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导论范例

新闻传播导论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1

科学传播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扩大科学知识的社会共享,使公民个体之间能够平等、顺畅地交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是单纯的传播学分支,但是科学传播的理念和模式已经深入并体现到新闻传播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

一、危局:科学传播与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

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换句话说,科学是存在一定的时空中有一定约束条件的可知的认识,科学作为一种观念,暂时还没有被推翻掉的知识可以叫做科学。因此,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几乎一样久远。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科,单独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则为知识,学问。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后来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写法,其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翻译“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五四时期,“科学”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指引与激励着人们激浊扬清、追求新生,但时至今天,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堪忧,科学传播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科学传播与民众启蒙以及反对伪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史上最显著的两个人物笛卡尔和马克思都把“怀疑一切”看成是自己的座佑铭。而在我国,盲目崇拜、因循守旧现象较为普遍,缺少一种理性的怀疑精神,具体表现就是伪科学有着庞大的市场。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在中国较为流行的是所谓的气功大师隔物取物、某些人耳朵识字的特异功能、某些特异的养生大法等。这些伪科学在媒体的喧嚣躁动炒作下,一时间盛行于世。当然,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以及突发事件后对政府的不信任等,也令公众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怀疑。

民众的科学素养缺乏,在一定的条件激化下导致过度恐慌的状态。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与转型,中国已经步入高风险社会的临界点,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环境恶化、食品不安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尤为突出。全国多个地方的地震谣言、江苏响水的化工厂爆炸谣言、河南杞县放射性物质泄漏谣言、四川广元的柑橘生蛆传言、方便面致癌谣言、超级流感危机传言等等,这些谣言借助新媒介技术很快就在民众中爆炸性地传播开来。人们以此作为行动的根据,社会中弥漫着恐慌的气息,传播的负功能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稳定。旧有的传播资源配置与制度安排明显不足,引发了人们传播引发的社会恐慌的反思,而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是一条有效的治理途径。媒体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缺乏,其误导受众的危害性更大。在大众媒体以及网络的大力推动下,伪科学的传播更为便捷与迅速。如果媒体工作者缺乏甄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很容易把那些伪科学的东西当作事实报道出来。如离开量谈毒性,是食品安全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有的记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食品中含有害物质,那就是不安全的,妄下“致癌”、“不安全”结论。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食品,重要的是控制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在达不到一定剂量时,也不会表现出毒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食品中含有有害成分叫做有毒食品。更重要的是,有些媒体有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随意报道煽动性的新闻,放弃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伦理,使得伪科学大行其道。2007年,沸沸扬扬的“香蕉有毒事件”使广大消费者“谈蕉色变”,一时间内香蕉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蕉农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媒体关于香蕉有毒的系列报道,从版面的安排、标题的处理到行文的措辞,都充满了夸张渲染,煽情成分颇多。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更应该自律。

二、作为新兴学科的科学传播

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从渊源上讲,与同类是科普宣传、科技传播、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简称PUS)等。刘华杰在2000年左右提出了“科学传播”的概念,他认为,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是三个不同阶段的事物,构成了一个时间发展序列,三者的立场分别是国家、科学共同体和公民。[1](P.79)田松认为,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的。[2]从学科归属上看,科学传播位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的范畴。2006年底,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下成立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而且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也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究会。[3]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些说法。其实,在称谓上的争论背后牵扯诸多因素,但是无论是什么,这个学科还是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诸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的孙宝寅的《科技传播导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02年出版的翟杰全的《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在2004年出版译自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与社会》,译自美国的《科学技术论手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黄时进的《科学传播导论》,对科学传播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再考察国外科学传播实践及其可供借鉴的经验,进而为探索国内科学传播实践路径的创新以及如何服务于民族的复兴作出思考。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的译著《新闻、科学与社会:新闻与公共关系中的科学传播》是一部多国学者通力合作的、理论与实务共存的、历史与现实并举的关于科学传播的一部力作,该书站在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上对世界范围内的科学传播作了一个审视,有报道文本变迁、描绘景观历史、媒体操作规范、批判评论反思等内容。该书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20世纪下半叶科学传播的文本变迁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和19世纪后半叶的意大利,第二部分是职业科普作家对自身领域因时而变的操作规范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第三部分公共关系专家通过个案研究图解他们新兴的行规,第四部分是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等国的科学传播专家通过解读案例来追寻这个争论性议题的出现是全球性的还是地域性的问题。《新闻、科学与社会:新闻与公共关系中的科学传播》还讨论了科学传播中许多前沿的课题:新闻价值的坚守与变化;双重协商;普通教育的缺失;商业化;新闻源的独立;大众科学的繁荣;对叙述能力的聚焦;报道的空白;科学新闻业的消失;因特网的挑战;公共关系的功能机构、策略、战术、操作规则和风格;以及公众的对话活动等。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传播在西方语境下更多是商业媒体自行运转的结果,在传统媒体的报纸中,一般都有科学专版。该书中指出,今天,这些科学专版都面临着式微,或者新闻价值受到娱乐化报道的挑战,因为只有诉说趣味的故事才能让他们生存下来,如在克隆羊多莉(Dolly)的报道中如何利用新闻价值中的“性”因素。而且,随着科学研究中逐渐上涨的私人赞助使科学知识从某种程度上与牙刷、汽车、香水等需要市场促销的商品一样,新闻生产从传统模式转换到新闻来源被企业传播与公关部门所操纵。对于科学报道中的价值立场,有研究者指出媒体采用了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单一的、机关的新闻源把科学描绘成合意的、直线的和没有矛盾的。科学传播作为新兴学科并不天然地具有优势,因为新与旧都是相对的概念,问题的关键在于本身的使命、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社会需求、学科制度设计等。相较于传统的科普宣传,科学传播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传受关系的对等互动以及对科学的反思精神等,这也恰好吻合现代社会的技术特征与内在气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开放的技术平台,人们更加追求理性、开放、平等。#p#分页标题#e#

三、理论框架:科学传播的五W模式分析

科学传播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不是简单的科普宣传,应该是跨学科整合,本文站在传播学视角上加以审视。拉斯维尔认为,传播行为包含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效果五个部分,相对应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与效果分析等。[4](P.199)这个五W传播模式为我们分析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其不同于传统的科普宣传与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之处。从传者上讲,本来以科学家、记者、科普工作者、志愿者为主,部门涵盖媒体、科协、科技厅、学校、非政府组织等,但是科学传播中传者的范围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扩展到医药公司、军火商、公关公司、跨国财团等,这是“谁来传播”的问题。人并非生活在真空中,有自己的立场、利益、价值诉求并不可怕,但如果别有用意地掩盖这些东西就值得怀疑了。科学家作为专业人士,其知识来源最权威,但是在这个共同体中,特别在商业机构的插足下,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并非就是绝对的客观中立者。科学传播应该真实、理性地反映这种情况。在媒介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普通民众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从内容上讲,除了基础科学知识以外,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文化、科学精神也应该得到传播,这是“传播什么”的问题。科学精神就是追求、探寻事物真相的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所在。科学方法作为求真的手段,有严格的要求,好多伪科学的盛行,首先就是在方法上难以站得住脚。从媒介上讲,借助于人际传播以及多媒体的传播等,这是“如何传播”的问题。科技馆、科技宫是具体的地点,局限较多。特别在今天,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手段与技术平台,以其无远弗届、互动即时、信息海量、匿名表达、数字存储等技术特征,让全球联为一体,并且让众多草根网民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麦克卢汉说,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5](P.33)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技术仍在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定型,对于科学传播而言,应该借助这个新的平台,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来壮大自己。

从受众上讲,应该是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广大的青少年。针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主要是中小学的正规教育,但将受众扩展到全体的公民后,则传播方式就要适当地调整。实际上,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全体民众共同的事情,大家共同参与,既是传者,又是受者,这样复合多向的传播会更加有利于科学的普及。从效果上讲,即关注个人的微观效果,也研究社会的宏观效果。个人的科学素养提升是科学传播的重要功能与目标,但是,对社会整体的影响虽为深沉,但与生活的互动中作用更为巨大。涂尔干说:“我们之所以认为科学有价值,是因为我们依据它的性质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集体地形成了这种观念;这就是说,它表达了一种舆论状态。事实上,在所有社会生活中,科学都是以舆论为基础的。”[6](P.575)民众享有对政府资助的科学研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在一定意义上就反作用于科学传播,或者是一种“反馈”。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2

关键词:政治文化;新闻价值观;比较

一、政治文化与新闻价值观的关系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事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1]它是政治体系的成员对该体系各个层面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是内化的政治价值观,直接作用于成员的政治行为。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所形成的基本认识,它形成于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新闻说到底就是一门挑选事实、对事实进行取舍的艺术,挑选与取舍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种价值认识和评价。因此,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取向、标准,它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新闻评价中的体现”[2]。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形成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观。新闻事业和政治文化同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二者同时作用于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新闻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受到政治文化的制约,同时制约着政治文化的形成。中西政治文化是在各自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差异很大,因此,中西的新闻价值观必然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新闻事业的指导作用表现大不相同。

二、中西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差异

(一)中西政治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1.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

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严实的封闭性。中国地处亚洲东北,东南部面向大海,西、北部是大漠和群山,这些构成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而西方的近代文化源于希腊文化,从地理位置上看,希腊三面向海,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社会的对外开放性。

2.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

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生产方式。中国文化植根于一片为江河所滋润的大陆,幅员辽阔,气候温湿,这决定了中国成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国,以农立国,以农为本,长期重农抑商。而西方文化诞生于蓝色的海洋之中,欧洲海岸线长,自然环境不宜发展农业,靠海上贸易发展工商业,工商业者成为独立的阶级。

3.中西政治文化形成的政治基础

在中国最典型的是宗法原则与混住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在政治权力系统和结构中的一体同构,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形态,具有君权至上、森严的等级制度、高度中央集权的鲜明特征。在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个人成为独立、自由的公民。国家权力是全体公民权力的集合,法律是公民共同意志的体现,自由是每个独立个体的本性。

三、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商品经济以平等交换为基础原则,促成西方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与成熟,由此孕育出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强调人是理性、独立的个体,强调个性和自由发展。中国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家庭是生产劳动的基本单位,个体的命运和利益都托付给所属的群体。个体依存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因此,中国政治文化强调集体权利和个人对社会的义务。

(二)对权力的认识

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认为君权神授,即权力源于上天的赐予,统治者代表上天实行统治,神圣不可侵犯。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政权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对权力的约束不是通过法律,而是依靠道德,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宣扬个人道德的修养,伦理道德规范成为规范人和社会行为的手段。西方政治文化则认为权力来源于人民转让,政府在此权力之上维持整个社会秩序。对权力的约束上,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主要通过法律规范公民和政府行为。在现实政治实践中,以三权分立的形式对权力进行制约。

(三)民族心态:和谐与冲突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这种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和谐。因此,政治关系中强调利益群体之间的一致性,对于矛盾的处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协商、沟通,以此来保证思想与行动上的统一。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经济基础的西方文化,继承了海洋民族爱冒险、喜探索的特点,鼓励追求个人的利益与自由竞争,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的对立与冲突。在政治关系的处理上,政治权力的斗争、政党之间的竞争是合理、合法的,并对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有益的。

四、政治文化主导下中西新闻价值观差异

(一)受众观念: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

西方受众本位的观念源于新闻事业的私有化,是个人主义在新闻事业中的体现。西方政治文化中崇尚个体的独立,鼓励追求个人利益,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尤其是大众报刊诞生之后,商业性报纸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扩大发行量,报人必须考虑受众的兴趣。政治文化传统为西方新闻传播注重研究受众喜好、迎合受众口味的受众本位机制创造了条件。“满足受众需要”成为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核心。中国传者本位的观念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更大,更持久,更深远。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大一统的专制政体,统治者具有绝对权威,宗法等级色彩浓厚,强调上下尊卑之间的等级关系。从权力的运行来看,以“三纲五常”的道德伦理维护宗族内部秩序,进行社会控制。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体制促使中国新闻传播以传者为本位,自上而下的传播运作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逐渐已将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出发点,这种新闻价值取向已经成为新闻事业的主流观念。但是,我们仍需警惕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的行为。考虑受众兴趣和需求时,同样要注意正确引导,新闻媒体重视经济利益的同时,更不能忽略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

(二)价值要素:重要性与趣味性

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本身包含的构成新闻的种种素质的总和,这些素质就是新闻价值的要素。学界一般认同五要素说,即:时新性、显著性、接近性、重要性和趣味性(或人情味)。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使得中西新闻媒介在新闻实践中对各种要素的理解不同,应用也不同。集体主义的思想,间接影响到中国新闻价值取向重视事实的重要性。集体主义的关系下,个人的利益和需求被忽视,使个人习惯站在群体的立场思考问题,而新闻工作者也会站在社会的、整体的立场上进行新闻选择。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意识,促使他们对于国家大事予以很多关注,使得新闻工作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因而,中国新闻价值观强调事实的重要性,重要的指标就是要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集体和社会整体。西方更重视从个人而不是社会的角度选择新闻,强调新闻事实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中强调指出:“在选择新闻时,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估量他的公共兴趣。我们在出版新闻时,须以趣味为大部分新闻的主体,理由是:唯有有趣味性,才能使报纸富有吸引力,因而很容易卖出去。”因此,西方媒体则更注重新闻事实的趣味性,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试金石,通过选择有趣味的事件刺激受众的好奇心或迎合受众的兴趣,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报道原则: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

正面报道焦点集中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一致的较为积极、阳光的新闻现象。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3]受“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中国新闻工作者从和谐的角度,多选择正面事件和对事件进行正面报道,强调平衡、和睦和稳定。受强烈的竞争与对抗意识的影响,西方新闻工作者从对抗视角出发,进行负面报道。充分发挥媒介作为第四种势力的监督优势,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抨击,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结语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政治文化,受到政治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新闻价值观应该是多维的和全面的。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中国媒体新闻价值观都是在独特的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价值选择上,要杜绝单一化和绝对化,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指导新闻事业的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3.

[2]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1.

[3]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01).

[4]华晓惠.浅谈中西政治文化比较.学术探讨[J].2008(08).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3

【关键词】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维度

早在1990年7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学研究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牵头,组织电视新闻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根据电视新闻的实践发展,对电视新闻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界定,将电视新闻定义为“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1]所谓气象新闻,是关于天气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新闻,包括天气预报和因气候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是科技新闻的一个分支。一般气象新闻都包含或部分包含下列因素:(1)最新变化——当天气候各种指标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同一季节中其他日子的比较,与过去同时期的比较,各地区间的比较。(2)伤亡数字——直接因气候变化而生病或死伤的人数。(3)财产损失——气候变化导致的房屋倾塌、轮船沉没、农作物被毁、公路损坏等情况。(4)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的火车误点、汽车和飞机停开、邮电中断、蔬菜供应减少、停水、停电等现象。气象新闻的特点是与人关系密切,报道频繁,必须准确无误。[2]所谓气象电视新闻即以电视形式呈现的气象信息及其对社会生活造成影响的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气象新闻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发生时,人们对气象灾害发生地状况,对其走势与影响十分关注。而据调查,一般人们获取气象新闻的渠道或者说传统的气象新闻的报道模式,主要以电视新闻播报和广播形式为主。[3]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降临,其带给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冲击与改变将是深刻与多方面的。[4]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带来许多新变化,气象新闻的传播也因此受到新影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出具的《2017年广西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最满意的气象服务渠道59.73%的公众选择为“手机短信”,14.99%的公众选择“手机App”,10.61%的公众选择“电视天气预报”,5.98%的公众选择“微博和微信”。[5]但是尽管如此,气象电视新闻仍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山区和一些中老年群体中,以电视新闻的形式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一种刚需。因此,研究气象电视新闻特别是研究气象电视新闻的标题艺术,对于人们便利愉悦地获取气象信息,并依此创造美好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前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新闻的标题可谓石中之玉,水面之珠,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灵魂,是统率以及贯穿全文的红线。标题对于气象电视新闻尤其重要,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用户能从标题中过滤大部分信息,其是否具有艺术性,也就是说气象电视新闻标题是否具有反映气象状况本身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的程度,或者说是否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眼球的魅力程度,决定着用户是否会决定观看这则气象电视新闻,也就是气象电视新闻是否能获得有效传播。本文通过研究2019年、2020年度十大气象好新闻入选和获奖优秀作品,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台新闻30件优秀气象电视新闻,分别从修辞学、传播心理学、气象美学三个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以便为提升气象电视新闻标题制作能力,促进气象电视新闻的有效传播提供学理支撑。

一、从修辞学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

气象电视新闻既蕴涵科学品质,也蕴含新闻价值,如前所述,在媒介的传播链条中信息的科学性只有通过传播的有效性才能得以体现。也就是说科学的信息是通过媒介的有效传播才能够外化为科学的应用。因此,让受众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是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性的最根本的一个标尺。这个标尺告诉我们,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要充分运用电视声画合一的立体传播特征,充分利用画面语言和口播语言相互辅助所产生的增值效应,使观众通过画面语言和口播语言双重叠加在信息传播的第一瞬间理解并记忆特定信息。[6]从修辞学角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艺术性特点,对于气象电视新闻能否有效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般来说,电视新闻标题的吸引力来自五个方面:一是能满足观众最迫切的信息需求;二是能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三是能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四是能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五是能给观众以语言美感。而在电视新闻标题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把词句修饰得生动些、感人些、优美些,通过形象的文字,准确地表达新闻的要旨,也能使标题简约鲜明,言虽尽而意无穷。[7]巧妙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形象性。《好看》视频曾经《你好,黎明星!风云三号E星的“X档案”》,以拟人手法,让风云三号E星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介绍其个性特点,让人对于高科技卫星的基本特性有了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的认识。标题直接运用拟人手法,消除了硬科技和受众之间的距离,使人产生亲近感,希望观赏下去。巧妙使用对偶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悦目性。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便是对偶。用于标题,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朗朗上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8]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好新闻优秀作品的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的《气象赋能清新福建》就采用了对偶的手法,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点明了气象带给福建的功能。巧妙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生动性。做标题时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的方法。用好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9]例如中国气象局的视频《牛!一分钟看清地球“真面目”》,将地球的外观比作“真面目”,形象生动,让人观看完地球的外貌后,仿佛揭开了地球的面纱一样。巧妙使用双关修辞手法,易于增强气象电视新闻标题的风趣性。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弦外有音,使标题生动而富有幽默感。[10]例如中国气象局的视频《从此,天上有了一颗属于中国的“黎明星”!》一语双关,不仅指代我国的卫星设备,更点明了其内在的深层次含义,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二、从传播心理学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

传播心理学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在美国首先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Hovland,C.I.,1912一1961)和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是传播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传播心理学主要研究传播者的心理条件、信息接受者(受传者或受众)心理、传播渠道(主要包括言语传播渠道和非言语传播渠道)的心理作用以及有效传播策略的选择等等。我们从词汇、语法两个言语传播渠道的心理作用角度来分析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从词汇角度来分析。有学者研究,常见的有动词、数量词、拟声词、新名词、外来词等,标题中巧妙运用这些有点睛作用的词语,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11]巧妙使用动词,易于营造现场感。例如在《新闻1+1》播出的《全球变暖,拉响红色警报?》,“拉响”一词活灵活现,极具有现场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火灾现场,拉响警报,从而知道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是极大的。巧妙使用数量词,易于营造时间感。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好新闻优秀作品、来源于人民铁道视频的《暴雨12小时》,“12”这个数量词的使用,突出了暴雨的时间之长,同时让人想一探究竟,迫切希望知道暴雨期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巧妙使用拟声词,易于营造亲切感。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十大好新闻作品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国长三角》栏目的《上知天气、下接地气的示范区智慧气象长啥样?》,“啥样”一词属于口语化表达,这种拟声词似的日常化口语表达,让观众感觉更亲切、更自然。巧妙使用名词,易于营造直接感。例如获得2019年度十大气象好新闻、新京报的《超强台风“利奇马”系列直播报道》,“利奇马”这一名词加上前面的台风这个名词,让观众一目了然,气象电视新闻不像报纸等纸媒一样,标题可以一直停留在上面,标题出现时间较短。所以标题少用形容词、虚词等,用名词、实词能让观众在较短时间内抓住重点,了解新闻大意。从语法句式角度来分析。有学者研究,标题的句式,就是标题语言表达的外在表现形式。常见的有直白式、规劝式、预告式、提示式、倒装式等。[12]巧妙使用倒装式,易于吸引受众注意。例如中国气象局的视频《牛!一分钟看清地球“真面目”》,题中的独立成分“牛”置于句首,让观众第一眼就能知道这则气象电视新闻的重点在于厉害,也特别吸引受众,让受众迫切希望了解究竟是一件怎么牛的事情。巧妙使用直白式,易于满足受众兴趣。直白式的标题在我们所选的30条标题样本中占到21条,高达70%。直白式标题能让观众一目了然。现如今,标题党大行其道,故意采用夸张,震惊式标题来让用户点击,骗取流量。而实际点开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当用户上过当后,就会对此行为深恶痛绝。所以相比于标题党博眼球,还是应该多用直接式标题,直接式标题也同样可以吸引用户兴趣。例如获得2020年气象十大好新闻作品、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气象工作者在暴雪中施放探空气球险些被吹跑……》,虽然很直接点出了事情为“气象工作者差点被吹跑”,但是描述极具画面感,暴雨究竟有多大,一个人竟然快被吹跑?没有故弄玄虚,但是同样让人很想观看视频,了解详细情况。巧妙使用疑问式,易于激发受众好奇。疑问式的标题使用,在笔者所选的标题中也占到相当一部分的比例,30条新闻标题中占9条,达到30%。疑问式的标题多为站在用户的角度,例如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节目《全球变暖,为何寒潮那么多?》和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共同关注节目《除了冷,寒潮还带来些啥?》以及《人工干预降雪和自然降雪有何不同?》,都是普通用户日常会产生的疑问,采用疑问句可以将用户代入其中,同时也会激发用户的好奇心。

三、从气象美学维度审视气象电视新闻标题艺术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4

第四代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给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在全球化语境下,网络文化有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对自我有正确的理解,了解传播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网络文化;跨文化传播;全球化语境

一、引言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它以网络语言作为交流和传播手段,通过一个个网络终端连通社会,并迅速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它拥有海量信息,消除传播过程的延时,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界限等特点,使文化的交织碰撞变得更加凸显和频繁。

二、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

就像麦克卢汉所说,地球正在变为一个“地球村”,[1]我们不应该单纯的把网络文化传播看作是大众传播,它是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网络文化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非均衡性。

网络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网络文化传播的不平衡。互联网以电子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网络发展程度远不及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网络的使用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然而对于信息技术相关行业的发展,发达国家更是予以大力支持。所以我们得出:发达国家的新型网络传播比传统传播方式更加活跃。

(二)不确定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往往是以一对多。而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接收者和传播者都具有不确定性。传播者不再是官方、权威,任何人都可以传播信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接收新信息。因此接受者也是传播者,传播者同时也是接受者。

(三)高度参与性。

深度互动的优势和高度的参与感是传统媒体中所不具有的,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网民可以通过BBS论坛,微博,朋友圈等一些网络平台实时进行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

三、网络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意识转向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不仅让文化传播途径变得界限模糊,也让受众的意识从原来机械复制转向逻辑思考。公众视野一下放宽,但也逐渐失去了核心。[2]举个简单的例子,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传统艺术作品就是强调图像或艺术符号背后的所指。例如《最后的晚餐》精美的构图和绚丽的色彩蕴含着无数宗教伦理意味;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但却被一些“艺术家”恶搞为:割耳后收到了礼物———耳机。如今部分网络文化将内容导向型的艺术作品,变成形式导向型,因此也导致了在当下无数电视电影中呈现出的所谓“大众娱乐”的意识形态。

(二)受众转向

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所面对的尽管是大众,但一定程度上,有机会并大量接触媒体宣传的主要是精英人群,而平民关心的只是自身利益和温饱。但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国民需求已从过去的温饱转向为更高层次。网络的出现将媒体宣传从“精英”转向“平民”。现如今我们最先获悉新闻的方式并不是通过先前的报纸、电视,而是通过网络信息分享平台和手机APP等路径获得的。例如,6月12日在奥兰多发生的“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这条新闻最先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被大众获知的,而后第二天的《新闻联播》才该新闻。可见网络媒体传播速度远高于主流媒体。

(三)技术转向

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图片,除了内容上给予观察者强烈感受外,观察者感觉到图像始终与其保持着某种距离。而在网络技术的支持和保障下,网络文化传播将事物与观者的距离拉的更近,更接近大众心理,并带来强烈的情感。简单的说,技术将“.jpg”图片变成“.gif”,如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所说:“像一颗子弹一样射向观看者,它碰巧碰上了他,因此获得了一种可以触摸的质地”。[3]尽管这样的转变带来更深刻的印象和吸引眼球的能力,但也不乏暴力、血腥和情色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海报、广告与电影电视中。

四、问题与对策

美国学者丹•希勒指出:“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互联网的发展完全是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化、更民主的另类天地。”[4]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一)迷失自我

由于群体情绪具有传染性和非理性等特征,即使一个不显著的事件都可以引起一连串社会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更是致命打击。网络舆论环境虽然在慢慢好转,但恶意传播还是大量存在。2015年5月3日,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一段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名成都男子将一女司机逼停后当街殴打,导致女司机右肩骨折,脑震荡。当时,舆论一片愤怒,“丧心病狂”、“变态”等不堪入耳的评论黑压压一片。然而当打人男子公开道歉并公布行车记录仪录像后,舆论发生反转。女司机多次违章变道,对后车司机造成威胁,甚至威胁到了其他行人的安全。于是,网上舆论又变为该名女子“该打”“打得好”,甚至对女司机进行人肉。在大量的类似事件中可以看到,媒体对文化传播具有巨大的影响。想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必须对各类媒体的报道加强审核和管理,尤其是国外媒体的报道,其报道中或多或少,都含有刻意修饰的成分夹杂在其中。现代文化加之异国文化的冲击将礼俗转向法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社会和文化归属消失,导致异端化。而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也将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纵观中国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对生活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太多民族的文化已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异国文化的冲击所遗忘,因此我们必须要回归对本族文化的重视。

(二)文化外化

上文中提到,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之间必然会出现冲击和融合。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中国打开国门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这一过程也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重新塑造和国际地位的重新定位。与经济和政治一样,文化层面也步入全球化的行列,一是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二是国民教育的全球化。两方面共同传播着异国文化,同时也将我国的文化逐步外化。[5]文化外化尽管会带来弊端,但并不是要一并摒弃外来文化,抵制其传播,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很好的反例,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招商引资政策在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同样我国传统中医在国外也如日方升,日本的汉方、韩国的汉医、美国的中医针灸推拿等,正是我国跨文化传播最好的例子。西方国家将我国文化中的精华吸取,很好的为之所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像任何民族国家文化一样,都是以全球化为背景的。但我们要反思留给传统文化的空间,加深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塑造带有民族个性的传统文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异国他乡的文化传播中大放异彩。

(三)民意失真

从“华南虎”到各类事件,面对权利与民意的较量,民意表达成为网络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借助互联网,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民众有了表达自己政治想法和参与的机会,以“主人翁”的身份发表着对焦点话题的看法和所谓的民意、民声。作为新兴媒体,网络覆盖的群体,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上文中也说了传统媒体面对的是主流,是“精英”,而网络的门槛极低。凭借这一优势,吸引了更多“平民”化的民意表达。根据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网络上存在着人云亦云“乌合之众”的现象,[6]加之一批所谓“公民记者”的、的出现,不加审查的随意信息,使真正的民意被这些“我”所淹没,没有表达广大民众的声音,而真正的网络民意失真。[7]2014年12月21日,“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在网上的迅速发酵,一位网友了医生在手术台上玩自拍的组图,并配以文字说明:“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一时间,广大网友就“医患关系”、“职业道德”等对当事人进行抨击。当涉事病人出面澄清:“医生们拍照我知道,也同意了。医生辛苦那么久保住了我的腿,想不通为啥大家要批评他们。”随后,网络舆论又发生了转变。互联网这种群体极化对现实社会具有极大的离心作用,影响各社会成员的认同与文化的凝聚。我国的网络文化传播在认同多样性、选择性、个性化的同时,也存在非标准性和非理性。而解决民意失真的根本办法就是网络的实名制。韩国是互联网最普及的国家之一,但为了维护网络的健康和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韩国政府推动实施网络实名制,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退出后,韩国成为现对互联网运营最规范、最安全的国家。与此同时也起到了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的作用。民意调查等,政府与民众间的沟通和互动也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完善,网民成为了真正的网民。我国自2015年来也逐步推进网络实名制化,但受到了种种阻碍和现实问题。尤其是用户对实名制注册的矛盾心情并不是技术上就能解决的。我们要积极倡导宣传实名并不等于没有隐私,两者之间是一种平衡。我国的实名制化一定要结合国情,完善配套制度和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网站的不同特点,采用分级分层次的管理制度,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真正发挥实名制的优势。

(四)网络道德

网络跨文化传播对我国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道德观念的转变。网络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侵犯他人利益,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开始出现,甚至现在已经演变成网络道德暴力。例如人肉搜索,搜索行为的初衷是让人更接近事情的真相,而现在演变成无数血肉之躯的网民,利用冰冷的软件和数据库为提问者提供答案。在这过程中道德、良知和正义确在其中,但消极因素已导致正面文化的传播受到相当大的阻碍。2013年12月16日,《新闻1+1》播出了一起“人肉搜索导致女孩自杀”的案例。12月2日,一名高三女生前往陆丰市的一家服装店购物,当她离开服装店没多久,店主蔡某就在微博发出了监控视频截图,并宣称高三女生是小偷。随后网友发起人肉搜索,迅速将女生的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等全部曝光。次日,高三女生跳河身亡。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宽容、和蔼、与人为善,而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却用这些传统美德对一个人进行“裁决”。不分青红皂白,排山倒海般的道德暴力,带给人的不是归宿感、温馨感,而是恐惧。造成这种现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商业化的运作和网络推手的恶意传播,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个人和企业参与了这些“小刺激”到“大反应”,“小过错”到“大惩罚”的过程。[8]对待这样的现状,除了我们必须重新捍卫网络文化的正确导向,和对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和优良美德的重新树立。还有就是加强对某些不法企业的监管,其中的灰色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依靠互联网企业的自律已经很难保证网络文化传播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法规政策,严格审查制度才能将网络文化的传播恢复绿色健康。

五、结语

全球各种文化的网络传播途径已经形成,我国的网络文化传播还处在初级阶段。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只能面对、理解并逐步解决,否则将像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国际伦理与信息技术协会主席理查德•斯皮内洛所说的一样:“网络文化传播的社会道德通常很难跟上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抓住信息时代机遇的同时,如果不能密切关注各项风险,那将会为技术的进步付出社会代价。”[9]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行为准则,加强网络管理和自身约束,才能在未来文化传播过程中稳步前行。

作者:张弛 李燕临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

论文系2015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新闻网站建设与对外传播研究》(YB031)的研究成果。

注释:

[1]车美萍.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45-60.

[2]艾瑞克•克莱默.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8-130.

[3]苏国勋,张旅平.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2-113.

[4]李斌著.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9.

[5]罗云锋.人类学理论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60-78.

[6]惠海龙.网络文化的价值解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6.

[7]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33-34.

[7]张燕.Web2.0时代的网络民意表达[J].新闻界,2009(4).48-50.

[8]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34.

[9]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68-70.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科学技术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科学传播必不可少。科学传播不仅仅是向公众传递科学进展,也是以科学精神武装公众和与社会其他资源互动从而实现技术转移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公众要求科学界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的民主过程[1]。《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但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2]。要做好科学传播工作、增加科普人才总量,科技工作者的传播能力建设必不可少。而要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传播能力,既要通过在职培训和机构培训来改善其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要对将来会走上科研岗位的广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传播素质的培养。

1发达国家科学传播素质培养现状

发达国家的科学机构长期以来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工作。麻省理工学院(MIT)比较媒体研究中心主任JamesParadis教授在其经典著作《MIT科学与工程传播指南》中指出:“传播对任何专业必不可少。在科学与应用科学中,写作本身就有助于知识的形成,并让同行及更广泛的大众能获得它。”[3]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出现的多部科学传播的专著,都把科学传播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内在过程,将论文写作所代表的科学界内部交流与为大众写作所代表的科普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而科技工作者的科学传播素质,是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

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科学界与公众及媒体的交流与沟通。从机制上,促成这种沟通的,主要是3类部门,一是科学界的公共信息部门(与我国科研机构的宣传部门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二是广大科技期刊;三则是包括美国科学促进会开设的EurekAlert!及各国科学媒体(媒介)中心(ScienceMediaCentre)在内的中介服务机构。西方科技界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员(PublicInformationOfficer,PIO)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公众宣传本机构所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也是一个沟通公众需求与科学家信息甚至是选题立项之间桥梁的部门。在西方,几乎所有的科研机构都有专职的公共信息部门和公共信息官。他们不仅会把本单位重要的科技进展制作成新闻稿向媒体,还会经常参加各种公众活动,了解媒体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否可以通过本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得到满足。而且,他们还会与刊发科学家论文的重要学术期刊联系,探讨如何将本院所的科研论文制作成新闻。在发达国家,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都建立了比较固定的信息和信息反馈渠道。诸如《科学》杂志、《自然》出版集团和爱思唯尔出版集团,都会向记者们旗下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新闻稿、摘要及其全文。这些新闻稿,主要由的科学家所在的科研团队撰写,多数时候科学家团队是应期刊要求撰写此新闻稿的,也有时候由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委托记者撰写。而且,一些大的出版集团或专业出版社还会对有固定联系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新闻写作方面的培训[4]。

通过大量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西方国家的科学界在传播能力的培养上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但反观我国国内的情况,由于文理分科以及理工科本科以上教育长期忽视文化素质培养,导致理工科学生乃至科研工作者缺乏传播写作能力。科技出版专家、科学网博主何学峰表示:“中国的大学里就是缺少了这样的基本素质训练,所以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时,除了少数优秀的自学能力强,老师水平高要求严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的中文表达水平在高中毕业时的水平上还要打上个七八折。”[5]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缺乏。大学新闻系和其他培养传播人才的专业很少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导致我国科学传播的人才相对缺乏,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传播的情况很不理想。

2欧美知名高校传播素质培养情况简介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社会和体制对科学传播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比较重视培养未来科技工作者在传播方面的素质。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此尤其重视。MIT创建于1861年,其立校之本就是教育和开发最新的科学技术。在麻省理工历任校领导心中,科学传播的位置都很重要。该校现任校长SusanHockfield博士讲道:“对于我们很清楚的是,只有把知识想作一种公众福利泽被四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我们才能与众不同。”也正因为如此,MIT高度重视该校学生的写作训练,科学写作尤其是重中之重。

在新的2011—2012学年的秋季学期,MIT共开设了39门写作课,其中大约有11门与科学写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如表1所示),其他课程则大部分为比较通用的散文写作,也包括文学领域的小说写作、诗歌写作、莎士比亚诗歌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课程名为跨学科写作,主要着眼于能培养学生文理兼顾的能力。这11门科学写作类课程,大部分是开给本科生的,由于MIT的理工科学生占压倒多数,自然也就是以理科生选修为主。在科学写作项目负责的11门科学类写作课程中,一半是比较基础和广泛的科学写作,虽是很基础的内容,这些课程也都根据教师各自的专长进行了细分,并且都在课程上加上了新媒体字样(sciencewritingandnewmedia),表明这些课程不会忽略新媒体的作用。例如,一门写作课的课程要求上写着重点进行医药领域的写作,另一门课则重在阐释科学写作与大众沟通的关系,还有一门写作课将技术的传播纳入了视野。除了科学写作课外,MIT还开有科学新闻课,也同样是面向理工科本科生开设。在强调写作方面,科学新闻与科学写作课程并无不同,但科学新闻课程结合作为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的教师的经验,更多容纳了新闻操作方面的一些因素。除了这些入门课程外,MIT还为感兴趣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了科学应用文写作(es-saywriting,分成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春季学期开设)、科幻小说写作、科学创意写作(科幻小说写作的后续课程,春季开设)、脚本写作,并为计划专门从事科学写作的研究生开设了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后者是每周3个上午的高强度小班训练。迄今为止,90%的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的学生都在从事科学写作的工作,其工作既包括科学记者,也有实验室的信息传播人员,还有自由撰稿记者或科学作家。#p#分页标题#e#

而高级科学写作研修班的研究生,都是来自科学写作硕士专业。他们本科如果来自MIT的,大部分选修过各种科学写作类课程。除了这门延续一年的课程,以及科学应用文写作和更小的、与硕士论文相结合的独立研究科学写作类课程外,科学写作专业硕士生可以在哈佛和MIT两校数以千计的课程中自由选修与科学(含科技政策和科技史)相关的课程。在这两所世界最优秀,又有非常强的互补性的大学的结合下,学生可以获得一揽子的科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以能源领域为例,在哈佛肯尼迪学院选修能源政策,在MIT则可以选修各种能源技术概论,同时可以在哈佛商学院选修能源市场管理,而在MIT的斯隆商学院选择能源技术管理课程。除了由相当于系的科学写作项目开设的科学写作类课程外,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系、历史系(侧重于科技史)和科技与社会项目也开设了不少提高学生科学传播与理解科学的社会理论的课程

,包括科学传播导论、达尔文与进化论、科学史上的伦理与政治、科学与政治和政策等课程,每门课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也可以用来提高该校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写作类课程,选课人主要凭兴趣选课,不少研究生也会选本科生课程,虽然这没法记学分。笔者旁听了多门科学写作类课程,发现选课人都超过了最大人数限制,不得不协商退课。而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每门课的教师可以各有风格,但共同的风格就是讲得少、讨论多,每门课都会布置大量先是阅读、以后是写作训练的作业,然后课上大家一起来讨论。不同的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来布置阅读任务,有新闻从业经历的教师倾向于要求学生阅读媒体作品,而从事科普写作的教师则往往要求阅读卡尔萨根等大师对科学进行总体论述的综述文章。值得一提的是,MIT的科学写作项目十几名教师,只有一个拥有博士学位,还是多年前转行写作之前的物理学博士,其他人都是业界资深的科学写作专家,包括多位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和普利策图书奖的科普作家。

在考评时,该项目从不要求大家都来写论文,每个人都要用自己领域中取得的成绩,由其同行撰写推荐和点评材料,这些成绩可能包括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者是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可能是系列的媒体专栏作品。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更加强调实践的价值。为了更多更好地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进入该校任教,MIT设立了实践教授(ProfessorofPractice)这一职位,该职位不需要进行学术考评,只需要在业界成绩优秀,并具有很好的教学能力即可。哈佛大学也早已设立了这一职位。它方便了哈佛与MIT在传播、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等各个专业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除了麻省理工学院外,其他欧美知名高校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情况,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科学新闻专业介绍如表2所示)、康乃尔大学、纽约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都开设有科学写作、科学新闻或科学传播课程。这些高校教授科学写作或科学新闻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科学新闻与科学写作的实践领域,通常不要求博士学位,也没有强制性的科研要求。实际上,由于科研机构的科研岗位有限,所以很多本来选择理工科的学生,在读完博士后转向了科学写作或科学传播工作,他们能顺利开展工作,与各高校开展这方面的素质教育是分不开的。

3欧美高校传播素质培养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高校尤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传播素质方面开展的工作,对我们在我国高校开展科学传播素质培训工作有很强的借鉴作用。由于国内多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对而言,国内的部分领先高校也比较容易接受麻省理工的实践经验。据了解,国内部分高校,如中科院研究生院、湖南大学和深圳大学,都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科技新闻类课程,普遍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选修数量大大超过了预期。这说明,学生对此的需求是很明显的。但由于我国文理分科体制,导致了高校中教授新闻和写作(新闻系或中文系)教师科学素质不高,很难承担起为学生开设科学传播或科学写作类课程的需求。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6

自媒体时代赋予了大众高度参与信息、传播与评论的权利,同时也存在散播不实消息造成人心恐慌的弊端。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弱化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不利于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消解负面影响的对策为:加强新媒体利用,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新闻热点有机结合,在主动思考中加强认知;加强校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是非对错”;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实践证明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正确运用网络意识,提高媒介素养。

关键词:

自媒体;网络文化;高职学生

2004年7月,硅谷资深IT媒体人丹•吉尔默认为,自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交互式媒体报道方式,这种新报道形式的提供者不再是原来的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综合了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共同思想成果,其传播方式也实现了由“点到面”向“点对点”的转变。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对自媒体(WeMedia)的定义是:“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1]简单的说,就是每一个个体都是自己的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自己的所见所感所触所想。现今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以90后为主体,特点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高但文化基础水平偏低;张扬个性,标榜个性自由但集体协作能力偏差;获知信息渠道多但甄别信息真假能力低;具有冒险精神但承受打击和挫折能力差。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直接或间接受网络的影响体现在哪里?

一、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关注点及目的

(一)国内国际的新闻

自媒体时代,只要打开有网络的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最新发生的国内外前沿新闻。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世界反恐问题、世界金融危机,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国内外重要事件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及社会责任感。如日本屡次否认侵华事实、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某些国家企图分裂大陆和台湾、我国党建和反腐倡廉等问题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现出了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姿态。

(二)娱乐方面的新闻

90后是追奇猎怪、爱看热闹、时刻标榜自己的一代。所以明星花边新闻、名人轶闻趣事等都是他们首选关注点。此类新闻所传递出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日渐侵蚀着高职学生本应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追星有的也并非出自本意,只是自媒体时代下,周边的人都在谈论着某一明星的时候,作为个媒体存在怕自己成为他们身边的“哑巴”。过分的从众心理也驱使着一大批人主动或被动地去关注娱乐新闻。

(三)关乎自身的新闻

所谓“关乎自身”,从新闻的特性来讲,指的是新闻的接近性,是指读者会对与自身相关的新闻给予更多的关注,一般包括地理接近、心理接近、利益接近、经历接近等方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满的情绪,但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能隐匿其真实身份,这种高度隐蔽性可以使人们在网上充分暴露压抑在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甚至通过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堂而皇之地实现生活中难以实现甚至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种种欲望。[2]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过分的网络依赖弱化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媒体。调查发现,学生因为对有的课程不感兴趣或者不喜欢上课的教师,特别是如果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课堂上的时间大多都交给了手机,有些教师抱着“我仅仅是来上课”的态度加剧了大学生课堂手机化的现象。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几乎人手一部智能化的手机。高职学生本身的文化水平程度偏低,在这种自媒体高速发展的年代,有的学生会把更多的问题交给“度娘”(百度)。平时作业敲敲键盘就会出现N种答案,不需要去思考。这种情况会导致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摆弄手机看新闻、聊天,考试中也逐渐会出现手机作弊的情况。

(二)影响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自媒体时代没有真正到来的时候,学生接受到的新闻大多是正规新闻媒体渠道而来,新闻真实性传播有一定地保障。而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技术要求和“准入”要求都在降低,人们都在享受着这种自由主动地话语权,但也存在着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现象。如“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事件发端于一个论坛的网帖。2月6日晚,网友“想说又说不出口”发帖称,自己是正宗上海人,今年春节假期在男友的要求下和他一起去江西老家过年,但到男友家吃第一顿晚饭时,却萌生了退意,决定分手回家。2月10日,网友“风的世界伊不懂”以“上海女子男友”的身份发声明,希望网友不要苛责“上海女子”。网帖一出,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各大微博、微信公众号纷纷转发。有人挺“上海女”,也有人挺“江西男”,各方激烈讨论。喧哗了一段时间,2月21日,被证实是一个假新闻,对于社会认知可塑性极强的高职学生来说,在这些信息的长期辐射下,耳濡目染中,思想必然受到侵蚀,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改变其尚未稳定成型的科学价值观。[3]

(三)过多娱乐、负面新闻不利于学生“三观”树立

21世纪是一个宣扬正能量的时代,但是过多的医疗事故导致的医患矛盾、好心扶老人却遭污蔑、某某明星与某某人地下情曝光等的新闻大量充斥着高职学生的耳目。以2014年7月29日的新浪新闻为例,页面上四个“热点”视频分别是“飞行员降错跑道与空管对骂”“小伙寻特殊服务被围殴致死”“假警察霸占两姐妹骗财骗色”“90后夜抢尼姑庵殴打师太”。“新闻图片”一栏的图片新闻分别是“沈阳逃犯驾车挟2名人质被擒”“疯狂英语李阳少林寺皈依佛门”“清凉女仆为IT男送七夕福利”“16岁少女厕所产死婴扔下3楼”。当天的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几乎均以显眼位置出现上述新闻。这些新闻过度强调新闻报道的故事性、情节性、煽情性和刺激性,让新闻进入到故事化、趣味化的娱乐化状态。大量的网上色情、网上暴力、网上等不良网络文化极易弱化青年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发道德认知冲突,导致价值迷惘和道德困惑。[4]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消解自媒体时代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对策

(一)课堂上加强新媒体利用,使教学与网络新闻热点有机结合,在主动思考中加强认知

自媒体时代,教师要与新媒体“争夺”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当前的网络新闻热点相结合,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把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案例引进课本,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通过现实案例的融合显出生动性。如社会曾一度比较关注的柴静的“穹顶之下”关于中国雾霾的调查纪录片,一时引发了国内外的热点关注,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言论,除了雾霾本身言论之外,还有更多对柴静的人身攻击。对于这些网络热点新闻,教师可以及时地把案例搬到课堂上,从科学辩证的角度给学生讲解应该具有的立场,而不是让学生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当今时代,学生的学习从纸质化转向电子化,从黑板转向大屏幕,学习方式的改变预示教师教的方法也必须改变。教师要试着把书本搬上互联网,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为教学服务。学生喜欢网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喜欢网上互动。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网站、QQ群、相关微信朋友圈来与学生进行互动,线上线下、真实与虚拟时空的随时交流互动。教师在网络上时刻用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人生经验,消除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冷漠和反感,用科学理论、具体数据解答大学生提出的热点问题,启发大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反思,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3]

(二)加强校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是非对错”

校园的主流媒介不仅承担着及时宣传学校的相关信息,还肩负着营造一种积极、科学向上的舆论氛围,以及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园舆论处于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地带,对师生精神生活、思想意识以及校园的安定、稳定、和谐等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自媒体时代所提供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让“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舆论形势成为一种常态。无论一个什么样的事件发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出现,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校园的主流媒介就要掌控着舆论的主动权,起到正确、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校园的主流媒介要做到舆论导向作用首先要时刻正面宣传学校党委的决策,让学生关心的学习层面问题、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构建方面的信息成为校园媒体主要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舆论方面的引导。其次,积极通过创建新兴媒体平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很少或极少关注学校网站上面的新闻,登录学校网站应用最多的是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看考试的通知、成绩的查询、选课以及课表的查看等,很少关注学校其他方面的信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体接受新的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诉求。那么,校园的主流媒体也要向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拓展,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建立新媒体社团,组成新媒体学生队伍,发挥优秀学生干部的作用。再次,通过传统和新兴媒体的联合平台积极宣传学校的先进人物事迹,通过一个个具体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宣扬正能量,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实践证明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普及化,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更加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实践给他们带来的是更快地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丰富的社会阅历。学生对社会有了正确的认知,就不会盲目地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懂得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走出大学的象牙塔,通过实践来塑造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用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和视角来审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而非遇到网络事件,只会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看法。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培养卫生健康类服务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校园里有“孝心助老”“爱撒无声言语康复”等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需要帮助的人家里进行结对的长期志愿服务,并通过新媒体时刻发送志愿服务的现场和感受,给身边的同学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不会纠结在老人倒地“扶与不扶”的问题上。

(四)培养正确运用网络的意识,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评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5]19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北美洲及亚洲部分地区渐兴的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目前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大众媒介的快速发展,每天不同渠道海量、良莠不齐的媒介信息充斥着社会大众的耳目,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去阻止人们尤其是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塑造期的学生接触信息,堵的方式是不可能奏效,就只有通过培训提升内在的素质来减弱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要不断提升其媒介素养。对于大多没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师资和相关教材上资源相对弱一些,但学校层面首先可以通过提高其道德、伦理和法律意识等系列基础教育课程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明白传播不实信息会带来的道德批判和法律责任,从侧面提升媒介素养。其次,教师层面特别是负责关注学生思想心理动态的辅导员,要时刻关注沉迷网络、不能正确运用网络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心里疏导和教育,建立个别教育档案,实时追踪对网络的依赖和迷恋的情况。最后,学生层面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也可用反面教育的案例,如长期沉迷网络造成的学业、健康、家庭等方面的伤害来进行警示教育。康德认为:“如果没有道德观念的发展,对于有修养准备的人是崇高的东西,对于无教养的人却是可怕的。”[6]381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才能将媒介及媒介信息真正为我所用。

作者:杨燕丽 单位: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党 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自媒体的定义[EB/OL].[2016-04-11].

[2]王孟图.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建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128-129.

[3]巴玉玺.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182-184.

[4]高元恒,吕明.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影响及有效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98-199.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7

什么是都市报?1999年8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城市报刊发行工作研讨会上,为都市报下的定义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报纸(本文所讨论的都市报以此定义为准)。这类报纸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强调新闻性、综合性和生活服务性,贴近市民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而又被称为“市民生活报”。都市报的产生与我国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有着必然的联系,换句话,正是因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为都市报的产生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市场空间。但是,产生于现代都市,服务于现代都市生活的都市报“不能仅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衡量尺度,而更应该为都市文化的建设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1]。

一、导论

从文化的结构和形态来看,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理解角度给出各种不同的划分,不过,“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文化的构成和形态的划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几乎所有文化学和文化哲学研究者在某种意义上都能同意把文化的构成最粗略地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因为这种划分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整个文化世界。”[2]所以,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一般也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精神文化和城市制度文化入手。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的存在形式,直接表现为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等,这是人化的自然;城市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那么什么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呢?“它是人类在发展城市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观、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产品,是人类发展城市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成果,是城市人的精神象征,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现象。城市的精神文化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3]在城市文化结构层次中,与城市物质文化和城市制度文化相比,城市的精神文化更具重要性。因为“真正的精神文化不应是外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独立的东西,而是内在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内在于人的所有活动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而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都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或物化形式”[4]。因此,在整个城市文化体系当中,城市精神文化处于核心地位。从作用来看,城市精神文化同样处于核心地位。可以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灯塔,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精神面貌的塑造、市民行为的规范、国内外形象的树立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从这个层面来看,城市精神文化是现代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丰富的精神文化不但能够赋予城市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环顾四周,不难发现,正是因为有了丰富各异的精神文化才孕育出了风格、品质独特的城市风貌。“城市精神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的潜意识!决定着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城市的一切物质、精神成就!都是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城市精神文化正是通过影响和塑造城市人的人格模式来强烈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命运。”[6]因此,发展和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当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如何推动城市精神文化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都市报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在城市的精神文化中,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的文化;另一部分则以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市民的大脑中,表现于市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7]都市报是与现代城市一起发展、壮大起来的。作为文化的载体,都市报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都市报又常常被看成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通过一个城市的一张都市报就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城市形象。所以,都市报自身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精神文化内在品质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都市报作为纸质媒体,因为易保存、易流传在传播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都市报可以通过传播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高尚的道德观念,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塑造人的精神品质,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秩序。“可以发挥大众媒体的特殊功能,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性挖掘和展示先进文化的魅力,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为都市民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大众文化生活。”[8]从而增强市民的文化品味、丰富市民的生活情趣、改善市民的精神风貌等。从这个层面来看,都市报实际上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都市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播功能,为城市精神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和自我提高来提升城市的内涵、底蕴,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此外,都市报还可以通过发挥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直接为城市精神文明服务。舆论监督是一种无形的权力,它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成为一种社会控制力量。舆论监督之所以能成为控制社会的一种方式,是因为“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9]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大众媒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调控力量。城市精神文化在建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市报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因为敏锐的新闻嗅觉往往能够快速地捕捉到与社会发展、人文传统、法律法规等相背离的文化传播内容。此时就可以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废旧立新等手段促进都市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都市报参与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弘扬文化传统,延续城市文脉都市文化是都市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城市的活力所在。因此,一个都市有没有个性魅力和发展动力关键在于文化。这其中对都市品质塑造和都市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对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弘扬。“一般来说,在城市的发展和延续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些被人们有意或无意间保留下来的历史遗存,留下所代表的时代的文化印痕,人们可以直接读取这一‘历史年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遗存的文化内涵会更加丰富,其文化价值也更加突出,并与当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10]历史文化对现代都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都市的繁荣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艺术营养;二是塑造都市的城市形象,内在品质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所以,“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11]都市报作为大众媒体本身就有传承文明的文化传播功能,培养和构建与都市个性相匹配的都市文化,增强现代都市的文化品质和文化魅力责无旁贷。都市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组织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寻根活动等宣传都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扩大市民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感受。目前,已经有不少都市报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如《楚天都市报》的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楚天都市之夜’,《大河报》的‘中原文化的新闻观照’系列报道,《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系列报道,《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系列报道,《楚天金报》‘粗线条把握武汉文化根源,跳跃式回放城市历史镜头’的系列摄影报道,《重庆晨报》的‘老重庆的记忆和影像’系列图文报道等。”[12]这些都市报通过大量的系列报道,挖掘城市历史,寻找现代都市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内在精神内涵,让市民了解所在城市的历史背景、人文传统、个性魅力,对丰富都市精神文化,展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作用巨大。#p#分页标题#e#

(二)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城市品味什么是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适应社会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文化。都市精神文化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内在品性,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先进文化在培养民族精神,建构民族文化人格中起着重大作用。弘扬先进文化是提升城市精神文化品味的重要手段。所以城市建设首先“要用新的先进的城市文化理念引导城市今后的发展,不断丰富城市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找到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发展路径,努力创新和发展属于城市自身的文化,才能使之永远葆有鲜明的特色,永远葆有鲜活的灵魂,永远葆有蓬勃的生机。”[13]都市报作为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传播先进文化,提升都市文化品质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鲜活的文化报道内容与形式,‘文以化人’、‘文以娱人’、‘文以乐人’,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14]同时“大力宣传和传播各种进步的社会意识、先进的文化思想,反对和抛弃一切消极、落后、腐朽的文化垃圾”[15]营造健康的、充满活力的都市文化氛围、培育高素质的市民群体。

(三)发挥优势,构建都市公共文化空间都市公共文化空间是指都市中人们可以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文化空间,这个开放空间也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相互交往、休闲娱乐的共享空间,也即是人们共享都市精神文化的共同空间。都市公共文化空间是都市文化的表征和景象。展览馆、游艺园、街道、广场、公园、剧院、社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和场馆是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因为经济条件、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许多优秀文化产品成为少数人的专利,普通百姓无法完全或者真正享受精品文化盛宴。不过,都市报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兴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打破都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地域限制,突破传统文化空间对文化传播的约束。翻开任何一张都市报,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文化与艺术品借助媒体摆脱了地域空间的限制,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欣赏艺术,享受优质文化产品也因此开始成为普通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只不过,一部分都市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构建都市文化空间中的重要作用,传播文化产品也只限于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没有能够站在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的高度去看待自身的使命。实际上,都市报完全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承担起构建都市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积极地参与到都市文化建设中去。

(四)坚持正确的新闻报道方向,促进都市文化的健康发展目前都市报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8

关键词:短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

党和国家多次在重大场合和重要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我国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主导权”。当下,由于人工智能和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媒体领域出现了新的业态,比如机器人写作、大数据新闻挖掘、短视频刷屏式覆盖传播、智能人工推送等。这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全新的传播渠道和构建了新的传播话语场域。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

(一)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彭兰认为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式传播”。[1]有关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即话语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传播内容零碎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以及传播形式不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呈现出开放的和个性化的特点。[2]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独有的特点使其在新时代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目前对短视频的界定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iResearch咨询集团对短视频的定义即:“播放时长在5分钟以下的网络短视频”。与传统媒体不同,短视频对用户的受教育水平没有任何的限制,因而不同教育水平、社会地位、职业和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是短视频用户。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了明确规定,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释了他们之间的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然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借助相关载体或者渠道完成传播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价值。而短视频凭借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内容形象逼真、覆盖面广、形式新颖、门槛低、视频时间短、碎片化等,吸引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借助其平台多层级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视频克服了传统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的不足,可以没有时间分割和地域限制的进行多层次多重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筑了全新的媒介生态。

(二)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生

强调要“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短视频作为网民尤其是年轻人热衷的自媒体,可以根据用户喜好智能推送信息,也可以让用户如亲临其境实现双向或多向无障碍交流,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准传播。[4]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短视频具有和今日头条一样的职能算法内容推送特征,利用高科技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给不同的用户进行侧写精准推送用户喜爱的内容,从而增加用户的黏性。二是短视频具有真实的场景性,能够更好地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视频是以动态的画面配合相关的音乐传递给用户的,这扩大了用户的感觉刺激,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共鸣和亲身体验。比如人民日报官方抖音在2020年肺炎疫情期间的有关医护人员在疫区艰苦抗疫的视频,真实而又质朴的画面场景配合音乐,更具有感染力。三是短视频与用户的互动性强,比如抖音和快手短视频他们各自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评论、互相关注、互相点赞,甚至可以私下里单独聊天。通过分析短视频用户的相关信息可以获悉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持的态度和关注的侧重点。这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级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短视频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于短视频的智能算法、场景效应和交互性去实现精准的多级的传播。短视频则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内容的质量。但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抖音短视频的泛娱乐化、碎片化与去中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5]因而,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如何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然的趋势。

二、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研究

上文所提到的这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之间的和谐发展。首先,这些矛盾不易于更好地延展短视频的内容;其次,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试图从短视频叙事导向、创作模式和推送方法是这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寻找新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短视频叙事导向

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短视频的叙述导向应该密切关注现实利益的需求。马克思深刻论证了思想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是自己出丑。[6]研究表明由于多元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公正对待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虚化和边缘化。[7]新媒体的出现为公众利益诉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网名可以在新媒体平台随意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分析有关网民利益诉求的数据,进而了解到他们的真是的利益需求。从这视角出发为了能够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视频在叙事内容上应当关注现实利益,以公众的利于诉求点作为基本出发点,把群众的利益安排明白。[8][9]二是短视频的叙事导向关注公众的道德问题。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离不开道德的加持。关注和聚焦道德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题中之义。三是短视频的叙事导向应该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完善专业生产内容和用户原创内容的创作的模式

短视频内容的创作的主体主要是专业生产者和用户。这两大主体所创造的内容各具特色,传播的策略和路径也截然不同。但是二者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应该兼顾和完善专业生产内容和用户原创内容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应当把专业生产者生产的内容作为核心的创作方式。主流媒体应该积极高质量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短视频,真正起到其引导社会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生产专业内容的方式主要侧重点在于生产这些内容主体的专业性,尤其是作为党和国家喉舌的官方主流媒体应加入抖音短视频和快手短视频阵营当中。另一方面用户作为原创内容生产的源泉,应当积极创作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帮助教育水平较低的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兼顾算法推荐和人工把关的推送模式

短视频内容的上传也要遵循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对海量的素材进行取舍和加工。算法推送的信息是海量的没有经过筛选的,因此为了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需要人来对信息进行把关。因此当下智能算法推送和人工把关相结合的模式是短视频推送信息的主要模式。比如,具有强算法平台的抖音短视频,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浏览记录快速的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促使内容创作和消费的高效协作。短视频与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图像语言识别和情感分析等前沿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充分的挖掘和分析用户的偏好和情感需求,进而从不同纬度优化算法系统,进一步确保用户侧写的准确度,有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用户进行精准推送和一对一的传播。强化人工把关和对内容的多层人工审核,可以有效地过滤掉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庸俗和低俗内容的出现,避免“哗众就能取宠”的谬论。

三、结语

短视频作为新时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介,应当根据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需求,从叙事内容、推送方式、平台等方面进行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一项持久而又影响深远的课题,而短视频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平台为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只有借助新的传播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彭兰.新媒体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p.112.

[2]于瑜.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新使命和新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0(03):58-60.

[3]陈信凌,范懿.新媒体精准传播下的乡风文明建设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216-221.

[4]:创新改进网上宣传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EB/OL].

[5]陈思言.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发展研究[J].文艺争鸣,2020(03):183-185.

[6]张香萍,李军.新闻算法推送的困境、出路与展望[J].编辑之友,2019(04):86-90.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8]井天锋.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9]李长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