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论文范例6篇

心理论文

心理论文范文1

[附表]类别项目初中高中作老师只出一个题目6%2%文老师出几个题目由自己选50%18%题给材料作文14%38%目自由拟题30%43%对写个人的生活志趣20%58%作写同学间的事48%18%文写个人家庭的事6%6%题材的写社会中的事14%14%爱好写自己不熟悉的事12%4%作没什么可写52%46%文不知从何写起10%8%中有话写不出表达困难18%16%的老一套没意思8%12%困绞尽脑汁,太费力气6%6%难喜欢作文,不怕作文6%10%教教师不提要求,不作指导8%师教师只提要求,不作指导4%12%作教师帮助审题16%10%文让同学讨论审题12%10%指教师提供材料启发64%42%导教师读同类作文开导4%18%作文老师直接全批全改48%36%批改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批改52%64%作文下看分数不看评语,即使看评语也不78%66%

修改发后看分数,看评语,并修改22%34%

调查中,我们尽量扩大调查领域,力争涉及作文教学和训练的各个环节。调查对象有初中生和高中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调查结果,下面着重探讨一下作文教学,训练中几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请同行斧正。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喜欢作文的少(初、高中分别是6%、10%),对成绩不在乎的人多。作文教学的确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在哪里?一是作文本身难。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字、词、句、段、修辞、逻辑等“硬件”,还要调动社会阅历,生活感受,写作情感等“软件”,这对中学生来说确实有相当难度。二是教师指导难。作文环节的纷繁,令教师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之感,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三是教师作文指导的失误导致作文越学越难。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作文教学的特殊性,侧重于传授作文知识,讲作文技巧,而对写作体验不多的中学生来说,那些所谓的技巧很难排上用场,反倒使学生无所适从。而且,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作文指导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胡编乱造,被动应付,必然产生厌烦情绪。

要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怕作文,老师有劲使不上的状况,对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正确认识是一个前提。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眼里,作文最大的困难不是作文技巧,而是题材的匮乏。这当然不是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作技巧,而是对他们来说,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然后才会想到怎样写。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写作技巧或是无暇顾及或是根本没有体会。如果学生连文章都写不出来,那些技巧之类岂不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吗?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作法,把解决作文题材作为突破口,把克服畏难情绪作为前提,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一、“以我为中心,以真为基础”——提高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中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写作文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我为中心”,即在作文训练中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基本内容,在作文选材、立意等方面,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可以发挥想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学生无话可说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能力尚可,而写起作文来却苦于无从下手,这除了书面表达能力欠缺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文中顾忌太多。“事件要有意义,观点要正确”往往成为教师的口头禅。学生只好牵强附会,讲空话,讲假话,而自己的真情实感却被压抑,因而也就失去了作文兴趣。“以真为基础”就是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畅所欲言。对作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消极东西,教师应加以引导,不应因此一棒打死。

“以我为中心,以真为基础”是两个各有侧重互相贯通的概念,这一原则的核心是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或有话难说的问题,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进入下一步。

二、“由粗到细,从放到收”——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

“由粗到细,从放到收”不是简单的由易到难,而是一种可操作的激励手法。宋人谢枋说这样做的好处是“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之高论笔端不窘矣。”学生由于不会作文,不免有畏难情绪,老师鼓励他们大胆写,发挥其想象,抒发其胸臆,会打消他们的畏惧心理,此谓之“粗”“放”。

具体实施中,一,题目要松绑。在一定范围内,教师把作文要求及目标确定好后,鼓励学生自己拟题,甚至可以尝试在定出大范围之后——如记人或记事,立论或驳论——把其它大权全部下放。当然,要提供适当的材料。最低限度,教师的命题也不应是唯一的。二,对结构安排中的伏笔,照应,承转启合等等技巧性的东西也不应强加给学生,刻意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对学生反而有害。三,对主题的要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拔高,更不提倡上纲上线。四,对语言的锤炼要循序渐进,不能赶鸭子上架。在此基础上,当学生的兴趣培养出来后,再逐步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去粗取精,加工提炼,以达到更高的境界。用清人王筠的话说就是“作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dì@①跳咆哮,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之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此说,虽有偏颇之处,但的确值得借鉴。

三、把作文技巧变成学生的需要——作文指导的成功之道

作文教学教什么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说,作文教学面对的不仅仅是课堂,课本,它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并且,对这个空间的体验程度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因此作文需要生活的积累。尤其重要的是,作文过程中需要情感的投入,这是作文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写作能力仅靠教是教不出来的,而现行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误区,很多教师只是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倒叙顺叙、插叙……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搬进来。作文知识、作文技巧当然要讲,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怎样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把写作技巧真正变成学生的写作需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揣摸、运用,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问题。教师要当导演,更要当剧务:搭好舞台,提供材料,设置场景,制造气氛,想方设法调动演员的情绪,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然后让演员们去发挥。这应该是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

学生只有产生了创作冲动,有情感需要渲泄,而在写作过程中他们的情感表达受到制约,这时,老师传授的作文技巧才会变成写作需要,他们掌握作文技巧的主动意识才会产生。但对学生来说,掌握写作的过程有抒情言志的成分,更侧重于学习掌握写作技能。学生作文的确不同于作家创作,但写作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违背写作规律来谈培养写作能力是荒唐的。作家与学生的结合点在哪里?就在于创作的主动意识。

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过程中互相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循序渐进。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学生是主体,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忽视,无论是“放”是“收”,当“导演”当“剧务”,教师都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高屋建瓴,收放自如,方能保证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心理论文范文2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因而在教改日益深化的今天,研究中学生的写作心理,对提高其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作文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在人脑机能的作用下客观与主体双向运动有机统一的心理运动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流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开始行文的心理状态如何?文题对他们的刺激造成何种反射?对头脑中已存的素材、信息如何整理加工,适时再现?这些都对写作有直接影响,只有细心观察,正确引导,使其发挥潜在的能力,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作文在开学考试,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写作兴趣仍不浓,甚至怕作文。即使是在老师的强迫下完成作文,也多是敷衍塞责。加以多数是以教师命题,学生硬着头皮在老师划定的圈子里咬笔杆、绞脑汁,冥思苦想,被动地训练,结果是材料枯竭,信息断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心理,进而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呢?

一、激发写作冲动、培养写作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好的情绪,打破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平静状态,引起兴奋调动潜在的需求,激发其作文的内功力,促其乐于作文。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然后就能积极思维,主动作文,因此激发兴趣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为此,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在流动着。而当代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因而就须每天阅读,获愁和博贮信息,造成一种势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我们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人民日报》93年3月的一则题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的消息。报载: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表达了十一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今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具备承办条件,理想将会变成现实……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千千万万个企业、机关、学校、商店、乡村纷纷以各种形式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爱和向往,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万人签名横幅,以及大量热情的来信、来电、捐款等纷至踏来。一位身患癌症的老教授,在弥留之际,专门嘱咐家人把著作稿费捐给奥申委,表达他强烈希望申办成功的遗愿。一位职工特意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申奥。一位盲人为申办奥运每月捐款,并要坚持捐到2000年。这些事例举不胜举,感人肺腑。可以说,在中国一个空前的奥林匹克热潮已经形成,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奥林匹克旗帜将覆盖在拥有十二亿人口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学生获得了令人激动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写作冲动,不少学生写出了作文:《万人签名盼奥运》、《一位盲人的期盼》、《普通的人,伟大的心》、《李申奥—特殊意义的名字》、《魂系奥运—弥留之际的爱国情》……可见获得了信息,有了素材,便不难成文。

同时,老师对典型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轻朽构思,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

(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与成长意识,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冲动的有效方法。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亦然。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我国著名当代作家胡万春投稿第二百零一次才得以发表《在〈文汇报〉上》,虽然仅37个字,可他当时真是欣喜万分,因为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以此为动力勤耕不辍,终于成为一代名家。我们不断用这些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及时给以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初二一个学生在题为《树根的联想》一文写到“树根弯弯,像爷爷的拐杖耸着一个美好的希望”,纵观整篇文章,错别字有之,病句有之,想到哪写哪,层次紊乱,仅此一句较好,我在评讲作文时就暂避其不足,只对这一闪光的语句给以高度评价,该生深受感动,同学们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写活一句,也一定会写活全篇,从此该生便对写作有了浓厚兴趣,建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常写勤练,创设让学生表现自我的优良环境,也是激发写作欲望的有效途径。学生每次作文后我们都及时选出十篇左右的优秀作文(称“十佳”作文)重点阅读,从布局谋篇到谴词造句,详细批改。然后让他们重新用8开白纸抄写,挂在教室墙上,全班阅览,以达到掌握这类文章写法之目的,谁的展览了,谁就会从心灵深处迸发出一种辛勤劳动后丰收的,倍添写作信心。我们还不定时地挂出全体作文展评,获胜者、进步大的均受奖,这样激励了全体的争胜心、进取心,激发起了竞争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凡报刊上登载的有奖征文活动如:中学生“七彩阳光杯”征文、“课本作文竞赛”……等,我们都及时鼓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目前已有5个学生作文见诸报刊,这对作者乃至全体学生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他们从心理上意识到发表文章也并不很神秘,身边的同学不都成功了吗?因此也都跃跃欲试。文章被发表的同学也尝到了胜利后的喜悦,有一种可贵的自豪感,从而再接再历,努力笔耕。

(三)利用注意规律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注意是外界讯号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层引起的心理指向。作文开始的讯号—作文题,是很重要的,它就象红绿灯作用于司机一样,能迅速引起大脑的反应。如果是老文题会使学生生厌,怪文题会使学生生疑,生文题会使学生茫然。学生最喜欢的是新颖而又切合他们实际的文题,因而巧命题目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指出:“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学生的积蓄不外乎生活的积蓄,书本知识的积蓄和感情的积蓄。文题命得好,就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诱其打开记忆的仓库,把自己看的、听的、说的、玩的都倾吐出来,有了这种写作愿望,才能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浮想联翩,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就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命题,还要有针对性,要顾及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不一样,命题范围也应有区别。初一刚进中学、抽象思维虽有所发展,但具体的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多借助于直觉形象,题目应命亲眼见的直觉形象,否则会感到畏惧、厌弃。初二身体速长,发育逐渐成熟,意识到自己已进入成人世界,较初一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以及好奇心。老师根据这些特点来命题,学生写作才能有情绪。初三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能讲一定的道理,但说理比较肤浅、简单、片面。他们害怕摸不着边际的议论文题,命题时就要注意难易适度,难度一大会产生厌烦心理,挫伤其积极性,扼杀写作欲望。所以要把握命题尺度,全面分析、有所侧重。为弥补课内命题的局限,我们还采取课外学生自由命题作文的方法,开放思想,要求学生写真、写实,因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乐意作,所以收效比较好。如:今年三月初我们带领学生参观灞陵桥、关帝庙后,学生就立即命出了不少新颖而有意义的文题,散文游记类的有:《千古英风灞陵桥》、《阳春三月访关庙》、《灞陵桥抒怀》。说明文有:《形式优美的灞陵桥》、《古朴典雅的关帝庙》……等。

二、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意为真情实感和表达愿望可以产生艺术天才。杰出的作家是这样,中学生亦然。因为感情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只要有了真情实感,就会激起血液循环的亢奋,在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内形成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于是头脑中储存的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以及妙词佳句都会纷纷涌现出来,并有形诸笔端的迫切感,这时就易成文,且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感染力强的好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及时加以引导,促其构思成文。如:初二女生陈洁,其姐因高考落榜,整日沉闷不语,茶饭不思,以生活失去信心,全家为之犯愁,这些也影响了陈洁的学习情绪,老师了解这些情况后就鼓励她用笔去劝慰姐姐,使她重新振作。陈洁说:“我也早有这种想法。”这就是说姐姐的失意已经引起了她的注意,想劝姐姐的心理活动已处于积极状态,因而许多劝慰的词语也渐渐汇集,经老师提议,便马上涌于笔端。她饱蘸感情地写道:“姐姐,面对憔悴的你,我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伤感,一直想对你倾吐我的心声。姐姐,小学时,我对你好崇拜,你给我讲名人轶事、天文秘密、海底珍奇……你的作文常令我读得如痴如醉,我往往为你创造出的悲剧人物悲伤痛哭,也为你创造的喜剧人物捧腹大笑。历数你发表的十多篇文章,我好自豪。那时的你,眼睛是多么明亮,盛着笑意,洋溢着聪慧,我真为有你这样的好姐姐而无比骄傲。可是,自从去年你高考落了榜,便一厥不振,你把自己整天关在小屋里,可怕的沉默从此笼罩住了你。甜美、爽朗的笑声从你嘴边溜走了,传神、闪亮的明眸黯然了。姐姐,人生道路千万条,何必放弃偌多光明道,偏去硬挤考大学这条独木桥。姐姐呀,我的好姐姐,快快甩掉思想包袱,冲破落榜阴影的笼罩,扬起生活的风帆,从精神的低谷走出,做时代的弄潮者吧……”因为她有真情实感,“以吾手写吾心”,写出的心灵的呼唤,因而文章自然生动感人,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三、培养观察能力,储备写作材料

心理论文范文3

文化对艺术的感召是强大而无形的,人们会自觉接受并要求与其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在潜意识中进行积淀式的自动储存。这是因为文化在人的潜意识中以“无物之阵,无形之网”强大的钳制力使其思维模式与文化母体保持步调的高度一致,显现民族共有的思维模式和审美结构,以稳固的民族审美框架自动调配其心理的意识取向和发展趋势。甘南唐卡艺术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缩影,无论在绘画形式还是表现内容上深受格鲁派文化的影响,“法无自性,缘起性空”的龙树中观宗的思想使其无论从题材还是审美意象上都侧重于佛教诸尊的描绘,体现的是一种集精神内涵、审美格调、民族哲理等为一体的民族性。如为了体现五彩世界和大乐之境,经常采用金色作为颜料,达到梵天雨花效果,与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自然吻合,是宗教文化的外化表现。在构图上追求严谨、匀称、饱满、紧凑等效果,经常采用曼陀罗式结构以表现大圆满法的宗教精神,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观赏者有一种运动、均衡、优美、荡气回肠的审美感受。在人员选择上,要求画师们不但拥有较高的修养,而且都是虔敬的佛教徒,深受藏传佛教文化感悟,并通过修习拥有一颗脱离轮回苦难的菩提心,以虔诚的宗教情思为宗教崇拜和思想进行绘画创作。在审美方面,唐卡艺术家受宗教文化的熏陶把绘制唐卡看作一种宗教修行手段,表现“线房即禅房”的宗教含义,使宗教内容与表现形式达到高度的辩证统一,拥有巨大而深沉的审美价值。在功用方面,认为一幅高质量的唐卡可给众生带来无限的福祉,可增加信徒的和自信心,嘉雍群培在《藏族文化艺术》一书中认为:“如果你的作品粗糙或比例不当,你将失去已获得的善业功德,失去人们的信任。”[2]唐卡艺术论其本质是以藏传佛教文化为轴心的民族艺术,是文化必然性在主观意识上自我映射,受生活环境、、艺术氛围等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民族绘画,是宗教文化构建的民族艺术精粹。所以,绘画心理往往会在非理性状态下自然显露,是文化大框架之中自我特性的揭示,随文化的变迁而自动演变,并决定着其客观外化形式的发展轨迹。

二、民族文化决定绘画心理的构成趋势

“每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结构都是由多种心理要素奇妙地排列组合而成的。从一个纵横交错的坐标系格局上发挥其动力定型的系统功能,产生独特的审美效应。”[3]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框架构成是以本民族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受生存环境、文化传承、生理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会以民族特有的稳定性自动渗入到整个民族的大脑记忆库中,并以基因遗传的形式不断规范着民族心理的发展轨迹。

(一)民族文化气质影响着绘画心理的发展趋势文化以基因遗传的形式传承,并决定着民族性审美结构的发展框架。一个民族文化气质的形成是世代积淀的成果,是集复杂性、稳定性、发展性、嬗变性为一身的综合体,以相似的意识、理念、风俗、信仰等形成的民族文化涵盖整个区域内的族群,以促使民族气质的形成。文化气质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本质属性,是在生理遗传观照下民族经验的深度积淀和高级神经性活动的自我显现,规范着本民族审美理念、审美意识、审美实践等的发展趋向和表现形式,是民族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绘画史,在不同民族绘画作品中总是渗透着民族特有的审美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以民族独有的气质、性格、精神等元素所构成民族审美理念的倾向性,以地域为界限世代相传,是汇集了无数次实践经验所形成心理结构固态化的集中表现。迄今为止,甘南藏区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以藏传佛教为指导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民俗文化,并以一定的形式准则不断规范着甘南唐卡艺术的审美品味和审美心理的方向性。这种受区域性限制而在小范围进行的基因遗传,致使甘南唐卡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模式化、民族化、宗教化等显著特点而显得独树一帜。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美学是世代积累并不断演化的成果,是本民族在社会实践中综合了诸多审美经验而形成的民族性偏爱,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艺术氛围等息息相关。唐卡艺术独有的特征和功用使甘南藏族群众在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以独有的艺术性、前瞻性、表现性展现着藏传佛教的宗教精神、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仪式等,是宗教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体。

心理论文范文4

由于有很多病人对结核病的知识及病程缺乏足够的认知,以为得了结核病就是得了一种不治之症,特别是初次感染结核病的病人,更是求医心切,因此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当他们看到重症结核病人时,会联想到自己的愈后及可怕的结局,便会产生恐慌甚至绝望的心理。针对病人的一系列心理状态,我们在护理上做到主动向病人宣传防治结核病的知识,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就能了解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详细讲解结核病的治疗万法及各种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心绪不定的情绪得到缓解及解除,并通过治愈病人的实例来教育他们,使他们了解结核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按医嘱规律用药,治疗、按疗程服药是完全可以康复的。通过对病人的指导,使他们消除了恐慌和焦虑的心理,对治疗自己的疾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增强病人自信心的建立

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失去信心便会产生悲观情绪,所以,要使病人增强自身战胜疾病的决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他们在生病前都是乐观的对待工作、生活,一旦转变成为病人角色,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变,在思想上表现为顾虑重重,精神上也受到了影响,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针对他们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做到尊重和体贴他们,逐步引导他们建立和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使他们积极配合的治疗。

病人顾虑的表现各种各样。有些人一向认为自己很健康,当他们听到自己得了结核病后,首先感到不可能,怀疑医生可能是诊断错了,表现为不相信我们医务人员,不在乎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嘱咐。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正视现实,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帮助他们制定各种计划,包括治疗计划、饮食计划、休息计划,早日使病人恢复健康。也有些病人病情其实并不重,但他们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自己的病很严重,希望得到医生的重视,希望多吃药、多打针,这样的病人往往表现为不敢参加各种活动,不敢大声说话,甚至不敢深呼吸,有些病人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患了癌症,这种病人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对这样的病人在护理上要做到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任何问题,回答问题要求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取得病人的信任。此外病人在生病期间家庭易出现矛盾,生活上出现波折,往往会给病人造成很严重的精神创伤,甚至使病人绝望的心理,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要积极征求病人的意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在精神上给予安慰,满足其被认识,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和思虑过度的情绪,配合医生做好治疗。

3消除病人主观上的感觉异常

主观感觉异常是结核病人经常出现的反应,特别是病情反复可能成为终生带菌者。由于病人经常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到疾病上,如咯血病人总是对喉部的痛痒十分敏感,喉部稍有不适,就以为要咯血,精神上也特别紧张;而胸膜炎或气胸的患者对呼吸状态十分关心,呼吸急促时就预感到有胸水生成或气胸加重的可能。对这样的病人,护士要主动关心他们,加强与他们的语言交流,应指导他们精神放松,转移病人注意的焦点,逐步使病人的主观感觉恢复正常。有些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或老年病人,由于身体不适或环境改变,使病人易产生厌倦不满等暴躁情绪,遇事不冷静。病人的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到重要作用,精神状态好,治疗关键时刻不好,情绪低落、疗效就差,因为心理变化会造成生理、精神、免疫等功能紊乱,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使病人情绪稳定。如护士对待病人要热情,在观察病情及治疗护理中要细心,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使患者对自己产生信任感,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护士的服务态度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的行为、语言、仪表、态度等均可反映其道德情操,如护士有责备、厌倦等表现,会使病人感到不安,产生思想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恰当的语言和副语言可增强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病人对于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是信任,这种信任感能对治疗、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心理护理是根据结核病人需求来开展的,他们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配合治疗恢复健康。这要求我们不仅是医嘱的忠实执行者,而且必须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懂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懂得各种因素对病程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变化,才能使病人身心得到完全康复。

心理论文范文5

相关热搜:心理学  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历来就是心理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更是根本问题。所谓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与文化的背景、与文化的历史以及与文化的根基、与文化的条件、与文化的现实等等所产生的关联。考察与探究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可关联和涉及到心理学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自从心理学从哲学怀抱中诞生以后,尽管其一直努力向自然科学靠拢,也始终在进行的摆脱文化束缚与制约的努力与尝试,但是,事实上,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纠葛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学者认为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有方法论的意义;有研究认为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还存在着方法论困境;也有研究认为心理学发展的新思维应是从文化转向到跨文化对话;有研究者把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本土心理学看作是涉及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三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是有关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模式。事实上,通过考察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传承与流变便可发现,心理学与文化之间关系随着不同时代走过了一条纠结而又曲折的道路。心理学与文化之间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昭示了文化与心理学之间的复杂而又深刻的关系。

1.心理学与文化共存与共在

从文化学视角看,心理学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实践过程中所沉淀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经历了久远的时间跨度和历史上的沉淀。科学心理学在诞生之前,它一直寄居哲学怀抱之中,二者之间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发端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以本体论为基础,推崇人类理性力量,通常将人置于主体地位,视人为万物尺度,超越存在事物本身,以抽象和演绎能力来求得事物背后的本质与规律,去把握这虚无飘渺的“实体”,从而将人类与自然、人与神、心灵与肉体、本体与存在,放置在一个对立的位置,然后用分析和实证方法及缜密的逻辑思维推理来获得确定性、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知识体系。季羡林指出西方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特点是分析……在西方,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自然科学走的是一条分析道路”。心理学探索形式从最初的古希腊原子论心理学思想到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再到经验主义心理学;再经以康德和莱布尼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心理学,直至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走过了的确可以用分析和理性两个命题形式来予以深度概括的道路,这与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无疑是契合的,也成为人类认识和理解自身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心理学也成为了文化的一种产物。所以,可以将心理学看作是人类用以理解和阐释自身心灵生活的途径、方式或媒介,是一种文化历史传统。人的心理镶嵌在意义和文化资源中,这些意义和文化资源既是心理的产物,同时也构成了它。因此,至少在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与哲学始终是共生和融汇的,文化始终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成为心理学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或理论资源。尽管此后心理学终而脱离了哲学怀抱,成为真正的系统化、体系化和逻辑化的一门科学形式,但是,哲学作为文化的主导思想,哲学思想的启迪却是心理科学无法回避的时代精神,一直在为心理科学或隐或显地提供理论前提预设和方法论基础。

2.心理学与文化隔离与扭曲

以冯特在1879年创立实验心理学为标志,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得以诞生,并无限膨胀。心理学把心理行为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它的早期目标是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功研究方式移植到心理学中,而没有考虑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质。这导致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心理学家的研究方式典型地按照近代自然科学的方式来理解和对待人的心理行为。显然,心理学的研究因此而忽略和无视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特性,也因此而忽略和无视心理科学的文化特性。这一方面促进了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和使心理学越来越精密化,但另一方面也使心理学的研究从其一诞生就天然地具有了一定的缺陷,根本的缺陷之一就是心理学的无文化的研究,或者说是弃除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缺陷之二是文化扭曲的研究,或者说是扭曲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如心理学的一些研究中,仅仅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外部的刺激因素,或者说假定了人类心理的共有机制,文化的内容只是其千变万化的表面现象。这也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还原论十分盛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即把复杂多样的人类心理还原到了生理的甚至是物理的基础上。心理学与文化的剥离与扭曲映昭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研究方式,正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使心理学迈进了科学阵营的门槛,但这也使心理学的研究受到了局限。

    这种局限不在于是否揭示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自然科学门类的研究对象的共同之处,而恰恰是在于无法揭示它们的不同之处。心理学研究中的自然科学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直接体现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分离性,追求客观性是为了消除研究者的主观性臆造或主观性附会,而客观化导致了对研究对象的物化;二是依赖研究者感官经验的普遍性,直接体现在研究者面对与己分离的研究对象,他对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应始于他的感官经验,极端夸大了感官经验作用;三是确立实证方法的中心地位,以实证方法为中心导致了研究不是从对象本身出发,而是从实证方法出发,从而确定了实证方法的立法者位置,导致方法决定问题。这里就产生了双重抽象,即现代心理学观照的对象一心理行为一不仅从社会、历史语境中抽象出来,而且,也将“心理学”这一学科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清洗掉,独立于文化形式,使之成为纯粹、单一的“科学”学科。这样,就不仅使心理学丧失了文化积淀和根基,而且,对现代性实体和本质主义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过分关注,忽视对一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的整体关注,使得心理学对文化的敏感性日渐削弱和降低,甚至是有意回避,从而造成了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走向隔离与扭曲。

3.心理学文化转向与求索

社会生物学、文化人类学和进化心理学的兴起也带来心理学对文化的重新定位与重新思考,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转向的趋势渐露端愧。心理学领域开始由对心理学研究机制、规律或本质追问,转向对文化与心理现象关系、社会文化对心理学影响的关注。心理学家期望当代心理学发展以文化为平台、为视角,在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不断反思、批判和重构的同时,试图实现心理学发展上的一种突破,甚至是一种革命。有学者指出“这是一场范式的转变……文化出现,使心理学在研究的历程中获得非常重要影响和广泛的听众”。心理学文化转向思潮以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及多元文化论为代表,至今已经成为心理学领域不可忽视或者或缺的研究思潮。

必须承认,心理学文化转向思潮在科技理性和逻辑语言依然统治着心理学领域的时代,不能不说这种转向具有一定的开创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对于解构心理学自然科学主义思维模式,不仅提供了文化这一特定的研究视角,而且,也为重新理解心理学提供了意义基础、前提和语义场,就这一点,心理学文化转向是打开了一扇科学心理学通往文化语境的窗户。但是,由于受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束缚和研究视域局限,无论是跨文化心理学以文化名义为西方心理学对心理机制的验证性研究,还是本土心理学本土文化的自闭而导致视野狭隘,文化心理学研究过于仰仗文化而陷入“文化主义”误区,还是后现代心理学中最终将文化推向虚无,抑或是多元文化论所导致的文化的相对性,其实,他们的思想深处、理论预设、命题理解及结果阐释,都没能跳出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泥潭。因为“现代性二元对立思维成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潜意识,是原始文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残留物,也是我们不能解决心身问题、超越二元论的杀手锏。当人们承认人作为原始人想象力产物的灵魂实在性,亦即从潜在的二元论试图出发去解构二元论,这种解构注定是要失败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文化转向内在的研究理念和学术思想在文化思潮中并没有实现华丽转身,究其实质,依旧是科学主义研究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子在整个转向过程中挥之不去。它尽管提出了“文化”这一理念,可还是没有真正将心理学根本问题放到文化框架中来考察,不但放弃了考察心理学整体的研究视野,而且也放弃了心理学与社会各因素之间内在关系,关注视野只是将心理学视为脱离了文化支持的单纯的科学,对科学的理解依旧局限于将科学视为单纯“名词术语”这样狭隘的知识领域;对文化的理解,依然是将文化视为相对于人而言的外在刺激变量,在与文化分离中试图探寻和理解人的根本元素,文化也无从形成一种支持系统。它只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揭示人与文化之间关联,关注的视线仅仅停留于外在于人的文化上或外在于文化的人上,还没有从全面和深层次上揭示人与文化之间的共生性,缺少广阔的社会历史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基础,这不仅在方法论上招致学界的诟病,而且直接导致文化兴起的思潮不可避免地陷于困境。

4.心理学文化共生与对话

20世纪兴起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根本上瓦解了机械论自然观根基,从而带来了科学哲学转向。同时,以讲求多元、解构和去中心为特质的后现代思潮也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本土心理学运动也推动心理学向文化寻求共生与对话。这种不再以从异域文化寻求理论检验为目的,而是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特有心理问题出发,注重以社会现实为研究重点将文化元素推到了令人瞩目的位置,也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文化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与价值,从而将心理学理论视野从过去传统的“心理主义”人手来推知行为原因拓展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追问,也就使心理学理论建构从原来的抽象性向具体性转向,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说服力。注重和主张文化共生的心理学者都主张,并不是所有行为都能用一套范畴和维度加以解释,而是首先考虑一个既定维度、概念或范畴是否有意义,以及如何在一个既定的文化语境中使用它们。在这里,文化并非仅仅是单纯的背景或无关变量。人的任何内在、深层的心理结构及其变化都蕴含于文化背景之中和之上。心理学者永远不可能将自己研究对象与文化情景相剥离。它强调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问题研究。在国内,主张心理学文化共生与对话的心理学者以葛鲁嘉先生为代表。以葛鲁嘉先生的观点,他在考证了文化与心理学之间关系,并在全面分析科学心理学特征后指出,心理学是一种文化形式,可以将心理学看作是文化历史构成,是文化历史传统。近年来,他所致力于中国心性学说研究,提出了“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从“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和思想构建、术语和概念转换、方式和方法运用、影响和干预心理行为技术的提供等方面来看,可以认为这种尝试与努力正在逐渐清晰地勾勒和描绘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可以说,以葛鲁嘉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本土心理学家所作的文化与心理学之间关联的努力与研究,正是心理学文化共生与对话的有益尝试。

心理论文范文6

(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

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的问题和争议使得它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研究的要求关于“民族心理”的定义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定义是以整个民族群落为主体,这个主体在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即是民族心理。这种定义方式强调民族的整体性和集群性,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定义策略。比如,冯特以黑格尔的“时代精神”概念为基础,将民族心理定义为民族整体的精神活动特征;另一种定义方式则是通过寻求同一民族的大多数个体在类似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界定民族心理。这种定义则强调个体是构成民族的基本单元,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定义策略。近年来,有研究者试图通过对隶属于不同民族的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实验研究或量化测评,从而考察不同民族的整体性心理特征。他们所依据的就是民族心理的第二种定义方式。持前一种观点的研究者对后者的研究结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个体的简单叠加不能形成群体,对个体的实验研究或测评结果不能用来描述民族整体。即,自下而上的研究只能考察个体心理而不能描述真正的民族心理或群体心理。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必须要采取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宏观的、整体的视角。也就是说,民族心理学研究只能发端于关于民族心理的第一种定义方式。而在这种定义下,民族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缺少了进入实验研究的必要限定条件与确定性,因为实验研究者只能对具体的个体进行精确测评,却不能对民族整体进行测评。辩解:除了民族心理学之外,还有很多学科都存在核心概念界定分歧而导致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的差异。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也不少见,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之间的区别。因此,核心概念定义方式的多样性本身并不构成实验研究的障碍。质疑意见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心理学的两种主要概念定义方式中,只有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策略才能够真正言说民族心理的课题。那么,这种理论建构策略是否与实验研究不相容呢?固然,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只可能针对个体而进行,实验研究遵循的是从个体到整体的归纳方法。那么归纳的方法是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障碍呢?不可否认,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正是归纳的方法。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对个别对象的考察而形成一般性结论。与自上而下的演绎法相比,归纳法不能保证结论的确定性,但是归纳法是为演绎法提供前提的认识方法。民族心理学是我们认识民族群体共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样需要归纳法和演绎法的配合才能形成新的知识。因此,断言民族心理学只能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演绎法,并不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再者,是否存在这样的分别,归纳法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而演绎法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自然科学实验通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事物的变化而形成结论,研究者应该保持中立,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能事先持有某种理论或假设,这就是传统实验研究只做描述不做解释的法则。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往往是带着某种预设介入研究主题,他们会用自己的预设或理论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社会现象纷纭复杂,也需要研究者对其做出解释。于是,在传统的学科分类标准中,描述与解释是两个不相容的思维体系,只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20世纪后半期以来,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解释与描述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一方面,社会科学理论,包括哲学也在寻求通过观察与描述的实验来验证其命题;另一方面,自然学科的研究也更多依赖演绎法,用理论去做解释和预测。比如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就是从自然选择理论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导出操作性假设,再运用这些操作性假设去预测社会现象,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检验操作性假设的预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科属性与核心概念的定义策略并不构成民族心理学使用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

(二)民族心理是一个高度生态化的概念,其所涉及的大多数内容只能在真实的社会条件下才会展示出来

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下所观察到的被试的表现不能准确地再现其民族心理特征辩解:对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的质疑并不局限于民族心理研究领域。在所有的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都要事先考虑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衍到一般。比如经典力学的实验,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在其中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观察到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很快会使得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那么这是不是物理学的实验缺乏生态效度呢?任何实验都建立在一个理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这个理想态模型的建构则有赖于对现实的形式化表征。也就是说,当我们难以言说纷繁复杂的现实时,需要将其中无关的,或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先剔除,只留下我们认为对我们了解现实最重要的因素,然后对这些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这就是形式化的模型。实验的目的就是检验这个因果模型假设是否成立。因为假设模型是在剔除了大量无关或不重要因素后才提出来的,所以对它的检验也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那么,在理想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何返回现实环境呢?让我们再以经典的物理学实验为例。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下,实验结果显示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模型一。现实的环境中存在摩擦力影响物体的运动,于是研究者需要另外建构一个关于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假设模型,这是模型二。模型一和模型二结合就可以描述存在摩擦力的条件下物体的运动特征。现实中物体的运动轨迹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于是物理学家还需要建构一个斜面与运动关系的模型,模型三。模型一、二、三结合就可以言说在不平坦的,有摩擦力的表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特征。随着加入的模型的增加,实验描述的对象越来越接近现实。面对民族心理的研究课题,实验的生态效度自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但是生态效度也不应该成为民族心理引入实验研究方法的障碍。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需要从现实中抽离出来,同时,实验结果也能够返回现实。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生态效度可以通过,最终也必须通过实验设计的改进,多组实验的相互配合、印证等方式来得到提升。

(三)在面对文化影响的问题上,民族心理学的和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

民族心理具有高度的文化渗透性,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民族心理与文化心理这两个名词具有几乎同样的涵义。因为文化是“民族”构成的最重要条件,所以民族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可能离开文化而抽象成为某种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一般性概念。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性研究中,文化渗透却是需要被仔细地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在研究目标上,民族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存在分歧。民族心理学需要考察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而实验心理学却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渗透。辩解:将实验研究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立起来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文化对个体或群体心理的影响也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在一些基础性研究中,比如有关痛觉的研究,研究中需要尽量避免文化因素对被试痛觉体验的影响,从而精确界定人的痛觉阈限。之类研究是对人的最一般意义上的身心特征的考察,因此避免文化因素的渗透是必要的。比如,被试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被试对实验目的的认识,被试与主试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被试的痛觉体验。为了获得精确的结果,研究者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有研究者专门考察某一类文化因素对痛觉阈限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测试前让被试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音乐影响了人的痛觉阈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在实验中的渗透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验研究中要控制哪些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依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的。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实验研究的跨文化比较。这样的跨文化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分辨出哪些心理特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哪些是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文化因素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中既可以作为一个自变量,也可能是需要控制的干扰变量,也可能出现在因变量之中。因此,文化因素也不是民族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的障碍,相反,民族心理中的文化成分正是实验研究的目标。在涉及文化或跨文化的研究中,研究材料或工具的跨文化一致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实验还是量表,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有效的研究工具或材料在另一种文化中未必适用,这就是研究的跨文化效度问题。这个问题提醒着研究者,即使已经在一种文化中获得了有效的结果,也不能对研究工具或材料做简单的语言翻译就投放到另一种文化中施测,并且还把这两个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当然,跨文化研究效度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实验、测量等量化研究中,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质性研究同样也会遭遇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生态效度问题一样,即,通过改进实验设计、重复检验、多组研究相互印证等手段来提升研究的效度。总体上,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涉及到了这个领域的主要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不可能逾越的,相反,它们只不过在提醒着从事这类工作的研究者应该时刻警惕,不要犯技术上的错误。回顾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的议题后来都被列入实验研究的名单内。冯特最初断言记忆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在艾宾浩斯以后,关于记忆的实验就不再新奇了;弗洛伊德理论以潜意识概念作为基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是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认识的,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论缺少必要的科学性,但是当內隐研究技术被发明以后,对潜意识的实验研究也不遥远了。类似的课题还有自我、思维、决策、推理、社会认知等[14]。在某一阶段,实验研究遭遇到理论与技术的困难,突破这个困难的力量来自对研究课题做出恰当的操作性定义,以及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本文已经对民族心理实验研究的质疑意见做了辩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1.类比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尽管在今天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并不意味着用实验手段研究民族心理问题是不可能的;2.从研究历史看,研究技术的进步,提出核心概念的恰当的操作性定义是心理学实验研究进步的原动力;3.实验研究的本质是模型模拟,这个特征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因此,实验民族心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之间并没有矛盾。

二、民族心理学有必要采用实验研究技术

前文已经讨论了民族心理学有采用实验研究的可能;接下来,本文还将论证,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人类获取知识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心,期待获得关于未知现象的解释;二是为了满足对世界的控制欲,通过知识预测世界的变化,进而达到对世界的掌控。每一门学科都承担了解释某一个领域内的现象、传承领域知识的责任,即,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达成人们的愿望。为了实现解释、控制的目标,人们必须建构一个关于世界的假设模型,通过对模型运行机制的考察来解释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对模型运行特征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世界变化的预测和控制。人们建构的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这个模型是否能够担当准确描述世界的任务呢?于是,对模型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将已知的世界变化特殊输入模型,观察模型运行结果与世界的现实变化之间是否契合。这是验证性实验;如果我们的模型已经通过验证,那么我们可以将当前的现实数据输入模型,通过模型运行结果来预测世界变化的特征,这是预测性实验或叫住探索性实验。自然科学是对物理世界做出描述与解释的知识。在模型建构与检验方面,自然科学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规范,这种规范就是科学范式。按照库恩的分析,自然科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即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具有统治性的世界模型,大多数研究者都信奉一个主流的范式。这时,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用这个范式所规定的方法去描述和预测世界;关于这个模型或范式本身的质疑和争议则常常被忽略。目前的心理学处于什么阶段呢?研究者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目前的心理学已经进入范式阶段,也有人提出心理学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存在这种争论暗示了目前心理学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也没有被大多数同行所认可的主流范式。与当前处于范式阶段的自然科学所不同的是,心理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永远也不可能像今天的物理学、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范式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实际上还处于前范式阶段,即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用以描述和预测世界的模型,也没有形成得到公认的主流研究规范。在这个时期,各种声音彼此争论,相互竞争。因此,常常听到对某一种研究方法的批评就不奇怪了。要公正地评价某种研究方法在这个学科中的贡献,我们需要跳出这些争论本身,在元理论的层面上,从学科的研究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研究方法的取舍。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科知识都是对世界某个领域的描述和预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学科知识必须要建构理论模型。心理学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为了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将经过验证的模型用于描述与预测未来,探索性实验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学科建构的元理论水平上,心理学的实验性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心理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主流范式,各种实验规范之间还存在竞争与争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争论的焦点在于某种实验规范是否可行,而不是实验本身的元理论价值的评价。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应该遵从心理学的学科规范。如果实验研究对于心理学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同样是必要的。第一,如果说心理学需要实验,而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的民族心理学却不需要实验,这个判断在逻辑上和学理上都是不成立的。在逻辑上,如果民族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的下位概念,那么心理学的所有属性都会体现在民族心理学之中。如果实验研究对心理学而言是必须的,那么对于民族心理学而言也应该是必须的。在学理上,这个判断意味着将心理学研究分成可以用实验的和不可以用实验的两部分。这个分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因为通常我们也会将不同的研究课题与适合的研究方法对应起来,比如,一些课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而另一些课题则适合采用另一些方法等。但是,当我们讨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时,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研究方法的划分。即,用什么方法控制变量、用什么技术收集反应数据等。所有这些区别或差异都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衍生出来的变化。如前所述,心理学的元理论模型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有效性。于是,在统一的元理论之下,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都要遵循实验研究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让心理学成为科学的那些规范。如果研究者强调某一个领域可以不受此条件限制,那就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被划分到了心理学的领域之外了。正如冯特将民族心理学与他自己创建的实验心理学分开一样。在他断言高级心理活动不适合通过实验来研究时,实际上是将研究高级心理活动的民族心理学和研究基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看作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其中实验心理学属于科学,而民族心理学则应该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两者赖以描述和解释行为的假设模型是不一样的。冯特的实验心理学遵循的是自然科学的解释模型,而他的民族心理学则遵循社会学和文化人类的模型。而今天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如果不希望脱离科学心理学的主流范式而独立经营,就应该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也就是说,和心理学的其他研究领域一样,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是让民族心理学成为科学的前提。反对者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即使民族心理学遵循心理学统一的元理论规范,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可能采用相应的特别的研究技术,比如,观察法、个案法、质性研究方法等,而实验法则不是民族心理学的必须技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虽然某些特殊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方法会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为了获得精确的认识,研究者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互配合、印证。即使是感觉阈限研究这样的课题,也不是单单采用实验法就能够应对的,往往需要观察法、访谈法等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精确的结果。通常,越复杂的研究对象越是要求多种研究技术的配合。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正因如此才需要多种技术的共同参与,实验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正如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通用语言一样,实验逻辑也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公用语言。民族心理学研究以民族为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要识别某一民族的特有心理和行为特征,需要将该民族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其他民族进行对比。在心理学研究中,在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进行对比时最主要的控制变量是文化因素。因此,民族心理学本质上是研究文化的科学。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者一定持有自己特有文化的在场。于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用一种文化去描述自己和他者的文化。当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要对话时,各自的文化在场可能成为他们之间交流的障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称谓就体现了这种文化在场的障碍。欧美人习惯将来自欧洲大陆以东的所有文化都称为“东方文化”,而东亚人则习惯将东亚以西的所有文化都称为“西方文化”。那么,介于两个地域之间的西亚和印度文化当属于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呢?显然,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称谓在学理上和伦理上都是不严谨的。而认真思考过不同地域文化关系的学者会采用更为客观、严谨的文化识别标准,比如车文博先生提出了一个从整体-分析、神性-理性两个维度来区分“四方文化”的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文化类型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别:整体神性、整体理性、分析神性,和分析理性。东亚、西亚、印度和欧美文化依据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表达而被识别为不同的类型。由于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识别标准,各种地域文化的特征才有可能放在同一个体系中来比较、交流。就像在地图上标出经纬度,地图上的任意两个点就可以相互定位了一样。民族心理研究可能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各种人文研究的手段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各种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要能够相互交流,需要有一个像地图上的经纬线一样的坐标体系。这个坐标系统就是研究的元理论范式。前面已经论述过,实验是支持并验证这个元理论的过程。于是,实验逻辑就成为了界定文化阅读有效性的坐标。在统一的实验逻辑下,民族心理的各类研究才拥有相互比较的可能。

三、为什么需要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

上一篇成果论文

下一篇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