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例6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村教育;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

本论文为“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农村家庭对民办高校的需求意愿和支付能力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杭州,310015,王仪,女,汉族,1995年出生,浙江杭州人,现为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生。

F249.21;F320

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经济的竞争已经转变为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据2015年教育部统计,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总数约1271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约738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则说明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进入高校的人数已占到当年毕业生数的一半以上,上大学是高中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但仍有部分学生并未进入高校。对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是制定高等教育规划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1],本研究将对我国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在了解其选择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制约学生选择的因素,从而为探知我国农村学生高等教育需求奠定研究基础。

一、调查过程和样本分布

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高中毕业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899份,有效率达98%。该问卷为非结构式问卷,将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进行量化处理和质性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本研究还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优化了研究结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采用SPSS21.0对调查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从全国东中西地区、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男女性别、高中类型、高考成绩六方面具体分析对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影响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我国不同地区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整体情况

我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将在毕业后进入大学,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工作或培训。高中毕业生强烈的高等教育需求,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持续推进直接相关,高校扩招和民办高校的快速崛起,为高中生进入大学提供了更多的就学机会。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人们对高等教育具有更高的支付能力,为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大可能性。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中生选择上大学比例呈现典型的梯度分布,东部地区比例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在选择复读、接受短期培训及直接工作方面,西部比例均高于中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学生毕业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不仅反映的是三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更能体现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

2.不同家庭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家庭收入作为影响家庭成员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制约高中生的毕业选择。本文将家庭收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5万元以下,第二等级5万-10万元,第三等级10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不同等级家庭收入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x择情况。调查中发现,第三等级家庭收入的高中毕业生选择进入大学的比例远高于第一、第二等级的学生,而选择复读、短期培训、工作的比例却低于第一、第二等级。由此可以看出,所以即使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极大提高,但家庭收入依然是制约家庭成员接受教育的物质基础。

3.不同父母教育程度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家庭教育是子女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将直接制约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2]。本文将分别研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影响,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毕业选择并没有显著影响,然而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形成父母对毕业生教育选择的差异影响可能与我国传统的家庭角色分配有关,父亲在关系到家庭重要决策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我国男女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本文对男女毕业生的教育选择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女生选择上大学和复读的比例均高于男生,而在选择“接受短期技术培训”和“直接工作”的比例低于男生。目前我国男女生在受教育方面的差异逐步缩小,近年来我国女性的大学录取率不断,进一步说明女生的受教育机会得到充分保障。其原因与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变迁直接相关,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更多的资金为子女保障受教育,逐步缩小了男女生受教育的差异;而且当今社会家庭中独生子女人数较多,无论男女均成为家庭重点培养对象,男女生的受教育机会几乎平等。

5.不同高中类型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情况

高中教育是影响学生人生轨迹的重要阶段,不同办学水平的高中学生的毕业选择具有很大差异。调查发现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高于普通高中,进入大学的可能性也更大,则表明高中类型对学生毕业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不同的高中类型直接决定了高中生的教育差异。重点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队伍,是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平台,而普通高中及职中的毕业生,在保证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的情况下,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或其他原因而选择短期培训及直接工作。所以高中类型是制约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重要因素,更是制约学生上大学的主要因素,这将很容易理解为何当前社会中人们争相进入重点学校。

6.不同高考成绩分数段的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情况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而高考成绩是影响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的直接因素。选择上大学和复读的学生其高考成绩均值高于选择短期培训和直接工作的学生,而且我国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大学,成绩高于总均分,而选择短期培训及直接工作的学生人数较少,成绩偏低。高考成绩是最终决定学生毕业选择的最关键因素,尤其对具有高等教育需求的学生影响更为显著,高考成绩的分毫之差将决定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大学,决定学生进入怎样档次的高校,更决定学生能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高中毕业生具有很高的高等教育需求,但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家庭收入、高中类型、高考成绩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选择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这些差异所折射出的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不平等诸多的社会现象及问题。为了保证高中生能够做出有益于自身发展毕业选择,国家、社会、家庭、学校都应当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保证学生应有的教育权利。

1.国家及地区应当致力于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异

从国家角度出发,在制定相关教育规划及政策时,对中西部地区有所侧重,从而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性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城乡、区域内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应该遵循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律,制定有利于全局及各个地区l展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政策,尽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3]。

2.家庭应当努力提高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虽然目前我国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已经得到极大提高,但家庭收入依然是制约家庭成员接受教育及从事其他活动的主要因素。父母作为家庭的核心人物,承担着子女接受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为保证子女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更高端的教育,家庭成员应当努力增加经济收入。此外,父母的教育情况不同程度地影响子女所受的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2

参考文献:

[1]柏丽华.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11,(9).

[2]钟春果,张翎.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宁德师专学报,2011,(2).

[3]岑道权.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教育与职业,2011,2(6).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3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1.数据收集及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问卷调查实施于2013年4月末。以我国地处某大城市的X大学2009级(2013年6月毕业)师范专业学生为研究样本。该大学四年级师范生参加过多次教育实习,对教师角色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教师角色扮演也有初步体验。而且,大部分学生已有明确就业去向。因此,他们的从教意向应该非常成熟而稳定。研究对象的这些特征符合本研究假设检验的需要。

 

使用分层按比例抽样确定研究对象。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该校2009级师范生大约为1200人,根据样本抽取量与总体人数关系,[4]将本研究样本量确定为315人;其次,计算出分层抽样的比例,该比例=样本量/2009级师范生总人数=315/1200,大约为0.25。根据该校2009级师范生各专业的人数以及男女生人数,按抽样比例分别从专业和性别层次中随机抽取相应的人数;第三,根据各系学生名册采用随机方法抽取学生个体,然后发放问卷。发放问卷315份,回收291份,回收率为92.9%。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1.1%。在265个有效样本中,专业、性别、家庭背景的分布特征然师范院校的学生通常被认为来自于社会经济背景较低家庭的学生居多,但是,X大学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仍然远远高于全国人口统计的平均水平。

 

2.分析方法

 

(1)从教意向特征的分析方法

 

从时间长短看,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又具体分为毕业后从教意向和一生从教意向。调查中通过“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和“一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两个问题和“很高、无所谓和很低”三个回答选项来获得数据。分析时,通过列联表和相关系数来描述和检验两种意愿之间的统计关系。列联表检验的零假设是两变量相互独立即没有统计关联。检验通过计算^统计量进行。f的大小与列联表中各格内频数取值和期望取值之差有关,差异越大Z2就越大。显著性程度p—定时,当f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否定零假设。[6]具体分析结果表3。

 

(2)从教意向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首先,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因变量是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分析时把“无所谓”答项的毕业生除外,因为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找准备从事教师职业和不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原因所在。除去“无所谓”答项后的样本数量分别变为202和195。自变量是性别、所受学校教育、教师职业客观条件和家庭背景等。性别是明确的自然属性无需人为定义。师范生所受教育不仅有大中小学等教育阶段的差异也有大学中不同专业的差异,鉴于大学阶段是迄今为止被调查对象最高阶段的教育代表着以前所受教育的叠加结果,同时大学的文科和理工科之间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区别,这里就以专业(理工科和文科)为所受学校教育的指标。教师职业客观条件主要指教师收入,这里以“选择职业时是否重视经济收入”为指标。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收入比同类毕业生就业于其他行业较低,[5]所以,有理由认为毕业后选择职业时,强调经济收入的学生其从教意向至少是毕业后从教意向应该很低。家庭背景使用家庭收入(年收入20000元及以下和20000元以上)、父亲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父亲学历(高中及以上和初中及以下)和家庭居住地(城市和乡镇)等四一10一个方面作为指标。

 

其次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赋值,由于自变量和因变量均已经处理为二分变量,所以可以采取对其中之一赋值为“0”,另一赋值为“1”的方法进行,本文采取学术界的习惯做法,把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属性赋值为“0”,另一属性赋值为“1”。其三,采用SSPS中的分析程序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每一自变量的回归系数“B”表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当然,有些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据有显著统计意义,而另外一些则没有。

 

三、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的基本特征

 

对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从下述三个角度分析:毕业后从教意向、一生从教意向和两种从教意向之间的关系。

 

1.师范毕业生的毕业后从教意向

 

表3所示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中,毕业后从教意向很高的仅占全体师范毕业生的13.2%,与此相比,毕业后从教意向很低的却占65.4%,是从教意向很高毕业生人数的5倍之多。很明显,问卷中的师范毕业生其毕业初期的从教意向非常低。

 

2.师范毕业生的一生从教意向

 

令人欣慰的是,调查样本中,毕业生的一生从教意向比毕业后从教意向略高。但从整体来看,一生原意从教的毕业生比例也很低仅有19.1%,与此相比,不愿意一生从教的毕业生仍然多达全体的56.8%。因此,即使从长期从教意向来看,问卷中毕业生的回答也不容乐观。

 

3.师范毕业生毕业后从教意向和一生从教意向之间的联系

 

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不是很高,因此不能否认会有很多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虽然在毕业初期不愿意从教,但在工作一定时间积累了相当经济实力后还会返回到教师行业。然而,表3中数字表明这个可能性不存在,因为毕业后从教意向很低一生从教意向很高的仅占3.9%。同时还有2.3%毕业后从教意向很高一生从教意向却很低的毕业生,这部分人应该是囿于现实条件毕业后无法立即跳出“教门”无奈从教的。

 

而且,进一步的统计显著性检验表明,不管是否把“无所谓”答项的样本包含在分析之内,二者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统计显著性。这说明毕业后不愿意从教的毕业生一生中也不太可能愿意返回教师岗位,因而大学阶段师范生从教意向的形成和培养非常重要。

 

总之,仅仅从调查样本来看,我国师范毕业生的从教意向非常低,本研究的第一个理论假设没有得到实证数据支持。据此结论不难判断目前的师范专业对学生从教意向的培养不是很成功。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师范毕业生的从教意向形成呢?

 

四、师范毕业生从教意向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性别对从教意向的影响

 

无论是毕业后从教意向还是一生从教意向,男生都远远高于女生,虽然毕业后从教意向的性别差异缺乏统计显著性。也就是说实证数据不支持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

 

本研究结果虽然和社会流行观点相左,但是仔细思考便不难察觉里面所包含的真正现实逻辑:追溯到师范专业入学之始,虽然选择该专业的女性很多,但相当一部分可能未必出自内心对教师职业的喜爱而是出自一般社会世俗观念的影响。与此相比,在现实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较为负面的刻板印象之下,如果不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相当挚爱,男生选择进入师范专业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为降低。既然下决心选择从教,接受师范教育后再改变从教意向比女生少,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心理在其后的师范专业学习中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从而成为教师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2.专业教育和学习对从教意向的影响

 

从教育影响的角度来分析毕业生从教意向过低这一现实,存在着两种可能性:第一,目前采取师范专业进行教师教育的模式缺乏效果;或者第二,虽然目前的教师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从教意向,但是具体实践中所采取的措施并没有充分发挥这种功能。如果目前教师教育模式客观上缺乏效果,那么就会推导出如下判断: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师范专业的文科和理科学生从教意向应该没有太大差别。

 

无论是毕业后的从教意向还是一生的从教意向,理工科学生都明显高于文科学生,虽然在一生从教意向上,理工科高9%左右的差异并不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很显然,理工科和文科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存在着很多差异,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的专业教育对师范生从教意向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大学教育在青少年个人成长上所具有的功效。这个结果支持了第三个理论假设。同时还说明,至少在从教意向的形成上,现行的专门师范教育模式不是没有独特的效用。这个独特功能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极有可能是因为现行教师教育实践没有充分挖掘专门师范教育模式所蕴含的客观功效。

 

3.教师职业经济待遇的影响

 

  毕业后选择职业时,注重该职业的经济待遇和不注重的学生之间在两类从教意向上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也就是说教师职业的收入高低应该不是师范毕业生不选择教师职业的决定因素,因此,本研究的第四个理论假设没有得到实证数据支撑。这个结果看似与已有的大多数实证研究的结果相左,但是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实未必。

 

如果不考虑统计结果的统计显著性这一点,仅仅来看两个因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正负,就会发现,不管毕业后从教意向还是终生从教意向的回归系数都为负数。这表明,师范生毕业后求职时越讲求经济收入,其今后从教的可能性确实就越低,两者还是体现了相关性。只是这种可能性在本研究的数据体系(dataset)中,能够被确定的概率程度还达不到统计显著性的技术要求而已。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加州大学;教育公平;学业成功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75-02

有史以来,美国的公共教育就是社会流动的引擎,其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在推动国家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使其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美国加州大学始终坚持:无论学生来自哪个社会阶层,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只要达到招生标准,都可以进入加州大学学习。大学不仅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引擎,也是实现社会基本公正、公平的重要机构。

一、美国高等教育中学业成就折射出的不公平

学生的学业成就可以用学习成绩、工作和事业成功、公民参与、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多种方式来衡量,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依靠毕业率。毕业率是高校教学效能的体现,教学效能则直接影响到毕业率。然而,毕业率的巨大差异跟生源的群体差异是密不可分的。2009年在“穿越终点线”刊登的由威廉・勃文、马修和迈克尔麦弗逊式合作研究的“就读于美国公立大学”中发现,美国大学联盟中的一流大学毕业的高社会经济产值群体中有83%的学生是在六年内毕业的,而低社会经济产值群体中有68%的学生是在六年内毕业,两者相差15个百分点。他们还发现种族与性别也对毕业率有所影响:亚洲人和白人女性大多数在六年内毕业,其次是白人男性、西班牙裔和非洲裔美国女性,最后是西班牙和非洲裔美国男性[1]。在加州大学,学生的毕业率也因家庭收入、家长教养、民族和性别的不同表现出类似的差异。

1.家庭收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毕业率与家庭收入有所关联:家庭收入高的学生,毕业率更高,毕业年限更短。加州大学2004年秋招收的高收入家庭本科生其学生六年内的毕业率为86%,低收入家庭为80%,两者相差6%;美国大学联盟中21所同等水平公立大学中高收入家庭学生为83%,低收入家庭学生为70%,相差13%。以四年为毕业时限,不管是在加大还是大学联盟中其他21所公立大学,低收入家庭学生毕业率总体低于高收入家庭学生[2]。

为什么家庭收入的不同会造成毕业率的差异呢?毕业率与学术准备紧密相关,学术准备越充分,越早毕业。家庭收入也与学术准备密切相关,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术准备大多低于高收入家庭学生。以学术准备为等级来划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高达47%处于学术准备低的等级,仅有20%处于学术准备高的等级。当学术准备控制在同一水平时,加州大学高、低收入家庭学生六年内的毕业率几乎没有差距,这一现象在尖子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3]。

2.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学生学业成功的影响

其家长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率相对较低。在加州大学,相比于六年内毕业率为79%的“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其毕业率则为86%。大多数“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对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和生活环境不太适应。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树立学术榜样,与孩子分享大学生活经验并提供经济支持,以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在帮助孩子适应大学生活和做足学术准备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

3.种族和性别对学生学业成功的影响

毕业率因种族和性别的不同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亚洲人和白人比非洲人和西班牙人毕业早且其毕业率相对较高;女性比男性毕业早且毕业率更高。在加州大学,2004级本科生六年内的毕业率分别为:亚洲人85%、白人84%、拉丁裔美国人76%、芝加哥人和拉美人75%,并且,女性的毕业率远高于男性[3]。一方面,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心存怀疑,致使其学习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中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且大多在教学质量差、教学课程有限的中学完成中等教育,致使其学术准备不够充分,最终导致毕业率低、毕业时限较长。

二、加州大学促动高等教育公平的着力点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的引擎,其使命就是在推动国家经济繁荣的同时,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入学机会,使其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者。美国加州大学始终坚持:无论来自哪个社会阶层,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只要达到招生标准,都可进入大学,大学不仅是推动社会变迁的引擎,也是实现社会基本公正、公平的重要机构。加州大学致力于为各民族、各阶层符合入学标准和做好学术准备的高中毕业生提供入学机会,力求每一位毕业生经过在加州大学的学习之后学术造诣得以提高,个性潜能得以发挥。

1.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强大资助

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是美国联邦政府为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设资助项目的基石。2009-2010学年,加州大学四个分校(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受助者总数超过了常春藤联盟受助者总数[4]。正如马克・尤道夫校长所言,许多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愿意选择加州大学,正说明加州大学作为一个公众机构仍然恪守其为各阶层各种社会背景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的承诺。

加州大学在招收低收入家庭学生时的另一优势在于其所拥有的两个强大的基金会援助项目:加州大学自设的援助计划和州政府所设的加州助学金(CAL Grant)。为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能力支付就学费用,加州大学在2009年落实了简洁朴实的“蓝金机会计划” (the Blue and Gold Opportunity Plan)。在这一计划之下,2011-2012学年,加州大学将有能力确保家庭年收入低于8万美金的加州本地学生都能享受到足以覆盖一切学杂费和生活费的助学金。每年有5万多名学生获得加州助学金,其金额可完全覆盖受助者的学费和生活费,甚至包括学费上涨的部分。当其他高校的学生要么只能获得学校的强大资助,要么只能得到州政府的强力支持时,加大的学生能享受到这两种资助。2009-2010学年,加州大学共获得了15亿资助,90%以上的资助是专为中低层收入家庭本科生提供的[3]。

上述以美国联邦政府、加州政府和加州大学作为坚强后盾的资助体系,其资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几乎完全解除了低收入家庭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确保每一位达标的、学术准备充分的低收入家庭学生都有机会在加州大学学习和深造,为其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对“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的鼎力支持

“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是指家庭成员中无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加州大学“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中三分之二的学生其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另有22%的学生其家庭年收入在4-8万美元之间,这两个群体占到了“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总数的八分之七[5]。可见,加州大学绝大部分“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来自低收入家庭。因此,这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都能享受到美国联邦提供的佩尔助学金、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提供的加州助学金和加州大学自设的“蓝金机会计划”助学金。正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一样,加州大学“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也高出了同等水平的其他任何高校。2007-2008学年,美国大学联盟中其他公立研究型大学“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占本科生总数的34%,私立研究型大学占24%,而加州大学则占42%[5]。加州大学“第一代受教育者”比例高于其他同等公、私立高校,充分证明了加州大学对“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强大的吸引力,究其原因,除丰富的科研资源、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外,完善的资助体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格外重视

2008年秋,加州大学少数民族(美国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人、非洲裔和拉丁裔)学生仅占该校本科生总数的21%[5]。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较少的原因有三:第一,学术准备不足。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达不到加州大学入学的学术标准。第二,法律限制。从1998年的招生政策禁止大学在录取学生时考虑种族因素,招生不因种族而倾斜。第三,私立大学的竞争。一流私立大学一直在极力寻求才华横溢的少数民族学生,并为这些学生提供很好的资金援助,更重要的是私立大学在积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时不会受到法律限制。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加州大学少数民族本科新生总数也在1998年的基础上稳步增长。2012年秋开始实行的新生招收政策力求扩大招生面,并尽可能多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才能真正落实和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1990年以来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的资助总额几乎减半,导致学生学费上涨,但学费只能填补加州政府资助的部分空缺,加州大学努力维持并自设了多项资助计划来资助低收入家庭学生、“第一代受高等教育者”和少数民族学生。繁琐、复杂的申请程序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对资助的申请望而却步,因此,加州大学正致力于制定可靠、简洁、便捷的资助程序和制度以方便学生申请。各项资助计划所取得的实效充分证明加州大学正在饯行其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机会的诺言。

参考文献:

[1]Bowen, William, Matthew Chingos and Michael McPherson, Crossing the Finish Line: Completing College at America's Public Universities[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2]UC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ndergraduate Access and Excellence at UC[J].Outlook for 2010-11.

[3]UC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Annual Report on Student Financial Support[EB/OL].2009 10, March 2011. ucop.edu/sas/sfs/docs/regents_0910.pdf.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回报;问题;原因;对策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还寄托了普通家庭和学子改变命运的殷切期望。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家庭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家庭对待高等教育的态度,事关我国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重大问题。目前学界对高等教育回报率从经济学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的专项研究尚属空白;学界对高等教育回报侧重于物质回报研究,对感情回报、创业回报研究较少;缺乏有针对性、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因此,厘清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回报存在的矛盾,探索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选择了会宁县河畔镇与新庄乡作为调研地点。会宁县是部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也是被誉为“状元县”的西北教育名县;新庄被誉为“状元县”的“状元乡”,30年考出大中专学生2000余人;河畔镇已向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学生7000多人,两地是会宁教育的一个缩影。以会宁为例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问题,极具抽样典型性。期望通过该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一定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一、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间的主要矛盾

(一)高物质投入率与低物质回报率之间的矛盾

经调查,当地供养一个大学生一年所需要的总费用,1万元以下的占37.7%;1万元到1.5万的占55.1%;1.5万到2万元的占4.3%;2万元以上的占2.9%。费用主要来源于贷款、父母务农收入以及打工所得。供子女上大学生后,有47.5%的家庭经济状况比以前更困难;有6.6%的家庭出现因供养大学生迫使其他子女辍学的情况。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1],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2];会宁县2007和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675元和1805元[3];2007年和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1元和15781元[4]。可见,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物质投入率非常之大。

通过问卷调查和家庭访谈得知,大学生每年给家里的物质回报2000-4000元的占45.7%;4001-6000元的占10.9%;6001-8000元的占4.3%;8000元以上的占6.5%;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占32.6%。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大学生实际的经济回报很有限。因培养子女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后富裕起来的家庭只有约7%。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每年给予原家庭的物质回报在3000元左右,当地年人均收入约2900元,因此,大学生并不比非大学生对家庭的物质回报多。

(二)高人力资本回报期望与人力资本回报缺失错位之间的矛盾

人力资本回报是指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是智力回流的一种有效形式。既能给家庭带来收益,又能推动农村发展,也有利于物质回报与感情回报的有效实现。

调查显示,46.5%的受访者支持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76.3%的受访者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做村官。但实际情况是,64.7%的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留在了城市;23.6%的大学生没找到工作仍困守城市;8.8%的大学生因未能在城市找到工作只好回乡就业;2.9%的大学生主动回乡就业、创业。大学生对家庭与农村的人力资本回报非常有限。一方面,农村学生高等教育的成本由所在家庭承担,而收益者却主要是城市和大学生本人,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之间存在严重错位问题。

(三)父母感情投入诚挚深沉与子女感情回报简单单一之间的矛盾

感情投入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感情投入包括家庭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所有投入,包括学费投入、心理支持、照顾饮食起居、智力投资、人力资本投入等多方面内容,因为无论何种投入形式,都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体现,都寄予了父母深厚的爱,因此都可算作感情投入。狭义的感情投入是指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支持和情感鼓励。问卷中“您对孩子的高等教育投入最主要侧重于哪个方面?”,94%的家庭选择了感情投入(狭义)。调查显示,父母对高等教育投入意愿强烈。91.1%的家庭认为“孩子的最佳受教育程度”是大学本科及以上;5.3%的家庭认为是大专;选择高中、中专的占3.6%;没有家庭选择初中及小学。96.2%的家庭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供养;2.8%的家庭只供养男孩子,1.0%的家庭不供养孩子上大学,没有家庭选择不供养女孩子。访谈时,发现当地陪读现象比较普遍。离学校较远住在塬上的家庭(约占学生总数的60%),会在学校附近租赁房子,由母亲专门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让孩子一门心思学习。较普遍的陪读现象从一个侧面也鲜明地凸显了父母诚挚深沉的感情投入。

另一方面,父母最希望孩子给予家庭的回报形式,其中感情回报占63.2%,而绝大多数大学生感情回报非常简单和单一――电话联系。每月与家里联系8次以上的占了6.8%,6-8次的占45.5%,3-5次的占43.2%,两次以下的有4.5%。“逢年过节或父母生日时”,一定回家探望的大学生有12.8%,一定打电话问候的有56.3%,记得就打电话问候的有24.5%,根本不记得的有6.4%。至于经常回家探望、毕业后接父母同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让父母生活得快乐、安心、自得的等比较少见。

通过访谈,发现有大学生的家庭中,双亲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寂寞、空虚等问题,尤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不习惯城市生活方式的老迈父母往往沦为“空巢老人”,他们对感情回报有着强烈需求,简单的电话联系难以满足情感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子女必须深化并多样化感情回报方式。

二、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根本原因:农村社会经济落后

当地农村家庭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900元,不仅远远低于城市,也远远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而大部分大学生一年所需的总费用在8000-15000元之间,意味着父母双方年收入的总和也抵不上孩子一年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而城市相对于农村而言,总体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高、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因此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也成为必然,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因肩负着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重任,更希望留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以便实现高等教育投入对自身和家庭回报的最大化。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环境不好、发展机会少。究其根源还是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落后所致。

(二)制度性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壁垒

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成为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巨大屏障;城乡收入、环境与福利差异,使得城市户口对农村人口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而言,考上大学转为城市户口,意味着挣脱了身份枷锁,若大学生毕业后将户籍由城市返迁农村,回乡就业,便意味着把已经获得的城市“利益”主动丢掉,从心理上极其抵触,相当多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困顿中仍坚守城市而成为“蚁族”,由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使得对家庭物质回报、感情回报、人力资本回报等方面出现系列问题。

(三)主观原因:传统高等教育就业观念的影响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不同于以往的成本分担制度。10年来大学学费翻了几番,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随之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农村家庭对待高等教育就业的认识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认为子女接受了高等教育就会“鲤鱼跳龙门”,必然“学而优则仕”,大学毕业后应该而且能够在条件优越的城市分配到工作。因此片面追求子女接受高学历教育,看轻甚至抵触职业教育,未能适时调整观念,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理性教育投资。

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注重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奉献社会、服务农村的意识。据调查,大学生就业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晋升机会、工作兴趣、薪酬福利。六成以上大学生毕业后留恋大城市,不愿意返乡就业;在返乡就业的大学生中,有七成希望重返城市择业。因此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的实际效果,更多是为城市和发达地区培养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造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严重错位。

(四)客观原因:西部地区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

由于高校扩招、金融危机影响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普遍的社会问题。2007年我国有495万的大学毕业生,但是还有100万人没有就业,2008年有560万大学毕业生,还有150万人没有就业。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610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目标,力争就业率达到70%,专家估计可能有200万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5]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6]2009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9年底,将有150万大学生难以就业;失业率达到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7]而农村家庭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一没背景和关系,二没家庭的经济支持,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不少找不到工作的农村大学生,有些长期处于打零工的状态,有些加入考研大军,还有一些长期待业在家,有的甚至加入农民工队伍干简单繁重的体力活,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直接造成家庭回报缺失等系列问题出现。

(五)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会宁县深处我国西北内陆,经济落后,是部级贫困县中的特困县。新庄乡属于旱塬地区,水源严重缺乏,自然环境恶劣,只有一条破旧的公路与外界连通,且每天只能通一趟车,与外界联系非常少。电视机在当地是稀罕物,更谈不上互联网等交流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河畔镇情况稍好,但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电视和广播。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在获取外部信息方面的情况与调研地大同小异。由于无法及时准确掌握高等教育新信息,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因此进行盲目教育投资在所难免。

根据国务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节假日为:新年、劳动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和国庆节各放假3天。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假日数量较少,时间较短。同时,由于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完善,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甚至还未通车;节假日是客流高峰期,一票难求。许多大学生因此放弃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打算,使得感情回报出现问题。

三、解决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入与回报间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社会状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入与回报间的矛盾问题。主要措施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实行倾斜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帮助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收入;鼓励开展多种经营,优势互补,改变产业结构,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发展。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多措施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户籍流动有助于淡化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的观念,既可一定程度上改变就业难的现状,又可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源,进而为物质回报与感情回报特别是人力资源回报创造有力条件。否则,因户籍身份问题会使更多大学生选择留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东西二元差距还会因此进一步扩大,陷入恶性循环。

3.完善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农村高等教育是农村教育的最高层次,它是以服务农村为目的,统筹利用城乡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多种信息媒体,主要对农村人口实施的中等教育后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等。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为农村脱贫致富尽心竭力的高、中级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家庭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回报错位甚至缺失问题。

完善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一要强化国家在农村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治义务;加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在农村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和投入;以农村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结合为基础,逐步建立具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的,由地、县、镇、村四级网络构成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我国政府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制度和建立乡村社区学院的经验,在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五教”统筹的基础上,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与倾斜,鼓励县(市)通过有效的方式,从本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实际需要出发,创办有地方特色的县级社区学院等。

4.强化基层政府服务农村家庭高等教育的职能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订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有效减轻家长供养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负担,遏制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家庭“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二是政府担保,为因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导致缺乏发展生产资金的农村家庭筹集资金,为家庭致富创造条件;三是为供养大学生的家庭建立档案给予情感关照、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等其它支持。如此既可以缓解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负担,也有助于减轻家庭对子女的经济和情感依赖等。

5.加强对大学生回乡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支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支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创业工作的宣传、表彰、奖励制度化、规范化、实践化、常态化,营造良好基层创业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加快创业“孵化园区”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创业毕业提供创业基地;各级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资助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提供一定贷款担保等。

健全创业服务机制,优化回乡创业软环境。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创业服务组织,承担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管理、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覆盖市、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的创业服务网络,积极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利。在市县劳动就业管理局设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士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事务。把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创业培训补贴范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企业的,对其研究与开发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研发经费支持;提供项目论证、开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协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建设,建立由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科技等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和创业明星、企业成功人士以及专业人士等组成的创业专家指导组,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专业化和针结。

(二)家庭层面

1.转变教育观念,理性地教育投资

在农村,上什么大学,学习什么专业父母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对待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理性地进行教育投资关键在父母。调查中,95.8%的家庭认为就读全国重点大学对家庭的回报更大。而现实情况并不是学历高就业就好,不少地区出现学历和就业率“倒置”现象,如山西、吉林两省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浙江的本科生就业率也低于专科生[8];再如四川省教育厅的统计显示,四川省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1.46%,专科生为81.78%,专科的初次就业率高于本科[9]。因此,家庭要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受教育层次。

2.转变就业观念,支持毕业子女回乡就业、创业

调查发现,大部分家庭都支持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但当问及“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回乡就业、创业吗?”时只有小部分表示支持。可见,农村家庭在对待大学生回乡问题上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农村发展、家庭赋予确实需要大学生的智力支持;一方面,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发展前途考虑,又不希望他们回乡就业创业。这也是阻碍大学生智力回流的重要障碍。因此,父母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农村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支持、鼓励孩子做出回乡就业、创业的决定。

(三)大学生层面

1.多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大学本科成本核算,需要考虑下属成本函数:成本函数=f(学杂费等培养成本、生活费用、校外培训成本、求职成本、人情成本、投入教育成本的利息损失、机会成本损失等),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应参照以上的成本函数,努力减少受教育成本。如朴实勤俭的生活作风可减少生活费用;学有余力时充分勤工助学;锻造优良素质减少求职成本等。

2.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利用一切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自己具备职场取胜的核心竞争力,为回报家庭和社会奠定基础。

3.转变就业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要转变精英教育阶段“等待国家分配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就业观念,强化就业竞争意识。二要转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应在发达地区、大城市、环境好、待遇高的理想化要求,根据就业形势、社会需求、所学专业、自身素质等多方面情况合理就业。

参考文献:

[1]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EB/OL].,2010-06-13.

[2] 中国社科院.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

[3] CNKI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4] 统计局称中国去年物价下降 未出现通货膨胀[EB/OL].,2010-07-06.

[8] 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下降[EB/OL].,2010-03-2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EB/OL].,2007-06-21

[15] 金融界.甘肃会宁:再穷不能穷教育[EB/OL].,2006-09-26.

[16] 田磊.谁来改变乡村教育[J].南风窗,2007,(21).

[17] 张刚,等.乡村教育困境中的失衡与断裂[J].南风窗,2007,(22).

[18] 狄多华.贫困大学毕业生 困惑中坚守城市[N].中国青年报,2007-08-20.

[19]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J].财经论丛,2004,(6).

[20] 干勤,等.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负担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8).

[21]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4).

[22] 高梦滔.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估算[J].统计研究,2007,(9).

家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受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其诚信品质受到了挑战和质疑。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探究成因和提出纠正策略是积极的应对态度。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用,情感真诚,言行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赋予诚信以新的内涵,诚信已成为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基石。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求知欲旺盛、进取心强,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还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中的诚信缺失现象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过去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现在有些大学生即使自己不作弊,也不会指证别人作弊,甚至还为个人的作弊行为得逞而庆幸。在考试过程中,有的学生夹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本、笔记,在考试中交换试卷或以借用工具书、文具等方式传递答案,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偷看有关资料,雇用“”代考等,作弊手段无奇不有。

2.恶意拖欠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本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但是有的大学生却恶意拖欠贷款。他们毕业后不仅不积极偿还利息,也不偿还贷款本金,甚至个别学生在毕业后故意中断与学校的联系。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为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需要,用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获得贷款后没有按照借款协议要求使用贷款,而是将贷款用于其他消费。

3.就业当中的弄虚作假层出不穷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地“丰富”自己的简历。有些毕业生的确发展全面、非常优秀,不过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弄虚作假,例如:涂改学习成绩、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夸大个人能力水平。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不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也未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有机会就立即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旦遇到条件更好的招聘单位,宁愿缴纳违约金也要毁约。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网络盗窃、诈骗、诽谤、攻击,竞选千部以及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学术造假,窃抄袭等。这不仅有损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而且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大学生诚信意识缺乏

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和发展过程中,有些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例如: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健全,社会信用对每个人的影响还不够直接和具体,人们还没有充分感受到社会信用体制对个人生活的保护与约束;诚信教育、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没有将诚信状况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致使诚信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深。

2.家庭中的诚信教育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一个家长对孩子都抱有很高的希望和无限美好的期待,但不是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都关注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特别注重智育的发展,却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有的家长就有许多不诚信的恶习,如阳奉阴违、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等,这些行为会在家庭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校中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

长期以来,高校对德育非常重视,但因为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德育的实效性不理想。教育内容还是以一般性的理论知识为主,而且多为传统的理论知识,不能和现实结合起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诚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缺乏应有的实践环节;一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起了负面作用。

4.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乐观向上、充满激情,注重良好品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他们的阅历浅,容易因受挫而产生消极的心态,出现“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心理,也很容易造成从众心理,从而影响诚信品格的形成。另外,在求职就业方面,大学生比较注重专业对口,注重所选择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环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再加上他们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这也很容易让他们偏离诚信。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诚信监督机制

建立诚信档案,就是把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家庭信息进行详细统计,如户口所在地、个人身份证号码、家长身份证号码、个人联系方式、家长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表现,判断学生的诚信状况。学生的诚信状况要与发展党员、评优奖先、申请助学贷款、求职择业等联系起来。要加强对学生诚信档案的管理,档案记录要真实,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要有专人管理,还要有书面和电子信息,便于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查询。

2.丰富诚信教育内容,注意教育形式和方法

大学生诚实守信应该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在学习方面,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没有作弊行为;在生活方面,艰苦朴素,合理消费,不以弄虚作假来获取国家奖助学金;在人际交往方面,不阳奉阴违、恶意中伤他人,要真诚待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在社会实践活动上,积极参加各类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遵守规则,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在求职择业中,要尊重个人实际情况,不夸大自己,向用人单位提供自己的真实材料。在开展诚信教育的途径上,高校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不同的形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