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婉馨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2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3

前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关于学科定位与学术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定位在我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发展定位存在缺陷。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而教育部1997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却只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定位是其他专业没有的,其他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设置个数小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个数。如文学门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古典文献”五个,而研究生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设置上的倒置,抑制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只有本科生,而没有研究生。我国也就只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教育而没有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了弥补设置缺陷,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就在自己业已获得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图书馆学、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自行设立与出版相关的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较早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的学校有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目前,被教育部认可和备案的出版学类研究生专业名称有两个:一是从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的“出版发行学”;二是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编辑出版学”。其中,前者授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后者授文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一变通使得“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正名”。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出版学本科生的高校尚没有与出版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所以这些高校也就不具备自主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资格。因此,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是在不同的二级学科下以“借鸡下蛋”的方式培养出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目前我国“编辑出版学”这一本科专业名称而言,也值得商榷。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三者研究成为一体,可以直接用“出版学”来概括之。就专业定位而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文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新闻传播学”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等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将“出版学”定位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四是将“出版学”定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五是在国家总体学科设置改革方案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中直接设置“出版学”学科,根据各培养单位培养目标,授予本专业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上述几种方案,前两种对出版学的成长最为有利,它给了出版学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够完全按照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组织课程体系等,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种方案沿用了1998年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定位,它保证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定位上的连贯性,是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对容易通过的方案。第四种方案,在2002年的研究生专业备案制度中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而且由于本方案是在管理学科范畴内组织出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授予的是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也得到了出版业界和学生的认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案。而第五种方案依赖于我国下一次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根据有关会议讨论或考查被选方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将有可能进行较大的变革。但具体改革方案出台还有待时日。

总体而论,我国关于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没有系统化的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学历学位教育,未能为出版学的学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导致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下,出版学学术创新未能实现足够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45所,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这些学校有的是专业高校、综合性大学,有的是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类型的院校。就编辑出版专业隶属的院系而言,有的学校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有的设在管理系,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甚至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也都大不相同,而恰恰是这些多样化的特色,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编辑出版的实践需要与工作特点,编辑出版学培养是知晓各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知识素养的“杂家”,而不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关于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在许多学校都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同时增加就业的能力。是否还有更好的培养模式,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与高等教育研究者重视。

关于教学计划的骨干课程设置原则

政治原则。编辑出版事业不仅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在设置本专业骨干课程时,要注重政治原则的贯彻,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从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践原则。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设置骨干课程一定要贴近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不能因师设课、因人设课,更不能过多开设空洞无物缺乏联系实际的课程。

分层次原则。在坚持专业导向、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分层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骨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方向课程。第一层次开设有政治、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公共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第二层次开设出版学原理、编辑学概论、书刊发行学、选题策划学、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现代出版技术、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版经营管理、版权与图书贸易等。第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本专业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如:以编辑为重点的,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图书宣传和广告等课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大致也依据以上原则来设置。当然,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会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安排20周左右的专业实践:包括编辑业务和出版业务方面的初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图书的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并适时总结。有些同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到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实习,从采写、组稿、校对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编辑经验。甚至有的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得到河北省教育厅首批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人:刘邦凡)的资助]

参考文献:

1.省略/bbs/73490/messages/1496.html.

2.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出版科学》,2005(5)。

3.萧东发、杨琳:《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2005(3)。

4.方卿:《关于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6(4)。

5.仝冠军:《论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4

学科方向设置较细,细化学科方向的课程体系较完善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个别学科方向设置较细。如本科阶段设有医疗新闻学。医疗新闻学包括编辑(医学);特写写作(医学);适用于卫生专家的排版设计;适用于卫生专家的出版法和伦理;适用于卫生专家的专业写作;新闻的语境;医疗保健工作政治学等课程模块③。再如,硕士研究生阶段设有传播政策。该专业所包括的必修课程模块有传播政策的政治分析(必修)和学位论文专业指导;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技术和传播政策;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技能;第二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全球化和媒介;政治传播;媒介受众;性别,暴力和政治;政治传播等④。

点评:学科细化与学科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与欧美国家相比,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传播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因此,中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总的来说存在学科方向设置线条粗疏的问题。当然,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学界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化学科正逐步被列入教学方案。譬如奥运报道、健康传播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向完整体系的形成还需假以时日,因此,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往往跟其他早已成型的学科方向难以有明显的界线,难以突出细化学科方向个性化的东西。不过可以期待的是,不管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来看,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应该并且会朝学科细化的方向发展,横向学科细化以媒体类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维度;纵向的学科细化以传播内容所属领域或学科领域(如体育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健康传播、传播政策等)为维度。

体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

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此点可由针对新闻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

另外,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以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学硕士课程《新闻理论》为例,该学习模块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新闻业与互联网、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

点评: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现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最早借鉴于苏联。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90年代之前),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⑥。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别较为明显

英国大学本科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1年。本科生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而是一般要经历提交申请、面试、录取等程序。一般可以同时申请6所学校。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所提供的本科生教育包括媒介学和医疗新闻学。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传播学、传播政策、针对国际学生的新闻学研究、媒介管理,摄影新闻学、公共关系等。

本科生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重实践)。学生一般每学期要修两门理论课,两门实践课。前者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全球化、媒介消费、传播法方面的课程。后者包括印刷、在线和广播新闻、电视制作、广播制作或公共关系等。学生入校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方面的实践。譬如对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践课上学会摄影、编辑视频、制作演播室节目和制作纪录片等所需的技能。本科阶段的理论课在讲授时“多结合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联,并不注重深入系统地介绍理论”⑦。多以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的理论积累和培养其做研究的能力。实践课的重要性下降。理论课多以专题形式组织,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如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理论这门课涉及大众传播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意识形态与霸权、传播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课堂组织形式除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外,还包括一对一与导师面谈。在与导师面谈时间内,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深入探讨,老师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点评:国内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之间并未泾渭分明。一些在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还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是更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教育的定位,拉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距离。譬如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要教好本科生“怎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不仅体现在量上——量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熟能生巧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来训练21世纪的学生只能事倍功半。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并不意味着只培养“匠人”,而是说,这是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使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亦即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描述现实、解释现实、预测与控制现实。

博士研究生教育程序控制严格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拿到学位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提交研究计划——面试——注册——身份转换——提交论文——论文答辩。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但要提交研究计划。如果学校认为有导师可以指导申请者将来的研究,就会组织面试,以了解其对该研究论题的把握程度及未来的研究潜力。申请者面试通过就会被录取。正式入学后就要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首先要大量阅读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大学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许多政府或社会网站上的信息完全公开,因此可供学生利用的信息资源特别丰富)。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要经历注册程序,学生要准备书面材料,老师以面谈形式检查学生此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年级末要经历身份转换程序,一般需提交字数约为毕业论文1/3的报告,如果顺利通过专家小组的面试,身份就可由MPHil(MasterofPhilosophy)转为PHD候选人(PHDCandidate),如果未通过,就不能转换身份,只能修改后重新经历身份转换程序。身份转为PHD候选人后,就可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接着是提交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⑧。由于目标清晰可见,博士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以理论突破为目的,并且有着明确的研究论题。由于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能确保学生的研究论题尽可能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范围内,所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充分地得到导师的指导意见。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始定的研究论题,可谓三年磨一剑。

点评:国内博士研究生阶段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所选定的研究论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出现错位,以致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不能那么游刃有余。此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导师,而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未能完全顺畅地运转。

留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英国高校教育每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学期正式上课时间为12周。2006年第一学期始自9月18日。第二学期始自1月15日。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只要求本科学生每一学期选4门课。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量要求不一,但也不算很多。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要求学生在一年内修完3门核心课程和5门选修课程。公共关系硕士教育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4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点评:英国高校教育的工作量是每年24周,比中国少了近1/3。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理论课上小组讨论和与导师面谈会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因此用于讲授的时间就更少了(每门理论课每学期约讲授十多个小时,当然也有的课会多些)。“老师只是给学生拉出一个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13

必修课数量不多,选修课丰富

必修课程一般为核心课程,其在学生所修的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每学期1-2门。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必修课只有3门。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则包括13门。

点评: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中国不少高校的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不过此点只能作为一个客观差异来看待,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灵活

学生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很多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譬如对本科阶段新闻学方向的学生来讲,老师会根据论文和设计方案来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根据实际操作,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分析自己工作的日记等评定实践课的成绩,没有期末考试。

点评:老师到底以何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

学生反馈全面

威斯敏斯特的学生在学期末会拿到一份学生反馈问卷,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这份问卷设计得相对较为详细,不仅会涉及授课本身,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教材等。以2006年该校学生拿到的反馈问卷为例,整份问卷共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为客观题,后3部分为主观题。分别为组织;材料与设备;讲授(lecture);小组讨论和实践/设计;评价;综合评价;你的观点;背景信息;附加问题。每一客观题均包含五六个六级量表。

点评:教学本来就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馈的情况。由于学生反馈意见的根据是自己接受教育的效果,而教学效果不光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教学设备、试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内容包括在学生反馈问卷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释:

①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6/0,1595180,00.html

②http://education.guardian.co.uk/universityguide2005/0,,1455246,00.html

③http://www.wmin.ac.uk/mad/page-400

④http://www.wmin.ac.uk/mad/page-269

⑤⑥⑧根据对威斯敏斯特大学博士生郭大为的访谈,2006年11月16日。

⑦⑨根据对对威斯敏斯特大三学生杜韵嘉的访谈记录,2006年11月13日。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5

(一)影视传媒形态结构的变革

新媒体的出现使影视传媒业的媒介形态与结构发生转变,传统的影视传媒业丢失了主导地位,使得影视传媒业生态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三大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都进入到了媒体融合的转型期,这样就让不同媒介载体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最后通过媒介融合形成了一个集合体。全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以“内容为中心”的观点,它是依据受众群体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和不同媒介的传播规律,通过运用各种媒介表现形式的一种传播方式,主张“用户为中心”的观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单向的内容推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信息爆炸使用户对于媒介源有了更大的挑选余地,影视传媒企业在发展过程理念中必须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才能更好地立足于未来的市场。

(二)影视传媒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传统影视传媒业在信息数字化的环境中,正与网络等新媒介相互融合,传播模式正从单向转向互动,传播主动权向受众转移,从而形成了资源共享的供应中心,延长了传播内容产品的价值链。受众角色也已从单方面的接受信息演变成了拥有充分的互动和自由,可以轻易地参与文本生产和意见评论。如大多数报纸网站都已经建立互联网门户网站,并延伸到了手机端的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或者栏目纷纷与网络、移动通讯运营商合作,开通了互动空问、视频点播,乃至策划大型活动以吸引年轻受众等。媒介融合拉近了内容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使得传媒产品在传播中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三)影视传媒市场竞争基础的变革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传统的影视传媒业不断遭受冲击,但这也是时代给予的新契机,从侧面推动了影视传媒市场竞争结构、竞争权利的转换。新兴媒体应充分把握机遇,正视对传统影视传媒业带来严重危机。原来产业之间的边界和特性都将进行重组,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市场竞争规则也在随之变化。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免费”,大量免费资源的出现对于传统传媒产业链是最大的冲击。传统影视传媒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价格调控,这使得产品经营和盈利方式都将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样在全媒体时代影响下,新媒体就弱化了传媒产业中的自然垄断属性,使得市场竞争也从资源的垄断转向共享。

(四)影视传媒产业创意思维的变革

全媒体的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受众口味,影视传媒产业中创意思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发展创意思维也是影视传媒产业的重要变革方向,其中传播内容的创意包装、传播产品的推广、品牌构建等正向着独创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演变。影视传媒产业在媒介融合下将在用户体验创新、互动创新、运营创新和内容创新上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特征,使得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产品运营从单线销售向综合的互动内容运营转变,产业话语权将从内容创新主题向服务主体转移,整个影视传媒产业正改变滞后的产业链和游戏规则。

二、国内影视传媒类硕士生培养的传统模式

(一)传统培养类型

从整体上看,国内影视传媒类研究生培养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在课程和学位论文上都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务训练。影视传媒类专业在专业硕士学位中设有新闻传播硕士和艺术硕士,但收效甚微。影视传媒类研究生培养类型阶段分MA和MFA两个方向,普通硕士(MA)主要学习和研究电影理论知识;另一种为艺术专业硕士(MFA)专业的多为电影制作,此类人才主要从事电影制作要、写作、导演和后期工作。大多数高校把培养重心都放在了理论学习方面,而忽视了影视实务方面技能,从而造成了一种“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

(二)传统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由高校相关部门与导师沟通协商共同制定的,学制一般为两到三年,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阶段。在课程学习上实行学分制,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等。学位论文包括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阶段毕业一般以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决定。国内一般综合类高校在影视传媒专业的培养上都把重心放在了理论学习上,通常都以完成学术论文为毕业要求,在整个研究生学习中很少有拍片实践课程,也不会以拍毕业成片作为毕业要求。框架式的硕士培养方案并没有对学生本科的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承接作用,其不能满足影视传媒行业对专业影视人才的培养要求,这种目标定位的不准确直接导致影视类硕士教育在理论类和专业实践型研究生培养方面比例失衡。影视行业中技术和理念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若无法根据时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时陈旧,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

三、影视传媒类硕士生培养模式转型的传承与创新

(一)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全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偏向多元化和复合型,专业型院校可因地制宜,建设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吸引学生,或据自身多民族文化的特点,逐步在课程建设上注重多元化、国际化等特点。我国的影视传媒在学科建设上应该有更加丰富的本土课程特色,将历史资源与现代学科理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审视世界的能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要注意与本科生课程之间有所区分和衔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专业型影视传媒人才向复合型全能转型

影视传媒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应该按照“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与影视传媒人才知识结构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要相应压缩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同时,要将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分解,通过相应的课程板块教学予以实现,使学生的所学与社会需求挂钩。教学重点必须落实到教学生怎么动手、如何操作、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影视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而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制作影视节目的基本能力。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实践的结合,使学生从电视制作的整体架构上了解电视节目的生成过程,以及在制作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和基本使用方法。

(三)师资队伍从单一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型

国内多数高校对全媒体教育缺乏教学经验。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师资匮乏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将影视传媒专业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资源重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媒体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等技能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同时,还可以引进媒体资深人员走进课堂教学,构建业界与学界的长效互动机制。学院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电影院校、著名电影制作公司、国际间著名电影、电视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的联系,开展多种双边合作和交流。

(四)明确学术型与专业型人才培养

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方案范文6

高就业率下的低传统媒体选择率

2012年底,教育部网站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毕业人数创1949年以来之最。

然而,笔者所在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就业形势却看好。下面是四年来该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3年,150多名硕士毕业生,到中新社和南方报业、广州报业、深圳报业、北青报、东莞报业等21人;到央视及北京、广东、深圳、湖南、江西等广电11人;到腾讯等新媒体5人;到大学10人;到中纪委、深圳等当公务员或类似人员6人;到银行、保险单位10人;其余到南航、烟草、电力、中铁、移动、联通及房地产、物管、广告等企业。

2012年,90多名硕士毕业生,到新华社、中国证券报各1人;到南方报业、广州报业、深圳报业、福建日报、四川日报、浙江广电、湖南日报等20人;到佛山电视台等地市媒体3人;到移动、联通、电信10人;到学校8人;到国税等政府部门6人;到银行、电网、地产等40多人。

2011年,80多名硕士毕业生,到南方报业、成都报业、珠海报业、佛山报业、东莞报业等和广东广电、深圳广电等共20人;到腾讯、开心网3人;到移动、电信5人;到大学4人;到检察、国税、侨务、海关4人;到银行、证券、投资公司4人;读博2人;其余到烟草、电网、水务、地铁、地产、奶业等企业。

2010年,69名硕士毕业生,到位于广州地区的南方报业等报业8人;到新华社、凤凰卫视、腾讯、潇湘晨报及杂志、网站、地市报13人;当公务员或类似人员5人;到电信、移动5人;到银行5人;到高校10人;读博1人。其余到广告、地产、期货、物流等单位。

综观上述数据,不难发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单位,既有全国数一数二的报业集团、互联网老大,又有通信、银行等大型国企央企和外资企业,还有政府部门。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选择去传统媒体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并不高,粗略统计为:2013年约占21%;2012年约占24%;2011年约占25%;2010年约占30%,可以看出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新闻学子传统媒体就业率低的原因

对上述一组对比鲜明的数据所反映的就业现状,我们要作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其一,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呈扩大趋势,新闻人才储备猛增,导致采编岗位供不应求。分析一下这几年传媒院校的发展和强劲的扩招势头,就可以看出新闻人才的资源储备呈几何式增加。200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报告显示,1994年,全国共有专业点66个。1999年,全国有111家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201个教学点(一个教学点指一个专业,比如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校学生达5万多名。进入新世纪,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势头更为迅猛。在2011年的“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上,原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赵玉明教授介绍称,到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分别是新闻学286个、广播电视新闻学215个、广告学355个、编辑出版学73个、传播学40个、媒体创意6个,涉及的院校将近六七百所,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另外,2010年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对新设博士点的评审工作完成之后,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由以前的6个增至9个,一级硕士授权点由以往的28个增至83个。

显然,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在扩大,人才供给在增加;但遗憾的是,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多,需求能力不足。历来重视人才引进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过去最多时招过应届生100多人,而2010~2012年间其公布的招聘计划人数为:2010年58人,2011年64人,2012年82人。2013年实招60多人。这还算招得比较多的,总体上来说,全国各大报业集团所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职位是“僧多粥少”,供求矛盾凸显。而且,传统媒体招人包括方方面面的人才,即便是采编人员,也有相当部分不是新闻院校毕业的。

其二,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经营阴晴不定,乃至日渐式微,这就降低了传统媒体对新闻学子的吸引力。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不再有昔日的风光。2013年4月出炉的《2013传媒蓝皮书》指出,自2005年的“报业冬天”之后,中国报业在2012年又遭遇困境。从报业广告数据看,报纸广告下降7.5%,创下广告恢复30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尤其是东部地区部分报业集团主业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从发行数据看,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2012年中国报业的零售发行市场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与2011年相比下滑3%。传统媒体要走出当下的经营泥沼并非易事。但是,新媒体的发展风头正劲。以新媒体的老大——腾讯为例,其近两年的财报显示:2011年全年总收入为284.96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122.53亿元,同比增长43%;2012年全年营收438.94亿元,同比增长54%,净利润123.32亿元,同比增长24.8%。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困境,对新闻学子影响很大。萌发的对传统媒体前景的担忧,使新闻学子不再把传统媒体当作唯一或最好的就业选项。

其三,宽口径就业,不去传统媒体依然有较大的择业余地。既然新闻人才供过于求,传统媒体对新闻学子的吸引力降低,为什么不少新闻院校还出现高就业率的状况呢?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或者泛媒体时代,几乎所有行业、单位都设有与媒体相关的泛媒体岗位,社会对具备媒介素养的人才需求量很大。这几年还出现纸媒人士如资深记者、编辑等纷纷离职的现象,离职后多数选择大型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上市公司、公关公司等前景看好的行业单位。这对新闻学子来说,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培育泛媒体人才也是新闻教育题中之义

尽管新闻学子选择到传统媒体就业的比例在下滑,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在减弱。相反,笔者认为,如今的全媒体时代或者泛媒体时代,对有媒介素养的人才需求已经越来越大。因此,培育泛媒体人才也是新闻教育题中之义。

众所周知,泛媒体时代伴随着传播载体和媒体类型的不断增加,新媒体产业以及与媒体相关产业的发展势必迅猛壮大。可以说,人们的生活已被大量信息包围,媒体如同衣食住行一样逐渐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早几年就有专家估计,未来几年,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达60万到80万人之多。2008年11月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召开的中国首届媒体融合高峰论坛上,业界人士就表达了对媒体融合人才的急迫需求,有的还当场预订毕业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7月,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在传媒梦工场沙龙上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出一个观点——“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他认为,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不仅仅是将媒体产业的内涵进行拓展,而是需要传媒人到产业中去探究其中的规律。这个观点体现在泛媒体时代新闻学子的就业选择上就是,随着泛媒体社会的发展,就业面会越来越广,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比如各类机构的内刊、网站、媒体通讯员岗位,还有新闻发言人、品牌推广、形象推介、市场营销、广告经营等工作岗位,都是新闻学子可大显身手的地方。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单位在寻找具备媒介素养的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理应得到青睐。

尽管许多新闻学子选择到泛媒体岗位就业,但依旧可按媒体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因为具备了新闻理想,有新闻的敏锐、独特的视角、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即便到了泛媒体岗位也是用得上的。当然,还要适应新形势,树立泛媒体人才培养的观念。许多机构对泛媒体岗位人才的需求,可能要求更“杂”一点。有的机构招一两名学新闻专业的人才,可能希望他们除了会写文章、会编稿等基本的采编能力外,还要在摄影、办内部网、公关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新闻教育要注意通才的培养,但又要使学生有一两个方面的强项,力求做到“一专多能”或“两专多能”。

参考文献:

①雷跃捷:《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成就和问题》,《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②颜红:《媒介融合趋势下跨媒体人才的培养》,《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