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文化论文范例

金融文化论文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1

金融文化是有关金融活动中各项制度、章程、措施、经营理念、经营目标、自身定位、价值取向、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以及客户感觉的总和,是保证正常金融秩序、约束金融主体行为及对其他行业产生影响和让客户感知的无形“意识集合”。金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问题,在规范市场行为和促进市场发展中是重要的武器,是有效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

金融文化作为金融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必将是影响和支配干部职工行为的直接的、无形的动力。因此,系统地抓好金融机构的文化建设工作,对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调动金融机构中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 、当前金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服务管理不够新

在激烈的竞争中,系统内各级行都已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与现实差距,也更加重视服务工作。尤其是周边兄弟行,都加快了服务管理创新的步伐,涌现出了许多服务管理上的新制度、新办法、新举措,走在了我行前面。

2.2基层银行员工对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认识肤浅

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银行还属于新鲜事物,不少基层行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不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和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其表现为将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员工的业余文体活动;将企业文化只理解为喊喊口号,写写报告;将企业文化建设完全依赖于现在新兴的银行形象识别系统,而不是去关注文化的内核。

2.3激励与惩戒机制力度不够,导向不明确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根源在于内控制度缺乏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好与坏的区分标准模糊。并且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往往以“是否造成损失”作为评判标准,当违规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产生经济效益时,往往对存在的违规行为既往不咎,致使员工合规得不到奖励,违规受不到惩罚,甚至反而会获益。这样不合理的机制使得员工觉得合规与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时候为求业绩甚至刻意违规操作,导致金融文化氛围难以形成。

2.4重利轻义广泛存在

“无奸不成商”说的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重利轻义的投机文化。商人为了利益可以利用各种手段,甚至是损人利己的奸诈手段来实现其目的。近几年来重利轻义的事例依然屡见不鲜,如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幼儿疫苗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至今仍使得人们群众心有余悸。遍观这个金融机构市场,从领导层、管理层到市场参与者都是重利轻义的,对金融市场上的契约和法的精神都是轻视的。

三 、借力金融文化发展金融机构的方法与具体措施

3.1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并因材施教

文化管理创造的是一种需要内外兼修的管理。在金融机构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的具体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同,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从而使得每个干部、职工都有自己一定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比如兴趣、习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等都构成了人们各部相同的心理状态。因此,灌输金融文化建设的时候要持之以恒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第一,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的企业管理理念,进行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广泛的宣传,其目的是要使这些理念能被全体员工所认同、接受。

第二,文化理念是无形的,只有转化为制度和行为准则,才能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但是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强调的营造一种氛围。

第三,管理必须也必然体现在经营过程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管理的效果也就是通过员工的自觉行为和团队一致的面貌为社会所接受。

3.2拓宽交流渠道,吸纳对银行战略发展有益的员工价值观

银行网点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以员工为本,但它的重要性仅仅落实到引导是不够的,还应当充分拓宽员工内部、员工与管理层的交流渠道。对我行来说,是基层网点,员工与负责人接触相对轻松一些,但基层员工和比其职位更高的人交流时就会感到压力,下级只会按照指令做事,鲜有建设性的意见反馈给上级领导,从而形成了一种阻碍正常交流的文化气氛。

3.3建设个性化营销服务文化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所从事的是货币、有价证券等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交易与流通,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银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员工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和职业道德,必须更加遵守诚信原则。银行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信任和银行自身的信用,失去诚信基础,银行就无法生存。

在银行自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前提下,建设好个性化的营销文化,树立独具特色的营销理念。

第一,创造优美环境,以此吸引客户。通过设置优雅的环境,配齐各种便民设施,使客户拥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第二,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人性化、差别化、多元化”服务,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全面提高服务客户能力。

第三,创新服务品种,追求增值服务。实行“以客户满意”为标准的“需求服务”和“增值服务”,追求让客户尽可能享受到超出预期的服务结果,从而对银行产生信任感、忠诚度、依赖感,不断提升银行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4强化内控文化教育

实施员工内控培训和考核认证针对当前内控文化现状,要切实加强内控文化的教育培训。内控文化作为通过教育和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累。因此,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内控文化的学习、交流和宣传就显得极为重要。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职业操守教育,促使全行干部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业绩价值观,让其认可并接受“内控优先”“、内控与发展并重”“、内控就是效益”等价值理念,进而能够认可、遵守并自觉执行规章制度。要坚持全面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每年规定每个员工应达到相应学分,实行学分管理,按照学分取得相等级应资格认证方可上岗。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2

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变革的历史表明,不论是八十年代初期进行的中央银行职能分离还是外汇体制改革,抑或是九十年代初分离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等,中央政府一直都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主导者、发起者与组织者,而各级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国有金融机构都只是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二行动集团。作为中央政府分支机构的地方政府既是地方行政机关,又是中央的人,而地方官员是地方政府的人,因而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地方官员存在着多层级的委托关系。虽然地方官员是由各级人大选出的,但中央的意志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事控制向下传递,进而对地方官员的行为产生激励作用。与此同时,当前体制在经济上又高度分权,具有一定资源调控能力和配置权力的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的政绩及分享财政税收增长的好处,有动机追求地方利益的最大化,这在中国实施财政体制分税制改革之后尤为突出。既然金融市场化会弱化政府部门对金融资源的掌控,地方政府阻碍地区金融市场化改革势必成为自发的逐利行为。另外,横向的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会激励地方政府官员干预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另一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上与各级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级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不得不呈现出亲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本身就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国有企业出资组建的,其经营管理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各级地方政府的控制。有证据显示,中国有82.6%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受地方政府控制的。事实上,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为了在政绩竞争中胜出,有动力通过其控制的城市商业银行向更能凸显政绩的项目发放贷款,这不仅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还会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造成负面冲击。依据上述逻辑,中国各级地方政府有动机也有能力干预地方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使其发展符合地方利益需求。因此,地方政府会成为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阻挠力量,干预商业银行的改革。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1:在当前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规模越大、对资源控制力越强的地方政府越有可能干预地区金融市场化改革。不同地区由于历史条件的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所有制结构,比如,在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东部地区私有经济比重较高。

众多国有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构成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包袱”,在地方财政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地方“包袱”越重的地区越不能有效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并且,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低成本的从商业银行借贷资金,会游说地方政府改变其经济政策,诱使地方政府阻挠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甚至会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去银行融资。在金融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国有经济凭借强势地位抢占金融资源,其从银行获得的资金越多,对民营经济产生的挤出效应就越严重,这不仅会阻碍金融市场化的进程,而且会形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国有经济之于地方政府不仅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并且在稳定就业、弥补市场缺陷、落实地方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国有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地方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会帮助国有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甚至还会帮助争取上市指标。随着中国市场化过程的推进,国有经济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81.9%降到了2006年的30%。但最近几年出现了新的情况。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为尽快摆脱国外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提出了“4万亿”投资振兴计划,其中,中央财政承担1.18万亿元,剩余的2.82万亿元则由地方财政承担。在此背景下,为落实中央政府的投资刺激计划,各级地方政府依托各种融资平台从商业银行大规模抽取信贷资金。问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催生的天量“地方债”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还延缓了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扭曲了“政银关系”。本来想借助金融市场化改革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不当关系,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崛起却拉近了地方行政权力与国有商业银行的“距离”。依据上述逻辑,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2:在政治地位上更接近行政权力的国有企业有较强的能力“俘获”地方政府,进而使地方政府有动机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所以国有经济占比越高的地区,其金融市场化进程越慢。市场经济的顺利转型依赖于可靠的法律体系。若没有可靠的法律体系,人们无法预期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属于自己。正像LaPorta等(1997)实证研究发现的那样,若一国投资者的财产权受到了法律强有力的保护,那么该国金融发展水平往往较高。比如,德国银行体系的发达根源于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英国发达的证券市场源自英国政府给予了投资者较强的法律保护。另一方面,法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往往是官员腐败高发地区。

因此,我们可以将地区官员腐败与地区法治制度建设联系起来。在地区腐败较严重且缺乏高效的执法手段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银行家们越没有动力进行金融制度市场化改革或创新,其金融市场化进程往往较慢,此环境下的银行家行为多偏向于非生产性活动。进言之,在恶劣的法治环境下,以科层等级制为特征的国有商业银行晋升方式并非由银行家的个人经营业绩决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政治表现和人脉关系,结果使大量人力资本被浪费在向上级领导“寻租”上;当银行家们的异质性才能不是用于投融资制度创新而是用于非生产性甚至破坏性的寻租活动时,没有人在意金融机构的声誉,也没有人关注经济中的潜在利润机会。再加上,在国家政策严禁私人组建民营银行的背景下,业已进入该领域的金融机构会获得制度性垄断租金,这会使具有行政垄断特征的国有金融机构丧失自主创新的动力。那些掌握金融机构行政控制权的银行家为了保持其垄断地位不受潜在竞争的威胁,甚至会与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寡头金融资本进行联合以借助其政治影响力游说权力当局,这极有可能封杀促进金融市场化的措施,结果使低效率的金融制度长期延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3:官员腐败不利于金融市场化的推进。

二、研究设计

(一)估计方法

考虑到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存量改革为主、增量改革为辅,本文选择动态面板模型估计回归方程(1),这既有助于验证地区金融市场化的历史惯性和收敛性,也有助于克服内生性问题。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有比较严格的适用条件,一是要使用Sargan和Hensen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二是要检验模型的误差项是否存在二阶序列不相关性和一阶相关性。在估计回归方程(1)时,为了控制残差项序列相关,加入年度虚拟变量;在系统GMM估计时除了年份虚拟变量为外生变量外,其他所有自变量均被视作内生变量,这就大大削弱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所有的方程在估计时均考虑了组间异方差问题,使用怀特稳健标准误进行统计推断。

(二)变量界定

为了验证上述假说,本文将樊纲等(2011)所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中的“金融业的市场化指数”作为中国各省区金融业市场化进程的衡量指标(f)。在稳健性检验时采用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指数(fc)作为被解释变量。事实上,尽管非国有经济已是中国经济总量的主体,但其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比重却与其地位不符,而国有经济仍与商业银行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超经济联系,故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越低,表明金融业市场化改革越滞后。在2011年的报告中,只汇报了各省区1999年~2009年的金融市场化指数(f),但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指数(fc)却是从1997~2009年,为了扩大样本量,我们假设2010年各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与2009年相同,将时间延长到2010年。本文关注的核心自变量是国有经济占比(soe)、官员腐败指数(corrp)、政府规模(gov_con)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exp)。本文借鉴吴一平和芮萌(2010)等学者的做法,使用职务犯罪立案数占当地公职人员总数来衡量各地区官员腐败程度。

(三)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除了被解释变量来源于《中国市场化指数(2011)》外,主要变量的原始数据取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各省份2009~2010年《统计公报》、《中国检察年鉴(1998-2011)》。其中,地区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数额的原始数据单位为美元,通过各年中间汇率进行换算。样本包括31个省级单位,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省,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8省,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西藏、广西、内蒙古、贵州和云南等12省。

三、实证检验

(一)全样本估计结果

模型1表明,政府规模(gov_con)变量的系数为负数且显著,并且在模型4和模型5中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城市化等控制变量后,政府消费对金融市场化进程仍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模型2中,引入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能力(exp),发现该变量的系数为负且显著;在模型3和模型6中引入更多的控制变量后,exp的系数仍为负且显著。值得强调的是,当在模型4中同时引入gov_con和exp后,发现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变量对金融市场化的影响已不显著,但政府消费对金融市场化具有负面影响,这表明,政府消费变量包括exp的信息,或者说政府对资源的控制通过政府消费对金融市场化产生负面影响。模型1和模型2还表明,国有经济发展对金融市场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系数分别是-1.962和-1.69;在模型3中,引入国有经济与官员腐败的交乘项(soe_x_c),发现该变量的系数为负值且显著,说明在国有经济占比越高的地区,官员腐败对地区金融市场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在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分别引入不同的控制变量后,发现国有经济仍然对金融市场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上述分析初步验证了假说2。官员腐败变量对金融市场化具有负面影响,在模型5和模型6中分别引入不同的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官员腐败变量的负面作用依然存在。这初步验证了假说3。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模型中官员腐败变量的系数不显著,这似乎表明我们的结论并不具有稳健性;其实,这是由于官员腐败变量(corrp)与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exp)变量在解释金融市场化时具有相同的效应,若同时引入这两个变量,必然引起多重共线性进而影响官员腐败变量的显著性;但这并不影响结论,仅表明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更有可能引致腐败,进而抑制金融的市场化推进。此外,从模型5和模型6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较快的地区,金融市场化进程越快。外商直接投资(fdi)对金融市场化具有促进作用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城市化率和人力资本水平抑制了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但在统计上不显著。

(二)分地区估计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的假说,将31省区分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分组检验。由于政府消费与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这两个变量具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我们在表3的前3个模型中使用政府消费进行回归,而在后3个模型中使用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进行回归。由于分组检验的样本量偏小,在回归中并没有控制时间虚拟变量。

1.模型1和模型4的估计结果表明,在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对金融市场化具有高度显著的负影响,因此西部地区有必要降低国有经济占比以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模型2和模型5表明,中部地区国有经济对金融市场化的回归系数虽具有预期的符号但并不显著;模型3的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国有经济的增长对金融市场化的推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尽管在模型6中该变量仅在13%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2.从模型1和模型3可知,政府消费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的金融市场化具有抑制作用,但只有西部地区通过了系数显著性检验;模型4、模型5和模型6表明,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力在三大区域均抑制金融市场化推进但都不是很显著。

3.模型2和模型5表明,在中部地区,官员腐败严重抑制了金融市场化进程,但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官员腐败对金融市场化的影响虽具有理论预期的符号但并不显著。上述分析表明,主要核心解释变量对金融市场化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均符合理论预期,但显著性水平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别,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三个假说。

(三)稳健性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结论是否会因被解释变量的选择不同而发生改变,将上文的金融市场化指数(f)替换成信贷资金分配指数(fc),估计结果表明,国有经济增长不利于地区金融市场化的推进,官员腐败对金融市场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政府控制资源的能力对金融市场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与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再次验证了我们的假说。另外,本文还使用国有就业占比(soe_job)来衡量国有经济增长对金融市场化的影响,而被解释变量为金融市场化指数(f),仍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此处不再赘述。

四、结论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3

“十一五”时期,唐山市城市化率年均增长0.9%,2012年为53.6%。按每年提高l.5个百分点,需要10年才能达到70%。综合考虑唐山曹妃甸新区等建设将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唐山将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唐山市2011年户籍人口762.74万人,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0%,按窄口径计算需城镇化人口总数158.72万人,每年城镇化需要资金160亿元左右。

1.1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服务的金融需求

按照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调查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扣除已建成项目,全国平均每个农民约需要投资5000元,按照联合国推荐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基础设施年平均投资占GDP的比重3-5%计算。唐山新农村建设所需要资金按2012年农村人口约354万人计算,需要资金总量约177亿元,十年完成,每年也需17.7亿元。唐山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每年需要的资金量如下:以2012年唐山地区生产总值为5861.63亿元为基数,按照每年8%保守增速计算,按占GDP的比重3%计算需求量,十年需要资金投入182亿元,每年平均需要资金量18.2亿元。两项加在一起,城镇化使基础设和公共服务对金融每年增加的需求量约36亿元。

1.2城镇房地产开发对金融的需求

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关键,必然要解决安居问题。我国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唐山按每年5.33万户农民市民化(16万人除以3人/户),每套城镇普通商品住房成本10万元计算,总投资将达53.33亿元,需要外部融资将达42.66亿元。若按45.8%的贷款比例计算,需银行信贷资金19.54亿元。

1.3城镇小微企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尤其农业产业化是持续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农业产业化必将促使一大批小微企业创立、成长,从而产生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需求。假设每年市民化16万农村人口,2/3为劳动人口(10.67万人),其中50%留在小城镇就业则约为5.33万人,按小微企业户均吸纳就业21人计算,预计将新产生约2540个小微企业,其贷款资金需求将达22.987亿元。

1.4新城镇居民消费对金融的需求

农民转变成新城镇居民对居住、交通、娱乐、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增长也将带动个人住房、汽车消费、耐用消费品等贷款需求的大量增加;农民创业和扩大再生产将使得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需求增加。按全国平均水平保守估算,2012年我国住户人均消费性贷款约1.47万元。未来新型城镇化每年市民化16万人,将新增消费贷款需求23.52亿元。

2促进金融支持唐山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2.1观念转型

一是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政府放弃主导和直接干预经济的思维,减少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事权,回归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统筹、引导、指导和助力作用,,逐渐归;结合金融创新,发挥政府资金的种子、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和资金。二是转变金融机构发展理念。金融部门要把支持城镇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去抓。尤其是那些直接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努力以支持城镇建设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不断寻求城镇化建设中的商机,以调整信贷结构,寻求利润增长点。

2.2构建覆盖城乡的金融体系

搭建城镇建设投融资基金平台。按照市县财政实力和城镇建设要求,整合市、县的专业融资平台公司,设立市(县)政府融资基金平台,将经营性资源、优质资产以及未来需要资金推动的投资项目纳入投融资基金平台公司,确保项目有良好的资产和持续的现金流及利润来源。建设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合理规划国有商业银行县域网点布局,增加、恢复或升格机构网点;积极发展新型县域金融服务组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鼓励民营金融机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开展农地金融。用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融资,使农地流转收益成为农民工创业置业资本。规范、撬动民间资本。运用私募股权方式和各类民间资金转化平台,把民间资金调动起来,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债权等方式投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开办消费金融公司等。

2.3创新体制机制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4

(一)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演化

1.从次贷危机到信贷危机。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后并迅速向各种信贷活动领域蔓延,很快发展为全面的信贷危机。这些信贷危机不仅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与个人间的信贷危机,还包括与企业间的信贷危机。

2.从信贷危机到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随后引起的信贷危机,开始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为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破产为标志,美国信贷危机开始已经发展成为银行危机,接着,银行危机又迅速发展成全面的金融危机。银行和客户违约率大幅上升,银行营运失灵,正常业务中断或停止,直至若干重要银行破产和倒闭,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极大地震撼了整个美国。

3.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

美国这场危机先在由股票、证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虚拟资本在交易和流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虚拟经济中爆发和蔓延,从次贷领域扩张到信贷领域、投资银行领域和商业银行领域,直至整个金融领域,然后,危机从虚拟经济延伸到由商品和服务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实体经济,美国的建筑业、汽车制造业和钢铁工业都是美国实体经济的重要产业,使失业队伍不断扩大,贫困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下降,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GDP的影响。

最先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是金融业,银行业由于不良贷款数目过大以及购买大量的次级债衍生品而遭受到巨大的损失。银行业的亏损直接导致了资金链条的中断,市场流动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实体经济因此遭受了空前未有的重创,并很快向全球蔓延,使本来欣欣向荣的世界经济急转而下,表1反映出全球和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变化。

2.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也直接引起了全球股市的剧烈震荡。道指是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股票价格指数,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道指在10月见顶后掉转直下,时常出现暴跌,从2007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14198点一路下滑至6763.29点,不足一年半的时间内,跌幅累计超过52%。中国的上证综指2006年初在中国股市迈入牛市通道,2007年10月上证指数达到历史高点6124点后,便一直下跌,基本上没有比较大的反弹,在政府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前,上证指数下跌至最低的1664点,跌幅已高达72.8%。

3.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际市场的需求明显萎缩和金融危机重创国际贸易,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明显重新抬头。在过去的30年内,贸易不仅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随着金融危机的日趋严重,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都相继陷入了严峻的经济衰落,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也明显的放慢,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大幅减少,国际生产网络也相应的受到影响,贸易、融资形势日益严重。

二、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一)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部分政策、措施及效果

2007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局(简称美联储)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根据市场需要,创设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市场信心才得以恢复,金融机构倒闭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并阻止了经济进一步的衰退。

1.美联储应对危机的常规货币政策。

第一,大幅下调基准利率。美国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9月到12月三次下调了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至4.25%,此后从2008年1月到12月美联储又七次调整了联邦基金利率,最低降至0.25%,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累计达到5%,这在美联储历史上是稀罕的。第二,进一步下调再贴现率。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日益严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变得越来越迟滞,为了恢复市场的流动性,到2007年8月,美联储不得不宣布把再贴现率从6.25%下调至5.75%,直到2008年末,再贴现率已降到0.5%的水平,而且再贴现的期限由原来的30天延长到目前的90天。第三,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购买部分短期债券、开展回购操作等形式来增加金融体系的可用资金。同时,美联储对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一些规则制度作了一些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如增补长期性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扩充可供交易的有价证券的种类等。2008年,美联储为了增加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缓解一部分信贷紧缩状况,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向市场注入了8600多亿美元的流动性。

2.美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效果。

第一,货币政策操作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美联储采取的融资融券操作不但扩充了市场交易的可用资金,还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安全抵押物,扩大了市场上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数量,这不仅促进了金融交易活动,还对恢复市场信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积极的货币政策成功的避免了金融机构的大量倒闭。2007年下半年,美联储与另外相应的部门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救援,通过多种多样方式向问题机构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使得大量金融机构避免了倒闭,从2008至2010年,美国倒闭的商业银行只有322家,而且大多为中小型的。而且自2010年来,美国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也基本缓解了流动性紧张问题,人们逐渐恢复了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趋减小。第三,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使得经济深度衰退得到遏制。

(二)日本和欧盟应对金融危机的部分政策

针对这次金融危机,日本银行采取传统的救市措施:第一,下调利率。第二,积极提供资金,以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第三,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其救助对象主体是企业和金融机构,确保企业的融资需求和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自危机爆发后,日本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力遏制了资产价格急剧下跌引起的恶性循环。欧洲中央银行也不仅推出了下调主导利率、扩大再贴现规模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措施,还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实施证?市场购买计划、向金融机构注资或直接提供信贷资金或信用担保和开展货币互换等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措施。同时,欧盟批准一系列新的经济激励计划。

三、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外需大幅减弱和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为了增强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第一,及时对宏观调控目标作出调整。截止2008年初,中国经济已经持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并在2006年突破到11%,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为消除经济运行中存在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的风险,在2007年底确定了下一年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随即年初确定了“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的双防政策。随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又在第四季度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第二,推出40000亿投资计划。在2008年11月5日中国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由于来自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抵抗来自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慎重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关于扩大国内需求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出40000亿投资计划用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多项工程建设。第三,出台关于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的规划政策。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钢铁、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一些重要支柱性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了防止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的影响,确保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能保持在8%以上的增速,制订和组织实施了关于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的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的规划政策。第四,布局新的经济发展版图。从2008年开始,先后出台的发展规划政策,意味着这些重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振兴正逐步形成保增长的一种新手段。相继出台的区域振兴规划和区域发展政策布局了新的经济发展版图,成为经济增长又一大引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7月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增速比第一季度多1.8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经济自2007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增速回落后的首次上升,我国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速达到了7.1%。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一年同期多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扣除价格等因素,实际增长16.6%。从2009年上半年市场运营情况来看,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这些都充分证实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

由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国际市场的需求收缩,世界经济增速同比变缓,给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困境。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提前预防和遏制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具体政策和措施。

首先,金融危机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学会化危为机。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外需锐减,我国不得已改变当前严重依赖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模式,把目标放眼国内市场,去积极寻求和发展国内消费市场,不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还能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不仅是严峻的挑战,其中还蕴含着种种机遇,只要及时对相关政策作出调整,大胆改革,我国经济一定能化危为机,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第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拉动内需。近年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当前的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扩大消费,实施更加积极的消费策略,拉动自身的内需,才能抵制外部国际环境的干扰,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第三,进一步加大投资,保持经济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投资,是有效缓解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在困难时期。第四,优化外贸出口,调整出口结构。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市场购买力下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急速减少,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出口导向的战略模式,建立内生型出口的战略模式,优化出口结构。

2.国际应对金融危机整体政策和措施。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5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融资方式单一,金融供给总量不足。城镇化的进程中不管是城镇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镇住房保障、中小企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项资金做支撑保障,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需资金额度大,且大多数项目具有公益性质。面对新增的巨量公共项目当地政府由于财力有限,2012年毕节市全年财政总收入为247.71亿元,而全年的财政支出为382.99亿元,因此仅凭政府划拨资金显然是不能及时填补所缺资金。银行信贷资金一直是城镇化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周期长,沉淀成本高等特征,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无法从中盈利所以也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造成城镇建设中的功能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延缓了城镇化的进程速度。

2.金融机构合力不强,金融市场秩序受到影响。由于各家银行之间合作不够,银行贷款形式稀少,资源集聚度不高,竞相压低利率等方式抢占大企业和优质客户,进行微利或零利经营。或者盲目地把大量信贷资金投向相同的大项目、大企业,造成低水平重复投入,不仅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益,还一定程度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加大了风险。使得真正需要信贷资金的项目或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不利于城镇建设中小型基础项目正常的资金供给与配置。

3.金融组织服务体系业不健全。毕节市的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金融机构虽不断发展,相比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大型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较少,外资银行缺失;非银行机构又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证券期货滞后,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或货币经纪公司等发展不完善,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等新兴行业尚未成熟。金融服务体系严重滞后,使得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过于倚重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直接融资比重较低,而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保险业没有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实力。

4.金融产品创新开发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全市各金融机构在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经营模式较为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金融服务多样性不足,金融产品供给单一。信贷品种和模式不能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结构,提供的城镇贷款服务主要是消费信贷品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品种,产品供给单一且服务对象和业务品种趋同,适合城镇居民自主创业、再就业等城镇化建设需求的服务品种较少。在金融服务方式与产品创新方面,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系统性研发不够,适应毕节城镇化发展需要的个性化服务和特色产品供给较少,科技金融、科教金融的特点尚未充分体现。

二、加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方式,弥补资金的缺口。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公益性项目上的中长期贷款。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杠杆作用,通过地方政府贴息贷款、信贷担保和减免税等多种方式来吸收全社会投资。发展新的城镇建设融资模式,采用BT(建设-转让)、TOT(转让一经营一转让)或BOT(建设一经营一转让)、ABS(资产债券化)、PFI(使用者付费)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变一方投入为多方投入,由过去单一财政投入方式转变为采取政府和银行合作、政府和企业合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吸引内、外资投资城镇建设,变政府包建为社会共建,变自立发展为借力发展,以直接融资为辅,间接融资为主的资金融入的多渠道、多元化城乡建设投融资格局。

2.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形成融资支持合力。金融监管机构可制定相关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留出一定的信贷规模加大对道路建设、市场建设、供水设施、通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力度。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和个人,适当放宽信贷条件,特别是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企业等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一步简化办理贷款手续,提高办理贷款的效率,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鼓励和培育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允许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发起或者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为村镇银行。

3.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多层次的城镇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金融机构,为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积极开拓网络结算与服务、证券资金结算、资产管理、财务顾问、代销保险产品等业务,增强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保险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保险机构资金回流毕节投资。在信贷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对城镇化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合理便捷地运用当地保费资金,有效发挥当地保费资金在资金融通方面的作用,将保险融资作为金融业参与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协调与其他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优化金融基础服务设施。银行要根据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创新金融产品。一是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采取差别化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二是金融机构要积极改革现有信贷审批模式,在小城镇建设贷款方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网上审批等模式,提高贷款申办效率。三是加大贷款品种创新力度,解决城镇化中道路建设、供水设施、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需求,积极开办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四是加快农村金融支付清算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电子货币工具,推广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畅通城乡资金汇划渠道,延伸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着力提高城乡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5.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企业和个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原则,形成共建机制,促进城镇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第一,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库建设,积极拓展信用报告服务领域,建立有效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第二,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和政府对金融的服务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监控,构筑有效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作者:童岳嵩 胡臣岑 单位: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需求特征

(一)金融需求总量较大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农村城镇化的显著表现就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积聚,城镇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镇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生产生活设施。这主要包括农田水利、通电通讯设施、农村医疗设施以及交通道路、科教文化等设施和机构建设。第二,现代城镇建设生产生活设施。这主要包括城镇房地产与住宅设施、商业网点设施以及城镇娱乐设施和交通地理以及水电基本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等建设等。其次,农村人口扩大生产、改善住宅建设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最后,对金融理财投资、对于城乡居民就业、自主创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及对消费性信贷的需求等。

(二)金融需求主体层次结构较复杂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需求的主体呈现复杂性与多样化的特征。首先,来自于国家和政府在推进城乡建设尤其是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金融的需求。这部分金融需求一般可以通过政府税收、政府性拨款予以满足,但是国家和政府承担了较大的压力,急需拓宽其他渠道。其次,来源于农民扩大再生产对于金融的需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外出务工,这就产生了对于机械化生产的金融需求,主要用于农村居民的扩大再生产。再次,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也包括农民在本地开设乡镇企业,这些都产生了对于贷款的需求。这也都成为制约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需求周期呈现多样化当前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渠道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的小额贷款,但是这样的贷款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户种植粮食作物与养殖业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贷款周期一般为1年,年初放贷,年末还款〔2〕。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型农业发展的需求要求贷款期限越来越长,不同行业也呈现出不同的贷款周期需求,这与目前的农村贷款周期是不相符的,急需贷款周期的延长化,金融需求呈现多样性。

(四)未来金融需求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从实际需求来看,远远超越目前显现的需求。随着农村城镇化在全国全方位的铺开,也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闲置,大量的农户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有着强烈的扩宽生活渠道,围绕农村特色经营而展开的新一轮创业需求,但是却苦于贷款难。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保险、旅游、消费等也都产生了新的需求,这些都亟待解决。

二、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市场信用缺失农村金融市场信用的缺失一直是困扰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这主要由于如下一些原因:首先,来源于农村自然环境的不可抗力。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信贷占据很大一部分内容,由于农户种植业等先天条件的局限,靠天吃饭,遇上灾害年景,农民无力偿还信贷。其次,农户信用意识较为薄弱。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除了自然不可抗力的因素外,贷款户更常常故意拖欠贷款,甚至躲账和赖账,这在更大的程度上恶化了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了也限制了自身资金的来源〔3〕。再次,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尚未建立规范、具体及标准的农户信誉度评价体系,同时农户信贷较为分散、金额小,所以对于银行和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来源来说无论从成本还是从风险角度来讲都存在极大隐患。

(二)金融支持主体有缩小趋向创新力度不足上述原因分析中已经明确,由于信用问题、信贷规模问题等,金融支持力度一直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为止各大商业银行也纷纷退出农村市场;除此之外,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限制,即使没有退出农村市场的各大商业银行也不约而同地纷纷减少了在城乡的营业网点。再次,即使是对口的农业银行或者农村合作社也由于信贷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等原因也撤并了很多营业网点,内部结构收缩。同时为了规避银行风险,放贷非常谨慎、准入门槛也很高,流程复杂,这样都极大地限制了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城镇化的支持力度。这样越来越多的金融需求转向了中介机构。但是中介机构普遍存在信用不健全的现象。部分企业骗取贷款、贷款违约、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屡禁不止。

(三)金融产品品种单一难以满足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金融需求目前来讲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中金融产品的品种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农业保险缺失。第二,针对农村的信贷品种单一。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没有针对农业以及农户而量身定做的险种。第三,贷款期限一般较短,时限一般为一年,但是缺少适应农村各行业发展的较长期贷款,尤其是10年以上的贷款。

(四)金融支持的城镇化导向不明显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城镇化导向不足,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没有给与金融机构以明确的城镇化导向。在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中,一直集中于向农户进行生产性以及扶贫性质的贷款,但是从未对金融机构做农村城镇化支持导向。另外,随着信用合作社向城市商业银行改制后,改变了原有的经营方向,弱化了对农业以及城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这对于城镇化以及城镇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加大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

(一)基于农村城镇化规划制定金融支持规划1.金融主体全方位参与城镇化建设规划在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在金融支持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金融支持的规划,而这种金融支持的规划要以城镇建设规划为基础,这就要求金融主体要全方位参与城镇化建设规划。主要有如下一些措施:首先,金融主体要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规划。其次,即使不能参与也要全面了解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内容。2.结合农村城镇化规划制定农村金融发展规划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金融发展规划要明确如下几个方向:在充分了解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着重选择如下几个金融支持方向:一是将农村中农业龙头以及乡镇龙头企业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对象。要以这些农业龙头以及乡镇龙头企业为代表,带动黑龙江省农村与乡镇企业建设,发挥金融支持的作用。二是重点支持围绕农业特色而开展的特色经营,依托黑龙江省农村地域优势,以金融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制度建设在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建设过程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制度建设是重要一环。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增强农户信用维护意识。通过开展广泛的信用教育树立农户尊重信用的行为建设。二是给予农业以技术支持以增强对自然环境不可抗力的抵御能力以推动银户间信用机制的构建。三是借鉴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构建方式构建农户还贷信用评价体系以此督促农村信用制度与体系的建立。

(三)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以强化金融支持在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单纯地想要通过金融机构来解决这一问题不太现实,这需要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首先,黑龙江省政府以及国家要专门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专款专用且要监控整个资金的流向。其次,引导并给予政策支持以推动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等对农业以及城镇建设的资金支持。再次,积极鼓励农户与乡镇企业完善企业自身建设,通过现代化经营以赢得更多的自有资金以推动自身建设。最后,也可以积极鼓励农村和农户开展合作经营以拓宽资金规模。

(四)拓宽金融支持产品目前黑龙江省的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主要以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主体,尤其是农业银行。农业银行要大力支持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增加涉农信贷资金投放,通过农村房屋、土地等质押贷款,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尽量满足农业发展时需要的贷款需求。同时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要有意识地设计适合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险种。首先,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为郊区失地农民提供完善的保险产品。要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降低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一方面可以为农村金融提供基本的还贷保证,另一方面可使农民敢于贷款,愿意贷款〔4〕。其次,逐步开拓证券投资、理财产品、教育储蓄、助学贷款等险种。另外,要制定符合农业特定行业特征为周期的贷款,主旨在于要延长贷款周期,不再单纯以农业生产为对象,更要加强养殖业保险。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6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就必须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及其发展的重点,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金融发展的具体需求。

(一)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及其重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内涵和定位,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内涵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在于使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把重心从“城”转移到“人”上来,实现人的城镇化。重点任务则是有序推进农民的市民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就是要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功能完善,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应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循环有效利用,优化城镇生态环境等。

(二)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对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任务繁重,对金融资本的需求量更加庞大,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服务业发展、保障房及商品房建设、居民消费等多个重要领域,再加上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其中蕴含着大量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第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城镇的生态基础设施,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将大幅增加,尤其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公共绿地以及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更多可靠而有力的资金保障。第二,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因而更注重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而人口的城镇化包括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和城镇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根据2013年7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预测,未来中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到2020年前和2030年前全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3.0亿和3.9亿。若按人均15万元计算,至少需要资金60万亿元,因而资金筹集方面的压力很大。因此,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金融既需要加大农业产业化支持,以便有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也要加大农民到城市就业、创业的支持,促进农民向城市有序转移;同时,还要解决农民“融入”城市后,要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在保障房建设、教育、娱乐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从而对金融创新服务则提出了更高和更多需求。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发展对金融需求不断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机制,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更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和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对金融的支持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产业区域分布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化发展,产业驱动由简单加工、技术模仿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对金融的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成长型企业,产业转移集聚不断加速等新特点,从而对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总之,要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资金需求来自许多个不同领域,需求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二、金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九五”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化率在2005年达到42.99%,而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促进人口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等渠道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在推进农村地区优化软硬件发展条件,为农村向城镇演进以及培育农村工业产业、积累未来城镇化发展动力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一)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推进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一般根据工业化的推动力量不同而区分为“市场拉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两种。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城镇化和初期工业化基本依靠政府强力推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提升,金融对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2004年至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而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04年为59028.1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3.75%,到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436527.7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7.64%。从2000—2012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来分析,可以反映金融在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方面的巨大作用从2000年开始,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来源均处于下降趋势,只有自筹资金数额不断增加,2000占42.5%,到2011年达到65.56%,说明金融体系已成为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动力。发达国家关于金融对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支持,是整个农业产业化过程的重要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农业政策性支持、合作性组织和商业银行体系为主的农业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量不断增加。信贷方面,各大商业银行制订了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信贷投向指引,统筹安排信贷资源,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功能提升、民生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涉及城市水务、燃气、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领域,医疗、教育、城市内部升级改造等民生领域,积极支持商业化运作能力较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中农业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机械等细分行业优质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二是在网点建设方面。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业银行,农商行,不断强化机构建设,把物理网点向地市和县域延伸。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区域分行和县域支行,多数省市金融机构出台制订了《关于推进县域支行发展的意见》,经营触角将进一步向县域延伸,使县域支行的布局更加完善,以增强县域支行市场竞争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三是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随着金融机构建设的展开,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向城镇和县域地区延伸。根据农村城镇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需求特点,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适合城镇经济发展的系列服务产品,优化审批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小企业,提供相对应产品组合包,以服务包的形式提供结算、贷款等相关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农村信用社也以城镇化发展为契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社区金融,不断加大对农户联盟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推广力度;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

三、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面临的金融困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应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输血和造血的重要功能,充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但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力度远未达到应有水平,要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仍面临如下金融困境。

(一)金融制度不完善的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从金融业发展来看,我国金融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首先,是利率制度。我国利率水平的决定权虽然正逐步放开,但还未完全交付市场。利率水平被长期压低,使债权方不断地补贴债务方,导致经济社会的两极分化,也就是金融抑制理论里所谓的“低利率分割经济”,从而成为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诱因。其次,是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龙头,它的县域支行不具备信贷发放的审批权,向上报批的程序降低了县域经济融资效率。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前期资金需求量较大,但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运营主体(企业)缺乏明确的行业分类,导致城镇化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金融市场管制的约束。当项目运营主体在为城镇化项目寻求金融支持时,往往会受金融体制的约束,一方面,金融机构很难突破与房地产开发有关的条条框框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项目运营主体由于无法提供金融机构要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最终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为城镇化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再次,是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将是国有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民营金融机构应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核心角色。而我国现有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长期忽视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对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设置了许多障碍与歧视性条款,抑制了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化建设的热情,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在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加大的同时,大量的民间资本却游离于城镇化建设之外,形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与此相关的法律制度,如对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存在的金融抑制、金融排斥、《物权法》规定集体所有土地不得抵押等制度问题,同样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融资模式限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快速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是投资,而投资依靠信贷、信贷依靠货币扩张。20世纪80年代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与国企投资;90年代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国企投资;21世纪之后,虽然投融资体制和渠道迅速多元化,但主流渠道仍是上述融资模式。结果是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和政府投资。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由于没有建立适应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机制,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很难满足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所需资金需求。由于金融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担保补偿机制缺失以及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对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健全的金融市场包含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应该能充分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从而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包括其他类型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相对于银行来说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制度上都尚未发展成熟,权益性投融资市场长期无法发展壮大,货币和资本市场间又长期缺乏联动机制等问题,造成金融市场结构效率过低,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中各种融资形式配置金融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一方面造成金融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从而影响要素资源的聚集,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抑制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借助市场的力量筹措资金,致使资金的缺口由政府负责,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金融创新重点

金融支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应致力于在金融制度的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

(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创新

完善的金融制度必须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同时推进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提供制度保障。第一,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贴息政策并举,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率由市场决定,是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深化的一个前提。发挥利率市场化矫正金融的市场功能,在合理的利率水平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实施贴息政策,真正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进而提升新型城镇化对建设质量。第二,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要针对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不同发展状况,区别对待,根据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比率,下放贷款审批权。第三,适度开放民营金融市场,使民营资本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应该尽快在公共服务等领域明确建设标准、降低准入门槛,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此外,要完善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完善来保护和开发城镇经济的潜在抵押担保资源,增加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抵押、担保、信用增进等资源。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即可找准定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展。政策性银行在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中发挥先导作用,专门满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产品结构调整等,并对确有需求潜力以及就业容量较大的城镇第三产业加大信贷投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应发挥补充作用,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寻找商机。至于那些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升格为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它们贴近城镇和快速灵活等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市场化机制下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在市场化机制主导下,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就是要实施政府主导、各级政府合理分工、合理负担的公共财政体制。各级政府应重点引导大型企业投资,一些县域或新区建设可以直接交给大型企业,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出路。应重视股本融资,带动“金融招商”,利用资本杠杆撬动社会投资。政府还应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部分机动财力做引导,面向社会募集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用私募基金等方式引导资金抱团投资,解决资本金问题。根据城镇的整体建设与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项目包”,以基金为依托,开展金融招商,联合社会各类金融机构组成金融要素包,建立联合投融资机制,以满足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所需的资金要求。民营资本应该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营利性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外资也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灵活采用BOT、PPP等不同的项目融资方式,盘活社会资本。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除了BOT以外,还有BOO(建设-拥有-经营)、BTO(建设-转让-经营)、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等类似项目融资方式。此类融资方式能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通过盘活社会资本来建设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污水处理、公路建设等方面,可以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资金需求提供良好的途径。

(三)以债券市场为主导的资本市场体系创新

相对于银行贷款,债券到期时间长,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和回报期长的特点相吻合,是更加适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式。所以,要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就必需推动以债券市场为主导的资本市场体系创新。债券市场的创新,就是要根据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同产业特点,进一步创新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市政债、公司债、信用债、资产证券化等,应全力发展多层次、多品种、多主体、具备高度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债券市场,通过债券市场创新来盘活经济体系已经累积的巨大资产,提升资产收益和运用效率。通过发行30年、50年的长期国债或特别国债,以国债去购买或补偿农民土地,每年有固定收益,改变过于依赖征用土地推进城市建设的方式,让农民以土地参与城镇化建设,分享城镇化发展的收益。通过具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市政债,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提供规范、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推行市政债券后,政府就要主动接受债权人的约束与监督,一方面,可以迫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加理性化;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创建市政债券市场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需的金融基础要素,也是今后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分散风险。通过施行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从更多的筹资渠道中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建设者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投资项目的回收期,通过调整资本市场结构把投资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应该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创新力度。土地成功流转之后,农民进入城镇,就需要创造能够吸纳大量低水平劳动力的中小企业。政府需要改革监管政策,鼓励大型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鼓励发展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多层次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服务。

五、结语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7

自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率从建国之初的10.64%提高到2012年的52.57%(表2所示),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41.93个百分点,虽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成就也是显著的。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80年,属于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建国初期的十年间,城镇化有所发展,从10.64%发展到19.75%。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调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城市人口急剧减少,出现“反城市化”战略,致使我国的城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如表1所示,1960年以后,我国城镇化率从19.75%的水平开始降低,城镇化率从1965年到1975年的十年时间里一直停滞在17%到18%的水平。城镇化水平停滞不前。第二阶段是1980年到1995年,这一阶段为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城镇化率由19.39%上升到29.04%,仅仅上升了9.65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是1995年到2012年,属于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率由29.04%提升到52.57%,提升了23.5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2005年至今为中国城镇化科学发展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开始追求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城镇化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城镇化开始由数量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从2005年到2012年,七年时间里,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了9.58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不协调的问题,还面临着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生态环境转变,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打破社会二元结构加速平衡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继续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金融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推动中国城镇化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2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演进过程,其本质上也要求各类经济要素不断优化配置,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现代金融体系自身金融功能的发挥,城市化发展所需的经济要素就难以达到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过程就是金融体系在推进城镇化系统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实现的过程。从实际的资本运动过程来看,金融对城镇化系统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本供给与资本配置两个渠道来实现。资本供给主要通过储蓄与投资的相互转换,直接或间接地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本。金融体系可以动员储蓄,将相对分散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变储蓄资金为投资资金,直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金融资本。资本配置主要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领域的流通与选择,促使资本流向最佳领域,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在城镇化进程中,市场导向下的金融体系会利用自身细腻优势及监督优势,通过价格机制和信息渠道,引导资本向投资风险小、盈利水平高的领域集中,并促进资本在不同领域间的重组与分配。总之,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资本供给与资本配置,动员社会储蓄资金转化到投资领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3金融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领域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对这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我们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事业的稳定发展,随着务农人口的减少,非农人口的增加,我们亟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当然城市人口的增加,我们还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加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整个社会保障系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必须与时俱进,这些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

3.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也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物质保障。我们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是否盈利划分为可盈利性的、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和完全非盈利性的。对于那些具有经营利润的基础建设项目,我们可以利用金融市场,鼓励社会的、民间的资本参与投资;对于那些有一定盈利能力但偏重社会效应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可以采用政府融资与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为相关投资者提供一定财政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银行融资;对于那些完全公益性质的基础建设项目,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创新融资方式,给予投资者相应政策优惠或向投资者支付相应报酬的方式进行融资。总之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我们需要对其资金支持提供一个整体的支持框架。

3.2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务农人口的减少,我们迫切需要金融业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外部环境建设的支持,支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服务市场等具有公共性与长期性的相关领域。我们还应积极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条件,鼓励各商业银行放宽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资金的借贷条件。此外,我们还应促进现代金融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创建农村金融公司之类的既有金融融资功能,又有产业投资功能,从事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组织。

3.3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资本供给和资本配置,调整资金投向,改善资金投资结构,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行业与企业的优胜劣汰。加大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开发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放开资本市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鼓励科技型企业运用多元化债务融资渠道。

3.4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否,关系到是否真正解放了从土地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是否真正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否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具体来看,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开发各种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特殊需求的寿险与财险产品,发展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及各类寿险业务在内的现代保险市场;另一方面需要着力构建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与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

4金融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4.1制度建设方面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是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影响城镇化发展的过程。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需要相应的城镇化制度作为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困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许多制度设计和安排都取得了突破,但关键领域制度约束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制度约束和限制着人口的迁移转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空间集聚效应的发挥,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首先,我们要深化户籍制度,逐步消除本地人、外地人、农村人、城市人的身份制度鸿沟,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模式,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消除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保障公民的迁移和择业自由,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有序流动。其次,我们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立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对现行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在农民长期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一方面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培育公正、公开、公平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市场,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建立严格的土地产权保障制度,完善土地使用权立法保护。再次,要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中央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的城市规划,充分利用大城市的扩散效应,根据人口聚集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设置城市等级,推动镇改区、市步伐。最后,要创新城市群管理模式,积极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统一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公共治理体系,统筹整个区域内的产业规划、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各城镇之间的经济壁垒,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4.2金融战略选择

和城镇化制度一样,金融体系的金融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有赖于金融政策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完善性,金融政策直接影响着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效果。我们要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既要吸收世界各国金融模式的积极成果,也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金融市场化导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

4.2.1加大对教育培训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各类农村教育机构的支持,大力支持开展面向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鼓励并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和完善教育培训相关领域的信贷产品,发展面向参加培训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的助学贷款服务。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建金融合作平台,进行员工素质拓展,为员工培训提供素质支持。

4.2.2加大对社会保障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人口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流程,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支持针对转移人口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转移人口保障性住房的信贷审批效率。鼓励金融机构构建专用账户,做好农民工、转移人口的养老、疾病、工商、失业的金融服务,推动面向转移人口的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发展。

4.2.3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完善有利于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制度,鼓励适合城镇化需求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发展,支持民营金融机构参与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信贷机构、信用担保公司乃至区域性银行建设。完善地方和区域金融发展制度,充分调动地方和区域金融自主权,支持地方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健全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机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债券融资制度,在稳步发展东部金融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

4.2.4构建金融法制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文化论文范文8

1.1更好的监管金融企业

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实行,金融企业的决策人员可以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给应用过来,准确掌握全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对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状况进行明确了解,对细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然后,决策者可以全面的观察突发事件,结合具体情况,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给应用过来。这样一来,决策人员就可以对整个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全局操控,并且构建相关的监管制度,对金融企业的顺利运营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1.2合理配置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很多金融企业都有子公司成立,并且在外地建立,那么信息化的管理和支持就更加的重要。借助于信息化的实现,可以有效连接不同地区的企业和部门,以便促使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更好的配置资源,对于过去因为地域差异导致的金融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弊端,进行有效的改善,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整个企业的运营情况。

1.3促使金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促使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金融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和壮大,就需要对信息化产生足够的重视。金融企业只有强化信息化建设,方可以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所适应,对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2强化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调查发现,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很多的金融企业依然在经济管理中采取陈旧的管理理念,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和时展的要求进行革新。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对企业的盈利和收入过分关心,却不注意控制成本,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其次,信息化平台落后,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了过来,它可以促使人们对服务的要求得到满足。但是却没有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这样系统之间就无法同步的传输信息,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最后,就是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为落后。我国金融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人才缺失问题较为严重,经济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这样虽然可以减少劳动成本,但是却无法提高工作效率。我国金融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了产品改造过程中,但是却没有较高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信息化还没有得到完全实现。

2.1优化资源配置

在金融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企业要想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给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对统一的管理系统进行构建,促使组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协调性得到实现。通过合理配置资源,金融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都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将相应的责任承担下去。此外,还要对财务和会计部门的建设充分重视,这样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投资和运营状况。

2.2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构建

要从意识上来强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阶层的工作人员,并且大力培训,传授信息化管理知识,将先进的技术应用过来,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化平台进行构建。借助于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好地分析和整理企业经济管理数据和信息,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财务信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基本走向进行把握,对于企业的经济走向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市场需求也可以得到有效满足。

2.3对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进行强化

金融企业信息化建设质量,会受到经济管理人员素质高低的直接影响,因此,就需要大力培训管理人员,促使其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以便得到更加合理和准确的信息数据。另外,还需要对经济管理信息化制度的建设充分重视,要明确的规定信息化工作的流程、要求和工作内容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