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例6篇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1

1.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会计教育进行深化改革。我国21世纪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由原来的工业经济逐步发展成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属于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知识能够有效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实现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知识带领经济发展的时代,会计这个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要与国际会计相互协调,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求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变得更加复杂,所要求具备的职业技能定位也越来越高。在科技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社会中,会计理论研究方面需要不断深化和改革,国家颁布了会计具体准则的实施办法,所以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随着国有经济的转变而逐渐变化。变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记账方法转变;由报账型向管理型与决策性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

2.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养,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我国的政治主要方向,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学习认识能力、工作实践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进行创新,让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操作,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会计的职业道德,让会计人员更加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能够改变我国会计教育落后状况

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需要由知识积累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继续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制度为主要培训的出发点,从而使教育培训内容不断创新,作为培训部门我们要协调好会计继续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之间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及时调整与教育模式转换之间的衔接,我们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会计培训教育的经验,培养出合格的中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事业单位缺乏对继续教育认识和重视

企事业单位缺乏对会计部门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对提高会计业务水平不够重视,不愿意多投入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有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了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不安排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列入员工职业培训教育计划当中。

2.集中培训和培训内容的问题突出

我国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会计人员学历不同他们接受的能力自然存在差异性,在现阶段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是集中培训,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填鸭式的方法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样的培训方式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存在单一性,培训教材不分主次高低,培训对象不分企事业单位,培训范围不分地区,结果培训内容与工作实际情况不符,很难学以致用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陈旧,培训形式及考核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现在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了解,影响工作质量。培训教材的陈旧影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要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培养符合科技发展的会计人员。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采用面授的培训形式,虽然这样的形式非常直观,但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很多不便,有时势必会影响工作。在接受继续教育期间很难始终坚持学习,培训期满后很多学员难以得到真实的收获。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主要的考核采取签到和一份试卷的形式完成考核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课前签到考核形同虚设,甚至有些会计人员不参加培训学习,在考试时抄抄写写,这样的考核毫无意义可言,没有达到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使继续教育更流于形式。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帮助企事业单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重视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这样才能提高单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综合能力

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体是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因此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我们对于培训机构应该采用竞争的方式,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选择综合能力强的培训机构,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师资队伍,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质量。

3.开展网络教育培训方式

21世纪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我们应该推行网络教育的培训模式,而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更加生动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将枯燥的学习教育模式变得生动起来,这样还能有效节约继续教育的成本。在网络普及的社会中,可以采取多模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方法,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

4.开展会计从业人员征文奖励活动,提高教育培训内容

我们要不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征文活动,让企业当中的会计管理工作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谈谈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在参加继续教育的会计从业人员中挑选优秀的人员谈谈培训过程中职业感悟。

四、总结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会计队伍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I作水平和质量,而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队伍素质的主要手段。本文针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前言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又称继续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知识与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会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服务于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坚实的基础性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近年来,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准则的陆续出台,涉及会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会计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新形势下,现有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法制观念已不能满足需求,比如,被审计单位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法规、准则理解不到位或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下岗职工当会计,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和风险。能否适应时展的步伐是摆在每一个会计人员面前的严峻课题,知识陈旧、观念老化、技术落后而又不思进取的会计人员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会计队伍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因此,探索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会计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够重视

大多数单位重视对本单位业务部门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业务水平,而用于对会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学习经费投入得很少。另外,继续教育往往在理论导向和实际操作方面主要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培训上,对于职业道德等方面关注较少。并且,有的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节约开支,不愿安排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可见,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应该有所提高,在制度和物质上应给予支持。

2.会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大部分会计只是为了应付会计证的年检而接受继续教育,存在着做表面文章,缺课、少课、应付考试等现象。重要的是一些在岗会计人员对继续教育中的部分内容缺乏学习积极性,认为与自己目前所在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沾边,也暴露出了继续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病。可见,会计人员自身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如果会计人员不从思想和行动上切实重视继续教育,即便是参加了继续教育,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3.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包括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会计实务工作者都面临着知识更新问题。而现在的会计继续教育只重视持证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造成一部分会计管理和教研人员忽视了对日常工作中较少用到的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必然会使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不被包含在继续教育的范围之中,结果导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过于单一

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多为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办学组织。这些社会培训场所教学设备简单,教学环境简陋,还不适应大规模的培训需要,并且存在一定的功利性,管理不严,应付了事。目前在许多地方,可以开展会计继续教育的机构主要是各级会计函授学校或财政部门所属的会计教育中心,其他单位或组织很难进入这一领域。

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师资过于单一

在会计继续教育中,师资配备缺乏统一规划,专职从事此项工作的教师数量不足,培训师资来源较为单一且不稳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大中专院校会计学教师、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财政税务部门有关人员以及当地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员。可见,师资问题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转贴于

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落后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所采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对与会计人员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缺乏培训,特别是在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对工作有较大影响。可见,培训教材的落后也已经阻碍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会计人员培训教材也必须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

三、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建议

1.提高用人单位和会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扩大接受继续教育人员的范围

必须强化主管领导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会计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进行新规章、新准则、新制度、新业务的学习。具体措施包括安排培训时间、报销培训费用、考核培训效果等。对于会计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会计人员的自觉学习意识,使他们真正理解继续教育的意义,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

2.提高培训机构、师资和教材的水平

开展继续教育较成熟的组织或机构至少包括企业、学校、职业和学术组织3个方面。不同工作的会计岗位所接受教育的培训机构有所不同,这样在会计的继续教育方面能够更有针对性,并且能够在本质上提高会计队伍的水平。建立由专家组审定的师资认证体系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好方法。并且,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接受继续教育人员的需要,要运用不同领域的师资力量,这样教育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有所扩展,会计人员既要学习专业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加强对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既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经营管理、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13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会计;继续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173-01

一、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需要,更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1)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切实加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力度,才能真正贯彻终身教育理念。(2)会计继续教育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通过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继续教育培训,将最新的知识、技术传播给会计人员,培养大量的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需要。

2.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是我国会计法规的要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持证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明确要求,会计人员每年接受面授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完成情况作为会计人员任职、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自我知识补充的必经之路。会计人员要想自我完善与发展,应积极加强对自我知识的补充,不仅是通过社会组织的学习,更要主动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和加强个人素养,更好地为单位和社会服务。

二、目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监管缺位,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不力,对培训过程缺乏规范审核。

2.继续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继续教育培训所用的学习教材每年基本相同,内容过于单一,使得会计人员积极性大为降低。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使学员培训效果不佳,而自学的方式在时间上很难量化,形式化现象严重。

3.会计人员自身缺少继续教育的主动意识,认为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日常工作,再学习再培训的动力不足。

4.有的单位领导缺乏重视,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持消极态度。

三、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对策)

1.财政部门对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指导和监督。

2.师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应选聘优秀培训教师,构建开放的师资网络,稳定教师队伍,以适合当今会计继续教育的发展。

3.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开放性、自主性教学方式。(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网络培训、电教式教学、参加会计类考试培训等,会计人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班次听课,这样既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所学知识真地能被用到实处。(2)在教学内容上尝试新的方式。比如采取互动式教学,学员之间相互学习解答;或向学员提供当期的会计资讯,解答目前所处领域的疑惑,传授最新鲜的理论知识;也可以由会计人员提一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通过上课达到理论与实际的高度融合。

4.加大宣传力度,要取得单位领导的积极支持,为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创造良好条件。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4

(一)“市场经济”引发困顿的假说与质疑一些人试图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滞后的问题,他们认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困顿与市场经济大有关系。特别是在一个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呼声很高,人们把高校继续教育等同于“市场教育”,崇尚“利益至上”。许多高校都以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继续教育,在优化专业结构、量化课程体系、调整办学方向等核心环节,均以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为主线,利大大做、利小小做、无利不做的行为方式似乎已是惯例,并成为部分大学牟取利益的“有力”根据。更有甚者,在利益驱动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市场竞争蜕变为利益竞争,为争生源而互为对手、为高效益而无章收费、为扩大影响而虚假宣传的事件时有发生。而领域内功利主义泛滥,又使高校继续教育整体滞留在市场与利益的冲突之中,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被忽视,以至于以人为教育之本还是以人为发展之本,推进社会发展还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人的素质还是提高人的学历,这些问题成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最为尴尬的难题。因而,虽然高校继续教育已构建了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社会培训教育、证书考试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等多样化教育体系,但事实上迄今仍未能为转型发展营造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粗看此论,似乎言之有据,然细究则疑点很多。从形成“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思想,到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再到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问题之多、阻力之强、困难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个充满变数的时期,却恰恰是高校继续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辉煌阶段。同时,放眼世界,在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不但不是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阻力,反而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认为市场经济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产生的原因,是否有些过于偏颇?

(二)“全面依托”致使困顿的假说与质疑有研究者认为,“全面依托”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在过去很长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只是承担了“学历补偿”的职能,并不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国民教育体系而存在。因此,国家对这种“学历补偿教育”所设计的“全面依托”模式,就显得主体性与长远性不足,尤其是所设计的教育资源主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培养目标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相同水平,教学力量由高等教育师资承担、教学内容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等硬约束,带有明显的应时痕迹。应当肯定,这种对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单“全面依托”,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存续和传播有着积极意义和实际作用,但却使高校继续教育成为一种既没有独立教育场所和师资队伍,又没有独立教育资源和用人权的“皮包教育”,仅是一种教育载体而非教育实体。在这种语境下,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已不是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取决于系统外的其他因素。这种观点确有可圈之处,但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建国以来,在当时高校办学条件极端困难和办学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形下,高校继续教育还能在这种“全面依托”的实施中,顺利完成了由扫盲教育到专业教育、由专业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多次转型发展。现在我国高校全面发展,办学环境、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育人方式等一片大好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在“全面依托”的惯性下,理应从学校获得更大的支持、更多的资源,使之成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必要支撑。显然,如果要把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问题简单归结于“全面依托”,还有颇多的地方需要商榷。

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的原因分析

从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设计与社会发展、转型目标与文化使命、转型行为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一个与所有事实最为接近的新认识,揭示转型发展困顿的真正内在根源已如箭在弦。

(一)转型设计与实践探索相剥离进入新世纪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设计与实践探索相互剥离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型的顶层设计缺失。随着高校继续教育国家职能部门的教育部成人教育司的撤并,改革开放后建立起来的完善的高校成人教育政府职能体系随之消失。政府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主要体现在“将招生多少人、毕业多少人、计划培训多少人,要完成培训计划多少人”等具体量化指标设计上,而把转型发展的战略设计交给社会和市场。社会和市场只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而存在,并非社会实体,绝不可能承担起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调控与协调职能,以至转型设计只是作为一种理念长期存在于纸面之上。二是实践探索盲目。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的实践探索可谓风生水起,每一所高校都制订继续教育发展规划,但都是一些以本校需求为原点的自我设计,难以解答以下战略性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树立自我个性的社会品牌,在新技术时代下传统学历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推进社会发展与促进自身发展之间是否能够找到协调之道?在社会大变迁的浪潮中是彰显应有地位还是被边缘化?把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设计置于多重矛盾的拷问中,是继续教育产业化的遗症。新世纪之初,我国“教育产业化”甚嚣尘上。一些人挪用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继续教育尤其是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在以教育成本分摊为主导的机制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现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利于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增长。由此,关于高校继续教育应由市场和社会主导的言论盛极一时。一些人则片面运用国有企业改制的思路来“改造”高校继续教育,目标管理、自负盈亏、效益优先等功利性办学活动空前火热,而基于高校继续教育使命与责任的转型设计则无人问津。尽管目前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国家也重新承担起转型设计的责任,但积重难返,这又将是一个充满变数与反复的艰难过程。

(二)转型目标与文化使命相径庭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源泉是文化发展,但它的转型目标却常与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失之交臂,甚至大相径庭。只要分析大多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规划,就会发现“真金白银”已赫然成为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细致而坚决地规定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自考助学、远程教育的高额创收任务,有的高校甚至连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都下达了不等的创收指标。而对于如何改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质量、增长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要害环节,大多描述简单,甚至一笔带过,至于如何履行传承文化、推进文化、发展文化的历史使命,则表现出整体性缄默。不难想象,在浮躁而单一的市场逐利的环境下,要完成创收指标,高校继续教育须付出何等艰辛的努力,而由此所产生的恶性竞争、无序发展、功利办学、行政垄断等恶果,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将带来巨大阻碍。当然,这里有体制的原因,包括政府和学校过多的干预,高校继续教育缺乏自主性;继续教育资源在校际之间和校内分配不公平等。但深究其原因,传统文化失忆当是主因之一,但凡此种种问题,莫不与文化缺失有关。放眼中国古代文明,传统文化教育以养成君子为教育目标,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养国子以道”,通过知识传授、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学识、道德和艺术入手,进行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的培养,力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顺乎学生的禀赋而予以提升。这些中国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理想,可以说是现代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灵魂,失去这种文化的滋养,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必定沦为不伦不类的企业转型摹版。

(三)转型行为与法制建设相脱离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行为往往游离在社会法制建设体系之外,国家多以“规定”、“决定”、“意见”、“细则”、“政策”等形式来指导转型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国家关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政策与方针出台的密度与强度可谓世之罕见,对转型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我国法制社会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今天,与法律的长效性、强制性、普适性相比较,政策的时效性、狭隘性、局限性的软肋也不断显现。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少了法律法规的刚性支撑,国家相关政策的针对性泛化、权威性弱化、实用性虚化的现象就难以遏制,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一些重大举措出台就像“空中阁楼”,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就如“缘木求鱼”。致使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行为既难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有力支持,又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发展战略框架之外徊徘,处于两难窘境。这种状态是高校继续教育运动化的必然因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高校成人专业化教育以及改革开放之初的高校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实质上都是高校继续教育运动化的现实表象。勿庸置疑,运动化在客观上确实扩大了高校继续教育规模,提高了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影响,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路径依赖”的闭锁效应下,政府和社会不再把高校继续教育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国民教育体系来对待,而把它作为一种可变的、可代替的,甚至可有可无的政治化运动。在那种“既为运动何需法律”已成社会惯性思维的大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转型行为与社会法制建设相分离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启示

深刻反思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困顿的原因,在带来深刻教训的同时,也带来了有益启迪,促使我们对过去一些传统理念和习惯行为进行理性的批判与重构。

(一)从“成才”转向“成人”是转型发展的认识论基础倡导从“成才”转向“成人”,就是要吸取以往“由于指导思想不明,造成转型发展目标迷惘”的教训,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奠定认知论基础。它既是对“成人”与“成才”谁为转型发展主导的重新审定,又申明了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目标决不仅仅是让“人”获得某种技能、某些知识和某类文凭,而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全面变革。其中,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成人”概念,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覆盖转型发展的全方面。这就要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内树立鲜明的“成人”主体意识,放弃以往片面性的“使人成才”认识与方式,向全社会晓喻“认识成人、了解成人、关爱成人”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促人成长、使人成才、助人成功”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行进空间。在孔子关于“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教育思想的映照下,把曾经由于片面推行“成才”认识而引发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文凭教育、闭锁教育,转变为彰显“成人”特质的素质教育、探究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进而把那些思维陈旧、心理封闭的人转变为思想开放和人格健全的人;把那些崇尚“官本位”、庸俗关系的人转变为有道德和有修养的人;把那些重德轻能、重道轻器的人转变为德能兼备和博学精业的人;把那些视野狭窄、固步自封的人转变为敢于创新和勇于探索的人;把那些醉心功利、唯利是图的人转变为富有理想和不计得失的人。诚然,这种转型主题的变迁,决非一蹴而就,必定有一个自我反思与自我跨越的曲折过程,甚至是一个反复变化的过程,需要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从“教育”归向“文化”是转型发展的方法论选择从“教育”归向“文化”源于“因转型发展的视野狭窄,导致转型发展路径不畅”的教训和启示。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诉求,细检高校历史文化脉络以及高校继续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教书育人、学术积累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进步、文明传承的历史,是中国千年书院文化的积淀与承继,承载着“造就大批文化精英、传承和发展优良文化”的双重使命与责任。这些不仅是高校继续教育立身之本,还是自我转型发展的方法论选择。而在一个时期内,许多高校总是从继续教育本身去寻找转型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很少从高校继续教育与文化血脉的视阈探索和发现新的思路与新的方向,以至在对应“转型发展的取向何方”、“转型发展的路径何在”、“转型发展的方式为何”等现实问题时,无法给予充满正能量的应答,更不要说提出富有引领意义的实践指南了,只能“就教育论教育”,甚至套用其他观念“自圆其说”,致使转型发展的路径淤塞。可以说,从“教育”归向“文化”,是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的方法抉择。这就吁求高校继续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文化”的力量与作用。一方面,要有“以文化转型发展为魂”的坚定信念。高度重视文化在推动转型发展中的深层价值依托和强大精神动力,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引入科技、知识、技能和信息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为转型发展积累厚实的文化贮备,提升转型水平与层次,达到以文化传承推进转型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有“以文化为转型发展之径”的坚守。反对功利性学习,强调人格培养;张扬独立的人文精神,反对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提倡开门办学,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风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尊师爱生的学风;提倡学术创新,兼收百家之长,为现代文化发展创造新的文化元素,让转型发展的时代人文精神高扬。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利用

财政部于1998年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继续教育的目标、对象、受训时间等做了详细规定,2005年9月又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做了必要的补充。

一、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妥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成败。当前,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存在如下问题:

1.知识更新速度慢

会计人员需要及时学习新的会计知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但是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更新速度偏慢,从新会计准则制定到会计培训教材编写出版往往要一年左右,使继续教育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2.知识面太窄

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经济业务的核算,还要懂得管理,更要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当前的继续教育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会计培训的内容局限于新的会计准则的讲解,对会计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审计、税法等相关知识不能融入到会计教学过程中去,使培训的知识面偏窄,同时,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理解和应用。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不合理

1.缺乏互动的教学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由专业老师讲授最新的财会法规,对其中的难懂的内容做必要的解释说明。这种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整个过程缺乏交流,不能形成一个互动性的过程。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与讲解的内容并不相关,因此对讲解没有关注的热情,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2.“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不同学员的差异

参加会计培训的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千差万别,个人的会计专业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关注点也就不同。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或者说是无视这种差异,致使基础好的学员感觉学不到新的东西,感觉没有听的必要;基础差的学员感觉跟不上授课的步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3.短期培训无法满足不断学习的需要

目前,通过短期培训方式进行的会计继续教育一方面给教授人员带来了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在短时间内让学员融会贯通大量的知识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划重点的方式敷衍了事;学员由于不能很快地消化所学知识,只能被动的记忆教学内容。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与继续教育“持续不断”的学习原则相悖,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

(三)会计继续教育的主客体

1.培训人员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会计教材侧重于理论的介绍,相关的案例分析也不可能涉及到所有行业领域。当前,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者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无法将抽象的理论介绍转换为生动、实际的业务活动。当前,急需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授课方式,这既有利于学员接受新的知识,也使得枯燥的说教变的生动有趣和贴近实际。

2.继续教育学习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

继续教育的对象——会计从业人员是影响整个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会计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也落在会计从业人员身上,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一些会计人员把会计继续教育视为一种负担,整个培训过程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接受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最后的过关考试,使继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转贴于

二、提高继续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大力推广网路化教学

会计继续教育需要一种符合新的时代、新教育思想观念、新从业需要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对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培训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技术支持,建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速、互动、功能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各种网络的丰富,实现上网条件对大多数会计人员是可以具备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部分会计人员可能难以抽出整体的时间参加集中培训,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职人员可以相对自主的掌握学习时间,既不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又可以学习到财会方面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库,让自己及时参加会计知识的更新培训,避免知识老化,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电子书籍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成本要比纸质书本快速得多,而且可以随时更正其中的错误之处,因此,用电子教程代替纸质教程可以有效避免纸质书籍编写时间长带来的教材内容更新时效性差的问题。

以往会计继续教育欠缺互动性的问题,现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可以有效解决。在网络教学资源上,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各种视频、动画,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化,更贴近现实的工作环境;在内容选择上,学员可以自主点播、选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并通过留言、论坛等途径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个体化、自主化。为完善网路继续教学需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会计继续教育网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的存储,即学员在什么地方获取各种资源。根据我国的现状,可以在我国财政机构和会计学会所属网站上开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栏,负责新的会计准则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的等。二是资料的传输,即学员如何获取所需资料。可以通过实名注册将学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编号作为唯一的登录名,用户注册登记后可以登录到相应的网站下载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料,在论坛或者留言板上、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三是客户终端的问题。这是需要学员自己解决的问题,随着电脑价格和网络费用的降低,普通会计人员完全有能力具备上网学习的经济条件。

2.会计继续教育的“软件”配套

(1)教学材料编写

教学材料编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财政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富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使教材包括财会知识的更新,涵盖国家新颁布的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当前会计领域出现的新型知识等,还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语音、演示、视频资料等丰富整个教学内容。网路化的教材要图文并茂,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解会计知识,使会计人员更容易接受,便于其自己学习和理解。

(2)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持作用

高等财经院校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机构,在会计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一方面,财经类高校具有大量财会人才,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理论甚至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革,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理论性的教育资料(如文字资料、多媒体件、教学录像片等);另一方面,高校机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充分结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经“智力加工”后以适当的形式反应到新的会计理论中,并把这些新理论充实到会计继续教育的网站资源中去,进行实时互动服务。

(3)会计软件的配套更新

国内的优秀财务软件开发企业,必须紧跟会计政策、法规的步伐,做好软件的更新、升级工作;此外,在软件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降低使用费用,扩大会计软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外资企业方面,外国软件不完全符合我国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通过国家评审,因此,用户需在有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外国软件。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并用互补

网络教学以其极大的优势理应成为最受推崇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但当前我国还客观上存在着不能实现网上学习的会计人员。另外,其他教学模式也具有网络教学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应该坚持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方针。对于继续采用课堂教学的地区应注意以下方面:

1.引入市场竞争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会计继续教育的大方针需要由国家会计主管部门制定,例如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等。在相关的会计继续教育机构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招标”和“竞争上岗”,即对这些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提供者进行选择,选择其中的优秀机构作为指定的培训网点,使其获得相应的服务报酬,相应的还要对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经费的行政分级划拨方式进改革。

2.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授课老师应该是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授课教师应该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参训人员积极参与自由探讨,在课堂上提出工作中碰到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的问题作为活的案例,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还要注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的水平差异,初、中、高级会计人员接受教育的内容应当不一致,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分批次、分层次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课堂交流,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会计继续教育论文范文6

会计继续教育为适应新的形势,教学实践应满足广大会计学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需要。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实现继续教育工作,已成为会计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对会计继续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证分析, 提出开展会计继续教育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我国会计继续教育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需要各方面作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会计继续教育之效果。

【关键词】

会计继续教育 教学实践 存在问题 对策

一、继续教育的涵义

( 一) 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我国的教育是学历教育, 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继续教育是相对于学历教育提出的, 又称为后续教育, 是指人在完成正规学历( 可以是全部正规教育, 也可以是部分正规教育) 参加工作后, 为了适应社会需要, 而重新以各种方式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实质上它是学历教育的延伸、继续、扩大和发展。

(二) 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适当与否, 直接影响到会计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成败。根据教育三维学说。会计教育的内容即是会计领域维。显然领域维应根据教育对象来判定它的范围。教育内容应涵盖学科种类、理论主体、相关知识等。

二、当前会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思想认识程度不够

目前, 企业领导和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多数企业领导认为, 会计人员已经定岗定编, 如果外出学习, 会影响目前的工作, 会计人员凭借现有的知识足以承担现在的工作, 对于一些新知识和新内容靠自学就能解决; 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认识不高, 往往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借口, 把业务学习时间安排在业余或节假日, 并一再压缩学习时间, 使正常的业务学习难以保证。

( 二) 管理体制不规范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由财政部门负责组织, 培训场所和师资队伍的组成由财政部门指定, 但在实际执行中,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单位约有 33% 以上为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办学组织, 场所混乱, 为规范管理留下隐患。有的培训原定一周时间, 实际只上课两三天; 有的培训班组织纪律松散, 学员自愿听讲; 有的主讲人员是一些非财务专业的行政官员, 所讲内容与主题相差甚远等等, 这一切导致了培训费用高、质量低。

( 三) 教育形式少, 教学方法单调

我国企事业会计继续教育形式有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其中接受培训主要包括财政部门管理机构组织的培训及批准的培训单位组织的培训, 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 正在普通院校接受国家承认的会计专业学历教育, 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形式教育; 自学的形式包括部门或单位自行组织的业务学习,岗位培训, 承担的课题研究, 参加上一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

( 四) 师资队伍配备不合理

要培养跨世纪的能够掌握高新技术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就必须建设一支适应继续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据调查, 目前担任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绝大多数不符合相应的教学资格, 是造成继续教育师资配备不合理的直接原因。如承担高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学人员一般应具备教授或高级专业职称( 资格) 以及相应水平的政府公务员, 但在实际执行时, 并非如此。

三、完善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 一) 加强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

为保证会计继续教育顺利实施, 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认识, 要他们重视和支持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把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更新完善作为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特别是企事业单位, 应把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企事业发展结合起来, 积极筹划, 预先安排。应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保证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努力实现培训工作三统一, 即: 统一组织领导, 统一安排布置, 统一培训内容。

( 二) 加强会计继续教育的管理

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 教育的目标、职责、内容、方法等有着根本的区别, 因此, 应根据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来加强继续教育管理。应建章立制, 依法管理,要求各主管部门、基层单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与财政部总体方向一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 使整个会计继续教育计划安排能协调一致的权力。为此, 应采取三个结合: 一是与会计从业资格证相结合, 对不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 不对其会计从业资格证年审, 情节严重的要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二是与会计工作岗位相结合, 对拒绝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 建议调离会计岗位, 实行委派制的应予以除名; 三是与职称聘任相结合, 凡无故不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 不得聘任专业技术职称, 已聘者应予以解聘或高职低聘。

( 三) 科学规划培训层次, 注重内容和形式

会计人员的年龄、专业学历、从事会计专业年限各有不同, 其会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在培训中要注意层次性。从继续教育实际工作看, 现在普遍没分高、中、初层次培训, 而是混合办班培训; 按规定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应多种, 并分层次培训; 内容安排上既要重视专业技术也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为此,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应分为高级和中初级多层次培训。对高级层次的会计人员应进行提高培训, 主要侧重于会计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训; 对中、初级人员培训应以基础性、实用性知识为主。

( 四) 要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培训工作的主体, 其强弱直接影响着培训的效果, 关系到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成败。为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必须强化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 要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要选派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或学习访问, 以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 更新知识, 了解国内外财会理论的前沿动态,使老师高屋建瓴地搞好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其次,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去大中型企事业、会计师事务所实践调研,熟悉了解企事业会计实际, 加强调研工作, 及时发现企事业会计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传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次, 聘请有关专家、政府官员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经理为兼职教师和顾问, 通过学术报告、研讨会等形式就会计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以及就如何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研讨。

参考文献:

[ 1] 武珂新. 浅谈会计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平原大学学报, 2001, 18( 3) : 78, 79.

[ 2] 李兆华, 徐金强.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浅探[ J] . 黑龙江财会, 2000( 9) : 29, 30.

[ 3] 李向前等编著, 教育资本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