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例6篇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文1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它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着重介绍剪纸的历史渊源、中外剪纸风格的差别、国内剪纸风格的多样性,把本县的剪纸也纳入到本课来加以分析。如林桃的粗犷,黄素、陈秋日的细腻。使学生离剪纸更近,体会得更深刻。

学生初步接触剪纸,都会想到无所适从,这时我们老师就必须讲透重点、演示难点、提出目的和要求。示范和出示范图双管齐下,重点突出剪纸艺术是典型的二度空间平面造型艺术,它同样有构图、造型、色彩、装饰手法等因素。选择一种由浅到深的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很重要,如:刚开始的时候教剪学生大家喜爱的对称图形“”字、“蝴蝶”、“二方连续”等较简单易学的图形或传统吉祥的文字,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就连班里的调皮大王也表现出极大热情,剪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初战告捷,带来了良好的开端。紧接着要求学生临摹课本里较为复杂的学生作业“骆驼”图案,用剪用刻均可,以此来巩固练习,增强学生对剪纸的兴趣感。课后讲评这一环节不可缺小,表扬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有成就感,提出不足加于纠正,并布置下节课准备的学具,为第二堂课铺平道路。

第二节课是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要求学生学会从设计―过稿―剪出的全过程都能独立完成,难度较大,这时我的做法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创作,使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得到乐趣,具体剪纸全过程大至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画设计稿

画设计稿刚开始可认用写生的办法来画。根据写生稿再加上民间的装饰手法加于变形、夸张,不求形象写实。然后把写生稿用双勾线勾勒起来,变成具有剪纸味的底稿,这样画设计稿就算完成了。

画设计稿时,要求内容和题材要丰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而不守旧。对客观事物观察耐心仔细。懂得概括处理,把大自然中复杂的形象归纳为简洁、明快、艺术感染力强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剪纸的内容和题材来自民间,它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现实生活对作者的反映,是自己感情、理想、审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寄托,所以它包罗万象,有象征、寓意,有谐音、比拟。总之,要有健康向上、生动有趣的设计原则,才不至于落入俗套。

第二步:过稿

写生稿经过加工整理之后,形成完整的剪纸底稿,接下来就是过稿。过稿很重要,它关系到作品剪出的好坏。过稿可用复写纸复写,也可用复印机复印(大都采用后者比较快和准),过底稿力求准确、形象清晰、对比强烈,过完底稿再在画稿下面垫上若干张待剪的纸,同底稿叠合一起,再用订书机或线装订结实,以防脱稿影响剪纸效果,同时也能得到多张相同的剪纸作品作品。

第三步:剪纸

剪纸的技法很多,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剪法,如漳浦剪纸最大的风格就算“排剪“了,但不论何种风格都是注重外形紧凑,完整细密精巧,刀法娴熟自如,阴剪阳剪混合剪齐用,线条连贯不能出现破损等瑕疵,刀刀相连不可断线,粗细长短互相搭配,充分展现剪纸艺术特有的魅力。

剪纸和其他绘画一样,也讲究先后顺序,即先剪大块的后剪细节,先剪粗后剪细逐层加工,如漳浦的“排剪”法,细如发丝、刀刀需要耐心,剪出的花鸟翎毛生动逼真,效果很好。有些特殊的地方如小圆点,用剪刀无法剪的可用铁锥子代替剪子,一锥子一个小圆洞,扎人物的眼睛很管用。这些技法都是从漳浦历代的剪纸老艺人那里学来的,它既实用又好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妨都来试一试。

技法并不是死的,它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大家应大胆尝试。新材料的运用,是对传统纸张剪纸的一种新突破。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剪纸艺术也同样面临革新的课题,要以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为原则,从原来只用在婚丧喜庆的剪纸运用到书报封面装帧、请柬、贺卡的外观、布料服饰的印花、房间的壁挂装饰等现代生活设计中来,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文2

(蚌埠汽车士官学校装备保障系,安徽 蚌埠 233011)

摘 要: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一环。根据现代课堂教学基本规律,青年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目标、驾驭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手段、锤炼教学语言等方面练好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执教能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226-02

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如何提高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首要一环。根据现代大学课堂教学基本规律,青年教师在执教能力上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升自己的执教业务能力。

一、把握教学目标的基本功

作为任课教师,只有全面把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的基本内容,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精心施教,才能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言中有理、课中有道”。 要把握教学目标,需做到以下几点:

1.细化知识目标

每门课程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由一系列的知识点、知识链构建而成的知识体系[1]。如何帮助学员联系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如何启发学员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形成相互连接的知识链,如何引导学员运用已有基础知识探寻新的知识点,这些应点点在心、循循善诱,方可实现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目标。

2.强化能力目标

在课掌教学中,任课教师应依据各类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通过自身示范、课堂研讨等多种途径开展能力训练。要改变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高分低能”现象。强化能力训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包括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一些通用性的实践能力,如理性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3.内化价值目标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无论哪个专业的任课教师,都要紧贴学生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大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二、驾驭教学内容的基本功

青年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做到精讲多练、精讲多研、常讲常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教学实践,精心设计和把握教学内容,应注重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教材与讲稿的关系

讲稿是对教材的再创作,既不能照搬照抄教材的全部内容,也不能脱离教材搞“两张皮”,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方式,对讲稿内容进行重新构思和写作。如果实行章节式教学,就应着重在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上进一步展开。如果实行案例教学,应精选案倒,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总之,讲稿既要紧贴教材,又要有别教材,做到若隐若现,脉络可见;有轻有重,轻重适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授课质量的根本途径。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层含义:一是通过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原理的理解;二是运用理论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三是在二者结合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课堂教学,要紧贴当代需求,紧贴学员思想,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3.观点与资料的关系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不仅需要系统准确的理论灌输,而且需要大量鲜活的教学辅助资料。一方面,需要通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经典论述,适当介绍理论前沿知识,可以帮助学员加深对理论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精选生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必要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有助于把理论观点讲清、讲深、讲活。

三、巧用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功

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自学能力较强,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青年教师需要针对每堂课进行精心构思和设计。

1.探讨研究型教学方式

开展研究型教学,不是简单地增加一点课堂研讨互动时间,而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为此,必须确立“寓学于问”、“寓学于研”、“寓学于行”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员的主导作用,把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维的开放式教学,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复合的能力素质培养。

2.倡导启发式授课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目前既存在“我讲你听”的“满堂灌”现象,也存在“我问你答”的低层次互动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针对不同课程、不同内容和不同对象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在具体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把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的理论探讨、平等的思想交流,促进心灵的沟通与共鸣。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目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应。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发展很不平衡,仍需付出很大努力。比如,课件制作要图文并茂、要点突出;图片设计要形象直观、整体协调;视频插播要紧扣主题、短小精悍;录音选播要特色鲜明、情景交融;板书设计要布局合理、规范美观等等。

四、锤炼教学语言的基本功

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媒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教师语言应用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效应,而且影响学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1.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发音要准。教师讲课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确保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都能听得清、听得懂。其次,用语要准。教师讲课要字斟句酌、言简意赅。同时,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把握好语音、语速和语调。第三,观点要准。对核心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观点的阐述,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权威的资料,切勿“跟着感觉走”。

2.教学语言的启迪性

课堂讲授的语言与演讲、作报告的语言风格也有明显区别。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脱稿不背稿,看稿不念稿”。重要的理论观点、专业术语必须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表达,阐释性的内容尽可能用口头语言来叙述。通过娓娓道来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画龙点睛的概括,平等交流的对话,陶冶情操的语境,引领学员走进神圣的科学殿堂。

3.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语言既要有说服力,又要有感染力。讲授过程中,可适当运用幽默、生动的“群众语言”,结合手势、眼神等“无声语言”,采用对比、排比、叠句、反问等“强化语言”,力求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激昂时如波涛汹涌、高潮迭起,细微处如泉水叮咚、沁人心田,努力使学生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享受。

育人有常规,授课无定法。我们殷切期盼,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能够在教学改革中进行更多的思考与探索,能够在平凡而神圣的讲台上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能够在创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文3

[关键词]教研活动 备说讲议结 模式 研究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51-01

1备课(个人备课)

主讲教师通过个人备课,写出教案型说课讲稿。教案型说课讲稿,就是按照备课教案框架撰写的某课教学设计及其根据的说课讲稿。写教学设计的“根据”

是说课讲稿的基本特点,说课中的根据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基础理论;二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学情等方面的特点;三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渗透德育等方面的需要。

(1)分析教材。主要做好三方面,一是学习课程标准,二是钻研教科书,三是阅读参考资料。阅读参考资料包括看课堂教学录像;学习书刊上和网络上与该课教学相关的课堂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学实录、教学经验、教学论文等;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教学论、课程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理以及教研科研等与课有关的理论。

(2)分析学情。分析学情的目的是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包括分析学生“现有基础”“学习动力”、“学习能力”三个方面的情况。

(3)设计预习提纲或导学案。导演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等内容,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设计层次化。

(4)设计教学教法。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本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阅读法等,二是综合教学法,包括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纲要信息“图表教学法等。教师要明确该课教学以哪种教法为主,哪种教法为辅,多种教法结合。

(5)设计教学流程。内容包括:①设计教学步骤。确定一个课时分为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哪几个层次。②设计教法学法。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恰当的学法设计,要写出突出重点的手段,突破难点的方法。内容可以是:教师讲解、提问、演示、实验、巡视、辅导…….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练习、答问、讨论等。③设计重要提问。④设计时间分配⑤设计课堂练习。⑥设计课堂小结。

(6)设计当堂检测题。针对学习目标设计当堂达标检测题,做到基础达标、拓展延伸和能力提升之间的有机结合。

2说课(集体备课)

(1)主备说课。主讲教师要说该课的教学设计及其根据,即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提出备课发现的疑难问题。

(2)集体研讨。参与教师要专心听讲,认真记录,积极建议,提出独特见解。可以用提高的方式反问主备人,可以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就一些普遍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识的共享教案

集体教案。

3讲课(观课)

主讲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对集体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形成既充满集体智慧,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人教案。

4议课

议课就是为了解决教学的某些问题,教师之间进行的研究和讨论。议课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理解”、“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实施”三个大项。二是疑难问题,包括备课发现的问题,观课发现的问题,研讨发现的问题。

主讲教师要反思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

参与教师要将已写好的专题研究材料与观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专题发言,针对本课教学的某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争分夺秒到观点鲜明,事例具体,分析深入。

5结课

教研组长介绍该次教研活动做了哪些组织和准备工作,指出实施过程中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教研活动后的结课要求如下:

主讲教师写出自己这次教学的优缺点,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文4

一、导学稿在教学中的实践

1. 导学稿的编写

导学稿的编写是按照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完善方案、师生共享、反思修改等步骤来实施的. 一般每学期开学前由备课组集体讨论,确定本学期每一章(或每节课)的主备教师与审核教师,任务落实到人. 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开始备课,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并将初稿交备课组长审核. 备课组长审核后将导学稿交其他组员,并由其负责召集其他组员集体审稿,其他组员提出修改意见. 主备教师根据集体讨论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修改完善后将导学稿交审核人审阅,审阅定稿后才能交文印室印刷. 上课前一天晚上任课教师将导学稿发到学生手里,让学生根据导学稿开展预习. 其他教师再次根据导学稿进行二次备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导学稿,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微调和适当的补充.

2. 导学稿的内容设计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指南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列举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以及各知识的把握层次,将本节知识与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构建起知识网络,明确本节课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2)课前导学. 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内容,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

(3)成果初展.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教师编制的比较简单的试题,主要考查对公式、概念、基本计算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通过练习暴露出学生在预习中还存在的问题,可以引导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解交流.

(4)例题精讲. 精选本课中涉及的典型例题、重点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与探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当堂检测. 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练. 训练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出各个问题的梯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6)课后拓展. 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供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7)教学反思. 学生在导学稿上填写学后反思,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根据自己的检测成绩,客观地总结自己收获的内容以及还存在的不足. 教师在导学稿上填写教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亮点和成功之处,同时对课堂上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3. 导学稿的使用

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课前预习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 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按照导学稿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导学稿进行学与练.

二、导学稿实施后的成效

1. 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虽说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最普遍. 导学稿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导学”,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由原来的表演者、演讲者转变为引导者、服务者,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激情,引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更加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 课堂不再是一言堂,教师有了导学稿,就能有针对、有层次的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演员而应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老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 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 实施导学稿的课堂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的课堂,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前的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无所适从,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厌学、弃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导学稿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导学稿是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的密切结合,重点是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 学生一改往日被动的局面,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学案中逐步展露自己的优势,因材施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 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导学稿以精选的题目实现有效的训练,以有效的训练达到“学习目标”,以适度的检测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做到了有的放矢,教师以导学稿为教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上课不再是一头雾水,不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因为预先知道学习目的,课堂上的思维就容易跟着老师走,注意力更集中,听课效果更好. 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在充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下进行的,无需面面俱到,只需解决重、难点及学生学习中需要教师帮助的问题,所以教师有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读书、训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也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今年的中考我校在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全市中考第一的好成绩,这与我们使用了数学“责任导学稿”大有关系.

三、导学稿实践后的思考

1. 导学稿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关键是编写科学实用的导学稿. 在实践过程中,本人认为其关键在于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形成科学实用的导学稿. 诚然,每位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风格,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在编排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学习内容重点、难点的一致性,学生素质的相似性决定了必然可以合力编写出一份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科学实用的导学稿. 因此在编写导学稿前,备课组的老师一定要先集体备课,找出教材中蕴涵的知识点,讨论每个知识点要学生掌握的深度,确定哪些内容需要拓展,哪些内容不需要拓展,每个重点、难点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等等. 同时,学生基础和水平会参差不齐,导学稿该怎样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些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达成共识. 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打破导学稿执笔老师思维的局限性,才能保证导学稿的实用性.

2. 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参加活动,要求人人过关,不能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文5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三进”工程

[作者简介] 蒋福明,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峥,中南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的,同时,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就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这对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让大学生深入了解、领会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三进”(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工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的实施不但有利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三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进”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进讲稿是前提和基础,进课堂是手段和关键,进头脑是核心和重点,三者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就是要实现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三者的统一。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讲稿的问题。进讲稿是进课堂和进头脑的基础,讲稿包括教师自编的讲稿、教师上课的讲授提纲等。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背景与重大意义;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如何以适当的角度、以合适的方式进入讲稿等问题。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课堂的问题。进课堂是教师把讲稿的内容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讲稿内容进入学生头脑的关键环节。这方面主要包括如何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深、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的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头脑的问题。进头脑是进讲稿和进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把讲稿的内容变成学生的思想、观点、知识和能力。这方面主要涉及到如何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如何培育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营造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如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问题。

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进”的形式能否适合于“三进”内容,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实现“三进”,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形式和内容必须相互适应和统一。必须坚持一定的形式,并且要善于推陈出新,灵活多样,富有成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三进”形式为“三进”内容服务,并适合于“三进”内容。必须抛弃单纯依靠说教、片面倚重“硬灌”等陈旧方法,而要坚持运用灵活多样的、适合内容的“三进”形式,去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三进”。

在内容上,全面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有着以下内在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在形式上,应采取适当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讲稿、进课堂、进头脑。

第一,“进讲稿”的方式。一是调整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新方案,增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程。二是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教材,修改现有教材,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内容等。

第二,“进课堂”的方式。一是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师资培训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使教师们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教师只有全面、准确、系统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真正把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搞清楚,弄明白。二是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教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说服力。三是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发挥学生主体精神,鼓励学生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学小组,调动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第三,“进头脑”的方式。一是加强学生的作业训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作业训练之中去,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二是改革考核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改革成绩评定方法。三是组织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是把学生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业绩按一定比例纳入考核成绩总评之中等。

在载体的运用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利用录像片、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等各种教学手段,达到直观、生动、立体的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校园大环境。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列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学校网络中心开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站;校园电视台和校报要开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专栏等。

三、“三进”时机要善于把握

由于大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尚未充分接触社会,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难以真正领会和把握。要使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真正做到“学精、学透、学通”,必须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般性、抽象性的认知转化为理性认同,由认同升华为信仰,再由信仰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因此,要达到“三进”的理想效果,必须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善于把握时机。

首先,立足大学生的特定对象和特定任务,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借鉴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应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最佳结合点和合理切入点,把握学生的深层次思想热点和疑点,选择讲稿的具体内容,使全体学生真正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性,根据他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等来安排教育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引导他们自己的积极活动与思考,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和导之以行。

其次,教育方法运用要讲究渗透性。理想的教育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必须让大学生在生活中真实地经历、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理论,真正达到“入耳、入眼、入脑、入心”,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过程即目的”。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能忽视隐性课程的作用。隐性课程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等过程中,论道而不说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风建设课程讲稿范文6

从一名身揣战功的转业军人到手持政府部门“铁饭碗”,而后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去艰难开办职业学校,再到如今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这是梁承华特殊的人生经历,这样的经历也成就了梁承华这样一位典型人物。虽然每次漂亮转身的后面却是一次次的艰辛和心酸,但是梁承华却始终自豪地说:“是部队锻炼了我的意志,是部队生活历练了我的人生”。

白衬衣,旧军裤,解放鞋,目光坚定而刚毅,全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的气质。有12次战斗经历,4次立功,但始终远离鲜花和掌声;作为伤残军人,不要国家一分钱补助;放着机关干部不做,从零开始艰苦创业。他,叫梁承华,现任广东肇庆理工学校董事长。

“一个人活着怎么样才有意义,我觉得在我人生中,实现了我的理想,实现了我的目标,在这个过程,我就找到了我的自我感觉、自我幸福。”学习梁承华同志先进事迹演讲稿

“虽说自己下半部分肢体已经接近瘫痪,但是今后哪怕是坐在轮椅上,我也要继续高举创业育人的旗帜,带领我的团队,努力把理工学校做大做强,为祖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人才!”

1986年,梁承华因腰椎伤残从广州军区某部转业,在肇庆市政府办公室从事机要保密工作。

1990年,一次下乡,一个农村家庭的遭遇让他的心灵受到震撼。那个家庭,大人们有重病,4个小孩初中就辍学种田,家景十分寒苦。从那以后,梁承华每个月寄两百元钱资助这户人家。可到了1993年,他再次走进这户家庭时,贫穷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变。“培养出他们的孩子,才能拯救这一个家庭!”1995年,梁承华决定,放弃现有的工作,开始全身心投入办学这一极富挑战的事业。学习梁承华同志先进事迹演讲稿

没有场地,就租用废旧的厂房;没有设备,他就到工厂去借;没有老师,他就成天蹲在人才市场招聘。学校终于开办了起来,虽然是一个只有6名老师、33名学生的小型培训班。

第一个学期,学校就差点关门——他没钱给6位老师发工资。那年,梁承华的父亲患肾病,老人家为自己攒了一笔换肾的钱,听说儿子办学有困难,不由分说就将自己的“保命钱”汇了过来,梁承华才终于顶过了那一次难关。

15年后的今天,他把几十人的小型培训班办成了拥有师生4000多人、资产过亿的省级重点院校。

在肇庆理工学校有一个坚持了14年的“铁规矩”:新老师入校,第一课就是师德师风的培训课。这堂课由梁承华亲自讲授。吴敏老师回忆,刚来理工学校时,梁承华在培训课上突然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问老师们看到什么。大家都觉得不解。梁承华说:“这里面有血、有汗!我们拿的每分钱工资,收的每分钱学费,都是学生父母的血汗,所以我请大家记住,我们要对得住这些父母!我们也要教育学生们要对得起这些血汗钱!”学习梁承华同志先进事迹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