扶贫易地搬迁、雨露计划培训、危房改造、扶贫经济实体股份分红、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教育免费及补助、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帮扶等形式,确保扶贫对象受益。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中的残疾人及被拐卖后获解救的妇女儿童家庭提供重点帮扶。要坚持依据统计部门的监测数据确定扶贫对象,防止盲目扩大规模,确保政策兑现。

(二)程序的衔接。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要在时间和程序上同步进行。严格按照申请、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等程序和民主公示的要求,认定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对于申请享受“两项制度”的,村民委员会要按照规定分别进行调查核实,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经乡镇审核后,属于扶贫对象的,报县扶贫部门审批,属于农村低保对象的,报县民政部门审批。村民委员会、乡镇和扶贫、民政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民主评议意见、审核意见和审批结果。对于已经核实的农村低保对象,民政部门在进行复核时,要配合扶贫部门将其中有劳动能力和申请意愿的确认为扶贫对象。

(三)管理的衔接。对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县扶贫、民政部门及乡镇要分别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档案,会同统计、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对“两项制度”涉及的对象同步进行调整。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了解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的生活情况。对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要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均无意见,要停止有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对收入下降到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要将其纳入低保范围;对返贫的,要将其吸纳为扶贫对象。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在现有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农村五保、农村低保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六、工作步骤和进度安排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由扶贫、民政部门牵头,财政、统计和残联等部门配合开展。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加强相互沟通与协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扶贫开发对象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认定和调整要同步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6月中旬—6月底)

1、测算对象规模。我县贫困人口规模由自治区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测量下达。我县低收入人口数量为22753人;扶贫开发扶持对象15207人;低保对象109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口数量为3785人。

2、制定实施方案。各乡镇要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实施方案主要容应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工作进度、保障措施等。

3、做好宣传动员。县委、政府召开“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动员大会,统一部署工作。各乡镇要分别召开行政村干部和村民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村务公开栏等媒介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

4、培训工作人员。对乡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乡镇负责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一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识别规则和标准。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扶贫志愿者的作用。

(二)对象识别阶段(7月初—7月底)

1、户主申请。由户主本人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签名后,交村民委员会。

2、民主评议。由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或由村民小组组织群众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张榜公示,由乡镇统计员核算申请对象家庭收入。

3、审核。经民主评议公示无意见后的申请对象,行政村干部签字把关后,由村民委员会报乡镇审核,并将结果张榜公示。

4、审批。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领导签字把关,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后报扶贫办、民政局和残联。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民政局在进行复核时,要会同扶贫办、残联按照新的量化识别指标,将其中有劳动能力同时确认为扶贫对象的,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将审批结果张榜公示。

(三)落实帮扶措施和采集信息阶段(8月初—9月底)

1、落实项目资金和帮扶责任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农村扶贫对象,要采取多种形式,规划帮扶项目,落实帮扶资金,并确定帮扶责任人。

2、登记造册。所有扶贫对象都要进行登记造册,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做到户有卡、行政村有册、乡镇和县都有电子档案。

3、信息录入。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要组织人员,将登记的低保对象、扶贫对象信息分别录入各自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四)总结验收阶段(10月初—11月底)

1、检查验收。扶贫对象信息录入完成后,县里组织有关部门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完善。

2、召开总结会议。工作完成后,县、乡两级要召开总结会议,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成立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乡镇“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的宣传、识别对象的调查和审核、协助发放低保资金和实施扶贫项目等工作。

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扶贫、民政、财政、统计、残联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四个指导督查工作组。

(二)落实经费、工作人员。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县财政和各乡镇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保证工作正常运转。有关部门要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一支有创造力、能吃苦的队伍,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乡镇消费扶贫总结范文6

一、主要任务

以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消除因病致贫问题,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提供健康保障。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更好防病”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补充保险制度,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农村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县、乡、村有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加强贫困人口健康管理,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和防病知识。到2020年,贫困人口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工作措施

(一)巩固和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参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参保缴费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予以安排。二是取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起付线。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下降50%,同时补偿比例提高到55%。四是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年度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10万元(与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合并计算),一种i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由3000元提高到平均4000元,两种ii类门诊特殊慢性病由4500元提高到平均6000元,报销比例为90%。五是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未进入贫困户建档立卡系统的农村家庭低保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筹资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00元。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予以安排。

(二)提高重大疾病救助保障能力。一是实施“光明·微笑”(白内障、唇腭裂)工程、儿童“两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尿毒症免费血透、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手术、儿童先天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及康复免费救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免费救治等重大疾病免费救治项目。二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地中海贫血、肝癌、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等20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三级定点医院治疗,城乡居民医保按70%补偿。三是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个病种,进行单病种控费,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四是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五是将建档立卡贫困人中的五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予以全额救助;

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在现行救助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个进百分点予以救助;

对未纳入五保、低保对象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

(三)开展健康教育和提高服务水平。一是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契机,为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做好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并为其中患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结核病患者每年健康随访次数由每年4次增加到6次,确保贫困户每人有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二是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契约,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转诊服务和卫生政策宣讲,着重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率及服务效果,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体检、巡诊、健教”等10项免费防治服务,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送医上门,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为平台,综合提供健康体检、随访干预、知识宣教等服务。四是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五是实行就诊惠民便民措施。在县、乡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病床,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免相关费用,优化医疗服务。县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负担自付医疗费用。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注射手续费(或实行一般诊疗费由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换药手续费,住院期间的血液、大小便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等费用减半(简称“三免四减半”)。对急需救助的病人实行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的“三先一后”医疗卫生服务便民惠民措施(简称“三先一后”)。六是加强健康宣传教育。针对贫困群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增加发放健康宣教处方等资料。乡镇、社区及村组要成立由乡驻村干部、村干部和村医组成的健康管理小组,定期深入农户宣传健康素养常识及慢性病的预防方法,发放健康促进入户手册、开展生活方式干预、改善生活环境等服务指导,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整体水平。

(四)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力建设。一是确保在每个乡镇有1所功能较全的乡镇卫生院。政府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中心乡镇卫生院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优先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药设备配置和中医药人员配备。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县级基本建成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二是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每年培养定向本科、专科医学生10名、农村公共卫生医务人员2名。加强全科医生培训,积极选派乡镇卫生骨干医生参加省卫计委组织的全科医生培训,每年培训8-10名。三是由县级医院每年派出医务人员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四是实施订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10-15名乡村医生,参加由省财政资助培养费用和学习期间生活补贴的定向培养。鼓励乡村医生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对取得学历的给予适当补助,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稳定边远山区乡村医生队伍,县财政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医生岗位补贴政策。五是为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一所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室,改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五)全面推进困难失独家庭帮扶工作。一是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为女方年满4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按每人每月发放150-500元特别扶助金。对年满40周岁至59周岁的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县财政给予每人每年500元参保补助。二是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具备再生育条件的失独家庭提供技术咨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生育指导等服务,每疗程最高补助3500元;

对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的最高补助8万元。三是组织免费体检。女方年满40岁以上失独家庭成员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体检标准为男性240元/次、女性325元/次。四是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完善失独家庭“3+1”结对帮扶、呼叫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和大龄独生子女风险防范等制度,探索开办失独家庭老年人意外伤害、大病医疗、住院护理保险。

(六)对长期卧病在床的贫困患者给予照护补助。经认定长期卧病在床需要长期护理、照料的失能贫困患者(中风、植物人、截瘫、脑外伤后遗症等)给予照护补助,照护补助按每位患者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实行每年一审核一认定一发放。

(七)组建医疗专家帮扶队。为便于长期卧病在床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医,对患有重大疾病且长期卧病在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由县卫健委抽调县、乡两级医疗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上门为其提供诊疗服务。

三、工作保障

(一)保障经费投入。充分发挥贫困救助资金的统筹整合和使用资金的主体作用,在资金整合中进一步加大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项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等方面的健康扶贫投入,认真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政策措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