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思想论文范例6篇

生态思想论文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1

关键词:儒家;生态思想;生态伦理

儒家重人道,但是,儒家所讲的人道不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是与天道相统一的。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因而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本文着重论述儒家的生态思想,以期对今天建立新的生态观有所启迪。

1“与天地参”的人道论

先秦的道家讲“天人合一”。老子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天人合一”最终合于自然之道。儒家也讲“天人合一”,其出发点在于人,为了人,但是,人又是天地之中的人,必须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与自然相互和谐,这就是“与天地参”。

《礼记》中的《中庸》为战国初儒家思孟学派的重要着作,其中说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段论述旨在阐释天地自然万物之本性与人之本性的一致,表述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里所谓的“赞天地之化育”,就是要依照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至于“与天地参”,朱熹注曰:“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也就是说,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这就是“与天地参”;“参”,即为天、地、人三者并立和谐。《中庸》还说:“仲尼祖述尧舜,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里的“律天时、袭水土”,就是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与天地参”。

儒家“与天地参”的思想在战国末期的荀子那里有了进一步的说明。《荀子?天论》说:“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在荀子看来,自然界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强加于自然界,但是,人可以按照自然规律而“有其治”,这就是“能参”,也就是天、地、人三者各行其职,和谐共处。

儒家的“与天地参”在《易传》那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了天、地、人三者统一的“三才之道”。《易传》是战国末期儒家对《易经》的诠释。《易传?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系辞上传》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认为圣人所要做的一切就是要与天地、日月、四时“合”,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易传?系辞下传》还在诠释《易经》卦象的六爻时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三才”,就是天、地、人;在卦象的六爻中,上两爻为天道,下两爻为地道,中间两爻为人道;“三才之道”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易传?说卦传》还进一步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易传》认为,在《易经》卦象的中,天道的阴与阳、地道的柔与刚和人道的仁与义都统一于六爻的卦象之中,天道、地道与人道是相互统一的。

2阴阳五行的结构论

先秦的阴阳家讲阴阳五行,儒家也讲阴阳五行。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经在与学生讨论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问题时,提出天地自然的阴阳五行结构。据《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所载,曾子说:“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尽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圣人立五体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之乐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已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

孔子之后的思孟学派较为明确地讲阴阳五行。荀子在所撰《荀子?非十二子》中曾指责子思、孟轲“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关于思孟讲阴阳五行,郭沫若先生还有过详尽的论证。当今学者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思孟在《五行》中所言“五行”仁、义、礼、智、圣,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联系。汉代大儒郑玄在注《礼记?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说:“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在郑玄看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密切相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讲阴阳五行与阴阳家有一定的关系。《汉书?艺文志》在论及阴阳家时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然而,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也有“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说法。这两段叙述如出一辙,很能说明《尧典》与阴阳家的密切关系。而且,《尧典》中的其它部分还明显有五行说的迹象,其中讲到五典、五端、五礼、五玉、五器、五品、五教、五刑、五服、五流、五宅等等。虽然《尧典》没有直接讲金、木、水、火、土“五行”,但是,与《尧典》同属《尚书》的《洪范》则是阐释古代五行说的重要文献。《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论述几乎成了古代五行说的经典表述。关于《尧典》和《洪范》,郭沫若先生认为,它们都是战国时的儒者所依托,并且就是思孟这一派人。无论《尧典》和《洪范》最初是否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但毕竟在后来成为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可见儒家与五行说的密切关系。

最能反映儒家阴阳五行自然观的,当属《礼记?月令》。《月令》较为完整地建构了儒家的阴阳五行自然观。在《月令》中,按照五行,有相应的五季、五日、五帝、五神、五虫、五音、五数、五味、五臭、五祀、五祭、五居、五色、五食、五德等等,并且一一相互对应,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框架。可以整理列表如下:

《礼记?月令》的阴阳五行说

日帝神虫音数味臭祀祭居色食德

春甲乙太皡句芒鳞角八酸羶户脾青阳青麦与羊木

夏丙丁炎帝祝融羽徵七苦焦灶肺明堂赤菽与鸡火

中央戊己黄帝后土倮宫五甘香中溜心大庙黄稷与牛土

秋庚辛少皡蓐收毛商九辛腥门肝总章白麻与犬金

冬壬癸颛顼玄冥介羽六咸朽行肾玄堂黑黍与彘水

儒家的阴阳五行说在汉代儒家董仲舒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有许多篇章论及阴阳五行说。《春秋繁露?官制象天》说:“天有十端,十端而止已。天为一端,地为一端,阴为一端,阳为一端,火为一端,金为一端,木为一端,水为一端,土为一端,人为一端,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董仲舒认为,宇宙的基本要素有“十端”,自然之物是从十端而来,归附于十端。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系统的阴阳五行说。《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在董仲舒看来,首先是天地之气的结合进而分出阴阳。其次是阴阳交互运行形成四时。《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说:“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冬,右阴而左阳”;阴阳“相遇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为冬至;“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阴阳“相遇南方,合而为一,谓之曰至”,为夏至;“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此外,董仲舒还进一步提出五行与四时相配。《春秋繁露?五行顺逆》说:“木者,春”;“火者,夏”;“土者,夏中”;“金者,秋”;“水者,冬”。《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还提出五行“比相生”,即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秋繁露?五行相胜》提出五行“间相胜”,即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体现了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思想,而儒家对于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董仲舒的阴阳五行体系,实际上成为后来阴阳五行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3“仁民爱物”的伦理学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然而,“仁”除了讲“爱人”,还要进一步推广出去,讲“爱物”。《论语?述而》讲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尽心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董仲舒所撰《春秋繁露?仁义法》也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张载则进一步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因此,儒家的“仁”也包括爱自然、爱动物植物。《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记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大戴礼记?易本命》则说:“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

然而,儒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王制》又说:“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佐车止则百姓田猎。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也就是说,要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礼记?月令》中也有较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孟春之月)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儒家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砍伐和田猎的思想,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是对儒家“仁”的思想的推广;同时,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看,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4“以时禁发”的生态观

儒家讲道德,但不是不讲经济。据《论语?子路》中记述,孔子到卫国,“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又比如,据《论语?颜渊》记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显然,要“富之”,要“足食”,在当时就是要发展农业。据《论语?学而》所载,孔子还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就是要求百姓按照农时进行农业生产。孟子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有较多的论述。据《孟子?梁惠王上》所载,孟子曾经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里的“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要求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荀子的生态思想也十分特出,尤其是在如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荀子对自然资源以及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在《荀子?富国》中曾经说过:“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剸车;鼋鼍鱼鳖鳅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荀子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认为,只有通过“善治”,也就是要运用科技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的状况。至于如何“善治”,《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还认为,有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就是“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这里的“发”,就是开发利用;“禁”,就是保护;“以时禁发”,就是要根据自然规律,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然资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使百姓“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

为此,荀子提出要设立专门负责管理自然资源开发的官员,他在《荀子?王制》中说:“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荀子主张从国家政府方面切实保证“以时禁发”,这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

由此可见,儒家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强调人“与天地参”,与自然相和谐,认为自然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并且提出“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和“以时禁发”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的思想,都充分反映了儒家具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儒家的这些思想对于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上海:上海书店,1987.20.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17—119.

李学勤.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J].学术月刊,1986(11).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2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当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我们应意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传播和宣传生态文明观,传播环境危机意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公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凝聚维护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议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的培养,教育是最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回顾我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教育,导致了个体生态观念的淡薄。重视并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涵。因此,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生态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重要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加需要理论来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美丽中国”的思想。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

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时地实现创新和转变,才能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入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观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公民生态观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范畴之中,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过程和环节而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顺应时展,增强自身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然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态文明。让公民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积极深入到乡村、社区、厂矿去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调研、体验和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加强化和内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牢记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3

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与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规律的作用影响机制与效果可以从阶段演变、主题演变、主体演变三个维度加以具体分析、揭示。

1.高校网络舆情慢起、快升、突降的阶段性演变推动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大起大落在高校网络舆情孕育形成、扩散爆发、冷却消亡等阶段演变中,学生思想动态也随之起落,具体表现为:孕育中兴奋扩散中疯狂衰退中平静。一般来说,只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件才会进入学生网络视野;只有学生网络关注度比较集中,发帖、回帖较多,才会形成舆情征兆;随着敏感议题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急速提高,一些不能完全掌握网络信息、是非分辨能力差的学生认知受到冲击,开始出现认知混乱、盲从附和,情绪不断高涨,最终形成舆情向群体极化的形态转变,严重的可能会被别人利用,引发群体性的罢餐、罢课、静坐等高校。学校管理层如果能高度关注校园网络舆情的变化与动向,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让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朝着有利于创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方向发展,舆情就会逐渐回落,学生情绪就会逐渐平静。在高校网络舆情三个基本阶段性演变中,有许多利益维护者与意见领袖的参与,他们是高校网络舆情演变的推手。高校网络信息和观点不仅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传播给大众,而且在大众中比较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促进高校网络议题的进一步发展。在高校网络舆情整合演变过程中,高校网络意见会出现波动并整合,高校网络参与者在网络议题互动中试图以自己的立场及或作为利益关联方发言,努力争取媒介话语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相似观点在交锋中形成意见整合,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高校管理主体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能力和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同态度,直接决定其不同的处置措施与网络舆情的趋势与后果。

2.高校网络舆情主题由利益维权向治理主张演变,促使学生思想倾向逐渐政治化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演化是一个由关注自身切身利益逐步向政治治理主题过渡的渐变过程,是大学生网络诉求变化与思想动态变化随着网络舆情主题变化而不断演变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变化与网络舆情主题刺激度强弱正相关,刺激度强,学生思想内心震撼越强,形成极端思想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主题的演化通常是一个从具体利益到抽象的治理主张转化的过程。高校网络舆情的往往起源于身边的利害事件,如奖助学金评定、学生住宿条件、食堂卫生情况、考试违纪处分、招生就业问题等,逐渐转向为对学校管理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的讨论,学生思想的变化也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利益到抽象政治。主题演化不仅是旧主题向新主题的转换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增强舆情主体活力的过程,随着主题讨论的不断深入,网络参与主体的活力会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波动会不断加剧,不满的、负性的情绪开始充盈其中,学生思想标准开始混乱,价值取向趋于模糊。网络主题演化是一个多元化趋向于集中的竞合过程。高校网络舆情发生时,大学生积极参与焦点话题的讨论,各种思潮、形形的价值观以及公民道德规范的言论都能在网上自由生成与发展,主题涉及的内容多元复杂,各主题舆情之间互相经过激烈斗争、优胜劣汰,就会相互渗透与整合。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对高校舆情主题演变的预测监控,并充分利用“两面理”(包括正、反两方面的道理)的态度,让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在冲击中成长、在辩证中成熟。

3.高校网络舆情由多元分散主体向少数领袖聚焦引起学生思想观点极端情绪化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被影响对象,根据其在网络舆情发展中地位与作用,可将其划分为发起者、推动者、意见领袖等三个主要舆情主体。(1)网络舆情发起者———问题式讨论随着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现代大学生在遇到不公平事情时,会通过网络自由表达思想情感或寻求帮助、发泄不满,当有同感的一些人挤进来一起讨论、分享、传播某些负面议题时,就可能由此引发网络话题,导致舆情初现。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利用维权者的不平心理,鼓动其将事态扩大化,实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2)网络舆情推动者———放大式引导网络搬运工从首发媒体上获得的资料、评论、新闻把它转载、转帖或者扩散,促使网络点击率骤然提升,学生的思想情绪被刺激,舆情初步形成。而其中的网络推手则通过信息加工,故意单边放大或炒作事件,混淆大学生的认知,导致学生思想偏激,加速议题蔓延[6]。(3)网络意见领袖———主宰式引导高校网络意见领袖对广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发主题帖,以“宣言”式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高校网络舆情的走向。学生意见领袖积极扮演鼓动者的角色,凭借个人魅力,用犀利的语言博取学生们的眼球,使学生群体情绪不断受到感染和冲击,形成“压倒一方”的舆情声势,促使部分学生心中的负能量不断积累和放大,有可能暴发侵犯。在高校网络论坛主体关系中,大部分参与主体既非意见领袖,也非特定目标的推动者,只是整个网络群体讨论中的被动盲从者,但他们往往在意见领袖感召下通过盲目跟帖、转帖、置顶等行为,客观推动整个网络舆情的扩大化。而网络意见领袖(论坛版主)大多以少数思想活跃、组织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为主,容易形成校园网络舆情制造的核心主体。因此,集中力量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引导,具有特别重要的网络治理价值。

二、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的教育引导机制

根据高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以及它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影响,各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舆情管控机制,分阶段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科学预判网络舆情的主题演变、重点关注舆论领袖的教育引导,保证大学生在安全稳定的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在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充分利用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与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多重规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网络思政教育的正能量,努力避免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促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分阶段制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在舆情孕育形成期,所有的信息员必须时刻关注BBS论坛、QQ群、网络社区中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与焦点,迅速获取舆情中一些带偏向性的问题和思想,详细分类汇集,定期仔细地进行分析与预测,挖掘出舆情中的潜在突变性因素,采取得当措施,努力把舆情消灭在孕育期。在舆情扩散爆发期,学校舆情信息收集监测机制全天候运行,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排查校内论坛、微博、高校贴吧、门户网站等媒介,筛选、甄别、梳理舆情信息,综合考虑舆情信息的数量维度、集中维度、显著维度等各方指标,捕捉一些迹象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迅速追查舆情的源头及其真实性,果断采取处置措施,有效分化跟风学生,阻止舆情上升扩大,引导舆情良性回归。在舆情冷却消亡期,校方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舆情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各方观点,形成自我判断,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信念。同时,对可能进入校园网的消极信息实施有效监控,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上的变化;采取开辟网络留言板,发帖审核等制度,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尽可能过滤掉消极言论,对敏感信息及重点人员的言论进行密切观察,以免舆情复发或朝新的方向蔓延。总之,在网络舆情演变各阶段,高校管理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扩大、畅通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校长信箱、网上之窗、校长接待日制度和社团组织等途径,合理地表达他们利益诉求,加强学校管理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一些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要事先做好解释工作,努力赢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的不良情绪有“出气口”。

2.科学预判网络舆情的主题演变高校网络舆情主题演化预警是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密切相关,网络舆情主题的演化实质上就是大学生相关生活、学习、就业诉求的不同层次的反应。高校舆情监控专家及思政工作人员要对所收集到的各类舆情信息及其主题进行敏感度评估,采用外在趋势判断法与内在因素判断法相结合的方式,分议题类型、情绪强烈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分级分层挖掘主题变化与大学生思想变化之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律,预测其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从各种混杂的信息中捕获学生的真正需求,适时准确把握主题演化的脉络,从而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生思想动态疏导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舆情处理结束后,学校管理者还应对舆情进行深度研判,对高校网络舆情运行的规律性与控制引导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以后的舆情预警工作中借鉴。预警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往往是矛盾的,但时效性是第一位的,准确性是第二位的。准确的预警在于占有大量有用信息,而信息的占用、甄别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要牺牲掉时效性。因此,必须在确保预警时效性的要求下努力提高其准确性。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4

作者乐爱国,1955年生,哲学硕士,厦门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丰富的思想已经受到不少道教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涉及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神学思想、医学养生思想等等。[]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太平经》也许不能算作是一部专门的生态学著作,然而,该经典在作题解时说:“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太平经》讲天地和谐生养自然万物,要求效法天地,遵循自然规律,以“育养万物”,显然从宗教的层面上涉及到生态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某些观念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意义。

一.“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太平经》的“太平”,主要讲的是社会的太平[],然而,在《太平经》看来,社会的太平又是以天地自然系统的“太平”为依据的,因而,又讲到自然界的太平。现代生态学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和谐,讲生态平衡。笔者认为,《太平经》所讲的有关自然界的“太平”与现代生态学所讲的生态平衡在理念层面上具有某些相通之处。

《太平经》认为,“道”为天地万物的本根,而且,道是通过“元气”化生天地万物的,“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也就是说,天地万物是元气依照“道”的法则化生出来的。

关于“元气”化生万物,《太平经》认为,“元气”有“太阳、太阴、中和”三名,三气相互融通就能化生万物。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诀》说:“气者,乃言天气悦喜下生,地气顺喜上养;气之法行于天下地上,阴阳相得,交而为和,与中和气三合,共养凡物,三气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元气与自然太和之气相通,并力同心,时怳怳未有形也,三气凝,共生天地。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凡物与三光相通,并力同心,共照明天地。凡物五行刚柔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成共万物。四时气阴阳与天地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兴生天地之物利。”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交而为和”、“相爱相通”就能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显然,在《太平经》看来,道化生天地万物取决于元气的和谐。

《太平经》不仅运用三气和谐与相通解释天地万物的化生,而且用这一理念解释自然界万物之间的相互和谐的关系。与元气有三名相应,《太平经》又提出“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等等,认为自然界的各类事物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并且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和谐与相互通融的。《三合相通诀》说:“孟仲季相通,并力同心,各共成一面。地高下平相通,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故有天而无地,凡物无于止;有地而无天,凡物无于生;有天地相连而无和,物无于相容自养也。”《太平经》认为,自然界各类事物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并且相互通融,相互和谐,这就是所谓“并力同心,共出养天地之物”。

《太平经》讲自然界由多种要素构成,讲自然界各要素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讲自然界的和谐与相通,并在这一基础上讲自然界的“太平”。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说:“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三合相通诀》说:“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这里的“太和”,即是“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的和谐,“太平”则可以理解为三气和谐而达到的平衡,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说,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进而也就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太平;如果三气互不和谐,自然界生态系统就不可能达到平衡。由此可见,《太平经》非常重视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并视之为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太平”的必要过程。

《太平经》还认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能使自然界的事物得到化生和发展,这就是所谓“中和气得,万物滋生”[]。《太平经钞》壬部还说:“太平气,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又好下粪地,地为之日壮且富多,可能长生。凶年雨泽不时,地上生万物疏少,短而不长,不能自粪,则地之为日贫薄少,无可能成生万物。”认为实现了自然界系统的平衡,就会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万物欣欣向荣;否则,自然界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则会出现旱涝灾害,土地贫瘠,万物稀疏衰竭。

《太平经》看到自然万物的和谐与自然界系统的平衡的重要,但往往只是用宗教化的神学方式予以解释。《太平经》认为,阴阳以及天地万物之所以能相互和谐,取决于元气的“乐”,卷十八至三十四《以乐却灾法》说:“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害伤,万物乐则守其常。”把自然之物描述成为具有喜怒哀乐的人格化的神,但是,这里的“乐”也可以理解为是对自然和谐与生态平衡的一种拟人化的描述。卷十八至三十四《解承负诀》说:“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也。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乖错也。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说自然界事物的“不悦”之类,显然具有神学色彩,但这实际上是对自然界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及其对人造成危害的一种描述。

二.“天地人三共同功”

《太平经》讲元气化生万物,关于这个过程,《太平经》说:“元气怳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此论述可以看作是《太平经》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诠释。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学者在注释这段论述时,大都将其中的“三”释为阴气、阳气和冲气(或和气),以为阴气、阳气和冲气三气生成万物,也就是指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然而,在《太平经》中,虽然也讲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但是,长养万物的“三”是指天、地、人;天地阴阳相合产生人,然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这就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

应当说,《太平经》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是有其思想渊源的。在《道德经》中,将天、地、人并立的论述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明确肯定人是域中四大之一。战国末的《易传》讲“三才之道”,也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认为《易》有天道、地道、人道,“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在汉代,明确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解释成天、地、人共成万物的,除《太平经》之外,还可见《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该著作在《道化》第四十二注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时说:“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道德经》的“二生三”虽然被解释为阴阳产生清气、浊气、和气,但是,产生和养育万物的“三”则是由清气、浊气、和气所“分”的天、地、人。因此可以说,《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的“三生万物”实际上是指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这一思想与《太平经》是一致的。

《太平经》非常强调天、地、人共同生养万物。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还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也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天地生养万物,而人担负着“治理”的职责。卷一百十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故天主名生之也,人者主养成之,成者名为杀,杀而藏之。天地人三共同功,其事更相因缘也。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认为万物的生成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的职责是“养成”。

《太平经》关于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的思想,在其后多有发扬。最为重要的是《黄帝阴符经》,其中说道:“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强调了天、地、人互相作用、互相和谐的关系。

《太平经》把万物的生成看作是天、地、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所谓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生成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中与天地同等重要的基本要素,较多地考虑到人在万物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注重人与天地的关系,因而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

三.“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太平经》所要追求的“太平”,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太平经》又认为,要实现太平最终又取决于“道”。卷十八至三十四《修一却邪法》说:“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欲致太平,念本根也。不思其根,名大烦,举事不得,灾并来也。此非人过也,失根基也。离本求末,祸不治,故当深思之。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要达到太平,就必须考虑到这一本根,必须遵循“道”。

关于道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太平经》认为,道是自然万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说道:“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各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天行道,昼夜不懈,疾于风雨,尚恐失道意,况王者乎?三光行道不懈,故著于天而照八极,失道光灭矣。”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说:“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天守道而行,即称神而无方。上象人君父,无所不能制化,实得道意。地守道而行,五方合中央,万物归焉。三光守道而行,即无所不照察。雷电守道而行,故能感动天下,乘气而往来。四时五行守道而行,故能变化万物,使其有常也。”《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和谐发展,实现生态平衡,关键就在于“守道而行”。

《太平经》强调天、地、人的并列,但是,人又是天地阴阳之所化生,亦为自然万物之一,因而同其它自然物一样,也必须“守道而行”。卷五十《天文记诀》说:“天道有常运,不以故人也,故顺之则吉昌,逆之则危亡。”也就是说,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并不因为人而改变,相反,人必须顺从天道而行事,依照天道育养万物。卷四十三《大小谏正法》还说:“古者圣贤,旦夕垂拱,能深思虑,未尝敢失天心也。故能父事皇天,母事皇地,兄事日,姊事月,正天文,保五行,顺四时,观其进退,以自照正行,以深知天得失也。”至于人如何顺从天道,《太平经》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归纳起来有三:

首先要顺万物之自然。《太平经》卷五十四《使能无争讼法》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万物虽俱受阴阳之气,比若鱼不能无水,游于高山之上,及其有水,无有高下,皆能游往;大木不能无土,生于江海之中。是以古者圣人明王之授事也,五土各取其所宜,乃其物得好且善,而各畅茂,国家为其得富,令宗庙重味而食,天下安平,无所疾苦,恶气休止,不行为害。”认为顺万物之自然,“任其所长”,则万物得以“畅茂”,国家因而富强。相反,“如人不卜相其土地而种之,则万物不得成,竟其天年,皆怀冤结不解,因而夭终”。所以,《太平经》提出要“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

其次要保护自然。《太平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认为,贫富的标准在于物的品种的多少,“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这里把贫富分为“富足”、“小贫”、“大贫”、“极下贫”四个等级,主要取决于物的多少。“富足”为“万二千物具生出”,所谓“万二千物”,当然也包括生物在内,显然,这种认为贫富在于物种多少的观念与当今要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相通的。

《太平经》还认为,天地生养万物,因而是善的;人顺天道,也应保护自然万物。《分别贫富法》说:“上君子乃与天地相似,故天乃好生不伤也,故称君称父也。地以好养万物,故称良臣称母也。人者当用心仁而爱育似于天地,故称仁也。此三者善也,故得共治万物,为其师长也。”卷五十《生物方诀》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有可贼伤方化,须以成事,不得已,乃后用之也。故万物芸芸,命系天,根在地,用而安之者在人。得天意者寿,失天意者亡。凡物与天地为常,人为其王,为人王长者,不可不审且详也。”也就是说,人应当效法天道的“恶杀而好生”。因此,《太平经》要求人们“饮食诸谷,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

再次要遵循和谐的原则。《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化生天地万物以及人类,因此,人应当遵循和谐的原则。卷十八至三十四《名为神诀书》说:“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就保护自然而言,《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并非单纯消极地保护自然,而是要求以和谐为基本原则。卷一百一十八有《禁烧山林诀》和《烧下田草诀》。前者主张“禁绝火烧山林丛木”,认为“山者,太阳也,土地之纲,是其君也。布根之类,木是其长也,亦是君也,是其阳也。火亦五行之君长也,亦是其阳也。三君三阳,相逢反相衰。是故天上令急禁烧山林丛木”;后者赞同“烧下田草”,认为“草者,木之阴也,与乙相应。木者,与甲相应。甲者,阳也,与木同类,故相应也。乙者,阴也,与草同类,故与乙相应也。乙者畏金,金者伤木,木伤则阳衰,阳衰则伪奸起,故当烧之也。又天上言,乙亦阴也,草亦阴也,下田亦土之阴也,三阴相得,生奸”。显然,《太平经》所主张的保护自然是以阴阳的和谐为原则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太平经》对待具体的自然界事物,不是统统采取消极的保护,而是要保护应当保护的。卷一百一十二《不忘诫长得福诀》说:“元气归留,诸谷草木蚑行喘息蠕动,皆含元气,飞鸟步兽,水中生亦然,使民得用奉祠及自食。但取作害者以自给,牛马骡驴不任用者,以给天下至地祇,有余集共享食。勿杀任用者、少齿者,是天所行,神灵所仰也。万民愚戆,恣意杀伤,或怀妊胞中,当生反死,此为绝命,以给人口。”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自有为人害者。但仰成事,无取幼稚给人食者,命可小长。”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活可以食用那些有害的或已成熟的动植物,但不可杀还那些还没有长成的或怀有胎儿的动物,不食幼小的植物。

四.“天父地母”

《太平经》的道教生态思想的重要之处在于提出“天父地母”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太平经》的“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天父地母”概念体现了天、地、人互相和谐共同生养万物的理念。《太平经》认为,自然万物是天、地、人共同产生出来的。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说:“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强调“天父地母”以及由此所化生的“人子”共同生养万物实际上反映了天、地、人共为一家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第二,“天父地母”概念意味着天地自然界与人属于同类而应当受到像父母那样的尊重,而不可伤害。在《太平经》看来,“天父地母”化生人,并养育了人,卷一百一十二《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春行生气,夏成长,秋收,使民得以供祭,冬藏余粮,复使相续,既无解时。神灵之施,莫不被荣。”所以,人应当报答天地的养育之恩,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天地自然,“不失天地之心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

第三,“天父地母”概念包含了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的思想。《太平经》认为,天地不仅有生养功能,而且也会行生杀与惩罚。《太平经鈔》壬部说:“天与君父主生,此太阳之长也,生之祖也。天不欲生,物不得生,父不欲施,物亦不得生,君不欲生,物亦不得生,故天与君父主生。夫君父常念生,不乐杀者,凡物尽生。一念杀者一物死,十念杀者十物死,百念杀者百物死,自此至万念,皆若此矣。地母臣承阳之施,主长养万物,……念一不长养,则一物被伤,十念则十物伤,百念则百物伤,自此至万,乃若此矣。”对于人来说,作为天地之子的人,如不顺从天地,就会遭到天地的惩罚。卷一百一十八《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说:“今天上良善平气至,常恐人民有故犯时令而伤之者,今天上诸神共记好杀伤之人,畋射渔猎之子。不顺天道而不为善,常好杀伤者,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今恐小人积愚,不可复禁,共淹汙乱洞皇平气。故今天之大急,部诸神共记之,日随其行,小小共记而考之。三年与闰并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三世一大治,五世一灭之。故今天上集三道行文书,群神共记过,断好杀伤刑罚也,而兴乐,地上亦然。真人幸为善,常欲有德于皇天,而怜帝王愁苦,时气不和,实咎在人好杀伤,畋射渔猎,共兴刑罚,常有共逆天地之心意。故使久乖乱不调,帝王前后,得愁苦焉,是重过也。”也就是说,人如果“不为善,常好杀伤”,“逆天地之心意”,那么必定会受到天地的惩罚,“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天地之位,如人男女之别,其好恶皆同。天者养人命,地者养人形,今凡共贼害其父母。四时之炁,天之按行也,而人逆之,则贼害其父;以地为母,得衣食养育,不共爱利之,反贼害之。人甚无状,不用道理,穿凿地,大兴土功,其深者下及黄泉,浅者数丈。独母愁患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悃悒,而无从得道其言。……凡人为地无知,独不疾痛而上感天,而人不得知之,故父灾变复起,母复怒,不养万物。父母俱怒,其子安得无灾乎?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可不哉?”卷一百一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说:“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认为破坏自然、伤害大地母亲,就会使天父地母“俱怒”,而使人遭受灾祸,就像不孝之子遭到父母的惩罚一样。

当今中国人在了解到西方人关于大地母亲以及自然界对于人破坏自然的报复的理念时,无不为之深刻而感触颇多。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有重要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认为地球是人类的大地母亲,人类是大地母亲养育的孩子——诸多生命物种中的一员;他还警告说:“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如果继续他的弑母之罪的话,他将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他所面临的惩罚将是人类的自我毁灭。”[]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殊不知这样的理念早在《太平经》中已经以宗教的方式提出来了,这本身就足以说明《太平经》中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今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参见卿希泰:《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36页。

[]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8页。

[]参见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第114—123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安乐王者法》,第21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守一明之法》,第16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19页。

[]《太平经合校》卷十八至三十四《和三气兴帝王法》,第20页。

[]《太平经合校》卷七十三至八十五,第305页。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5页,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周易•系辞下传》。

[]《太平经合校》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第36页。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二《写书不用徒自苦诫》,第572页。

[]《太平经合校》卷一百一十《善仁人自贵年在寿曹诀》,第550页。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5

一、中师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经过统计发现,学生提出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或认为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有576个,占总问题的22.5%。这类问题有“有人嫉妒心特强怎么办?”“有人说我的坏话怎么办?”“有人个性太强怎么办?”等等。人际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师范生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师以女生为多,在女孩比较集中的地方,相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和性格上的冲突,她们之间容易发生心理矛盾,如心胸狭隘、个性较强、遇事爱计较的学生之间矛盾较多。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应以心理疏导为主。

第二,独生子女学生之间个性冲突是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我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80%以上,而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同龄儿童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强好胜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类学生生活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对这类学生应该采取一定的训练方法,以改造和训练学生克服不良个性的教育方法为主。

第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而激发的感情冲突。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虽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之中,但由于小时候已经形成的不同生活习惯会使同学之间相互难以适应,而产生人关系的冲突。如有的学生喜欢干净,有的学生喜欢物品摆放整齐。而有的则比较随便,这就可能使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而发生矛盾。对这类矛盾的解决,应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教育为主。

第四,同学之间的相互议论而导致误会也能引发矛盾。有的学生在背后议论别人,一旦议论的内容被传播,就有可能激发较激烈的矛盾。对这类矛盾的处理,应该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背后言论他人的学生进行帮助,同时对因此事而苦恼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训练。

第五,狭隘的小团体主义所产生的排斥作用是中师生人际关系不眭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学生在一个集体中生活,会因不同情趣而结成许多个小团体,这种小团体的最大副作用是对他人有排斥作用。由此而引发出人际关系的紧张就不奇怪了。对小团体主义的解决应以疏导教育为上策,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把小团体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第六,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法会导致对某个学生的孤立氛围。有时教师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这时就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出现,教师必须改正错误,以做到公平教育,才能消除学生因此而产生的矛盾。

二、中师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欠佳,希望获得心理上的帮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占15.66%,有340个同类问题。如“如何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我为什么感到孤独?”“我为什么情绪总是低落?”等等。处于青年初期的学生,正值生理和心理的变异阶段,他们对生活幻想较多,理想中合理成分相对少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还富于冒险。但他们的感情脆弱,意志不强,难以经受挫折,一旦某个理想不能实现或者生活中遇到某种挫折时,就会认为生活不公平,情绪低落,孤独和失望的情绪占主要地位。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就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出现坐立不安、不爱学习、寻求刺激、谈恋爱、违反纪律、病事假多等现象。这个时期女学生的月经期不规则,男学生有遗精现象,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负担都比较重,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突发性的心理变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时期应多给学生举办一些青年心理学、卫生学讲座,指导师范生自我处理各种心理矛盾,同时应由心理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开展一些有生活气息的各种文体活动,调节学生的紧张心理情绪,减轻其神经系统的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中师生的人生观比较模糊,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提出人生观方面的问题305个,占全部问题的11.9%。这说明许多学生对人生观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在笔者对其他学校的近五千名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发现各校中师学生在人生观方面的提出问题的提法和提问的数量都差不多,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即青年学生此时对人生观问题比较关心,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中师学生之所以关心人生观和要求对人生观进行指导,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理想中有很多成分不大合理,把个人的理想看得太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估计得较高。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断被暴光,和西方的一些人文思想的侵蚀,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当他们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或者在生活方面遇到一定挫折时,在人生观方面就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如“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对人太不公平”等等。所以中师德育工作应该加强对师范生的理想教育,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启发自己思考,如果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中师学生比较关心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其教师心理开始形成。

学生在调查中对学校建设和管理比较关心,这说明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后,对自己未来即将从事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能够从主人的角度关心学校的发展。如“如何看待我校的发展?”“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应该怎样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学校的课程应该怎样安排?”等等。这类问题有277个,占全部问题的10.8%。学生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启发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把学生看成是学校的主人,征求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有条件的应该设立主人周或吸收学生代表直接参加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管理。

五、中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质量比较关心,学校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

调查中学生提出学校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有208个,占全部问题的8.1%。这些问题大部集中在食堂伙食质量、价格及宿舍生活条件等方面。学生之所以对这方面问题比较关心这说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师范生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在生活管理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前几年在省内的其他师范学校进行调查中,这类问题的数量也比较多。所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是必须要加强的工作,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六、中师生对从教思想有担心,从入学后就关心其毕业去向,培养师范生形成立志从教的思想是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调查中提出“毕业后如何分配?“和“毕业后是否应该到农村任教?”之类的问题336个,占全部问题的13.1%。但实际上关心这方面问题的学生达50%以上。目前社会收入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农村教育状况还不能使中师生完全理解。另外社会上一些部门的用人观念和某些有特权的人在子女安排上的不正确做法,对师范生的就业观念有较大影响,以至于有些学生在学校期间找关系,挖路子想办法解决毕业后的分配去向等问题。所以在对师范生德育中,应该加强立志从教和为农村基础教育而献身的思想教育。在实施这方面的教育时,应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教育措施,经过较长时期的耐心教育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七、中师生比较关心国家的法律建设,对社会腐败现象比较憎恨。

师范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作为准公民,他们必然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表示憎恨,希望通过法律建设使国家更加完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有“我国的法律是否公平?”“法律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法律对的高级干部能否制裁?”等等。提问题的学生有205个,占全部问题的8%。学生能用法律观察社会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基本上是站在怀疑的角度上提问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德育过程中经常向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以法治国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说明:社会主义法制是人人平等的,只要有违法犯罪的行为存在,党和国家会毫不犹豫地运用法律武器予以制裁,随着改革开放和法律建设的日益发展,社会腐败现象终将被彻底铲除。

八、中师中有许多人已经涉足早恋,需要教师对其恋爱观予以正确的指导,这是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难题。

师范生正值青年初期,在学习期间发生恋爱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关键是如何对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导。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直接向教师提问要求指导恋爱观的问题有192个占全部问题的7.5%,但是实际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多达40%以上。据不完全了解,师范生中有早恋行为的学生约占30%~40%,各校的数据都差不多。师范生之所以向教师提出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自己早恋不知如何处理,希望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对早恋行为处理方法不当,伤害了一些学生的感情。如有的学校和教师对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对其采取高压政策,强力予以禁止,这样非但不能阻止早恋现象的发展,反而使得一些早恋现象转入了地下活动。个别学生甚至采取了对抗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恋爱自由,结果导致了性过错的发生。所以对学生早恋问题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迫禁止,应该采取疏导的方法对师范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因为恋爱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和本能,青年初期的学生追求异性的心理较强,受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早恋现象在中小学都有发生。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说服和教育,切忌不可操之过急。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告诉学生:青年人谈恋爱作为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不应该遭到非议的,但学生时代因为年龄小,社会经验不成熟,早恋对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利的影响。作为大多数学生还不是成年人的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谈恋爱不予提倡,还要禁止,所以中师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应把精力用于早恋上。教师只有把道理说明白了,对学生的隐私予以保护,启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早恋现象是会克服的。

九、中师生比较关心自然科学,并对迷信之类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关心。

在调查中学生要求教师解答的自然科学中的新奇问题和有关批判组织的迷信之类的问题有159个,占全部问题的6.2%。这说明中师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能较好地解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现象,同时因其知识经验的不足,有许多人有迷信思想,以至于对国家批判和禁止组织还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在中师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思想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十、中师生比较关心我国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同时也关心国际社会问题。

在调查中学生对我国的社会改革和21世纪的国家发展前途比较关心,同时对最近发生的国际问题也表现极大的兴趣。学生提出这方面问题159个,占问题总数的6.2%。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应该经常举办时事讲座,并充分发挥学校的电视、广播、报刊的宣传功能,使学生了解国家和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时事政治,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十一、中师生对师生关系比较敏感,希望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生态思想论文范文6

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将高能耗、高污染以及高人力成本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此规避自身的生态污染问题。为提升自身产业生产效率,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科技研发环节上。然而此种经济模式却使得生态环境问题呈现区域化发展的态势,严重制约着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因而探寻生态问题的破解思路,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与核心主题。所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思想,着力破解当前的生态问题。

1基于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马克思并未在相关作品中提出生态理论,然而通过逻辑疏导与理论分析,能够有效发觉蕴含在相关理论中的马克思生态哲学理念。譬如在《费尔巴哈提纲》内,马克思深入探寻唯物主义的内涵与区分,并指出認识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改造自然的生命体,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将与社会、自然发生联系,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的运行规律。具体来讲,马克思同志是以实践唯物思想为前提,提出人类的理性活动与社会、自然间所存在的问题。此外,在新旧唯物主义层面上,马克思指出旧唯物思想的立足点是公民社会;而新唯物思想的着眼点是人类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类、自然、社会为出发点的先进性的理论思想,而非以资本扩张、利益掠夺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理论思想。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美国哲学家约翰·科布总结马克思哲学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马克思哲学理论,以此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键的理论旨趣与价值追求。而通过结合有机马克思哲学,能有效挖掘出经典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社会价值。

2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起源阶段是马恩阶段,随后由于马克思哲学拥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使得马克思哲学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主要包括中国马克思生态哲学与西方有机马克思哲学。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生态哲学在我国得到长远且独特的发展,众多学者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以世界发展为导向,对中国马克思生态哲学展开研究,发展出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体系。然而不同与西方国家割裂生态与生产关系,强调人类是发展中心的理念,我国的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指出国家应将生态和生产相统一,在关注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此寻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党的领导下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生态哲学也取得了开拓新发展。1983年,邓小平在生态保护会议中,提出要将生态保护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随后胡锦涛同志针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提出体现中国生态思想的可持续、协调、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而在我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党中央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概念,以此彰显极富生命力的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思想,并将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构建的认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因此我国马克思生态哲学的不断丰富,能够有效推动经典马克思理论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构建的步伐,彰显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社会实践性。

3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理论意义

3.1深入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

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中所造成的生态危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反生态特征,深入地批判资本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时代弊端。马克思生态哲学指出,在资本主义形成阶段,共同价值受到严重破坏,反而个体价值却得到无限放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着严重的异化。基于此,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对资本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作了如下分析。首先,资本主义是非正义的思想体系。资本主义的思想理念是按市场进行分配,各尽所需的。此种社会发展理念必将造成资本逻辑对个人回报的制约。资本主义拥护者可利用资本优势占据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其次,资本主义是非自由的思想体系。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能够导致受剥削、贫穷、庞大的阶级与攫取他人成果的资本阶级的诞生。进而资本阶级在利益最大化思想的影响下,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快速发展重工业体系,导致生态问题的持续发生。

3.2强调民族文化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我国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借鉴了现代系统生物学、量子力学、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系统的、有机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批判现代主义哲学的对立论与机械论,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在封闭的思想体系中,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着眼社会实际、国际发展态势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此外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注重与各族文化的融合,其强调的“文化嵌入理论”符合我国马克思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与科学精神,并不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只有置于全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当中,才能适应当前所处的地域与时代的文化传统与经济条件。进而通过推动我国与世界各族文化精神及民族传统的协调统一,促使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生命力,彰显时代先进性与实践科学性。在传统文化层面,马克思生态哲学注重我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指出只有将文化传统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才能从思想层面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