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1

关键词:专利;技术创新能力;密切值法;评价

回顾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我们是看着第一代,错过第二代。在第二代数字通信发展阶段,我国在GSM设备市场中仅获取了5%的微薄份额,归根结底在于我国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3G时代的到来为中国通信行业带来了一个机遇。TD-SCDMA标准的提出,奠定了我国在全球3G市场重要战略地位,使我们有可能实现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愿望。这个愿望的实现,最终需要靠中国通信企业的共同努力。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中国通信企业在3G技术领域的技术实力究竟如何?是否有能力与国外企业竞争?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也有助于企业结合自身条件找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专利数据的可获得性、客观性等特点,很多学者用专利数据来测度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如Griliches。Arundel、Kabla,Mansfield等认为,在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可以用专利这一指标来测度创新绩效,即专利能够从本质上揭示这类行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此外,一些学者认为在利用专利数据测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时,加入一些专利质量指标,可以使测度结果更准确(Basberg,1987;Soete,1987;Emst,1995)。鉴于此,本文从专利文档中抽取专利数量指标和专利质量指标,构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3G技术领域内通信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中中国内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重点分析,以期为国内企业在制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策略时提供参考。

1、专利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1.1 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专利被认为是创新和技术变革研究的丰富数据来源。专利文献中所包含的详细信息可以揭示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可以用专利来衡量创新的价值。在用专利指标测度创新活动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Hagedooru和Cloodt分析了测度创新绩效的各项指标,包括研究开发投人、专利数、专利引用、新产品数,结果发现每个指标都能作为测度创新绩效某一方面的指标,尤其是在高科技行业。也有些学者,如Grilichea,Arundel、Kabla,Mansfield,反对只用专利数量这一个指标来测度创新绩效,但他们还是承认该方法在高科技行业是可行的,尽管在食品、烟草、石油炼制、金属及其他运输设备行业,用专利来测度创新力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在这些行业中,很多创新企业并没有申请专利。而在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由于企业对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重视,企业的专利申请非常活跃,专利这一指标能从本质上揭示这些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已经有很多学者利用专利数据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技术实力进行评价(Narin,1993;Abraham等,2001;Ernst,2003)。也有不少学者用专利数据来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创新状况,如马难先(2001)利用专利信息分析了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创新活动与竞争力。一些机构组织,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CHI研究所合作出版的《技术评论》杂志,利用美国专利数据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每年都推出8大行业中企业的专利记分卡。根据记分卡,对这些公司进行排序,比较其技术强度及其变化情况。

1.2 用专利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

用专利数据来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在于专利数据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首先,企业的专利数据是可获取的,可以收集到企业层面不同分析单元的详细专利信息。专业的专利数据库,大大提高了获取大量数据的可能性。第二,专利能够比较客观地度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核心的部分即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为专利需要经过专利局的审查,最终由专利局授权。第三,专利中包含了大量技术信息,并按照统一IPC分类框架对其进行分类。这为分析某些特定技术提供了方便。第四,专利代表了专利权人对发明的最终使用和市场化的期望。另外,与其他数据相比,专利通常被认为是能够及时识别技术变革的唯一数据来源。

但是在用专利数据来测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消除这些限制,可以采用以下2种方法:一是使用同类样本,以保证影响样本企业专利申请倾向的恒定性;二是在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时,既考虑专利数量指标也考虑专利质量指标。很多学者认为简单的专利数量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专利的价值,无法传递关于创新产出方面尽量多的信息,不能很好地反映创新的产出水平。因此,有学者用专利的被引证次数来衡量专利的重要性(专利价值)。除了专利的被引证次数指标外,在国外专利局申请专利数以及被授权专利数等指标也被一些学者拿来作为衡量专利质量的指标(Basberg,1987;Soete,1987;Ernst,1995)。

2、基于专利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分析,为了消除单个专利数量指标在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上的限制,充分利用专利指标在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专利数量方面的指标,也要考虑专利质量方面的指标。本文从专利文献中抽取5个指标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即专利申请量、专利族大小、专利被引证率、专利技术范围、专利合作力度。专利申请量是最基本的专利数量指标,而另外4个指标则属于专利质量指标。

2.1 专利申请量

专利申请量指一段时间内企业申请的专利总数。该指标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基础指标。应用该指标可以比较各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技术研发活动情况。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专利活动水平,通常与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能力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因此它可以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

2.2 专利族大小

同一项发明创造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产生的一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文件出版物,称为一个专利族。可以将专利族视为对应于单个发明的所有等同专利申请。

因为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并且专利权的维持需以在获得授权后缴纳专利费为前提,所以在多个国家持有专利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这样企业通常只会对那些能够为其带来足够预期市场价值的发明同时在多个国家申请专利。此外,专利族的大小也反映了该项发明专利的预期国际市场的大

小。企业在这些国家申请专利,通常也意味着它想要在这些国家开拓市场,将该项专利在这些国家实现商业化。

专利族大小不但反映了一项专利申请覆盖的地理区域的大小,也反映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范围,从而间接反映其价值,因此可以把它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指标。

本文用企业平均专利族大小来衡量一个企业在该指标上的水平:平均专利族大小=企业所有专利的总专利族大小/企业总的专利申请量。

2.3 专利被引证率

专利被引证率即专利的被引证频率,体现的是企业专利中被后来其他专利引用的水平。它可以反映重要发明(技术)的经济价值(Albert等,1991;Narin等,1987)。如果一项专利多次被后来申请的专利所引用,这表明该项专利技术在该产业或该领域内较为先进或较为基础,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高被引专利有可能包含某种重要的技术优势,而成为后续引用专利研发的基础。同时也可能说明该项高被引专利中所包含的技术是相关技术领域汇总的核心技术,使得后续引用专利即便在引用时受到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也不得不引用它。专利的被引证次数低则可能意味着该专利中所含技术的重要程度低。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用专利被引证率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当对同领域/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时,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多的高被引专利,那么它就可能比竞争对手在技术上更领先,处在产业的强势地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其竞争对手强。

本文用平均专利被引证率来衡量一个企业专利被其他专利引用的水平:平均专利被引证率=企业所有专利的被引证总频数/企业的专利申请量。

2.4 专利技术范围

专利技术范围用各专利的国家专利分类代码国际专利分类(IPC)数量来衡量。IPC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分类系统,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控制并由专利局分配给各项专利。专利的技术范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项专利所代表技术的复杂性。一项专利的技术范围越大,即IPC分类代码越多,表明其所代表技术越复杂,专利的价值越大。因此企业拥有技术范围大的专利数越多,在同行业中,该企业的技术含量就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本文用平均专利技术范围来衡量企业在该指标上的水平:平均专利技术范围=企业所有专利的总IPC数量/企业的专利申请量。

2.5 专利合作力度

专利合作力度用专利的专利权人数多少来衡量。某项专利的专利权人数可以从侧面显示该专利所代表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如果一项专利的专利权人有多个,意味着该项专利所代表的技术研发活动不能靠单个企业来完成,需要多个企业的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专利的专利权人数的多少反映了该项专利的技术含量。此外,它还可以反映多个专利权人对该项专利技术的认同,该项专利技术有可能是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市场收益的热点技术。

本文用平均合作力度,即企业拥有的合作专利数占企业专利申请数的比值来衡量企业在该指标上的水平:平均专利合作力度=企业拥有的合作专利申请量/企业总的专利申请量。

根据以上5个基本指标可以计算得出2个用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专利活动以及专利质量。

专利活动:该指标反映的是在所研究的样本企业中,每个企业专利申请活动的相对水平。企业的专利活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所有样本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数。

专利质量:专利质量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是专利族大小、专利被引证率、专利技术范围、专利合作力度这4个指标相对值的加总。某一指标的相对值等于该指标的值除以总体样本在这一指标上的样本均值(Ernst,1996)。如果企业A的专利族大小为2.4,总体样本企业(本文中,总体样本企业数为53家)在专利族大小这一指标上的样本均值为2,那么企业A的相对专利族大小=2.4/2=1.2。

根据这些指标,本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3、实证分析

3.1 获取样本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专利数据库。按照以下检索条件来确定本研究的样本空间:一是以CDMA 2000、WCDMA、TD,SCDMA等3个关键词为主题;二是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1月29日。根据这些检索条件,在DII中共检索到7621条专利记录。本文选择专利申请数排名在前53的专利权人(不包括个人)作为研究的样本空间。这53个专利权人总的专利申请数为5406项,占检索到专利总数的74.36%。

3.2 获取样本观测值

DII中记录了每项专利的详细信息,包括专利号、标题、发明人、专利权人名称和代码、施引专利、摘要等专利的其他详细信息。为了得到前述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需要从每项专利记录中抽取出专利权人名称和代码,同族专利数、国际专利分类,以及施引专利数,根据这些信息,可以直接或通过计算得到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样本观察值。

3.3 评价模型

利用前述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多指标多属性的综合评价问题。解决这类综合评价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模糊评价法等。但这些方法的计算量通常比较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也缺乏理论依据。鉴于此,本文采用密切值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密切值法是一种不需要加权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可以克服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中各指标的权重确定主观性的问题,也可以克服模糊评价中隶属函数构造困难的问题。其基本思想:先找出方案集(评价对象)的最优点和最劣点,然后找出尽可能接近最优点而远离最劣点的决策点,该决策点即为所要寻求的满意方案。

4、结果及分析

4.1 评价结果

利用样本数据值以及上述用密切值法构建的评价模型,可以得到各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名(见表1)。Ci代表企业i的密切值,Ci越大,表示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差;Ci越小,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根据Ci值的大小可以得到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排名。

4.2 评价结果分析

从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内地企业共有7家:中兴、华为、大唐、展讯通信、重邮信科、北方烽火科技、武汉虹信。其排名分别为5、8、27、42、47、50、51。从排名来看,在3G技术领域内,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中兴和华为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排名进入前10位;大唐的技术创新能力位居中等水平;而展讯通信、重邮信科、北方烽火科技、武汉虹信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来说要落后很多。

从专利活动水平来看,全部53家企业在该评价指标的样本均值为O,08。中兴、华为在该指标上的观察值分别为O.40、0.16,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中兴的专利申请尤其活跃,在所有样本中,中兴的专利活动水平与诺基亚并列第二,仅次于爱立信。而大唐、展讯通信、重邮信科、北方烽火科技、武汉虹信在该指标上的观察值分别为0.06、0.05、0.02、0.01、0.01,均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这些企业的专利申请行为不够活跃。

从专利质量来看,全部53家企业在该评价指标上的样本均值为0,12,而中兴、华为、大唐、展讯通信、重邮信科、北方烽火科技、武汉虹信在该指标上的观察值分别为0.07、0.11、0.08、0.03、0.06、0.04、0.06。在所研究的53家企业中,中国内地的这7家企业专利质量水平都低于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上中兴排在华为前面,但就专利质量水平来看,华为的专利质量水平要高于中兴。

总体来看,中国内地企业在专利质量上与国际领先企业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企业的专利质量水平有待提高。在专利活动方面,中兴和华为表现得比较活跃,尤其是中兴,其专利活动水平仅次于爱立信,位居第二。而另外5家企业的专利申请行为则表现得不够活跃,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这些企业需要在专利活动和专利质量方面做出较大的努力。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2

一、引言

当前,伴随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纲要的颁布,国家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的问题近年来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北省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有效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二、研究方法

为了解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现状,笔者分别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这三个维度对河北省“国培计划”置换培训学员中的63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专业理念。教师的专业化理念是衡量教师是否专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维度。专业理念同时引领和统帅教师专业素质其他方面的提升,是教师加快专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从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四个方面来考察教师的专业理念。

(1)师德为先的理念。和其他的学科一样,信息技术教师也应具备良好的师德理念。通过访谈发现,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地位不高、受重视程度不够等等,使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职业幸福感等处于不理想状态。

(2)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据调查,42.86%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有所体现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28.57%的教师能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仍有28.57%的教师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培养,他们认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还是“知识和技能”。说明这部分教师仍未摆脱应试教育,仍是以考试为中心。

(3)能力为重的理念。能力为重的理念要求教师能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访谈发现,信息技术在对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修养总体而言较弱。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和技术能力上。而且信息技术教师在培训中接受的教育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结合。

(4)终生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学习化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信息技术有着日新月异的学科特点,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胜任自身担当的角色。调查中发现,50%的教师反映自己的工作多、杂,时间不足,平时没有多余时间用于学习。

2. 专业知识。笔者从教育教学知识、学科知识、通识知识这三个方面来调查教师的专业知识。

(1)教育教学知识。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一般包括教育教学原理和方法、心理学知识。被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当被问及在培训中比较看重哪方面知识的补充时,50%的教师希望可以获得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的补充。数据说明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知识方面还是相当欠缺的。

(2)学科知识。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讲,只有将学科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程度,才能将知识点更好地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根据《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是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等知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算法和程序、机器人模块不是很理想。21.43%的教师希望在培训中可以系统的多补充些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促进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原因,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

(3)通识知识。信息技术学科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通过调查显示,21.43%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7.14%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自然科学知识。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应多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3. 专业能力。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方面调查教师的专业能力。

(1)教学能力。本次问卷重点从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方式来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

①教学的实施能力。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调查数据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比例达到了92.86%,还有7.14%的老师采取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小组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几乎为零。鉴于此,我们应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改变,注重把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日常教学工作中。

②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体现。在调查中发现,71.43%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大,教学进程难以控制。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遇到困难。大部分教师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适的教学设计。以上数据表明,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容乐观。

③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在对教师评价方式的调查中发现,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采取的是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仅有7.14%的比例。经过访谈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最终递交的作品作为成绩评定,全面考察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性评价并没有被采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

(2)组织管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的管理。当问及教师在面对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玩游戏的现象时如何处理:有53%老师是允许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玩游戏;40%的老师选择强行断掉外网,删除电脑上的游戏;17%的老师选择忽视这种现象。显然,信息技术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学会科学地引导学生,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3)沟通与合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分享情况调查如下:78.57%的老师表示非常愿意,并且主动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但是仍有21.43%的老师处于被动分享的状态。大部分教师在沟通与合作方面的能力还是不错的,少部分教师的沟通与合作的意愿不强,需要让这部分教师意识到专业发展过程中与人沟通合作的重要性。

(4)反思能力。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实现教学优化。通过调查,42.86%的教师在课后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57.14%的教师只是偶尔进行教学反思。由此看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反思意识。

四、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探讨

通过对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优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在对河北省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时,要根据本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特征,制定适合本地区教师需要的培训方式。在培训前,培训者对培训对象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培训内容。首先,培训的内容应注重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的提升。教师的专业化需要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及爱岗敬业的精神来引导他们的教学。通过培训应能帮助他们树立新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观。其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大部分教师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薄弱。所以,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应该加强学科系统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的培训。最后,在专业能力上应注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培训应根据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尤其是使培训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2. 培训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辅导计划。在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培训后,在培训期间所学知识能否有效地运用于教师各自的实际课堂?这就需要培训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跟踪辅导计划。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学习或是虚拟的学习社区给予教师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和学习。在这些平台上提供专家辅导、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3. 培训中,注重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意识和内在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教师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教师要端正培训的态度和动机。参加培训的教师应该有自我发展意识及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渴望。只有这样,才能将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到自觉水平。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发展观念,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主动性,从而不懈地追求自身专业技能和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熟。

4.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需要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支持。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的继续教育。把继续教育视为教师的权力和义务,在法律上鼓励教师的继续学习。同时,应该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激发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学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相应的措施,如用一些报酬激励法、成就激励法、机会激励法等。学校相应调整自己的考核机制,为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创造更多的晋升机会,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仲小敏,王景刚.教师如何践行“以人为本”的师德观[J].天津教育,2007(6):33.

[2]陈梅,李龙.关于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4):91~94.

[3]海丹,程琴芳.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82-84.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3

关键字:扎佐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管理措施;问题;建议

引言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以丰富、权威、实用、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信息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基层农技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台,可用于指导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种养殖服务。

1政府统筹布局,科技引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可以指导产生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农业科技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指导,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广大农技员与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一条便捷之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推广以来,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要求并强调重点是抓落实、强技能、提服务、为农户的指导思想。

2服务对象精准,措施得当

贵州省修文县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机械化作业程度不高,如何发展农业是全县领导干部与农户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扎佐镇农业实行分类分级、模块化管理,通过抓重点、抓带头人的科技示范模式,提高广大农户种养殖水平。找准服务对象,方法措施得当,利用企业与种养大户的示范作用进行宣传推广。

2.1农业企业

修文县主要农业种植项目有猕猴桃、蓝莓等产业,农技推广人员深入企业宣传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理论与技术学习,要求企业技术人员注册账号进行学习。如深入“7不够”猕猴桃企业与管理层、农技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在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并在该企业召开全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现场会,提高农业企业的重视度,切实做好科技进企业、养殖大户与农户,提高科学种养殖技术水平。

2.2农技专业协会

深入修文县扎佐镇大兴村朱世国养牛基地与交易市场,根据该协会的特点,进行业务指导,重点针对牛、羊等大牲畜的防疫处理,进行专业的业务指导尤其是对“口蹄疫”疫情的指导,还包括应急预案编写,对出现疫情的上报程序、处置方法等。对养牛专业协会进行培训,推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宣传病虫害防治措施等。

2.3农村种养殖大户

修文县是猕猴桃种植基地,根据猕猴桃种植面积大、范围广等特点,深入扎佐镇香巴湖村周珍平户,对猕猴桃种植方法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果树病虫害防治、育苗、嫁接等。通过对种养大户点对点的扶持,达到点对面的推广效果,利用大户的宣传作用,鼓励广大农民加入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的群体中来,便于农业网络科技书屋的推广。

3功能实现精准,群众受益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发布“三农”服务信息,及时推送到农户手中,根据种养类型等特点对农业法规、科技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了各种类型企业的分论坛,促使农业科技功能精准实现,确保农户与企业得到实惠,做到了不落下“一户一企”,农企对未脱贫的农户采取种养技术支持与就业等形式进行帮扶。

3.1推广个性化“三农”服务信息

县农业局牵头,乡镇农业服务部门具体落实,扎佐镇农技推广人员集合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进村入户宣传个性化“三农”服务信息,如企业定制猕猴桃价格信息与新设备、新技术资料,农户定制猕猴桃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知识等。3.1.1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信息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为企业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等服务。通过平台发布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猕猴桃企业“7不够”公司引进“猕猴桃”检测新设备,用于检测猕猴桃糖分含量、大小等信息。扫描二维码查看产地与农药施用量等信息有利于猕猴桃监管信息化,确保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3.1.2宣传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定期发布农村政策法规与惠民政策等信息,使农民与企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加法律意识,提高防范水平。依据企业与农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不定期地通过平台推送农业政策法规知识,对农业企业宣传国家土地政策,对农户宣传土地政策、法律法规等,如近期“非洲猪瘟”等政策的宣传,使农民与企业了解到相关国家政策与专业知识,学到了人畜不共患的知识,避免了群众恐慌。

3.2发布农资、农产品供求信息

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了农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就掌握了农业经济发展主动权。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发布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与价格,搭建销售平台,促进农产品流通。修文县鼓励个人与企业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农产品。如香巴湖村周某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了解到猕猴桃售价信息后远销到新疆与青海等地区,售价翻了一番。修文县支持农户通过“农村淘宝、京东电商”等平台销售,促使猕猴桃等农产品“黔货出山”。

3.3在线互动与发放纸质资料

通过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的论坛在线互动等形式,方便农户、企业与专家进行在线技术指导。不定期到各村进行农业科技资料电子播放与纸质资料发放,鼓励农民和企业通过平台学习猕猴桃等农作物种植技术,形成企业与农户自主学习、“线上与线下”交互学习的模式。

4建设成果与方法

通过“新媒体平台,干部下乡”等方式推广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便于修文县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与农业科技知识宣传到组、户、人,修文县农业坚持以国家农业政策与科技推广为导向,农户与企业受益为根本进行发展。

4.1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村、寨、户宣传

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村宣讲政策法规机会,组织村两委专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宣传政策与种养殖技术方法,通过技术交流与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

4.2农技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交流,解决技术难题

农技人员驻村开展技术培训,对村民反映较集中的问题进行实地指导。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技术交流,如开展果树嫁接技术、牛羊等病虫害防治知识等竞赛,研讨技术难题,提出建设性方案。

4.3考勤与考核相结合,提高服务水平

把学习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内,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要存留GPS定位和视频照片等资料,做到月有总结、年有计划。将技术服务纳入工作量的考核中,技术指导结束后需农户或企业签字确认,督查机构不定时进行入村和电话核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不走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5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是进行科技信息知识传播的一个平台,懂技术与专业知识的综合人才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利用,而基层乡镇农技部门存在农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懂专业不懂计算机技术等问题,个别农技人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因此要加强农技人员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使用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督促科技人员下乡进行技术指导,从思想上做工作、技术上做指导、行政上进行追责,提高农技人员工作活力与积极性,落实农业科技服务“三农”工作。

5.1科技发展迅速,农推人员专业与技术滞后

受知识、年龄、技术等因素影响,农技推广人员技术与知识相对滞后,与先进科学技术无法协调。扎佐镇通过农业网络书屋采用“新带老,新老结合”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帮扶与集体技术培训等,邀请高校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或招募年轻大学生和志愿者等帮助老同志学习计算机技术,对“教与学”二者进行双考核,如没有教会老同志,要追究教学新同志的责任,并给予警告,提高双方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互动学习工作的有效开展。

5.2改变被动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积极性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政治理论素养学习。农业推广人员要日有学习笔记、周有总结、月有汇报。在政策引导下改变学习方式,利用好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平台,督促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考核要求农技人员不定期汇报猕猴桃价格信息、果树病虫害防治与种养殖信息等,从思想上重引导、工作中抓落实,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6意见建议

6.1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主要针对西部广大贫困山区,贵州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当地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切实做好脱贫工作,建议县农业部门在通过网络书屋搞好农业政策宣传与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同时,在工作经费上予以倾斜,促使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6.2整合平台资源,提升认知度

基层工作人员的手机APP平台多且杂,如禁毒知识、统计问卷、扶贫云等,多数平台只是基于上级考核要求流于形式。因此,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只有增加实用性、个性化知识定制功能,才能得到更广大农户的认可。整合平台资源,提高使用率,加强专业性,如关于某地区猕猴桃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使农户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提升平台认知度。

6.3及时更新资料,加强针对性

农业资料更新及时,针对性强,专家在线解答、回帖及时才更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如关于非洲猪瘟等的专业知识,基层广大畜牧防疫人员由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建议专家应在平台上及时更新发布防疫知识,以解答用户的疑问。发布资料应具有针对性和区域性,以更好地服务网络书屋用户。

6.4开展知识竞赛,持续建设好云课堂

在平台上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书屋的使用率,但本质问题并没有解决。最具核心的问题是农户与农企没有得到实惠,用户在云课堂中不能根据地区找到相应的学习专栏。因此建议云课堂建设应按照地区进行分类,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专业知识要有针对性,不能够泛泛而谈,如“蓝莓”与“猕猴桃”种植技术等在云课堂中可设专栏,并且根据各地实际建立专栏等。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4

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是应行政及军事机构这些特殊用户的需要,对公用通信网络的一种必要补充。行政及军事机构需要借助专用通信网络系统调度指挥公共、军事资源,公益性强而对经济性要求不高,相比公网需要有更高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我国现有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因行政及军事机构需求的变化及整体技术落后存在诸多问题,而现有技术发展和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服务要求提升的迫切性使得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的升级成为必要。

我国建设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原因

行政及军事机构需要通过有效的通信手段组织社会及军事资源,以实现公共利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设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行政及军事机构职能的进行对通信有特殊的需求。行政及军事机构服务于国家公益及国家安全,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政及军事机构需要更高的通信水平及时调动人财物等公共资源。另外,行政及军事信息是国家的核心机密。公共通信网络对于经济性要求较高,所以公共通信网络技术水平有限,保密性较差,通信带宽有限,行政及军事机构难以借助公共网络实现公益及军事目的,所以需要建设行政及军事机构的专用通信系统。

(2)专用通信系统建设由国家投资,拥有专用通信系统的行政及军事机构对网络的投资经济效益不敏感,而是重视社会及军事效益,相比而言公共通信网络更注重经济性,所以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网络与公共通信网络的建设条件约束和服务目的存在很大不同,有必要建设行政及军事机构的专用通信系统。

十九世纪初,随着军事现代化对军事信息服务的强烈需求,我国开始建设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行政及军事机构对于信息有着重要、大量、特殊的需求,而我国当时的邮电公网信息服务水平有限,难以实现对我国的行政及军事机构的有效服务。我国根据现实需求及既有条件建设专用通信系统,以满足各行政及军事单位组织指挥的需要。

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军事机构自行建设长途通信线路,组建专用通信系统。部队专用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通信量大而频繁,有充足的军事拨款,通常不使用公网进行通信。行政机现在构靠租用电信部门或其它部门的长途电路组建专用通信系统,虽然政府部门通信量相对小一些,但政府部门专用通信对于保密性要求很高,政府有组建专用通信骨干网的必要。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的建设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匹配行政及军事机构特殊需求,这客观上促进了电信市场的发育和电信技术的发展。

发展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由多个单一业务通信网络构成,不适应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网络多业务的需求

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专门业务需要,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分别建设了卫星通信网、长途电话通信网、DDN数字数据通信网、微波通信网,这些单一业务通信网络基于不同的技术体制,兼容性差,任何一个通信网络难以独立支持所有行政及军事机构的信息业务。

(2)共享性低的多业务通信网并存,网络资源存在浪费

目前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使用的通信网络,如电视电话会议网、电话网、数据网兼容性不强,是相互独立的,多业务通信网并存。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是按业务进行组网的,而单项业务流量变化的,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在流量较小时,剩余的带宽闲置造成通信流量的浪费。

(3)通信系统的功能扩展能力差

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由若干单一业务的专用网组成,每一个专用通信网络都是基于独特的技术体制,相互难以兼容,缺乏综合业务的扩展能力。

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由单一业务的专用通信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共享性、扩展性、技术水平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行政及军事机构信息服务需求,限制了新时期行政及军事机构正常活动的进行,所以需要对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进行全面改造。

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系统的建设难度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建设效率高、共享性佳、扩展性好、安全性高的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系统成为可能。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的发展应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高效率、多业务,兼容性和扩展性好。具备多业务的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平台,可以把传真、广域网、语音、图像、数据等业务兼容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可以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升级。

(2)通信速率快。我国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系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独立的传真业务、电话业务、电话会议业务提升到计算机广域网的连接、兼容的视频会议等业务。为支持大量的信息传输并保证信息传输速率,应采用光纤材料和相应的设备保证足够的传输带宽。

(3)安全性高。光纤通信是有线通信且采用光信号,保密水平较高,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应采用光缆网。相比来说无线通信保密水平差一些,无线信号存在被截取和解密的风险。行政及军事机构专用通信系统应采用专用形式的数字电路,这样可以有效与公网隔离,防止被公网用户入侵的可能,大大提升行政及军事机构通信的安全水平。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状况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X中学是广东省中山市一所普通高中,本文以X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与分析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寻找解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具体策略,期待为改善信息技术教师发展现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1.专业发展认识不足、定位不清、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强

(1)专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专家引领

X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做与学科教学无关的杂事,如电脑软硬件维护及教务、总务协助工作等。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只要把学校安排的工作做好,再努力把职称逐级评上去,这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道路。

(2)专业发展动力不强

调查显示,X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是教学要求、专业理论要求、教学改革要求、个人兴趣四个方面。

而目前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不够,信息技术教师工作压力主要是教学之外的杂务事情,所以,在教师可支配时间太少的情况下,仅凭个人兴趣支持的专业发展是不够的。

2.专业认同感不高,对学科教学与教研不够重视

(1)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少

由于学校课程设置受高考制约,X中学每学年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严重不足,信息技术教师忙于应付各种教学之外的繁琐工作,导致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重视,在教学上疏于钻研。还有极少数教师认为,为了上好一两节信息课在备课上投入太多精力与时间不值得。

(2)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得不到学校及信息技术教师双方面重视的情况下,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研究是专家的事,与己无关。大部分教研活动也变成了走过场,教学反思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思考层面,没有书写记录的习惯。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水平不高。

3.专业情感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因日常教学工作比较繁琐,教师自主学习时间主要来源于下班休息时间。不少教师因学科地位低影响其专业情感,进而导致教师对学科专业素养要求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坚持学习的意志力。据调查,X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日常生活中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每天能保证1~2小时的教师占为33.33%,平时没空,每周末能保证1小时左右的教师占33.33%,基本没有时间学习的教师占33.33%。

解决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策略

1.正确落实教师个人角色定位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是一名学科教师,中心任务是教学,要把工作重心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教学与教研方面。

2.热爱本职工作,拥有积极的专业态度

每一位成功的教师,无不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爱。不要一味地抱怨单位不重视,要学会正确对待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培养健康、积极的专业态度。

3.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结合个人专业发展现状与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使个人专业发展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4.立足课堂,积累教学经验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与进修

信息技术学科最明显的特性就是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新动向,积极参加学历进修与培训,努力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

6.切实开展教学研究与交流活动

利用博客平台,坚持写教育故事与教学反思。写教育故事与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捷径,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网站,交流教学经验。“没有交流,教学只能停留在一己之见上,没有交流,研究往往陷入‘钻牛角尖’的误区。”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主流网站平台,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

通信专业技术水平范文6

推广应用工作总结

电脑农业是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大力推广应用电脑农业,实现农业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为使我县电脑农业试点工作不断提档升级,2005年在省、州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与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县电脑农业推广应用试点工作已步入常规运转,取得了良好效果,开创了农业信息工作的新局面。

一、工作进展

1、组织各领域专家对我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丰富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内容。为了使专家系统更加丰富和实用,今年我们继续组织有关专家对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内容进一步补充,更新和细化。其中对山羊、茶叶、板栗、牲猪、蔬菜五个专家系统更新和新增知识152条;并新开发了乌鸡养殖专家系统和走马电脑农业一点通,收集了太平和下坪两个乡镇电脑农业一点通的农情资料。

2、进一步加大应用推广力度。为了提高电脑农业的应用效果和扩大应用范围,我们在推广机制上大力创新,把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与我县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电脑农业做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全县已有18个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今年由州民宗委和州科技局正式挂牌运行,覆盖全县9个乡镇,辐射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村地区6.5万农民;在这些服务站,我们已全部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配套了相关的农业技术光碟和农业技术图书。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通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5.2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深受农民欢迎,得到了上级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3、加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和开发技术培训。加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和开发技术培训是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电脑技术水平和电脑农业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2005年,由我县电脑农业办公室和各农技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班40期,培训乡镇技术骨干、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技术人员、农民共计3650人次。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使各服务站技术骨干和部分农民掌握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操作和应用方法,提高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效果,同时还对县乡电脑农业办公室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开展了2次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培训,为下一步进一步细化和开发适应本县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奠定基础。

4、开展送科技下乡月活动。今年6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县科协组织全县农业科技部门及30多位农业科技人员,分三个小组赴全县各乡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月活动。参与送科技下乡的县电脑农业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茶叶局等单位,都是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主力军,在这次活动中,各产业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的农业实用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山羊、板栗、烟叶、魔芋、乌鸡、水果等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均由各相关部门复印成技术资料和复制成部分VCD技术光盘下发到了全县9个乡镇的部分农民手中。此次活动技术培训达28期,下发各类技术资料1.21万份,技术光盘455张,培训和咨询人数达1.65万人次,使广大农民朋友享受到了电脑农业科技的方便、快捷及标准化和针对性的有效服务。

5、多方筹集资金,增加电脑农业投入,保证电脑农业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范围。今年,省州民委继续立项拨出专项经费给予配套,重点是为各推广应用站点配套电脑和相关配套设备;县政府也挤出资金每年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电脑农业工作正常运行,同时各乡镇和涉农部门也加大了对相关站点的资金投入。

6、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电脑农业的影响。为了提高电脑农业实施效果,扩大电脑农业推广的影响力,我们把电脑农业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做为一条主要经验大力宣传,在湖北日报、恩施日报、鹤峰视界、各级民宗部门内部刊物等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报导达30余篇,充分展示了电脑农业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成效

1、推广面积逐渐扩大。到2005年我县电脑农业已在全县9个试点乡镇、6个示范产业、8个民营企业、4个涉农部门及2000多个示范户推广应用,推广应用农作物面积达7.2万亩,养殖畜禽6.8万只,使推广应用的几大产业的农民享受到了应用电脑农业的实惠。

2、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县、乡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电脑农业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行文设立了县电脑农业推广应用办公室,属县民宗局管理的二级单位,配备专职人员,专司电脑农业推广工作,各乡镇和涉农部门都设立了相应的电脑农业办公室,在全县形成了一张电脑农业推广的行政技术网络,保障了电脑农业工作迅速有效的落实。年初由县政府召开全县电脑农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当年的电脑农业推广工作,并与各乡镇签署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根据责任状对各乡镇电脑农业工作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3、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几年来,通过收集农情资料和各类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本地化改造及农业信息的收集积累,创建了鹤峰电脑农业网站,各涉农部门、乡镇电脑农业办公室,示范企业、示范大户均开通了网络,通过几年的努力,覆盖县乡村的农业信息化网络已经初具规模。

4、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得到了加强。由政府牵头协调,跨部门成立各推广产业的专家课题组,各课题组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包括资料收集、软件开发、实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年终对各课题组进行考核,根据其科研成果和任务完成情况拨付推广经费,将全县的农、林、渔、牧业专家汇聚在一起,有效的解决了电脑农业推广的技术支持问题,为软件的二次开发和本地化改造提供科技支撑。

5、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已创立的“企业+基地+农户+信息化”的电脑农业推广模式取得了非凡的成功,2003年10月在鹤峰召开的全国电脑农业现场会上得到了国家民委和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在总结这一成功模式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专业村带动型”(专业村+信息化+农户)、“协会推动型”(民间专业协会+信息化+农户)、“学校参与型”(学校+信息化+学生+农户)和部门联动型等多种补充模式。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6、示范效应正在扩大。由于我县试点工作率先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10月我县成为全国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推广应用工作现场会的主现场,我县探索出的“一制、五化、五结合五提高”的经验和“公司+基地+农户+信息化”的模式(一制即逐步建立健全了电脑农业推广应用的行政保障和技术服务网络机制;五化:政策体系规范化、软件开发本地化、信息平台网络化、技术服务便捷化、推广应用效益化;五结合五提高:结合支柱产业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结合培育市场主体提高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结合产业开发扶贫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结合扩大涵盖面提高“三化”建设水平,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统筹引导推广水平),得到了国家民委及中直机关有关部门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极大的丰富了“湖北经验”的内涵。截止目前,全国各地先后有吉林、贵州、黑龙江、江西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县市近300人次前往我县“取经”,为全国民族地区推广应用电脑农业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主要作法

在组织电脑农业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各级党委政府在电脑农业推广应用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推广机制,推广手段和方法等方面要大力创新,贴近农民,才能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效果。

1、加快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加强农产品、病虫害、农用生产资料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对重要敏感农产品和病虫害进行检测,对农村科技信息、价格信息、供求信息实施“一站式”服务,以增强面向“三农”的科技服务能力。二是大力开发县内县外两类信息资源,健全采集渠道,增加信息量,改善内容结构,加大整合力度,统一标准规范,建立协作机制,提高共享程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这一新兴生产要素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三是建立健全我县农业信息服务网络。2005年通过建立我市农业信息平台与各相关部门、单位和网络体系成员的双向连接,实现网络体系的一体化,全面网络全县农业科技部门、乡镇农业信息站点、示范户、农村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使我县的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推动供求、价格、科技等信息进村入户,迅速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有效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四是继续抓好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信息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