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论文范例6篇

声乐教育论文

声乐教育论文范文1

1声乐教育现状分析

从现状分析,声乐教育已经成为高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递增,声乐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储备上,还表现在教学器材的应用上,更重要的是学生水平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在某种层面上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导致高校声乐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高校声乐教育必须寻求改革,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艺术气质得以提升。

2优化高校声乐教育的具体策略

2.1改进教学理念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不见体现在文化课的建设上,而表现在艺术教育层面上,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改善,声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引起高校的关注,并在教学理念上得以创新。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声乐课程教学,并且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这使得高校声乐教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促使学生艺术修养得以改善,从而健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理念及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促进声乐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实现,从整体角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2强化作品内涵理解

高校声乐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深入挖掘作品本身的独特性,从而明确作品的情感基调。对于作曲者来说,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且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的情感基调有着加大的差异性。这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与领悟,并且思考如何向学生传递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作品本身需要传递的情感,而且彰显作品风格,从而帮助学生能够了解作品本身的风格,这对于声乐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一面。只有这样,声乐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且彰显作品真实性与完整性,学生能够轻松自如的驾驭作品,同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具有震撼力。从整体角度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非常重要,这在某种层面上决定了教学的走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真正体现出学生主人翁的地位。

2.3增加学生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推动教学活动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填鸭式为主,而基于兴趣层面的教学必然会使课堂教学氛围较为融洽,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掌握新的技能。兴趣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极大的挑战,基本乐理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相对复杂的音乐鉴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筛选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作为教学部分,“接地气”的内容往往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并搭建起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声乐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这也有助于教学获得最好的效果。

2.4加入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的增加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强化学生表演的欲望,每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且表扬模式大相径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重视及发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尽量筛选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有极大的帮助,并且考验教师的教学技能,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教学经验。高校声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艺术修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益处多多,因而声乐教育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优化教学活动,比如学分制、奖励措施等,从而促使学生对声乐教育的兴趣不断递增,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舞台进行表演,让他们感受到声乐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的展开对声乐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与此同时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有极大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舞台表演实践的推行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表现形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声乐教学的实际效果,更能让学生从中收获掌声与成功,这正是声乐教育带给学生的真实的体验过程。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并且为学生给予有效的教学建议,优化教学活动。

3结语

总体来说,高校声乐教育面临极大的教学弊端必须予以及时的改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及环境,从而推进教学活动取得更理想的效果,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本文中简要概述了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优化的教学策略以提升高校声乐教育质量。

作者:赵妍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浅谈关于高校声乐教育教学的改进[J].音乐时空,2015(18).

[2]毛亚雄.关于改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几点探讨[J].音乐时空,2014(02).

[3]初冠楠.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4(17).

声乐教育论文范文2

中国现代声乐的教育发展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在这一100多年内中国现代声乐通过对自身的不足之处的改进,以及创新发展自身优秀的声乐艺术文化,同时还不断接受、吸取国外优秀的西方声乐文化精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声乐艺术文化的现形式。中国近现代教育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曲折前进的,声乐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现代声乐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主要发展教育进程早在清朝末期20世纪民国初期,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使封建的中国社会制度逼不得已进行社会制度改革,从而使得中国与个西方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现代声乐随之应势出现学堂乐歌的教育传承形式,这是一种脱胎于中国传统声乐教育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新音乐教育传承形式。在这一中国声乐发展时期,许多在日留学的海外游子开始带着满腔的热血回国,正是他们开辟了中国学堂乐歌的创作先河,直到1927年中国才拥有了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也就是上海国立音乐院。虽然这一时期传唱最为广泛的声乐歌曲还比较稚嫩,但这些声乐创作歌曲已显出中国创作艺术歌曲的雏形。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声乐发展开始逐步走入正轨,这一时期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师生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问》、《海韵》、《红豆词》等,现今仍旧被传唱和改变成现代流行唱法广为人知。进入四十年代后,由战争的硝烟弥漫,这一时期主要是以爱国为主体的歌曲大量涌现,并传唱进了几代人的心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行也成就了我国声乐发展的大好春天,老一辈的优秀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歌唱人才,有些至今还活动在舞台上,比如宋祖英、等。与此同时声乐的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通俗唱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各种歌唱比赛此起彼伏,成为了推动中国声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开始形成了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我国学校声乐教育的问题,直到90年代开始至今,随着不断的改革逐步为国人所认识和接受,但这种认识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吸收。因此,从现代声乐发展的历史看来我国学校声乐教育,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继续发展,以及当下我国声乐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都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继续开辟的领域。

二、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

从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西文化的交流开始日趋频繁,中国的声乐教育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越加渴求,各种新颖的唱法开始渐渐浮出水面,激荡在人们的心中。例如原生态的唱法、饶舌、摇滚等,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造就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影像时代。就声乐而言,随着这样发展的普遍化,平民化,虽则彼此之间无联系,但音乐就是亘古不变的传送情感的纽带。声乐教育从体制到体系逐渐庞大与成熟起来,一个世纪对于一个名族的发展太短了,中国的声乐教育也是将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的。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民族声乐概念还不是完全认可,但是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么一个悠久的历史古国怎能不发展自己的民族音乐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艺术表现的中国民族音乐未来一定会受到世界的瞩目的。声乐的教育从口教到书本,再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历经了长时间的摸索才形成现在这个文化繁荣的氛围,而未来的发展也必将是漫长的。

三、结语

声乐教育论文范文3

声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指在声乐教育中教育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借助声乐作品为外在表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导。声乐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声乐技巧的传授及演唱技巧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声乐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提高个人人格,在声乐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各类学校必须纳入教学环节中的课题,德育教育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现美好并且热爱生活,令学生可以以积极地与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德育教育与声乐的融合不可死板呆滞,要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从声乐的形式上提升到思想的高度上,严格杜绝不良思潮和不健康思想侵入学校入侵学生思想和灵魂。德育教育的开展结果尤为重要,教育机构切不可只注重形式,挂着素质教育的名头以交任务的心态来做这件事。中国的很多二线城市或农村学校,完全没有素质教育可言,以素质教育和学校建设为名来申请政府补助资金的亦不在少数。所以关于德育教育与声乐的结合这样一个新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更完善的监管机制来确保实施。另一方面涉外企业等管理模式下的西方管理制度渗入中国企业,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崇洋心理,收入待遇等物质化的观念逐渐侵蚀学生思想,传统理想和信心发展方向过早的被社会物质化的思想取代,外国品牌也受到学生青睐,祖国意识在学生心中也逐渐淡化,这是外向型经济给学生思想带来的不良影响。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确立,由于学生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不能全面市场运作模式,认识上存在误区。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已经不再是他们心中的价值范畴,造成学生理想的空虚。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是当前学生接触较多的平台,也是学生获取信息存储信息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网络本身的便利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最大媒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黑色、自杀、同性恋等文化都不是被社会认同的主流文化,不利于学生思想的额健康发展,因此在网络不良信息的不良诱导面前,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不经让我想起另一句话“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绝大多数的邪念源自一念之间,对于在校的学生,自制力与认知都相对薄弱,一时兴起的好奇心与虚荣心理可能会将一个孩子推上歧途。所以中国的教育需要改善,中国式的教育以为学业为重,不重视甚至直接忽略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某些东西应该被隐瞒,殊不知这对于好奇的孩子来说是无形的推手。所以教育部引进外国的教育方式,以轻松的氛围和趣味的漫画来解释一些令老是难以启齿的问题。声乐与德育的结合也是一样,以声乐的穿透力去传播德育思想。当学生对一些敏感事物有了正确的认知和概念,在选择上有了自制力,能明辨是非,至少能有悬崖勒马的意识,这就是声乐教育对德育教育的有利影响。

三、德育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难题和挑战

当前青少年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这一代的成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时展的必然性,这一代的孩子有着70、80年代少有的“偏执”,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90后的孩子有着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独立、坚强、孤僻、执着、勇敢、甚至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堕落,其实每个年代有着每个年代的特点,而现在的青少年并不是盲目无知,他们也许懂但是他们坚定的是行比想更重要。德育教育早已经不是“口传身教”那么简单了,这一代孩子并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因此学校便成为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但在学校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又面临着两方面的困难:一是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较为传统,不能满足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方式较为古板、呆滞,学生早已经不是一批批乖宝宝了,他们的自主能力与自我个性让学校教育举步维艰。此时很多人无奈的发问“这一代孩子究竟怎么了?”也有人说“这样的下一代怎么来发展这个社会,未来怎么能交到他们手上?”其实不是学校的错也不是青少年的错,只是学校与社会都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就是“冲突”,传统的教育下小白鼠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用与青少年身上了,所谓的不良的少年就是传统教育与现在思潮的冲突产物。学校该思考的是如何应对这样一批孩子,因材施教永远是教育的主旨。另一方面来看,现在的孩子自我,不愿敞开心门与人交谈。换言之,他们缺乏安全感而激发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欲。学校的心理老师与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青少年不愿谈及自己的秘密,并且对大人的关心极为反感,认为是一种无礼的窥探。如果学校和家长才去的态度强硬那么孩子的反映会更加强烈和反感,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感受到尊重与重视,这对于目前的德育教育是个巨大的难题,德育教育的改革充满了挑战,需要一次次不懈努力的尝试才能取得好的结果,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不少学校的领导层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也意识到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极大挑战,也正努力寻找解决的策略,但不可避免的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弊端:

1、德育教育课没有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学校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上,如何提高学校升学率、就业率以及在学校竞争中脱颖而出上。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企业或者个人投入学校建设,为了尽早回收成本,学校领导层或者学校管理者的重心都在资金上,忽略了德育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再加上学生以及教师普遍只重视学术和学习,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无论是从学校管理者还是师生来讲,都明显弱化。

2、学校德育教育缺乏执行力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重经济、学术次之、思想政治教育再次之”的现象,德育教育工作虽然一直被提出,但真正到了实施阶段却缺乏了强有力的执行力,往往加强德育教育只是喊喊口号,并未真正付诸行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主体的思想德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待遇和工作福利也较其他学术教师低。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提高自身能力,或者进行学术研究上,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心不够。许多时候学校或者国家硬性规定的德育教育任务往往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并且这样的形式和过场也不多,在“官本位,形而上”的高校管理模式下,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额不重视自然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执行力。

3、教育方法传统守旧,缺乏新意长时间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扼杀,虽然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提倡,不少学校已经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但这些都仅仅局限于学术性课堂上,德育教育课堂仍旧被大家忽视。德育教育的开展采用老方法、老教材、老方式。当前的德育教育沿用了几十年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可否认这些思想具有广泛性和延续性并且是思想文化精髓的结晶,这些思想我们不能抛弃,但是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我们不能仅仅用传统的思想眼光来看世界,要从当前新的时代内含出发,从国际形式及我国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需要在德育教育中得到贯彻,为德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另外德育教育模式和方式也不能应循守旧,要敢于突破创新,才能适应80后、90后乃至00后的价值观和思想需求。

四、声乐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改变单向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增强德育教育的双向互动。

1、德育教育模式的变革任何的改变都源于沟通,传统教育的单向模式即老师与家长的口传与要求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青少年了,德育教育的变革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双向互动教育。这不是一段时期的坚持,而是从孩童时期家长与老师就要有的概念。孩子和大人一样需要尊重与交流,只有当家长与老师的尊重与爱心令孩子敞开心扉,及时的告知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才能消除他们的排斥感和孤独感。这对于给孩子一个健康完善的心理是极为重要的。双向的教育模式更倾向于“倾听”,从孩子的言语中去感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对症下药方能见效,这样才能将德育教育灵活的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声乐教育一直以来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忽视,为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将德育教育纳入声乐教育的教学日程上去。传统的德育教育课堂作为学校的辅助,老师普遍不会重视,这也引起学生对德育形成随意态度,这样德育工作便无法开始。所以必须要从教师的思想工作做起,带头重视起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

声乐教育论文范文4

声乐教育是有关声乐的知识、技巧、修养与审美趣味的传承过程,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发声技术、表演艺术与艺术欣赏。目前声乐教育中所传递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与生理学知识。虽然有的声乐教师曾在音乐师范系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但由于声乐专业出身的教师通常不懂心理学,而师范出身的教师单方面的心理知识运用又不同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心理学毕竟不是声乐心理学,所以,声乐教育迄今缺乏专业心理学的支持。不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已分别建立了支持专业教育的艺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对声乐心理的重视不足与研究不够,使得当前无论在专业院校还是在义务教育、社区活动中,声乐教育都存在着重技巧轻理论、重生理因素而忽视心理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虽是声乐历史上形成的,在过去具有合理性,今天却已成为阻碍声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门槛。由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倡导研究声乐教育中的心理因素。本文拟通过讨论声乐教育创新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及心理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来论证引入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声乐教育创新方向的选择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来指导实践应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发展所促进的,并以冯特1879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纲要》为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史告诉我们:在生理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必要发展心理科学。事实上,体育教育由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进而引入运动心理学,以解决竞技决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运动员心理素质问题,便是明证。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虽然靠肌肉与器官完成,肌肉与器官功能的发挥却受到高级神经活动控制,而心理因素则会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一台复杂的机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要受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制约,在机床工作部件精度趋近极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途径就是引入数控装置或实施电脑控制。

心理学发展历史虽短,却被视为21世纪的领航学科。在美国,心理学会是仅次于物理学会的全国第二大学会,下设40多个分支学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应用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分化,即心理学向专门领域的渗透,已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当代许多专门领域的发展、创新活动,多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引入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其共同特征。

但目前,在音乐心理学中,声乐心理未与器乐心理明确区分。其实声乐以人声为“乐器”,作品中又通常有语词意义需予表现,本质上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而在艺术心理学中,又常将歌唱家与戏剧演员、话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心理混为一谈,忽视了二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促进因素存在着本质差异:前者首先以音乐,后者则首先以艺术语言为创造的基础。可以认为,声乐教育长期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它没有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建立自己的专业心理学基础有一定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但导致现代生理学诞生并将神经与肌肉活动关联的高级神经活动(即生理心理)确定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声乐教育将歌唱归结为生理学与音响学的偏颇,使声乐教育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创新是在某个领域首次引入与应用新事物的活动。对于声乐教育领域,选择所要引入的新事物,是确定创新方向的重要举措。其选择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在声乐教育中引入最新的心理学成果和与现代生理学相关的心理知识,会有力地带动声乐教育全面创新。其次的选择原则是合理性。声乐教育原以音响物理与发声生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按学科递进发展规律,引入与应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具有合理性。第三项选择原则是功效性,即能否提高声乐教育的功效。由于目前声乐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常常不是物理、生理知识问题,而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引入心理学,不但有对症下药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艺术个性突出的未来歌唱家。

二、声乐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欧洲的歌咏活动被宗教所统治,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也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美,却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需要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点,凸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间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已不再合适。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等工作,便历史地落在了佛罗伦萨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也美化了音色;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声乐教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发声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因为符合嗓音发声的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致因疲劳而受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3]。

在这个古意大利学派时代(音乐文献称之为纯粹经验主义时代),声乐教育主要靠模仿(“像我那样唱”)与教材。教材指教师针对学生所写的专用的练习和练声曲。由于当时教师多为阉人,学员是儿童与阉人,二者歌喉状况相似,模仿非常容易。如此,直到18世纪,声乐教育仍广泛利用模仿和反复定型的教学法。

然而,模仿常会扼杀学生音乐创造的个性,并使学习过程沦为教练活动而消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到了现代,因师生的歌喉明显不同,模仿难度增大。而刻意模仿教师训练有素的歌喉,常会使学生邯郸学步,丧失了其歌喉的美好特色,却又因官能不同,学不成老练的歌喉。尤其当教师对自己歌唱过于自信而又无视师生歌喉条件差异时,其艺术示范与模仿要求,甚至会毁掉学生的歌喉与未来造化。

随着生理科学的发展,加西亚二世于1855年发明了喉头镜,使声乐教育由抽象神秘,转变为具体而科学,从而成为声乐机理教学法创始人。机理教学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发展初期,属于声乐教育的“人声乐器打造”阶段。此期的机理教学法,要求教学者能洞悉气息、发声、共鸣、吐咬字的有关生理学、物理(声)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训练,以求高效地解决相关发声技巧、技能及肌体协调性的问题。后来机理教学法伴随着生理学、声学等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完善,更进一步显示出它的科学、高效的特点。如今这种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教学法,已在声乐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它确实“代表了国际声乐教育的前沿”[4]。其表征就是声乐教师在发音器官结构、功能方面的知识超过了语言教师,音乐学院的嗓病研究治疗水平不亚于医院耳鼻喉科。

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传统的理论是不注意歌唱心理的,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育理论中最少有人研究的部分”[5]42。在国内,声乐研究的重心与主流,依然是植基于生理学与物理学的机理教学法。有人以《’97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9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0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一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2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四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九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为依据,指出近九年(1997—2005)来收集到的声乐论文中,对声乐技术的论述仍是以机理教学法研究为主要代表的。讨论声乐教育心理的文章难得一见,其内容也偏于一般教育心理而非声乐教育心理。三、心理学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贯串于教学、学习、练习、欣赏、修养与演唱等全部过程,可以说,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歌唱心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说,从婴儿反射本能的哭喊到与歌唱家的艺术创作相联系的一切高级发声现象,都是永远受心理因素制约与决定的。这是因为在艺术歌唱中,歌唱者的发声技术与他们对自己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实现创造意图的手段,都由其所演唱乐曲的艺术内容所决定。而声音艺术创造则是具有不同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的,具有性别、年龄与个性特点的歌唱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典籍《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是音乐发自内心又直接诉诸内心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境界为使命。其中声乐,由于以人声为“乐器”,“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直接表达,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6],所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器乐更为强烈与深刻。对听众来说,声乐的歌词、音乐,以及表现手段(声音)及发声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即使他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也能受到感染,不像器乐有时会“对牛弹琴”。

换句话说,声音固然由身体发出,却是心理使然。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人的身体除了为心灵所决定、所指导外,并不能建造任何寺院”[7]。艺术歌唱虽然通过发声器官进行,心理因素却起着统制的作用。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不必顾虑细部的协调配合,使需要复杂协作的难以掌握的多块肌肉的复合运动,仅只从整体上养成习惯,便可掌握与自如运用。而原来的机理教学法,却强调声乐技术的掌握,须取决于学会有区别地用意志控制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活动的技能。事实上发声器官的机能多半是自动的和整体的,歌唱者并不能过细地控制每一块肌肉,有时甚至不能控制机能(例如打哈欠、喷嚏),而只能控制器官运动的节奏、强度、方向等。显然,烦琐地要求控制每块肌肉,很困难,即使做得到也会使神经高度紧张而影响歌唱效果,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反之,若从整体上揣摩唱出理想声音时的发声器官的状态,使这种随意运动得到定型,成为习惯,就可以掌握与自如运用技巧。这种基于心理调控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省去了徒劳的努力,又免除了不必要的紧张,具有显著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例如学习“有支点”发声(托气的发声)很难。学生如按机理教学法学,不是没保持住气,唱得无力出了喉音,就是咽肌紧张发声不自然。顾此失彼,总在两个极端间摆动,掌握不住要领。但如果让学生在钢琴伴奏下,保持吸气状态,在心里悄声地唱,就不难找到有支点唱的器官位置并养成运气习惯,从而掌握了技巧。在这里“内心歌唱”就是一种充分利用心理因素来摆脱细部牵扯而从整体上养成正确技能习惯的有效办法。歌唱大师大多重视内心歌唱,不但把内心歌唱能力与掌握歌唱技能相关联,而且用于能动地想象和监督自己的歌唱表演。目前许多乐器如钢琴教学中,也已要求边演奏边“唱出来”,其实已运用了心理的整体统制作用,是有道理的。

声乐教育当然要教声乐技术,但脱离音乐内容的训练,无助于歌唱,又使嗓子易累,技术练习单调死板易厌。若在声乐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例如借助音乐的艺术内容,养成运用整体技能的习惯,就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技术与声乐艺术同步提高。其做法是将学员对目标技术的注意,转移到对技术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的注意,等到运用技术的习惯养成后,再转回目标技术上使之熟练。声乐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唱他喜欢的作品时,爱屋及乌,使他对技术有了亲近感,其技术进步很快。这是其感情投入与热情等因素,帮他挖掘、开发了技术上的潜能。因而在教学中,可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曲目来助其掌握技术,再让他将已掌握的技术转用于他不甚喜爱但应学习作品的成功演唱。这是明智的教学思路。反之,强令学生唱不喜爱的曲目,会使他因厌恶、逆反心理而对技术学习产生冷漠、疏远、畏惧感,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失败甚至歌喉累伤。

四、声乐教学应关注心理因素

作用的研究

声乐教学法创新与声乐心理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将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作为声学教学研究课题,应是很好的起步与切入点,可以积累知识与经验。国内声乐界在新世纪之初,已有若干文章,对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只要在研究中再进一步结合声乐专业教学,就有可能促进教学创新。例如有人提出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8]。又有人指出浮躁、虚荣、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影响演唱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演唱与教学的体会,对气质等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自己直觉的认识,以供参考。

气质在歌唱专业中作用巨大,歌唱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同其心理感情密切相连,对其艺术创造倾向与风格和职业成就,影响巨大。猫王能风靡全球,留给人们深切的记忆与怀念,与其独特气质不无关系,气质影响着其声乐技术的方向、水平,更影响其表演成就。巴甫洛夫曾断言气质可在生活教养下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改变将很困难。所以声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陶冶学生的创造气质,另一方面或许应更多地致力于发掘气质好的苗子。

法国音乐家孔巴里约称“音乐是用声音进行的、没有概念的思维的艺术”,说明思维对于感受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思维中的想象,在声乐教育中就是内心歌唱,是学习歌唱技术的捷径。俄国声乐教育家杰柳仁斯基曾强调说,(学声乐)需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嗓子,因为当嗓子疲劳时,学习仍应继续。学生如果善于拟定演唱计划,想象自己的演唱,就能在嗓子疲劳时继续做到内心里的学习[5]62。

主动性是克服技术难关和做好艺术演唱的重要心理品质。主动性所导致的顽强、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尝试,包括将“感情移入”到音乐作品、形象中去,是演唱成功的前提。

记忆在声乐技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有很大作用。声乐教育中有两类重要记忆。一类是与嗓音的发声官能技术相联系的基本感觉记忆,另一类是把艺术创造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统一的艺术表演的记忆。记忆可以积累而形成教养,还可以通过提炼成为直觉与灵感的资料。而教养对于音乐理解与欣赏,直觉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均关系重大。记忆可以分为学习、保持与记忆三个阶段,其中记忆阶段又可分为回忆与再认。因此对资料的学习和对作品的音乐分析,会通过保持而影响到技术的掌握和节目的表演。记忆中的回忆,有助于迅速重新学会被遗忘的技术与音乐。再认因不像回忆那样必须发现其客体,而具有便于转移的特征。在声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新乐曲中再认曾经学到过的技术与音乐成分,来帮助他迅速掌握新乐曲与新的技术。

注意力涉及歌唱者音乐观念与音乐感等声乐基本因素的养成。教师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和学生发展阶段有关。就学声乐技术而言,学生应首先集中注意于,教师提示他的发声器官活动方面,其次集中于发声官能的控制方面。而在表演时,则应妥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对声乐艺术的专注,应是声乐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也是希望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上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声乐教育论文范文5

意大利语在歌唱训练中之所以重要,首先是意大利拥有大量的声乐作品,尤其在17至18世纪之间,意大利作曲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这些作品不仅优美动听,深受中外歌唱家的喜爱,更是在歌唱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不仅许多国外的音乐院校中把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做为歌唱训练的基础课程,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歌唱训练中也都是声乐学生的必唱曲目,在广东省的歌唱训练中,意大利语歌曲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广东省每个市级城市都建立有艺术院校。尤其在广州市,除星海音乐学院外,还有十余所院校招收艺术类学生,且大都招收声乐学生。为了公正和科学的招生,广东省十多年前就实行了普通高校招生的统一考试,近年来,每年都有几千声乐考生参加考试。2010年起,又制定了音乐术科考试声乐卷的规定曲目。其中上卷有中国歌曲66首,下卷有32首,外国歌曲有32首。在外国歌曲中德语歌曲2首,法语歌曲2首,意大利语歌曲28首。意大利语歌曲约占外文歌曲的87.5%。2011年至2013年,在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的招生考试(广东省)中,考生的规定曲目共有298首,外国歌曲共131首,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有115首。约占外文歌曲的87.7%。可见在广东省的声乐教育中重视意大利语歌曲的程度。在大学的声乐教学中,意大利语歌曲在外国歌曲的教学曲目中仍占有的最大的比例。以深圳大学2012年的声乐考试为例。在2011级学生的声乐考试中,共有考试曲目56首,外国歌曲有25首,全部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约占所有考试曲目的44.6%。在10级的声乐考试中,共有考试曲目38首,在15首外国歌曲中,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14首,约占所有考试曲目的36.4%。

二、意大利语在广东声乐教育中的作用

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意大利语歌曲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入学考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意大利语歌曲的歌词是意大利语,自然意大利语在声乐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就广东省声乐教育中学习意大利语歌曲的作用做进一步的阐述。

(一)学习意大利语歌曲有利于嗓音开发

笔者曾担任几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评分老师,在广东高等学校也做了十余年的声乐教育工作。记得在广东省做联考评委时,与一位星海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谈起了广东本土的声乐考生情况,他认为,广东的考生嗓音条件相对外省总是差一些,可能是因为在成长期间偏爱歌唱流行歌曲造成的,本人也有同感。笔者常常到外地招生,发现好嗓音的考生远远高于广东本土的考生,尤其是北方的考生。从大多广东声乐生源的情况分析,广东生源嗓音条件劣于一些省份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声习惯,二是说话习惯。先来分析广东考生的发声习惯。笔者也教过不是少广东本土的考生,通过交谈发现,广东本土的考生有不少在学习唱歌的启蒙阶段,都是以学唱流行歌曲开始的。笔者并不反对学唱流行歌曲,但有些流行歌曲的唱法对歌者的歌唱习惯无疑是有害的。在我国的流行歌曲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唱法:气声唱法、口语唱法、朦胧唱法、摇滚唱法、民歌风唱法和实力派唱法,其中对歌唱发声最不利的可能就是港台唱法中的气声唱法或朦胧唱法。模仿此种唱法的歌者对发声几乎没有要求,许多人唱歌时爱伸脖子,耸肩膀,抬胸,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漏气、吊着喉头唱的毛病,也就是说由于歌唱习惯的错误导致唱不出好听的音色,也不能有效的扩展音域。在演唱意大利歌曲的时候,这些不良习惯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再来分析广东人的说话习惯。在广东生长,且未受过发声训练的人中,用粤语说话时多倾向用嘴皮子,俗话说:白话就是嘴皮子的功夫。它不像普通话,要打开些口腔。粤语基本上依赖于唇齿和舌尖的活动来发音。吐出的字音向前,口腔内形状平扁。例如粤语中的:小、想、点、着、色、到、基、心、全、手。粤语拼音为:siu2soeng2dian2ze2sik1dou3gei1sam1cyun4sau2。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粤语发音的归韵,嘴型最后基本上都是紧闭着的,在发音过程中,后牙关不需要上下打开,口腔活动力不大。无论是张开发音的第一下,还是最后字音的落下,都不象普通话发音那样,需要活动整个口腔。至于美声的发声,更需要在歌唱时保持打哈欠的状态,而粤语的发音恰恰有违于美声发声中打开腔体、以腔领字的方法。显然,用说话时“扁”的状态歌唱,不会得到竖和立的歌唱状态。因此,常年说粤语的人学习美声大都没有说普通话的那么容易训练。

(二)意大利语歌曲训练有利于提高歌唱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出,普通话比广东话的发音有利于唱歌。然而,就歌唱和歌唱训练而言,意大利语比普通话、德语、法语等世界其它语种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这是因为,在意大利语音中元音多,发音竖,母音带有掩盖色彩。比如意大利的a母音就不像我国的a母音那么开放,掩盖的a有利于放低喉位,使声音竖起来。要想获得有利于歌唱的发音习惯,进而形成正确的歌唱习惯,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大量演唱意大利语歌曲。意大利语歌曲曲目很多,适合于歌唱训练的曲目也非常丰富。这些曲目大都连贯缓慢,很适合训练歌唱时的气息和声音的统一,尤其对于那些广东生源中方法不正确,曾经滥唱流行的学生来说很有作用。在科学的方法指导下,唱到一定数量的意大利歌曲的后,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学生大都能做到在打哈欠的状态下,喉位相对稳定、声音连贯统一、气息流畅、音域拓展、具有歌唱的表现力。恰如著名声乐教育家赵梅伯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声乐作品中我认为对学生发声最有帮助并能培养一种好的演出基础的是早期的意大利作品……”也许有人会困惑,掌握美声歌唱方法是否只有利于演唱意大利或其他外国作品呢?是否有利于演唱中国作品呢?从我国多年的声乐教学与实践来看,对于演唱中国作品也是十分有利的。2007年金铁霖在深圳当“荔枝杯”评委时曾谈到,他去过东欧、西欧等许多国家调研过当地的歌唱方法,发现最科学的还是意大利的歌唱方法。我们知道,金铁霖是主要教授民族唱法的老师,但从他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来看,他民族声乐的基础教学,采用的还是意大利美声唱法。那么,有人可能会担忧,学习美声唱法是否适合流行歌曲的演唱呢?掌握美声唱法是否与演唱流行歌曲有矛盾呢?或者说对演唱流行歌曲是否有利呢?可以肯定的说,学习美声唱法与演唱流行歌曲是不矛盾的,甚至是有利的。比如毛阿敏、唯伟都学过多年的美声,并没影响她们成为著名歌星。在深圳还有位学习美声唱法本科毕业的歌手,在80年代曾连续三年参加过深圳市最高级别的“荔枝杯”声乐大赛,第一年是美声唱法,第二年是民族唱法,第三年是通俗唱法,三年比赛每种唱法均获得了金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当然,有些流行歌曲对于共鸣、音量和音域等技巧没有太多的要求,甚至基本上不需要。为此,对于具有美声基础的歌手也应该有能力决定取舍运用美声的技巧,以适应流行歌曲内容、风格的需要,把歌曲感情和风格的把握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意大利语在广东省声乐教育中的现状与展望

在党的第十七届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策。从广东省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只在经济领域快速增长是远远不够的,在文化领域,包括音乐事业的发展,都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可以看到,广东省的文化诉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比如,在深圳大学就有两位学生考入意大利音乐学院就读研究生。还有位毕业意大利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也分配到了深圳大学任教。在广州音乐院校集中的学校自然有更多的学生前往意大利深造。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更多希望到意大利深造的学生却由于没有学习意大利语的环境而苦恼。这是因为广东省许多艺术院校学校都没有专职的意大利语教师,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教意大利语歌曲的老师并未正规的学习过意大利语,使学生反而形成了许多难以纠正的不良发音习惯。纵观整个广东省的声乐教育,我们也观察到,学习意大利在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具有良好意大利语水平的人才。比如,让具有意大利留学或正规学习过意大利语的声乐教师,除担任声乐教学外,还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事意大利语的教学。如某些学校没有相关的意大利语人才,有关领导应该重视专门培养,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其次,制定出广东省统一的意大利语教学大纲,在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教学计划等方面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再次,广东省应注重有关意大利语教学、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制定出适合广东省意大利教学的教材,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做出切合实际的修改。最后,应注意对于担任声乐专业意大利语教师的培训,每年聘请意大利专家为全省的意大利语教师上课,并进行结业考试,作为教师水平及职称晋级的凭证。

声乐教育论文范文6

一、声乐教育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

美声唱法在意大利又称其为:美歌唱法,其原意是指美好的歌声,而传到中国就改称为美声唱法。

早在十六世纪,欧洲的意大利就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使其变成了世界级歌唱家的摇篮。在当时的意大利,就开始了声乐教育,这为以后的诞生美声唱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美声唱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欧洲美声唱法正式形成还归结于意大利的歌剧的产生。

在十七世纪,意大利的正歌剧已经正式诞生,而到了十八世纪末期,欧洲的声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歌唱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时代。欧洲的美声唱法是由意大利歌剧艺术演变而来,并且不断发展和进步,才形成了现代的美声唱法。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美声唱法渐渐成为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在这之后,音乐界也把它们统称为美声唱法。

在这段时期,在欧洲的整个声乐的表演领域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当时的艺术家们崇尚美好,要求自由的生活,追求个性解放,这些也影响到了欧洲的声乐艺术发展。声乐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相对完整的美声演唱体系。

二、声乐教育中西方美声音乐艺术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声乐艺术主要是有上个世纪传入我国的欧洲美声唱法与中国的传统音乐相结合而成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声演唱艺术,几乎完全中国化的美声演唱。我相信,如果把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的唱法相融合,那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就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流传开来,以此让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离我们不再遥远。

(一)欧洲美声唱法的传入与借鉴

欧洲的美声唱法在我国要与民族音乐的交融,这就要求在保留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和一些科学成分的同时,逐步进行融合,使之形成符合我国人民审美情趣的声乐体系。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老一辈的艺术家(如:郭兰英、王昆等)的努力下,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再借鉴学习欧洲的美声唱法的长处,使我国的声乐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推动了我国的声乐事业的发展。

在此之后的音乐艺术家(如:李双江、吴雁泽等),在欧洲的美声唱法基础之上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美声唱法的民族审美特征。

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美声唱法基础上,把民族韵味彰显的特别的浓烈,这也是他们的演唱能够得到中国人民喜欢的根本所在。

(二)欧洲的美声唱法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的异同

1、欧洲的美声唱法最初是源自他们成熟的宗教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开始是源于说唱、山歌,但主要还是来源于民间戏曲。

2、欧洲的美声唱法的特点要求演唱者的发声要自然,声音要宏亮,这个演唱的音色要美妙而清纯,在过程当中要有适当的共鸣及连贯音的圆润,稳定的持续音,巧妙的滑音,特重的起音法,装饰音以及有规律的渐弱、渐强等,而中国的传统民族唱法的演唱特色主要涉及到演唱的共鸣和呼吸,润色与行腔等,其审美的核心标准是字正腔圆。

3、欧洲的美声唱法注重演唱的声音的穿透力及感染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表演,而中国的民族唱法情感的表达主要是以感动听众为目的。

正是有了以上的不同点,使得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音色具有差异性,美声所表现出来的是高亢、浑厚,而民族唱法说表现出来的是甜美而明亮。

(三)美声唱法的民族化进程

自从上个世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由于其科学性很快被国内的音乐界的艺术家们所接纳并且得到充分认可。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里,它与中国的民族唱法不断的进行碰撞、渗透、借鉴以及补充,不断的吸纳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来丰富自己,从而被中国大众所接受。

1、音色审美上的民族化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问题主要是相对于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的,它的民族化主要是在保留欧洲美声唱法的传统元素及所有的科学成分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符合中国民众的审美情趣的声乐艺术语言。

在如何体现民族性的上,我认为首先作品本身应该具有民族性,就如用优美的声音说中文和英文一样的,这种对于声音的美感是具有共性的。当作品本身的音色审美对于普遍的听者具有认同性时,这就说明美声唱法已经正式具有民族性。

如:老一辈的艺术家王昆、胡松华等,他们在欧洲美声唱法基础之上,融合了民族唱法的审美特征,所以让他们的演唱风格具有浓烈的民族韵味,这也是他们能够受到中国民众所喜欢的原因所在。

2、演唱语言的民族化

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内直接交流的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从美声唱法传入至今,它一直都在对中国民族语言的韵味美进行着不懈追求。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演唱中运用本民族的语言韵味来表现,因为民族的特征是以民族语言来体现的。所以,要使西方的美声唱法更具民族性,就主要表现在其演唱的民族语言韵味表达。既能够引起中国大众的共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

例如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吴碧霞,她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她所演唱的《春江花月夜》、《洗菜心》等民歌中,表现出特色鲜明、声音自然以及浓厚民族韵味。在民族语言与美声的交融中,她做到了把民族的语言韵味融入到美声唱法中,既丰富了我国的声乐艺术语言,也推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进步。

3、情感表达上的交融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以“声情并茂、以情带声”的表现方式,其主要是强调的以情动人。我们可以把声腔比作它的躯体,而传情则是它的灵魂所在,所以,它的演唱基本上都是和表演结合在一起的,力求“声、位、情、表”的配合,把情感表达到极致。

在现代的美声唱法中融入传统的音乐的演唱手法,加入风俗人情特点所表现的感情是细腻含蓄的,其情感的表现方式与传统的具有相似性,这样的演唱才真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染力。例如歌剧《卡门》、《茶花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