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育论文范例6篇

新闻教育论文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闻评论 教育教学 拓展思维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21

语文,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教育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把新闻评论与语文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学习语文并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很好方式。现试就新闻评论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浅论如下。

一、拓展锤炼学生的思维

当前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创新,把学生当成记忆的“容器”,使教师不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法来满足学生独立思考的需要,学生是被动的教育接受者。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了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脑中不再有“为什么”出现。学生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沉浸在题海里,背公式、背定律、定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弱化了,日久天长就养成了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而思维能力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提高的。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而新闻评论既有具体的事实,又有对事实的概括、判断、分析,这种文体把具体和抽象结合了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选择。

如新闻评论《遣返中国游客是对不文明零容忍》《为儿盗窃的父亲该不该被放过?》《这一场对跪,可笑更可悲》《敢情破吉尼斯纪录的扬州炒饭就是用来喂猪的》等,这些新闻评论涉及法律、经济、道德、公德、人情、人性、制度以及政府行为等各方面,看问题多角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并且观点新颖,思维深刻,对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系统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能力的提高具有强大的锤炼作用。长期坚持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变学生作文选材上一成不变的老典型

高考优秀作文往往是能在选材上“想他人未想,发他人未发”,选取典型、新颖、精要材料的作文。可事实上,每年高考作文中有70%左右的文章依然是选材陈旧、缺乏新意的平庸之作。对象类似,千人一面,选外国的事例无非爱迪生、贝多芬、霍金;选中国的事例无非屈原、司马迁、苏轼。或转贴抄袭、改头换面;或情趣低俗、格调降低;或苍白乏力、缺乏厚重;或将例文稍作调整,略做改动。而选材新颖与否是衡量高考佳作的重要标准。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种弊端,使学生在作文选材上如源头活水滚滚不绝?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写作中补充新闻评论不失为一种便捷而又有效的做法。

比如新闻评论《靠两弹一星维权,是所有人的悲哀》《“最大份炒饭”是一场失败的作秀》《切勿乱贴“垃圾文化”的标签》《遣返中国游客是对不文明零容忍》《硕士卖凉皮,有何不可》《为儿盗窃的父亲该不该被放过?》。这些新闻评论,都是对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内容新颖典型,观点独到深刻,论述精当,文采斐然,而且关注社会现实,贴近生活真实,是学生作文难得的好材料。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责任意识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关于“助人为乐”“礼貌谦让”“见利思义”“尊老爱幼”等方面的美德教育,在家长“传统”和变形的教育思想中,都成为傻孩子做的事,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了唯我独尊、人人为我的习惯。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而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进行的分析。语文教育教学中引进新闻评论,可以把思想教育同社会现实事件结合起来,以具体鲜活的社会事实补充思想认识,引导思想方向,让学生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并辨明善恶是非、先进落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新闻评论:《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背后折射什么?》《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湖南邵东留守少年杀师案:凶手或受网游影响》《女童被碾十多路人见死不救何以社会冷血至此?》等。教师可以下载制作课件,利用课堂让学生阅读,让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代替干巴巴的说教,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做才是承担了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教师如果能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就可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四、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正能量

现代学生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分析其原因,或是言语不和、攀比嫉妒,或是不辨是非、无知狂妄,或是由于缺乏生活的方向和动力。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没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上,媒体对新近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报道满天飞,成人尚且会受到蒙蔽,况且是一些在校的学生呢。新闻评论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这一功能似乎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正能量,也有莫大的意义。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3

“共建”新闻学院,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共建任务1.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教育局、市广新局,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2.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3.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共建内容1.办学设计。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培养计划,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求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性(职前职后一体化)、广泛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学校加大投入,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3.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4.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5.构建评估机制。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办学效果。

(四)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市级单位、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2.政策支持。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3.稳步推进。强化统筹,有序推进,根据各项工作特点,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凝聚共识,突出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凝聚共识,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计划”驱动,打造特色品牌。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创新。俗语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超级秘书网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民国高校;新闻评论;实践特色;历史借鉴

作为党和政府的路线风向标,新闻评论担当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重要作用。笔者发现,如今大学设置的新闻评论课程,在课程地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方面与民国时期相比都有较大变化。不论是在革命动荡的民国还是改革开放激荡的当下,尽管时代不同,但新闻评论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是深刻的、不容小觑的,新闻学专业的新闻评论教育更是马虎不得。据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民国新闻评论教育之特色进行考证和探索,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教育主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大学新闻系三个层次上进行。据李秀云所著《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统计,近代中国有82所教育机构开展了不同性质的新闻教育,其中高等新闻教育机构39所,占比例最大,是中国近代新闻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本研究亦以民国“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下文均以“民国高校”简称之)中设立新闻系的高校“新闻评论教育”作为研究的主体,加以考证与探索。

民国年间,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将培养专门性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这在新闻学的课程设置中有着显著体现。笔者从已收集到的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表中发现,实操性强的课程占绝大多数,“新闻评论”(“评论写作”、“社论写作”)更是作为专业必修课为众多高校所重视。“高学分、多学时、多实践”是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闻评论教学在民国高校中的专业基础地位

民国早期的新闻学教育提倡“新闻本位”,即强调讲授新闻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在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学会中,徐宝璜的授课注重“编辑新闻之练习”,邵飘萍的授课则注重“评论新闻之练习”。专题讲授“评论写作”,虽为讲座性质,但却是相对独立地讲授新闻评论写作的开始。此后,在民国高校的新闻学课程设计中,“新闻评论”一般定位为“专业必修课”,授课时数多,课程学分高。

从课程定位来看,新闻评论课程一般被列为专业必修课。1923年,由徐宝璜先生创办的平民大学新闻系,在15门专业类课程中,即开设“新闻评论法”、“评论实习”两门。燕京大学新闻系极为注重对学生采、写、编、评的新闻业务训练,在第一学年即开设“社论”,新闻编辑课程总量(含采访、写作、编辑、社论)更在专业课程中占比高达73%。

从课程学时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时较长,且以安排两学期授课及实习为多。如复旦大学于本科第四学年开设“评论练习”,课程分为上下两学期。平民大学开设的“新闻评论法”于本科第三学年开设,“评论实习”则于第三、四两学年开设,足见其学时之长。学时长,表明了教学机构对该课程的重视,也说明教与学的内容和分量都较多较重。

从课程学分安排来看,新闻评论课程学分高。如复旦大学开设的“评论练习”分上下两个学期,共计6学分。综观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其他课程,基本上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2至3分,而“评论练习”一门课就安排了6学分。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燕京大学、中央政治大学及其他新闻专科学校中,在此不一一赘述。

专设评论实习课,开创实践型教学的新局面

民国时期,新闻教育被定位于新闻专门人才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视新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开设专门的评论实习课程,教学中采取讲授与评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既是当时新闻评论课程的一大特色,也是它与目前同类的新闻评论课程的不同之处。

复旦大学于第四学年开设的“评论实习”实行每周一次讲习和两次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燕京大学的课内实习,在讲授课程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采、写、编、评的训练;其报纸编辑管理的校内实习,系以师生自办的校内刊物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机会,报纸的社论、编辑、采访等均由学生分任。[1]此类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为应用型学科培养人才提供了更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打开了我国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大学新闻系师资力量主要来自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当然也包括“新闻评论”的任课教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新闻机构从业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谈经验、讲技术、论方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新闻评论在增加理性认识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

英文教材引进思想,教员讲稿言传身教

民国时期,新闻学专业普遍缺乏中文教材。梁士纯(1934年至1937年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在主持燕京大学新闻系工作时曾指出:“现在学校所用的新闻学课本,差不多皆为英文,或少数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籍。最近几年来,关于新闻学或新闻事业的著作,也可算不少,不过这些书籍大致都是属于普通介绍的性质,不能作班上的课本之用……”[2]

直到20世纪40年代,教材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储玉坤在他的《现代新闻学概论》中指出:“在中国出版界,新闻学著作少得可怜,真有些凤毛麟角,因此在教授方面,感到教材的缺乏。”

据已掌握的史料显示,民国高校新闻评论课程大多以教员讲稿及新闻学英文原著为课程教材,其中教员讲稿多无文本流传于世,其概况只零星见于高校校史。如平民大学报学系,该系的教材有的由本系教师编写,有的则由教师口授学生做笔记。英文教材方面,有美国教会背景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开办期间,几乎没有用过一本中文教科书。其图书馆所藏的全部500余部报学书籍中,99%由美国人所著[3]。

作为新闻评论教材的教员讲稿是教学与前沿实践的结合,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既有教益又饶有兴趣的教学内容。而将英文原著作为教材,把最先进的办报理念和专业研究引入课堂,更为学生提供了传播国际化的专业视野。

新闻评论专著日益独立化、学科化

早在民国初期的各类新闻学专著中,已经有谈及“新闻评论”的内容。如我国第一部《新闻学》(徐宝璜,1919年)中对新闻的定义、新闻采访编辑、新闻评论写作等问题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其后,随着新闻评论专著朝着独立化、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坊间又出现了专门论述新闻评论的专著。尽管数量有限,但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发展及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1929年,郭步陶在复旦大学新闻系讲授“评论实习”,并出版了《编辑与评论》一书。全书分为“编辑”与“评论”两编。第二编“评论”下设五个章节,分别是概说、评论的种类、评论的变迁、评论记者应有的条件、评论的作法,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地阐释了新闻评论。1937年,他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独立的评论研究专著——《时事评论作法》,由潘公弼、李浩然、谢六逸等人作序。1947年,程仲文编著的《新闻评论学》分新闻评论与评论记者、新闻评论三要件、新闻评论写作入手等5编。这是我国第一本把评论提高到学科高度上来的独立专著,表明新闻评论已从实用新闻学中独立出来,开始朝专业学科的方向发展。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实践特色及借鉴

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基本实践特色为“基础专业课、多学分、多学时、多实践”,而当下高校的新闻评论教育虽然基本保持基础专业课的地位,但课程往往只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多为2分,而且还未曾见到专门设立的评论实习课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教育实现了由以技能训练为主转为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以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传播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这是顺应时展的转变。但面对实操性强的课程时,并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新闻学专业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应用型的学科,我们时刻都不应忘记培养的对象是为业界输送大批实用型人才。他们既要有正确的新闻观,同时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民国时期的新闻评论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中国成立后却未能保持其实践性强的特色呢?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上忽视加强评论写作实践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学生具有正确的新闻观固然重要,但新闻观必须落到实处,要通过新闻实践予以体现,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式的空洞理论而已。二是缺乏足够的能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师资力量。目前,尽管有许多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加入新闻教育队伍,但他们未必有严格而实际的新闻采写编评工作的历练。所以,对他们来说,有一个“补课”或重新回炉的问题。三是部分从事新闻评论教学的老师对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存在畏难情绪。他们往往觉得评论写作的要求较高,不同于消息或新闻特写写作,只有通过新闻工作实践才能予以掌握,在学校课堂上是难以学到的。这种把学习与日后工作割裂开来的看法自然是不对的。我们不应否定评论写作的要求虽然较高,也正因如此,才更应在学习阶段努力予以加强。如通过写作一事一议的小言论,或就当前主要热点问题撰写小评论等具体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不能见难而退,就此却步。

综上所述,笔者切望通过对民国高校新闻评论教育的梳理,为当下新闻评论的教学提供不同的视角和经验借鉴,其要点是:

首先,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着手,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训练,在原有课内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课外实践训练。如在第三学年开设“新闻评论实习课”,锻炼新闻业务能力。倘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欠缺之处,还可在第四学年予以加强,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进一步体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其次,开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实践价值与意义。聘请在职的新闻从业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目前,许多国家的应用型大学都在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他们从各专业领域邀请具有专业特长,又有余力的人员来校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可以派出年轻教师去新闻机构进修,加强采写编评等课程的实际教学能力。这样做,将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密切学界与业界的联系,有利于建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

最后,加强新闻评论课程的学术价值,将最新鲜的研究“端进”课堂。民国时期,学者们注重在新闻教学中贯穿他们的新闻思想,教员们将最新的学术成果或实践经验呈现于课堂,在有利于学生接触到学术前沿的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教员还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其研究成果的反馈与检验,这种有机互动有利于新闻学教育在理论层面的上升,更能促进新闻评论研究的发展。

[本文为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研究项目“民国时期广告学教育史研究——以广告学和新闻学的关系形成和发展为中心”(编号:10JYB20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齐辉,王翠荣.燕京大学新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0(1).

[2]梁士纯.中国新闻教育之现状与未来.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1936.

[3]刘豁轩.报学论丛[M].天津:天津益世报社,1946:117.

新闻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如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3]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4]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5]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6]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7]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2006,(12).

[2]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2010-03-03.

[4]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