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1
一、经营工作基本情况
1、各专业收入完成情况(表格)
专业
完成收入
同比
完成进度汇兑247.4235.24%特快142.5332%
包裹94.3250.97%函件58.650%集邮21.2657%
代办
合计
2、经营情况分析
上半年汇兑、特快、包裹、函件和集邮5项专业业务中,包裹、函件和集邮完成情况较好,已完成年度任务的一半。汇兑,特快两专业业务没能完成年度任务的一半,其主要原因一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本地经济遇到很大困难,汇兑,特快两专业业务量出现负增长;二是本地一些工厂的迁移和倒闭,减少了汇兑,特快两专业业务量。除上述二个主要原因外,我邮政营业部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我邮政营业部每个季度都制定业务劳动竞赛,但业务收入仍然下降,汇兑下降原因,主要是我们对企业目标客户这些宣传不到位;特快,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速递大客户,如工资企业;函件,除窗口销售外,我们没有开发商业信函客户;代办(移动号码卡)只开发几个小型批发客户,业绩不太乐观。
二、学习情况
1、我邮政营业部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们党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做好邮政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我们做好邮政工作。
2、在学习党的理论的同时
我邮政营业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开展岗位培训、岗位练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使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并实际运用到工作中去,为加快我邮政营业部的发展,作出每个人的贡献。
三、团队建设
我邮政营业部认识到要做好邮政工作,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提高员工对营业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我邮政营业部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管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业务技术知识学习。今年2月,我邮政营业部组织员工进行户外拓展培训,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工作毅力。我邮政营业部还开展员工的沟通活动,增强员工与员工,增强员工与营业部之间感情联络,使大家团结一致,共心同德把工作搞好。
四、存在的问题
2009年上半年,我邮政营业部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员工也出了很大的力,但总的工作业绩不够理想,除了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大气候外,我邮政营业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泛业务拓展能力,二是业务宣传不到位。这里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但总起来说,还是主观原因是首位的,缺乏干工作的积极性,没有从困难中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存在消极畏难情绪。
五、下半年的工作思路
1、树立信心,争取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任务
下半年,我邮政营业部要继续加强学习,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体员工的工作信心,争取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任务。我邮政营业部要继续开展每个季度的业务劳动竞赛,奖勤罚懒,争取下半年比上半年取得更好的业绩。下半年要加大业务拓展能力,扩大业务宣传,争取在这两方面做出新的成绩来。特别在速递、函件大客户拓展上要取得明显成效。
2、促进六大重点业务发展
下半年,我邮政营业部要促进储蓄余额、中秋月饼营销活动、祖国万岁明信片销售、新年贺卡、工资和自邮一族车管家等六大重点业务发展,使其成为我我邮政营业部下半年经济增长的亮点。
3、加强团队建设,创新工作方法
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2
上午好!首先感谢领导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也感谢同事们在前一轮推荐中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下面分两部分向大家汇报,一是今年的工作回顾,二是明年的工作思路(如果我被继续聘任的话)。
一、今年的工作回顾
1、业务量
基础项目处是今年刚合并成立的处室,共6人。根据院统计数据,今后1-11月份,我处完成的业务量占全院总量的1/3(包括合同额和资金到位数),与去年相比,业务量翻了一番。应该说,今年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这与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全处同志的辛勤工作、兄弟处室的配合、以及办公室、综合处、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业务方向
基础项目处已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业务,目前业务主要有三大块:热电、物流和社会发展类。经过近两年的开拓,在这三个领域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和知名度,得了到客户的信任,业务量不断增长。根据院发展定位,我处正逐步向规划、课题类业务方向努力。据院统计,我处今年规划、课题类业务比例比去年明显提高,数量占全院规划课题的45%,合同额占全院同类业务的40%。
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我们积极参与省计委的重大课题研究。特别是今年刘院长到任以后,延长了全院的业务链,使我们更有机会介入到委里的课题中。今年先后参与了环杭州湾重大基础设施研究、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研究、磁浮列车与高速轮轨比较研究等课题,有些正在进行当中。这些课题涉及面广、要求高,需要许多部门配合,协调工作有一定难度。通过参与这些课题,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的知识,锻炼了队伍,同时也感到了巨大压力。
3、团队建设
在处室队伍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我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智力服务型单位而言,“以人为本”的“本”字体现了三层含义:即“根本”、“资本”和“成本”。人是最根本的要素,我们是靠经营脑子来开展业务的,人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大部分成本也来自于人。新的基础项目处刚成立一年,在经过了磨合期的前提下,业务仍有了较快增长,这与全处同志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最难得的是我们处的同志工作的自觉性,特别是当任务重、时间紧时,大家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不用督促,不用提醒,平时晚上8、9点钟回去是常事,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全处每个人都表现很好。如柴处长,思维活跃,特别是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配合;范高工工作认真负责,主动热情;其它三位年轻同志都是研究生,工作积极。在此我对全处的同仁们的辛勤劳动和对我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我在处里跟大家交流时,特别是与新来的年轻同志谈心时常常讲,我们院是一个综合部门,要求每个人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素质不仅体现在业务能力上,更体现在“做人”上。人生无非“做人做事”两件事,要先做人后做事。特别是遇到事情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人的胸襟会变得宽广起来。
4、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我们在加强业务的同时,也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我跟同事们交流时常讲,在我们这样的单位,政治学习不全是假大空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做一些课题时,要讲宏观方向的把握。如果不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不掌握类似“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八个优势、八项举措”等战略,在写文章时就不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我在出差时注意到一个细节,处里的同志包里带着一本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小册子,因为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出差时晚上可以学一下。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处里同志对待政治学习的态度。
二、明年的工作思路
如果明年我被继续聘用,对全处明年的工作有以下三点打算:
1、在业务方向上,根据刘主任的十六字方针,结合全院的发展定位,以及明年“十一五”规划工作的展开,我处将加大区域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加强与各地计委的联系,争取在区域规划、特别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方面有新的拓展。
2、在工作业绩上,我将与全处的同志一起,继续加强业务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在今年的基础上,一如继往地辛勤工作,努力争取完成院制定的工作目标,并力争上游。
3、在团队建设上,继续团结一致,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努力建设一支团结、高效、和谐的优秀团队,让每个成员以规划院为荣,以基础项目处为荣。
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3
以下对我在xxxx年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1、团队管理
我的团队,以现在的表现和对我的关怀与安慰而让我感动。
测试人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以发现缺陷和保障质量为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公司并不规范的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程背景下,测试既要服从于现状、又不能安于现状。自xxxx年x月被正式提升为测试团队负责人之后,我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团队建设上,主要体现为团队成员的技术提升与培养、部门制度建设和文档标准建设、测试与开发的工作交互流程等。
在团队管理上逐渐尝试,本着先理后管的原则,将原本人心涣散的团队建设为一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高凝聚力团队。坦白的讲,因为自身管理经验的欠缺,这个摸索过程中我走了许多弯路,但结果却使我受益良多。是我的团队教会了我这些,让我初步懂得了什么是管理,让我明白管的是理而并非是人。如果事情难以理通,那么在此之上的管只能是强制的,仅仅在表象上完成事情而已。所以一定要先理清楚然后再管,这时其实已经不需要管了,因为已经理顺,大家都会去积极主动的执行。有理的同时,还要帮助整个团队去整理,给予团队每位成员必要的工作帮助,比如工作思路和工作资源。除此之外,还包括适当的日常沟通和思想引导,通过绩效考核、部门例会、部门培训、单人交谈和部门聚会等形式,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进行交流,实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性格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我能够在第一时间发觉团队成员的状态异常,并通过及时的交谈予以解决,同时也体现出了我的性格劣势。记得在一次例会结束后,我要求每位团队成员写出5条关于我的意见和建议,结果让我非常欣慰,这说明团队成员对我的信任,也期望我有所成长。我也会以此为戒,逐渐改进。
2、团队工作
对工作模式进行改进,在团队工作的执行模式上完全改变了之前测试人员归属项目组的不规范情况。统一测试管理平台增强了测试人员的沟通频度,促进了大家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帮助,并使得测试工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交互性测试。
综合xxxx年的测试结果,我至少为整个团队的表现打90分,可以说这一年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主要是指经历了八月调整之后的测试团队。最让人难忘的是xxxx年的八月、九月和十月期间,测试团队刚刚经历了八月末的人员调整,以3旧1新的4人阵容承担了原来7人的工作量,并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顺利的度过了团队调整期。面对这一充满压力的过程,我想,只有兔子在哪里的故事是让大家难以忘记的。
如今的测试团队有着完备的内部机制和运作方式,我们已经做好了相应准备,随时应对公司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调整。
3、个人工作
xxxx年xx月初,我已向郭总提交一份xxxx年xx月x日到xxxx年3月的工作总结,其中所描述的工作内容均为当时参与的arpt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自xxxx年x月开始,我与项目组全体成员参与了arpt奥运项目的投标文件编写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标书编写,但从自身来讲,我已经倾尽全部所能。
在标书编写结束后,除继续负责arpt软件的测试外,逐渐将工作重心向团队建设偏移。在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适当从事部分模块的测试工作。关于团队管理内容,之前已经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4.、总结
年终结束,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生改变,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自身优势与不足,包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必要能力,我也会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渐渐的总结和调整。
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团队;人才队伍;建设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港珠澳西岛项目部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中,大部分职工(尤以青年居多)面临着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加之外海孤岛作业的地域特殊性,都要求项目部积极探索、实践,提高员工的逆商、关心关爱帮助职工卸下思想包袱,以正面引导促进和谐团队建设,都是项目工会需要努力的方向。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港珠澳西岛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自2010年底成立以来,于2011年创下“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人工岛成岛奇迹,职工人数更由组建之初的二十余人扩展到七十余人(其中70%以上为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他们的思想动态将与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产生直接联系。
一、正视青年的逆反情绪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从最初的围护结构钢圆筒振沉到岛上岛壁结构作业、始终属于海上作业,施工可谓孤岛作业,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于职工的身心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加之项目部青年员工比例较大,他们的思想波动也较为明显,遇到挫折的抗压能力不够高、甚至存在逆反情绪,如:
1、对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
2、对工作环境的期望值较高、与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3、对人才培养与评优机制不看好,认为个人的成长空间受限。
4、对家庭存在愧疚感,认为工作中放弃了很多机会,丧失了很多生活乐趣。
面对这些直接影响青年职工思想甚至会降低其忠诚度的问题,工会组织应当如何发挥作用,结合组织特点和优势引导青年、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与荣辱观,是项目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唯有立足实际、客观分析,结合环境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才能有所改观。
二、强化青年的正面引导
通过创新工会组织的活动方式,进一步加强纽带与桥梁作用,换位思考、站在青年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提高员工的逆商、将管理工作中的正向引导转变为正能量,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青年人才的忠诚度、构建一支真正的和谐团队。
1、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以正面教育为主,强化青年对企业发展前景的正确认识,结合一航局一公司近7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低谷期的典型事例,让更多的青年职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利用QQ群共享、有奖答卷及观看电视片等形式,向职工宣贯公司的管理理念与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动态,通过全面的信息共享,让青年们对公司及市场前景的认知更加全面。项目部还通过座谈及交流等方式,深刻解读公司文件精神,通过正面引导让青年走出思想误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班子成员高度重视与职工的沟通,日常不仅以职工大会、建议箱及QQ交流平台等方式及时了解大家的心理诉求,还经常与青年员工谈心,了解其思想动态并予以解答、疏导,引导青年人放下包袱、安心工作。
2、做好青年的树优推优。在近年的施工企业管理中,人才的流失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项目团队;但面对越来越快捷的生产与生活节奏,诸如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等名言逐渐远离了现实,对于青年人才的甄选不可能只停留在等、靠的层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创新管理考评机制、通过考核与施压来促使人才脱颖而出。青年人对于实现个人价值与妄图改变生活现状的迫切感,无疑是符合他们的时代特点的,也正因如此工作中必须帮助青年树立工作成就感、进而融入项目发展大格局。通过优秀党员干部的评选、安全监督骨干的评选以及优秀职工的评选,每名青年都能认识到自身与他人间的差距。在青年的树优推优中,只有不断挖掘选拔方式、拓宽工作思路,才能促使青年人奋发图强、毛遂自荐;项目部通过劳动竞赛、文明创建、党员发展等渠道,在典型活动中发现人才、表彰人才,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机会,给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3、做好青年的对标提升。项目部根据公司级人才库信息,为新晋青年职工安排资深导师,以尽快促进他们的成长。在专家级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一大批青年骨干迅速成长起来,毕业一、两年的优秀技术人员都成长为技术主办,导师带徒促进青年成才效果显著。此外,项目部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在青年职工中树立标杆,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激励作用,使一大批青年人才都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青年骨干。同时高度重视对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的宣传教育,引导青年人“比、学、赶、帮、超”,通过学习先进典型使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学习、实践,尽快成为适应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工作考评中,青年人居多的总工办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更有若干职工获评先进个人荣誉,不仅体现了团队建设成果、更掀起了青年职工的学习对标热潮,营造了良好的创优氛围。
三、推动团队的和谐建设
1、多元发展促和谐。岛隧工程的政治意义与社会影响度注定了这是一个磨砺人、锻炼人的工程,项目部也以此为媒介、加强对青年的培养及团队的建设。工作中项目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三金一创及劳动竞赛等活动,为项目部员工展示才干、交流研讨、互助相帮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向青年职工压担子,勉励他们扎根一线干事创业、攻坚克难挑起重担,敢于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接受磨练,促使自身早日成才。此外,项目部积极为青年员工提供学习信息、鼓励他们接受再教育,目前已有10人次就读在职研究生。
2、以人为本促和谐。通过关心青年生活、了解其心理诉求,从青年人最现实且迫切的愿望入手,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尽最大可能解决青年发展中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如每周组织聚餐及运动、定期慰问海上职工、节假日组织文娱活动、建设岛上职工之家、开辟娱乐阅读空间及以“反探亲”拉近职工、家属及项目部三者间的距离等等,都设身处地的为青年员工发展提供了平台,更达到了缓解压力、丰富生活的效果,促进了青年团队的健康成长。
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导师型 教学团队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83-02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学团队建设,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学团队建设仅仅是以专业建设为平台,通过培育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来提高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而没有从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和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去考虑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改革也只流于面上。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各校也开始广泛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实践时间短,理论研究也不很充分,有关教学团队的建设和考核管理制度相对也比较滞后,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没有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建设胜任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团队,在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能力与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建立“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目前,教育界普遍推崇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就是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等职业活动去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的问题,在体验与反思的过程中,获得完成职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然而,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者,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专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全面的教师组织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团队的能力和特征决定着教学与改革的成效;教学团队知识结构不合理、“双师”结构特征不明显、实践能力较弱、研究水平不理想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通过建立“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一)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专业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专业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了“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广西教育厅《关于实施广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强调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加强“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高职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强调内涵建设的发展时期,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导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既满足了教学改革的需要,也顺应了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有利于专业建设与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教学与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能团结带动一班人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专业带头人组建“导师型”教学团队,组织和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策划和开展专业教学,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使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将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专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三)有利于实施教学改革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要以工作过程引导理论教学,通过行为引导的方式使相关的理论与技能融会贯通。然而,部分教师只顾单一课程的教学,缺乏团队协调沟通,造成教学的重复或前后不连贯,整个专业教学彼此脱离不成系统。再则,教学团队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不相匹配,大部分教师理论教学水平高却对实践教学无从开展,导致教学中出现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调内涵建设的重要时期,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绩效的“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探索由“导师型”教学团队负责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施专业课程模块化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一贯制的教学组织模式,对于课程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基本思路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在长期接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逐渐影响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在专业课程系统化而相互衔接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素质。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说明导师制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优势。但是,由于教师资源、资金、学生人数众多的限制,学业上主要是由任课教师大课堂讲课,高职院校导师制很难有效的运转起来。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借鉴研究生教育教学制度,建立“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由专业导师及其教学团队负责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和“师徒”关系,便于教师全程跟踪专业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一线贯穿,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
三、建设“导师型”教学团队的途径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和培训团队教师;通过传、帮、带工作,帮助团队的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围绕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全面带动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如下。
(一)以教学改革为目的建设“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以基于工作过程、适应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开展为目标,建设“导师型”专业教学团队,以团队协作、项目驱动的方式开发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帮助青年教师实践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团队的教改能力和科研素质;通过集中培训、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和提高,使专业教学团队能够胜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学生在整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得到该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指导,避免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对专业知识理解的不同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另外,高职学生思想活跃、自制力欠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难于管理;通过长期的接触,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与学生容易熟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方便管理、沟通与引导。
(二)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双师型”教师
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需要将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融为一体,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糅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系统地学习专业技能。要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就必须具有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相应的专业教学团队,使教学团队的人员组成、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科研技术、协作精神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教学方法相适应;并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开发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者称教学工厂,带领中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训练出一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训设备完全匹配,需要配套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材,特别是需要教学团队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能力。借鉴项目化教学成功的经验,组织教学团队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科研立项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研究专业核心能力,从具体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建设和开发一体化课程及其教学资源,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贯穿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课程建设等项目的完成,除为课程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外,还培养能够全程协作完成专业一体化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师型”教学团队,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成功的经验并带动其他团队教师共同提高。
团队建设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中药学教学团队;质量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a)-0167-02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CM teaching team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us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ese material medicine as example
LI Wei1 WANG Zi2 ZHANG Jing1 BAO Haiying1
1.College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in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118, China;
2.College of Developmen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600, China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project in universities, is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explore teaching resource. In addition, it can drive combination of old, mid-age and young teachers for teaching work, and enhance cultivation of young teachers. Increase of teaching quality is another function of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discussing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CM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CM teaching team; Quality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2007年初,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意见》,“教学团队建设”被作为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1-3]。高等院校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促进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已有3年。吉林农业大学“中药学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被评为首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多年的团队建设实践中,作者深深的认识到,团队建设离不开多年的专业积累、良好的学缘结构、合理的梯队层次、深厚的专业文化内涵。本文就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进行总结,进一步提升本团队和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
1 深入挖掘学科内涵,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学专业是于1998年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把原药用植物专业调整为中药学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属首创专业,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学科。团队建设的基础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药用植物专业。在原有特色基础上,外延有所扩大,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弥补了原“药用植物专业”的局限性,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药用植物与利用、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中药生物技术的研究、中药炮制的研究,而且还能从事中药制药研究、中药药理与应用研究及中药新制剂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以药用植物、药用菌物、药用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药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团队根据农业院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及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深入挖掘学科内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制订了明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领域中从事中药制药高级技术与生产管理型人才;培养药品质量控制、检验和安全用药的药师型人才;培养医药经营管理型人才;培养中药学基础研究与中药新药开发应用的高级研究型人才。
团队建设依托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团队带头人负责制订团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制订团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各课组(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各课组长负责制订本组的建设内容和发展规划,本组团队成员的学习、交流及讨论等日常工作;团队成员个人完成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团队建设,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学术创新能力的教学队伍。
2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团队建设的长远发展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够确保团队建设的长远发展[4-5]。团队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水平,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其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专业交叉明显,老中青相结合,在教学和科研上体现了传帮代。
团队组建以来,一直坚持“人才立足,师资第一”的建设理念,确立了“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到目前为止,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团队积极改善师资结构,努力形成合理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从2004年开始,团队接收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对具有硕士学位继续深造的教师,团队鼓励到知名院校攻读博士学位;近3年来,团队接收毕业生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外校毕业生比例高达85%以上;再者,团队以专业建设为契机,强化学科建设,构建不同师资队伍培养体系,鼓励骨干教师积极争取省部级教改课题,促使年轻教师在校级教改课题立项,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团队中的专任教师的授课水准。团队新近教师,不受学历和年龄限制,授课前均需接受省教育厅组织的岗前培训和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正式上岗授课。多年来,团队一直探索双语教学,将重点放在教师的外语培训与继续教育上。每年组织团队教师到国内相关研究机构、 重点大学进修学习。
通过上述措施,使团队师资队伍不断强化,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
3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并重,体现农业院校团队建设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基本规格及人才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农业院校“中药学”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团队建设的又一重要内容[3-7]。
吉林农业大学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首创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最初药用植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随着中医药学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结合农业院校优势与特色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现已形成了较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科学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创办50多年来,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已在国内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团队及时掌握毕业生反馈回来的信息,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使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践。此外,传统的中药学高等教育以四年学制本科为主,专业教学计划侧重于活性物质化学分离,加工炮制,制剂分析及配伍应用,对中药采收,种植(养殖)非常欠缺。团队结合农业院校课程开设的先决条件,在前期基础课程中,融入了《农业气象学》、《土壤学》、《遗传学》、《植物与植物生理》等农业院校课程强化中药种植(养殖)的重要性,在课程后期继而开设《药用植物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育种》、《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上述课程的开设体现了农业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的优势,从而构建出完整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团队一直完善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开设公共课、基础课同时,增设一些服务于专业课,且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如药用植物学、药用菌物学、药用动物学)以及有关生命科学的课程(如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继而完成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的教学,这能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具有前沿的生命科学知识,与丰富的中医药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相融合,团队的课程体系能够给予本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中医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选修课程辅助专业课程设置,团队尝试开设“中药养生与食疗”、“中药药膳”、“药用植物高产理论”、“中药安全生产”等选修课程,形成了完备的教学课程体系。围绕中药种植(养殖)、研究与生产、开发与利用,将新近的研究成果补充道选修课、讲座课。最后,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材建设,近年来专业教师主编了《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等3部“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更加提高了中药学教学团队在国内的影响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实现了《中药学》省级精品课,《中药鉴定学》省级优秀课,《中药制剂分析》校级优秀课。
4 着力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复合型人才。首先,通过入学专业教育及基础课理论教学,强化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技能打好基础。其次,强化专业基础课技能培训,团队担任的重要专业课程,如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及中药药理学等,通过改进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课实验技能,最终采取过筛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再者,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通过药用植物分类实习、中药鉴定与中药学实习、中药炮制学实习、中药药剂学实习及中药药理学的综合性实验等,不断强化学生识别药材、加工药材、中药制药与开发等能力。本团队培养的毕业生生能够熟练掌握近300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鉴别特征和功效,学生头脑中对重点的药材形成了从资源、栽培、采收、加工炮制、鉴别、功效、药理作用到制剂完整的立体的知识体系。最后,专业课实验教学中设置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对复习、巩固和灵活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团队结合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及早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综上所述,多年来,“中药学教学团队”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以期为农业院校开展药学团队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11):10-12.
[2] 汪维伟,王亚平.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 9(6):774-776.
[3] 翟华强,张冰,闫永红,等.国家级中药学教学团队运行机制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78-879.
[4] 李玉梅.高校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166-167.
[5] 李晓菁,刘小丹,李卫东.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改革[J].药学教育,2011,27(4):10-13.
[6] 薛俊,刘会,林志东,等.注重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药学教育论坛,2010,12(3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