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例6篇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1

-----年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踏上三尺讲台几年来,工作环境、收入的日益完善让我对教师的职业体会到了愈来愈多的幸福,而感触最深的是怀着感恩的心用阳光的心态耐心的教育学生产生的职业幸福感。

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位专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初踏岗位之时,我用成人化的心态对待学生,一次不对,我会提醒他们,两次不对就开始批评他们了,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看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后,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小学生不能用成人化的心态对待他们,于是,我不再过多地指责学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再为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而郁郁寡欢。而是用自己的满腔爱心和宽容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我的真心付出获得了“回报”。当有的同学在路上不经意地碰见我,送上一句“老师好”的时候,我是幸福的;当某个顽劣的学生在一次次不写作业时,我用平和热情的行为辅导他写每次落下的作业后他也开始承认错误迷途知返的时候,我是幸福的;当我周末在学校里,有的同学能到学校里找我聊天并说想我之类的话时我是幸福的;当曾经教过的学生在节假日也发来问候的短信时,我依然是幸福的。突然触发的教育灵感带给自己的满足是一种幸福,师生间自然融洽的打招呼是一种幸福,学生对自己的一个亲昵的动作(来自非亲人感觉的亲近感)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而是唾手可得。我们没有百万富翁的奢侈豪华的富有,但我们可以做精神上的富翁,在自己的星座里发光发热。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

二、课堂上与学生情投意合的幸福交流。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对解决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解决问题的几种解法及最佳解法,意见一致时师生眼神、表情均处在兴奋状态,可谓意气奋发,师生高度默契,这种状态下的情投意合,绝对的是一种心里享受。而这种幸福需要教师用爱的暖流来传递,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师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这种幸福的交流与每个学生都能传递,当我们播种爱的种子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成功后的幸福表情时,我们不也在收获幸福吗?是啊,学生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学生幸福了,我们的教育才是一种享受;学生幸福了,我们的世界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瞬间和不可复制的幸福体验!

三、幸福的与学生做知心朋友。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2

[关键词]教育幸福感;职业院校教师;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代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为突出。职业教育要靠职业院校教师来实施,那么,职业院校教师的生存状态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教育幸福感状况与生存状况紧密相关,不仅关系职业院校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2011年10月到11月期间,笔者采用自编的《教师教育幸福感的调查问卷》在陕西省范围内开展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在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宝鸡体育运动学校、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07份,回收率71.33%。其中,从性别来分,女教师占53.40%,男教师占46.60%;从学历来分,中专占3.80%,大专占14.20%,本科占72.60%,硕士占8.50%,博士占0.90%;从职称来分,助教占38.10%,讲师占42.90%,副教授占19.00%。笔者对所有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5.0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笔者对十多位职业院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体验,获得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我们从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现实状况、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因素分析、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建议三个方面对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现实状况

教师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生活质量的综合体验,是具有多维度、多层面的复杂体验,包括社会地位体验、职业环境体验、身心健康体验、学生成长体验、专业发展体验等。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教师在这些方面的感受和体验并不乐观。

(一)职业院校教师社会地位体验状况

一种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是该职业社会价值被认可和承认的程度的体现。尽管职业教育已经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有待提高。在对“您对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感到满意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5.56%,选择“不满意”的占61.11%,这两项比例之和是66.67%;而选择“满意”的占32.41%,选择“非常满意”的占0.92%。这表明,六成以上职业院校教师对其社会地位感到不满意。具体来看,工资收入是一种职业社会地位高低最直接和最明显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您对当前工资收入情况满意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20.37%,选择“不满意”的占66.67%,选择“满意”的仅占12.96%。可见,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对工资收入状况不满意。在对“您近年的平均月收入”的回答中,2000元以下的占19.20%,2000元~3000元的占55.80%,3000元~4000元的占19.20%,4000元~5000元的占5.80%。一位有十六年工龄的教师告诉笔者,“我的工资现在每月不到3000元,同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相差很大。以前我们的工资是财政拨款,现在我们学校教师工资基本实行学校包干,能招到学生学校就有钱,招不到学生学校就没钱。我们学校每年生源锐减,教师工资也就上不去了。”职业院校教师工资收入的普遍偏低是造成他们的社会地位体验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环境体验状况

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幸福感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个体体验,学校管理、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构成了职业院校教师生存的职业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教育幸福体验。学校管理方面,在对“您对所在学校当前的教师管理状况满意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不满意”的占23.15%,选择“不满意”的占51.85%,这两项比例之和是75.00%;而选择“满意”的占23.15%,选择“非常满意”的仅占1.85%。可见,有四分之三的职业院校教师对学校教师管理状况不满意。在访谈中笔者发现,职业院校教师对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审、教师福利待遇、教师外出进修机会等方面的管理最为不满。学校领导对教师生活关心方面,在对“您所在单位关心您教学以外的生活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关心”的仅占0.93%,选择“关心”的占17.59%,选择“偶尔关心”的占37.04%,选择“不关心”的占44.44%,这表明职业院校领导与教师之间工作关系之外的情感比较淡漠。同事关系方面,在对“您认为您和学校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融洽”的占9.30%,选择“融洽”的占72.00%,选择“不融洽”的占14.00%,选择“非常不融洽”的占4.70%,有五分之三的职业院校教师认为同事关系状态良好,但我们也要注意还有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同事关系存在不和谐现象。师生关系方面,在对“您当前在学校里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融洽”的占5.61%,选择“融洽”的占58.88%,选择“不融洽”的占32.71%,选择“非常不融洽”的占2.80%。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师生关系不融洽,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职业院校教师身心健康体验状况

健康的身心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在对“教师职业对您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不利于健康”的占25.00%,选择“没影响”的占49.07%,选择“有利于健康”的占25.00%,选择“非常有利于健康”的占0.93%。可见,有四分之一的职业院校教师认为教师职业给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方面,在对“您认为您爱岗敬业的主要原因是”的回答中,选择“生活的需要”的占13.08%,选择“职业道德”的占56.07%,选择“学校的管理制度”的占10.29%,选择“热爱该职业”的占20.56%。其中,选择“职业道德”和“热爱该职业”的比例之和是76.63%,表明四分之三的职业院校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但与此同时,还有一小部分教师把教师职业当成了谋生的手段,其职业价值定位低,这种现象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

(四)职业院校教师学生成长体验状况

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教育幸福的源泉之一。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在对“在您的指导下,学生在知识竞赛中获奖,您会感到”的回答中,选择“非常有成就”占12.50%,选择“很有成就”的占33.70%,选择“有成就”的占45.20%,选择“无所谓”的占8.60%。其中,选择“非常有成就”、“很有成就”和“有成就”的比例之和是91.40%。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在对“在您的帮助下,学生走出了心理阴影,您会感到”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快乐”的占27.60%,选择“很快乐”的占41.00%,选择“快乐”的占23.80%,选择“没感觉”的占7.60%。其中,选择“非常快乐”“很快乐”和“快乐”的比例之和是92.40%。学生贡献社会方面,在对“当您得知您的学生在本职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您会感到”的回答中,选择“非常自豪”的占28.60%,选择“很自豪”的占36.20%,选择“自豪”的占29.50%,选择“无所谓”的占5.70%。其中,选择“非常自豪”“很自豪”和“自豪”的比例之和是94.30%。成就感、快乐感和自豪感是与幸福感紧密相关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由调查数据可见,九成以上的职业院校教师认为自己可以从学生的知识增长、心理健康和社会贡献中获得教育幸福感。然而,教育现实与教师的积极期待之间会存在落差。在对“根据学生当前的表现,您会感到自己的辛勤付出”的回答中,选择“非常值得”的占10.40%,选择“很值得”的占24.50%,选择“值得”的占37.70%,还有27.40%的教师选择“不值得”。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业成绩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纪律性不强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职业院校学生质量不高,教师在学生成长方面获得的积极心理体验不强。

(五)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体验状况

教师专业化是当前教师教育的趋势和潮流,教师走专业化道路既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需要,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专业精神方面,在对“您对自己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信心程度是”的回答中,选择“非常有信心”的占19.44%,选择“较有信心”的占49.07%,这两项比例之和是68.51%,表明多于三分之二的职业院校教师具有专业自信,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所担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有29.63%的教师选择“可以应付”,1.86%的教师选择“没有信心”,说明将近三分之一的职业院校教师对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缺乏信心。专业知识方面,在对“当您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或研讨活动时,您通常会”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乐意参加”的占34.90%,选择“乐意参加”的占53.80%,选择“没时间参加”的占6.60%,选择“不愿意参加”的占4.70%。可见,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具有参加学习和培训活动的主观动机和热情。但是,在对“在您的学校里,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研讨活动的机会”的回答中,选择“经常有机会”的仅占0.93%,选择“有机会”的占20.56%,选择“偶尔有机会”的占40.19%,选择“几乎没有”的占38.32%。这表明在客观上,职业院校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比较少,这跟教师主观上的参加培训和学习的热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二、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教师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生活质量的综合体验,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因素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在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尝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宏观层面

1.职业教育体制不够健全

总体讲,我国职业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这一不足是职业院校教师生存处境的构成部分。在管理体制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中学、直属中专、成人高校以及社会力量办学,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技工学校,部分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其直属中专等。这不利于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也不利于职业教育合理、高效地发展。在办学体制方面,职业教育“本科―专科―中专”三个层次的办学格局之间相互隔离,缺乏有效的升学机制,不利于优秀学生的继续求学和深造。另一方面,国家、主管单位对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有限,而职业教育实践费用高昂,这使得职业院校经费吃紧,教师的福利待遇不高。在教学体制方面,部分职业院校未能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侧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等。

2.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

虽然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共识,但社会上仍然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比不上普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不如接受普通教育的人“高贵”。造成人们对职业教育鄙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体制的设计。如职业院校的招生通常都是在普通学校之后,生源质量相对都比较差,又如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缺乏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另外,社会上还普遍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致使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社会上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院校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状态。

(二)中观层面

1.学校教师管理缺乏人文性

作为学校管理的对象,教师是具有思想和感情的人,这需要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体现人文性。另外,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更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尊重,这样才能够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为学校的发展鞠躬尽瘁的动力。然而在现实中,有些职业院校领导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欠佳,在对教师的管理中喜欢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有时甚至会伤害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很难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教师也难以体验和感受到来自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内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就难以被激发和唤醒,教育幸福体验自然会降低。

2.学校教师管理缺乏公平性

公平感同幸福感紧密相连,公平感越强,人们的幸福感会随之增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教师管理的公平性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职业院校教师特别指出学校教师管理方面缺乏公平性,突出表现在职称晋升和外出进修机会方面。职称是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荣誉、待遇等多重利益的重大事情,有些职业院校在教师职称晋升中存在严重的走关系、送礼现象,致使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中受挫。而在有些职业院校的职称晋升中,领导抢占一线教师的名额,导致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外出进修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在访谈中有教师谈到,领导在分配外出进修机会方面没有一定的制度规约,总是偏爱与自己关系近的教师,缺乏公平性,这让其他教师感到跟这样的领导一起工作没有前途。

(三)微观层面

1.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存在偏差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是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和坚守。由于教师个体的价值趣味和人生追求不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会存在多种样态。一般来讲,任何职业都要满足人对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但同时它也是个体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载体,而且,个体只有把职业与人生意义相互关联,才能够真正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愉悦。然而在访谈中,笔者深刻感受到有些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存在偏差,把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仅仅看作谋生的手段,职业价值定位较低,缺乏在职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高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钻研和进取的动力和热情会不足,难以获得工作上的突出发展和进步,从教育工作中体验到的幸福感自然会匮乏。

2.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待提升

在某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个人的幸与不幸,跟自身的观念、思想紧密相关。正如罗素所说,个人的不幸部分在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积极、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但调查发现,有些职业院校教师在工作压力和困难面前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容易陷入消极、低迷的心理状态;有些教师在跟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处理中心理偏激,容易导致矛盾激化,难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由于心理素质比较差,他们不能恰当地处理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继而导致他们的教育幸福感降低。

三、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建议

教师教育幸福感虽然是一种主体体验,但是与客观环境紧密相关,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反应。要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需要充分考虑主客观各种要素和条件的优化。

(一)健全职业教育体制和消除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是由当前不健全的职业教育体制造成的。而且,不健全的职业教育体制也导致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认同感低等,这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幸福体验。因此,健全职业教育体制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改变职业教育多头管理和交叉管理的管理体制,主要由教育部门来管理和协调各个职业教育院校之间的资源调配和整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要改变职业教育各个层次之间相互隔离的局面,给中职学生创造升入高职、甚至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把优秀生源吸引到职业教育体系中来;同时,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善职业院校教师的福利待遇。第三,要改变职业教育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联合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合格的职教毕业生。最后,从社会大环境来讲,要消除对职业教育的鄙薄观念还需要整个社会逐步消除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文化心理,树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重的思想观念。

(二)提高职业院校领导素质和完善教师管理

一所院校的教师管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素质,高素质的领导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教师创造出和谐、向上、支持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感,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一方面,高素质的学校领导绝不会纯粹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待教师,把教师仅仅看作管理的对象,而是会尊重教师,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考虑教师的处境和感受,在教师管理中以情感换情感,给教师心理上以温暖和支持,理解和关爱教师;另一方面,高素质的学校领导绝不会在教师管理中偏爱一部分教师而冷落另一部分教师,而是为教师创造公平竞争的平台,让教师之间进行公平竞争,谁在工作中付出的多和工作成绩大,谁在职称晋升中才会获得机会。总之,高素质的领导能够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感提供条件。

(三)职业院校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努力形成积极自我

职业院校教师教育幸福感不仅同外在的客观环境有关,还同自身的素养密切相关,加强自身修养并努力形成积极自我也是职业院校教师获得教育幸福感必备的条件。首先,要具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一般来讲,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和成长需要,前者属于低级需要,后者属于高级需要,而成长需要是一个人获得完满人生的必需。对于职业院校教师来讲,不仅要在教师职业中获得生存需要的满足,还要追求成长需要的满足,把教师职业同自身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关联起来,树立在职业中获得精神成长和幸福的职业价值观念。其次,要潜心钻研业务,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获得专业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第三,要形成积极、乐观和开朗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怕苦,不怕难,能够意志坚定和积极应对,这不仅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教育幸福体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J].中国德育,2008(1).

[2] 杨雪琴,等.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

[3] 葛力力.体制: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J].职教论坛,2010(2).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3

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陈艳华认为: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 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随着对幸福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幸福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幸福体验。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职业幸福感则是指在其教育工作中,通过努力,潜能得到发挥,自身和谐发展,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快乐的情绪体验。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对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 一) 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90 份,有效回收率为90%。

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 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 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 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 二) 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 工龄与职业幸福感。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 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 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 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 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 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 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 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 。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 级别,并且有超过80% 的调查者选择在4 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 一) 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4

职业幸福感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个体在自己工作中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教师的个人因素。1.人格因素人格,亦称个性,它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方面内容。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人格。幸福感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而各种人格特质中,外向性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神经质和幸福感显著负相关。[1]2.身体因素身体健康是干好工作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作为前提,谈幸福是不切实际的。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腰背痛、咽炎、颈椎病、痔疮和胃炎或胃溃疡是排在教师职业病前五位的疾病,而有大部分的老师患上了以上一种或几种职业病。这将大大地影响着教师职业的幸福感。3.职业理想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所以它的实现将受到诸多主观情感的制约。赵汀阳说过:“幸福不是产生于基础性需要的满足,而是产生于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之中,产生于有意义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是理想性的,总是合目的的生活。尽可能去实现各种可能生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条件”。[2]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他对自己的职业应该有一定的规划,有一定的理想,也就是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当中自己将要达到的水平,否则在他的职业生活中必然就缺少了动力。故有的学者指出:“教师若有了一颗善良之心,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劳动过后就要有回报的职业来看,终身地去追求它,就能真正体会到做教师的幸福感。”[3]因而如果一个教师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进行工作,而不是把教育当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那么他将永远体会不到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快乐。只要有了职业的理想,即使在工作中出现困难,也能迎刃而上,体会着在职业征途中不断奋斗的快乐与幸福。4.个人职业能力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该职业的相应能力,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你职业的成败,从而影响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能够有效地掌控课堂,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新知,是教师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教师获得的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但要完成这项工作,一是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素养。(2)教学研究能力由于学生对象的差异性以及教育教育情境的无法预设性,决定了教育具有创造性。而且,科研是高等教育的第三个职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4]所以,更要强调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地开动脑筋,不断探索,不断地获得创造带来的刺激感、新鲜感和成就感。当教师在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指导实践取得了实效时,会获得一种无可比拟的欣慰和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幸福。(3)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需要有效处理好与学生、同事、领导、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关系当中,最基本的一组关系便是与学生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一定要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理解、信任、关心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尊重和信任老师,才能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也才会体现到和学生一起的快乐与幸福。成功的教育并非是某一个老师的劳动成果而是一个集体的力量,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职业院校强调和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还要具备和教育系统之外人员的沟通能力。

校园文化

教师职业是在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的文化可以给教师带来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相反,不良的文化会给教师带来消极情绪,抑制教师幸福感的获得。文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而教师主要的文化场所是校园。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校园文化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1.物质文化校园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校园绿化和美化等以及教育教学的设施设备。学校环境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情绪,保持学校的整洁和干净,优化学校布局是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作为大学校园而言,最能体现其文化氛围的就是图书馆,图书也是高校教师进行科研教学的必要材料,所以一定要注意图书馆藏书的丰富性。2.制度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包括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是为达到学校培养目标制定出来的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例如学校的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喜爱、被认可,教师也同样希望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而判断自己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并藉此获得幸福。正因为如此作为学校的管理制度中的评价制度,它一定要公正公平,一定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不是科学;二是评价的过程是不是民主,教师是不是能够参与。只有用普遍的、公认的标准去评定了教师的行为,教师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以获取新的成就,从而获得职业上的幸福。3.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5]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和理想成分。认知成分是学校人员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规律的认识,它是校园文化的理性部分,将直接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工作。情感成分将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依恋、同事之间的认可。试想,在一个充满合作,认同的环境中工作,能不满怀欣喜吗?价值成分即在学校中体现的价值观。学校价值观一经确立并成为学校教师的共识,就会对学校具有持久的精神支撑力其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教师完成本职工作。最后一个是理想成分,及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理想追求。有了共同的理想,这将有助于教师形成将职业理想变成教育实际的动力,在工作中不断前行,不断获得突破的。

社会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第29条: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描述中提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层面,已经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社会企业希望通过学校的培育可以招到能立马上手的员工。而教师是这些希望的直接观测者,高职教育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就在于教师。如果高职教师不能实现家长和社会的期望,社会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将不满意的态度传递给教师。故而,社会给予的过度期望和舆论的压力会让教师在长期的不安状态下,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工作而烦恼,影响幸福感的获得。

学生

学生与教师整个专业生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幸福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的成人与长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面对的对象都是青年人。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变化,以及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便是高职教师的幸福所在。1.学生的成才徐特立老先生曾经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是啊,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其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各行各业的能手。当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由一个专业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内行人,在社会上能够通过自己在校的学习找寻到热爱的职业变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作为教师那该是有多么幸福,多么骄傲。正如陶行知所言:“教师工作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桃李满天下,看到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2.学生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条件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基础。作为高职教师,他所面对的是一群具有独立意识的、情感丰富的个体。在与高职学生交流中,往往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当学生有困惑时,乐意找你聊天,这时教师是幸福的;当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一句“老师节日快乐”,教师是欣慰的。和一群阳光四射的青年人一起成长,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永远被年轻的心态所包围,能不体会到幸福吗?!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5

(一)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含义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享受着幼儿教育工作带来的愉快和幸福体验。具体分析如下:

1.与领导、同事、家长和谐相处。

这些都是幼儿园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要尊重并听从园领导的指示,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同事之间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相互支持;要多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只有在各种关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幼儿教师才会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之中。

2.随着工作的努力和时间的积累

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不断提升,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的一致认可,逐步从新手教师转变为骨干教师,对于工作得心应手,幼儿教师才会投入更多的激情。

3.发自内心爱孩子,并赢得幼儿的信赖与喜爱。

最重要的是幼儿教师要发自内心尊重、爱每一个孩子。幼儿虽然是不成熟的个体,但自从其出生便拥有与成人一样的权利,同时师幼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应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孩子一样的爱。以上这些都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

(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意义

1.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造就与幼儿、家长、同事、领导的良好关系。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会转化为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会产生更多的亲和力,从而使幼儿愿意与你亲近、同事愿意与你交流、家长愿意与你沟通,于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教师也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配合。

2.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给自己带来事业上的成就感。

在工作中职业幸福感能为个体创造更多的原动力,可以把职业的幸福感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实现理想,努力接近自己设定的目标。当荣誉的光环照耀在你身旁时,你会感受到职业带来的幸福。由此教师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荣誉,幸福就这样获得了良性循环。

3.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可以造就生活幸福感。

幼儿教师如果在工作中很幸福,那么在生活中会扩散他的幸福,而且幸福不仅体现在脸上还有心情上,会把这份幸福感染给家人及周围的朋友。大家都分享到你工作带来的幸福,会更加支持你的工作,因为你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欢笑与健康。

二、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1.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家长的评价是影响其职业幸福感的外在因素之一。

我国学前教育的历史不过一百年,在1903年学前教育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官方创办了第一个幼儿园(湖北武昌幼稚园),之后在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中国第一代幼儿师资,是敬节堂的洁妇和育婴堂的乳媪,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外界看来似乎还很可笑,妇女走出庭院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那时的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很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虽然中国学前教育到现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在不少人的心中,幼儿园里带孩子只是母亲或保姆带孩子职能的一种代替和延伸,职业的神圣感和社会地位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幼儿教师丧失了职业幸福感。学前教育在师范院校早已是热门专业,近几年在呼和浩特的教师招考,吸引了大批专业理论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年轻教师进入幼儿园,这些教师中几乎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可占一半,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但相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来说,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略低一些,家长乃至更多的人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也不够理解,没有认识到其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全部的教育责任便给了老师,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要求苛刻,期望过高,幼儿教师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这样下去,幼儿教师会对工作失去热情,哪还会有幸福感。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态度、评价也会影响其职业幸福感。

2.幼儿教师区别于其他教师工作的特殊性。

首先,幼儿教师工作的独特性。(1)工作的艰巨性。由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的独特性,其工作具有艰巨性。因为幼儿身心的幼稚性,幼儿教师不但要承担教育责任,还要承担保育责任,幼儿教师承担的保育职责是其他各级各类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当前独生子女增多,幼儿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度提升,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身上的责任加重,要求工作的全面细致性,幼儿教师几乎要对幼儿生活中、学习中每件事、每个环节都要给予关心和帮助。总之,幼儿教师所做的工作非常细致、具体和琐碎。(2)工作时间较长。幼儿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对其他各类教师较长。还是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从上班开始精力就要高度集中,甚至顾不上喝水上厕所,得时刻关注班里每一个孩子的活动及应对突发状况。下了班还要写教案、教育笔记、教学反思、多种计划、论文等。私立幼儿园的教师下班时间更是不固定,一天工作平均在12个小时。其次,工资待遇较低。呼和浩特市公立幼儿园工资基本上在两千元左右。但在我调查的这些幼儿园教师中,所有人都对目前的收入很不满意。私立幼儿园的工资基本上不到一千元,没有保险,基本生活保障都难,所以幼儿教师改行的很多。如此大量付出劳动,却与得到的不成比例,幼儿教师心里怎么能平衡,幸福从何谈起。

3.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环境因素。

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用一句诗词来形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且学前教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叫做环境育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幼儿也影响着幼儿教师。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室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简单地说如果幼儿教师每天工作的幼儿园周围是个垃圾场,园内没有活动场地,教室内空间狭小孩子又多,嘈杂声一片,幼儿教师连休息、备课的地方都没有,资源缺乏,有好的创意得不到幼儿园的支持,长此下去,也就蒙混度日,或是另寻出路。宽敞明亮的室内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幼儿教师专门准备的备课室休息室,让幼儿教师感到自己在被关怀,一来到幼儿园就心情舒畅,自然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带到工作之中带到家庭之中。幼儿园环境中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的文化氛围等。这里我主要想谈一谈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首先,幼儿教师希望获得领导的支持、肯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业绩是否获得认可等。幼儿教师的发展与领导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幼儿园的发展。幼儿教师获得园领导的认可,感到自身工作很有价值,增强职业幸福感。其次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工作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牵着教师的心,在对幼儿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认识上,家长一方面是社会的代言人,一方面是教师工作的直接评价者。绝大多数的家长尊重、信任和肯定他们的工作。这是对幼儿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这种被承认和认可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再次是幼儿教师与幼儿爱的互动,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给予幼儿爱时,幼儿也会以一份真诚的爱回报教师。对于教师的付出来说,幼儿的爱是最大的安慰、补偿和回报。这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我在多个幼儿园实习过,在我的观察中发现很多40岁左右在幼儿园当教师超过15年的老师,看到幼儿因为想父母哭闹、尿裤子、办错事,都很默然,甚至生气地指责,比较烦躁,工作积极性明显低于年轻教师,得到幼儿爱的反馈较少,职业幸福感偏低。

(二)内在因素

1.幼儿教师的工作态度。

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把工作干得有滋有味,似乎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工作,如裴斯泰洛齐、福录贝尔、陶行知等,他们就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但实际中有不少幼儿教师工作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感受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

2.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

幼儿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可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自身的工作能力在不断提升,二是幼儿的成长进步。幼儿教师工作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充满好奇心的幼儿,教会幼儿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成功地组织一堂课,内心都会伴随着无比的喜悦,看到幼儿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之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认为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并非常有价值,当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之一。

3.幼儿教师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影响其职业幸福感。

已有研究表明,那些富有理想、热情洋溢的教师,以及执著地为实现其理想而努力工作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为他们过分努力投入到工作当中,精力的消耗会非常大,他们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然而现实并不总是如愿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职业幸福感。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幼儿教师对本职工作应树立正确的认识

对工作的正确认识,包括对工作的性质和价值的认识。幼儿教师只有对工作的性质和价值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它,体验到幸福感。因为每一种工作都有它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便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看孩子的保姆,什么人都可以干,其实不是这样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首先我们自己应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幼儿在六七岁时脑重已达成人的90%,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都是在此之前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说明幼儿期的教育非常重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都知道0~6岁,存在着很多不同关键期,比如说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要在这段时间注意对幼儿坚持性的训练,并告知家长进行配合,可以帮助幼儿拥有良好的坚持性,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或是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错失了早期发展的关键期,今后将很难弥补,甚至影响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所以说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幼儿教师的责任重大工作拥有巨大的价值。其次,为什么同样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面对同样的孩子,有的能从幼儿身上体会到幸福感,有的却不能,其原因是源于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如果想从幼儿身上体会到幸福,我们要改变对待幼儿的看法,试着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因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经常会犯一些让成人看了极其可笑的错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里充当“妈妈”的角色,应该理解包容孩子的缺点、错误,去帮助他,而不是指责、怒骂、嘲笑。孩子的天真无邪,爱得真挚、纯洁,让许多成人自愧不如。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中国最早发现儿童的作家周树人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所以,幼儿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儿童观,理解幼儿就会减少大发雷霆和误解幼儿,而且幼儿的好多优良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评价,也可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所以,社会应重视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对师范院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尽可能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并让学生有机会去幼儿园参观、见习,从而对幼儿园有一定的了解,在进入幼儿园时不会茫然失措,更容易适应幼儿园。其次,是幼儿园提供各种机会为在职教师充电,或鼓励他们外出学习。最后,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后,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得失,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幼教工作的得心应手,便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好评、幼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会使幼儿教师感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三)建议教育部门针对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给予制度保障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范文6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元素;梦想;目标

一、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元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传道、授业、解惑也有迷茫和倦怠的时候。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的迅猛更新、学生思想与学业的千变万化、教学考试的目标任务、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纠结与烦恼等都形成了制约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元素。

如果教师对以上元素认识和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压力和包袱,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构成威胁,进而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教师每天都在重复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备课、上课、考试、批改、谈话。这样的工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果对此认识和处理不当,很容易使教师产生兴致渐无、烦躁不安的职业倦怠。

教师面对个性各异、天分与家庭迥异的学生,会经常显得力不从心,芒然无措。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天长日久,就可能会导致急躁和焦虑情绪的出现。

教师面对林林总总的考试和升学指标的压力,面对同业教师的职务、职称、绩效考核指标等的竞争,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的积累,久而久之就可能使压力叠加,进而转化成苦闷和抑郁,严重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在工作中要有梦想和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

没有梦想和目标的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作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应有个人的发展方向。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优势,将来如何发展,怎么实现这一目标。一旦确定下来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就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在努力和拼搏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阻力甚至是失败。但一定要告诉自己坚持住、别放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来自于积极进取、不甘于平庸的心态和因此取得的成就感。

当然,工作和生活是复杂的,有时不随自己的意愿和努力变化。所以,教师还要有平和、乐观的心态。

三、努力构建阳光、积极的心理感受,用乐观、健康的心理去营造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幸福感

心理学中的合理情绪疗法证明:人的情绪好坏,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人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同样的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会对这个事件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和理解不同,获得的情绪体验也就不同。

一个人的心灵若是清净无染,即使身处困厄的境界,也不会有众多的烦扰;一个人的心灵若是不安、烦乱,即使身在山林,天天静修,心也如同在闹市,不得安宁。生活越接淡,内心就越接近绚烂。太过张扬的东西,一定是虚张声势;而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安宁。所谓幸福,就是身体的平安和灵魂的宁静。

同样爬一座山,爬到一大半时,乐观的人会说:太好了,都爬一大半了,再坚持一下,就到顶峰了。他收获了成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而悲观的人会说,太糟糕了,爬了这么久还没到山顶,累死我了,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他暗示给自己失败和沮丧的心理体验。而对爬山的两种迥异的理解和认识,收获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幸福和挫败的感受。

因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一种感受,而非人所处的某种状态。一个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人,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无尽的痛苦和悲哀,但他自己可能去寻乐、找乐、轻松自在、自得其乐,自己感觉可能是幸福的。而一个绫罗绸缎、腰缠万贯的人,在他人眼里可能会无限风光和无比幸福,但他自己可能是欲壑难填、空虚寂寞、自寻烦恼。究其根源,这正是由对幸福的感受不同造成的。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亦是如此。不是教师职业本身天然地带给了教师幸福,而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持久、全面、合理的认识带给了教师幸福,进而使教师爱上了这个职业。

教师面对自己每天周而复始的备课、讲课、批改等,首先应努力调整心态,把每天都看作新的一天,坚持做好重复工作的同时,每天都去努力挖掘和创新业务亮点和工作内容,让每天都成为自己崭新而不平凡的一天,从而有效减少自身的职业倦怠。

教师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反反复复的考试、升学、同业竞争等压力时,要主动而为,积极适应。所谓适者生存、适者为悦。面对教师无力改变的事物时,教师的合理认知应是:存在即合理。教师的合理做法应是:努力去适应和顺势而为。当教师把有些适应反复做成习惯后,就会搬走压在身上的石头,收获一身轻的愉悦。

教师每天面对在家庭、智力、性格、相貌、习惯、努力等方面有着差异性的学生时,应努力避免用自己的主观好恶去理解和评判学生。教师应善待每一个有差异性的学生个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浓妆淡抹总相宜”“千姿百态各千秋”。教师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一双诲人不倦的手去指导帮助每个学生画好自己的人生路。

心底无私天地宽。教师唯有疏通了自己的心结,合理地认识和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内涵和真谛,才能解开自身的烦忧,才会有效增强教师职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