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1

关键词:药师;药品不良反应;服务功能

随着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被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依据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我们掌握了对药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药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医疗机构依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有着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其各自的相关职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位等。如何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使临床安全用药更合理,减少或避免严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成为药师当前工作的主要职责。

1药品不良反应分类及报告和监测目的

1.1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按照病因对进行分类,分为A、B、C型反应,其中量变形异常为A型反应,质变形异常为B型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按照群体对进行分类,可分为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不良反应、停止用药反应、药品依赖、致癌、药品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突变、特异质反应、致畸。

1.2监测和报告 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不是针对药品本身,而是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目的是使一些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能够被及时发现,进一步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及时发现药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遏制同一不良反应情况重复发生的现象。

2发挥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中的作用

2.1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宣传力度 保障有效、顺利的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离不开对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通过对药物咨询栏目、宣传板报、讲座等方式对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和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存在的意义进行宣传,使药品质量问题、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事故之间的本质区别能够得到人们的正确区分,使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得到更多的单位或个人积极主动的参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渠道得以适当拓宽;增强药品生产制造企业的责任感;降低一些医疗人员因不了解药品不良反应而出现判断失误的频率等。以患者、病因为中心,药师深入临床合理指导临床用药并参与药物治疗的整个过程,能够及时的发现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其进行判断评价,使识别药物警戒信号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深入临床过程中对药源性损害进行准确的区分并能够有所警惕。如假劣药物、急慢性反应、药品误用、药物中毒等问题。

2.2减少药源性损害 药师协助医护人员、患者对药物的进行正确认识,最大限度的减小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检测中药源性损害对其的影响。及时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药物认识方面的协助,降低药源性损害的干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工作顺利的开展。

2.3用药不当得以避免 药师协助医院护理人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避免不合理用药的重复出现而造成一定的损失。药师在对临床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时能够确保药物分发、药物配置、药物储存、药物使用等环节符合规定要求。例如指导有些药物进行滴注的过程中,其速度可能对药品不良反应产生很大的影响。药师通过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合作,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用药信息的收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

2.4合理用药咨询 使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药品不良反应知识,让其充分正确认识到服用药物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就发生率就越大。即使是维生素和补益药的不当服用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药物性能、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指导,使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用药,使患者自我检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得以提高。

2.5承担药品咨询工作 随着不断增多的非处方药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非处方药的不当使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对非处方药的风险认识用药者欠缺,药品标签阅读、药品的使用、使用时间等方面存在着理解误区,而药师能够提供相关方面的服务,负担起药品咨询工作,从分利用自身对药学信息熟知的优势,做好药品合理用药的指导。

2.6开展药物警戒(PVG)工作 我国的ADR监测系统实际上已开展了很多药物警戒的工作,齐二药、欣弗、泗县甲肝疫苗等事件,以及鱼腥草事件,都是通过ADR监测系统发现信号,通过快速报告和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及时有效的控制相关事态。

2.6.1药物警戒的目的 药物警戒较传统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更为广泛,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综合评价药物的风险效益,对药品安全性的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达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2.6.2药物警戒工作中的作用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适时引入药物警戒的概念有助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事业进一步深入发展。药物警戒中,药师要充分利用国家ADR中心不良事件数据库里的资料,特别是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药害事件,从各方面找出潜在的隐患和可能的种种原因,增强对未发生不良事件的研究和认知能力,提出预警、预防、减少和尽可能避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发现在测试上市药品不良事件的早期信号以及临床可能发生的任何药源性损害:如伪劣药物的使用,用药错误,缺乏药物疗效,无科学依据地扩大药物的适应证,药物的急慢性中毒试验,药物相关死亡率的评估,以及药物滥用或误用所致的潜在安全性问题等,都是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3结论

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报告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过程中药师发挥的重大作用的分析,概括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并不是针对药品本身,而是为了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进了一步了解,并通过了解使一些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能够被及时监测和发现,使药品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的加强,及时找出药品中存在着的安全隐患问题。药师通过对病人合理用药的宣传工作,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台,通过窗口药师将老年患者和合理用药推荐患者,咨询台的中、高级职称的药师和临床药师,解答患者的合理用药问题,可以防止或降低ADR的发生率,因此药师在不良反应监测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瑜,王美芳,王晓贤.临床药师在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专业作用[J].海峡药学,2011,1:153-154.

[2]庄权权,赖淑华.临床药师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0,22(6):248-250.

[3]曾毅,谢伟乾,黎晶晶.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华夏医学,2012,25(1):86-90.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2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药品不良反应关系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现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医院临床在使用药品时不仅要求药品的治疗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少有不良反应。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其中5%为使用或滥用抗生素有关,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近年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医疗单位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最前沿,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起到关键作用。下面结合临床实践谈一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几点体会。

    1  加强监测

    1.1  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  2004年3月4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我院根据实际迅速成立了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药剂科主任、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任成员,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上报有关信息。

    1.2  制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

    1.2.1  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

    1.2.2  填写药品不良反应表格

    1.2.3  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查

    1.2.4  将填写完整的报告通过电子报表或以传真、邮寄等方式递交地方药品管理部门,一般的ADR每季度集中报告,新的、严重的ADR 15日内报告。药师及时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协助临床医生制订监测治疗方案,对已确定发生ADR的药品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紧急封存或召回。

    1.3  完善制度

    1.3.1  建立ADR监测报告制度  规定报告时限,报告内容等。

    1.3.2  建立ADR监测检查制度  规定检查方法、时间、奖惩等内容。

    1.3.3  制订工作人员职责

    1.4  加强培训  (1)定期组织ADR监测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市ADR监测中心举办的ADR培训。(2)重点对药师和护士进行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的培训,发挥药师和护士在ADR监测中的重要作用。(3)每半年进行一次在社会上宣传ADR知识活动,普及ADR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ADR的认知度。

    1.5  药师定期深入临床开展ADR监测工作  药师必须主动深入科室,每个临床科室配备1名ADR监测员,负责将本科的药品不良反应收集上报到院ADR监测中心。临床药师定期下科室,与各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交流经验与体会,及时获得第一手临床资料及ADR资料,用药学知识为病人服务。在兼顾全院的ADR监测的同时,加强重点科室的ADR监测,我院以心内科、皮肤科、小儿科、产科等作为重点监测科室,带动其他科室的ADR监测工作。在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合理用药仍将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因此临床药师经常下科室,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贴于 中国论文下1.6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ADR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作为护士的职责之一。护士对用药全过程进行观察,对及早发现药品不良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执行医嘱、落实各种治疗计划的过程中,护士不但是药物的领取者和管理者,而且是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给药途径、毒副反应、配伍禁忌等,并在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严格地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给药时间和用法,以及用药中、用药后细心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是护士在药疗过程中的职责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护士只要经常深入病房,观察、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和排泄物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就可以通过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或协助医生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认为ADR是医疗卫生事故瞒报  在诊疗过程中,个别病例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往往误认为是医疗事故而瞒报。

    2.2  ADR上报不积极  我国对ADR的收集主要采取自愿报告的方式,因此,ADR监测人员工作没有压力,缺乏报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应付了事的思想。

    2.3  认为ADR的报告是药剂科的事  相关临床科室和人员对ADR监测不关心、不支持、不主动

    2.4  ADR监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医疗单位未把ADR监测工作提高到一定程度,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缺乏相应的支持,导致ADR监测工作的开展不理想。

    3  几点建议

    3.1  加大ADR监测工作的宣传  提高社会各界对ADR的认知度,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积极宣传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消除社会上特别是医疗单位工作人员认识上的误区,提高医疗单位工作人员的ADR监测工作的积极性和报告的主动性。

    3.2  提高对ADR监测的重视程度  医疗单位要把ADR监测工作当作一项大事来抓,与医疗单位的医疗行为一样,药品不良反应关系到人类的生命与健康。ADR监测工作既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还是医院实现发展的需要,因此,医疗单位要提高对ADR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人员配置上、资金上给予支持,使ADR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3.3  加强ADR的培训  ADR监测工作,人人有责。要不断加强ADR的培训,扩大培训人群,做到人人普及ADR知识,人人做到ADR监测。

    3.4  把ADR监测工作纳入医院考核奖惩工作范围  对于在ADR监测工作中成绩显着者给予奖励或作为评先树优的依据,对于敷衍了事,工作马虎,甚至延误ADR上报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罚,以达到ADR及时、准确上报。

    3.5  应注重中草药的不良反应  前段时间报道的含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等成分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冠心苏合丸、冠心苏合胶囊等引起肾功能衰竭便是最明显的中草药不良反应。因此,2003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废止关木通药用标准,对含有关木通的成药均限期去除关木通而用川木通或白木通代替。因为中药作为祖国传统药物,向来被认为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因此,一直未重视中草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医疗单位应将对中草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同对化学药品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3

为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进一步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我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核实、上报工作。要配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需要的办公场所,加强网上直报的相关设施的维护,保障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完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强化工作制度和职责的落实,不断提高监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举办各种形式的药品不良反应专题培训,使其他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努力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率、上报率、及时率,杜绝漏报和瞒报现象,提高报告质量水平。

三、明确指标,强化考核。

结合区内涉药单位的实际情况,我局对市局下达的报告指标进行了分解,即各药品生产企业10份,一级医疗卫生机构10—15份,区疾病控制中心10份,各药品零售企业1份以上。各单位在确保完成规定的指标数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报告质量。除药品零售企业外,各单位上报的不良反应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不低于报告总数的20%。同时,我局将继续筹集2014年度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基金,并根据《区ADR上报监测工作考核细则》实施年度考核,对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4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监测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281-02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工作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卫生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于年2004年3月联合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众所周知,所有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能有很大的差别,有人反应轻,有人反应重;有人是这种反应,有人是那种反应。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药源性疾病,我院已建立由临床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ADR监测小组,对全院门诊、急诊及内、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现将我院2008年的102例ADR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研究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及药师参与后对ADR的影响,以进一步加强ADR监测工作,督促临床安全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02例有效ADR报告。首先完善报表,通过查找病例、核实用药信息,把漏填的信息加以补充。将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用药情况、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引起ADR的药物等信息输入预先设计好的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本组102例中,男48例,占47.1%,女54例,占52.9%;患者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8岁,平均年龄59.5岁。

2.2 不同给药途径:

ADR发生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给药,其余为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具体情况详见表1。

2.3 ADR的临床表现:

在102例ADR病例中,常见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疹、多型性红斑、皮肤搔痒、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具体情况见表2。

2.4 引起ADR应的药品种类及发生率:

102例ADR报告涉及药物5类2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67例,居首位(65.7%);中药制剂引起26例,居第二位(25.5%);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是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有20例(19.6%);其次为阿奇霉素注射液10例(9.8%)。从上报的病例来看,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中存在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以及疗程过长等问题,造成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病人的不良反应增多等情况。

3 讨论

从报告所反应资料来看,在10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例数稍多于男性例数,各年龄段中,值得注意的是60岁年龄段及以上者有25例。占因此在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引起警惕,老年人易发生ADR的因素大致有:①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下降,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解毒能力下降,并致药物蓄积,以致不良反应;②老年人多患老年慢性疾病,在就诊时,常忘记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而导致重复用药或药物间相互作用,以致不良反应,所以在对老年患者时应慎重选择药物、选定剂量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从给药途径结果分析,我院静脉滴注射给药产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均为最高,这与我院的ADR报告主要来自门诊输液室,住院病房报告量较少有关。因为静脉滴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无肝脏首过效应,故药物浓度较高,对机体的刺激性较强;其次,生产厂家为确保注射剂性质稳定而添加缓冲盐、防腐剂或其它添加剂,也是其易引发不良反应的一个原因,由此也说明,静脉给药是我院临床用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中药静脉制剂,常会引起过敏反应,我院引起ADR的中药制剂剂型几乎全为注射剂。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控制注射途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建议临床在保证疗效前提下,尽量避免静脉途径给药。在102例ADR报告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发生率最高占47.1%,居首位,与国内文献报道的排序基本类似,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呼吸系统等。引起严重ADR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泛发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胸闷及口唇紫绀等。未见血液系统损害的病例上报,这可能是由于临床对这些生化项目检测少,未及时发现,提示临床上今后要加强对生化项目的检测,特别是应用对血液系统有明显毒性的药物,以便尽早发现不良反应,对症施治,减轻损害程度。

由以上分析可以说明,由于引起ADR原因复杂,预防ADR的发生,医药界都应提高警惕性,加强防患意识,注意用法用量,对用药过程进行严密监控,如出现ADR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另外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且医务人员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加强ADR监测方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2

[2] 阎敏,李新中,尹桃.39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 (11):1099-1100

[3] 张靖宇,张昌斌.197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 (5):381

[4] 陈飞.我院2 7 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 3(5):56-59

[5] 纪立伟,朱红.药品不良反应知识100问[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 (1):60-63

[6] 彭官良,赵美菊,杨良芹,等.我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 (2):134-13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5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和医疗机构加强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不良反应所表示的具体意思是,为了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或控制,所用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生理功能遭到不期望的或有害的改变。因此,在医院药房中制定ADR(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的,为了保证ADR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收集和贮存大量的信息,以便今后更方便的分析和利用。本文,笔者就对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对药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的影响作简要的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关于药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重要性研究

面对每天大量的需要调配的处方,医院药房需要一个能充分挖掘信息和评价药物的ADR信息源,这不仅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的根本点。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院药房ADR监测制度起步得比较晚,而且我们的药房工作人员普遍不具备对ADR报告的充足认识,再加上经费和人力资源上的缺乏,从而使得药房ADR监测工作不能很好地实现反馈。由于药房管理缺乏一套明确的机制以及患者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有存在太多的复杂性和随意性,从而给门诊药房开展ADR监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笔者就针对我国各大小医院药房这一情况,结合自身的思考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对药房管理中强化药品质量监测的重要性做详细的分析,并试图探讨出一些更具有效性和可行性的ADR监测管理措施。

1、在药房管理中加强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遵循“药品是把双刃剑”这种说法,这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药品在对疾病产生治疗改善作用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的药房工作人员对药品的用量、种类以及不良反应进行仔细的监控,但是依然有很多药品不合理使用造成不良反应的时间发生。例如“鱼腥草事件”、“PPA事件”以及“欣弗”事件,这些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医疗实践每次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1],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必须加强药房工作中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以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有相关数据显示,尽管工作人员是严格按照医嘱的用法用量要求来进行配药的,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因为药品不良而使自己的身体遭受伤害。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在1998年底就统计出在美国本土每年有近200多万的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且这些情况还导致了病人的病情因此而加剧,甚至每年约有10.3万人死于这个问题上。“是药三分毒”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真话,任何药品一旦在用法或用量上出错就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药品在上市之前,药品公司总会对其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但是,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都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例如“反应停”就曾经作为一种镇吐药被投入了市场,但是后来的“海豹胎”事件却让大家发现,这种药物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是导致胎儿畸形的根本原因[2]。而且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中,需要很大的基数才能测出一笔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此在临床试验阶段这样的就得不到监测了,只能上市后通过众多的患者消费从而更深一步地认识它。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达到75%的药品是来源于医疗机构的,由此可见对医院药房加强严格管理对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药房管理时,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的疑似病例就必须通知临床医生,并在患者的临床用药记录中填写详细的报告,再做及时有效的处置。要想实现对药房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就需要我们的药师和临床医生共同接受培训和教育,从而提高自身及时发现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房管理力度和成效。

2药方中ADR监测工作开展的重点

2.1从药房管理方面着手

(1)加强对监测人员业务水平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培训

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对ADR监测工作的开展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医院应经常卒子ADR报告和监测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帮助他们加深对ADR定义以及报告程序等方面内容的理解,并且还应帮助他们提高对ADR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新分配来的医院药房工作人员需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就是ADR报告及监测方面的知识,并且最后通过考核的人才可上岗[2]。

(2)强化药师及护士的安全用药意识

护士是直接与病人接触的群体,因此他们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最为了解,基本掌握病人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手资料。所以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向他们讲述ADR定义及其监测的方法和重要性是极为有必要的,不仅能帮助护士们提高自己对安全用药方面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工作,更能对医院药房顺利开展ADR监测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3)不可忽视退药环节

在医院药房中经常会出现患者退药的情况,在对药房的管理中就应该抓住这一环节进行仔细研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多的退药情况就是因为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的药房管理人员认真进行ADR报表的填写,并进行适当的关联性评价,对造成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这是为了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在今后配药过程中重复发生的概率。

2.2从几个易引起ADR的用药情况着手

(1)正常用药情况下

药品在进入临床使用之前都会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对其毒理、有效性以及用法剂量等都会进行各种试验,之后还会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在这一段过程中可能并不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但是当投入临床使用后,由于患者自身病情、体质以及个人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就可能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尽管这并不属于用药错误或医疗事故的范畴,但是我们医护人员以必须对这种情况进行严密监测[3]。

(2)药物联合应用情况下

很多病人在住院时,医生一时不能明确患者具体的病因并怀疑是细菌造成的感染,因此联合使用了抗生素以免贻误时机。就是在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对某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这就需要医生在联合用药时应仔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因此在药物联用过程中也需要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严密监测。

(3)滥用药物引起的ADR

一些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滥用药物的情况下,例如对感冒病人使用大剂量的抗病毒药的同时还进行了大剂量的青霉素静滴,这就很可能造成药品不良反应的产生,因为青霉素只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非病毒性感染。一些医生为了个人利益还会在用药时添加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这样的药物滥用情况不仅可能导致病人产生药品不良反应,而且还增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于这样的情况医院在进行药房管理时也应作为重点进行ADR监控。

参考文献

[1]陈兴,《对当前基层药监的应用和思考》[S],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文6

【关键词】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不良反应;监测

抗菌素在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在临床的治疗中也有很大的突破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要严格抗菌素的使用,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安全使用。在我国《抗菌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首次规定医疗机构在临床的使用中必须对抗菌素进行分级管理,其中主要分为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因此在医院的管理方面应该重视对抗菌素的管理和使用,并在此过程中做好监测工作,确保安全使用。

1抗菌素的反应

通过临床的表现,抗菌素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会产生细菌等一系列的感染,甚至细菌会产生耐药性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抗菌素的作用十分大,对于一般的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现象,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采用的是抗菌素治疗,这样不仅浪费了药物的合理使用,而且使细菌和抗菌素较容易的接触,再次产生大量的耐药菌株,而细菌在人体内会很容易对各种抗菌素产生耐药性,对于耐药性的菌株通常会以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等出现[1]。由此,细菌的耐药情况在逐年的增加,它产生的感染也在逐渐的加重,尤其是在婴幼儿身上,会产生脓疤甚至更严重的败血症等状况。

抗菌素的二重感染,由于长期服用广诺抗菌素后,有许多比较敏感的菌受到了抑制,破坏了细菌间的平衡组织。从而引起了白色的念珠菌和抗药性葡萄球菌的感染,这样就造成了二重的感染[2]。在日常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口腔、呼吸道、肠道等都会出现细菌的寄生、繁殖等,在采用激素抗代谢药物的同时可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这就比较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二重感染的常见合并症有口腔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伪膜性肠炎等,它主要的发病在婴幼儿、老年、疾病患者、以及一些腹部手术患者身上。在有二重感染可能性发生的症状的前提下,应该及时的停药、并且要及时的做有关排泄物的涂片和培养,还应该注重免疫力的增强,必要时要采用抗真菌抗菌素或者其他有效菌素,尽可能的减少二重感染。

抗菌素还可能会产生过敏或者过敏的休克,尤其是青霉素的过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青霉素主要是本身所含的高分子聚合体及其降解物清菌烯酸等是它的半抗原,由于它与蛋白质或者多肽分子结合形成了全抗原,这就是导致过敏的主要根源。

2进行抗菌素类药物的分级管理和检测

通过临床的表现,为了更好的使用抗菌素,医院应该加强各项管理,做好药物的监测工作。应该及时的召开抗菌素药物分级管理和检测工作的会议,再此过程中要目标明确,责任明确,进行具体化的事项安排。必要的时候应该成立小组工作。了解分级管理与检测工作的意义、目的、方法、报告和制度。

建立医院抗菌素药物的分级管理和ADR报告制度的报告程序[3]。这就需要通过医院的医师、药师、医护人员进行具体的说明,对于抗菌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及ADR的监测进行义务报告,其主要的报告程序是:医师、药师、医护人员如果发现抗菌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应该及时的向上级部门进行反映,对于可疑的ADR应该及时的报告检测室或者是医务室等相关科室。ADR监测室根据有关报告进行具体的分体检索,并且将这些监测报告反映给报告者,对于这些有问题的抗菌素情况,医院要进行具体的临床调查,逐步的进行排查。对于有疑似的情况,必须及时的报告ADR小组进行具体的讨论分析,应该及时的查找问题的根源,尽快的寻找出原因。ADR对于定期上报的小组应该及时的向上级药监局进行具体的汇报,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对其进行治疗和处理的同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检测报告请示。尽快的掌控抗菌素药物的使用及反应状况。

对于抗菌药物进行具体的分级管理,首先要根据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这就需要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抗菌素药物的分级管理办法,以及分级管理的目录状况,对于具体的药物要进行针对化的分类,进行系统的调整后,及时的报告有关管理部门,确保合理规范的使用抗菌素药物[4]。对于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必须明确,应该及时的了解药物的使用说明以及不良反应状况。对于新增的抗菌素药物要及时的了解临床反应状况,作出合理的报告反映。医院方,要及时的开办抗菌素药物的研讨会,通过了解相关的药品说明,保证药剂科对于药品的供应,对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知识要不断的加强,及时的更新使用状况以及不良反应,来提高整个医院对抗菌素药物的使用状况。

3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为了获得协同的作用,提高抑菌或者杀菌的效果,来更加及时的控制感染。这就需要将抗菌素联合起来使用。联合的抗菌素是为了加大毒副作用,常见的状况主要是胃肠道的反应。联合抗菌素是有针对的使用,并不是所有的病情都适合的[3]。抗菌素对于感染的病毒无效,对于一般的感冒、流感等抗菌素有可能会产生感染的状况;而对于一般发热不明的状况,不了解具体的病情,不建议采用抗菌素,因为这些没有具体的临床反应,这就会使病情拖延,影响正常的治疗;对于感染的预防应该从消灭病源、讲究卫生、避免感染、增强体质等开始采取措施来避免使用抗菌素[5]。抗菌素的选择也十分的重要,它必须根据细菌引起严重的感染程度进行选用,在此之前有必要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其最好的是采用敏感的抗菌素治疗,这样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或者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杜绝抗药菌株的扩散。因此必须合理的使用抗菌素药物,加强抗菌素的管理,不断的降低抗菌素的使用率,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尽可能在避免感染的同时,保证抗菌素的作用,促使患者能够及时的救助。

4使用抗菌素的对策

为了防止抗菌素的滥用,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使用说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办法,对于临床的抗菌素进行分级管理,主要分为:第一级抗菌素药物、第二级抗菌素药物、第三级抗菌素药物,患者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具体的使用,对于不明的抗菌素应该采取具体的办法[6]。应该及时与ADR监测组进行沟通,落实药品的不良反应状况。这三级的使用,主要是根据临床的反应状况以及医护人员的指导。

5结论

为了更好的做好抗菌素药物的分级管理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这就需要全体医护人员不断的加强医疗知识,注重医院的药物学管理,尽可能的科学、规范、合理的使用抗菌素药物,保证全方位的治疗措施,进行合理的使用药品,对于不良的反应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方案,不断的加强抗菌素药物的管理,尽可能的控制感染的程度,避免使用抗菌素的药物,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李象春.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2,25(11):284.

[2]颜荣芳.浅谈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及安全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7):86-87.

[3]颜荣芳.浅谈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及安全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7):86-87.

[4]徐晓云,陈思丹.我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素使用情况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海南医学,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