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例6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1

1、增长方式的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待风险与发展问题上存在树立正确的观念难、坚持正确的观念更难的现象,存在很多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银行这个行业风险的滞后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征。一些经营者不太容易正视风险,不愿意放弃隐含过高风险的市场机会,有的经营者也不习惯用长期稳定的利润标准衡量业绩,相反却热衷于对个别年度利润的评价,不考虑对风险的拨备和对利润的冲减,使表面上的高收益与实际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之前有很大差距。结果是长期以来在我国银行发展史上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与风险大量累计、资产质量下降不断交替出现的怪圈。近年来,这类非理性的行为仍在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是,规模扩张似乎成为某些银行业绩的唯一衡量尺度,而长期稳定的利润却不太被评价,作为以风险为基本经营特征的银行,这些做法和评价客观上对我国金融业的风险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形成负面的引导。

2、资产负债现状的差距

伴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迅速膨胀,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问题也运而生。银行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存短贷长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旦市场利率发生反常翻转,对利率敏感性强的资产和负债将带来严重的利率风险,导致银行遭受损失,严重时会危及银行的生存。20世纪70年代美国储备协会危机就是由于利率的变化引起的。

从近几年金融机构总体情况看,流动性总量仍然过剩,但短期流动性指标欠佳,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偏离监管要求较大。存款来源定期化势头减弱,但流动性管理风险增大。

数据支持。流动比率:某行流动性比率指标11.37%,较年初增加1.74个百分点,短期流动性状况较年初有所好转,但该指标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25%)相差较大。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某行流动性缺口率-582.73%,距银监会风险监管(不小于-10%)相差较大。

3、外部经营环境的差距

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特殊环境加剧了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集中。首先,信用风险受制于我国金融市场融资结构过于单一。在我国,直接融资的发展速度一直较慢,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始终不相称。我国企业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仅为2左右,美国为36、日本25。而在间接融资中的银行贷款却一直在大规模高速扩张。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为72.8,2003年前半年攀升至97.8。目前维持在95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间接融资只占40以下的比例,这种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融资严重依赖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原本可以通过直接融资领域化解和分散的信用风险却过大向商业银行集中。其次,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薄弱导致了我国系统性信用风险环境,从而加剧了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的不断积聚。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宏观信用体系没有得到同步发展。

在宏观信用环境得不到改善、全社会的信用风险向商业银行过度积累及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控制全社会90以上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而言应该是勉为其难。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环是依赖于存贷款利差收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也是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的提高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客观上都要求商业银行还是要继续扩大贷款规模。

(二)业务流程自身问题剖析

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是指直接或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不同的业务流程设计是商业银行绩效和组织结构的基础。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为直接创造价值的客户服务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后台支持流程。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客户服务流程依据目前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信贷业务流程、零售业务流程、表外业务流程、咨询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等;后台支持流程可根据各项管理活动分为综合管理流程、计划财务流程、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后勤服务流程等。

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机构日趋庞大,部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考核目标分散,使得局部与总体经营目标出现偏离,在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追求的管理背景下,为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而设立的各个控制环节,在现实中却因受部门分工的影响,往往使部门的意志成为左右事物成败的砝码,造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作分散得支离破碎,相应组织结构也越来越繁多复杂,使经营和协调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有时运营支出费用占银行收入的50左右,但是运营效益却低下,对市场变化反应迟滞。根据流程诊断的一般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业务管理环节过多,流程周期太长。以信贷业务流程为例,一笔贷款从客户提出申请到支用贷款需要经历的大大小小的环节不下二十个,主要的流程环节是:客户申请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合同审查用款条件审查客户用款,这里的受理审查、贷前调查、项目评估、风险审查、贷款审批、用款条件审查等环节基本上都是对客户资信的审查,贷前调查要写调查报告,项目评估要写评估报告,风险审查要写审查报告,贷款审批要准备审批报告,不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而且不易明确责任。不仅如此,一笔额度较大的贷款不仅要经过同级机构的多个环节,由多个部门的经办人员和主管审查,而且还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核。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一笔信贷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从客户提出申请到用款)长达数月,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尽管有些审查是必要的,但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如此高昂的管理成本和效率代价却是不可行的。

2、业务流程的设计不是为客户提供最方便的服务,缺乏差别化和多样化的服务流程。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业务流程是为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满足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流程为组织而定”,笼统地按活动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将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人合在一起,形成职能型群体,每一个职能性群体所从事的工作,对于一个完整的流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这样的组织中,从客户的需要来看,完整的业务流程常常被割离开来。国有商业银行尽管进行了很多改革,但往往热衷于权力和资源的再分配,部门设计和部门职责划分没有打破传统的思定式,而且一般是在机构调整之后再去设计连接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或只是对业务流程进行一些修补性的工作,这样形成的业务流程不可能是方便客户的流程。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僵化单一,没有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而是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划分管理权限,往往造成越是优质客户、越是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业务流程越复杂。

3、各业务流程彼此不协调,甚至存在冲突。国有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往往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自行制定,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存在重复和冲突。譬如,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设有专门的信息部门,但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流程,各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为了自身需要,都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处理流程,前台业务部门有业务信息系统,后台风险部门有管理信息系统,会计部门有会计信息系统,各流程之间的信息资料不能共享,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各口径的数据不一致,带来管理上的混乱。而且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相当部分的信息依赖手工填报和汇总,给基层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实际上,银行的各项流程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银行应该特别重视流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匹配。也就是说,不仅要对单项流程进行合理的整合,更应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之间彼此协调,减少磨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4、一些不必要的后台支持流程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部门林立,人员众多,是功能齐全的“小社会”,在一些管理层后勤服务等非业务人员在数量上甚至超过了业务人员。一些非核心业务,如员工培训、科技开发,国有商业银行也往往自我承担,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不说,质量也难以保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三)价值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分离

以利润收入与成本资产负债业务为系统列的价值流和以市场金融产品资产负债业务为系列的业务流往上自成体系,虽然二者的交汇点为资产负债业务,但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两者的轨迹往往难以重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2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

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国际、国内监管机构以及银行界重新审视银行业的金融监管。2009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对于资本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发表了一系列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标准,被业界称为“巴塞尔协议Ⅲ”。“巴塞尔协议Ⅲ”确立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更为严格的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全球一致的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必将为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运营树立新的标杆和游戏规则,也将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银行体系稳健性乃至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银行业虽然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上经受住了考验,这得益于我国银行监管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运行规则。特别是金融危机前后,银监会探索创立并于2011年4月实施的《新监管标准》,既主动吸收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成果,又考虑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实际特点,无疑是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与工具的一次中国式革新。

中国银监会的《新监管标准》,在全面评估现行审慎监管制度有效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具前瞻性、有机统一的审慎监管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成果,完善银行业审慎监管标准。二是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统筹考虑我国经济周期及金融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科学设计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等监管标准并合理确定监管要求,体现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充分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单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三是监管标准统一性和监管实践灵活性相结合。《新监管标准》统一设定适用于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同时适当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确保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新监管标准》平稳过渡。四是支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维护银行体系稳健统筹兼顾,避免《新监管标准》实施对信贷供给及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

《新监管标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新监管标准》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市场约束、“金融脱媒”和同业竞争加剧,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转变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在资本管理、流动性管理、盈利结构调整、客户选择和资源配置上积极反应,谋求经营转型。

《新监管标准》使资本约束成为商业银行的基本约束条件。这决定了商业银行需建立起以风险资产预算配置为核心的资本管理模式,实现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回报率之间的平衡。《新监管标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更严格的资本充足要求,包括资本充足率及杠杆率两大指标。在经历了2009年信贷扩张的大幅资本消耗后,如果新监管标准得以全面实施,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本短缺,而受制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约束,银行补充资本的速度远赶不上业务的扩张需求,资本受限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想保持基本或者更高的发展速度,必将以集约资本、提高资本回报水平为要求,引入风险资产或者风险资本预算方案。具体来看,商业银行在年初就应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引入资本配置机制,在经营计划、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中深化资本约束理念,改变以往重业务计划轻资本计划的现状,使资本管理在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在预算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主要产品风险资本回报水平的分析,并根据经营特点优化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客户结构和盈利结构,建立起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盈利增长方式,实现资本管理由侧重于事后考核向事前规划、事中监控、事后考核演进,增强资本管理的主动性和导向性。

《新监管标准》使流动性监管更加细致严格。这进一步强调了商业银行维持流动性的能力,也决定了商业银行需大力做好增存稳存工作。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指标从2012年开始实施,并要求过渡期结束后所有银行均要达标。可以预期,流动性监管将因为这两项新指标的引入而愈发细致,愈发严格。在中国银行业以存款为负债主要来源的资产负债结构现状下,这两项指标所涉及的高流动性资产储备和银行可用的稳定资金,实际上都与银行存款息息相关,可谓是存贷比管理的精细化延续。因此,存款的持续稳定增长,将对流动性管理及各项业务稳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2011年以来的监管实践中监管机构多次强调存贷比达标的严肃性,并已对存贷比调控成效不理想的部分商行暂停了业务准入和机构准入,并且要求除逐月月末时点存贷比达标外,每月日均存贷比也要控制在75%以下,存款时点和日均的重要性不断被彰显,“拉存款”重新成为各家银行的头等大事。面临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加息预期增强、投资担保公司等体制外变相揽储压力,各家银行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贷款投放总量和进度,重视控制贷款投放节奏,确保贷款投放均衡有序;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存款内生增长机制,既缓解监管考核压力,也使增存稳存工作落到实处。

《新监管标准》重塑商业银行客户价值创造管理体系。这决定了商业银行需“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转变客户经营策略。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和市场约束,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经营转型,并把转型的重点落实到“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上来,而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下,“以价值管理为导向”具体到客户管理层面,就是要以价值为标准来评价客户、选择客户、经营客户,实现客户管理与银行经营的共赢。要实现上述目标,商业银行至少需要做三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以客户价值衡量为基础,构建客户综合贡献度评价体系,其重点是解决资源有限条件下如何理性地选择最有价值的客户。二是在目标客户选择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其重点是运用客户分析结果,掌握不同类别客户的行为特征和业务偏好,科学地构建客户分类营销服务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产品定价机制,实施差异化的营销服务策略,客户经营实现从粗放营销转变为精准营销,从以大论优转变为以值论优。三是在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引导客户需求,创新业务产品优化客户结构,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共赢。例如对于大型客户,强调获取综合收益,可用“投行”模式重点满足其低成本融资、直接融资和跨境融资需求,提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并介入更多的新兴业务领域;对于中型企业和私人银行客户,强调挖掘其在成长过程中的潜在价值,用“投行+商行”模式为其在转型或扩张过程中提供财务顾问、私募、上市推介等增值服务,提高综合贡献度,适当时候不放弃授信方式进入;对于中小企业客户和零售客户,强调信贷业务的定价管理,可重点采用“商行”模式,大力发展授信、供应链、电子银行、网银等重点业务,全方位多角度跟踪式介入,通过专营机构提供套餐式、标准化金融产品,满足日常融资需求,银行获得高溢价受益。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3

关键词:经营管理;模式;商业银行;对策

前言:

对于中国银行而言,外资银行竞争会有很大的压力,我国发展新兴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对于中国银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的逐步适应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经营管理模式上来看,还比较落后,不能够结合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1]。

一、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从定位上来看,长远发展战略比较欠缺,分业经营是当前商业银行主要运用的经营制度,银行与保险和证券机构在利益上,都具有竞争和冲突。商业银行与同行业之间合作氛围也欠缺,在很大程度上,使合作的深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金融的创新产品相对比较少[2]。公司内部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沟通,才能够使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得更快,但是,没有很高的整合力度,集团在管理上也比较松散。从当前来看,利用借贷将利息收入获得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这样会增加投资业务的比重,银行经营的结构也比较传统。集团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内部合作松散,都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都变得比较萧条,金融行业经营上的不规范,加大了银行面对金融的风险,从当前来看,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系统还比较滞后,对混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非常不利[3]。降低了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因此,在金融市场上,商业银行必须要将抗风险能力提升。我国的商业银行法健全的法律依据比较欠缺,存在比较大的法律漏洞,商业银行的内部,虽然将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制定了,但是,在选择和组建银行混业的经营模式上,交易和实施公司业务和管理上,以及监管方面专门的法律规范也比较缺乏。导致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风险挑战非常大,从而使经营风险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内部竞争力比较薄弱,绩效考核的机制也不科学,过分地强调将经营成本利用资金管理和客户关系统管理以及全面服务来进行降低,从而使资金使用的效率得以提升[4]。这种做法将银行潜在的综合性和资源价值的服务技能忽略了。从当前来看,金融方面在监督的成效上比较低,经营管理模式在交叉业务的监督上不到位。监管部门没有明晰的责任界限,浪费了监管资源,造成商业银行金融上的风险,从而使混业经营管理等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银行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公司基础管理薄弱,内控机制不健全,治理也不完善,无论是控制能力,还是风险管理都需要提升,基层网点和分支机构也需要深入地进行改革,必须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针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其一,经济全球化正在进行深入地发展,与金融市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金融创新更新很快,致使不确定的因素快速地增多,从而导致金融领域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完善的重要阶段,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容易增加,同时,金融法制建设虽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但是还未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也在刚刚起步。将商业化银行进行有效地改革,既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又具有长期性,商业化如果想要形成现代化的大银行,必须要具备内控严密、资本充足、服务优质、运营安全、效益良好、服务优质以及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都强,这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5]。因此,在如今的金融法律的框架下,因为法律规定金融资本必须要与产业资本相融合,商业银行也想将自身产业的支柱建立起来,但是,却一直很难如愿,就是因为这些银行从资本形态上,没能够将工业资本的强力支撑获得,商业银行发展必须经历阶段的金融资本省略了。

(二)主观原因分析

必须要有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才能够将银行的竞争力进行有效地提升,同时,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主要来源就是精细分工专业化,是最重要的,反而要求员工成为复合型人才;将银行运行的效率提升,才能够提升竞争力,但是,却没有注重提升效率的同时,必须将专业化的精细分工与新技术运用的依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反而只是徘徊在放与收之间;将有效内控机制建立,才能够提升银行竞争力,而却没有注重在业务流程和精细分工的内控要求的计算机化基础上,建立现代的内控,反而只是将制度不断地增加,以及对员工的道德素质的要求不断地提升,甚至对于员工8小时以外的言行进行全面的控制,都归到严厉处罚当中,作为主要的内控诉求[6]。所以,制度管理的制度管人良好的初衷,因为认识上过于肤浅和管理构架上的一些缺陷,将依靠人主观条件管理的人管制度的主观要求改变了。

三、建立科学经营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改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对策

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行推动的必须要求,就是将金融体制进行有效地改革,商业银行必须要改革各分支机构的管理,从而将内部核心的竞争力得以提升[7]。将应对的金融风险能力进行有效地提升,并且将合理的考核制度制定出来,将改革人力资源进行加强,做到“以人为本”,对于组织内部机构进行优化,高质量的人才不断引进。将更多培训的机会提供给员工,员工专业素质得以有效地提升,从而使激烈机制形成。对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和同行的联系和沟通必须要加强,对金融内外部的信息应该及时地进行了解和掌握,需要有前瞻性的风险意识。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内部设置以及金融产品,将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地进行提升。商业银行为了将融资的渠道增加,可以将工业资本引进,企业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将经营重心把握好[8]。这种方式能够使银行将金融的支持有效地获得,同时,还能够将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提升,从而使金融业抗风险的能力得以提升。将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充分地进行应用,对于控制银行内部得以加强,从而使更加快捷的信息共享速度得以实现,经营成本降低,致使管理更加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科学化,必须要有健全的监督机制和法律法规,针对于企业的内部来说,必须要对高层领导职能进行明确地规定,同时,外部监督部门,也应该将责任界限进行明晰[9]。

(二)引进工业资本,作为强力支撑商业银行的有力支柱

按照商业银行历史发展规律,应该将工业的资本引进,从而成为强力支撑商业银行将产业取得的有力支柱。从当前来看,将工业资本进行引进,对我国的金融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创新。通过将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进行有机地融合,其一,资本作为商业银行的纽带,能够将产业支撑比较顺利地获得,按照资本的构成将不同的产业支柱形成,然后,使银行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重点和精力银行有条件从生存确保,转到新的科学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的构建上来,同时,商业银行借此还可以将行业专才当前存在的严重不足进行解决,对因为行业变化所造成的风险缺乏的掌控能力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将自身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进行了提升;其二,有效利用资本整合,产业资本既能够将金融基础更有力的支撑有效地获得,又能够很大程度地将金融服务条件得以改善,从而使资金使用效能得以提高。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致使整个金融和经济的效率和质量,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有效地提升[10]。银行与产业这种资本的整合,一些弊端也会产生。例如,介入工业资本,对于商业银行所做出的非专业化决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业务关系过于紧密可能造成风险很难控制;银行决策层对银行专业经验支撑很难得到等。但是,首先,改革举措只要有利,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都是再所难免的;其次,在国际上,这种资本的整合曾经有过广泛的经验,借鉴是完全可以的,可以利用法规法律界定以及制约监管的方式进行有效地控制;最后,引进工业资本,对于商业银行根据监管的要求,将专业团队进行聘用,专业经营商业争行,并不会受到影响,产生妨碍。总而言之,将利弊进行权衡,只是将商业银行发展历史的阶段跳过去,来将现有的商业银行进行改造的做法,会遇到很多很大的问题。所以,引进工业资本,作为强力支撑商业银行的有力支柱是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选择[11]。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我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而言,有一个新的且明确的改造认识以后,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就能够将清晰的战略管理框架建立起来,同时,将银行各项业务的岗位分工和流程进行重新构建,在规模比较大的计算机系统上,将经营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有效地建立,然后整个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建,就可以水到汇成。

参考文献:

[1]赵栓文,刘青.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04):19-22+45.

[2]钟倩.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3]李婧.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模式发展及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4]黄卫琼.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

[5]王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267.

[6]韦媚.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5.

[7]陆铭.商业银行条线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5.

[8]马棪.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D].河北大学,2014.

[9]姚晓翠.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10]孙明灏.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创新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4

加入WTO过渡期(5年)后,外资商业银行将具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允许其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在指定的地区可享受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大门在入世五年后就将全面开启。在这种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原来享受的保护将不复存在,其经营和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国际化理论主要是将跨国公司理论与银行经营的特殊性相结合来分析银行的国际化成长。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通过跨国经营海外扩张,实现国内国际业务一体化发展,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可以分散风险,推动金融创新,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扩大对母国跨国公司服务,以及规避监管,降低税费负担,增加收益。

“引导效应”。这一假说最早由Aliber(1984)提出,是较为传统的国际化经营学说。认为银行跨国战略是由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所引致的,跨国银行的主要发展动机是配合国际贸易的进行。在主要的贸易伙伴设立分支机构可以使贸易结算和支付更为便利,从而提高本国出口商的竞争能力,银行也可从经营中获取稳定的中介收入。后来Gruber(1977)和Aliber(1984)研究认为,银行国际化的目的在于为国内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继续服务。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直接刺激了跨国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这些银企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银行网络的扩大,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国际化。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3)和莱文(Levine,1996)的研究,认为跨国银行反过来又有引导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的作用,即银行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有“跟随者”,又有“领导者”的功能。银行服务于贸易或海外投资,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海外业务量,在国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以使净利润有大幅提高的可能。

区位优势。这一假说是指东道国的独特优势,如管理体制、市场利率、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银行优惠,或是经营环境好于跨国银行的母国,从而对跨国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优惠,二是存贷款利差大,发展中国家出现较高利差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抑制”。三是市场容量大,四是监管环节宽松,出现“严内松外”的现象,其监管制度不健全为外资银行的运作降低了成本。还有其他优势,如东道国劳动力成本低,或东道国政局更加稳定、金融体系更为安全等,均构成区位优势从而形成比较利益,推动银行国际化。

规避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资产组合中的不同资产收益率变动不完全正相关,则资产多样化(分散投资)可以降低同等收益率下的风险(主要是非系统性风险)状况。托宾和马柯维茨建立的资产选择理论可以证明银行国际化战略会有效降低银行资产组合中的风险系数,从而提高净收益。近年来,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力地支持了资产国际化可以规避风险的假说。赫斯顿(Heston)和罗曼豪斯(Roumanhorst)在1995年的研究中发现:银行资产分布在不同国家可以有效规避国别风险从而确保收益的稳定性。

获取银行综合优势。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Dunning)吸收了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等成果,形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都可以从银行的综合优势解释跨国银行的行为。一是声誉、经验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的所有权优势,跨国银行的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资产存量和银行网络规模上;三是内部化优势,这是指银行通过可控制的交易内部化取得利益,实现途径有资金的调拨定价、广泛的客户联系、广大的信息网等等。

银行体系重整。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1996)认为,对国内银行体系的改革有三种思路,一是准入方式,准许新的银行自由成立,并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多数金融体系落后或初始金融条件恶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拉美各国等)应选择准入方式;二是整顿和复兴方式,即对现有银行系统进行改良,多数原有银行体系完好且公众信任度高的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应选择这种方式;三是准入与整顿复兴并举方式。一般而言,在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进入受到各国法令的严格限制,所以它们会静观其变,等到东道国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后,相关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市场开放之际,借收购等手段强行进入。因为此时进入不仅不会存在严格的限制壁垒,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会。

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的必然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入WTO后,银行业将逐步向外资开放,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顺应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客观需要。截止2004年6月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7万家,实际使用外资5353亿美元。银行业作为一种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必须适应国内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要求,在境内外提供全面的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应对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国政府对外资金融机构经营管制的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业务、服务以及工作效率、人员素质等不能向国际标准靠拢,就会失去客户和市场,乃至淘汰出局。

商业银行国际化也是适应金融规则国际化的现实需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按照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运作,是我国金融业融入世界经济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提和基础。

加快商业银行国际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重点是将其推向市场,转变为合乎市场规律要求的商业化运作企业,以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承担其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高负债率,使之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便要求国有银行在体制改革之初就确立国际化的目标,参与国际业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逐步转变运行机制,改造自身,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公司治理体制的商业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面临的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机构的国际化、股权的国际化和部分业务的国际化方面有所改善,但发展仍然相对缓慢。因此,有必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

内部因素。当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管理,表现在管理理念的落后,管理体制的陈旧,管理技术的落后,管理机制的钝化。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改进,归根到底来自管理,商业银行要实施跨国经营,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出去还得退回来。

外部制约因素。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大的环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未完成,市场目标仍未完全实现,世界许多国家便以此为借口,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弱,国际信用等级低,从而限制我国银行的进入。另外,目前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也使得竞争对手的数量、实力远远超过想象。资本约束又是制约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速度情节”和“规模冲动”,累计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和风险,资本金严重不足。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发展遭遇寒流,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已见端倪。如何在资本的硬约束条件下,用有限的资本支撑相对多的规模,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将是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现实难题。

中国商业银行进行跨国经营,面临风险很多。但作为从事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市场风险,如何在海外与对手竞争,是否具备足够的实力。二是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海外面临着不被信任的风险,而且资产也面临着成为不良资产的风险。三是运营风险,能否在管理文化上融合,能否控制经营管理权,有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高的管理水平管理海外机构。四是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潜在的危险就是负债高度流动,而资产是越来越不流动。而一旦丧失流动性,会引起“挤兑”,影响银行信誉,而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提高流动性比率。五是政策法律风险,东道国的法律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六是监管风险,监管环境不同于国内,面临着歧视。

实施对策建议

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存在着诸多优势。在我国,一方面,商业银行业面对着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国际化又面临诸多风险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满足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包括熟悉法律和国际金融业务,培养国际人才,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骤可能要走一条股权国际化-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市场区域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次序。

地域拓展策略。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国际化地域应分以下三步:首先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开展业务。一则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二则也可以向领先的同行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其次重点放在发达工业化和新兴的工业国家,在这些国家有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和政治环境,风险较小。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面向东欧等转轨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以上的步骤中,应以华人居住区为主。地域扩展更多地要通过“并购”实现,透过花旗和汇丰的成长轨迹,我们认为并购是商业银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并购是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当然并购从国内开始比较稳妥,可以为海外并购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

组织完善策略。首先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借鉴同行的先进管理经验,使银行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在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股权国际化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增发股票,相互换股等方式,改变产权结构,和取得自身规模的扩大。对于内部组织结构的改善,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业务创新策略。在目前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下,符合国际化的混业经营趋势,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实现经营业务的多元化,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求发展。在业务的创新中,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技术和产品,对产品和业务的筛选也很重要,并不是什么业务都能赚钱,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我国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跟踪移民和跟踪贸易,率先发展自己熟悉的业务,并控制运营风险。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风险管理 一、 背景

随着金融市场化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多元化、综合化经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在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同时强调,要积极引导条件充足的金融机构,在充分防范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尝试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有12家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10家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7家商业银行参股保险公司,5家商业银行参股信托公司。其中,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如工行、中行、建行等已基本实现全牌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平安、中信、光大已实现全牌照,其他中小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也在加快。

传统投资组合理论认为,分散化、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主体风险,但委托理论认为,经营业务多元化、管理层级复杂化会增加成本,从而增加风险管理的难度。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演化历程,也在提醒我国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综合化经营风险问题的重要性。2015年7月1日,新版《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正式实施,对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日前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里,特别提出金融风险的防控,要求加强相应的金融风险防控的制度建设,强调监管的统筹协调,完善相应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适应我国实际、同时符合国际监管要求的监管规则,完成对金融机构和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在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别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监管的重视为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风险管理提供规范和指引,但商业银行不断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快速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新的经营模式带来的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更应引起商业银行自身的重视。 二、 综合化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进入非银业务领域,首先将面对新业务其自身的个体风险,与传统银行业务不同,部分非银金融业务信息传递、市场反应更加迅速,风险暴露速度更加快,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挑战。同时,开展综合化经营,业务之间的交叉风险也不可避免,如何降低交叉风险,实现综合化经营带来的范围经济,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风险管理的需解决的难题。

1. 个体风险。商业银行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新业务领域自身的经营风险。新的业务或经营主体面临的个体风险已业务主体特有风险为主,最主要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几个方面。以下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面临的个体风险。

(1)信用风险。传统意义来讲,信用风险被认为是发生违约后产生损失的风险,故而,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然而,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变化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这一定义已经难以充分反映现代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性质与特点。融资租赁、信托、保险甚至证券、基金等业务均会面临信用风险,但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等资产面临的违约风险带来直接损失不同,现代金融市场对信用风险更为敏感,信用风险、履约能力的变动会直接影响标的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金融产品的估值。另外,商业银行长期从事信用业务,对信用风险尤为敏感,特别是附属机构的信用风险极易对商业银行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商业银行金融非银领域,信用风险仍是最需引起重视的风险因素。

(2)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将市场风险定义为,由于资金、货币、股票以及大宗商品等的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使银行表内或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根据不同因素带来的风险差别,我们将市场风险划分为利率市场风险、股票市场风险、外汇市场风险和商品市场风险,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产品逐步实现风险定价和市场定价,金融机构对产品定价以及对金融产品价格的预测难度加大。随着杠杆产品的不断推广,意外冲击引发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加难以判断,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和防范提出更高要求。

(3)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指引》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存在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操作以及内部信息系统,包括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相对于我国银行业日益严苛的操作风险管理要求,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监管机构对其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较之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则略为宽松。在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中,因光大证券的程序设计缺陷,引起上证综指、沪深300等大盘指数和多只权重股在短时间出现大幅波动;同样也是在2013年,美国高盛集团因技术故障,向纳斯达克、芝加哥等期权交易所发送了大批错误订单,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对高盛及其交易对手都造成了巨额的财务损失。由此可见,金融机构操作风险不仅会对其自身带来损失,对金融市场也会造成冲击,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需引起重视并强化。

2. 交叉风险。商业银行集团开展综合化经营,将逐步进入证券、基金和保险等非银领域,加之之前主营的银行业务,在同一个主体的运营过程中,不同业务之间必然存在交叉,业务交叉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交叉风险,即形成混合金融风险。特别是商业银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将会增加集团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增加成本,导致集团内信息传递的难度加大,进而引发内部交易、利益冲突等内部治理方面的风险。

(1)内部交易。1999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IS)、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和保险监管国际防会(IAIS)联合了《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控制原则》(Intra-Group Transactions and Exposures Principle's),这一文件列举了十类金融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形式。内部交易在我国《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中的定义如下,商业银行下属机构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其下属机构的信用类业务(贷款、同业、贴现、担保等)、交叉持股、金融市场交易和衍生交易、理财安排、资产转让、管理和服务安排、再保险安排、服务收费以及交易等。商业银行内部交易,实际上能够通过协同效应体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但是内部交易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也相应增加风险的传染性。金融集团内部交易容易产生不当利益输送、风险延迟暴露、监管套利、风险传染和其他对银行集团稳健经营的负面影响。

(2)利益冲突。由于委托问题的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存在委托关系式时,容易形成利益冲突。由于委托关系的不同,利益冲突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由于本机构与外部主体,包括客户、投资者以及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委托问题,从而导致的外部利益冲突;另一类存在于机构的内部,由于内部部门、职员以及业务之间存在委托问题,从而形成内部利益冲突。外部利益冲突多以捆绑销售、误导销售、滥用客户信息甚至违背信托义务向客户抛售债券敞口等形式存在。内部利益冲突包括内部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以及分支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一般来讲,集团总部会根据集团战略为子公司配置资源和布置任务目标,有限的资源和总部的战略目标并不一定能与每个子公司业务部门相匹配,此时,银行集团与附属机构之间可能会存在利益冲突。除此之外,附属机构之间、平行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也会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从而成为竞争对手,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集团整体利益受损。比如,银行信贷部门与租赁类子公司可能会为信贷类客户发生利益冲突。

(3)杠杆风险。商业银行通过综合化经营形成集团公司后,一方面,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形成很强的杠杆效应,扩大负债能力,这种杠杆的扩大,可以通过控股的形式使银行集团的规模日益庞大,以较少的资本支撑更大的资产规模,形成较高的财务杠杆,另一方面也会产生集团内部资本的重复计算问题,从而导致实际资本充足率不足,对集团经营造成威胁。财务杠杆主要通过举债注资、抵押投资以及担保投资等形式实现。但是,资本金的重复计算,可以通过集团公司向附属机构拨付资本金,或者附属机构之间相互持股实现。银行集团的这种高杠杆经营,虽然能够对其资本规模、资本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令控股母公司面临更大的风险,降低风险抵御能力。杠杆经营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显著特征,杠杆经营的风险也是金融机构的特点,综合化经营在原有杠杆基础上继续增加杠杆比例,风险进一步扩大,银行集团杠杆经营需更加谨慎。

(4)风险传递。由于财务上的关联,集团内一个主体发生风险或危机可能会传递给其他主体,甚至影响整个集团。风险的传递可能会使风险从集团内不受监管的主体转移到受监管的主体,或出现在集团内不同金融业务部门间的相互转移,这一过程就是风险传递(Risk Contagion)。在金融市场上,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代表银行集团从事相关业务,分支机构出现风险或者危机,可能导致市场对整个集团失去信心,或引发声誉风险。由于在风险传递过程中,集团内部的各种金融业务风险具有叠加性,风险传递会大幅增加集团特别是银行面临的风险,甚至会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所以,风险传递是银行综合经营而带来的最显著问题之一。

集团内风险传递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资金来往。银行集团内部附属机构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类资金往来,当某一附属机构或业务主体收到冲击,发生流动性等资金问题,则有可能将风险传递到其他业务运转正常的主体,从而引发集团整体风险。二是共同客户。控股集团各主体可能拥有共同的客户对象,一旦此类客户发生违约等风险,相应风险将不可避免的在各个主体之间传染。三是担保或承诺。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或其他主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担保的关系,这种担保的规模和复杂城都影响风险在各机构之间的传递,进而影响集团整体风险。 三、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措施

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可以通过范围经济实现收入多元化,金融服务以及产品的综合化发展,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从而降低银行集团的经营风险。然而,由于委托等问题的存在,综合化经营进入新的业务领域不可避免的带来新的风险点,而不同业务以及业务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叉所带来的交叉风险,也是综合化经营带来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商业银行集团进入资本、衍生产品等市场后,高杠杆率、高风险的经营模式,为从事稳健运营商业银行增加经营风险。面对新的经营方式以及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从事综合化经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1. 公司治理。首先,商业银行集团从事综合化经营,应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该公司治理架构应覆盖集团母体以及各附属机构,并符合集团整体规模的要求,与业务发展相适应,同时,该公司治理架构应明晰组织架构,明确相关责任,理清报告路线,从而实现较高的透明度;其次,完善的公司治理要求建立集团内部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银行集团风险管理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银行集团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制定银行集团层面的风险偏好和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政策,而集团所有附属机构和业务部门都应涵盖在本集团的风险偏好政策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内;最后,确保分支机构的决策自主性,银行集团甚至股东都存在可能存在短期逐利的驱动,干涉附属机构的正常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决策机制来避免这种随意性,保证分支机构的经营决策独立性,在明确责任中心的基础上保护其独立性。

2. 内控制度。从事综合化经营的银行集团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和内部交易的风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为了将此类风向降到最低。银行集团的内控制度,应对整个银行集团负责,而非针对母公司商业银行,或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内控制度能够将风险在集团内部传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并要求集团附属机构独立稳健运营。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要求银行集团及其附属机构都应提出针对自身的原则性要求,并形成相对应的工作流程和制度,特别是具有针对性的授权责任结构、业务流程和操作制度,而以上要求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以此为依托,保护子公司可以作为独立法人行使职能。

针对内部交易,银行集团和附属机构相应的关联交易应符合监管要求,内控制度应制定相应关联交易政策,明确风险敞口计算方法以及范围。银行集团关联企业的相应交易中,有可能存在为银行集团第三方交易提供担保支持,此类交易同样应当体现在其对关联企业的风险敞口内。内控制度要求将商业银行集团视为一个整体,必须控制整个集团的风险集中度,另外,相应的风险集中度必须有一定的内部限制,其中,信用风险的集中度尤为重要。

3. 防火墙。设置内部防火墙的目的一方面是隔断不同业务之间的风险传递,另一方面是避免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银行集团内部各附属机构应具备独立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等综合管理体系,以保证相应的决策和管理岗位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各机构的独立管理和独立经营,同时,内部防火墙要求各附属机构之间建立清晰的风险责任边界,完善集团内部资金流动的限额以及调整程序。银行集团包括其附属机构,应建立完善机制,以保证在业务环节中实现责任分离,避免出现前、中、后台等业务环节中出现利益冲突。业务操作中应将自营业务和业务严格区分,明确责任主体,并保证客户对相关责任主体清晰明了,从而减轻传递的风险另外,为保护客户信息,银行集团应建立起相应的信息防火墙,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合理使用管理客户信息,避免信息泄露或移作他用。同时,信息防火墙的建立,有助于银行集团的附属机构建立独立的信息处理系统,提高其综合利用集团信息的能力。

最后,综合化经营下的风险管理要求集团附属机构保持高度的自主性,从而避免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然而,假如集团内部各个分支机构完全独立,相互隔绝信息传递,那么银行集团的综合化经营无法体现协同效应,从而难以实现范围经济,能够获取的只有纯粹的财务投资收益。因此,银行集团内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和资金流动是必要的,银行集团应建立业务协同机制,综合配置集团内部资源,在避免利益冲突、将内部交易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基础上,在集团内部和集团附属机构之间,开展产品的交叉营销,共享信息系统开发、产品研发等知识密集业务,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加强集团内部的合作,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实现综合化经营的范围经济。

参考文献:

[1] 丁慧.我国银行集团内部交叉风险及其监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学位论文,2013.

[2] 刘浩.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3] 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8):59-69.

[4] 宋翰乙,刘明坤,周颖.综合化经营国际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J].金融论坛,2014,(9):005.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转型;财富管理

引言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为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及不断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创造更多利润价值为目标,对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业务结构、收益结构等做出一系列主动调整的决策行为体系和动态演进过程。而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等,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转变传统的以规模求发展的盈利模式,走一条低资本消耗、高经营效益的发展新路子,由资金提供型银行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的战略转型,是摆在国内银行面前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1.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SWOT分析

1.1 社会需求的变化为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带来的机遇

随着现代消费者的迅速壮大、居民财富的日益集中、老龄化社会的加速来临、中小企业的强劲崛起,社会金融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个人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企业理财、中小企业融资等需求以超出预料的速度持续成长,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各家银行都看到了这一点,都力图通过变革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与模式赢得先机。

1.1.1 国内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财富管理成为必要

从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从1978年的343元上升到2011年末的21810元。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达34.8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迅速。美国花旗集团发表《2012财富报告》说,亚洲地区拥有至少1亿美元可支配资产的富翁数量首次超过北美地区,世界经济和财富重心持续向东方偏移。根据该报告,截至2011年年底,东南亚、中国和日本可支配资产至少1亿美元的富翁数量达到1.8万人,北美和西欧的同类富翁人数分别为1.7万人和1.4万人。中国已经成为财富最为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为这些富有人群提供财富管理及投资建议服务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1.1.2 零售银行业务在蓬勃发展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行、电子银行和理财业务发展较快。理财业务需求急剧增加,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快速膨胀。批发业务在银行业务结构中的占比,也将从现在的80%左右下降到50%左右;而零售业务、中间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将提高到50%以上。

1.1.3 金融市场体系在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来的金融改革,我国基本形成了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框架,这就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特别是为证券类投资产品和结构性衍生产品的推出,以及跨市场、复合型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了保证。

1.2 发展财富管理面临的外部挑战

1.2.1 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利差收入不断收窄

现在,我国已经放开了大部分市场利率,仅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商业银行将面临逆向选择、重定价、储蓄分流、债券资产缩水等诸多风险,而且意味着利差缩小。

1.2.2 资本约束更趋严格

资本约束不断强化将结束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贷快速扩张来抢占地盘的经营模式,要求商业银行改变经营理念与模式,加强资产业务及中间业务创新,而这恰恰是国内银行的弱项。

1.2.3 直接融资加速扩容,脱媒态势日益凸现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大量从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来筹集发展所需资金,导致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减少,融资中介功能减弱。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着资金“脱媒”的巨大压力。

1.3 发展财富管理拥有的内部优势

1.3.1 地区优势

财富管理有时又被称作为特殊银行,这种特殊性往往表现在现代银行与财富管理同步发展,银行与居民收入同步发展。财富管理可以让国内商业银行在熟悉地区经济、特殊客户的前提下,抓住地区的每一个商机,抓住每一个特殊客户,从而以低成本参与竞争。

1.3.2 准入优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财富的增长,一部分资产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出现了,且每年都以一定速度增长。这部分超级客户是各个财富管理机构竞相争夺的目标,他们一般都有专门的财会师、律师、理财顾问、保险顾问为其服务,有时为其配备的私人银行家甚至多达十几位。

1.3.3 服务优势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改革,基本确立了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更全面、更专业。国内各个金融机构都设身处地的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从更多的细节入手,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沟通,以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力图留住并发展其高价值客户。

1.4 发展财富管理面临的内部劣势

1.4.1 发展观念滞后

受体制、眼界、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国内一些银行对国际银行业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与国际银行业相比较,中资商业银行目前以财富管理之名进行的理财活动还有待升级和完善。

1.4.2 产品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特征可以用“靠硬件,而非软件”来概括。然而,这些优良的硬件设施并未配备与之相称的定制产品、服务水平和专业化顾问技能,理财中心不能提供度身定制的客户服务模式来满足各个财富群体的不同需求,而这些特质恰好是财富管理必备的要素。

1.4.3 人才储备不够

财富管理需要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每名理财专家只能服务一定数量的客户。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缺乏大量的拥有综合财富管理知识与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只有快速提高财富管理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才能适应财富管理业务规模发展的需要。

2.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策略选择

2.1 坚持以结构调整为核心,规划与明确经营转型的战略发展方向。

(1)业务结构调整应当由公司业务主导向公司业务与零售金融业务、小企业金融业务并重转型,由资产、负债业务主导向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并重转型,逐步构建起综合化的业务经营模式。

(2)收益结构转型要由以往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传统盈利模式,向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均衡协调发展转型,摆脱片面、盲目追求存贷业务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战略和盈利增长模式,逐步降低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和利润贡献度。

(3)客户结构转型要逐步改变片面追求大行业、大项目、大企业的营销思维,向更加重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客户,尤其个人中高端客户转型。

2.2 坚持以公司业务转型为阵地,以中小企业金融市场为突破口,推行差异化市场准入标准和审批模式,全面提升公司业务发展水平。

(1)要围绕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的行业、地区与期限结构,努力提高信贷质量,降低负债成本。在具体营销策略方面,公司业务要进一步加强对铁路、电信、石油等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优势项目的市场营销力度;机构业务要以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大型医院、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等机构为重点目标,提供有针对性的现金管理和融资规划以及其他综合性金融服务;对大型企业集团要围绕企业兼并重组提供财务顾问、融资方案策划和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抢占市场份额,保持并扩大领先优势。

(2)是要加快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果断转型。面对中小企业市场旺盛的融资需求和大型优质客户市场挤压形势,要逐步转变传统的“大户”战略,果断向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转型,加快建立适应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要求的专业化组织架构,丰富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并通过产品组合营销、捆绑营销,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抢占优质中小企业市场制高点。

(3)是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不搞“一刀切”。信贷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客户资源差别,明确不同的信贷发展目标、业务重点和市场准入标准,优选重点支行、网点、贷款品种,适度扩大授权权限;大力推行网上审批作业,缩短审批周期,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2.3 坚持以个人金融业务转型为重心,以客户价值增值为目标,大举进军个人中高端客户市场,大力发展离柜业务,着力推进“大个金”产品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切实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品牌。

(1)全面深化服务渠道建设

坚持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把网点整合为多渠道销售中心,加大物理网点与虚拟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明确物理网点、自助终端、网络银行等渠道职能和流程,提高各渠道服务效能。

(2)以品牌战略为先导,实施交叉销售策略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塑造完美而独特的企业形象,使国内商业银行在竞争激烈的财富管理业务领域脱颖而出。同时,要实行交叉销售策略,逐步树立财富管理业务考核是以利润和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观,把每个客户看成是独立的利润来源,形成由财富管理业务部门抓前台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各相关部门提供后台产品支持、服务支持和技术支持的营销模式。

(3)以提高效率为目标,整合业务资源,改造财富管理架构

要推行集中化、标准化的后台管理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架构。探索实行财富管理业务事业部制,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垂直化、专业化的财富管理业务营销服务队伍,统一管理所有财富管理业务,垂直管理所有营业网点柜台、个贷中心、理财中心、个人客户经理队伍、理财师队伍等,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独立核算、独立考核。

2.4 拓宽业务新领域,探寻中间业务“蓝海。

坚持以创新为手段,加强市场及同业信息研究,完善产品供给与营销体系,不断拓宽业务新领域,探寻中间业务“蓝海。

在产品设计端,要重视做好金融市场产品需求信息收集及金融同业尤其国际主流商业银行产品研究,既要确保新产品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又要提升产品设计的技术含量,并加强金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产品定价模型,科学合理确定产品定价。在产品营销推广端,既要善于广泛借鉴吸取行内及同业先进营销策略与经验,推动各项业务产品的整合营销和捆绑营销,确保市场营销推广效果;又要加强对产品与业务创新的盈利能力客户群体、产品质量、市场认可程度等方面的事后评价与反馈,不断整合、完善现有产品与业务功能体系,提升产品与业务核心竞争力。

2.5 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加快培养专业人才。

财富管理业务是一项高技术、高智能的知识密集型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这就需要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敢于竞争、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的人才作后盾。因此,打造专业化财富管理团队是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力所在,应当加紧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经济金融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管理队伍。

2.6 以金融创新为引领,加强风险预警管理。

目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积极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在财富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系统中,建立智能化的风险预警措施,开辟一套比较开放的前、中、后台的处理程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资产质量情况、财富管理业务部门执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风险管理窗口履行职责情况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保证财富管理业务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宏.关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几个问题认识[J].金融论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