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史论文范例6篇

金融发展史论文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1

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的方法之含义及其重要作用的介绍,结合货币银行学课程主要知识内容及其显著特点,就如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运用历史的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认识货币银行市场作出一些示范性的基础探索。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历史的方法;理论教学

1 历史的方法之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一件事情的发展总有其来龙去脉的演变过程,如能对事情探本溯源,则对其今天之所以如此的现状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学界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民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第一句话即对什么是历史有如下定义:“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因此,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从“这是一段历史”、“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的思想和思维认知角度,去看待我们所要学习与研究的那些事物。

根据历史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白,抱定历史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对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在这几方面,历史的方法其作用是明显的:一是帮助了解事物本身的由来及其演变;二是认识到有些事情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用于经济领域则极有助于明了诸如“货币金融是市场发育的产物”等等大量存在的类似的观点;三是可以在了解事物由来演变的过程中探知不同地区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所在;四是只有在更深入地认识了当前面临现状的古今中外渊源之后,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现状、改善现状或预测发展方向。因此,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和不容低估的。

2 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及其显著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大多数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性质地位重要。虽然教材版本不同,编写体例和知识结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根据笔者对一些比较常见、使用较多的部级规划教材的分析,该门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是明确的,大致都包括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部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通胀通缩、金融创新、开放金融等等。

纵观该门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发现其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不管是货币、信用、金融市场,还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创新等,都涉及到它们的产生、发展与演变,更涉及到中西方在货币银行市场产生、发展与演变方面的一些不同比照。这个显著的特点,为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历史方法的运用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和存在空间。而历史的方法之巨大思想和思维认知价值,无疑将对学生有效地学好货币银行这一比较复杂的市场的知识产生重要的催化作用,使他们从货币银行市场的庞大体系、数量众多的名词概念、种类繁杂的专业术语等等表象中解脱出来,把握这一无形虚拟金融经济和有形实体产业经济的紧密联动,从而能更好的领会与掌握货币银行市场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3 历史的方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明了了历史的方法之含义,清楚了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及其显著特点,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就历史的方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作出一些示范性的基础探索。

3.1 运用历史的方法对货币信用的知识进行学习

货币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货币及货币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经历,涉及各阶段的币材、货币形式、货币制度种类、优缺点等,这些都是可以从大量历史知识、事实、故事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的组织提炼的。如果丰富了这些教学素材,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无疑会对货币产生发展的客观性形成具体而微但又深刻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讨论或预测欧元、亚洲元、人民币国际化、500元乃至1000人民币的发行、未来货币等等一系列极具想象与拓展空间的话题。

信用的问题,主要涉及信用的产生,信用的形式种类发展,信用工具类型变化,对利息本质的古典、近代与现代学派观点等问题。这些知识的课堂理论教学,不仅很多内容本身是一个理论界定问题,并且由于教材的编写体例和规范性,使得其理论性更强,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抱以一个历史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去认识和分析,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 运用历史的方法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知识进行学习

金融市场的知识讲述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成熟金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这是一个理论性相当强的问题,涉及到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立法与金融机构的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的适当等抽象性、宏观性和理论思辩性较强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用历史的方法,对中西方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一个比照性的研究,而是泛泛的向学生介绍一下这些观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与障碍。而通过对中西方金融市场发展运用历史的方法进行一个比对性分析,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生动、有形和可理解得多。

金融机构的学习中涉及到商业银行、非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三大类金融机构的知识,运用历史的方法,对中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业务种类及收入占比变迁,非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具体种类、业务现状,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央行职能变迁、银行独立性、中西方金融机构历史与现状对比等进行学习和认识,就能够有效地避免理论说教与灌输,实现课程理论教学的生动、有形和具体化。

3.3 运用历史的方法对金融市场的特殊运行规律进行学习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2

[关键词] 会计计量;计量属性;经济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0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10- 03

1 引 言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学界就逐渐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由此可见会计的计量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会计的特有属性并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在会计计量观念中,从传统的实物计量发展到现今的以货币为统一量度,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产物,会计计量的变革一直与经济环境的改变相伴随,会计计量属性也不例外,其产生于货币计量观的应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创新。

2 文献述评

我国会计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林志军(1985)认为,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模式有着较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在特殊条件下,即商品价格发生较大变动之时,严格坚持历史成本模式提供会计信息又会带来较明显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会计计量不应当,也不可能仅有一种模式。吴艳鹏(1990)提出应该根据资产计量的客观环境,采取灵活方便的资产计量反映和信息提供的方式,肯定原始成本在企业资产计量中的主流方向,但在某些场合下对于某些资产事项,恰当地运用其他非原始成本计量属性计量反映,形成一种以原始成本为主流、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的格局。这都是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并得以发展,通货膨胀初见端倪的环境下提出的。

随着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使用,黄世忠(1997)提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下一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葛家澍(2010)认为,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将是大势所趋。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计量,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由此可见,会计计量属性的不断革新与发展都是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出的新要求。

3 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变迁

3.1 历史成本计量占绝对统治地位: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时期

人类会计的萌芽可以认为起始于早期的“刻木记事”“结绳记事”等活动,这正是人们力图正确记录各项活动的原始计量行为,这个时期,实物承担了计量的全部任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仅靠实物量度的记录活动已不能满足会计的需要,于是产生了货币量度计量的行为。运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是会计计量区别于原始计量行为的标志。在由原始计量向会计计量转变的过程中,会计计量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结果更加符合人们期望中的“真实”。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也随之产生。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当时的会计计量要求不偏不倚、如实加以反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历史成本以其以实际交易为主、具有可靠性、计量程序简单、资料易获得、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自然成为记录公司财务活动的绝对选择。

3.2 多种计量属性登上历史舞台:经济危机引发的思考

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政府的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对外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在反思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在大危机之前虚夸利润和粉饰经营前景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各方对经济发展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在系统整理会计理论的初步尝试中,强调收益计量的可靠性,强调会计数据的客观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配比性以及历史成本原则。

然而,由于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导致了物价下跌、公司寿命不确定、股份常常易手等现象,会计目标逐渐从反映受托责任转向投资决策有用性,使用者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还关注信息的相关性。虽然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严重,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信息因不及时和不能完整反映企业价值而日益遭受各界批评,已经有一些会计学家开始关注稳定币值会计,如约翰・B・坎宁在1929年出版的《会计中的经济学》中率先主张会计应向经济学靠拢,并在会计学中第一次提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概念,同时指出最好采用未来现金流量对所有的资产进行直接计价。

经济大危机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促进了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而开始了制定会计准则的新时期。其中《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RS No.3)中莫立茨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市场价格”假设,认为市场价格可分为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易形成的过去价格(即历史成本)、现在价格(即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和未来价格(如利用未来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形成的公允价值)。斯普罗斯和莫立茨认为既然资产的价值在于它代表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计量问题就应当计量其未来的服务,就应该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计价,从而不同的资产项目根据各自特点分别用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其等值进行计量。尽管这些观点不能为当时的会计界所接受,却与目前会计界对计量属性的倾向观点十分接近。

探究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历史成本以其客观公正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其缺陷也逐步显露,受到了现行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的冲击。但历史成本依旧是财务会计与报表最主要的计量属性,这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被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所取代后,真实的财务会计取代过去弄虚作假会计的必然选择。

3.3 多重计量属性确立:经济复苏对会计的新要求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资本集中加速并向国际化扩张、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带来新的会计问题,而且新的会计问题仍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致的理论框架,有些重要会计文献实际上往往观点不一,甚至互相冲突,结果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因此会计实务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环境的完整的和规范的会计理论框架,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约束会计实务。这样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界就纷纷开展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格局。

FASB在1984年12月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5)“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列举了现行实务中采用的 5 种主要的计量属性,即原始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现值,并分别给出了定义。它还指出,现行会计实务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

3.4 公允价值在批判中发展:金融市场繁荣的背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特点的日益突出,大规模的企业联合与兼并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企业逐渐产生了一些难以用传统的可观察到的市价来计量的资产,比如无形资产、金融工具等。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关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摆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面前。1990 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的严重不足,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由此宣告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诞生。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广大金融工具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充分反映了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而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问世,既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市场经济随着金融创新而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于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从最早应用于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逐渐演进到表内确认和计量。在金融创新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财务会计所采纳,也是历史或时代的选择。会计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也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3.5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行:新时期经济环境的新要求

金融创新的日渐发展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步得到认可,然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金融投机随之产生,因此公允价值属性可靠性低的特性很容易被加以利用,会导致会计造假现象的泛滥。由于会计这门学科是以真实可靠为基础的,因而历史成本依然是也必然一直是会计计量的基础,而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金融工具的流行使用,公允价值也是顺应环境需求的必不可少的计量属性。企业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仍然是大势所趋。就是说,在一个企业中,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历史的即实际的信息,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仍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按当前脱手价格反映的预期信息,更能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

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完美无缺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等特征的矛盾性使得不同的计量属于不同的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需求,因而不同的经济环境会使不同计量属性或备受青睐或广招诟病,同时也会使其不断发展创新。

4 小 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会计计量属性的变革一直与经济条件的改变相伴随。会计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社会赋予了计量的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计量的手段和技术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经济环境的改变,会暴露出更多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缺陷,也会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导致不同计量属性的产生与变革。同时,不同计量属性的选择,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大环境,促进经济繁荣或是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甚至被认为是经济危机的原因。

迄今为止,对于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学术界和实务界依旧未达成共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一种计量方法是完美无缺的,资产的多样性以及经济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计量属性不可能是唯一的或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2):7-12.

[2]吴艳鹏.资产计量论[J].会计研究,1990(5).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3

关键词:金融结构;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结构指标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2日

一、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

(一)金融结构的理论基础及内涵。戈德史密斯是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者,20世纪60年代首开现代金融理论的先河,于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而金融发展却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对金融体系的结构研究是了解一国金融发展深度的有效方式。

戈德史密斯认为由于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因此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研究一国的金融机构,并从数量关系上加以定量描述,它们是:(1)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2)金融Y产与负债总额在各种金融工具中的分布;(3)以金融机构持有或发行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来表示的金融资产与负债;(4)总额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部门中的分布;(5)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地位。

(二)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分析。为了对金融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戈德史密斯列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8个指标:

1、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即金融资产市价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例,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一国金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结构的关系,这个指标在量上将金融和经济联系起来了,衡量和反映了该国的金融发展状况,是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

2、衡量金融上层建筑构成状况的指标。金融结构的构成比例,通过主要类型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即主要金融工具的相对发行量和主要经济部门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来衡量金融上层建筑的构成状况。

3、衡量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不同金融工具偏好的指标。主要运用金融资产总额和各类金融工具余额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及其子部门之间的分布,来反映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不同金融工具的偏好。

4、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中各种金融机构的发育程度及其相对重要性的指标。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还受到各种金融机构相对重要性的巨大影响,衡量指标是: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在所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在金融工具总额中的比例以及在几种主要金融工具余额中的比例等。

5、衡量一国金融结构机构化程度的指标。金融中介率,即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存量中拥有份额的大小,是金融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反映一国金融上层结构机构化程度的最简单、最全面的指标。

6、各种金融资产存量在金融工具种类和经济部门种类的分布。通过将金融资产存量按金融工具种类和金融部门分类组合成一个金融相关矩阵,从而能够清楚地说明各种金融资产的发行者和持有者的关系。

7、对金融结构的流量分析。为了反映金融存量的变化,可以用某一时间的金融流量指标来衡量,主要是运用金融资产的新发行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金融总流量在各种金融工具、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布,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额在金融工具总流量和每种金融工具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各种金融工具在每个部门和子部门金融交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8、测定各个经济部门和子部门之间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情况的指标。为了研究各个部门和子部门全部资金来源与资金运作情况,可以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来分析。通过该表可以掌握不同部门的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比重,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债权变化情况。

(三)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的评价

1、对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重要借鉴价值。金融结构理论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相关比率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金融相关比率已经成为目前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指标。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特定金融发展程度下,通过对储蓄和投资关系的重新安排,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巨大影响,所以影响金融相关比率计算的因素间接地反映了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制约我国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结构的不均衡,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在我金融改革与发展、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不同经济背景的限制。自从1969年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相关比率以来,该指标就被我国学者频繁借鉴和分析。但是戈德史密斯的FIR指标体系是一个严密的分析系统,其中涉及了诸多次级指标,如各部门新发行、资本产出比、国民财富、估价调整项、乘数、资本形成比率、外部融资率、货币化比率等,且以上各指标均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及含义。这使得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学者在应用其指标体系研究时,很难排除不同经济背景的影响,造成衡量结果产生偏差。

例如,2003年的中国金融相关比率FIR通过统计计算得1.9,在名次上位居第一,而同时期的美国也对此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出的结果是0.68,日本经过统计计算得出的结果为0.5,按照金融相对比率的观点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程度高于美国和日本,但是真实情况却不像指标所体现的这样。2008年出版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曾比较了五个国家的金融结构,日本是典型的商业银行主导型,38%的金融资产在商业银行里,而美国只有18%,所以美国金融体系比日本市场化程度高很多。但是,当时中国相关的数据为60%左右,说明我们的结构相比日本来说还更加过度倚重商业银行。当前,我们国家的这个比例达到了73%,过去几年中,我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走向了更加严重的失衡。

3、衡量指标的可得性限制。作为金融结构的主要统计指标,为了有助于金融分析,必须具备基本的可测性、合理性、关联性和可比性。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要将上述八种特征全部进行分析研究几乎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资料有限的条件下,可以挑选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分析其影响和决定因素。就大部分国家而言,可以观察研究的指标包括:金融工具新发行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之比、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作用对比,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相对地位等,其中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标的衡量效果。

二、国内金融结构指标体系及评价

(一)金融功能结构指标体系。孙伍琴(2003)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一书中,从金融功能视角出发,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包括宏观、微观和综观三个层次的指标,又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宏观层次上的金融结构主要指涉及一国金融体系的各种结构,包括融资模式结构(金融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中介主导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其在金融市场上所占的比重)等。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具体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金融业务结构等。而综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联结宏观和微观层面金融结构的纽带,主要是指金融功能结构,包括金融功能的丰富程度、质量高低和各种金融功能的相对重要性,金融功能、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之间形成互动。具体来看,数量指标包括金融相关率和金融结构综合指数(而质量指标则包括融资效率、配置效率和投资回报率,进一步,融资效率从储蓄率和储蓄转化为投资比率两个方面来衡量,配置效率即为投资效果系数,资本回报率则从投资回报额和投资回报率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该指标体系首次从定量角度突出了金融效率在金融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数量和质量两类指标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中介与融市场的关系、金融结构效率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实际分析价值。但对综合评价金融结构合理、优劣与否尚不明确。

(二)金融结构健全性指标(FSI)。刘仁伍(2002)在《金融结构健全性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评估方法》一文中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金融结构作了四种类型的区分:一是从金融产权角度看,有国有、混合和私营三种;二是从经营效率角度看,有规模金融结构和效率金融结构两种;三是从业务交叉程度角度分,有混业和分业两种金融结构;四是从业务驱动方式分,有关系金融结构和价格金融结构。提出面对特征各异的金融结构,需要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规范办法来衡量金融结构的健全性。他指出,金融Y构的健全性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金融均衡的现实存在,由一个综合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指数来代表金融结构的健全性,即金融结构健全指数(FSI)。

刘仁伍给出的“金融结构健全性指数”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四个方面来评价金融结构,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评价一国金融结构的综合健全程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实证评估需要用到的上述四种变量及各种变量之间的经验分布关系,涉及庞大而繁琐的计算,其中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各种变量之间数学分布的获得性、各种变量间的分布关系、经验指标的确定是实证评估中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此外,权重的确定也具有主观随意性。

(三)多层次、立体化金融结构指标体系。李健和贾玉革(2005)在《金融结构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状态,而一国的金融总体主要由金融各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市场、各种信用方式下的融资活动、各种金融活动所形成的金融资产、一国与他国或国际组织的金融往来等部分。她以金融功能的完善程度和金融效率的高低程度作为判定金融结构合理性的定性评价标准,对金融结构进行多层面的整体性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涵盖金融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部门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立体化、多视角的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

李健和贾玉革首次将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程度纳入结构分析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金融结构的全貌,也能展现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探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优化的路径。但是该指标体系考察的因素众多,真正计算起来较繁琐,对金融结构的综合界定并未给出一个清晰的定量判定标准。

(四)高度化、合理化金融结构指标体系。蔡则祥(2006)在《金融结构优化论》一书中试图从金融结构高度化和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结构优化问题。其所设计的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在五项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等四个层次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有金融结构高度化和金融结构合理化;二级指标有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经济金融化比率(技术加权金融资产总额/GDP)、金融机构结构优化指标(例如非银行金融机构比率、市场集中度、金融机构对非公有经济企业的信贷占信贷总额之比)、金融市场结构优化指标、金融工具/资产(大致分为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保险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工具,且各自的技术权重分别为1.0、1.3、1.3和1.5)结构优化指标和金融效率(微观金融运作效率和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结构优化指标。三、四级指标视分析要求可多可少。

蔡则祥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将金融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结合起来考察,有一定的新颖性,各分级指标能从不同侧面反映金融体系的要素构成状态。技术加权金融资产总额/GDP不仅反映出金融发展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反映出金融结构的层次和金融创新、金融技术发展水平,但对不同金融资产的权重取值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总结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及衡量指标体系为金融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们考察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可量化的手段抑或是方法,也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随着金融结构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们将更加致力于将理论研究不断与国内经济背景相结合,得出更为准确的论断,研究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衡量经济结构的指标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刘仁伍.金融结构健全性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评估方法[J].金融研究,2002.1.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特定行业或区域的发展需要。与这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其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性与实操性。金融学是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的课程,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因此,如何将高大上的金融理论知识讲得更生动,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所有金融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探索教学实践,对金融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考。

一、历史脉络法

1.教学背景。任何制度或规则的出台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对于金融学内的某些理论和制度也是如此。因此,通过叙述历史脉络的方式讲述理论或制度的诞生,为枯燥的理论配上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使理论更为形象具体,无疑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实施过程。历史脉络法要求教师课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人物,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在讲授时进行多媒体放映。

3.教学案例。在讲授货币与货币制度时,可提问“货币是怎么来的?为何需要货币?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会如何?”以此引入货币的发展历史。接着展示古代货币、各种币材(如盐等)、各国的货币版式等图片。在讲述国际货币体系时引入金本位、银本位、美元本位的发展历史,过渡到The Economist杂志关于“巨无霸汉堡包指数”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可向学生讲述2009年由中本聪提出并风靡世界多个国家一段时日的比特币的诞生及发展。最后亦可以“世界货币是否会诞生,若是,该由谁来主导?”为结尾,引起学生对货币与货币制度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4.教学总结。在采用历史脉络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而面带微笑倾听,时而双眉微皱思考,仿佛置身于整个货币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采用历史脉络法的目的在于让死气沉沉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起来。因此,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整个历史脉络以及背景的情况下梳理知识,使讲述更为连贯及易于理解。若是脉络理得不顺则可能出现断层,学生也不易接受。

二、案例教学法

1.教学背景。金融学课程有着抽象性、实践性等特征,传统的纯理论、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走上社会后,面对具体的金融问题无所适从,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在金融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2.实施过程。讲述完基础理论后,教师可将选定的金融案例通过口述、PPT或打印分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讨论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讨论结束后,教师汇总评价学生的发言。

3.教学案例。讲解信用时,以目前我国的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者贷款的操作方法;讲解汇率相关章节时,让学生看外汇牌价表,同时结合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分析其成因及效应;讲解衍生金融资产时,以“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航油期货交易等案例,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功能。

4.教学总结。在讲述案例时,学生听讲认真,同时在讨论环节畅所欲言。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案例与理论并重,案例的引申是为更好地阐述理论,因此,所选取的案例需与理论相关。二是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陈旧的案例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注意把握过程,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三、引导式辩论法

1.教学背景。笔者观察到大多数高校都会定期开展一些辩论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命题进行资料的查找并辩证。多数学生对辩论赛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即使熬夜查找资料,也乐此不疲。经分析,这是因为命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方法也可以被引入传统的教学中。

2.实施过程。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教师择取时下金融界的争议,由学生就这些争议自由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反两方各四名辩手,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重在观察和倾听,根据辩手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辩论结束后,让旁观的学生发表看法。这样既能让辩手们因为同学的关注而乐在其中,又能让观看的学生不因旁观者的身份而心不在焉。教师在辩论结束后也应适当进行总结性点评。当然,对于教学辩论法的开展,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以使学生更为明确方向,不至于在资料查找和辩论时出现偏题或人身攻击的现象。

3.教学案例。在讲授存款保险制度时,可提出辩题:中国现阶段是否应该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存款状况,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等方面进行辩论。在讲述利率这一章节时,可引入辩题:目前中国利率是否应该市场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利率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的风险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好处等。

4.教学总结。引入引导式辩论的教学方法,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致,课间没有休息,结束后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教师在组织引导式辩论时要精心布局,否则可能事倍功半。尤其要注意四点:(1)选题一定要紧跟时势;(2)要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将辩论中学生的表现公平地记下,避免搭便车;(3)教师自己要对论题有充分的把握,层层深入,控制好节奏;(4)教师在辩论中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在激辩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锤炼,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加强。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5

潜心钩沉第一手史料

洪老编著的金融史书,格局博大,考索谨严,又写得一清如水,读者徜徉其间,如同听他沉静地娓娓道来。各篇妙文佳作都在非常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写成,下笔精练,用极省简的文字把那些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阐述得清楚明白。

洪老的扛鼎史著是他作为创议者、策划者和主编者的《中国金融史》、《中国金融通史》(六卷)等。洪老著书立说均按“先搞资料史,条件成熟再写史”的步骤推进,在主编他的扛鼎史著之前,洪老先后主编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金城银行史料》、《中央银行史料》等著作,更是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埋首于民国银行业的“故纸堆”中。正是有了这些根基,才成就了巨著。他治学最忌“炒冷饭”,主张掌握“一手史料”,认为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通常对于外资银行研究,更需慎重查阅档案,过去只知汇丰银行做外汇有本领,不知其经营详情,洪老1964年的论文《从汇丰银行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金融统治》,填补了这一空白。1977年他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资料七个月之久,坚持每日工作共搜集到五百余万字史料。他说,一部具有合理体系结构和丰富厚实内容的资料书,从付出的劳动量来说,并不亚于专著;从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和相关事务这一角度来看,其艰巨性则更超过专著。正因为洪老研究金融史的基础资料相当完备,其论文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往往引起广泛关注。他于1992年在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讨论会演讲《民国时期上海金融机构在社会变化中的作用》和199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研讨会上的演讲《1941年前的上海银行业》,都得到各国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赞赏。

洪老被誉为我国金融史学的开拓者之一,可他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以金融学和经济史学为基础而形成的边缘学科。”他坚持认为金融史学应按科学方法界说,不能人为地抬高或降低。

徜徉于金融理论与现实之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气氛浓厚,研讨会很多,洪老既是金融货币理论学者,又是现实金融问题的资深研究员,每每首席与会。他具有前辈学者的谈话文风,又总有新的观点和思路;当形势热闹时,他则有“应清醒地看到”“要采取慎重态度”等警句,令人信服获益。洪老关注经济学各种学派,潜心研究货币、资本理论(包括虚拟资本理论)和信用制度。他指出,虽然我国很早就有货币、钱庄等金融雏形,但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建立不过百年,现实仍不同于教科书的理想模式。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现实特点,他提出了“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的论点。

洪老深切了解并参与解决现实问题,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参与者与见证人,由他牵头执笔整理的《中央银行制度座谈会资料汇编》,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研究中央银行制度的专著;他最早写出争取设立浦东发展银行的建议。1997年“小陆家嘴”大楼严重空置,他冒着酷暑深入浦东,对当地情况作了详细调研。他觉得伦敦城、华尔街与“小陆家嘴”特点相似,可借鉴成功范例,先形成金融中心,消化大楼租售,再带动浦东全面发展。他牵头并执笔写出的《关于制定小陆家嘴“先繁荣”方针的建议》,确有远见卓识。

洪老的研究以史为鉴,他从“十年”通货膨胀实例来进行对策分析;1997年东南亚危机爆发,他以旧中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多次金融风潮为例证,剖析信用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有对比、有例证,深刻有力。

2004年《20世纪的上海金融》问世,如此重量级研究课题,他老人家“冲锋在前”并谦虚地说:“20世纪刚过三年就踉踉跄跄第一个登台亮相,确实是不揣浅陋;但由此却也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久定将会有高质量的同类著作问世。”书中留下了洪老以史学理论来观照实际问题的足迹,堪称是出谋划策的专家。难怪上海市经济史学学会副会长周育民教授感慨说:“我可以预言,将来研究上海金融历史的学者不可能不研究这位曾经担任过人民银行上海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和市政府参事对现实金融问题所发表的意见。”鉴于洪老对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的成就,国务院授予他“突出贡献专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洪老是从“小四行”里走出来的大学者。1941年,洪老从家乡宁波来到上海,在“小四行”之一的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稽核处做办事员。1945年,洪老已是这家银行重庆分行的副行长,但洪老一心向往能回上海。

1949年初,洪老终于回到了上海,并且在上海迎接了解放。在了解了洪老的政治态度、社会科学素养以及工作能力之后,组织上很快委派他担任公私合营中国实业银行总行人事室副主任。1951年,适逢银行业变动和重组,他担任了新华、中国实业等12家银行联合总管理处检查处副处长。1952年,在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正式成立以后,他又成为了该行清产核资委员会的主任秘书。

其后,洪老开始专注于研究中国货币金融史料。1960年,由他主编的《上海钱庄史料》问世。这部70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在中国史学界乃至国外有关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洪老目睹了“孤岛”那种畸形的“战时繁荣”,亲身经历了金融的风云变幻,这与他后来的学术兴趣极有关系,并因此显示出相当个性的研究特征和学术魅力。

从80年代至今,洪老撰写编纂专著达20部,但在1994至2001年期间却无专著付印,细细探究,这一期间洪老工作十分繁忙,常常要出席学术会议和研究生答辩,还在主编及编纂年鉴、辞书,担任市府参事参与决策咨询,撰写调研报告,这期间洪老的“扩大内需发展商业”、“统筹社保工作”等建议,均影响深远。但对这些执笔文稿,洪老都视做集体性成果,从不收录在专著。此外,还有一项工作也让洪老牵肠挂肚,1993年他创议策划《中国金融通史》(六卷)并出任四主编之一。他很快写出“总序”为推进纲要,既要考虑各卷编辑事务,又要撰写第四卷。一位耄耋老人如此负荷超重,可他应付自如,但不得不将学术项目往后推延。

生活中的洪老,长年一袭西装,儒雅和蔼,虽然每天伏案,但有咖啡做伴;喜欢逛书店,每周起码去一次,除了购买经济金融方面的新书,洪老还爱好选购其他人文社科类书籍,鲁迅、季羡林乃至王蒙的作品,都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阅读量相当大。每次去拜访他老人家,既聊宏观事件,也谈琐事趣闻,更多是读书心得和学术动态,聊天闲谈之中也颇受教育。他寓所的工作室兼书房、会客室,虽无装修却很符合主人素朴节俭的性格,书刊占据相当位置,斑驳墙上挂满儿孙照片。学生赞他为“智者、长者、仁者”,动情地说:“想到我们在研究生部撰写毕业论文时,他对我们悉心指导和帮助,真不知要怎样感谢他才好。”而洪老在自己的专著“自序”里,总是感谢学生友人的帮助,又喜欢在扉页印上与学生友人的合影,让人为他老人家的亲和力而感动。

金融发展史论文范文6

[关键词]人文素质 专业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崔玉江(1978- ),男,河南许昌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和高职课程改革;周叶芹(1964- ),女,浙江嵊州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分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和职业教育。(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120-02

一、前言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知识在教育对象身上体现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适应当今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2.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各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都建校时间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科学底蕴,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侧重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缺乏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同时高职教育年限短、时间紧,传统的通过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方式实施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学生的文化基础条件较差,人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低,人文底蕴弱,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发挥高职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融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教学的理论依据

1.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最初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教育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实质是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2009年度重点课题“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指出,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可持续教育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

2.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要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培养素质全面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精神品质,奠定学生从事社会工作、承担社会角色,特别是职业角色的重要基础。适应职业生活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而专业技术教学恰恰是最能直接体验未来职业生活的有效途径,比其他课程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素质。因为专业课本身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动大量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丰富阅历和威信、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专业教师实施教学改革,探索一条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育,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素质全面的人才。

三、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实践

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财政与金融是一门高职财经类专业的职业能力支撑课程,课程组成员通过吸收高职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融入人文素质元素,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成效显著的将人文素质融入专业教学的模式。

1.更新教学理念:引入能力本位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引入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将人文素质提升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财政与金融相关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财政金融知识基础,而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

2.重组教学内容:增加人文知识的学习。财政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引入一些历史、哲学、文艺知识相关的代表人物、经典理论和热点事件,拉近学生与宏观、抽象和枯燥的理论的距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加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一是增加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等内容,激发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人文知识的不足很大程度在于兴趣。受近来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人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传统的人文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趣味性不够。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相关历史故事、趣闻和背景,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人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财政和金融基础知识内容时,可以回顾财政和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强调其历史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二是讲述代表人物的传奇经历,认识人文知识学习的价值。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发挥后发优势,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如在讲股票投资时,可以多讲巴菲特、索罗斯等投资大师的传奇故事,总结归纳成长规律,对于规避风险、抓住投资机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是剖析热点事件深层背景,反思人文精神。教学内容要贴近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热点事件,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分析,一方面将专业知识渗透其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思路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热点事件背后的深层次人文精神源头。如在分析金融危机时,除了可以从房地产市场的衰退,经济下滑、金融衍生品风险和金融监管缺失金融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外,还可以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贪婪、恐惧、无知等人性弱点,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反思。

3.创新教学设计:训练学生掌握人文方法。一是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导练—四环递进”的教学模式,设计理论教学。第一步,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如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失业、贫富分化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步,讲授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渗透到热点问题的分析中,避免孤立、枯燥的教授;第三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与讨论;第四步,点拨分析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并深化热点问题所涉及概念、原理及规律,加深对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第五步,鼓励并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养成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通过上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图片、视频,一方面可以形成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概括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热点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是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实施实践教学。鉴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偏好实践的学习特点,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授模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实训项目,如对于财政职能部分的教学可以安排讨论类实训:首先,将学生4人一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收集相关资料;其次,让小组结合所学财政知识,依据相关资料,分析热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着重分析财政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再次,制作幻灯片,准备发言稿,分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发言;最后,分析点评,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讲评、打分。设计和安排分组讨论类、社会调研类、热点辩论类等实训,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调研、书面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分析判断、辩证思维、口头和书面表达等各项人文能力;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人文素养和精神。

4.改革课程考核:突出人文素质考核。一是考核结构上突出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自学和掌握新知识学习方法、独立思考问题、与教师和同学间沟通情况等人文素质表现,以平时的综合表现做整体评价,确定课程平时成绩。

二是考核内容上突出能力考核。通过考勤考查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学习能力;通过热点财经新闻点评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判断、书面表达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发言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实训考查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调研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期末考核分为应知和应会两部分考核,应知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的方式,考核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应会考核以辨析、计算、材料分析和小论文等形式,考核学生运用所学财政金融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总结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和繁荣、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有责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力靠培养,素质靠养成。只有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要倡导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情趣,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影响和熏陶学生,充分依托专业教育的优势,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教育研究,2007(11).

[2]李秋菊.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09(10).

[3]潘懋元.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N].中国教育报 2009-04-06.

[4]魏俊玲,卢春艳,周军.浅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