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例6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在中国数不尽的文人墨客以花卉题材创作了许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千古佳作。这些精彩的花卉题材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温暖、滋润了人们的内心。这些作品不但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而且使花卉的文化内涵更加充实。各式各样的花卉为文人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创作题材。例如《,红楼梦》六十三回中贾宝玉生日,玩抽签游戏,十二位姑娘各自的代表花卉,不但代表了每个人的气质性情,还暗喻了每位姑娘的命运。又如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这一多愁善感,悲观心态的人物形象由于“葬花”这一情节的设计,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再如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中,很多情节的人物形象都是花仙、花精。这些著作都是以花卉题材进行想象和创作的。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不会被坏的环境所影响,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陆游赞美梅花不畏惧风雪寒冬,勇敢坚毅地盛开在百花之前。中国人不仅仅把花卉作为大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更是认为花卉有精神,有灵魂,有情有智。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与花卉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人的想象力丰富,将花卉人格化,再加上花卉的实际用途和特质,便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嫁、丧事、送礼、庆祝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民俗。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人们郊外游玩称之为踏青,到郊外观花赏画,娱乐游玩。端午节时,人们将可以作为药材的花卉加工制作,装入精美的香囊里,系在腰间。这么做可以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驱除蚊虫和身体异味。在中国盛行花会。每年春天都是花会的盛行季节,在花会上人们表演戏曲,杂技,和众多民间的节目,甚至有的花会就是一个博览会。

2中国传统文化花鸟画体系中花卉题材的演变

自古,花卉就是中国绘画上“最有力之中心题材,亦即于世界绘画之画材上,占一特殊地位”(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中国花卉绘画从起初发展的六朝时期到最繁盛的五代十国、南宋期间,许多专长于花卉绘画的人物,形成了“徐黄体系”,代表人物是徐熙、黄筌。徐熙和黄筌的绘画艺术风格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黄筌的作品线条细且流畅,画面干净真实。徐熙的作品更偏向于追求落笔成型追求意韵。由此形成了花鸟体系中的两种绘画画法,工笔和写意。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花卉作为物质形态展现带来的美好感受让人流连忘返。在中国人的毛笔下,不仅仅描绘了花卉的形态,同时花卉的气质秉性,独特魅力在浓墨淡彩下更加传神。画出了花,画出了花魂。花卉绘画发展最繁盛的时期是宋代,宋代文人的花卉题材作品是其精神意蕴的表现。例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提到国画映入人印象的首先就是四君子(梅、兰、竹、菊)。为何中国人如此爱花中四君子,这跟中国人所认同的精神气节息息相关。高洁坚毅如梅花、品质脱俗如兰花、气节不凡如竹、淡泊纷争如,这些都是千古至今中国人传唱的高贵品质,也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在千千万万中国名画中,以四君子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尤为众多,耐人寻味。四君子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花鸟体系添加了新的内容。明清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山人、扬州八怪。山人在自己的画中注入了思想,表达忧国之情、爱国之情。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创新应用结合了徐熙和黄筌的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使花鸟体系得到新的发展。到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都在中国传统文化花卉画中进行创新。潘天寿擅长于写意花鸟画。画面构图精妙,墨的浓淡到位,精致却也不显紧张,用笔潇洒肯定。使得笔下的平凡普通的题材却显得与众不同。现代的中国花卉画在传承古人的技法和绘画韵味的同时也不断地创新,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花卉绘画持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花卉绘画的发展强调神韵和意蕴的制造,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绘画的大写意,形成了鲜明独到的特点并发展至今。如现在存放在的沈振麟《十二月花神册》。

3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差异 冲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深入、经济的飞速进步,中国也在承受着世界各国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尤以作为西方经济支柱的英美等国为最。英美文化通过国际贸易、文化交流、旅游、外交和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如何正确面对英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冲击,在学习其有益内容的同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际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本文叙论的重点。

定义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文化的定义也在不断演绎发展,特别是中西之间的差别,更是越来越独自有自己的定义体系。但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笔者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都能够称之为文化。不同时期会诞生不同的文化,同一文化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些文化的影响是长盛不衰的,如中国提倡的集体主义,西方的个人主义,就可以称为长期文化,有些文化却如昙花一现,一些村落里一时兴起的文艺娱乐,一段时间过后人们玩腻了就不再玩了,这种文化便慢慢消失,例如这样的文化就可以称为短期文化,所以文化也可以分为长期文化和短期文化。

英国和美国。英国的通用语是英语,实行君主立宪制,有上议院和下议院,政党分为保守党和劳工党。其领导者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但并没有实权。其文化延续传统、保守,维护上层利益为先决条件的贵族式文化传承。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洲原是印地安人与因纽特人的栖息之地。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其后欧洲的西班牙、荷兰、瑞典、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居民相继向美洲移民。大量的移民带来了各自本土的文化,不同文化相互冲突、融合造就了美国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背景。北美洲曾作为英属殖民地,所以其文化同样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至今其通用语仍是英语,后随着北美洲经济的发展和英国对殖民地的过度剥削、掠夺,殖民地居民在激烈的反抗战争中,融合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并在独立战争后形成了美国所独有的文化:个人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勤奋工作和冒险精神、物质追求和实用主义、道德关心和人道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作为资本主义代表的西方两大经济支柱性大国,西方的大部分文化习俗也是以英美文化习俗作为延伸,所以相同的现象很多。比如,社会行为上的文明行为,商务行为上分寸的把握,生活礼节上的女士优先、绅士风度等。当然,正统的文化思想也是由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样的政党制度统治下管理的结果。人民历来有较为明显的等级之分,一切以法律为依据,人们的思想意识程度比较高,在文化方面对国家和个人的要求也较高,良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人们高尚的文化素质,也随之让我们看到了西方人在文化方面的与众不同。

中国。作为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超过五千年历史的悠久传承。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三纲五常、信孝礼仪、典著《四书五经》充斥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更灌输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当中。黄老中庸之道,儒家孔孟之道,还有佛家、道家等众多学说。自汉武帝始,儒家学说在中国影响之大,使国人凡事以孝为先,以传统大家族为中心,待人接物以其诚信之心,孝悌礼仪深入民心。在现代社会当中,传统式的大家庭模式逐渐被打破,亲人之间的联系有减少的趋势,因此,“孝”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单纯地认为就只有中国古代观念文化,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历史文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书法、绘画、建筑、陵墓、服饰等艺术品;还有社会制度以及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牧等。当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应该包括中国人的勤劳、勇敢、正直等等优良传统,这些都足以让中国人引以为傲。正是这些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我们五千多年的辉煌华夏历史。但另一方面,如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拼命寒窗苦读只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为功名不惜代价,充斥着尔虞我诈,这同样造就了中国古代腐朽黑暗的官场文化。

所以总体来讲,中国文化是注重伦理型的文化,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文化。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人均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等都较低,这也导致了我们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依然存在,各民族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也还不够,无法达到大融合状态,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奇偶”精神,如孔子的“中庸”,宋儒的“一分为二”等理论。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评论也应讲求“奇偶”精神,要一分为二看待,舍弃糟粕而取其精华。

简析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间的异同与冲突

我们谈到不同的文化,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说法很多。然而,比较差异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可比性存在。对可比性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有共同之处。所以讲到文化差异,必须以文化的类同为基础。

可以说英汉文化相通之处甚多,甚至大部分文化基础都是相通的。虽然英美和中国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宗教相异,但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一致的。比如世界上的日月星辰是相同的,江河湖海到处都有;都要为了生存而奋斗,都希望生活更好;都有喜怒哀乐,都渴望友爱。所以说,英汉文化中有太多东西是东西方共通的,或者说是相互都可以理解的。随着世界流的日益广泛,这种相通点也必然会愈来愈多。

中西文化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种思维差异的不同自西方黑格尔哲学体系形成以后越发明显,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行为方式。首先,是社会制度不同。英美国家实行的是更注重个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实行的是注重群体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背景导致人民看待事物的态度不同,随之习俗也就不同了。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隐私权是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它被当作是合理的、合法的,或人们的最高需求,得到了它,人们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隐私权受到了侵犯,个人就如同受到了侮辱;而中国人崇尚群体主义,强调整体意识,这是与西方人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这些不同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认知心理的区别。

从比较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强调人文精神、伦理道德、重视和谐关系的“道德理性”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克己复礼,是一种“德性”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注重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追求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性”文化。综合来说,英汉文化各有所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正是西方世界开始进入后现代社会所迫切需要的;而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技术、创新精神也正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急需的。

结 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一)传统文化知识淡薄

对于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范畴更是不太了解。笔者在课堂上课或课下与学生交流时,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大多数大学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70%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古人的主要思想不太了解,87%的学生未读过《道德经》,70%的学生未读过《三字经》,6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的戏剧、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不太了解。在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认识时,一些同学竟然从欧美文学、建筑、影视等方面谈起,缺少对传统文化最基础的知识的了解。

(二)传统美德观念淡化儒家思想将德行列于首位,强调仁爱、克己复礼,在人与人相处时也要注意美德,以“恭、宽、信、敏、惠”指导着人们处理人际关系

。然而,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比较多,存在着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少最基本的公德意识,在教室、校园内随便扔垃圾。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同学、与老师、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猜疑,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一方面,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在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思维活跃、易受影响的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尚不太稳定,在人生价值观方面更容易受物质利益的影响,有的甚至片面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利益关系,造成一些学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或多或少地持有“具有一技之长更好就业”的心理,在这种功利驱使下,学校更加关注的是专业建设、学生就业、师资科研,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是为了人文知识而开设,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失去了人文社科教育的灵魂。这种实用型的教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缺失。

二、中国梦引领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以中国梦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的感召,离不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正是渊博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增强着文化自信。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若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树立、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难免后继无人。然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文化自信的根本就是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资源。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借力“中国梦”大力推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讲述好历代中国文化资源,儒家思想的积极、道家思想的淡定、诗意的唐诗宋词、精湛的文学艺术……激起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源泉,增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坚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和信心。

(二)以中国梦培养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神品质的正能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的实现需要坚定的信念。正如所述,“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更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要注重学习先进的理论,增强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修养。二是要注重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正能量。传统文化蕴含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担当、“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理想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毅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于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三)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中国梦引领创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就治教育新载体的重要功能,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及时性和民主性等特点,积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要积极广泛地利用校园网站、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手段,不断提高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丰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舆论氛围,并且通过一定范围的师生交流互动,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让学生爱听爱看、产生思想共鸣。

(四)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促进知行同一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儒教

中国文化在经历了20世纪的重创剧痛之后,其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中国要建设现代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应如何处理时代精神和传统精神之间的关系?在民族虚无主义与民族文化保守主义的对立之间,我们的抉择,是不是注定要倒向一边?这一系列的问题关系到当代中国文化的定位和重建。前现代传统已经逝去,现代文明的不和谐已经显露,后现代文明已见端倪。处在三种文化状态并存的局面下,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后现代文明的构建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互补。上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谓的海派文明其实就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

传统在构建新的文化体系中无疑是发挥作用的,任何一个文明的发展都不能与其传统完全割裂。要发挥传统的作用,首先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上,否则便是对传统的滥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教为本位的,儒教与皇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封建君权制的,儒教所信奉的“天地君亲师”也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现在有些人提出要复兴儒教之类的话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谰言,失去了政治保证和制度支撑的儒教是无法重建也不应该重建的。但是既然儒教是传统文化的主体,我们继承传统时对儒教问题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们怎样不恢复儒教但又吸收儒教的某些合理成分。我觉得答案只能是继承儒教的形式而非其本质,就像儒教现在在海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存、活动一样。其实,在海外,儒教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儒教,因为它的核心不是天地君亲师,中国继承儒教传统可以以此为参考。

那么,如何继承传统呢?我们的几代学者一直都在孜孜求索: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到梁漱溟、熊十力,均大力发扬陆(象山)王(阳明)心学及其致良知精神;冯友兰和金岳霖致力于新理学的建构;章太炎又追求儒释文化哲学的融合……但是现代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却是显然的,他们对传统文化只是断章取义,甚至想当然地理解,比较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宇宙观上对“生”的崇尚;二是社会观上对“家”的爱戴;三是人生观上对“德”的追求;四是思维方式上归“和”的倾向。根据这些误解,他们开始发掘“优秀文化”的现代价值,比如说保护生态与环境意识;合理增长人口意识;人道意识;天人和谐意识等等。姑且不论这些“优秀文化”是否真能为现代社会继承,真能对当代文化产生影响,这些“优秀文化”的正确解读却是一个前提性问题,如果前提不正确,这就毫无意义,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就以“和谐”来说,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观念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精当概括。类似的话诸如:“在全球性环境危机的逼迫之下,华人学者基于对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的反思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总结,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将之视为对治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精神良药。”又如,“中华文化中有贯穿始终的‘天人合一’、‘天地人相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和‘仁民爱物’的大化悟性,违背了大化的生生之德,我们就会遭到形形的‘天谴’与‘天罚’,即自然界的报复。”再如,“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没错,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到传统文化中找相关的根据也没错,可问题是他们所找的根据——天人合一,是否包含了这层意思。进而我们还可以问,在古代是否也有这方面的影响。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疑问:天人合一在古代究竟是什么意思?我遍查了四库全书上所有与天人合一相关的链接,没有发现一条是说人与自然合一或人与自然和谐的。

“天人合一”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周易函书约存》中。书中多次提到“周易为天人合一之书也”(《周易函书约存》卷一、二、三、四、十一、十三、十四等);“周易为天人合一之道”(《周易函书约存》卷一);“洪范之与周易同是天人合一之理”(《周易函书约存》卷十一)。《周易》主要是一部占卜之书,是一部以卦爻词来演绎世界的书,所以天人合一也应该是讲大道乾坤、万物滋生之类的意思:“寻常尽说易是穷理尽性至命之书,自今观之卦爻辞何处是说性命,殊不知有形而下之器便有形而上之道,有至著之象便有至微之理,如乾元亨利贞便是从乾道大通而至正上来,坤利牝马之贞便是从阳全阴半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上来,乾岂不是性命耶,是以学须见到天人合一处。”(《易经蒙引》卷一上)“上章易书是方去作易,此章易书是作成之易。通就爻说明天人合一之广指坤大、指乾悉备、指乾坤中所有暗含人道说。一曰广大者体统浑论悉备者。”(《周易函书约存》卷十六)这里虽然不可能穷尽古代所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注释,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天人合一绝非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实,我们古代的许多概念都是在儒教环境下展开的。天人合一也是,笔者在四库全书中查到的关于天人合一的文字都出现在儒家经典中。彭永捷的文章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题目中就反映出了要寻找天人合一的宗教哲学基础,可惜的是他把这方面的内容和人与自然合一看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仅没有剔除本该没有的人与自然合一这方面的思想,并且大有把宗教哲学基础置于其下的意思,因为在他那里“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再后,他还把这个基础也理解错了,他认为,“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主客合一,其二是天人合德。他说:“儒家所讲的‘主客合一’,绝非主体与客体的消融与泯灭,而是在价值上,实现人与天、地的三者合一。”他自己也引用了所谓的人“与天地参”,“人位乎中与天地参矣”(《周易经传集解》卷三十三)这样的话,既然这样,天地人如何实现他所谓的价值上的合一,何谓合一?他强调天人合德,没错,儒教中确实有这方面的思想,“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周易注》卷一)。但是,在这方面他只是匆匆略过,没有深入说明。

天人合一是要在儒教环境下考察的,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指的儒教之天,是儒教的至上神,或称天帝。《左传•隐十一年》说:“天祸许国。”这个“天”就是指“天帝”。至于“合一”应该更多的是一个统一或匹配的问题,不会是合二为一,至于和谐之义也是没有的,天人合一应该讲的就是人与天如何统一或人和神如何会通的问题。至于如何会通,在哪方面统一,在天人合一这个字面上还看不出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天人合一侧重讲的是天人关系或人神关系,更专业一点说是“究天人之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二十四)。

我们说《周易》是一部占卜书,其实也可以说它是一部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际的书。《汉上易传》就说:“卦有反合爻,有升降,所以明天人之际,见盛衰之理焉”(《汉上易传》卷一)。那么,如何究天人之际呢?

一、以德配天(天人合德)

“以德配天”思想在《书经大全》卷八中有体现,所谓“故殷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所以周公经常用这样的思想告诫商朝的顽民“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眀徳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祇,惟时上帝不保,降若玆大丧惟天不畀不眀厥徳,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尚书•多士》)老臣召公则语重心长地叮咛年幼的成王:“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在儒教中天是“处高而听卑”(《通志》),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能够知晓人的行为的善恶,并能对人的善恶作出反应。人在实践中发现“天佑有德”,这就实现了天人的第一次合一;于是人开始努力地“以德配天”(天是至善的,所以人要向天无限地靠拢),这就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第二步;天对于人的行为作出反应则是第三步;接下来天决定天子是续天永命还是转让有德,这样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全过程(最后一点是举帝王来说的)。所以,“圣人作易无非发明天人合一之道,故遂合天道人事而两拟其象,使知上下二语果能见得相通,道理果能通于卦德,果能不执于卦德,则天人合一之当即在是。”(《周易函书约存》卷首二、天人感应(同类相感)

“‘天人感应’观念源于现实中物与物的关联与感应现象。今天所见记载这类现象最早的文献,是《周易•文言传》:‘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董仲舒对天人感应作了全面的论述;“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其去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則会,声比則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鼔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帝王之將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將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特别是最后几句是对“天垂象,见吉凶”(《易传》)的更详尽的描述。天人感应是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因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以同类相感为基础的,他通过天人相副把天和人真正地联系起来。“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同上)不仅如此,董仲舒还把天的全知全能也认为是一个和物与物相互感应一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始点在人,人的行为有了善恶,通过气传到天上,引起上帝的反应。上帝的反应通过各种自然现象反应表现出来,人也必须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去探测上帝的意志,去认识自己行为的善恶,这样也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的过程。(《春秋繁露》)所以,“春秋其大用也,易象所阐乃天人合一之,春秋所著乃天人感应之机。故言圣道者未有不体用流通而无间,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谓一以貫之者也。自夫以周易为占卜之书。”(《周易函书约存》卷首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天人交通的最基本的理论。

三、天道自然

“天道自然”先是老子提出的命题,其最著名的论述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是说,一个事件的发生,不是另一事件干预的结果,也不干预其他事件。道生了万物,但它对万物的态度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明显是对传统观念的反叛。而在儒家那边,则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但孔子似乎没有把天与自然事件的关系推广到天与人的关系。所以到了孟子,虽然认为“天不言”,但认为天“以行与事事之”。(《孟子•万章上》)天是一定要干预人的行动的。荀子在孔子之后,提出了“天行有常”命题,认为人间的吉凶祸福,与天无关。王弼最精辟地阐述了天道自然思想,所以他要求人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何晏称赞王弼是“可与言天人之际乎!”这说明天道自然观念乃是儒教的一种新的天人之学。但是天道自然学说中关于天人之际的主张却始终没有被儒教的主流意识所接受。

四、天赋性理

先秦时,孟子的性善说是典型的天赋人性说。而依王充所说,人从天那里秉受的气,就形成了人的本性。因为人性天赋,所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也应该自然无为。不然就是违背天意,是天的不肖子。在玄学家们则发展出了“天理自然”(向秀《难养生论》),“天理自然”乃是说人伦规范,是天之所赋,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后的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为人的本性是天命,按照本性行事,就是遵循天命。“天者,理也”(《程氏遗书》卷十一),“性,即理也”(《中庸章句》),“尽心知性而知天”(《孟子集注》)。天赋性理说,就是天通过使人秉气赋予人以天理即仁义礼智本性并且按照去做,实现了遵循天命、侍奉天帝的宗教义务。所以,《读易大旨》卷三上也说:“性是人之所以成人纯亦不已者谓此天命之性也,此天人合一之源。”

通过对天人关系的考察我们大致摸清了天人合一的大意。笔者认为,我们要发掘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只能在对天人合一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其实我觉得造成以上我所列举的误解是不应该的,考察一下古代的背景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代是农耕文明,除了战争外,对自然鲜少破坏,所以,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凸显出来。“从考古学角度证明中国的文明进程看做是连续性的,其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连续的,它们的和谐关系没有受到破坏。”这从侧面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佐证。

[参考文献]

[1]彭永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宗教基础[J].探索与争鸣,2001,(4).

[2]刘蔚华.儒学与未来[M].济南:齐鲁书社,2002:310.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一、中国高中传统教育的特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核心的东西仍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在十五年前,现任吉林教科院副院长的栾传大教授就开始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的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推动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提升新一代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等。当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素养时,便赋予他们一定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性格,这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将起到重要的支配作用和决定作用。

二、韩国高中传统教育的特点

目前,韩国高中生有3个选择性的德育课程:“公民道德”、“道德和思想”以及“传统道德”。“传统道德”课程是在前两门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高级课程。韩国人对他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思,要通过“传统道德”课程,重新审视前人所秉承的传统生活方式,从传统道德中找到适用于现代生活的部分,帮助学生拥有前人的精神和智慧,重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生活方式,在邻里生活和国家、社会事务中,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中,寻求智慧地生存。在这门课上会学习到:传统道德的重要性和基本精神及其现代应用;个人和家庭生活,包括自我反思和自我道德修养、对父母和祖辈的尊重和孝顺、手足以及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亲友、邻居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和人之间坦率、友好的关系;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对自然的关爱,包括作为韩国人的政治生活和责任、社会生活和正义的精神、现代生活和传统对自然的态度。

第二章、比较的范围选定

一、课程设置的比较

传统文化教育实质上是道德体验的教育,那么,它与课程设置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有人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单纯的学科课程,而是“体验课程“是”一种“关系性的”、“生成性的”、“融知识与体验于一炉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构成方面,包括文言文学习,古诗文阅读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古诗文名句名篇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文素养提升已很明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代学生的爱国热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残奥选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现在青少年中“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抱负;“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通过古诗文,我们的学生可以感受先人思想感情方面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健康人格,接受传统教育。同时,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程之苑囿,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活动实践中感染、熏陶。从而让成语楹联、书法谜语、民风民俗伴随着灯笼、窗花、中国结一道走来,从而极大的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知道忠孝烈义,懂得仁勇智信,最终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韩国高中传统教育在课程的构成方面,更是把道德、社会等作为必修课来设置。与此同时,国语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在选修课程中也设有教养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关道德、教养方而的课程主要是以儒学文化为中心进行开设,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以培养学生的爱闰主义精神、民族气节,使他们具备忠孝、仁爱、善良、减信、勤俭、英勇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忠孝两全的栋梁之材。韩国中学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体会本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开展英雄故事、爱国故事比赛、演讲等。另外,在很多学校中还设立了传统习俗教室来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礼仪习惯。通过这些体验,融知识与体验于一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二、校内活动的比较

在课堂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者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大力地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度。学校可以组织游览寿州古城,那么就可以顺便要求同学们了解寿州历史,感受民族文化的璀璨;参观包公祠,可以要求同学们认识包公清廉的历史形象;攀登八公山,游览升仙台,能够让同学们想象到汉代淮南八公的风采。还有古代的文学作品,同样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相比较而言,韩国高中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体会本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开展英雄故事、爱国故事比赛、演讲等。另外,在很多学校中还设立了传统习俗教室来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礼仪习惯。除了学校以外,韩国还在成均馆下设乡校、儒道会等来对中小学生及幼儿实施入学教育,以促进形成良好的德行与礼仪。

三、德育教育的比较

在中国,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多方了解、接触,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某一种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发展、内涵、特点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直前追求光明之旅。韩国有关道德、教养方而的课程主要是以儒学文化为中心进行开设,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以培养学生的爱闰主义精神、民族气节,使他们具备忠孝、仁爱、善良、减信、勤俭、英勇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忠孝两全的栋梁之材。

四、社会实践的比较

烘托传统节日气氛,丰富喜庆形式,通过包饺子、写对联、剪窗花等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九九重阳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义务劳动,均让青少年体验并感悟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再例如:可以模拟百家讲坛的形式举办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或开展文化宣传,保护文化遗址等活动,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应注意细化每个环节,使其方案最优化,以调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为目的。

第三章、通过比较,分析结果(难点)

一、中国高中传统教育的优点以及不足

通过高中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而且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社会日益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元,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尤其容易把言情武侠、美国大片、帝王大戏、日剧韩流、卡通音像等时尚文化作为热衷的对象,但他们对传统文化所知寥寥。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国家的崛起确实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是古诗文诵读.也不是简单地让学习书法国画和京剧进课堂。面对数以亿计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进入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计划、教材和评价体系,乃至高考考纲。

二、韩国高中传统教育的优点以及不足

韩国道德伦理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的勇敢、谦逊等良好的品格,也对韩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他们从小便拥有了彬彬有礼、与人合作、具有责任感等良好的个人修养与素质。良好的品行不仅会成就一个人的发展,而且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韩国传统教育的不足在于,韩国教育者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他们把一些不属于他们历史的一些文化遗产占为几有,如龙舟节,中国古乐器“笙”等。他们的这种行为非法占有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误导了下一代韩国人。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企业文化;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内容特别丰富,包括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较多的文化形态,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今天构建多层企业文化的一个超大宝库。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始于国外,进入中国后便跳出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而融入中国文化体系中,逐步完成了企业文化的中国化过程。在《企业文化》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我们把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实现文化的对接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具有影响力,企业文化能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是两者功能上具有相似性、作用上具有相互性两大方面原因。

(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功能上的相似性

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同属文化的范畴,两者功能上相似性特征明显。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难下一个精确定义,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类别和层次上也不可能划一起,但两者共性较多,特别是在道德规范层面,双方的要求基本一致。2002年的8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商银行哈尔滨雷锋储蓄所,推出了“雷锋形象永相伴,客户需求记在心”的服务理念。雷锋是为大家做好事的典型,储蓄所与储户联系密切,把雷锋精神与工行理念结合起来的创新服务观念,实际上是对员工的具体要求,就是要为储户着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与儒家提倡的“爱人”(《论语·颜渊》)中对人要爱的要求,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从这个例子,体现了企业文化和传统文化道德规范上对人的共同要求。

(二)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彼此作用上的相互性

外国企业文化进入我国后,能较快融入我国文化体系、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与生存的土壤和与主宰生存土壤的传统文化作用上的相互性密切相关。首先,传统文化能为企业文化生存提供合适土壤。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客观存在,浓郁传统文化的土壤,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这些为企业文化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其次,企业文化发展可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必要的成分。在数千年占据着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深刻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制约着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像儒家提倡的“仁”等观念思想,对企业文化发展可以起到较大影响。再者,企业文化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漫长历史中积淀的丰富内容要有效的途径传承下去,需要较多的途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多层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系统,要构建好这具有多层次结构及关联错综复杂的系统,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多层结构

企业文化作为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系统,要形象地看实际上就是一个“同心圆”,提出该模型的是加拿大的佩格·纽豪热、佩·本德和科可·斯特姆斯伯格。同心圆模型中内层圆是核心,它是以国家政治方针、行业政策和企业价值观为宗旨的理念文化层面,简称“魂文化”;中层圆是保证,它是以国际惯例、行业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规范为内容的承上启下的制度文化层面,简称“法文化”;外层圆是基础,它是以市场认同为目标的产品文化、环境文化和服务文化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文化层面,简称“形文化”。构建企业文化同心圆模型,等于打通了企业文化的脉络,该脉络犹似一张大网,把企业的管理、生产、流通、服务等部门紧紧网住,使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构建多层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历史上,“仁、义、礼、智、信”在国家稳定、发展上作用巨大。“五常”是个人应该具备的五种基本常识,这对人要求的道德规范,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五常的核心是“仁”,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等等方面内容,它所具有功能,在构建现代企业的多层文化中能发挥多方面作用。

1.导向、激励作用。以“忠”为本构建企业文化内层的“魂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忠,敬也,尽心曰忠。”(《说文解字》)这就是说对别人尽心尽力为“忠”,对于“忠”,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这是曾子对孔子的评价,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如“子曰:君子……主忠信”(《论语·学而》》),孔子意思是说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关于忠,孙中山说:“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孙中山选集》)孙中山转化了忠的对象,将忠于皇上转为忠于国家和人民。在中国,无数在忠于国家精神感召下的人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情怀,为民族献出毕生的精力、生命。民族英雄岳飞,英雄雷锋,好干部焦裕禄,科技精英钱学森等等,这些英雄人物又激励无数后来者,加入到为国尽忠的队伍,奉献精力才华。企业文化同心圆最里面那层为“魂文化”,即“精神文化层”,内层的内容以国家政治方针、行业政策和企业价值观为宗旨的理念,兼容了国家的发展观、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的事业观。企业理念体系是同心圆文化的核心内容,通常以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信条等来体现的。

构建“魂文化”实际是铸造企业经营理念,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灵魂铸造中,要融入传统文化精髓,将“忠”的理念注入其中,发挥传统文化 “导向、激励”作用,引导员工忠于国家、企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著名企业海尔,它的企业文化内层主要由“海尔理念、海尔精神、海尔目标”组成的,海尔精神的内容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巧妙的融入了“忠”的理念,渗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志士精神。

成功企业具有独特企业文化。百年企业华新水泥,“诚信、奉献、业绩、创新”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这融国家发展观、企业的价值观和员工事业观内容于一体的八个字里,完整再现了儒家“诚信”主张、一样融入了“忠”的理念。

可以看出,融入传统文化精髓的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和华新水泥的核心价值观“诚信、奉献、业绩、创新”,分别深入了两个企业员工的内心,为员工指明了为国尽“忠”和“忠”于企业的人生方向,充分激励了员工奋发努力情怀。海尔的成功和“华新”品牌永不陨落,企业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还有中国移动公司“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完全是古为今用的成功典范。现代企业构建企业“魂文化”,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是个正确选择。

2.凝聚、关爱作用。以“仁”为本构建企业文化中层的“法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关爱”作用。“仁”本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两个人一起为“仁”,大家都是人,把人当人看。历代的有识之士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世界上几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独立于世,与儒家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分不开,强调“仁者爱人”的做人信条,它产生的凝聚力是无穷的。

中层圆“法文化”是“制度文化层”,就是企业要构造的制度体系。以“仁”为本也是以“人”为本,强调在“法文化”建设中要具有人性化理念。古代的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里体现出“百姓”的地位高于“社稷”“君”的观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企业制度文化构建,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构建企业文化除正确的理念外,少不了“法文化”的保证作用。“法文化”“作为同心圆模式的关键环节,它是以国际惯例、行业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规范为内容的承上启下的制度文化层面,对上体现着企业理念,对下制约着员工行为,对外平衡着企业与社会、与客户的关系。”尽快建立符合国家、企业、职工实情,适应时代需求的经营等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华为是我国民企的龙头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职工人数11万。这么大的跨国企业,任正非1987年创业时是个20多人的小企业,20多年时间达到世界级规模大企业,是当今的奇迹。奇迹背后是华为总裁任正非非凡的智慧和他创建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华为基本法》第四条:“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第六十八条“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与事业发展良好阶段,员工的人均年收入高于区域行业相应的最高水平。”

华为承诺兑现了。“华为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在雇员费用这块的支出是306亿元,以华为11万员工计算,其员工平均年薪近28万元”(《第一财经日报》)。“这306亿元还不包括股票分红,华为职工有6.5万人持有公司股票,2010年分红118亿元”(《第一财经日报》),股票这一块收益非常丰厚。华为职工工资加股红两项收益,远远超出一般的企业职工收入的数倍或十几倍。

任正非认为“仁爱”是凝聚力的源泉,旗帜鲜明的将“仁者爱人”的思想融入到了企业文化中,在“仁爱”力量感召下,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职工爱自己企业、岗位拼命工作,企业全方位关爱职工、高收入回报职工;职工得到实惠后,更加拼命工作。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华为创造了中国速度。

现代企业以“仁”为本构建企业“法文化”,将人性化的关爱融入制度、规章等建设中,能将传统文化的“凝聚、关爱”作用最大化,使精神力量外化为强大的动力,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3.约束、示范、警醒作用。以“信”为本构建企业文化外层的“形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约束、示范、警醒”作用。信,过去指传话的,信得过的人才有资格传话。“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意思是一个人没有信用不知他怎么立足。讲信用是大家做人的立身之本、国家的立国之本。

《史记·商君列传》里记载了“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说是战国时商鞅要在秦国推行变法,怕别人不信、不支持,就在秦国都城南门外立一根木头,说谁把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一个人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追加赏金给那人五十金。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商鞅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讲信用的人,他的新法获得了大家的信任支持,在秦国很快全面推广了。

《史记·周本纪》里有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宠妃褒姒不笑,周幽王为博取褒姒欢笑,数次点燃骊山烽火台上的柴草和狼粪,狼烟四起,各地诸侯以为军情急带兵来救,结果数次上当受骗。后来真的军情紧急,燃狼烟,诸侯怕受骗不来救了,西戎兵马入城杀死周幽王,抢走了褒娰,还放火烧了宫殿,周幽王的不诚信带给自己灭顶祸灾。

以上事例看出:古人坚守“诚信”,以此约束自己,为后人做出了示范表率;古人抛弃“诚信”,为后人立下一面警醒的镜子。外层圆“形文化”是“物质文化层”,建设该文化层就是要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外层是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由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产品、包装、服务等方面内容。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任务很艰巨,但“诚信”是企业应永远坚守的经营之道。

我国“海尔砸冰箱”的故事,家喻户晓,1985年厂长张瑞敏把76台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当众砸毁。他知道,诚信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立于不败的是优质产品。他砸出了新天地,今天海尔已成为跨国企业、世界最大的家电企业。

企业如果缺乏诚信,它无法生存。老企业“三鹿奶粉”的消失就是铁证。

华新水泥是中国名牌产品,长江上的大桥基本是华新水泥做的,还有中国、世界一些重点工程都用的华新水泥,用户认可华新产品是认可华新这个百年品牌,品牌背后是过硬的产品。然而,曾经一个时期,当华新改为“东风”后,重要客户都丢失了,恢复华新后,丢失的客户才回来。这说明品牌的重要。

“形文化”是把精神变成物质、把制度变成行为,直接创造效益和财富的文化层面。但业务本身不是文化,贯穿业务之中的经营谋略、营销策略、服务技巧等才是我们需要塑造的文化。

企业建设好企业文化是时代的需要,自身内在需求,企业构建同心圆文化的最高境界:具有主导产品与优质服务、凸显人才素质与企业实力等综合的品牌形象,这是构建同心圆模式的终极目的。一个企业要达到这终极目的,企业就要运用好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到内、中、外三层的文化建设中去,真正建设内外一体的同心圆文化,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宋宝昌.企业文化的同心圆模式[J].北京:企业文化.2003.(12)

[3]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百年华新文化馆[OL].黄石: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网首页(2012-4-28)

[4]张莉.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企业导报.2009(2)

[5]千秋雪.宋宝昌多年企业文化探索与实践[OL].杭州: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