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范例6篇

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范文1

乡村医生培训、全科医师培训、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学习进度,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还给许多学习爱好者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通过远程医学教育这种形式,使广大卫生技术人员解决了过去仅靠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获得学分的难题,同时节省了大量学习经费和时间,远程医学教育成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一条有效捷径。

2灵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特别是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广大卫生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已深刻认识到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而传统的办班学习,函授等继续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远程医学教育因其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是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手段。远程医学教育的可见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发展动态及学科前沿的内容,所有卫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发展要求,同时对自身业务素质也可很好提高。远程医学教育这种方式与传统继续医学教育方式相比,还具有省时间、节约经费的优势和灵活性。

3开放性

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有利于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当今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医学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又使得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加渴望了解新趋势,掌握新技术。事实证明,现代社会谁先掌握了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谁就占领了本专业领域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服务上掌握主动、抢占先机,而覆盖全国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络,恰恰为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搭建了这样一个终身接受和培训的平台,从而使得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医学新知识、新动态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工作和业务水平,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经济性

远程医学教育有利于整合各类业务培训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培训经费。由于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多年来,各专业、各学科的诸多业务培训工作,一直分散在相关的业务部门,且长期沿用逐级培训师资,再由经参加培训的人员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老套路。这种省、市、县三级逐层培训的做法,不仅因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产生了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还因人员往返劳顿及交通和食宿等,挤占了本不宽裕的培训经费,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选用远程方式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不仅可以统一师资,把最优秀的师资展现在基层受训人员面前,而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方式造成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同时更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各专业培训项目,整合散在的各种培训资源,收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5信息量大

医学教育范文2

1.1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以山西省S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问卷1173份,有效问卷1095份,有效回收率为84.2%。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一年级学生占15.4%,二年级学生占17.3%,三年级学生占17.7%,四年级学生占18.4%,五年级学生占31.2%(由于五年级临床实习的学生较多所以相应的比例较大)。调查对象的专业选取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专业(占43.6%)、麻醉学专业(占23.7%)和医学影像专业(占18.6%)。为了保证样本的普遍性,对药学、公共卫生管理等医学相关专业(占14.1%)的学生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能集中有效地体现出样本的医学特性,同时,调查样本数量占总体数量的50.0%以上,能有效代表S医科大学的总体情况。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将网络影响下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状况分成30个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学生的上网情况及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当前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和医德教育现状;校园网络建设对医德教育的影响这三个维度进行调查。

2调查数据与分析

2.1当前医学生的上网情况

第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而且上网条件日益便利,学生每天都通过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浏览网页,并将其作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一项事务。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多集中在中午和晚上的课余时间占58.9%,42.6%的学生全天合计上网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利用上课时间上网和全天上网时长超过5个小时的学生分别占17.49%和20.5%。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合理地掌握上网时间,但是仍有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上网时间过长,尤其是在上课和自习时间上网,影响上课和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存在沉迷网络的现象。第二,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网络信息普遍持相信态度,而且缺乏对有价值信息的甄别和筛选。学生对网上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考虑的很少,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网上信息基本都是真实的,见表2。第三,大多数学生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能够做到自觉回避,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浏览过不良网站,甚至有些学生上传过不良信息,见表3。

2.2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医德教育状况

第一,大多数医学生能够认识到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什么是医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的不够全面。另外,学生们没有真正了解医德教育的目的,也没有正确认识到医德教育的意义所在,见表4、表5。第二,学生们普遍认为医患矛盾突出与医德医风的教育与引导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学生们认为当前社会的医德医风总体较好,但医患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仍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滑坡,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医德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见表6。第三,当前医学生课程中都设有医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但学生对医德教育的满意度偏低,学校对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见表7。

2.3当前校园网络建设情况与网络医德教育现状

学生不能自觉有效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见表8),校园网的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校园网站中缺乏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更缺乏关于医德教育的相关专题(见表9)。学生们对运用校园网络进行医德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见表10),但网络上关于医德医风方面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医德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较差。

3对策建议

3.1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也越来越明显。“这些改变,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作为‘意见领袖’的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使得他们的主体权威受到了质疑和挑战”[1]。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道德判断力较弱,学校又缺乏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有效规范和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其次,学生对当前社会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和医生道德水平明显滑坡等现象比较关注,并能由此认识到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医德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对医德教育的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入;第三,学生对接受系统而全面的医德教育表现得较为期待,但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网络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医德教育向着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3.2对策及建议

医学教育范文3

近年来,各医学院校不断推出教育模式改革新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为改革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PBL在国内仍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需要的教材、参考资料、管理制度、评估体系等,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医学院校的情况又各不相同,广泛应用这一教学方法会使一些院校在组织、实施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这是很多学校难以承受的。二是如果在各医学院校推进PBL教学法,就需要大量的教师配合教学,这对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要求很高,而一些医学院校很难达到这一标准。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师数量偏少,甚至一些附属医院的专业医生代课教学,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不具备将课程细化为小组进行PBL教学的条件。同时,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硬件也难以满足。三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离PBL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直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禁锢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这使得一些学生在PBL教学中,不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互动性差。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中存在的这些不利因素,为PBL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普及带来巨大挑战。事实上,医学教育改革应当注意扬长避短,尽快探索出适合国内医学院校应用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PBL引发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思考

医学教育模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医学院校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医疗环境的专业医务人员,就必须突破传统,找准方向,抓住特色,锐意改革。PBL教学法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是经过国内外众多实践检验的新型教学方法。但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功经验,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

2.1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高校对医学生培养的目标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医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即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术技能,还要拥有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和能力,做一个全面的高级医学人才。因此,各医学院校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学校自身优势与PBL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相结合,在加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总体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在今后的改革中,应致力于将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弥补这一缺陷。在基础教学阶段,仍然需要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在临床教学阶段,可以借鉴PBL的成功做法,使学生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模拟、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分为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注意加大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逐步融入到PBL的教学模式中去,达成教学目标。尤其是在临床实践阶段,带教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行医经历,给予学生实践指导,通过模拟医生和小组病例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2.3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医学教育范文4

美容医学的迅猛发展,既满足了广大人群对美的追求,也给科室乃至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逐渐被社会广泛关注,但也凸显出很多的问题: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从业者素质的提高一时难以跟上,求美者和美容相关患者对美容及相关疾病的认识相对滞后,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在美容医学行业更为多见。如何进一步提高求美者和患者的满意度,如何在患者就医之初就塑造好良好的医患关系,接诊医师或美容咨询师的优秀基本素质和良好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正确指导患者配合治疗,消除心理障碍,使患者早日康复亦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正确的患者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背景、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生诊断依据、相应的治疗及其副作用等,使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所选择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实施有效治疗,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避免和降低医疗纠纷的风险。为此,本刊特邀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的有关专家对以上问题予以探讨交流,希望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基本人文素养、患者教育的技能,以及在美容医学从医过程中国际化思维与视野的提高与拓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跳出医学的局限,站在更高的角度(哲学层面)去分析解决问题等等方面有所启发和助益。

本专栏共8篇文章,逐层展开,先是刘玲的《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美容医学教学思考》,高屋建瓴从大的方面和整体的角度切入,论述美容教学国际化的基本方向、存在问题及对策;之后李凯的《规范化教学在美容医师继续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路探讨》从美容教学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论述了美容医学规范化教育的实践和体会;张海龙的《美容学教学中应灌输的五个辩证统一》和高琳的《美容咨询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从医生和求美者相互协调和统一的角度论述了美容教学过程中从医生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经验;马翠玲的《以皮肤美容教学为例探讨医学生“患者教育”能力的培养》、李巍的《化妆品过敏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和李强的《慢性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应用技巧》分别从整体角度并以具体疾病为例论述了美容教学和临床实践过程中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具体实践经验;最后王雷的《皮肤外科学教学体会》具体论述了皮肤外科学教学的体会。希望广大读者喜欢!

——编者按

医学教育范文5

历代医家在中医学教育实践中对人才的选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不同水平的中医人定位“圣人”、“上工”、“粗工”等;至南朝阳泉《物理论》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历代医家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观点,大多集中在医德和医术两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是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清代云南医学堂对中医人才的选拔上就认为“则医也者,明天道,达人事,关人祸福,司人性命,本其灵明之天授,极其心志之艰苦,而后能为之。岂愚鲁之质,薄弱之材,贪诈之夫之可尝试期间乎?……反以稚鲁而有妄想,以鄙诈而有希冀,以浮泛而治学力,以矜夸而见孟浪,以刻薄而少体恤,以计巧而取财物,有是六者,决不可以入斯门。……苟无聪明之资,勤苦之力,影响者多,心悟者少,不茫然自欺,必悍然不观矣。……果有聪明之姿,诚实之诣,仁慈之德,勤苦之志,活泼之机,充满之学,备此六者而后可也。”这些均显示出医学堂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极高要求。第一,自医圣仲景就提出中医乃“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专业,“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遍览我国传统中医教育不难看出,中医学不是寻常人所能从事的职业,没有足够的悟性,达不到精深的水平,便不能委以救死扶伤的重任。第二,对名利物欲不可贪求,殚精竭虑研究医术,对身患疾病的大众均应一视同仁,达到淡泊的境界。第三,身怀一颗仁爱之心。《黄帝内经》云“圣念慈悯,欲济群生。”南朝阳泉也曾说过“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这也是中医执业者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第四,勤勉不倦的毅力,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身为中医人,理应有着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对中医学的热情及严谨的工作态度。第五,对于中医习医者要求心思灵变,不仅要遵循法度,更要富有创造力,不拘泥于古。“医之为术,全赖心思转变,刻舟求剑,终无一验也。”注重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临症时做到胆大心细,心圆志方。第六,具备丰富的文化修养,全面的临床知识。《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完整的学习中医知识理论,切忌追求片面,做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2医学堂立志有恒、以德统医的中医德育观

医学堂专用教材中没有单列出关于医德品行教育的专卷,而是将医德品行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之中,书写于诸多卷教材序言之中。据笔者统计,在20个序言中(其中卷九序已佚)就有14个序论述了从医者所应具备的医学品德。例如:卷八序中“为之医者,其将淡以寡欲,静以和神,智以养机,仁以处物,庶几不干天地之和,而能立万物之命也乎!”卷十七序又云“故凡学者必以正心术,济民命为重。”卷十八序“近世术士,铁骨石心,无恻隐羞恶动于中,玉屑金箔,胜布锦菽粟之致其用,无补饥寒,生人奇病。其贻害于人也,虽不觉其获罪于天也,其可幸免乎。”卷十九序中“古之学者内欲不出,外欲不入,勤力苦心,周知百物,是以精神蕴蓄,智慧清明,体含巨细用该本末。”

医学教育范文6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医学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38-001

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医德不仅适用于医生自己,也适用于护士以及医药技术操作等与医疗相关的各方面人员。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其中第三项特别指出:医学教育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因而对他们加强医学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也应贯穿医德教育。

一、临床专业理论课时的医德教育

医学生在从基础课转向临床专业理论课学习时,是他们初次接触临床知识,将实验室中的细胞、组织、动物转变为以“人”为教学实体的学习过程。所以,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在教学中学习“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提高道德水平。临床医学专业课中应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首先,医学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讲解医学某学科的发展历史、前景时,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为“白衣天使”应有的责任感,而对历代名医济世救人、献身医学的高尚医德的讲述,则可对医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医德医风教育;其次,通过临床专业理论课教师精心组织教学、严格管理的过程,也对学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教师促使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的鞭策,都具有教育作用最后,优秀的专业课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德育资源,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尊重客观、科学的思想行为,包括人格魅力、对学生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临床见习时的医德教育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真正初次与病人接触的阶段。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应当体验医德医风的内涵,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当医学生第一次来到医院,见到病人是带着各种病、伤的痛苦来到医院的,他们会学着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来体谅照顾病人和治疗病患。这会促使医学生坚定立志解除病患的决心,激发学习医学知识的热情。医德的培育,有时就是需要医学生“身临其境”,与病人“换位思考”,并“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临床见习中,医学生应当体会到医生为“人”服务,医务工作是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的职业。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病人富有同情心,对自己不计较得失。

三、毕业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

上一篇司法论文

下一篇民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