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范例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1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分析;思路

引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过程中,邓绍基强调,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适当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还要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古代文学的创新发展,进而才能更好地在自我批评、自我改进的过程中,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水平。从当前的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中可以得出,现代化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已经逐渐超越了前辈,并通过作家作品整理、考证的方式,让其更好满足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对于古代文学研究工作需求。

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分析

新时期背景下,当前虽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全面推进和创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进展不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材料问题,而是未能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实际情况,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的创新,主要采用将西方理论生搬硬套的方式,将其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中,没有从多方面推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同时,由于很多西方理论不能更好与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相适应,过于以西方理论为主,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那么也会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水平和效率提升,导致其缺少现代化特点。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针对古代文学史学的研究工作还有待提升,所以很多人强调要从理论、作家、传播等角度全面探究古代文学史学,从而才能防止照搬西方理论的问题发生,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健全发展。此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问题,还从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没有充分与当下国情相符合,或者没有通过对历史进行审美批判的方式,有效营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氛围,而且对于作品创作来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能更好地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创造工作的健全发展,从多元化的角度理解其工作,但由于未能与国情相符合的问题存在,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进展效果不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选题方面缺乏创新性,也没有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合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内容,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还有待提升,不利于推动相关工作的稳定发展。

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想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与时俱进发展,还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未来发展策略。第一,有利于将人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来。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包含很多富强、民主的和谐思想,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能够充分落实和谐的发展观念,实现对经典传统文化主要思想的有效传承,还能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式,营造大家和睦相处的生活氛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还具有很多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等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也能积极对古代孔子的相关思想进行学习,合理在交流过程中,懂得谦让、平和待人,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正确解读和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作为主要路径,需要通过有效的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及防止受西方不良思潮影响,出现忽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古代文学研究等工作问题,全面呈现出人性化生动化的社会发展氛围。另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还包含像杜甫、李白这些大诗人,通过对这些诗人古代文学内容的研究,也能合理了解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发展氛围,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在社会可持续化发展背景下,和谐作为其主要内容,也需要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坚持以传承优秀思想和文化内容为目标,实现和谐中华民族的构建和进一步发展目标。第二,是我国当代价值和生命的重要体现,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是平等和自由的,并且对于新生活的发展提出新需求,这也需要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平等和自由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国古代文学中相关思想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并且中国古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自由表述的方式,明确自然、环境、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意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又能间接地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将人的意志自由、生活自由等思想呈现出来,从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带来的良好影响,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健全发展。此外,在古代文学中,《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不仅将一种空旷和豁达的意境呈现出来,还通过引导人们率真生活、有效发展等方式,提升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正确认知。同时,还能帮助人们呈现出一种宁静自得的自然情境,充分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还能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

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路径

(一)合理寻找其乐趣所在。一方面,在合理寻找其过去所在的过程中,可以坚持、发展的原则,积极结合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需求,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核心价值观内容,转变以往将西方理论生搬硬套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中的现象,从而才能实现中国古代文学的更好传播,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发展期间,也可以采用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些经典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采用将其在现代言情小说中体现出来等方式,加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与现代化发展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让更多人通过言情小说,了解具有民族特色和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除了可以通过言情小说体现传统文化,还可以采用营造良好研究工作氛围等方式,结合古诗词的朗诵和阅读等工作,营造一种中国古代文学协同发展的意境和情境,让阅读者能够从内心和情感方面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全面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价值,还能从精神层面,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进而更好地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

(二)继承古代文化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为更好地实现对优秀古代文学研究内容的传承,还需要坚持继承古代文学文化精神的原则,积极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相关文化和精神进行宣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灵魂,中国在文学研究工作者,可以积极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中的相关历史文化和背景内涵进行挖掘,坚持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理念,还可以通过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培育当代青少年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了解更多与中国古代文学有关的社会精神和内涵。同时,中国古代文化精神中,包含很多对大自然和世间万物的观点,通过对这些大自然和世界万物观点的分析,也能更好培育当代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娲补天》,此作品是从侧面引导当代人要更多的奉献自己,不能过于注重自己的利益,要充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好生活的营造中,在面对艰苦困难问题时,也要有一种良好情怀和奉献精神,进而才能有效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带来的力量,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采用多样研究的方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中,还是要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创新工作提上日程,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正确了解。在多样化研究工作中,可以采用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与新媒体时代有机融合的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传播方式,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也可以采用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与微信、微博、App等工具有机结合的方式,引导当代人充分参与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探究和分析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又能间接地培育现代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良好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多样化研究方式采用中,还要积极通过西方文学作品研究工作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统一的方式,相互借鉴、取其精华,提升中国古代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2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当代价值;实现路径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讲,近代之前所存在的文学都可视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从题材类型上看,诗词是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词既包括四言古诗、楚辞、古乐府诗,又包括五言、七言古诗以及律诗等。戏曲、小说也是古代文学的主要题材,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皆是由古代先贤所创作出来的,尽管这些古代文学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对于当代文化建设与未来文化发展而言,具有深远意义。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

从文学角度出发,本质上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属于同一类型,二者都是文学形式的具体呈现,但由于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者所接受的教育形式不同,因此在情感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当代文学以古代文学为依托,是古代文学的延续与发展,二者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对于当代文学发展来说,古代文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减少了阻力。同样,当代文学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学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学的革新与发展,也就是常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2]。

二、在当代文学中融入古代文学的积极意义

当代文学作品需要丰富的素材加以填充,如此方可提升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涵。引经据典是文学作品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所以说创作当代文学作品离不开古代文学的支持[3]。在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如果创作者对于文学经典知之甚少,就会影响作品的表达。实际上,一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是从之前的文学中汲取养分的,比如《西游记》就是取材于《大唐西域记》、民间传说与元杂剧等等,在此基础上,构成完整的著作。对于当代文学发展来讲,如果不能从古代文学中吸收养分,就会陷入发展僵局,苍白的语言表达更会切断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4]。只有高度重视古代文学,才能保持当代文学创作的持久生命力,从而实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的当代价值分析

(一)认识价值。文学创作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尽管不是将实际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但也是以艺术表现的形式对现实生活加以反映,具备一定的真实性,是真实生活的缩影,所以体现出古代文学具有认识价值。古代文学作品囊括了社会背景、意识形态、人物心理及情感体验等等,品读各种各样的古代文学作品,广大读者可了解并掌握当时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以及审美价值,以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增长自身的见识[5]。文学作品并不是历史的复制粘贴,其更加重视社会文化的呈现、人生感悟的抒发与情感体验的交流,阅读文学作品可引发人们思索人生、感悟生活,以此激发情感共鸣,积极调整心态,更好更从容地面对人生。

(二)教育价值。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与提升个人修养的有效途径,因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就是接受文化熏陶、洗礼的过程,不单单会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念,更会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从而使自己得到升华。与此同时,阅读各种各样的优秀古代文学,可重新塑造人们的审美价值、品位追求,并激发情感共鸣,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总而言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可有效增强人们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内涵,并帮助人们塑造更加完整、完美的人格。人们通过阅读赏析古代文学作品,便能以创作者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以及审视世界,在经典文化的体验中,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思想与文化精神。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与权益的获取,其功利心更加突出,而通过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人们可学习到古代先贤的价值追求与生活态度,以此为借鉴,及时调整、平衡自己的心态。在古代文学阅读中,启迪心灵,彰显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逐步提升个人品质,并建立健全的人格,以此优化社会风气。

(三)文化价值。文学是一个民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积攒下来的宝贵财富,主流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同样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古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的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经历过多种磨难与坎坷后依然屹立不倒,文化得以发展传承,这就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经典古代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伟大的民族精神,散发着独有的魅力,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艺术性与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更加无法复制,值得所有人尊重与弘扬,同样也是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据。

四、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的路径

(一)以科学方法深层次分析文学作品。在经典文学作品分析中,作品赏析与应用是关键,通过精读、诵读及深层次解读,可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内涵。首先,在古代文学作品精读中,读者对作品中的字词、语句进行细致的品味,甚至精细至标点符号,认真仔细品读经典文学作品可有效强化读者的作品赏析与作品分析能力。比如在精读李白的《将进酒》这首古诗时,“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朝”与“暮”两字入手,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整个过程表达为朝暮之间,把原本短暂的人生说得更加短暂,以此感慨人生易逝。“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必”字,将诗人的自信与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诗篇字句表达中,不难看出该诗表面上在感叹人生易老,实则是感叹怀才不遇,诗人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将满腔激愤化作豪放行乐之举,借此排遣忧愁、反抗现实。其次,在诵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以精读为基础,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节奏情感朗读相应的文学作品,以便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与情感抒发。例如,在阅读《孔雀东南飞》这一文学作品时,诗中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表达主人公刘兰芝坚定的爱情观,愿意为爱与尊严牺牲,体现了女子的忠贞与专一。在作品阅读中,同样也需要借助语音语调、节奏情感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表达与思想态度,在此基础上,感悟作者的创作思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相应的情感表达。最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也是作品赏析的重要过程,在文学作品解读中,既要细致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的意境,更要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读者可从多个途径、多个维度入手,例如作品创作背景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此全方位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出了李清照的孤独无依,阐明了她的心境。对比李清照早期的《如梦令》等作品来看,可知晚年的李清照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结合《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来看,此时处于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痛失爱人等一系列变故,因而其作品再也没有当年的清新可人与浅酌低唱,而是非常沉郁凄婉,主要抒发自己对于亡夫赵明诚的怀念之情与表现自己孤单凄苦的境况。在众多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要想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就必须细致地品读并分析其内涵,不断深入挖掘作品中蕴含的当代价值,以此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能力。

(二)以丰富情感感受文学作品。在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以科学方法深层次分析文学作品,更需要广大读者投入丰富的情感,运用充沛的情感全方位感悟经典文学作品。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与广大读者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中,对于读者来说,可帮助其更好地分析相应的古代文学作品。比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将离家在外游子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中秋佳节本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但却无法相聚,只能通过观赏同一轮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将自己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且无法与家人团圆的情感融入其中,以此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与作品的价值内涵。比如王安石的《十五》中,以“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这一句诗表达出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月圆之夜母亲听到杜鹃叫声,顿时思绪万千,总是担心离家在外的儿子吃不饱穿不暖,展现了天下母亲伟大的爱。母爱是所有人都感受过的,在这类经典文学作品中,广大读者可将自己的母亲对于自己的担心与呵护融入其中,以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深入解读并分析相应的文学作品。

五、结论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3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茶文化;文学素材;文化理念;作品机制

文学发展始终都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外在展现,在整个文学作品体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文化机制和价值思维,同时更关键的是在多样化的文学作品机制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不仅仅是资源内涵的融入,同时也是具体思维的有效表达,尤其是对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具体的人文素养的有效诠释。

1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内涵理念认知

随着我国文化传承机制不断完善,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实现了全面发展,文化是一种层次化内涵,尤其是对与茶文化来说,其是形成与饮茶这一具体饮食文化和社会大众生活所形成的文化机制,因此,我们在对整个茶文化体系进行理解时,必须认识到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思维。当然,目前在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我国茶文化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其中全面而多样化的表达了我国的文化所在。而在文化交流日益成熟、客观的今天,茶文化与其他各项活动之间的融合性和应用机制更加体系化,因此,这不仅为茶文化机制的应用提供了空间,更是阐述了其中的具体应用可能。结合传统茶文化体系的理念内涵和发展方式,以及其时代影响力,我们看到其之所以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关键和本质在于该艺术中,始终融入了多样化的价值理念和时代内涵。客观上看,传统茶文化机制之所以能够实现独立形成,并且成为当前社会大众所具体关注的重要内容。其根本在于该文化机制中融入了多样化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内涵,因此,其在今天依旧具有全面完善而多样化的价值体系。而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和包容属性看,整个茶文化机制之所以能够实现不断发展和全面创新,其根本上在于茶文化机制能够对社会大众的情感理念和思维方式形成全面影响。

2茶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特点所在

当然,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展示和文化理念看,其中所具体包含和展现的茶文化元素内容,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茶文化体系的成熟状况,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系的发展状况形成了深度和成熟的理解。当然,我们如果对整个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整个茶文化体系对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我们如果想要成熟而客观的理解茶文化内涵,就必须通过深层次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特点,从而实现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系的最佳理解和应用。如果我们对古代文学创造机制,以及其中所具有的文化思维进行成熟理解与认知,我们看到文学体系中,其不仅仅是一种素材上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其也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创造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的说,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价值,将是创造理念和创造价值的最好展现。如果我们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其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应用与展现状况进行分析和表达,我们看到其中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应用,还是其对传统文化体系理念的传承与创新,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对茶文化体系的表现状况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其基础是丰富而完善全面的物质元素,尤其是其中包含了很多与茶、饮茶活动相关的物质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要素的价值存在,不仅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资源能够持久保持生命力和价值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当然,在我国茶文化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极具人文气息和价值底蕴的人文机制,而如果我们对这些具体的文化理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茶文化体系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正是其精神理念的存在与发展,从而实现了茶文化体系的全面发展。当然,如果我们就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表现状况进行成熟而具体的分析,我们看到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比如以采茶戏为代表的音乐艺术、以采茶舞为主要内容的舞蹈艺术,乃至丰富而完善的文学作品体系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基于茶叶产业发展物质元素基础的社会大众情感融入和思维表达,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对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状况进行成熟理解和全面认知,就需要通过相应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其中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以及必要的创作理念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我们形成对整个茶文化机制发展状况的成熟认知与理解。

3中国古代文学中茶文化元素的具体诠释与表达

客观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其中需要融入的不仅仅是具有的文学素材,同时也离不开相应的人文理念和具体的情感认知,尤其是文学作品的体系化和成熟化,其基础上都是当前我们在对传统茶文化元素认知过程中,所不可忽缺的重要的元素所在。想要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茶文化内涵形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就必须对我国茶文化的萌芽进行具体理解和分析。根据我国茶文化的具体发展历史和实践状况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巴蜀一带就出现了早期的茶文化,而随着社会体系化发展,从而形成了造就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独立茶文化机制。而在三国时期,社会大众饮茶习俗不断成熟,直到唐朝时期,在社会生产力的成熟而全面影响下,社会大众对茶的理解与认知也形成了深刻的应用,尤其是在茶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饮食文化之后,其中所形成文学素材和故事内容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古代各种文学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相应的文化机制。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诸多资源要素,而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其中相对稳定、其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中的基因,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当前我们认知传统文化资源内涵,并且探究合适应用模式的关键渠道。当然,在这些具体的文化体系中,其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就是我国的茶文化机制,我们能够透过茶文化体系来具体感知我国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以及整个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具体的机制思维。如果我们成熟分析和精准认知,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诸多艺术资源要素,其关键在于整个传统茶文化机制,从出现到发展,再到具体形成,其中都做到了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层级相结合,尤其是其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资源体系相融入,从而发展成为形式多元,内涵丰富、资源全面的文化机制。当然,如果对我国古代文学中,描述茶文化元素的文学作品机制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主要包含两类文学作品类型,其一是专门描述茶和茶文化的专著,比如《茶经》、《采茶经》、《大观茶论》等诸多文学作品专著,在这些作品体系中,我们除了能够了解到丰富而具体的茶文化知识外,还能对其中所具体使用的语言描述方式形成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与认知。事实上,除了专门的茶文化专著外,还有其他与茶、茶文化描述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诗歌、小说,乃至其他文学作品机制。比如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其描述的“前日浮梁买茶去”,以及郑板桥笔下的“茶”、“上好茶”等喝茶故事,其都向我们展现了茶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如果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体系的展现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有很多与茶文化相关的素材内容,尤其是在这些精神理念中,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和价值思维,因此,我们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茶文化元素表现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看,在当前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尤其是传统文化体系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也极具竞争优势。当然,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利用和认知茶文化体系内涵,其将为我们当前创新多样化文化机制提供重要支撑和有效帮助。

4结语

当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体系来说,合理应用茶文化元素的过程,其客观上也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帮助。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具体性和多样性,也从客观上,为我们感知我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发展状况提供了有效支持。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茶文化理念内涵审视过程中,全面而多样的人文素材,更是值得我们去深层次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晓俐.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民族文化心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113-118.

[2]赵松元.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6):173-179.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化担当

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创造而得的文化宝藏,而且也是中华儿女积淀传承而来的精神财富。因其涵盖内容极为丰富宽泛,所以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性、传承性及历史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正予以不断改革创新。作为我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因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极具研究价值。作为新兴传播载体的新媒体具有超文本、跨越时空等优势,并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文学研究内的“语境”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创造出多层次、多维度的方法,以便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更好地体现出文化担当。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予以分析,成为亟待开展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概述

就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从广义及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角度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为整体文学发展所创造出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之和来理解;而狭义角度则仅针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所创造而得的精神财富,比如其为当下文学、教育及艺术的发展所提供的参考借鉴依据等。中国古代传统文学博大精深,其内涵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思想品德、审美风格、文字语言及思维模式等,不仅是历史得以延续的表现,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但因中国传统文学长久以来主要依靠单方面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播,故使得互动性并不十分理想,从而导致大众很难对其了解到位。

二、新媒体语境内在含义的重要体现

若要对新媒体语境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应对“语境”的含义先梳理清晰。“语境”最早出自希腊文中就语言学的相关描述,其表面含义是词汇语言的相互交融,并强调突出词汇交织的意义。[1]如要对语境予以准确的理解,则须结合贯穿该语句或词汇的上下文所表述的内容来整体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总的来看,语境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交互关联性。在独白式情境中,段落的语境作者所呈现出的态度不管是积极褒义的,抑或是不满消极的,都应与上下文的主旨方向相一致,也就是通过完整的段落所呈现出的语境在逻辑上应具有连贯性;而在对话式语境中,为了使沟通效果更为理想故将互动交流融入,交流过程中的逻辑情境也要保持相应的关联性,如若不然将会出现所答非所问的情况。另一方面则具有实时现实性。只有将传统的文学作品融合进现实场景中方才能产生互动交流,所以语境势必会出现或被利用于就现实场景予以描绘的情境中,也就是说,出现在现实情境内的语境在传递过程中具有实时性,主体在情境中所表现出的情境反应也会以较快的速度予以呈现。我们在对“语境”的内涵概念进行清晰的梳理后,还要充分结合新媒体的优势特色,来对传统文学中语境的内涵概念予以实时更新。[2]在新媒体背景下,传递文学信息不会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借助网络科技等先进载体可轻松实现信息跨越时间空间的储存及传递。因此,新媒体语境从其特点的角度来看,其主要指的是融入新媒体技术后对人类语言交流情境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新媒体语境较传统语境来说有相似的方面,两种语境都对存在于语境及文学内容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突出强调,只不过从传递范围上来看,因为新媒体语境覆盖面更为广泛,所以与文学信息构建起的关联性更为牢固。与此同时,两种语境也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新媒体语境极容易脱离现实性,文学信息在新媒体不断推动下使其开放度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使得难以就信息制造者及传播者的真实身份予以及时识别。此外,新媒体语境在对信息进行传播时极具掩饰性,因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轻而易举便可调动公众舆论,以致在新媒体语境传播下的文学信息并不能如实反映出作者真实的情感表达。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就文化产业发展来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契机,就国家所倡导的“互联网+”模式予以大力响应支持,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新媒体相辅相成,以便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三、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体现

(一)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涵盖的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从具体内容的角度来看主要涵盖对文本文学及历史文学的相关分析研究。[3]首先,就文本文学的分析研究来看,其主要方向是针对那些以文字记录形式所呈现出的文学内容。众所周知,古代文学得以广为流传主要依仗文字这个有效的工具,其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搭建起了重要桥梁。文本文学所涵盖的文本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古代文学的载体形式主要历经龟甲兽骨、青铜器、丝帛、竹简,直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才开始进入纸的时代,这也体现出了文学文本的记录方式和对信息量的传播方面日渐得以丰富、传播主体得以逐渐拓展的过程,如再加之新媒体环境,文本文学不管是传播主体还是信息量的传播上势必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其次,就文学历史的研究来看,主要是对文学发展产生影响的那些历史原因而开展的分析。随着历史环境的不断更迭,人们在精神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诉求。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推动了学术思想的进步,对于文学发展及科技进步的交流总结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部《诗经》更是占据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唐代国土的统一使得文学得以繁荣发展,唐代文人更是实现了将南北朝文学得以“各去所短,各其所长”。与此同时,还涌现了如杜甫、李白等众多优秀的诗人。宋朝从文学发展历程上看处于十分特殊的位置,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就是处在中国文学由雅逐渐转变为俗的时期。而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加之统治者对思想的禁锢,文学作品都极具创造性及隐喻性。同时,清代文学为我国古代文学做出了一个较为光辉的总结。综上所述,要想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结合当下的历史背景,这同新媒体语境下开展的文学研究不谋而合。从文学作品的形式及风格上的变化,就可看出当下社会历史环境中人们对于精神上的需求。文学研究应该以历史因素作为基础,将作品所折射出的文化思想及文学精神进行发掘并予以把握。

(二)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价值体现。1.新媒体语境下对中国古代文学开展研究极具理论研究价值首先,古代文学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简明扼要、言近旨远等特点,通过对古代文学写作手法、修辞方式等予以深入的研究对于现代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4]古代文学中所运用的对偶、比拟等修辞方式在使文本篇幅得以相对精简的同时,也传达出了自身的真实情感,使文学内涵更为丰富。其次,古代文学在表达上来看极具风雅、温雅等特点,古代文学专门为辈分较高的人设定相应的尊称,对那些不便提及的事物也予以含蓄地描述。就这些雅致且极具含义的词汇进行分析研究,对有效完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是极为有帮助的。对新媒体语境来说,由于极具虚拟性,所以在语言表达上通常是直吐胸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思想共鸣及情感上的沟通。研究并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言近旨远的表达风格及风雅内敛的表述特点,对于新媒体语境的表达可起到极为有利的推动作用。2.就新媒体语境下对中国古代文学开展研究突显了深刻的现实价值首先,因为古人将自身所要表达的精神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表达。因此,通过古代文学作品便可对古人的精神思想予以真切的体会,同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起到卓有成效的启迪作用。如坚持不懈的开拓精神、乐善好施和乐于助人的交往之道及扶老携幼的伦理之道等,这同新媒体语境下倡导的文化精神再次不谋而合。其次,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媒介载体。从古代文学中对中华文化的相关记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渗透力、感染力及旺盛的生命力。[5]将古代文化精神及思想传统予以发扬光大,是新媒体语境下古代文学文化担当的关键体现。

四、新媒体语境下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文化担当的重要体现如今,随着文化氛围愈发理性与开放,仅借助传统媒体显然已无法就古代文学研究发展需求予以满足,基于此,应与时俱进,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东风来就我国古代传统文学文化的精粹予以发扬光大。新媒体是文化与技术完美融合的体现,并且随着其不断地发展,古代文学势必会呈现出崭新的传播形式。与此同时,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所具有的责任与使命也会给新媒体技术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总体来说,新媒体语境和中国古代文学不管是从发展特点上还是最终目标上均有着相融通的地方。在新媒体语境下就中国古代文学予以深入研究,可以卓有成效地体现出文化担当、使所传递出的信息更具文化自信,进而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一)在社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所体现的文化担当。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发展进步,大众的喜爱度也将影响着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6]也就是说,舆论会给经由海量信息所提取凝结而出的文化及其内在所具有的社会精神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在社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对于文学大众有了多元化的选择权利。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来获悉读者的个体阅读偏好方面的表现,文学作品可以利用网络这个载体来发表传播,网络也可通过大数据来获悉读者既往的喜爱度、过去对哪些作品持高阅读量及高转发量,进而投其所好推送其所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而后通过读者浏览时间的长短或给出的评价来进一步了解并把握每名读者对文学的个性化偏好。另一方面,则是在文学产业化上的表现,古代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源远流长是具有偶然随机性的,而当代文学作品的盛行则需依仗产业化趋势,不仅需要就文本内容秉持高质量的产出,而且还要结合专业化的营销宣传手段。所以,在社会日趋市场化的形势下开展新媒体语境下的古代文学研究,不仅要与社会潮流步伐相一致,并承担起对舆论导向有效把控的责任,而且还应建立在对大众的心理予以掌握、社会的需求予以了解的基础上,找寻到既符合社会发展又满足大众喜好的契合点。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来说,新媒体语境为其拓展出了新的思路。古代文学研究从内容上可以有多种选择:可根据大数据所提供的时下大众所关注的焦点予以研究;也可结合新媒体所具有的超文本优势,借助视频、声像等形式来对古代文学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并予以推广,吸引到更多读者的关注。

(二)在学术革新方面表现出的文化担当。在新媒体语境下其所具有的超文本特点,为创造新词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之新媒体语境具有跨越时空性,因此,使得此类新词语以较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并且传播的覆盖范围不再受群体等的束缚。在新媒体语境下诞生的部分新词语完美地呈现出中国文学构词造句的特质,当下有些人还巧妙地将古代诗词中遣词造句的手法运用到时下的语境中,比如可以用“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家有千金,行止由心”来表达。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革新方面新媒体语境也为其拓展出了新的思路。一方面,在新媒体语境下古代文学研究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在对文学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着重参考相应的历史事件中所展现出的人文精神,以便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可对中国古代文学中所运用的修辞创作手法进行借鉴,将古代文学所运用的借代、顶真等修辞方法进行广泛推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语境下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学术革新时应避免出现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式的模仿及对词语过度缩减的情况。

(三)在隶属责任感方面体现出的文化担当。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新媒体语境还体现出了提升文化归属感及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担当。中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每个民族及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历史渊源,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才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在新媒体语境下对中国古代文学予以研究,对提炼其中的文学精神及梳理文学逻辑是极为有帮助的,进而使造就的文化精神不仅与当下中国国情相符合,而且还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承。通过将新媒体语境所具有的跨时空性及关联性加以有效运用,人们便可实现轻松收获海量资料,使文学研究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的同时,使研究成果更具实效性及可靠性。总之,新媒体语境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带来的便利不胜枚举,其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引导作用。

(四)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体现出的文化担当。中国古代文学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底蕴,其也寄托着世代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国家综合实力除了经济、科技、军事等体现出的硬实力外,思维观念、文化底蕴等精神文化方面展现出的实力同等重要。就新媒体来说,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搭建起有效的沟通平台,借助此平台便可轻而易举地进行相互交流,进而达成共识。

五、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5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随着教育的改革逐步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成为传承的关键渠道之一,但要真正实现良好的传承效果,让学生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实践中主动传承并不容易,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传承思维,积极去阅读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以提升对内部精神的体验,加强个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传承能力。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意义

(一)古代文学作品正向的思想体系可塑造健康人格。当下,每一位学子都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命运,关系着民族的前途,所以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树立优秀的人格是个人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一部分学生不具备完善的人格,在思想道德素质上有待提高,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众多对人格塑造、人生发展、社会进步的种种思考,其中不乏有社会价值走向、人生价值取向等现实问题的想法,庞大的思想体系至今都有着借鉴的价值,无论屈原忧国忧民的精神,还是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人士的爱国情怀都是通过文学作品而深刻地体现,这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所以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意义重大。

(二)古代文学作品丰富深厚的内容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都有所属时代的烙印。由于是无数先辈所创造出的智慧结晶,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部分则为我们深刻地呈现了各个时期丰富多彩的历史脉络。可以说古代文学作品如同穿越时空的阶梯,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祖先,直接与千百年前的大师畅聊,在接触历史的过程中会形成思考,潜移默化中树立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我国文化领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其精神博大、内容深厚、数量广阔,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对于学生而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可以更好地让自身拥有了解丰厚文化内容的机会,拓宽见识,从而有力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

(三)古代文学作品浓缩的民族精神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任何民族都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精神,一代又一代绵延,而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则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社会实践以及共同生活逐步生成的文化精华,它可以统一地体现出某一民族共同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千年的优秀文化则培育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而这种优秀的文化、深邃的精神都是依靠多种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从历史的长河绵延而来的古代文学作品类型丰富,如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其中不乏有爱国、强国、仁政、爱民等博大的思想内涵,这些内容对于教学育人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学生所接触到的都是利于国家发展、个人品质提升的内容。学习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并不只是单纯地认识其中的字词,所收获的是文化修养的提升、精神的共鸣。根本上来说,古代文学作品中熔铸着代代相传的民族灵魂,其中拥有着无穷尽的教育潜能,需要更多的后代去挖掘,在辩证的方法、历史的眼光支持下,教学的过程则可以体会到古代文学作品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四)古代文学作品多元的美学形式可陶冶情操。除了深厚的教育功能,古代文学作品同样有着强大的美育功能,其中所设置的课程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学的氛围。比如骈俪的辞赋、韵味十足的诗词、意境优美的散文、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等,它们都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文学之美。可以说,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能够充分满足个人对美的向往,其描写细致,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都以优美的语言展现,如同一幅幅历史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不同时代的景色,阅读的过程即是真善美的一种追求。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座美的神殿,《离骚》中的语言美、柳宗元散文中的自然之美、苏轼词中的意境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探究曹静美等,都可以让后代从中体味到先辈们的美学精神,而得以陶冶个人的情操,净化自我的心灵,在不断学习中让自己形成良好的审美价值取向,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路径

(一)结合实际需求精选教学资源,激发传承兴趣。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目标,精选教材资源,并进行科学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因为教学资源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实施教学的关键依据,同样也是组织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的一种理论保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合理地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吸收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量的积累下逐步实现质的升华。教师需要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资源的解读,包括各种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体裁。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题材中,需要将各个时期的创作主题和时代背景进行充分的连接,以引导学生强化对自身的历史体会;而在体裁上要引导学生明确各个文学作品的特征,包括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等作品,确定它们的表现形式,并详细划分年代。另外,除了基础的教学资源,还需要针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拓展。在我传统文化体系中,容纳了多种类型的思想精神、习俗文化以及信仰等,但教学中所构建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更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其他形态的思想体系仅是简单提及,学生真正涉猎的并不多。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较为单薄,而且也会造成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缺失。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择范围的拓展,包括思想体系、朝代选择等,使得学生能够多层次、多元化地接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此激发个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兴趣。而在书面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多种类型的交流活动、讲座等,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可以根植于学生心中。

(二)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深化传承思维。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指导方法将会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所以,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措施。首先,教师要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成积极的态度,对于这一领域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进行正确的处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其次,要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意识,教师需得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需要积极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对其有深层次的见解,在特定条件下还需要熟读成诵。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教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有了全面的体会,才可以将其中的成果进行传输,在此条件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最终实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专业能力,使得教学过程深得学生的信赖和喜爱,以此来深化学生的传承思维。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6

[关键词]文学课;课程思政;文化自信

一、推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价值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课程育人的重要性被不断强调。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专业课也要贯穿“立德树人”的大思政理念,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下,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中国优秀文化缺乏认同感,难以真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是教学改革中积极探讨的问题。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其践行、革新中华文化的理念与动力。与其他课程相比,古代文学的课程具有先天优势。其课程内容中蕴含了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道德元素,本身就承担着人文教育当然,古代文学课程也有一些先天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古代文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各个朝代的作家作品、文学理论、文学流派等纷繁复杂,体系庞大时代久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侧重知识传授,忽视道德引领与实践环节,这些都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如何进行相关教学模式改革,发挥其德育功能与现实服务功能,值得思考。本课题尝试以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为切入点,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尝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融入“大思政”理念,将文化与思政结合。

二、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途径与策略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坚定文化自信。古代文学课堂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阵地。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他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古代文学课程中就蕴含着大量优秀的文化精髓,其中包括优秀的内容文化、精神文化等,对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大量优秀的内容文化。举凡先秦散文、魏晋志怪志人小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期都有大量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名篇精读、经典诵读、观看文学纪录片等方式,增加经典文本在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感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领悟其中的义理哲思,提升其对优秀文化内容的亲近感与自豪感。另一方面,古代文学作品中还蕴含着大量优秀的精神文化,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导向价值。传统文化精神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自强进取为主的人文精神、以家国情怀为主的民族精神、以人文关爱为主的和谐精神”等等。我们熟悉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立德树人、见义勇为、不惧艰险等等,均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教师在讲解相关文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这些文化精神。当下,不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低,传统精神缺失。在古代文学课上加强文化教育,可提升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坚定其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多元文化冲击。

(二)挖掘道德因素,增强育人导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教师要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施行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第一,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引导其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古代文学内容时代久远,与大众审美也有一定距离与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成长所需挖掘材料,融汇古今,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讲《西游记》时,可从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出发,结合李天一案例、东西方人文思想等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与规范的关系。孙悟空经历了花果山称王、西行取经、成为斗战胜佛三个阶段,实现了从“魔”到“佛”的人生蜕变。之所以能从魔到佛,是因为他在经历如来、观音、唐僧等人的引导后,又经历了各种锤炼,一步步去除“心魔”,最终才修成正果。讲解时,也可以引入现实中的个案,引导学生认识个体“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他将自由分为三种,分别是天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从天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过程,是人不断锤炼自我,自觉克服人性堕落、扬弃社会异化,最终实现人性完善的过程。孙悟空经过锤炼,实现了天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转化。李天一则由于父母的教育和自身的原因,打着“自由”的幌子为所欲为,最终身陷囹圄。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体悟到,自由意味着自主,但并非为所欲为,而是需要深入认识自我,克服人性缺点,遵守正确的社会规范。只有这样,成长之路才不会走歪。第二,结合现代文化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很多现代文化精神成分,在讲解相关作家、作品时,可以结合世界局势、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让这些古代的思想重新“活”起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比如讲解《三国演义》时,可以把刘备的“仁君”形象与当下抗疫精神结合起来分析。根据疫情时各国的不同表现来探讨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引导学生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就功业,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推行“仁政”,坚持“民本”理念。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系列抗疫政策与举措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比如国家为患者买单、不放弃每一个患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折射出的是“以人为本”“集体主义”的文化内核,凝聚了人心。而一些西方国家却与此相反,比如施行“群体防疫”、优先救助年轻人放弃老年患者等,都令人心寒。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地把古代文学与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对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有深入性的认识,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其文化自信。总之,在课程讲授中,要优先倾向德育方面的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导向渗透在知识点中,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其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加强实践环节,推动知行合一。文化教育不能止步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荀子说:“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行之,明也。”实现“知行合一”,推动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目的。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发“第二课堂”,应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一,丰富课堂:开辟第二课堂辅助理论教学。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传授,教师还要注意丰富课堂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来辅助理论教学。可以结合不同主题开展不同活动,譬如经典诗文吟诵比赛、经典作品改编与展演、拍微视频、演情景剧、飞花令、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增强古代文学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和获得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内容进行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其学习和传承的积极性。譬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主题,让学生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小说、剧本、歌词、文案,还可以拍成短视频,设计文创产品,并进行课堂展示,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以李白诗歌为例,学生根据李白生平或诗歌改编的作品有小说、诗歌、话剧、散文、歌曲、短视频等;文创思路有文化衫、古风服装、书签、酒壶、文房四宝、李白主题酒馆、李白主题餐馆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豆瓣等平台;拍摄的短视频和创作的歌曲在抖音、头条、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视频平台。流行符号的添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自发进行深入性拓展阅读。第二,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相关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但不能止步于课堂。古代文学教师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与专业内容相关的赛事写作大赛、演讲比赛以及各新媒体平台组织的与国学相关的文案大赛、文化类短视频大赛等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来增强育人效果。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调研和文化实践,参与社会服务。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地方的古代文化名人、文化遗迹等进行社会调研;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实践,比如利用新媒体平台来传播地域文化,进行流量变现尝试。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的文化产业开发活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等。通过社会调研、文化实践等活动。当然,在加强实践的同时,也要进行课程评价机制改革,加大课堂活动与实践环节的占比,将其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提升其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7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内容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历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古代文学跨越时间长,涉猎面广,容易导致知识点分散,学生把握起来难度较大。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传统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师生互动有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无法平衡课程建设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因此,必须有效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根据教育部建设“新文科”计划,以“融合式教育”思想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学习过程,最终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立体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从而形成符合“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的混合式课程,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打下厚重的传统文化功底,同时具备创新创意思维,实现高阶思维能力。

一、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

1.课程群建设。从学生实际出发,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横向上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文论、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要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群体系。程千帆先生曾说:“要学好文学,一方面要注重文学理论,一方面要注重材料。文艺学能使我们看问题看得很深,文献学能使我们看问题很具体、很扎实。”中国古典文献学为中国古代文学提供文本支持,是学习古代文学的基础,是古代文学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此外,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还包括版本研究、目录研究、校勘研究及作家生平和作品年代的考证等,这些都以文献学为支撑。古代文论为古代文学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古代文学离不开古代文论对作品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识为正确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扫清障碍。中国文化概要课程的内容与古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朝代的文化背景是各阶段的文学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土壤,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在纵向上,在古代文学课程结束后设置相应选修课。坚持以作品为中心,以叙事、抒情为线索,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方向的选修课包括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等;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研究方向的选修课包括《诗经》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等。各门课程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1]

2.构建树状教学流程,优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构建树状教学流程。树状教学流程的最下端由基础知识层面、知识扩展层面、问题综述层面组成;中间部分由问题研讨层面和理论视角层面组成;最上端由综合创新层面组成。首先从抓基础知识入手,扩展知识层面,培养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综述能力,进而开展专题研讨,通过深刻的理论分析达到综合创新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首先,精选教材内容,重点介绍文学史各个时期的经典名家、名作,重点介绍各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其次,以文本为中心,紧紧围绕文学创作来阐释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于文学史知识的碎片化解读难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因此要突破过去那种按照时代顺序将一个个作家、作品简单排列在一起的模式,换之以纵观审通变,以横观较短长,按照历史的脉络如彩线串珠般将文学作品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能够针对所学的内容画出思维导图,从而搭建起课程本身的知识框架。再次,注重训练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解读。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启发式教学。如涉及唐传奇中侠义题材的小说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唐传奇中的侠客和《史记·游侠列传》及后世金庸小说中的侠客做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唐传奇中侠客的突出特点,进而分析其独特的社会背景,挖掘其内在的深层文化;讲《水浒传》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概括作者的女性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在讲《西游记》的时候,引导学生分析《西游记》和明代心学之间的关系,探讨《西游记》深刻的哲学意蕴。加强学生多角度评价作家、作品的训练,突破单一的固定标准化答案的模式,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情境为基点,以交互方式开展教学,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构造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所包含的美学、艺术、情感产生共鸣及思考。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始终伴随作者强烈的情感活动,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媒体教学方式,使之与课程内容完美契合,将画面、声音和影像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趣味性。如在讲解《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经典戏剧时,可以适当插入视频、音频,通过欣赏优美的昆曲,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了解了戏曲的艺术形式,同时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最后,加强课程思政的渗透,在具体知识的讲解中融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精神核心,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文化品格。[2]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教”向“学”转变,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加强课内外实训,通过写读书笔记、热点综述、学科论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创新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作品难、费时间、不好理解的问题;加强学生互动,消除“一言堂”的弊端,锻炼学生思维及表达能力;增加案例教学,避免平铺直叙。根据不同内容分别采用讲授、讨论、任务驱动及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方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对文学概况、文学思想、文学思潮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采用讲授法;对于诗词等短小作品的鉴赏分析采用讨论的方式;对于容易理解,不存在争议的内容,如作家生平与创作的关系等内容采用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明清文学部分的重要长篇小说的解读等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3]

4.加强实践环节。在实施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尤其注意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落实。如课内能力训练设计与实施、学年小论文的布置与检查、课外古典诗词创作比赛、古典小说创作比赛、经典诗歌诵读比赛等,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积极性。可结合一定学时的“翻转课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由选择,完成一项和课程相关的文创项目,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4]

二、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

1.建设平台,丰富资源。在超星学习通上建设三大模块,即教学资源模块、学习检测模块、师生互动模块,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三大模块资源。教学资源模块包括:基础教学资源,即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教学大纲等;课程视频教学资源,包括自主录制教学微课,以及知名院校本专业专家学者的精彩教学视频;学习检测模块,主要完善题库建设,满足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师生互动模块,通过学习讨论区的研讨和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学生即时交流,并选取难点重点在课上讲解。

2.讲练结合,在线答疑。组织课上和课后在线答疑,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设置作业、测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评和批阅,并对学生一对一解答,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指导,选取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在课上重点讲解。

3.课堂直播,情境教学。直播课堂有利于增强线上教学的情境感,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通过教师讲解、问题讨论、任务驱动,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保持课堂的生动性,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直播课的学习流程分为三个步骤:课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学习任务;课中,利用钉钉(腾讯课堂)直播,通过连麦或留言板留言的方式和学生互动,钉钉有直播数据一项,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考勤;课后,观看在线资源视频,包括钉钉上的直播课回放视频、讲课教师录制的微课、超星学习通上的名校视频、大学慕课中的优秀课程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完成作业,预习新课。

4.分组讨论,合作学习。首先,设置任务。根据教学目标布置任务,就下次课的上课内容提出问题,供学生课后学习找出答案。其次,分配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抽取一个问题,要求学生搜集材料,分工协作,每位同学都能参与,每组选出小组长,帮助组织、协调、监督组内成员的活动。再次,指导任务。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数据库、视频网站、学术网站搜集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发送给学生。最后,组织讨论。讨论要紧紧围绕教学任务展开,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进行效果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数据测量,跟踪指导。依托大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在线辅导,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精准施策,实现学习辅导方案的个性化与课堂讲授的普适性的有机融合。注重对学生过程性、表现性、发展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的考核。

三、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性

1.课程体系创新。构建进阶型的课程模块体系,从基础知识到高阶能力再到创新实践,凸显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连贯性与创新性。合理采用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突出智慧教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入课程,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内容设计实现了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专业特征,依据学生的学业需求、毕业要求和未来职场需要,科学选择与规划教学内容,理论课程以“综合化”的应用能力为导向设计,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文化品格,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

3.教学方法创新。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度拓展课堂教学互动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课程学习小组,以任务式驱动教学,建立课程学习分享机制,搭建课下的交流学习平台,完善分享资源、作业检查、学习报告、互动留言等板块。

4.注重过程性考核,强化学生混合式学习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坚持多方位评价、多主体评价、多模块评价;细化学生过程性学习环节的成绩评定,采取多点式的考核模式,侧重过程和能力考核;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终身学习模式;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模式,通过“闭环管理”,提高学生学习评价的科学性。

四、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灌输,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浓,参与度更高,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有富.程千帆先生是怎样指导研究生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8):12.

[2]王小舒.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两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6(8):58-59.

[3]马轶男.“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J].西部学刊,2020(3):101.

中国古代文学范文8

一、经典建构与文学进步的内外动因

中国古代文学有其特定的产生、传播环境,其发展、变化也有特定的内、外因。从文学发展、演变与经典建构的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主流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都有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这是社会政治的需要。文学,包括各种学术,也是社会政治思想的表现形态之一,与政治密切相关,甚至在某个时期是政治的附庸。因此,政治意识形态对经典建构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思想开放的时代,往往有利于经典的建构。相反,思想禁锢往往不利于经典的建构。在中国古代被官方以各种理由禁毁的书目中,既有糟粕性的,也有一些叛逆性的、与正统思想不一致的文学作品。古代官方为了适应当时的思想统治而钦定的作品,在今天看来既有许多糟粕性的东西,也有一些是非常重要的经典。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一些重要的文学典籍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成为经典。因此,即使是一些不符合当时正统思想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价值也会逐渐被读者认可接受,进而成为文学经典。第二,文化政策。一个时代的文化政策,就是一个时代思想的风向标,对文学观念、文学活动、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比如汉代把读经与文人仕途关联起来,体现儒家思想的著作便被当作经典而得到认可。为了统一经典,熹平石经的刊刻,对儒家经典的传播和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又如先秦以来官府实行的采诗制度,尤其是乐府机构的不断扩大,使得许多优秀的民间诗歌作品被保存下来,逐渐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再如唐代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并把“三史”作为科举考试的一科,从制度方面有力促进了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著作的广泛传播。唐代诗赋取士的文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前代诗歌、辞赋经典的学习,也推动了当代文学经典的形成。第三,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书写载体与形式的变化以及文学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也是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对文学传播具有重要影响,而文学传播又是文学经典形成的重要因素。由简帛到纸张,由手抄到雕版,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学的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明代由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套版印刷的兴起,给文学传播、文学评点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因而出现了大量的文学评点著作,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戏曲的经典作品大多有评点本,有些经典作品还不止一种评点。除书面形式传播外,还有口头形式的传播。有些作品还传播到域外,说明这些作品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经典建构与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学思潮的发展上。文学思潮是一个时代政治文化发展的体现,对经典的建构有促进作用。古代中国文学是在不断继承和革新中发展的。当然,每个时代的文学思潮都与当时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唐代韩愈、柳宗元掀起古文运动,举起了向先秦两汉散文学习的旗帜,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宋代。这场运动使得先秦两汉散文得到高度重视。古文家对《史记》《汉书》的推崇与学习也使他们自己的文学地位得以提升。宋代诗坛的江西诗派,以杜甫等人为榜样,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人员众多,影响广泛。明代由于文学复古运动的反复出现,前代许多文学家和文学经典被树为典范。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这一散文流派,把前代的散文经典如《左传》《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等作家的作品树为榜样,不仅在创作中学习,而且选编和评点这些作家的作品,这无疑巩固了前代经典著作、经典作家在散文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文学批评与经典建构

中国古代文学在自身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阅读者的鉴赏、评论,这其实也就是文学批评的过程。文学家作为创作者,也有自己的文学认识与文学批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说,一方面说明了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前代众多经典的学习,尤其是对经典内在精神和情感的学习。西晋左思《咏史》云“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三都赋序》云“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说明他在创作中学习过贾谊、司马相如和张衡的作品。古代小说中有许多模仿《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的作品,说明这些经典小说被作家广为认可和接受。古代诗歌中有大量的“拟体”“效体”,如《拟咏怀》《拟古诗十九首》《拟行路难》《效陶诗》等,甚至有些诗歌直接化用前代作品,这也说明被拟作品具有榜样的力量。古代作品还有大量的“续作”,如《续红楼梦》等,说明这些作品得到了文学家的普遍认可,这是经典影响史的重要体现。文学评论家对前代作家作品的意义阐释,是文学经典建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推进古代文学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必要途径。文学作品中隐藏着作者设置的“密码”,读者理解作品的过程就是解密的过程。评论家对经典作品的意义阐释,能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作家作品的思想感情。这类意义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古代文学理论在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发展至汉代,逐渐有了一定的思想体系,如这一时期的“美刺”说、“讽谏”说等。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等开启了较为系统的文学评论的先河。刘勰《文心雕龙》、锺嵘《诗品》是唐前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性著作,丰富了古代的文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且对后来的文学评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以后的文学理论,出现了诗话、词话、文话、赋话等多种形式。在诗文评传统进一步深入的同时,文学批评涉及的文体也在不断扩展。古代的一些赠序、题跋、书信、墓志铭等,也包含着丰富的理论思想以及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历代正史中的文学传论,对文学演变发展的评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基本勾勒出不同时代文学发展的线索。另外在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等史论著作中,也有许多关于作家作品的评论,值得重视。在古代还有独特的论诗绝句,以诗论诗,很有特色,或提出理论,或评价作品。二是文学点评。宋代形成评点风气,到明代达到鼎盛。点评是在原文本上的标记与评论,并形成一种新文本。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不同符号的“点”和各种形式的“评”,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是读者阅读的引导者。古代的评点著作众多,甚至一部作品有多种评点,如《史记》《杜工部诗集》《红楼梦》等经典著作的评点超数十家。一些古诗文选本,虽是作品精选,但往往也有评点。评点家对作品的评点,大到思想、感情、段落、起承转合,小到章法结构、辞藻、对仗、用典、音韵等,深入细致。三是文学赏析。文学赏析是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是进入文学审美、文学评论的前提。古代的评论鉴赏大多是感悟式的,也有较详细的分析。进入现代以后,系统的文学鉴赏之作陆续出现,唐诗、宋词等也都成为了人们赏析和学习的典范。在古代,一些名人的序言对作品也具有推介作用,尤其是一些文坛领袖、著名人物的序言、评价,往往影响读者的选择。在文学批评层面,还有一个特殊的阶层,就是古代的帝王。他们掌握着政治权力与话语,尤其是喜爱文学的帝王,往往对一些文学家及其作品有一定推崇。这种推崇,有些具有政治因素,如汉武帝对司马相如辞赋的赞赏、唐玄宗召李白入翰林等,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作家的影响,对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有促进作用。

三、文本保存方式与文学经典建构

中国古代文学自身存在一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需求与方式,同时,从经典文本保存的外部方式看,古代文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古代文学经典的建构,就在于经典文本的多样化保存,并为经典的传播和研究、学习和接受提供了多种途径。首先,是大量的文学总集。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历代编纂的各类作品总集众多,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学习、选择文学经典的基础文献,也对保存经典作品起了重要作用。其次,是作家个人的集子(别集),往往保存了作家创作的诗、词、文、赋等作品。有些别集是作家自己编纂的,有些别集是亲朋好友编纂的,而大部分作家的集子都是后人编纂的。再次,是大量的文学选本。由于古代作家、作品数量众多,一般人很难全部阅读,所以就有选择精品的选本出现。古代还有大量的类书,在分类介绍具体条目的同时,也收录或摘录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是文学选本的特殊形式。文学选本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传播范围往往更加广泛,历代的文学经典大多和选本有密切的关系。选本不只是选作品,也往往和注释、点评等结合在一起。虽然不同的选本有不同的选择标准,但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会被多个不同的选本选中,这体现了选编者共同的审美追求。一般而言,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的选本中出现的频率越高,说明该作品的影响力越大,生命力越强,越可能逐渐成为不朽的经典。与文学选本相关联的是文学教育。古代的文学教育对于经典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古代的文学教育是大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古代的文学教育途径与整个古代教育相一致,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文学教育的读本,经过不同层次、不同受众、不同范围的传播,人们会对它们进行经典化选择。一大批有价值的选本,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逐渐成为经典。因此,可以说,文学教育的过程就是经典形成的过程。文学教育离不开文学教材。近代以来大学的文学史教材,从林传甲《中国文学史》开始,对文学经典的选择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对经典还是有共同的认识。最后,古代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是文学经典化的特殊方式。改编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直接取材,一种是不断累加。文学作品的改编,有的改变了作品的文体形式,有的改变了作品主题,有的改变了作品结局,有的深化了作品思想,有的增强了艺术效果,等等,使得接受的群体进一步扩大。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史书对作家生平的记载和对作品的评价、收录、保存,对经典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学接受与经典建构

从中国古代文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实际来看,文学经典的建构始终与读者的参与紧密相连。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读者的认可与接受是经典形成的关键所在。作家(生产者)创作的作品(产品),只有被读者(消费者)消费和接受后,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文学消费的关键是阅读,只有被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才能进入接受的阶段,作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作家的品格、人格往往是读者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屈原高洁的人格被司马迁等人称为“与日月争光”,但班固认为屈原是露才扬己。尽管从历代文学评论来看,对作家作品都有不同的声音,但总体上说来,重要作家作品被“点击”的次数较多、频率较高,说明他们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读者对作家作品的接受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从东晋开始,经过漫长的时间,到宋代对他的接受才达到高潮,他的人品和诗文才被逐渐推到典范位置上,成为理想人格和理想诗美相统一的作家。当然,也有许多作家和作品在当时就被认可,如司马相如的作品即被汉武帝欣赏,作为天才诗人的李白,其作品经典地位的确立当在盛唐,至迟不过中唐,在宋代又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学接受也受民族心理的影响。中华民族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受此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面对现实、注重现实的民族性格,因此,在古代反映现实的作品往往更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与此相关的是,文学接受也受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有一些民族心理,如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名人崇拜等,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认同与接受。另外,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对不同民族乃至于异域的文学作品也能吸收接纳,并加以融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心态。文学接受,重要的是读者要进入文学作品所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在情感上能引起强烈共鸣。古代诗歌理论中所倡导的“性灵说”“神韵说”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强调这种境界,不只是形式上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启迪。如果说宋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主要强调作者如何作诗、作文,那么宋代以后的理论更多的是强调读者如何读诗、读文,注意引导读者的阅读,甚至在评点著作之前示以“读法”。被认可与接受的作家作品,往往被长期研究、大量阐释,乃至于成为一门学问,如诗经学、楚辞学、左传学、庄学、史记学、杜诗学、红学等。能成为“学”的著作或作品,无疑具有广泛的读者,能够超越时间、空间、阶层的限制,得到历代不同读者乃至世界各地读者的认可和接受,也就成为公认的文学经典。

五、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