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例6篇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1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意识非常薄弱。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舞台,也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学生脑海里的课堂,一向是整齐的课桌,庄严的讲台,醒目的励学标语。可进了信息技术课堂,情况便发生了变化。到处摆满了电子机器,鼠标,键盘,显示器,这些都显然与其经历过的课堂大相径庭。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更有一些难以避免的情况,比如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认为机器故障,喊教师修机器;机房内嘈杂的机器声响,偶尔学生敲击键盘,学生低头交头接耳等。这些情况无不透露出,学生课堂意识的淡薄。

那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让学生树立起课堂意识,避免一些无意识的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发生呢?

1.立足学科,以学科文化熏陶人

由于信息技术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这一点,使得学生在潜意识里,轻视信息技术学科,继而在课堂上无心恋学,即使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也只会觉得只是好玩而已。此时,如果我们采取一些简单的做法,也会在学生内心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可以在机房里张贴一些信息技术发展史上著名的人物介绍,或者在计算机里有意地存储一些与学科有关的新技术、新发展供学生浏览等。这些做法,会让学生在认识上树立学科意识,转化成课堂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这是最值得我们去做的,会促成学生自发的学习氛围。

2.精心准备,重视课堂环境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我们可能承担着比较多而琐碎的任务。但这不能作为我们慢怠课堂的借口。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前期,不仅要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考,更需要从课堂的角度去完善课堂环境。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或中断,要使课堂像个课堂。不要无视地面的脏乱,不要让学生进入教室却发现桌椅杂乱无章,更不要让机器持续几节课无法使用。要想使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首先要给他们一个整齐,洁净,正常的教学环境。

二、重点细节常规化

信息技术课堂中,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课堂管理,一些必要的细节实施,往往成为关键。课堂管理,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细节体现出来的,没有这些细节,就不能形成课堂管理的整体框架,课堂显得自由化。如上课伊始是否有起立问好的仪式,迟到的处理,课堂举手提问,机器问题的处理等。我们需事先充分考虑这些课堂细节,时时关注这些细节,逐步使学生养成信息技术课堂的行为习惯。这些管理的细节,并不需要成为确定下来的、大量的行为手册。实际上,我们只要在一些重点细节上稍加注意,持之以恒就可以了。笔者曾在网络上看到,有的教师,将课堂管理的细节,归纳总结得很仔细考虑得很全面,甚至连学生手脚的摆放都规定了位置。这大可不必。只要课堂的管理框架大体形成就可以了。如果将制度、规定复杂化,不仅牵扯了教师的精力,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以下列举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细节。

1.上课、下课的仪式;

2.举手提问;

3.机器故障处理方式;

4.随意下位问题;

5.迟到处理;

6.适时提出疑问问题;

7.课堂同学讨论交流方式;

8.学习时间玩游戏的处理;

这些小小的细节,是我们组织课堂,管理课堂的前提。细节的实施,关键在于要常规化。只有教师时时以此要求学生,必然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养成,形成课堂中的一些自觉行为。这也促进了我们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是课堂管理中的基础所在。

三、开放媒体规范化

开放媒体的使用,一向是信息技术教师一个头痛的问题。因特网,校园网,网络教室讨论环境,这些开放的场所,绝大部分同学,都极感兴趣。甚至拿上网作为上课的目的。然而,网络这个多元化的虚拟世界,充斥着迥异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规范化的管理,一些垃圾信息会对学生产生巨大消极影响。

加强开放媒体管理,给学生一个纯洁的课堂环境,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这一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可轻视。除去发现学生已在这方面出现问题要坚决处理之外,作为课堂管理的一部分,我们应从更多角度,加以预防和控制。

1.有限上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防止学生关闭某些进程,上网玩游戏行为的发生。要控制外部网络上网开关,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或实际需要进行适度开放。具体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方式解决。软件可以用一些路由软件来实现。这些软件可以实现3种规则:

(1)切断外网;

(2)浏览部分事先设置的网站;

(3)开放网络。

显然第二种规则比较适合我们的情况。但是,学生需要一个丰富的网络,仅仅设置几个网站,显然满足不了学生的兴趣。其实,真正的教学里,大家很多时候都会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网络,这就需要我们更多注重下面一个问题。

2.监控

网络开放,教师不能撒手不管。一旦开放,监控一定要跟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桌面监视功能实现,或者直接在学生中间巡视。只要事先做过了教育,又有教师的监督,学生上网行为就会规范化。当然,我们对那些问题学生,要坚决批评,不能姑息。网络里的暴力,黄色,各种垃圾信息,直接威胁到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如果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管理不善,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开放媒体的使用,要规范化,不能甩手不管。这也是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特方面。

四、课堂组织严格化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课堂上处处体现着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合作。这些特点,使得我们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探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作品比赛等课程形式。除了对这些课堂内容的精心准备之外,我们要对其组织严格化,不能随意行事。有些课,教师虽然给学生指明了合作学习的内容,但是并没有具体进行组织,任学生任意组合,自行完成任务,制作作品。这必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组织,随意起来。甚至有的同学并没有去完成任务,而是乘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能过分地责怪学生。如果我们把课堂组织细化,时刻关注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有具体的任务做,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例如在总结网页设计学习的课程中,合作制作作品是个很好的方式。单从课堂组织来说,是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的。并不是说,划分了几个组,给予一些资料,提出几个主题,就了事了。我们要维护好课堂的秩序,让学生在有限度的自由中完成任务,不能放任。有些同学会跑到别的组,去看别人做的怎么样,发表看法。还有的学生,借机松散起来,在课堂上任意走动。有的学生,打开游戏开始玩。课堂显得非常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了解情况,帮助学生组织分工,监督学生的行为。力图做到气氛好而课不乱,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总之课堂组织需要严格,不能时松时紧,时强时弱。

五、奖罚分明

这是课堂管理必须体现出来的原则。课堂是个学习的殿堂,要维护她的严肃性。这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管理也是这样。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那些违反课堂纪律,干扰课堂管理的同学,决不能不予追究。一旦放任了一个,不久就会蔓延开来,无法收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坚持原则,下决心,维护好课堂的秩序,管理好课堂。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教学以良好的环境。

年轻的信息技术课程给传统课堂教学增加了生机与活力,而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大部分还取决于课堂。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相信在树立起学生的课堂意识,注重细节的管理,掌握好开放媒体的使用尺度,严格进行课堂组织,维护好课堂的严肃性,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出色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薇,李子运.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5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2

一、教师要有认真的教学态度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上课的时候离不开计算机,而不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要比对老师的兴趣高。如何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就成了摆在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最大课题。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如果一名教师连课堂都管理不好,那他的教学过程实施起来必定会困难重重,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管理好信息技术课堂首先要求教师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这样才能感染到学生,使学生认真学习。

二、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

信息技术课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留课后作业,所有练习都得在课堂上完成,加上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如何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课堂效率,必须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制约机制。基于本学科的特点,笔者在课堂上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和“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即每堂课都交给学生一项任务,明确告诉他们,这堂课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了。但是仅仅布置任务还不够,如果教师只布置任务,却不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也不会认真去对待这些任务。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有效性的评价,每堂课必须认真检查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总结,向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提出警告,或者进行单独谈话。对于有进步的学生还要及时表扬他们,这样才能够激励他们去做得更好。每节课完成的任务还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学期结束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笔者上第一次课时就告诉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6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20%。这样在教授新课的时候,学生为了完成每节课的任务,必定会认真听讲,课堂管理自然就不必教师费心了。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证课堂管理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表现非常关键。

1.了解学生,认真备课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前的精心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注重情境的设计,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保持浓厚的兴趣。其次要注重任务的设计。在设计情境的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围绕情境展开的,任务环环相扣,贯穿课堂的始终。这样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教学反思

教师要对自己上过的课进行回顾和评价,并把它记录下来。课后收集学生对课堂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和梳理出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知识的发展变化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多读书,了解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向和改革成果,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同时,还要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掌握学生特点。这样,才有助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五、依靠技术措施营造纯净的课堂环境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3

信息技术课大多数是在多媒体机房教授的,而教学环境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改变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发生率高过了其他学科。出现了上课迟到现象,不带课本、鞋套现象,上课时QQ聊天、自带U盘玩游戏现象,甚至出现私自拔掉网线或切换用户以逃避教师机的监控和管理的严重现象。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品质,大多数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追求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事与愿违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间的交流漫无目的;在小组讨论、辩论时,因为意见不一致,讨论演变成两位或多位学生大声争吵的情况;还有当机器的软硬件出现故障时,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大喊大叫的情况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秩序,阻碍了教学的开展,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下降。因此,我们要究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管理,以保证课堂和谐有序地开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现状原因有效探析

1.客观环境因素。由于上机实践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都在温度适宜、清洁整齐、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机房中进行的。离开语数英等学科授课的普通教室,让不少学生有一种暂时摆脱学习压力可以适当放松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对信息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计算机机房的教学环境优越,信息技术课程少,上机有一种兴奋、激动的感觉,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才能静下心来投入本节课的学习,又一次影响了听课效率。

2.思想认识因素。社会、家长、学生等各方面对信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大部分家长甚至部分学校领导为了升学率,都只关注文化科的成绩,给学生带来学习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自然就影响课堂管理。信息技术学科作为综合实践学科的一个下属分支,无法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升学问题上,因此,强烈地影响着各方面对这个学科的价值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放松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缺乏学习的动力,大大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3.学生自身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大多还体现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动、贪玩的性格特征,到了计算机机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同时,在课堂练习或者自由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通常将网络打开,自觉的孩子自然是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探究问题。部分学生却不听老师指导,随意浏览网页,QQ聊天,降低了听课效率。

三、实施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效率

1.转变师生的思想观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能学科,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一直以来不被家长和学生所重视,因此,要想控制好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必须先在大家的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只有我们自己先重视自己了,才能让别人重视起来。

2.制定有效的课堂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规范的课堂约束,是不可能将课堂管理好的。因此,我们应当首先根据课堂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一个课堂规范。规范中要包括进教室前如何排队,如何穿戴鞋套,计算机号与座位如何绑定,开网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等课堂的常规要求。规范的制定必须邀请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进来,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样才能消除他们抵制的情绪,保证规范的有效实施。

3.做好课前准备是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前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个准备主要包括两方面:教学环境和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教学需要依赖计算机机房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每一次上课前都要认真检查每台计算机的软硬件是否正常,机房环境是否适宜。避免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电脑黑屏、死机、报错等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设计得以实施,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备好课,教学设计更是我们课前准备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只有教学设计精彩,才能把课上得精彩,才能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从而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评价机制

课堂管理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维持着全体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同时防范、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使学生最高程度地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如果课堂时间被管理问题扰乱,学习时间和效率必然会消耗。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其操作性强的特征,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网聊天、打游戏、肆意喧哗等破坏课堂秩序的现象。由此可见,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积极、高效开展,必须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对已经发生的不良行为及时干预、处理。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的问题

1.1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易使课堂纪律谈化:信息技术课多数是在机房进行操作,教师一般在讲台上进行板书、演示,对每一个学生的举动不能及时注意到。学生所面对的是电脑不是老师,因此许多学生抱着来玩的心态,他们根本不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在教室里面上网聊天、打游戏、相互走动、吵闹等现象屡见不鲜。1.2学生基础不同导致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家庭环境、经济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同,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这种差异在农村更加突出。在实际操作时,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接触比较早,书本上的内容不用教就已经会了。他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显得穷极无聊,经不住诱惑就会被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所吸引。有些学生没接触过电脑,刚升中学时甚至连单双击鼠标都不会,上课时跟不上老师授课的进度,需要教师专门辅导。1.3评价制度缺乏弱化重视程度:自从取消了信息技术学科中考等级考试加分后,信息技术老师顿觉轻松,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那么苛刻了。信息技术本作为一门辅课,缺少有效的评价制度后,学校、学生对其更是持无关紧要的态度。现在一般每星期每个班级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学生们大都悠闲地进机房,而不是以学习的态度来上课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及时评价或全部评价学生上交来的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每况愈下。

2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策略

2.1制订有效课堂规则,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学之初,在学生未进入机房前,应当向所有学生说明机房的纪律和规定,让他们清楚在课堂中可以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如果违反规则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师生可以一起商订课堂管理规则,并对违反规则的行为拟定相应惩处措施。规则一经确定下来,就要保证严格实施和执行。要确保所有同学都清楚规则的内容,并能理解和配合,在规则实施的过程中能做到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破环规则的同学给予相应的惩罚。课堂规则严格执行,课堂纪律便得到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保证。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深受大部分同学的喜欢。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调查一下学生既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根据教学目标准备所学的素材。在上课时,力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要学习的知识、操作能让学生以自主探索的形式掌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合理采用小组合作、组间评比的教学方式。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合理分工,确保每位同学都有事可做,只有小组内成员都完成了任务,小组才有资格参加评比。这种形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好胜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力,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2.3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要求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统一要求的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视同仁”,对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规定水平。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学习之外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层次教学。让操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巩固基础题,好点的学生做提升题。根据学生既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制定恰当的学习任务,学生就更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变得越学越扎实,越学越乐学。

3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评价形式要多样,除了把传统的笔试考试和上机考试作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应将学生课堂纪律的遵守、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依据。除了对学生的成绩作量性评价外,还应注重质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及情感体验等人文素养。为此可以进行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多种方式。这样评价既重视了结果,又关注了过程;既考察了共性,又发扬了个性。

4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只有通过加强课堂管理、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评价机制等多方面举措,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永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误区及优化策略[J].中小学电教,200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5

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旅游管理课堂的重构,取决于政策导向、理论研究和实际需求三个方面。

(一)从政策层面

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战略谋划,明确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中央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同志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准确理解,有一个核心观念问题要把握”,这个核心观念就是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国家出台的重要文件和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无不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从政策层面为信息技术下旅游管理课堂的重构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障。而在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方面,2013年《旅游法》的出台,加速旅游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旅游消费向互联网甚至移动互联网转移。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智慧旅游年”主题年,让业界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智慧旅游平台为旅游企业服务,让游客享受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这些政策和文件都为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指出了以信息技术建设旅游管理“智慧课堂”的迫切性。

(二)从理论角度

从理论视角上讲,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调。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数。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层次,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验更趋深入。在国外,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就是有关“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的研究。这项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且要求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叠加、机械应用、表层应用。

(三)从实际角度

从实际角度上,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在旅游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旅游电子导览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旅游及展览业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国家旅游局在2007年要求四A级和以上的旅游景区都要安装电子导览系统,这一要求加快了电子导览系统的普及。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升级。作为开展旅游管理教学的院校,如何在“智慧旅游”新形势下,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培养出满足企业更高需求的合格人才也正是在旅游管理课堂建设工作中的现实需求。

二、智慧旅游背景下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旅游管理课堂重构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传统的课堂内教学组织形式必定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延长,从课堂内教学延伸至课外解疑解惑,从纯粹的课堂教学与讨论延伸至网络教学与讨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①个性化学习:学习笔记、标签、网络搜索、在线旅游课程;②小组学习: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微信、QQ、学习小组、文件共享、学生个人网页、虚拟教室、旅游网站、RSS订阅;③统一学习:课堂模块、工作坊等。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1、实验操作法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必然带来旅游管理教学方式呈现形式的创新。构建信息化的实训室,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多媒体资源以及信息处理工具。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信息的处理、单项旅游业务的操作、全真模拟软件的练习,以及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旅游信息化技术和旅游电子商务知识都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借助相关实验实训条件,让学生现场演示、操作。比如组建旅游信息化实训室,操作练习相关网络技术,酒店、旅行社综合模拟软件,360度全景模拟导游软件,在线旅游电子商务的实验操作以及打造3G实景教学课堂的教学新模式等等。

2、任务驱动法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必然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或者实训项目,学生运用网络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运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比如机票+酒店+景区、团购、垂直搜索、线路直销等多种智慧旅游经营模式的熟悉,FIT(自由行)线路的开发知识与能力,在线服务、网上查询、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去完成教学。

3、引进翻转课堂与微课

课堂中传授知识,而吸收和掌握知识在教室外。旅游管理教学是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的一门学科,学生需要克服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时教师往往不在现场。如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学习的有效性更好的达到。所以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已经成为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驱。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范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课堂管理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是井然有序的,是有效教学的理想课堂。然而在现实中,却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让我们穷于应付,忙于解决。这就是许久以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的一个困境――课堂管理问题。不少学生甚至老师都有这样的误解,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中得到放松的学科。在课堂上玩游戏、聊天等活动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机房进行教学时,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比在教室上课时大大增多,导致课堂纪律松散,给老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游戏和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课本上所讲内容。学生看到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教学内容就会用心去听,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都是以吸引他们注意力为目的的。所以,必须改变他们“信息技术课可以玩游戏,应该玩游戏”的错误观点。针对此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1.疏堵结合,疏为主,堵为辅。首先用一些典型的反面事例让他们认识到沉迷于网络的不良后果,震撼学生的心灵。再找学生真诚的谈心,让他们淡化对游戏的依赖。其次就是在技术上保证学生没有接触游戏的机会,这就需要采用屏蔽或者是监控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巡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力度,减少学生玩游戏的机会。

2.顺势调整,正确引导。完全禁止学生玩游戏,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还要用一些健康、益智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组织他们开展对抗赛。比如在学习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时、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且教学任务完成时等等。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分游戏的优劣,正确地选择有益的游戏,科学地探索游戏。把学生对游戏的迷恋程度尽最大努力降低。

3.变“我玩别人的游戏”为“别人玩我的游戏”。游戏本身就是一些程序,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兴趣放到制作游戏上来,将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更能体现他们的自身价值。比如在学习Flas制作时,我教学生制作随机抽号机和拼图游戏,这时的学生非常兴奋,学习的欲望空前高涨,他会用心去听老师的授课,按照老师的教学要求制作作品。

所以,在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大技术的学习与运用,有时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兴趣上来因势利导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才能有效控制教学的进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的课堂导入缺乏新意;有的教师上课的时候没有激情,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课堂教学氛围死寂,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还有的教师语言很多,而且不是很规范。比如定文件说成点中文件,弹出对话框说成弹出一个窗口,这就是一些明显的知识性错误,会给学生带来了误导,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打好自己的基本功,将课堂上出艺术性,运用要简洁规范,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的课。

二、树立教学设计的观念

课堂教学可以认为是一种经精心设计的艺术表演。许多方面是经设计的,教学内容,目标,教学方式,语言(包括语速、语调、语气)、提问和回答及对不同回答的再问、评点等都要设计,至少是事先准备的。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无准备的话很多,甚至离题太远,就是没有这种观念所至。特别要注意或经常出现的是概念教学上表达不准确,不能用多种角度表达或体现这个概念(变式),临时想找一个例子,但想不出或很不恰当,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三、课堂时间应合理分配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有机过程。教师如果授课的时间过长,就不能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合理地分配时间,该讲到的关键点一定要讲到,其他操作性的东西就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在学生操作完成后反馈讲解或演示,这样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首先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形成一个示范的作用,学生才能跟着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更加注意的。比如建立新文件夹的时候胡乱取名,保存文件时随便保存,造成电脑中文件杂乱无章。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使他们缺少整理信息的意识。下课时更应提示学生正常关机,摆放好键盘、鼠标、椅子等,这些虽是小事,但良好的习惯不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来的吗?这些我们教师都应注意。

五、向学生传输“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

科技服务于人,不完善的要修改,会修改,目前没完善的,有待各位努力。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一项开拓性的新兴事业,学科教学理论仍未构建,国内外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如何在信息课堂教学中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信息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让信息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信息技术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老师和学生在一条知识长河中游泳,处于知识同构状态,且学生拥有大量的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搞好角色定位并注意临场发挥,努力营造出纪律严明、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多实践,敢想、敢说、敢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此外,在机房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喜欢吃零食。虽然有明文规定在上机过程中,禁止学生携带零食,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偷偷携带,因而各式垃圾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并没有指责和批评学生,而是自己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做,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因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懂事的。自然而然,在此之后机房的卫生有了很大改进。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不能单纯的靠打骂、训斥等暴力压制是绝对行不通的。现在的学生很有思想,只有平等民主的对待他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