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发展史论文范例6篇

通信发展史论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形势;党史;文化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

党史文化的定义从社会角度可以分为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党史文化,指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及领导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的党史文化,仅只在自身建设及领导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党史文化是新形势下党的新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多文化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党史文化建设也同样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遇到的问题,探索应对的策略、方法,对于适应时代潮流,凝聚民族力量,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新时期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加强党史文化建设有利于重塑高尚的精神家园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最快的时期。经济和信息的日益全球化 ,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 ,使得多元思想文化更为便利地在社会传播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理想迷茫、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意志涣散、腐化堕落等等。而最具感染人、说服人、教化人功能的文化产品良莠并存,特别是一些新兴媒体、影视作品,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将党的历史题材娱乐化、通俗化,有的甚至恶意撰改,损害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亵渎革命。而更是有一部分人,将荧幕搬进现实生活中,他们对党的历史传统不知不解,也更缺乏切身的感受与认同,比较容易被错误思潮侵蚀,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对多党执政、无政府主义言论赞赏有加,对西方式的民主和生活方式顶礼膜拜,对破坏祖国稳定、分裂祖国统一的言行道听途之,甚至公开支持和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如何让这部分人走出虚无与浮躁,如何筑牢全社会高尚的精神家园?中共党史正是一部最切合中国国情的育人教科书。而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辉历史,就是最宝贵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教材。大力弘扬党史文化,用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与和平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用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身上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感召和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追求美好、抑恶扬善、爱祖国、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二)加强党史文化建设有利于党员干部把握政治方向

随着干部选拔任用的年轻化力度加大,一批60后、70后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他们对中国革命史缺乏亲身感受。有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缺乏系统学习,有的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史缺乏系统了解,有的对党内生活和艰苦环境缺乏严格锻炼,这些都不利于他们完成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国革命史,进一步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同志在1999年1月11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的讲话上强调:“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两位领导人的讲话,表明加强党史学习、加强党史文化建设,可以让党员同志熟悉党的历史,夯实干部的理论基础,坚定干部的理想信念,强化干部的党性观念、宗旨观念、纪律观念,增强干部的党性修养,使广大党员干部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理智地把握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 新形势下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分析

(一)党史文化弘扬的主旋律受到文化思潮多元并存的干扰

互联网无国界、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约束的优势,隐匿性、广泛性、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的特点,打破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信息难以逾越的地缘壁垒和政治壁垒,各种政治势力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社区”,并常常以评论公共事务来造势,吸引公众眼球。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网络技术的制高点,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推行意识形态外攻战略,全方位地输出西式民主及价值观、企图实行思想政治渗透。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冲击,不少人会从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一些腐朽思想由新奇到欣赏,逐渐走向趋同,从而导致政治观念模糊、民族观念异化、爱国情感淡化、社会主义信念动摇。

(二)党史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受到网络技术开放性的考验

改革开放前,由于传播媒介单一、传播路径单向,国家很容易引导和监控舆论的导向,用单一的内容或声音塑造统一舆论,从而主导意识形态。现在,人们可以在网上直接、自由地获得各种思潮和各类学说,可以自己制作并、自行转载传播信息和言论。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也就是说,新的形势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宣传部门对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控制和筛选越来越困难。而网络中的党史题材叙述,不仅仅有符合中国共产党价值取向的主流声音,而且有不同流派、不同思想立场、不同传播目的、不同学术背景的其他表达。网络传播渠道的多路径,为这些表达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导致主流话语、主流思想难以形成意见领袖。

(三)党史文化的育人效果受到网络参与无序化的消解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在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党史文化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弘扬主旋律的强大武器;而网络世界的多元化视角却对党史文化一元化特质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中,公众可以采用虚拟的身份进行政治和文化参与,一些持不同政见者、恐怖组织甚至叛国集团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信息、宣扬反动思想。网络以极强的解构性冲击着国家对信息的控制、对舆论的领导、从感性的层次上分解人们的信念,不少网民原有的政治认知发生混乱。它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想法:上面说的话不一定是正确的,即使正确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党史文化建设所承载的教育、感化、解惑、引导、凝聚广大党员,进而求得党内和谐的功能和效果被削弱和消解。

三、 新时期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党史文化建设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党史文化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党史文化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共党史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建设问题的历史。党史文化由明确的政治目的、鲜明的政治导向、系统的政治理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坚定的政治路线等构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文化只有做到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党史研究才能在学科体系中找到制高点、才能在民族文化复兴中找到新定位,党史文化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将加强党史文化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政治使命,牢固树立开发党史文化就是开发党的政治优势、弘扬党史文化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护党史文化就是保护党的优良传统、发展党史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真正把党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摆到重要位置。

(二)加强党史文化建设要遵循历史的发展和传播的规律

1、党史的革命性,决定了强化党和政府发展文化是加强党史文化建设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是通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当时文化的首要显著特征――革命性。政府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以及非政府文化单位、文化组织还在培育阶段,总体来说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必须强化对文化的发展,增加投入精力,发展文化高度,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度予以推进[1]。同时,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宏观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所以,组织引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整合丰富的党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产品,是政府不可推脱的责任。

2、党史的群众性,决定了加强党史文化建设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党的群众性,也决定了党史文化的群众性。这就要求我们恪守人民群众在党史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充分尊重他们创造者和享受者的身份,更要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同时,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也需要我们的充分引导,使他们可以吧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应用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多样化性、个性化的文化想象力,挖掘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和消费力等闪光点,展现他们真正的价值财富[2]。

3、党史的发展性,决定了加强党史文化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党史文化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的产物,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它必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吸取各个时代的精神以获得新的生命力。党史文化中的每一个符号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但是,党史文化应用于当前不仅仅因为它的历史价值,更在于它的现代价值。事实证明,党史文化的发展不仅仅顺应了历史进步的潮流,而且要获取新的时代精神,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3]。一方面,继承与弘扬优良传统与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和融汇了时代元素,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品质:如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当前,面对网络时代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强党史文化建设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还应自觉地凝聚和培育平等精神、竞争精神、法治精神、民主精神、诚信精神等更多新的文化品质。

(三)加强党史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党史文化丰富的内涵

党史文化是党的历史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包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革命精神。然而,却总有人把党史文化狭隘地理解为专题文化、节庆文化、应景文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同志指出,精神层面的党史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为灵魂,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以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本质特征的党史文化。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党史文化主要表现为:其一,建党90多年以来,党领导人民为完成“三件大事”,通过改革、革命和建设取得的重大物质成就;其二,党史遗址、相关档案文献和党史人员遗物等历史活动中党凝聚的物质文化实体。其三,传递党史文化的纸质媒介以及党史著作、资料汇编、人物传记、党史通俗读物和戏剧、小说、诗歌、影视作品等物质形式的党史文化[4]。只有准确、全面把握党史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四)加强党史文化建设要用好管好互联网这个阵地

1、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推进党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互联网是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作为先进的传播技术,仍将经历一个很长的高速发展期,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力日渐扩张。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党史文化的前沿阵地,

充分发挥互联网“高速路”、“直通车”和“加油站”的功能,利用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沟通交互化、资源可共享的优势,推进党史文化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

2、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传播主流声音。

网络不仅不能成为党史文化传播的盲区,而且必须占领、利用好,开辟成为党史文化宣传传播的前沿阵地,增强党史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一方面,在互联网上创建网站,出版电子刊物,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的党史文化的“发声平台”,放大正面主流声音,为广大干部群众获取党史知识、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用正确的、正面的舆论及时覆盖歪曲历史事实、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等不良信息,努力营造积极正面、健康向上的党史网络文化氛围。

3、利用现代技术传播手段,丰富党史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

党史文化是主流文化、正统文化,是严肃的、崇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史文化表现形式就是居高临下的态度、抽象的原则、教条式的说教、呆板的面孔、公式化的号召。党史文化要外化为形象生动的表达形式和先进的传播方式,要善于链接新兴文化产业,利用现代技术传播手段,创新开展以电子媒介为基础平台的新文化产业道路[5]。

四、结语

我国的文化领域,正在经历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主旋律引领多样化要求。网络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在这种新形势下,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党史文化建设完善我党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顺应了信息化时展的需要,使党史文化建设得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增添最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岳彬, 廉武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J]:理论探索2012,(1) :第22页.

[2] [3]韦秀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党史文化大发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8): 第9页.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2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关 键 词】理论图书馆……

1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与历史任务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应当是系统总结19~20世纪世界图书馆学的理论成果,在准确把握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历史基础的同时,确定新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建设——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而建立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一般可归纳为3个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通过建立起上述两个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构筑图书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

(1)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应具有如下理论功能:

①准确把握并系统阐述图书馆的哲学本质

对图书馆的名称与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对其哲学本质理论把握的前提。关于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称谓,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关于图书馆的概念,各国也往往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认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这些具有不同民族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社会称谓和定义不仅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实际状态,而且对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中图书馆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就图书馆的社会称谓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院”、“馆”、“楼”、“阁”等一系列名目繁多、各具细微语义差别的社会称谓[1]。就图书馆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大体而言,世界各国对图书馆概念的定义基本上有3种不同的角度。其一是从图书馆的内容角度加以定义,指“为阅读、研究和参考而收集的一批书”;其二是从图书馆作为一种具有藏书和阅读功能的建筑和场所的角度加以定义;其三是从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文献收藏和利用功能的社会机构的角度加以定义[2~7]。然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伴随社会的进步、图书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图书馆认识的深化,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将关于图书馆概念的最终认识统一在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的统一之上。

根据以上对图书馆概念的认识,图书馆的哲学本质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记录、承载于一定物质载体和社会载体并传输于相应传通媒介的人类知识的集合。即图书馆的本质是其知识本质、技术本质与社会本质三者的统一。这三合一的统一体由作为精神层的知识本质、物质层的技术本质和社会层的社会本质三个层次结构而成。就是说,图书馆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不仅有其精神内容,而且有其物质存在手段和物质存在形式,同时还有其社会存在手段和社会存在形式。即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在精神、物质、社会这三者关系中,图书馆精神层面的知识本质是图书馆本质即其内在规定性的哲学基础与核心要素,即图书馆本质的核心层;图书馆物质层面的技术本质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赖以物质性存在的技术手段,是人类知识的物质外壳,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中间层;而图书馆社会层面的社会本质则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与技术本质的统一体赖以社会性存在的社会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表现手段的人类知识的社会外壳,是人类精神、信息技术与具有相应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现实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外层。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整体。吴慰慈教授所提出的图书馆中介性的本质,其深层意义即应是以这一由精神、物质和社会这三层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性综合性很强的哲学本质为基础的[8]。图书馆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其中介性这一本质特性,以信息和知识为内容,以信息技术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手段,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发挥着精神媒介、物质媒介和社会媒介的传通作用。

②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是:与具有一定历史文明特征的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知识的集合。这一知识集合是表现为人类知识的历史文明形态。

③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技术本质。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是:关于人类知识、信息的记录、存储、传输技术的社会应用形式即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形态。

④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社会本质。图书馆的社会本质是: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

⑤阐释构筑在上述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基础之上的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和一般属性)的社会功能。

⑥阐释图书馆社会功能的社会实践形态——社会职能。

⑦阐释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的社会实现形式。

⑧揭示通过上述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所反映出来的由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内在的社会生存依据、社会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动力所构成的关于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

⑨揭示图书馆在与其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时代背景这些外在因素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这些外部联系所构成的图书馆的社会运动规律。

⑩揭示通过上述内在规律与其社会规律的互动与融合所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质与其事业发展的总规律[9~10]。

(2)在阐述图书馆事业发展总规律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阐述其社会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其理论关键是在准确把握图书馆本质的基础上,把握以下图书馆与相关社会要素的互动原理。

①图书馆与其知识本质的现实基础——人类知识的互动。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是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图书馆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其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人类文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所达到的历史水平的历史标志。人类知识发展的直接结果对图书馆而言就是其本质和内涵的深化。而图书馆本质和内涵的深化反过来又为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构成了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意义的重要一环。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系统的社会标志的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构成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图书馆与人类知识以及人类文明三者内在的统一与一致以及这种统一与一致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是准确把握21世纪图书馆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

②图书馆与其技术本质的现实基础——信息技术的互动。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所揭示的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因此,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和本质的内在联系。正因其如此,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与飞跃,无不引发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性剧变与进步。而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社会应用领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信息技 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当然,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过程中,同时交织着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发展的互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互动与同步发展的历史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飞跃所引发的历史效应决非图书馆的消亡,而恰恰相反,是人类社会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的迅速发展与历史深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正在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根本性冲击的今天,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意义重大。

③图书馆与其社会本质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与其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与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管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对人类知识资源进行整序、存储、传通和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形态。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所形成的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构成了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沿革。

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反映在社会表象上,相应表现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三种性质不同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质形态的结合与统一构成了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即图书馆的社会形态是其具有一定历史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现实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统一。

在人类文化史上,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各国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往往呈现为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

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形态。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人类客观知识得以空前活跃与便捷的方式生存与交流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的知识空间,启动了人类客观知识虚拟化的历史进程,结束了人类客观知识只能固化在物质实体之上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知识形态——由单一的物质实体形态转变为实体形态与虚拟形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消长的互动形态。图书馆信息技术形态与知识形态的质变,必然引发其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和发达国家所十分重视并竞相实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已经启动了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这样,21世纪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其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趋向不仅仅是理论图书馆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图书馆界所十分关心和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图书馆与其生存环境——人类社会的互动原理。对这一原理的准确把握,是把握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与人类文明相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

以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为基础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应考虑以下研究内容:

(1)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史

通过对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结合对图书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把图书馆学的学术思想与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建立起内在联系,构筑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历史基础。

(2)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基于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必须把其研究工作深入到关于图书馆的本质——人类知识的研究。这样就必须把哲学及其分支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作为其核心层次——哲学层次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不仅关注人类个体认识和个体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同时更十分关注作为社会群体的社会认识和社会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类整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这样,社会学与其分支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学、社会认识论必然是其第二个层次即与其核心层次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层次的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本质,图书馆学必然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特别是与图书馆之间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这样,科学学、信息科学便构成了当代图书馆学科学技术层次的科学与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一社会本质,传播学和与之相关的知识交流学、文献交流学、情报学、档案学、知识社会学等,以及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分别从社会知识信息交流、社会经济、社会管理乃至社会文化诸方面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社会与文化理论层次的科学基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信息知识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这一形势下,越是高层次的社会竞争,越体现为对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便构成了当代社会管理的核心领域。与此同时,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管理科学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学学科群的核心研究领域。从研究对象角度加以分析,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显然是信息管理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11~13]。基于整体大学科群与小学科群乃至具体分支学科的关系,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次和理论层次构成了21世纪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学与众多学科建立了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图书馆学在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图书馆学应在与上述各相关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中,一方面及时吸收这些学科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理论营养,一方面用自己的学术思想促进这些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推动当代科学的整体发展。就是说,21世纪的理论图书馆学应该发展成为上述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成果,形成21世纪综合性最强,最能代表本世纪科学整体发展趋势的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3)21世纪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在继承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代历史高度和当代科学认识的历史水平上,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科学目标、学术规范等基本问题作纵深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具有信息和知识社会时代特征的科学回答,以与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体系相统一相适应。

(4)21世纪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一门学科的研究和深化,须依赖一套与之相应的科学方法。研究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门学科研究方法的状况,既与这一学科的自身情况相关,也与这一学科与其相关学科的交流互动水平相关,同时又与相应历史时代人类科学思维 的总体水平相关。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当代人类科学整合性特征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一整套系统的能够满足各不同层次研究需要的方法论体系,而且需要采用能够反映当代人类科学思维最高水准的科学手段,与此同时,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实现科学方法的创新。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完成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历史任务。因此,关于研究方法的研究是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14,15]。

(5)比较图书馆学研究

图书馆是一种世界性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图书馆的发展一方面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相联系,受人类文明历史发展总规律的制约,一方面与特定地域和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相联系,受本地社会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制约。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图书馆事业的比较研究,无论对探讨人类图书馆事业的总规律还是对探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域图书馆发展的特殊规律都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论在社会现代化程度上还是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上,与发达国家均有较大差距。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对引进、理解、消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有效开展前瞻性研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历史差距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化具有特殊的意义。

(6)对世界和中国图书馆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关注

信息时代的深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图书馆界面临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理论图书馆学有必要将实践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宏观性问题及时纳入理论思维的视野,在深化理论研究推进学科建设的同时对处于变革时代的中外图书馆事业提供理论支持。

2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研究思路

为了科学地组织研究力量,在进行学科理论整体建设的同时,及时回应现实的理论需要,有必要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宏观方面致力于学科理论建设的整体推进,微观方面致力于对具体的重大现实问题的重点突破。宏观研究和整体性学科建设为微观研究和对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的探讨提供学科建设方向上的把握和基础理论方面的支持。而微观研究和对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重点突破,则不断推动宏观研究和整体性学科建设持续走向深入。微观研究以宏观研究为指导为基础为依据,宏观研究以微观研究的突破为动力。没有以整体性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宏观研究所提供的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和学科建设方向上的指导,一切以具体的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为对象的微观研究势必陷于就事论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目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得出能够经受住历史实践检验的科学结论。而以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为对象的微观研究决非对现有基础理论成果的简单照搬和机械套用,更非对其在实践层面的僵硬图解,而是以科学的批判精神对现有理论成果加以检验。在继承其学术成就的同时,对其学术局限加以诘难和挑战,以此推动基础理论和宏观研究的深化。在这种情况下,以具体的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为对象的微观研究,其最终的研究成果绝非仅限于微观层次应用性的实践层面,同时应导致宏观层次基础性理论层面的学科建设的整体突破。若达不到这种整体突破的学术效果,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从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入手,最终实现宏微观研究的统一,实现具体现实问题研究和学科整体建设两方面的全面性整体性突破。就是说,没有对以具体的社会实践重大现实问题为对象的微观层次研究的突破,便无以实现以学科整体建设为目标的宏观层次研究的实质性进展。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深化应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具体与整体这两个层次研究的互动中不断加以实现。

总而言之,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建设从宏微观两方面同时进行。宏观研究重在对21世纪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整体框架的构建。这一整体性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历史基础的总结和对历史起点与历史高度的确定;以时代的变迁和学术思想的深化为依据对理论图书馆学研究视角加以调整;为适应历史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变革不断对研究内容加以丰富与更新;充分发挥综合性学科的学科优势,致力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在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深化提供方法论保障的同时,丰富人类科学体系的科学方法体系,在促进图书馆学学科地位提高的同时,推进人类科学的整体发展。微观研究则在宏观研究整体思维的基础上,对当代图书馆社会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纵深层次的理论研究,通过此类问题的解决和突破带动和推进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不断走向深化。即宏观重在整合,微观重在突破。在整合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突破,在突破的基点上不断实现新的整合,通过这一宏微观互动的发展模式,完成21世纪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历史任务[16]。

【参考文献】

1,10,13 杨文祥.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1)

2,8 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3 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4 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理论图书馆学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1

5 宓浩.图书馆学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 袁咏秋,李家乔.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7 [日]石冢正成著;抚顺市图书馆学会编译组译.图书馆通论.沈阳:辽宁省图书馆学会,1984

9,11 杨文祥.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建设方向、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见:中国图书馆学会编.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2 吴慰慈,杨文祥.从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的转型与过渡.图书馆,2001(1)

14 吴慰慈.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3

这种现状能否改变?我个人的回答比较悲观。因为在崇拜GDP和货币数量,重视感官享受与现实利益,忽视文化发展和人的精神品位的当下,过去长期被视为传统“显学”的历史学科早已风光不再,单凭历史文献学自身的努力不可能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而且现代学术的发展已经开拓了相当多的学术领域和门类,这一趋势并没有衰减,在学术领域不断拓展和扩张、知识分类处于漂移的状态下,传统学科的裂变、领地被蚕食、在知识结构中位置重组、甚至被边缘化也毫不足奇。即便没有发生学术研究领域的重大变化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也不意味着中国历史文献学今后不需自身的努力和改进,就可以维持现在的状态和规模。以下,对一个每天都与历史文献打交道,但基本是历史文献学门外汉的我,想借张舜徽先生曾经强调的“读无字书”为题,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从历史文献学的外侧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将来进行思考,下面的粗浅想法一部分超出了自己的学术训练,一部分是外行的隔靴搔痒,诸多不妥和错舛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一、有字书:“汉字帝国主义”

在讨论历史文献学理论的论著中,有一个基本的结论:中国历史文献学处理的对象是王朝时期的文字记录,即自有甲骨文以来的各种材料记录的文字资料。这里所说的王朝,其下限虽为清朝,但除少数文献以外,清末以来的文字资料大多通俗易懂,通常在历史文献学研究整理的视线之外。

中国在约3500年间积累起来的文字资料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数量庞大。但几千年积累的总量实际上不如20世纪的后50年,甚至不如21世纪最初的10年之多。能留下的王朝时代的文字资料主要是各个时代的精英制作、整理的。留存至今的文字资料又多是经过人为筛选与处理,以及战火、自然灾害、风雨岁月淘汰过的。在人为的筛选过程中,文字资料基本纳入了经史子集这一传统分类框架中,经典受到特别关注。这些文字资料的内容当然包罗万象,但我们可以视其为社会精英的文化成果。

迄今的中国历史文献学,主要建立在由各个时代的精英俯视社会群氓以及仰视远古圣贤姿势下制作出来的各种文字资料基础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过去的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与文献整理中,汉字、古代汉语资料占据主导地位,即便是元朝、清朝,我们也基本忽视了处于王朝和政权中枢位置的皇帝、大臣们的蒙古和满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在地理上位居边陲、历史上与中原王朝一直有极为复杂的战和、经济交易、文化交流关系的边疆地区民族的语言文字资料。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献的研究整理似与中国历史文献学无缘,主要被归类于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中。另外,汉译佛教在整个宗教史、中国文化史、东亚文化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我们研究、整理的仍然是汉字资料,挑战梵文(Sanskrit)转换成古汉语过程的高难度研究或为仅见。在考虑过去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特征时,也许可以说,“汉字帝国主义”这一隐形的庞然大物实际上画地为牢,影响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整理的展开。

二、“六经皆史”与“日常性”结构

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后期这数十年,随着电讯技术、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以及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地区,普通的个人已不再受“君子德风,小民德草”这类身份与社会功能的认识局限而被忽视,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

互联网,尤其“博客”这种信息生产与传递形式的普及,一直被行政系统、法律制度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制约的文字、音声、影像等的发表,出版的大门在理论上已面向所有人敞开。无论社会、政治地位如何,无论受教育水准如何,在不超越道德伦理底线、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几乎零成本地发表自己创作/制作的文字、音声、影像作品。在这种被称为“总体表现”的时代,过去难以进入历史文献视野的极为个别的、普通的、具有隐秘的私人性,亦即过去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信息,如最近颇遭物议的《烟草局长日记》,自作自唱、自我表演的《私奔之歌》视频等,无论信息的主体主动还是受动,在一瞬之间通过互联网为数亿人共有,数十年默默无闻的邻家妇女苏珊也因互联网等媒体之力,一夜之间成为红遍全球的明星,这些“普通人”的相关信息无疑将成为后世研究我们这一时代的重要文献。一个由48位核心成员组成的日本美少女音乐团队的领导,既不经老板、经纪人指定,也不由48个成员互选,而是经由互联网,通过设置在东京、首尔、香港、台北等地众多会场的几百万爱好者的互动与现场投票决定,这一形式可能意味着俯视群氓与仰视神圣的时代一去不返,注重自己、关注邻人的平民视线愈来愈重要,地球开始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个小小个体所共有的地球。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当然也不能不注意到这种社会变动。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学生党员 党史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中,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洗礼,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积累下宝贵的历史经验。用党的历史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历来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的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和未来的接班人,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一方面,从每年发展党员的数量上来看,高校学生党员已经超过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单位和机构发展的数量;另一方面,从受教育水平和历史责任上讲,高校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受教育程度高,掌握较为完备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他们是党的事业中的新生力量,是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和动力。因此,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深化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对党发展历史的认识,才能够准确把握住国情和党情,更好的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从而肩负起历史使命,坚定信念,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我们针对如今高校党员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出合理而有效的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的路径,从而全面的在高校学生党员群体中深化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

1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学习和熟知党的历史,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是党员树立坚定革命信念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群体,加强对党史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的学习,把党史学习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坚定革命信念,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武器。曾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十分注重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的学习,他认为把党的路线政策和党的历史搞清楚,对于研究当今的政策,加强党员教育,全面推进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都是十分必要的。邓小平也在不同场合里强调了要用党的历史去教育人民教育青年,让青年了解我们所走的道路,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总结与运用,并把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进一步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深刻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由此可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党对学习党的历史,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那么,作为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队伍中的一份子更需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加强对国情和党情的认识,为将来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服务意识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相互交织,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同时并存,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高校的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充满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对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三观”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高校的学生党员作为一个学生,也是难以避免的会受到影响。只有在这样的严峻条件下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让学生党员了解党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自身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党史教育让学生党员深刻的明白党带领人民走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让每位学生党员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学,发扬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党史教育目前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开展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从整体来讲,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还都是积极上进的,一般都可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历史,紧跟时事,把握党的发展主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各类日常校园文化活动中也都可以较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各高校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学生党员的党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不论是高校党史教育工作开展的力度和方式,还是学生党员自身对党的历史的认识程度上都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党员对学习党的历史的热情和积极性不足。学生党员中普遍对学习党的历史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学习党史的兴趣度不高。有些党员同学虽已从形式上入党,但思想上离党员的标准差距较大,对党的历史基本常识也知之甚少;部分同学入党动机偏于功利化,只在入党“关键时期”注重和了解一些党的历史和理论,为顺利入党做“准备”,等顺利加入党组织之后又把平时对党历史与理论的学习抛之脑后,判若两人;有的同学学习党史浮于形式,为了做表面文章象征性的学习党的历史;还有的同学对党的历史认识较为肤浅,片面,也并不系统,不能正确而客观的看待党的历史,也没有认清学习党史对自己的价值所在,在同学之间由于自己对党史理解的不完整而传递出错误的声音。

(2)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党史教育活动较少,形式单一。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凝聚和联系学生党员的纽带和桥梁。从实际情况中看,一些高校的党支部对于党史教育没有形成常态化,教育形式过于单一,以党史为主题的支部活动较少;有些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中间发挥的功能较弱,平时较于忽略交流和联系,或是只有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才会组织大家进行党史的学习与交流;还有就是部分学生党支部里党员学生干部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党史知识水平较低,不能够很好的引领和把握党史教育的方向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高校党史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以及教育体系不健全。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里由于学校师资水平、发展特点与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里面的党史教育大多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在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口头传授或单一的视频赏析,有些高校的党课培训也多是表面性的说教,导致学生对党的历史认识不深;有些高校也没有开展比较丰富多彩的以党史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导致学生获取党史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较少;还有些高校没有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党史学习体系,导致学习党史的党员同学感觉党史学习枯燥乏味,毫无意义。

3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高校针对学生党员同学的新情况,新特点,不但要从观念上重视党史教育,还应该从创新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的理念角度着手,积极转变党史教育的方式,依托学生党支部为教育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党员同学学习和关注党的历史,激发党员同学的学习热忱,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对党史的认识水平,切实发挥好党史教育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把党史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党史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比重。党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基本分散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里面,授课教师在上课时会或多或少的把党史内容穿去,这种知识体系分散的状态导致学生们很难去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更无法谈及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体系和内容框架下用更多的“笔墨”从党的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等方面给学生们去阐释,让学生能够从党发展的历史角度来审视过去和现实。通过加大党史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比重,用这种方式普及党史教育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受众面涵盖到每一位学生。而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通过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就是对党员同学的一次很好的再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用刻意为之,而是潜移默化的贯穿在了党员同学的日常学习中。

(2)坚持把党的历史和时代主旋律相结合,以学生党支部为党史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党史教育的吸引力。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党员的“家”,学生党员平时与党的互动和联系主要通过党支部来进行的。作为党支部,应该转变过去单一、生硬的党史教育方式,不能简简单单依靠听讲座、看视频、讲故事的形式来对党员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而需要真正激发党员同学主动参与的热情,让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党史,让每一位学生党员从过去听别人讲党史转换到如今自己说党史。具体的形式比如通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话剧比赛、辩论赛、学术沙龙、摄影展、参观革命旧址、理论征文等,这些活动在学生中间参与度高,反响强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每一位学生党员亲身参与党史教育的实践,能够让他们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会,才能够把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落实到学生党员的心坎里。此外,在党史教育的主题选择上,可以把党的历史与当今时代主旋律相结合,体现出时代特色。例如,当前时期的党史教育就可以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党的历史角度来审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渊源,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换言之,把党史教育与现实社会主流文化融合在一起也更好的借助主流政治文化的东风,把党史教育进一步在学生党员中普及和推广。

(3)借助网络和各种新媒体加大对党史的宣传。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的依靠网络和新媒体,同时也是人们表达个人观点,进行人际交往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和平台。高校应该牢牢抓住网络和新媒体这个宣传的主战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手段进行党史的宣传与教育,增加在网络和新媒体中与党员同学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一个互相学习的和谐氛围。过去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党史教育的宣传和教育时,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照片、录音、影视等形式,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党员的党史教育的信息就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和新媒体的优势,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态出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更加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因此,运用好网络和新媒体的形式,将会为新时期在学生党员中加强和改进党史教育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5

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树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国家认同感指的是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评价,其中包括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族群、历史等内容的认知。一个人只有对这个国家有正确的认知,才能知道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包括不同的文明演变、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发展道路(模式)。从文明演变的角度看,中国文明始终没有中断(台湾知名历史评论家公孙策语),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正如公孙策先生所说,原来欧洲文明的几次演变,动力都来自于中国。今天的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增强道路自信,才能让中华文明更加辉煌灿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这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价值所在。要认同自己的国家,首先就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俗话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历史与社会课程包含了历史、地理、社会等许多人文学科的内容,理应发挥其教育功能。章太炎说:“不读史者,则无从爱国。”这充分说明历史知识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仅从中国古代科技史来看,英国学者李约瑟说,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明达200项以上,其中有20项成就领先于世界10个世纪以上。到了近代(1840年以后),中国遭受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人民掀起了无数次反抗侵略的战争,书写出无数的爱国主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更是爱国热情喷发,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之中。历史上的许多人和事,包括外国的,都是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同样,地理学科的知识也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感的极好材料。

坚定“道路自信”,即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国制,其实践的结果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的道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改革、革命运动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华民族于危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现实国情看,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各国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这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也都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坚定“道路自信”,不妄自菲薄、迷信他人,当然也要提醒学生不能盲目自信、故步自封。

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之所以成为教学关键问题,也是由教学实际所决定的。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球流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的青少年。而青少年又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特别容易追“新”,这导致很多人难辨真伪,迷茫无措,甚至崇洋,拜金崇钱,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这个角度看,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方案一: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认知自己国家的渊源

1.呈现《亚非文明的发源地》图

教师呈现《亚非文明的发源地》图,并要求学生:(1)找出四大人类文明发源地及其共同的地域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3)探寻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诞生在世界不同地域,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同时,引导学生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通过读图、讨论、交流,学生很容易发现下列几点:(1)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是人类文明四大发源地,其共同的地域特征是发祥在大河流域,所以也被称为大河文明。(2)文字、阶级、城市、国家的形成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3)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原始人类遗址、华夏祖先的传说,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

2.学习先秦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学生的学习活动:(1)画出年代尺表示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时期。(2)读图,知道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区域变化。(3)讨论:这一时期的哪些历史事件、思想文化成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有影响?请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内容目标中要求:概述我国先秦时期的大致年代和区域,知道对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根据这个标准,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掌握“先秦”的事件、区域及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1)我们国家最早建立于夏,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商朝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周朝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2)商朝的甲骨文成为今天汉字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礼乐制仍然影响着今天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很多思想,仍然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3)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通过中国古代(秦到清朝)文化史专题学习,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学生的学习活动:(1)按朝代更替顺序整理文化成就;(2)思考:中国古代哪些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3)思考:从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史的学习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繁荣,其中的许多成就包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这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基本脉络,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

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可认识到:(1)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而且许多成就在当时都是领先于世界的,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中华文明的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明具有伟大的生命力。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即使到了今天,中国古代许多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3)认同自己的国家,归属自己的民族,才能凝聚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根,任何人离开了这个“根”,不可能生长得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二)方案二:从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自然和人文特征,认知自己的国家

1.呈现《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图》

学生的学习活动:(1)参阅《中国政区图》,描述中国的位置、行政区划。(2)读《中国地形图》,描述中国地形、地势及河流的特征。(3)读《中国气候图》,描述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认知自己国家的位置、疆域、自然和人文特征,认知自己国家的地理国情。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优越的区位和广袤的疆域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中国是一个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国度。

2.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在社会活动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活动:(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比较南方和北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不同特点。(2)思考、讨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我国北方与南方、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了解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中国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面临的不同问题,增强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中国类型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特征,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认知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如地区不平衡,认识到不同地理区域的优势和劣势。

(三)方案三:从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和20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同模式,认识到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道路自信”

1.组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专题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发展中国、强大中国

学生的学习活动:(1)整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的基本史实。(2)比较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对象、内容及结果的异同。(3)分析美日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设计意图】组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专题学习,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向外国学习,力求以不同方式挽救国家危机,从学习科技为洋务,到维新改良学日本,再到革命手段学美国,最终都没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最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正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抗争与探索,才使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严重民族危机时而没有被最终瓜分。这是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凝聚力的充分体现。(2)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古代的汉唐盛世到近代,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正是这种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才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3)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必然选择。近代历史告诉我们,从学科技到学人家的政治制度,从改良到革命,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制,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华民族于危机,只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文明、和谐的道路。

2.组织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发展道路的专题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国发展的不同道路都是由各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学生的学习活动:(1)比较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2)整理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印度争取独立运动、土耳其革命、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等史实,说明各国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3)比较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设计意图】组织这一专题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都是由本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的,从而认识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由中国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进而增强道路自信。

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1)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即使在相同的社会制度下,如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政体形式也不尽相同。(2)即使在相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临相同的问题时,它们也会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如美、德、日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三、评述与建议

(一)评述

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道路自信”,是一个典型的“史论”教育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与这个命题相关的史实很多,涉及的历史知识特别丰富。方案一,侧重从国家的形成和文明成就的角度加以阐释。任何一个人要认同自己的国家,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国家是怎么来的,否则,怎么认同自己的国家?了解自己国家的文明历史,就能从光辉灿烂的文明成就中,感受自己国家的伟大,认同自己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认同自己国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伟大贡献。方案二,侧重从自己国家的现状,感受自己国家的大好河山,从自己国家的地理角度去认同自己的国家。方案三,侧重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中,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救中国、能够强中国,认识到各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都是由自己国家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坚定道路自信,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三个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增强国家的认同感和“道路自信”,共同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比较、探究、体验等方法,自己去得出结论,提高认识。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6

一、海内外城市文化地图绘制情况

城市文化地图平台建设其实在国内外早有实践尝试。在中国大陆,“十一五”以来,多个省市开始了文化地图平台的建设尝试,如上海、成都、宁波、连云港等。有的城市文化地图已经通过论证,进入到设计、建设过程,有些已经进入到运行或试运行阶段。

以上海为例,上海文化地图在线服务平台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共同开发,旨在整合上海市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公共管理需要,提供市民和游客体验服务。此平台建设自2009年10月启动,2010年3月完成开发工作并投入内部测试运行,2010年5—6月开始正式开通,现已经运行。其绘制情况为:(1)2009年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苏智良教授,带领50人的研究团队,编制《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这张地图将显示上海成聚落起至1978年间的名人故居、优秀建筑、各类工厂、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等,再现上海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文化性格。与地图相配套的,有文字解说、新老照片、电脑触摸屏显示等。(2)《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所表现的内容,就是将上海的历史演变进程、多元而独特的区域发展进程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等,转化为连续而动态的景观历史地图形式,以GIS技术为支撑加以全面、科学、系统的直观展现。(3)《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基础部分是上海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的设计与构建。数据库以ACCESS软件为支持,以每条景观记录的时间、空间属性为关键字段。所有景观记录均以规范的地名形式命名,凡是在现有资料条件下可考的历史地名信息,全部加以提取并按照标准格式输入数据库。更为重要的是,对不同来源的资料加以严格的考证和相互参证,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资料考证和推理过程在数据库中建立专门字段加以储存,以备研究者查询和进一步使用。

上海文化地图在线服务平台的功能:(1)在线服务平台共有文化信息点近6000条,并提供了周边文化设施查询、公共交通到达线路查询等功能。(2)运行期间,上海文化地图在线服务平台专门设置了“在线留言板”,邀请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使用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提出改善建议,纠正信息偏误,帮助运行维护人员进一步完善各项体验功能。

上海文化地图体现出重要的价值:(1)上海文化地图展现和传承城市文化脉络,不仅有利于市民深刻地了解城市,铭刻城市的记忆;而且有利于游客了解上海,传播城市文化,增强城市的形象。(2)在学界研究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上海文化地图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为历史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等学科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中国台北、华盛顿、罗马等城市都在构建城市文化地图平台。它改变了人们认知城市、认知文化、探索未来的方式,是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从海内外诸多城市对城市文化地图绘制工作来看,城市文化地图确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城市文化地图绘制的基本思路

(一)从地理学和信息技术科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文化地图的绘制要应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制图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成熟发展和有效支撑,多学科交叉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通过整合多种信息表达形式,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为基础得以发展。它将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表达等多种功能综合在一起,查询、检索和分析现实地理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有机地结合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高效发掘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信息与它属性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以直观形式准确、形象地表达分析结果,给用户判断、预测、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地理信息系统几乎可以应用于诸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与管理、生态保护、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通讯、军事国防、企业金融、市场销售等各个领域,应用范围广阔,前景光明。例如,涂超(2006)就曾指出将GIS应用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中,通过GIS查询、检索和显示历史文化资源及其配套设施,通过GIS分析功能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有效智力决策支持[2]。现代主要采用时空GIS,在功能上更能体现出独特的档案功能、分析功能和动态显示功能。将GIS应用于城市文化地图的绘制中,并在互联网环境下,将Internet与GIS相结合的产物——WebGIS设计一个交互式、开放的文化地图系统。WebGIS以其全球化的服务器/浏览器应用、真正大众化、可扩展性、跨平台特性等,对海量自然、社会信息进行形象有效的表达,提取其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信息,在全社会范围、在各领域、在各部门之间实现的数据共享,维护、和查询数据信息的效率得以极大地提高[3]。城市文化地图的绘制就是要利用各学科的专长并融合于一起,创建出现代化高科技的富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价值的文化地图。

(二)从城市规划、城市史及文化遗产方面来看,现代的城市规划特别注重城市文化规划

在深刻认知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文化资源如何有助于城市的整体发展,从而进行鉴别创新项目、设计创新项目、整合创新资源、指导创新战略等实施的过程[4]。城市文化地图需要显示城市空间从历史到当下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展现文化空间和实体的分布及相关信息(例如城市内部各种具有文化内涵的单位及其展示于活动场所)[5]。城市空间的文化实体和场所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如历史的(如北京古城墙)、现代的(如北京鸟巢与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国家大剧院)、教育的(如北京大学红楼)、纪念的(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宗教的(如西库什教堂、北京市基督会海淀会堂、法源寺)、民俗的(如北京庙会)等不同类别。这些文化实体和场所都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一些皇家宫殿、名人故居、博物馆,例如北京的故宫、卢沟桥等历史建筑,南京的夫子庙、重庆的解放碑等历史纪念地,北京的宋庆龄故居,首都博物馆等博物馆类别的文化场所和实体以及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等等,这些实体都是文脉传承的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城市文化地图可以为这些海量、分散图文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提供有效载体,将城市空间的全部文化资源及文化创造生动而全面地乃至形象地表达出来。城市文化想象力和城市创造力决定了这个城市载入文化地图的项目内容的多少和价值大小。因此,发掘和保护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文化资源并将其载入城市文化地图,从而充分地将被忽视或遗落的文化资源展示出来,就会带动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事业(产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三)从旅游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文化地图成为城市强有力的旅游文化导游图和城市综合指南

随着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热门活动,尤其是愿意到富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去旅游,感受和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及民俗活动。尤其是近几年来,自由行的人越来越多,尽管市场上有很多介绍历史名城的图书,但是这些图书缺少城市的文化内涵及文脉的完整性。所以,在城市文化地图的绘制工作中,必须考虑到旅游的因素。比如城市文化地图应如何方便游客的使用方面,用完整的城市历史文脉增加游客对城市的了解,以便获得心灵和思想的满足,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这从一个角度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四)从历史地理学及景观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景观与文化资源具有深刻内涵和历史属性

相对而言,历史属性与地理属性在重要性上可以相提并论,历史和地理构成城市文化地图的两个基本点。城市环境变迁、城市空间解析、城市社会的发展,构成一部内容丰富的城市景观变迁史。频繁互换、替代与复杂组合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表现与映射了城市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城市空间不断盈缩、城市社会不断兴衰演替。

解读城市综合性的时空进程,要梳理三个层面内容:(1)形而上的问题:如城市历史地理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思想潮流等;(2)诸多问题表现出来的典型现象;(3)城市内在表象,如作为城市景观体系的空间分布、系统组织结构与时空演变规律。以此三者为基础,进一步深入透析城市景观背后自然、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驱动机制,把握城市景观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义与整体城市文化性格的内在关联。总体来说,地理学的空间分析原理与历史学的发生学原理相结合,对城市景观的历史演变和空间格局进行专门系统分析,为传统的区域史、城市史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6],也为城市文化地图绘制提供了重要学术基础。克利福德·达比(Clifford Darby,1909-1992)作为欧美历史地理学界景观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代表作《清册地理》中体现了以下一些显著特点,对于城市文化地图也有重要启示:第一,达比运用水平横剖面法,系统细致地复原中世纪英格兰特定历史横断面的地理景观,提取了各个横断面人地关系特征。第二,从物质形态层面上再现了英国地理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学“解释地表”的精髓,具有地理景观史的标志性意义。第三,并不能替代“景观的历史学分析”和深层的历史研究,很难有机融合地理学与历史学,难以触摸“地理背后的历史”,这是其固有的方法缺陷。第四,对地理学平面分布空间理念的习惯沿用,缺乏对历史景观的历史变化过程、内在结构、空间格局、驱动机制、社会文化映射机制等重构分析[7-9]。

三、结语

城市文化地图将城市历史时空的脉络铭刻出来,立体呈现城市内在生命发展的历史和空间历程。在城市文化地图绘制中,不仅要展现地理景观,更要体现历史脉络;不仅要以地理学为基础,更要结合历史学;不仅要以欧美历史地理为学理基础,更要融合中国历史地理学学术成果;不仅要剖析城市横断面人地关系,更要分析纵剖面的历程与时空交错;不仅要进行时空的文化展示,更要进行文化学理基础上的决策咨询和智力功能。

参考文献:

[1]苏智良,吴俊.范景观的历史表述及其路径——兼论“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和运用[J].史学理论研究,2010,(3):100-110.

[2]涂超.GIS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7):165-167.

[3]罗永峰,杨晓梅,张洪岩.基于ArcGIS的科学文献空间化表达与网络检索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6(2):58-62.

[4]王金花.对城市文化规划及其创新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6,(5):22-25.

[5]黄瓴,赵万民,许剑峰.城市文化地图与城市文化规划[J].规划视角,2008,24(8):67-71.

[6]苏智良,吴俊范.景观的历史表述及其路径——兼论“上海城市人文历史地图”的制作和运用[J].史学理论研究,2010,(3):100-110.

[7]邓辉.论克利福德·达比的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3):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