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的作风建设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优秀传统文化破解作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要根据其内涵和特点分析其时代价值,从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中探寻两者的契合,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作用、融入策略和实现路径,切实推动作风建设中各种问题和难题的有效解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解决作风不纯的问题,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自信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1]。“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2],事关党的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所以,不论战争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代,我们党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在党的上会议指出:要以顽强意志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3]。中国共产党根植中华文明的沃土,“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在党的建设中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和快捷路径。我们党向来积极倡导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视察时表明了我们党“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态度。[4]并且针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四个讲清楚”重要论述,特别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4]因此,中华文化也是中华民族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的文化沃土。如何从中探求作风建设的新思路,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作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指出:抓作风建设要“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这为我们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现实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并对时展有着积极作用的精神力量。王学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经过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文化,包括物质、精神、思想、制度、知识、技艺、文学艺术等各个层面。[6]总的来说,中华民族对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动力,都可以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7]。在5000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的民族精神有很多,自强不息、正道直行的人生观,重义轻利、取之有道的义利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世界观,以人为本、安民富民的民本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谐观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促进了民族的发展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精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和取之有道的义利观,对国家和人民有“居庙堂忧民,处江湖忧君”和“先忧后乐”的强烈责任意识,在为人处世中有乐观豁达的精神追求。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强大纳新能力。通过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精髓,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相互影响、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8](P5-6)。这种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显著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自主品格,虽然历经外来文化侵略、欺凌却始终不曾消亡,保留了思想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并且日益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是一个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在个人和社会、国家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事无巨细地指导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同感的功能,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面功不可没,也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没有被中断的伟大文明的根基。特别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9]具体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为彰显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等[10]。在党的建设方面,可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和政德素养,坚持群众观点和廉洁奉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大力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双创”发展,更好地同当代文化相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定位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作风建设与党的宗旨密切联系起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一是突出问题导向,以作风建设解决党内面临的问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地正风肃纪,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形象,着力解决“四风”等突出问题。二是创新作风建设方式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蕴含时代特色,切合信息化时代要求,多种教育方式并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覆盖,标志着党员干部教育日益成熟。三是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把群众满意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标准[11](PP167),加强党员干部信仰教育,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改善干群、党群关系和党风政风。四是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11](P175),以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廉洁自律中加强作风建设。

(二)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十八大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提出了“文化自信”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其中的“规矩”和德治思想是党规党纪的重要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把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共同为党风廉政建设贡献智慧。要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1](PP119)。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理论联系,弥补了以前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为之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找到了坚实的文化依据和发展动力。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端于厚重且具有悠久历史的思想文化历史当中,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11](PP18),这是中国独特的国情所决定了的道路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理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以史为鉴大力弘扬。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作风建设根植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从其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为作风建设提供文化滋养与文化土壤,使其在新时代下的价值重新得到发掘。一方面,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党以重典治乱、猛药去疴的坚强决心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作风建设依然在路上,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依然存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党的作风建设,逐步实现由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转变,才能达到作风建设标本兼治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基因。其中的为政以德、以民为本、正人正己、选贤任能、天下和谐等丰富的哲理思想,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修齐治平”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径,在家风家训中追寻家国文化渊源,在古代监察制度中寻求廉政建设经验借鉴,从而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人们作风的引导和规劝,要求做人重视道德修养,为官清正廉洁,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对于中国过去的社会作风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滋养,充分发挥其返璞归真、固本培元的作用,让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水平和成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升党员道德修养。讲道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色,我们的社会历来以讲道德著称。富含为国为民献身精神、“仁者爱人”仁爱思想、皆可圣贤道德人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提供营养,对于提升道德修养作用甚大。[12]而道德品质的提升能够提升党性修养,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直接影响作风的好转,从而加强全体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廉为贵”的价值取向、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和自律自省的修身要求,以及众多的廉政智慧和廉政自律事迹,激励着古今为政者善始敬终。借鉴传统文化中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对于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示范意义,在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中筑牢反腐倡廉的精神底线。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培育党员干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优秀传统文化是党融入群众、凝聚群众和引导群众的法宝[13],其民本思想是群众观点的源头[14]。民惟邦本的重民思想、民生为基的养民思想、节用裕民的富民思想等都可以培育党员干部的群众观点,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础;“以百姓心为心”则可以构建群众路线践行的评判标准[15],对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十分重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策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根据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从理念、路径、方式方法等方面找准融合的切入点,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一要认真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规律。党风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全过程,在向现代性转换和创新中增强时代品格,进一步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前发展。二要切实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党内全覆盖融入机制、自我发展舆论引导机制和动力激励、政策保障与经费保障机制等[16],增强融入的针对性、时代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改进文化管理方式,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三要尽快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作风建设的传承发展体系。党中央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作风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起来,形成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顶层设计。下一步,要通过广泛的研究、教育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党风建设之中,形成两者相互促进的传承发展体系,夯实党风建设的文化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路径

重振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求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以之破解党的作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信仰、理论素养入手,以文化自信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的价值基础,用良好的家风涵养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回应人民对党的期盼。一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基础,而深沉、执着的信仰信念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底蕴和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其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1](P201)。铸牢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魂,就必须善于从优秀道德文化中吸收和萃取有利于作风建设的精华,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党员干部强化宗旨意识,树牢理想信念。二是以文化自信引领党的作风建设。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既为民族的未来指明航向,也为现实的发展标定方向。作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7]我们要善于从中摄取信仰的力量和有利于作风建设的积极因素,把“立德”和“立规”统一起来,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根基。三是藉良好家风涵养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家风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家庭、家族成员的伦理道德和作风,进而影响官员和国家的伦理道德水准与价值观。只有家风正,才能民风淳、政风清、党风端,所以涵养良好家风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作者:邱君帝 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