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国安全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国安全论文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1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现代企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1]。高校、研究所虽然拥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但由于产学脱节,使得高校、研究所处于科研成果脱离产业需求和有市场需求的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2]。“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很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这一创新模式,从以前的“产学研”过渡到“政产学研用”。“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代表了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市场五方面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政策服务、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是政府、生产、教育、科研、市场不同分工系统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模式[1-4]。安全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运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程实践,它既与安全理论息息相关,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4-5]。如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初步探析近6年来重庆科技学院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安监部门、安全产业、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科院和企业集团五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阐述了该机制的模式和内容,以及其实践成效,为我国工程高等教育及其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意义。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初步实践及成效

(一)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情况

1.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概况

我校安全工程学院始建于2006年,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重庆科技学院管理和建设,是集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安全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三届学生,共180多人。学院及安全工程专业在重庆市安监局的大力支持下,安全技术及工程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安全工程2012年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专业之一。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00余人。拥有一支专业背景、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2008年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在学院挂牌成立。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批准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批准的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学院。学院拥有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2个省级中心实验室———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鉴定实验室;已建成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等6个专业实验室。学院坚持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多层次的政校企协同办学平台、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服务石油与冶金两大行业以及重庆市区域经济与安全生产领域。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同时,为石油、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在安全生产政策与规划、非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安全风险控制等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的支撑了安全学科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工程本科办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实施困难

安全工程本科实践教学实施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难。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外的实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学生的实习不能有效结合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差,实习实训效果不好。(2)实验室建设经费筹措难。仅仅满足本科教学的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经费非常有限,而且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难度较大,不利于安全工程实验室向更高层次的发展。(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就业难。安全工程专业为新办专业,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的认识缺乏,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行业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就业渠道,就业品味较低。

2)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提升

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大部分是近5年的新进教师,缺乏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理论难于在实践中得到深化,课堂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工程实际,案例教学难以实施,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科专业特色和方向不明确,亟待凝练

一方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全国及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小,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全面认可;另一方面,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和学科方向也尚未形成,需要进一步凝练;再次,专业建设和办学层次也尚待提高,应根据社会及行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需求。

3.采取的措施及解决途径

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存在的系列问题及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办学。

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办学和大力支持,在招生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实验室建设方面采取政策倾斜;行业协会推荐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充实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和师资。

2)科技企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政府主管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安全生产协会等,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开展“项目式”工程教育,学生结合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全程参与安全评价和标准化评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政府监管、技术服务和教学的有机融合。

安监部门作为纽带,搭建了行业企业和学校办学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深入安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合作,便于掌握安全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并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到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4)实验室建设与行业需求、科技服务紧密结合。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满足于现有本科教学体系的需要,更紧密联系行业需求和科技服务,实施动态发展。一方面,根据行业内最新技术需求、发展动向以及科技服务实时增加功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需要建设科技服务反哺实验室,不断充实和完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应性。

(二)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内涵

1.“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形成

安全工程学院是由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于2006年共同组建,双方成立办学协调组,由重庆市安监局局长任协调组组长。安监局作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政策倾斜与导向、科技机构设置、实验室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安全工程学院办学,引导、推进安全工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则围绕安全工程人才能力需求,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工作,并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作为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体,负责全面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实施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介入安全生产领域,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高危企业的安全监管、安全培训、安全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另外,依托学院,还组建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学生“对路”、成果“管用”的教学思路,全面推动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

2.较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目前,学院构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函授学历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的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安全工程成为了重庆市重点建设学科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拥有国家安监总局认定的安全技术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设有油气生产安全、化工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生产安全等4个专业方向。以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院的安全评价所(国家甲级资质)和职业危害检验检测中心,围绕安全评价、职业危害检测检验开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打造学生在安全评价和检验检测方面的培养特色。

3.“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

学院全面拓展安全检测检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安全评价领域和校外实习基地内涵,在市安监局的支持下,建立了“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和“重庆市职业危险检测与鉴定实验室”等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安全人机工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训练实验室、安全风险预测与评价实验室、安全工程实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实验室面积4000m2,构建了高水平的安全工程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该实践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也是重庆市安监局对高危企业开展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检测鉴定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依托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科研新平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新能力;依托学院国家安全评价甲级机构,提高学生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在市安监局的协调支持下,还建立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长寿化工园区等1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导师责任制,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到位,全面促进学生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4.具备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院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培养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背景深厚、学历、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一是实施“高水平师资引进计划”。引进20名高水平中青年教师;二是实施“团队培育计划”。打造了安全生产专家教授和中国安科院、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担纲的4个教学及科研团队;三是实施“特聘教授计划”。聘请了国务院安全生产专家组、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市安监局等一大批学术造诣很高的兼职教师;四是实施“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深造、2名到国内知名高校访问进修;举办“中国-加拿大职业卫生国际论坛”和“安全大讲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根据青年教师专业特点或岗位特点,选派部分教师到市安监局相关职能处室挂职锻炼,全面参与安全监管和科技服务工作;落实与区县安监局和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协议,选派专人与之对接。目前,学院有31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9人,占29%;副教授10人,占32%。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3名、安全检测检验专家2名,重庆市安全生产专家10名,12名教师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在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监局和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近4年承担了各类安全工程相关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4项,省部级科技项目、教研项目20项,承担横向合作项目300多项,完成科研合同金额达1200多万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00多篇,其中国际论文30多篇,SCI、EI、ISTP等收录和检索50多篇。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1.构建适应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

“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是以服务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重庆市安监局为主要政府依托,安全工程学院为主要载体,整合重庆市安监局和主管行业的政策、行政资源,联合高危行业企业,构建联合办学协作体系,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实现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运行格局。目前,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机制已步入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2.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先后与国家安监总局、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开展合作办学,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中国科学院重庆安全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交通安全研究所、正在建设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科研机构;建有国家二级安全培训基地、国家甲级安全评价机构、重庆市安全标准化评审组织机构,注册安全工程师协会、安全文化协会、爆破协会也挂靠在学院。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不仅为行业企业提供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政府安全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良好平台。

(二)“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应用成效

1.为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决定在重庆建设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重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进行推进。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打造高素质安全生产人才队伍,是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通过安全工程专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和“平安重庆”建设。

2.有力地推动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依托重庆市安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道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在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建成了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3个科研机构,启动了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建设,拥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和安全培训二级资质。安全工程学科已成为重庆科技学院乃至重庆市高等学校最具发展潜力和实力的特色学科。

3.为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通过协同办学,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更趋合理,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优化、有效;通过建立政校企互动机制,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多渠道投入机制,实验、实习及工程训练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市安监局和市教委在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安全工程奖助学金”,部分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为推进学生就业,市安监局专门发文,向监管企业和单位推介应届大学毕业生。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竞赛活动,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5个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获学校资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均在85%以上,升研率达1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就业单位涉及安监部门、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学院的生源质量也逐年提高,历届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报到率达到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为其他专业的建设与教改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途径

安全工程学院作为组建6年的新学院,牢牢把握了安全生产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新机遇,探索和实践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形成了政校企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的新跨越。经过6年多的不断发展和内涵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新机制不仅为我校应用型的消防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办学模式借鉴,还为重庆市同类高校如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定期指导办学。

三、展望

实施“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有效地改变了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实践证明,依托政府和企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是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和最明显的特色,也是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的成功实践,为国内同类高校以及我校进一步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作者:王文和 邹碧海 徐茂 刘春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2(4).

[2]张瑾.工程教育“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委员会.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2

关键词:知识图谱;生命安全教育;体育课程;综述

1数据来源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文献资源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时间跨度为2000—2018年,通过高级检索“期刊”,检索“主题词”为“生命安全教育”,共检索到期刊文献537篇,通过手动剔除了报纸、广告类不符合要求的检索论文,共获得有效文献528篇。

1.2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是以知识域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1]。它可以分析挖掘、揭示信息与数据之间的联系与关系[2],挖掘某一研究领域中研究基础、领域分布以及研究热点等。

2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

2.1研究文献起源与发展历程

第1个阶段为缓慢发展阶段(2004—2007年),年均发表文限量为3篇,首次将“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课程联系起来。究其原因,由于我国安全事故频现,引发有识之士关注;另外,个别学者认为“安全无小事,需要从小熏陶安全意识与责任”,并对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的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行剖析,探索我国安全教育体系[3]。第2个阶段曲折发展阶段(2008—2011年),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而桑枣中学无一人伤亡的奇迹,人们开始反思生命安全应该融于教育内容之中,创作交通安全教育主题警示片《生命斑马线》《开学第一课》,人们希望将生命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开始积极探寻生命安全教育与学科的结合,任何一门学科是否能够承受生命安全之重值得人们深思。第3个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2—2016年),论文发行量呈现“直线型”增长,年均发文量在60篇以上,各学科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业已达成共识,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实施不再是能否承重之争,而是积极探索我国学校体育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构成、推行的价值和方法、路径选择、课程体系构建等,积极推行生命安全教育在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中的实践。第4个阶段平稳发展阶段(2017以后),2017年后生命安全教育处于被持续关注态势,但稳重略显下降。一方面说明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关键问题趋于成熟;另一方面,说明生命安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突破出现了瓶颈期,创新性研究成果出现了困难。

2.2研究主要力量以及分布

笔者2018年5月3日通过CiteSpaceV软件,将时间节点设定为2000—2018的时段长度,筛选标准(SelectionCriteria)(c,cc,ccv)分别为(2,2,20;2,2,20;2,2,20),TC=[5,10],LRF=1,e=2.0,获取了主要研究理论分布图,高产作者分布为云南师范大学牟少华、王帆;其次是韶关学院艾安丽;排位第三的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部的赵萌、王炎森、李明慧等;排位第四的是首都体育学院王子朴教师和邬燕红等;整体上,生命安全教育研究呈现出零散状态,合作研究较少。在我国体育课程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研究已有十余年历史的条件下,如果将碎片化、零散式研究的作者进行整合,成为合作者,突破当前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瓶颈是当前生命安全教育研究面临的紧迫任务。

3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热点

利用CiteSpaceV.5.2R2软件,选择“Key”关键词做共词分析,选择文献标准(SelectionCriteria)击Labels中Termlabeling(主题词标签)修改阈值(Treshold为7)、FronSize(10)、NodeSize(10),文献数量(Articlelabeling)阈值为15,FronSize为6,NodeSize为30,并且显示连接的标签,显示连接的强度。研究统计527篇有效文献中共有关键词132个,其中表2为高频关键词列表,共形成聚类15个,通常聚类标值越小,表明聚类程度越高,另外中心中介性越高,说明测度节点重要性越大[4]。“安全教育”出现的频次最多,次之的是“大学生,体育教学”。从高频词图谱显示,一方面,“安全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呈现出高度相关、重合,远远超过其他关键词出现频率,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的标签。从关键词出现频率窥见,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关键词使用还存在瑕疵,一些较为宽泛的词如“学校、生命、大学生、高校、现状、培养”等,关键词主要用于文章中表现出主题内容、便于文献检索与查阅,因此应该选择一些能够凸显研究主题内容的关键词。关键词出现频次与中心度之间并非存在完全正相关,中心度位于前十的关键词是学校(0.64,8)、安全教育(0.55,113)、大学生(0.45,35)、生命安全(0.39,28)、高校(0.32,25)、生命安全教育(0.29,92)、体育教学(0.26,32)、安全意识(0.15,10)、生命教育(0.07,20)、高等院校(0.06,11),表明我国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集中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学校区域,偏重于高等院校,针对大学生群体,从体育教学、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展开研究。

4结语

生命安全教育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呈现出阶段性发展态势,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来,从最初是否能进入体育课程到不断融入体育教育内容和形式之中,不少学者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但是其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体系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刘泽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0-113.

[2]杨良斌.科学计量学理论与实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15.

[3]唐宏贵,李双成.俄罗斯“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11(6):69-71.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驱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高质量发展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其产业高度成熟,但产能高度饱和,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同时还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劳动力与能源的比较优势正逐渐消失[1]。应对纺织产业困境,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建成纺织强国;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推进纺织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攻方向[2]。在这种大背景下,纺织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等活动结合并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舞台[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包括决策系统、组织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及规则系统等方面。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5]。我公司是陕西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在实施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过程中成立的国有控股科技型企业,从创建初期就以“科技为本,市场为纲,人才至上”为发展理念,致力于安全防护用纺织品、航天航空用高性能增强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我公司一直积极探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通过较为完备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及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企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1打造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决策,决策系统引导技术创新的选择与实施,是管理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大脑”,是由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活动以及与决策活动有关的机构所组成的有机系统[6]。我公司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1.1技术创新的基本理念。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向市场,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算是完整意义的创新。我公司提出科技创新要“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基本理念,以技术创新及市场营销双轮驱动铸就纺织强企,在技术与市场之间建立牢固的纽带,一方面鼓励研发人员深入了解市场前沿及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项目立项和新产品研制;另一方面鼓励营销人员积极参与项目和新产品研发,提升对产品的全方位认识,为产品的市场营销做好功课,确保技术创新成果价值在市场上的充分转化。

1.2技术创新方向的决策。我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确定了以市场需求、国家及行业需求、行业关键技术、医疗健康防护需求为技术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确保了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建立研发和市场之间的充分协同和深度沟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打通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隔离墙”,使产品的开发从萌芽期就具有市场基因,保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面向国家及行业需求的技术创新,主动解决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技术问题,以科技创新满足国家及行业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研发的新型特警战训服面料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警用高端防护服装的长期垄断,多功能消防员防护服系列面料通过自主创新改变了我国消防领域防护服装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的局面。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做强军工产品,研制的多款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已成功配套航天航空工业装备应用。对于面向行业前沿关键技术的系统创新,充分整合公司研发、机电、检测技术优势,围绕行业前沿技术,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标准制定、检测仪器开发、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在防静电、耐高温阻燃等多个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方科”牌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及其“领先一步,永久防护”的技术创新理念已深深扎根。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研制的医用防护隔离服、医用抗菌被褥及其他具有抗菌功能的医用手术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

1.3技术创新的决策管理机制。为确保我公司技术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确定了以技术创新水平及成果转化预期为目标的双导向决策机制,形成了以学术委员会、经理办公会、科技管理部门和专家咨询团队为主体的决策管理机制。学术委员会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方向及内容进行决策,由技术专家和市场人员组成,在决策层面体现出科技与市场的结合;经理办公会负责对学术委员会决策的科研事项进行确定立项,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全力保障科研事项顺利实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对科技创新具体事项进行管理并督促推进落实,确保科研事项及时完成;专家咨询团队对部分重点项目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指导技术创新顺利攻关。

2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组织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系统是由不同功能单元按照一定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能够保证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我公司“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企业内部研发机构为核心,有效统筹内外部优势资源,建立了“一纵一横”的开放式技术创新圈,使技术创新在更广阔的组织空间内进行,实现技术创新价值最大化。“一纵”指基于产业链建立“纤维,纺织,服装,检测,用户”五位一体的纵向创新线,引领全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技术创新与发展;“一横”指基于“产,学,研,用”合作建立横向长效合作机制,与高校、科研检测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知识、信息、人才的流动和利用。此外,依托“一纵一横”的开放式技术创新圈,积极打造各类创新平台,牵头成立中国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研发检测基地、陕西省安全防护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安全防护用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获批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管理主体、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实施与高校的联合,推动行业技术攻关,实现技术创新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与政府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在原材料采购、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服装加工、产品检测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与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电网、中石油及多个国外大型石油、电力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创新及业务合作关系,公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及知名度不断提升。

3打造合理优化的资源配置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资源配置系统负责技术创新各类资源的筹集与配置,为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能源保障,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我公司紧密围绕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信息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3.1高水平的研发资金投入。高度重视科研投入,设立科技发展基金,保障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加强对科技投入的统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我公司近几年研发资金投入平均保持在8%以上,远远高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要求,为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2专业的人才队伍。坚持打造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青年专业科技工作者,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以老带新、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鼓励员工进行在职学历提升,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围绕高性能纤维应用和纺织技术研究,建设了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产业用高性能纤维材料应用工程创新团队,培养了涵盖材料、纺织、针织、染整、检测、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团队,为我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为进一步激发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研发技术岗位设立从研发助理工程师至研发中心技术主管的九级岗位,同时制定明确的岗位晋级与降级标准,畅通技术人才职务晋升通道,切实为能干事、想干事的员工提供发展平台。

3.3充分利用业内技术信息支持平台。积极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合作,我公司成功承办了6届“中国安全防护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并将其打造为国内安全防护纺织服装行业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规模最大的技术交流盛会,以此为契机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信息支持。同时利用上级单位主办的期刊来聚集技术资源,积极参加其所举办的行业技术活动,利用其建立的包括院士在内的涵盖纺纱、织造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智库,为技术创新提供行业前沿知识信息及充实的人才智库支持。此外,我公司还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重大展会,巡回走访国内外用户,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确保公司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和市场前沿。

4打造完备的技术创新规则系统

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指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原则、规定、程序和运行规范等,规定和制约技术创新体系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作,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游戏法则”。我公司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是持续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从企业战略目标符合性、技术创新性及可行性、产业化前景等方面出发,制定并不断完善科研项目、新产品开发、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定科研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技术及经济指标,必须取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专利、论文等科技成果;新产品开发需结合市场需求,产品要具有新性能,或是针对新市场的集成创新,确保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二是实施以“出成果,促转化”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技术人员既重视成果水平,又着眼成果转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热情和潜能,从项目立项、科技创新成果、成果产业化三方面对技术人员进行奖励。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包括科技项目完成奖励、科研成果获奖配套奖励以及标准、专利、科技论文奖励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奖励是在一定期限内分别提取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对参与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鼓励技术人员主动深入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项目申报奖励根据申报外部项目的不同级别进行相应奖励。

5主要效果

通过构建和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我公司技术创新效能大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传统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5.1企业经济效益稳定提高。在经济新常态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我公司仍然走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公司收入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技术创新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逐年上升,企业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5.2科技成果数量水平不断提升。我公司近几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包括国家应急防护救援纺织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军队后勤开放研究科研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级别不断提高,项目水平更加前沿;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近10项,获得专利授权50多项;开发出新型警用战训服特种功能面料、双层阻燃功能性面料、带电作业屏蔽服面料、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材料等新产品50余个,产品广泛应用于军警、消防灭火、抢险救援、电力、石化、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系列科技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励20多项,我公司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纺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荣誉。

5.3带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作用明显。我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相结合,打造国内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科研产业高地。依托成立的各平台及联盟,实施多个科研项目,带动芳纶等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应用水平快速提升,为我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纺织企业和职业防护服装企业转型升级。公司研制的系列高性能纤维增强新材料大力推动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航空航天新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与西安相关大型国有纺织企业正在推进深度合作,助力陕西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家“丝绸之路”起点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6结束语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业通风;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也迫在眉睫。为了使我国工程领域的毕业生得到国际认可,自2006年开始引入高校本科专业认证的方法。2008年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进行试点[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要求本科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的12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2-5]。为达成安全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我校的培养目标,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工业通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1教学内容优化

工业通风是安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和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业通风设计、事故防治技术的能力为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防治方法、技术与原理;二是通风与防尘系统的组成、原理、设计方法;三是通风除尘系统及其设备性能的检测方法、仪器原理与操作。

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将“以教师为主导”变为以“以学生为主导”,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同时对学生的预习和巩固效果进行评价,建立评价考核标准。

3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将工业通风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6,7],增加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表现、课程论文与课程汇报四个部分,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的每项基本分为100分,某项成绩低于60分时,该项不计分;某项成绩可以高于100分,但过程性考核四项的最高总成绩为400分,在计算课程综合评定成绩时按照四项成绩的平均分计算。期末考核成绩的总分为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

3.1课程作业

工业通风课程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两部分。课堂作业形式多样,根据所学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提出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或提出分析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综合题和内容较多的分析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3.2课堂表现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出勤与课堂表现均纳入过程性考核中。将缺勤作为扣分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作为加分项。缺勤1次扣10分,缺勤次数超过4次,该项成绩为0;缺勤次数超过该课程总次数的1/3,则取消本课程的期末考核资格。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正确回答1次加5分,不正确不扣分;被动回答问题,回答正确不加分不扣分,回答错误1次扣5分。

3.3课程论文

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不同的题目,每人一题。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发现问题及撰写论文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8]。

3.4课程汇报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选取部分专题内容,分组讨论(4~5人1组),每组内容不同,共同讨论完成汇报材料,以PPT形式进行汇报,课程汇报时,教师随机抽取1名小组成员作为汇报人,小组其他成员也可自愿汇报。随机指定的汇报人汇报成绩作为改组的汇报成绩,自愿汇报学生的成绩超出改小组汇报人的成绩时,可作为个人加分。该环节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自信心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热情。

4总结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工业通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宋守信,杨书宏,傅贵,等.安全工程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8):48-57.

[2]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2013.

[3]柳建安,闵淑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8(2):21-24.

[4]陈永琴,李团结,朱敏波,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设计》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15(3):28-31.

[5]教育部办公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EB/OL].(2015-04-18).

[6]王芳.《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教学浅析[J].广州化工,2011,39(16):171-172.

[7]唐小方,陈晓旭,袁富贵,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建材,2017(1):255.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后勤;安全生产;科学保障;建议措施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没有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高校将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研发科技项目、吸引世界科学专家的构想。论文以“互联网+”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为研究方向的创新点,打破视频监控技术单一使用在高校的治安管理图像监控及其它图像监控方面的局限性,把“互联网+”先进的科技运用到高校后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进行全面的推广使用,对工作中一些特定的不安全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分析识别、比对抓拍、异常报警、自动操控启动关闭安全设备、手机远程操控等等。根据工作岗位需要自定义设置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安全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

1高校后勤安全工作管理的现状

1.1高校后勤工作的概况

高校后勤工作,涵盖的功能包括财务财会管理、建设维修管理、房产物业管理、物资资产管理、学校服务的整体计划、监督,医疗卫生保健、餐饮食堂、印刷厂、建筑维修、浴池、商店、学生公寓服务、服务经济实体等等。这些部门,通过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目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以体系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最终目的,研究高校后勤系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安全工作体系[1]。高校后勤工作的范围非常广,涉及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很多。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和切入点[2]。在学校教学、科研与师生工作生活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安全意外事件等情况屡有发生。如学生公寓时常会发生一些类型不一的火灾事故,学生食堂也常会发生加工生产引发形成的事故。因此,建立一支思想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是为高校创造安全、安定环境的重要保证[3]。

1.2高校“互联网+”的应用情况

“互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的各种行业。高校“互联网+”用于学校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在视频监控的图像使用方面上,用于校园保卫工作的治安管理层面的视频监控,教学考试使用的教室监考监控,财务处、实验室及仓库等场所治安防范的视频监控,主要使用在监控室人员监视图像、监控图像查询和监控图片提取方面。并没有把“互联网+”这种先进的技术融合到高校各机构的实际安全生产管理中,没有把此先进技术应用于高校后勤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预防、识别、控制、治理与事后追踪中。

2加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2.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安全制度保障体系

由高校后勤第一负责人带头,建立并实施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职责,致使员工具有安全责任心态来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要重视建立奖励和惩罚及事故追究的制度,对一个工作周期内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且安全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发生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或单位进行事故的责任追究,形成对安全责任制的一种工作警示作用,来避免责任事故的反复发生,对不尽职责的员工进行有效地约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应该明晰化,对问责内容要进行量化追究,不要出现手下留情的事情发生,事故责任追究一定不放过。

2.2通过隐患排查对危险源识别和评价与控制

后勤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见的特性,是后勤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4]。要充分发挥安全检查制度的作用,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检查安全生产制度的完整性与落实情况;检查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是重点的工作内容,要通过检查工作条件、安全设施、机器设备是不是达到安全规定要求;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后,要注重整改情况是否达到管理要求和标准。高校后勤要把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作为加强后勤安全基础工作来抓[5]。后勤要通过隐患排查,用危险源辨识标准作为识别的根据,有效地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对确定存在的危险源要采取监控措施,严格监控可能发生安全状态向隐患事故状态改变。

2.3高校运用“互联网+”构建立体安全管理系统

2.3.1运用“互联网+”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警

运用“互联网+”视频监控技术对工作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警发出警报,达到预防事故的作用。可对后勤工作中的场景目标的行为开展研究、判别和对照,对目标进行排序分项,根据不同的工作情况实施有效地分类,如对汽车、人群、人脸识别、物体特征识别及设定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比对,发现异常进行抓拍,并报警发出警报;学生宿舍人口密集是火灾等重大恶性事故的重点防范场所,如果出现人员及环境发生异常变化,与正常设定的场景存在异常现象,系统就会发出警报预警。对幼儿园班级的正常区域和不安全区域与危险行为进行设定,视频监控数据经过筛选、甄别、计算等过程,对可能出现危险的区域和不安全行为进行提前预警,若孩子出现上窗台及直接危险状态时会立即响起紧急警报。

2.3.2运用“互联网+”对后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治理

运用“互联网+”视频监控技术对后勤工作中出现的危险隐患进行控制或治理。一旦出现危险状态,或是异常状态,就会启动设定的自动装置进行控制和治理,以达到把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中的目的。区域性安全防范系统,在设定的区域内设置红外激光、感应光缆等传感终端,有人或是运动物闯进,传感器通过无线网络传感系统传到控制中心,发出警报预警。高校后勤可对变电所、配电室、配电箱等高危场所,出现有运动物或猫、老鼠等就会发出警报进行预警,值守人员会及时到达排除隐患;安全监控灾害预防系统,视频监控对监控区域的环境和视频信息进行采集,进行图像分析辨别与传感系统联动,把信息输送给控制中心,若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警报,减少安全巡逻的工作强度。高校后勤可对学生下课时校园道路人流的高峰期加强监控,此时进出的送货车、私家车、运料车等会造成安全隐患,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发出警报预警,负责交通管理工作的人员会出现治理控制,及时调整车辆进出的时间与路线。安全防范系统,在后勤的宿舍楼门及办公室门装置门磁或者位移传感器,可以正常开门,若发生撬门等强行进入情况,系统就会发出警报预警,并自动关闭出入通道进行控制;灾害自动报警系统,在后勤宿舍和实验室等高危场所设置火灾和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泄漏预警装置系统,设置智能探测器对烟雾、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进行探测监控,出现异常,控制中心就会发出警报预警,并启动安全设备对灾害进行控制治理。视频监控智能体系,通过摄像头采集的信息,对影像之间构建映射关系,通过影像处理分析进行筛选甄别,存储有价值信息,分析抽取关键讯息,达到监控的智能化,实现自动监控无人看守。运用RFID技术进行出入人员管理,利用RFID标签能够辨识快速运动的物体和多个行动物识别,对允许通行进出的车辆制作RFID标签,标签涵盖车辆及车主信息,也可制作人员出入的系统,利用射频识别(RFID)控制人员的通行;在后勤各部门建立智能视频监控安全管理子体系,各个子体系相互联动又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系统。某一智能子体系出现异常危险状态,就会发出预警警报,形成各个子系统互动去支持协助预警区域,如打开或关闭通道门,紧急疏散有关人员,各自部门体系共同发挥人力物力去支援预警点,形成共享预警信息、多点联动治理隐患灾害的局面。

2.4加强高校安全生产培训,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通过安全教育建立预防体系,提高后勤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视,掌握熟悉安全操作知识和行为规范。以事故案例,集中性地对大家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思想观念,可用安全教育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以便激励大家的安全积极性。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是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具有管理上的影响力,安全文化具有思想上的激励力,安全文化具有行为上的约束力[6]。在高校后勤创建关爱生命、爱惜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安全气氛相互感染,集体形成安全的意识形态和行动。要从根本上控制事故的发生,增强意识形态与营建安全生产文化氛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

3结束语

论文对高校安全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及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提出构建用严明的安全制度结合隐患排查治理来建造高校的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第二,运用“互联网+”视频监控技术建造立体交叉的先进安全管理系统,作为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第三,营造高校的安全文化氛围来建造安全意识形态,制约人的不安全因素,作为从根本上控制事故的重要管理手段。应加快建立高校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机制,通过有效的实施来预防和控制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对高校改革发展起到科学保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江丽,龚素瓅,王明雪.构建高校后勤安全工作管理新体系[J].今日科技,2016(6):53-54.

[2]张锁成,郭敬哲.顺应新形势,多措并举做好高校后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高校后勤研究,2013(4):68-69.

[3]徐静年,郭奋.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4):37-39.

[4]何碰成.高校后勤安全问题与对策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6):98-101.

[5]唐国良,安卫平.高校后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4(1):73-76.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6

为适应国家对人才结构调整,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发展。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为国内其他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jg123024

一、引言

2009年3月,教育部发文决定自2009年开始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学校的安全工程学院也于2011年11月被授予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点,并于2012年迎来首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1]。由于是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内各高校大多都缺乏此类学生的培养经验,在培养模式上也几乎“毫无建树”,而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模式,是当前相关培养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2]。为了适应安全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有更多的安全领域专家把安全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向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使其成为现阶段安全教育改革探索的热点课题,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安全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现状分析

无论从全国还是重庆来看,安全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安全生产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要求。国务院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的目标。目前,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高达7.9万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近8倍。我国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尤其是安全生产人才方面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及管理实际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

(二)安全生产人才比较紧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2010年至2015年,从事安全生产的人员总量将从419万人增至670万人;至2020年,要达到860万人。同时要求:“相关专业(安全生产)的人才比例需达到50%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4:5。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国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人才总量将达到8.7万人,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重庆区域经济迅猛发展,急需大量高层次安全生产管理人才

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委、市政府提出“人人重庆,和谐平安”的战略目标,并且重庆作为全国唯一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急需大量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一是高层次企业安全生产人才缺乏。在重庆现有4万余名企业安全生产人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1万人。二是高层次安全生产监管人才缺乏。重庆全市安监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共630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93人,占21%。为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素质,重庆市安监局计划每年支持30人进修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三是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人才缺乏。据调查,重庆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如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机构、国家职业危害实验基地等每年需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约30人。因此,重庆市每年对安全工程硕士人才的需求量至少260人。重庆科技学院在石油、化工、钢铁、建筑等领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办学优势,在重庆科技学院开展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硕士培养,实现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互补,具有不可替代性。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和重庆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安全人才已迫在眉睫。

三、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六要素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3]。根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目的,参照国内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先进理念,提出研究生“六要素”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招生与学制、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和质量监督评价六个要素。

(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研究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果单纯的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无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从事科研工作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能对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4]。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性,而目前社会急需的是创新能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先进安全理念和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生产现场安全设计能力、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能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能力,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相应的训练水平,能够在安全生产管理、石油天然气化工、矿山和建筑等高危行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适应安全工程领域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招生与学制

招生是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起点,学制则可保证质量[5]。研究生入学的招生规模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目前专业领域即将或相对饱和的现状,招生规模应采取适当的缩减措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短,就业目的性强,具有独特的职业导向性。学制一般指受教育者的受教育年限,设置非常灵活,如美国大多专业学位的学制是1-2年,远程教育一般在3年[6]。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学年制,大部分采用的是“1+1+1”的培养方案,这与个别学生或者个别专业的特征不相吻合,难以适用。我们可以采用“一年三学期制”,课程学习一学期,学位论文一学期,时间大体均衡,专业实践则随着学生和实践单位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半年或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实践,这样学制就可以发生弹性化的改变。

(三)课程教学体系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充当体现教育思想载体的“角色”,因而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要反映其实践性、前沿性、开放性。为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本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又要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发展动态,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定要凸显特色。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课程设置原则上重点强调专业实践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安全领域的执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衔接。根据生源类型、培养基地需求、岗位资质、就业面向等因素,构建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部分组成的模块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核心课程:包括防灾减灾工程、系统可靠性分析、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作业危害分析、安全工程领域前沿技术、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

(四)专业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教学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实践教学既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事科研能力的主要“帮手”。实践教学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遵照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综合多方面考虑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不利与有利因素,摒弃不利因素,汲取有利因素。此外,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落实和完善各项实践教学相关管理规定,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由实践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考试考核等环节组成。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研究生处与实践教学管理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体制,客观、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质量。

(五)导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案例教学,所有这些都需要拥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师的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单位按照需要培养人才。目前,对导师的选聘,校内导师通常以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为基本遴选范围,对于企业导师的选择大多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别以上职称、专业精深、职业素养高且有较多科研成果的专家。因此,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建立导师“能本策略”、“能进能出”的弹性化管理制度,废除导师终身制,营造动态激励机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保持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方式。全日制的研究生采取进校后先学习部分课程,到企业学习并发现问题、回学校学习、再回到企业解决问题的培养方式,即采取“学校+合作企业+学校+合作企业”的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要求在企业工作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5年。

(六)质量评价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论文质量评价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基本保障,毕业论文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统一反映,也是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直观体现。重庆科技学院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把关。在学生论文选题及其现实意义、指导、中期答辩、评审专家小组全程监控,这样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如研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论点的科学性,论文结构层次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文字水平、图表运用技巧,论证的逻辑水平,广度与深度运用理论的程度,研究材料事实的可靠性与代表性,结论的价值等进行质量保障,进而可以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包括校内质量体系和校外质量体系两个方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由校内质量体系提供基本保障,利用校外质量体系监督和促进。重庆科技学院设立专门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机构,负责规划实施管理招生录取、学制安排、专业实践、培养质量监督等相关事宜。例如重庆科技学院监督人员选择学科专家、企业专家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质量反馈体系由学校、社会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整个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运行结果需依靠学校、社会和研究生个人的及时反映,并能得到三方主体的重视。可采取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对学生的管理、质量监督以及反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这样方便对学生进行实时管理。并且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中更加注重社会企业的参与,企业及时反馈学生工作情况和就业现状,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规模,使专业学位硕士成为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展的动力。

四、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施

以重庆科技学院下属二级学院——安全工程学院为例,2006年5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由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组建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是重庆市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是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重要科技研发、安全检测检验社会服务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方面成绩斐然。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院(中国安科院重庆分院)于2008年在学校挂牌成立,2010年10月重庆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技术中心在重庆科技学院挂牌成立。学院开设安全工程、化工安全、建筑安全三个专业,现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87名,拥有国家级职业危害实验基地1个,2个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重庆市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与“重庆市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实验室”,学院拥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5个、重庆市检测检验中心1个、消防技术服务中心1个[6]。学院安全工程领域涵盖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工业领域,主要培养方向有:(1)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工程主要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风险评价技术等。(2)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研究方向主要以非煤矿山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过程控制中的安全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理论及新技术的基础理论,开展行业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3)职业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工程主要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开展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理论、现代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化、职业危害检测检验方法,职业危害控制及防护工程技术等研究。

(一)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在制定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国家目前安全工程领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结合学校安全工程学院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素质要求等,科学合理的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根据实践运行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反馈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相应的合理调整。参照全日制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经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小组的共同研讨,学院把研究生课程体系拆分为三大模块,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及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总共为47个学分,其中学位课有27个学分,非学位课有8个学分,实践环节有12个学分。研究生第一学年及第二学年上半年为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环节,研二下半学年及研三学年为毕业设计及校外实践环节。2016年9月25日,安全工程办学十年总结大会暨2016年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国际学术论坛在重庆科技学院隆重召开,与会各专家教授耐心为学生召开“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域学科前沿讲座”,为学生们讲授安全领域前沿科学知识。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师资配置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选聘的是具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思想素质高、教学履历丰富、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拥有较多科研成果的骨干教师。此外,学院定期从消防部队、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聘请技术水平卓越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来授课,学院鼓励任课教师编安全工程领域适合专业硕士使用的教材。目前,学院研究生导师参与编撰和主编了《安全学原理》《化工过程与装备安全技术》《化工安全》《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实用管理心理学》等5部专著和教材。同时,学院每年遴选优秀的骨干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及科学研究,主讲教师还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注重研学结合,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便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三)优秀的实训平台建设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实验中心秉承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安全工程实验中心承担“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任务,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提出的整体建设方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显著,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在安全生产行业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将以学校应用型技术大学改革试点为发展契机,进一步完善以安全工程为主体,消防工程和职业卫生工程为两翼,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和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监管技术支撑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将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特色的国内一流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一体化基地。实验中心教学团队成员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侧重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邀请高级工程师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与校内实践基地的实训以及校外企业的实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教师的科学研究前沿项目或工程实际项目、学生的各种竞赛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使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大大增加,提升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学院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安监局、重庆建工集团、重庆燃气集团、重庆消防总队、重庆高新区消防支队等17家企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中石油合作共建“石油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安监局合作共建“安全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平台”,与重庆市教委共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学院充分利用拥有的国家甲级资质安全评价所,不仅为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和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五、结语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和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创建和优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完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重庆科技学院作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试点单位之一,属于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方高等院校。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作者:邹碧海 周世靖 寇娜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7

关键词:安全工程;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管理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特别是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高校扩招年均增长率升高很多,到201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2300万。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跨越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1]。学生数量增加、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短缺、实验开出率不足等引发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2]一直成为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3]中第八条指出: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这些重要举措,是高校工作重心从注重规模发展逐步转移到在规模持续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实验教学环节是检验和验证理论、设计和设想的手段,甚至很多课程要通过实验形式方能进行[4]。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注重高校实验教学工作发展,加大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提高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安全工程专业简介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生产严重意外事故频发,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为此,我国高校纷纷创办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特别是在国务院成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来,安全工作在我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每年大量增加。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从1957年开始起步,至2013年,全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并在教育部备案的高等院校近140所,可见其增长速度极快。从安全工程专业开设院校分布及类型来看,具备以下特点:(1)目前我国大多数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为普通院校;(2)从地区分布来看,较发达的地区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较多,说明这些地区更需要和更重视安全工程人才;(3)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类型很多,有军工、化工、石油、矿业、土木、交通、能源、环境、经济等,证明安全学科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科学。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一)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概况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1962年组建,2010年6月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几十年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断改革、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立足本校、面向社会,集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训、设备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在省内外高校产生广泛影响的实验教学中心。目前,中心实验室面积4900m2,实验仪器设备数量1186台件,仪器设备总值3750万元。中心现有专兼职人员50人,开设了矿井通风、安全技术、工业通风、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等14门实验课程,可开设实验项目共计158个。安全工程专业下属7个实验室均属安全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7个实验室分别为矿井通风实验室、瓦斯防治实验室、火灾防治实验室、粉尘防治实验室、矿山救护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和计算机仿真中心。

(二)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如前所述,实验课程要与理论课程紧密相连。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主要方向是煤矿安全,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有《矿井通风》、《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矿井火灾与水灾防治》、《矿井粉尘防治》、《矿山抢险与救灾》、《安全人机工程》、《矿山安全评价》、《煤矿安全管理》等。从开设的课程来看,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所开设课程基本全部包括了煤矿安全相关的理论和控制技术。根据所开设的理论课程,经过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专家教授的探讨及多年来的实验教学实践摸索,终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矿井通风》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将来从事矿山工作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以下以《矿井通风》为例对专业课程的实验体系构建进行说明。《矿井通风》课程主要讲述矿井通风的基础理论、通风系统设计和通风技术管理。针对其主要内容,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了三种形式的实验,即课程实验、课程开放实验、地道通风实验。其中课程实验设置4项,课程开放实验9项,综合动手实验1项。该课程设置的4项课程实验,是基于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所开设的,这些实验有设计型实验,也有综合性试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主要理论的验证及主要技术的测定。每项试验5个人一组,这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动手操作。为了更好地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还开设了9项开放实验,这些实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作,这些实验人数不固定,实验时间也可由学生来定,这样灵活性更大,更便于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实验。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新实验项目的开发与研制,这更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最后,还有一个综合型实验——地道通风技术测定,这个实验地点设置在我们经过专门改造的防空洞里,下面布置与真实煤矿布置一样,让学生真实感受煤矿井下技术测定的氛围。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很好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这三大步骤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转化能力,便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结束语

安全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综合、交叉专业,可以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构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理论的更新,实验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瑞,邵青山.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初探——以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5).

[2]吴咏诗.高等学校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02).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4]吴敏华,李志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验课程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05-108.

[5]李祥春,孟洋洋,孙祚.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23(05):133-138.

中国安全论文范文8

通过对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五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后联合培养计划的方法、成果、推行程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学生互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模式有效利用各校的教育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盟教育体系的方法。提出在深化与细化合作的基础上,教学联盟的通识教育模式应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培养出更具自主学习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协作与沟通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

教学联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评价方式

一、引言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社会所诟病。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危机感,也给一些具有学科优势和前瞻目标的院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可能。2011年,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五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共同制定联合培养计划,研究在学生互派、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的制度之下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并重点对核心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分配、教师的培训、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如果这一模式能够顺利推行并惠及联盟内的多数学生,将是这五所高校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重大成就,也将为其他院校的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很好的蓝本。五所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学科特色、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差别很大,从《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南京大学办学类型为研究型,南京师范大学类属区域特色研究型,而南京邮电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均类属于专业型,南京财经大学则为应用型。表1给出了这五所高校的江苏省排名及综合评分等多项指标。其中,南京大学的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学科整体水平也位列全国三甲;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苏省具有很强竞争力;南京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是该校优势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与中药学专业是全国重点学科。如果从学生专业培养的角度而言,由于学科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一校的优势资源很难持续投入联盟内的其他院校。但如果从各个学校普遍设立的公共课出发,则存在很多的交集,从而有很大的弹性将课程整合并实施优势学科教学,使得这五所院校的学生从中获益。

二、教育联盟的定位与挑战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高校的职能则体现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等多个方面。五校联盟的模式将为校际间课程共享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对五所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定位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开阔在校学生文学、哲学、历史、音乐、美术的视角,有利于学生更系统地了解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思想和主要成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培养。虽然大多数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对课程体系的开设和评价方式的改进仍停留在摸索与实践阶段,但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很多高校已经深入人心。杨叔子院士曾经精辟地指出: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难有真正的人性,难有实在的灵性。[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定位不能仅仅局限社会科学领域,而忽略了自然科学。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模式值得借鉴。哈佛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共十一个领域包括七大类,即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辨析、量化推理、自然科学A、社会分析。在此体系下要求每个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必须在离自己主修专业最远的八个领域里各选修一门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是必修课形式与自主选课相结合,课程体系包括当代文明、文学人文、美术人文、音乐人文、主要文化、外语课程、大学写作、自然科学的前沿、自然科学、体育课程。[2]其中,除外语课程、主要文化、体育课程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外,其余课程都是内容基本相同的必修课。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的模式以及核心课程的建立等方面曾走过弯路,北京大学最早在2001年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它是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3~5年的弹性学制和原则上自由选择专业,在小规模和小范围内进行教学体制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山大学实施的则是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这两种模式的核心则是将通识教育等同于精英教育,结果仅是极少部分学生受益,并未能惠及每一个本科生。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已经形成了办学特色,也成为推进香港社会演变和大学现代转型的重要因素[3]。其典型特点就是通识教育课程在全校领域开展,所有学生均能自主选课并从中受益。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文理贯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丰富的创造性、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人才。就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的课程而言,距离建立成熟有效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还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之前国内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不够明确,能够完善并坚持推广通识教育模式的高校很少。2006年以后,很多高校纷纷做出调整,将通识课程向全校学生开放,并且对课程进行分类,而课程体系更多的是参照哥伦比大学的模式,如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等。然而很多院校都面临着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开设的困局。由于一所高校师资和专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能够选择的课程范围很小,而有些课程的任课教师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机制和良好的考核评价标准,导致教学质量较差,在开课几次之后甚至没有学生再选课,从而使得某些课程的开设形同虚设,而通识教育课程的推广最后流于形式,实际和本科院校必修课加选修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并未实现教学模式真正的转变。同时五所高校结成“教学联盟”这一改革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衔接校际间的公开课,如何在校际间开展课程体系互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视频教学,如何让各校学生资源共享获取学科讲座信息,如何促进不同学校间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如何改进传统评价方式实行学分互认,等等。

三、五校教学联盟“暑期学校”教育模式

2013年暑假期间,五所高校分别就本校的一些特色学科和专业举办了第一期暑期学校。其中南京财经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就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分别开设了两门公开课。南京财经大学的定位为:实践教学课程培训班。课程设置为“ERP生产运作管理”以及“企业经营决策电子沙盘模拟”。选课学生以经济学类与管理学类专业为主,每门课程2个学分。南京师范大学则开设了“民国史专题”和“生物多样性调查”两门课程,每门课程3个学分,并且本校学生可以替换一门自主发展课程或博雅课程。而其余三所学校的开课模式比较相似:南京邮电大学依靠其专业优势开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体验营”。南京大学暑期学校的主题是“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就此主题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在暑期课程班聘请中医药名医、名师以“奥妙中医”为主题开展讲座。其中,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暑期课程模式有根本性的改变。南京邮电大学采用专题讲座、参观讲解、实际动手制作单元电路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参与其中的同学亲身体验大学生顶级学科赛事的选拔、训练、实战的整个过程。此课程是该校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团队的多年经验总结,重点讲解在电子设计竞赛中所需的基础知识。通过浅显易懂的实例和丰富生动的课堂讲解,以及实物演示、亲手制作、与参赛学生互动交流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电子制作、测试技术的兴趣与爱好。南京大学则通过讲座与参观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如:战略机遇期与中国梦,美国重返东亚战略与中国的应对,俄罗斯的东亚战略与中国安全环境,当前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与战略,中国安全环境下的台湾等。并结合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博物院等一系列参观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国际形势的了解,激发大学生关注国防的热情。这一课程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既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也是一次内容丰富的近代史的学习。通过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理性看待当前的国际局势。

四、五校通识教育联盟的规模化与系统化

“五校联盟”第一期暑期课程的开展成效很好,在学生中获得比较好的评价,这一模式在2014年也得以延续,今后可能会成为五校教学合作的一种传统模式。但是,局限性也显而易见:课程的受益者仅仅是极少数的同学,开课学校对其他高校的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参加课程的人数一般为8~10人,一个班级的总人数不过60人,这距离五校联盟规模化的目标相去甚远。“五校联盟”的最终目的是在各校教学资源整合的前提下使得课程优势最大化,将目前单一学校无法系统而有效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彻底改变,从而将课程面向联盟内所有大学本科生开设,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并从中受益。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模式如何在所有学生中推而广之将是“五校联盟”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核心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确立是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应当避免的是走入片面追求人文科学教育的误区,仅仅重视人文科学而忽视自然科学的理念,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无论是哈佛大学还是香港的多数高校,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现状普遍是重视社会科学而轻视自然科学,在这一点上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不足,正在积极改善,我们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绕开这些高校曾走过的弯路,完善固有的优良传统模式。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也被很多国家瞩目,英国政府已经在2013年1月份派遣50名教师前往中国学习,目标是学习借鉴中国学校用以提高学生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方法。英国政府这一举措源于在2009年及2012年OECD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的测验结果中,中国的学生均名列榜首。该项测试的参与国家共65个,参与人数超过50万,测试旨在考察青少年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及科学素养。综合来讲,东亚的学生排名靠前,中国与新加坡的学生成绩排在前列,而过去表现突出的北欧国家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的学生数学成绩下滑较多,教育支出远高于其他国家的英国和美国,测评成绩仍然处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于这种现状,英国教育部部长伊丽莎白•查思指出,英国的教师需要学习“亚洲猛虎”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能够赶上这些在国际测评中名列前茅国家中的同龄学生。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我们急需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式教育在理科教学领域上的优势。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照搬国外的既成模式,一味去效仿,而应该结合各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五校联盟的学科优势,保持自身的优良传统,将研究精神注入教学,不断提出新思路和新的研究领域,建立适合各校学生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课程体系。改变目前联盟内高校外语、大学数学、计算机、体育和德育课程的占比较大的现状。自恢复高考以来,此类教育计划的设置在中国已经延循了四十多年,这种落后的课程设置备受争议,有研究机构提出这种类型的中国式通识教育课程占比高达70%。不可否认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促进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中国日新月异的社会转变与文化变迁。现在看来,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个成熟完善的教育理念,更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整体规划。相比较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哥伦比亚大学的模式与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基础课教育形式接轨更容易。课程仍旧可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模式开展,而课程设置方面也应该在“五校联盟”的优势下内容更加丰富、类别更加多元化、课程模块更加系统化。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将有赖于课程的设置、核心课程类别的划分以及各校教学任务的分工。

五、通识教育的模块化创新、信息化教学及考评方式

通识教育开展的第一阶段课程体系可以简单划分为历史模块、文学模块、艺术人文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与体育模块,可以在每个学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细分并逐渐完善。前三个模块正是目前多数高校课程体系中所缺乏的,并且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在五校联盟的基础上,师资得到加强了,可选课程也会大大增加。每个模块归口都应该有校际联盟的课程研究负责小组,或者由教授委员会来进行管理。通过研讨会、调查问卷、教学督导等形式加强对学科模块的管理并且对课程的内容和模式及时进行反馈。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如何构建校际选课系统及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是制约五校联盟课程推广的核心问题。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斯坦福大学推出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这一模式免费提供高校的课程,数百万学生从中受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清华大学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堂在线”的教学平台,整合了国内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虽然目前可选课程量有限,但却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内很多学生从中获益。“五校联盟”应该积极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并结合各个学校的特点搭建通识课程微课平台,实现校际的同步视频教学,使得选课学生能够即时获取课程信息;同时,开放所选课程的教学资料与作业下载系统,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也应在各个学校设置课程负责人,并配以助教,用于课程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以及对选课学生的作业、报告进行综合考评;而任课教师应在各学校定期举办学科讲座与答疑课,使得学生有机会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学科的核心和前沿问题。学分的获取最终要落实于课程的综合评价中。为此,不但要实现评价机制的创新,更要实现各校学分的互通。考评的成绩不能只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而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度阅读,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论文写作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是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加入学生课堂发言和项目活动中的参与度及主要贡献的权重。包括:课堂提问与回答情况,在课堂或小组项目中是否贡献有创意的问题,如何进行问题的设置,试验的设计,数据的搜集及协整,项目中承担任务的难度和工作量等。二是注重对学生查阅文献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专业情况,设置相关热门话题,要求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或者写成论文,其中必须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已有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等内容。以这种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查阅文献和写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学科的发展动向,明确学科知识与自身专业的契合点。最后,加强学校对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和奖励机制。各高校要形成完备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中教师的选拔机制,保证进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教学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高度的人文精神、较强的演讲与沟通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各高校首先以公开课的形式予以选拔,通过专家评教、学生评教、校际筛选等环节选择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同时要加强这批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系统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培训、课程的设计,为骨干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以及增加教师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出国学习的机会等。

六、结语

“五校联盟”的教学模式在江苏省高校尚处于起步与实践阶段,联盟各高校内部也在不断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水平进行改进和提高。南京大学在“五校联盟”中专业优势、师资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学校的宗旨也是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办学标准则以“瞄准国际前沿、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每年聘请外籍教师200多名,使用国外原版教材的课程有150余门,开设的涉外课程有350余门,组织各院系对2000多门专业课程与美、德、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多所高校的4000余门相关课程作系统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新增和更新课程1000多门,建设双语教学课程300余门,从而使全校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4]在这种契机之下,其他四所院校应思考如何有效学习并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优化自身的专业配置,办特色专业,完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不断汲取国际上优秀院校的办学理念,使院校的的制度更合理化,视野更国际化。在深化与细化合作的基础上,教学联盟的通识教育的模式如果能够真正规模化、系统化,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这五所高校的所有学生将从中受益,这也将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培养出具备自主学习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协作与沟通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者:沈晓婧 佘侃侃 廖月胜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科学人文不同而和[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2]曲铭峰.关于建立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