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例6篇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文1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 biological industry, and defined research team collaborative eco-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cond, it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metrics as following: ①Completion efficient of the project;②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esults; ③The contribution forc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④The degree of enh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⑤Teamwork cooperation satisfaction; ⑥ Reasonable use of funds, etc. Third, a systematic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research team was presented. Finally, it proposed some problems that are worthy to study in later,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then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major bio-industry in Yunnan.

关键词:创新型科研团队;团队协同生态效能;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

Key words: innov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collaborative eco-efficiency of tea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08-02

0引言

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在生物质能源、生物药、特色野生蔬菜、花卉园艺、反季节特色农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由于云南地处边疆,生物产业科研人员受其特有文化背景的影响,科技创新效能总体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①个体对科研与科技创新的认知匹配性不佳;②个体的科研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③科研团队的异质性知识交互不畅;④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协同程度低,不能够有效开展联合攻关等。云南特有资源优势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使云南经济发展速度受阻。如何提升云南生物产业的科技创新效能成为促进云南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科研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同知识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团队形式聚在一起,通过发挥各自的智慧、相互协作,最终产生的协同效应才能有助于科技创新的实现。目前与团队协同效能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团队效能、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协同理论与协同技术等方面展开。团队效能方面,Henna的研究表明,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协同模式、设计目标的分享程度、设计过程的控制和个人对资源的利用情况等影响成果数量(服装设计数量)[1]。有学者基于“Input-Process- Output”模型针对医疗行业,研究团队结构特征、团队过程(社会情感行为)和团队效能(任务绩效、协作满意度、会议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团队过程在团队结构特征与满意度之间起到完全调节作用,但在团队结构特征与绩效之间只起到部分调节作用[2]。Federico提出了一个通过团队激励设计提高团队有效性的理论模型,指出针对团队成员采用不同的薪酬分配方式可以提高团队效能[3]。团队绩效方面,Margaret认为通过提升团队成员的决策、情景意识及沟通技能可以改进团队绩效[4]。曹科岩、龙君伟基于研究与开发团队、工程技术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的实证研究表明,团队共享心智模式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对团队绩效产生影响[5]。协同理论与协同技术方面,Tian提出按小组成员的能力及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来分配任务和资源,可以提高协同效率[6]。Liang Ying-Hu等基于商业资源共享程度和虚拟的商业集体技术提出了网络制造的应用平台网格结构,该平台被应用于一个大型电子制造公司,提高了公司的协同效率[7]。Tanja等以计算机协同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知识意识工具可以提高团队协同效率[8]。

分析国内外文献可知,目前有关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在研究团队绩效或团队效能影响因素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衡量团队绩效和团队效能时,大多采用项目产品生产的主观衡量指标或直接打分,对态度和行为产出考虑不多,而且很少考虑诸如能力提升度、对科技创新的贡献力、未来合作意愿、团队未来生存力等递延性的指标。如何增强团队效能或团队绩效的措施尚不多见等;要实现云南重大生物产业的高效科技创新,首先必须弄清楚“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测度、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然而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以云南生物产业科研团队为对象,重点探讨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内涵及体系架构。

1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内涵

1.1 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定义效能是效率与绩效的延伸,强调行为目的和手段的正确性、过程的高效性和结果的有效性。科技创新离不开科学研究活动,生物产业科学研究活动不但要有效率,更要有效能,即不但要求科研团队具备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探索有效科学手段正确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任何生态体必须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物质能量不断进化,才能有效发挥其存在的生态效能。根据这一观点,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也应该具有“生态”效应,即团队协同生态效能。

本研究将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定义为:为既定的科研目标,一群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科研人员,通过分享各自的隐性知识,在和谐的科研环境中相互协作共同提升,在对科技创新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团队成员各自的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的一种科研效能,即团队科研能力高效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的发展态势。

1.2 生物产业科研团队协同工作的特征“大科学”时代,学科间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综合性日渐明显,科学研究活动的集体性、开放性日益凸显,以团队协同形式开展的科研活动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一种新方式。生物产业的科学研究呈现出由单一学科、单一部门走向多学科、综合化、多部门联合攻关、多学科不断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的发展态势;比如,在研究适宜云南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多样性最佳套种模式,就需要农业机械、作物栽培、植物病理、运筹与优化等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团队协同的形式反复沟通、协调,才能够研究出“作物高产、少病虫害、高效机械化耕作”等最优配置的最佳套种模式,进一步促进云南的粮食安全。在这种新方式下,生物产业科研团队协同科研工作的特征表现为:

1.2.1 知识是基本的生产工具,且具有动态性(个人对新知识不断学习、吸收和转化)、异质性(学科领域的差异使团队成员对异质性知识有很高的互惠式依赖)和集成性(团队显性知识的有效交互和隐性知识有效转化产生的集成效应);

1.2.2 工作方式以协同为主,科技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日趋复杂,需要多学科领域的异质性知识不断交叉、相互渗透;

1.2.3 科研目标具有挑战性、成果具有不确定性;

1.2.4 科研工作过程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和认知匹配性等。动态性表现为:研究对象不固定(可能是生物产业中的各种问题)、团队成员构成不稳定(根据需要,随时需要补充不同学科领域的异质性知识人员)、求解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多样化、工作过程非程序化及结果不确定等;协同性表现为:对科学问题感知、求解方法、工作模式等的协同,具体包括团队成员的思维协同、行为协同、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协同、人脉资源和网络资源协同等;认知匹配性表现为:团队成员对科研目标、科研结果预期、知识共享与利益分配机制、协同工作模式、异质性知识交互模式等的认知协调。

1.3 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度量方法按照国家对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云南生物产业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也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其含义有二:第一,科研团队协同研发能力的可持续性;第二,生物产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即团队协同科研能力及生物产业创新的高效良性循环态势,为此,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高应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项目完成效率较高;②成果数量多、质量好;③对科技创新的持续贡献力大;④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升度明显(或者团队未来生存力强)⑤团队协作满意度高(或者未来合作意愿强烈);⑥完成项目的经费使用较合理;根据这些体现形式提出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度量指标如表1所示。

只用上述的任何一项或几项指标都不能全面的衡量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只有将上述各指标按照一定的权重组合,才能全面衡量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

2科研团队良性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

科研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要使科技创新具有可持续性,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也应具备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需要从人才构成方式、认知协调能力、团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科研素养、学历层次等方面来考察,因此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能科研团队应符合图1所示的体系架构才可能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3总结

到目前为止,有关团队协同科研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多,对团队协同工作中的递延性指标关注得不够。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分析生物产业科研团队协同科研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定义了团队协同生态效能,并提出了相应的度量指标;同时提出科研团队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体系。为寻求提升科研团队良性可持续研发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云南重大生物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本课题下一步要研究的几个问题:①开发“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测度工具;②构建“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③探索影响“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关键因素;④探明各种因素对“科研团队协同生态效能”的影响机理。

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科研管理部门制定团队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有效整合异质性知识资源、深度挖掘团队协作潜能、促进云南重大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Henna Lahti, Kai Hakkarainen. Collaboration patterns i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designing [J]. Design Studies,2004,25(4):351-371.

[2]Mei-Ling Wang,Wan-Yu Chen,Yen-Yu Lin, Bi-Fen Hsu.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cross-functional teams in hospitals: Testing the I-P-O model [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

[3]Federico Aime, Christopher J.Meyer, Stephen E.Humphrey. Legitimacy of team rewards: Analyzing legitimacy as a condition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m incentive design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0, (63): 60-66.

[4]Margaret T.Crichton. Improving team effectiveness using tactical decision games [J]. Safety Science, 2009 (47): 330-336.

[5]曹科岩,龙君伟.团队共享心智模式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2009,30(5):155-160.

[6]Tian, Feng , Li, Renhou , etc.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works based on timed colored Petrinet[J].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3, 37(6):560-56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食品营销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59-02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建设,提升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是一种集体的意识,是高绩效的团队中的灵魂,只有提升团队意识,才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因此本人在《食品营销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子项目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教学在营销中的重要性

项目驱动教学法最初应用于教学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职业教育,呈现形式是以项目为引导,教师课前将任务单下达给同学们;学习方式采取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的方式;项目的选取以工作过程依据,再由老师将所学知识设计到一个或多个教学项目中,学生接受任务后,通过查找资料并对工作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以实现知识传授和技能的掌握[1]。

“团队”的概念是由美国斯蒂芬・罗宾斯于1994年首次提出,在随后的时间里,“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而团队学习又称“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David.Koonts倡导并实施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重点强调教学活动中的团队的合作与借鉴,通过团队的分工合作、营造开放的平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团队合作学习把竞争由个人转化为小组,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模式,鼓舞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全局意识[2]。两者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体现了现代教学所倡导的“以项目为引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在《食品营销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食品营销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际工作岗位,根据工作的任务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根据调研,与食品营销相关的工作岗位主要有市场调研、产品企划、产品销售和营销渠道设计与维护等4个主要岗位,根据这四个主要岗位,产生12个具体的学习项目,项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的学习项目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巧妙的将各知识点设计在任务中,通过做任务鼓励学生去探索、学习,并随着任务的完成提高学生技能,任务的设计应尽可能贴近工作岗位或学生未来的职业,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项目的实施由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完成,所以组建团队尤为重要。

在第一堂课,构建学习型小组,每组成员为4-6人,每组设队长、纪律长、学习长、卫生长等职务,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形成团队的名称,团队口号,团队歌曲,打造团队品牌。在此后的教学中,采用队长负责制,队长负责组织团队活动,分配学习任务,提交并汇报团队学习成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的创设合作情境,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合作,在合作中完成学习目标,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课堂的主流是团队的合作,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自主分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的身份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在项目完成后,教师应及时作出总结与评价,此外,在考核中也应加大对团队的考核,学生成绩的获得分两部分,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团队的成绩取决于平时做的一个个项目,由教师依据团队自主协作学习时的总体表现和提交或者汇报的情况综合评定,团队成员个人成绩由队长依据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每个人对团队的贡献来综合评定。

三、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效果评价及意义分析

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在《食品营销技术》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氛围和能力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1.以学生为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的教学改革后,在教学中,以项目为主线,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项目中,学生是在做一个个项目中学习,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团队的协作来完成,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更是团队行为,每位同学都担负着对团队和他人的责任,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此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的发言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与此同时,团队成员间大家共同构成相互信任并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比个体学习更有利的教学格局。

2.强调整体,有利于培养团队竞争与协作意识。团队竞争与协作精神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多数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不但注意个体素质,更是注重团队竞争与协作素养。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的教学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团队成员自行分工,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团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各团队之间形成既相互借鉴又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在团队合作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各自团队的成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团队凝聚力在团队的竞争与协作中得到增强。

3.激发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学生问题讨论的延伸程度明显增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潜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有效的激活,能够碰撞出超乎课堂本身的更有价值的新观点和新见解。

4.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然而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团队成员之间交流讨论,相互启发,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

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注重营造团队协作与竞争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该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并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文3

团队精神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团队和一般群体不同,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团队成员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之外,同时具有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不等同于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要求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或价值观,而且需要信赖,需要适度的引导和协调,需要正确而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传递和灌输。团队精神强调的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的合作态度,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成员自觉地认同肩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目标共同奉献。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建设离不开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创新力、凝聚力的培养,一个成功高效的团队成员首先是组织中的一员,然后才是团队的一分子。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油田企业体制改革深化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工作不能简单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模式,必须有新的探索、新的突破。时代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管理体制,能否培养出既有丰富知识,又有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我们工作成绩和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标准之一。为此,在日常管理和安全生产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二、提高团队精神的认识

第一,在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团队成员把团队当成“家”,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奋斗。团队成员极具团队荣誉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团队与其成员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共存共荣。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员工的团队精神培养,培养员工忠于祖国,以忠立德,忠于长庆,忠于石油事业。

第二,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团队成员彼此间利益共享,相互宽容,彼此信任。在工作上互相协作,在生活上彼此关怀。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凝聚力强,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

第三,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全心投入。团队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成员参与管理、决策。团队成员在处理团队事物时尽职尽责,充满活力,洋溢热情。工作中,要使员工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观念。要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号召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同遵循企业理念,从而发挥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团队精神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将趋向集团化,而不再是分散的方式。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而是要与人交流与合作。从发展的观念看,没有形成团队协作,不可能获得成功。

企业员工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精诚团结,善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工作,发展事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善于与人合作,到头来只能是走更多的弯路,影响事业的发展。

油田企业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就要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合作精神,逐步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改变单纯的个人奋斗、追求自我价值行为。将自己融入团队之中,变“单干”为“群干”。在长期的与人协作、配合工作中,增强合作能力。拥有理解他人、包容他人胸怀。在实现团队利益的过程中,展现出自我价值。

长庆油田走过的是“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三十五年,是敢于创新、不倦追求取得丰厚佳绩的三十五年。今后,长庆油田将继续承担中国石油战略接替的重任,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为了早日实现新跨越,必须执着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崇高使命,做到善于创新,善于开拓;切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悟性思考,理性实践;要戒骄戒躁,稳步前进。

四、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职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要将团队精神渗透到日常工作中,使所有职工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我们采油作业区是个以原油生产经营为中心任务的单位,工作性质要求职工具有团结协作素质,所以说培养团队精神是有良好的基础的。因为不论是设备检修还是故障排除,都要求大家统一行动,配合完成作业。特别是在新井抢投、管线处理工作中,人员指挥调集、工具配备清理、人员装备到达现场、配合施工等更是体现出各部门、各班站的协调工作能力。QC小组活动开展也是团队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一个项目的开发、研究、制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凝聚集体的智慧,最后才能实现目标。不光在生产上强调团队精神,其实在工作之外也能体现团队精神。每年工会举行的篮球、乒乓球比赛,都能体现出团队精神。场上队员无论比赛结果如何,没上场的队员都为之助威,鼓励支持,做好后勤供应。应该说,团队成员取得成绩时,可得到承认和肯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也能从集体中获得帮助和安慰。

五、作业区团队精神的现状

团队精神对于一线班站、单井点尤其重要。一线班站、单井点长年驻守野外,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作量较大,野外作业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大家相互提醒安全事项,共同完成每一项任务。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校科研团队 团队效能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高校科研团队已成为高校科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重要的组织载体。但是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团队作用的发挥,如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认同度不高,其行为不能充分嵌入团队;团队中缺乏既具有学术权威又善于组织协调和沟通的学术带头人,其能力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团队成员缺乏有效沟通,协作性较差;团队制度规范不尽健全和完善,团队共享文化薄弱。这些问题都是团队管理实践中重要的问题,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整合高校科研团队分散的科研力量,切实提升团队效能,是当前科研团队管理的重要命题。

一、高校科研团队效能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团队效能有不同的界定。Hackman(1987)和Sundstrom(1990) 等人认为团队效能是指团队实现预定目标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群体生产的产量、群体对其成员的影响、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以便将来有效地工作三个方面。戚振江、王端旭(2003)将与团队情境相关的多方面结果均作为团队效能,并把团队效能划分为业绩效能、态度和行为结果三个指标。Tjosvold,Poon&Yu(2005)认为,团队效能是团队能有效地为其顾客服务的程度,包括团队绩效、成员态度与行为三大方面。另外,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团队效能由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方面共同构成。在以上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团队效能是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而实现的实际结果,包括两个方面:1.任务效能:指团队成员的业绩产出,可用取得的科研成果、任务完成情况、质量、效率等来衡量;2.周边效能:指促进团队完成科研目标的行为活动,包括团队人际关系、帮助他人有效地完成工作、继续留在团队的意愿等。

二、高校科研团队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团队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其中,最基础、最具影响力的是McGrath(1964)提出的投入-过程-产出(简称IPO)模型。他认为,影响团队效能的因素包括团队成员个人因素(技能、态度、人格特质)、团队因素(凝聚力、团队成员数目)、环境因素(任务特质、奖励制度、环境压力)和团队互动过程。Jewell&Reitz (1981)认为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有:团队成员特质(成员的能力、技术、知识、智能与人格特质等)、团队特质(结构因素与组成因素)、环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与团队互动过程(沟通、决策制定影响力、合作与竞争等)。Taylor (1995)等发现,科研团队成功的关键是清晰而重要的目标、良好的沟通和管理支持,团队管理者过多的干预和模糊的目标常常导致团队的失败。Guzzo&Diekson(1996)认为,团队所在组织的情景特征、团队的任务特征、团队成员的特点对团队绩效有影响。张小林等(1997)认为,团队绩效主要受群体成员的能力、性格、团队规模、凝聚力、目标、团队内的关系、冲突、决策等因素的影响。赵嵩正、肖伟(2006)的实证结果表明虚拟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体现在目标一致性、信息技术能力、成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5个维度上。蒋日富等(2007)的研究表明:团队领导、团队愿景是科研团队最为关键的成功因素,其次是科研项目水平、团队合作伙伴水平、团队信息共享、沟通水平和科研硬件条件。刘岚(2008)通过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人格、态度、团队内部互动、团队外部支持四类因素均对知识型团队效能起到影响作用。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由于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影响团队效能的因素也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归纳整理可以发现,团队成员个人因素、团队结构因素、团队环境因素、团队过程因素、团队管理因素是大多数研究者共同的关注点。而已有研究表明,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团队目标、团队任务特征、团队异质性、团队规模等因素是影响科研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另外,一些新近的研究发现,在团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属于团队认知层面的共享心智显著影响团队效能,将其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正成为团队效能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在人员访谈及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团队层面考虑,主要从以下5个因素进行分析:共享心智、团队目标、团队沟通、团队规范及团队领导。

(一)共享心智

共享心智的定义首先于Cannon-bowers&Salas(1990)提出,他们认为共享心智是团队共同拥有的知识结构,它使得团队成员能对团队任务形成正确的解释和预期,从而协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团队任务和其他团队成员的需求。随后,Klimoski&Mohammed(1994)提出共享心智是指团队成员对于团队所在环境的关键因素的共享的、有组织的认识和心理表征。本文所指的共享心智是指团队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共有的心理认知,它使团队成员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形成共享的知识并表现出相似的态度或信念。研究者认为,当团队成员心智共享时,可以提高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效率,具有相似共享心智的他们就能以相似的方式理解线索,并以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团队成员在缺乏时间或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预测他人的行为并协调自己的行为。共享心智可以有效预测团队效能,其与团队效能间的关系已得到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如Mathieu等人(2000),Klimoski&Mohammed,武欣、吴志明(2005),金杨华、王重鸣、杨正宇(2006),都认为共享心智与团队绩效间存在正相关。

(二)团队目标

Hermann (1991)认为,明确的目的与目标是群体协作的前提条件。Mckenna (1994)关于提升群体凝聚力、增强群体协同效应的研究中,把相似的态度和共同的目标作为首要因素。Locke等(1981)认为目标与提高绩效有关。Guzzo(1996)的研究证实:与缺乏目标(或难以定义的目标) 相比,具体的、有难度的群体目标可以提高群体绩效。赵嵩正等(2006)的研究表明,目标一致性是影响虚拟团队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作为高校科研团队,拥有共同且明确的团队目标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团队成员的工作追求和行动方向。从团队建设开始,就必须为团队树立共同、明确、可行的目标,一方面科研团队始终能够围绕既定目标而不偏离轨道,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振奋团队成员精神,明确成员角色和任务,使团队成员在工作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高效、稳定的研究团队。团队目标能使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向着同一个方向进行整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把团队精力持续集中在可实现的成果上,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促进团队效能的提高。

(三)团队沟通

团队沟通是实现团队信任和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的重要过程,也是团队完成任务必不可少的过程。Blanchard(1999)认为,高绩效团队所具备的七项素质中,其中之一就是“良好的沟通”。Ancona&Caldwell(1992),Peter、Richard&Jack(1997)等研究发现,团队内部有充分的沟通时,团队效能将会提高。另外,团队沟通还能通过影响团队成员间的共享心智显著地影响团队效能(Gurtner et al.,2007)。高校科研团队往往由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构成,秉承不同理念的人为共同的科研目标努力,在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冲突,实现团队协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认为,良好的团队沟通可以使他们互通有无、共享资源,及时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排除任务障碍,及时协调科研团队成员的任务进度,保证科研任务及时、高效地完成,促进团队效能的提高。

(四)团队规范

团队规范,是团队成员认可的并普遍接受的规章和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员工所处团队的规范会影响团队成员行为,进而对成员的个人绩效发生作用。Madjar (2005)的研究表明,团队规范的建立、团队支持与帮助的提供等能给予员工积极的情绪和一定的认知刺激,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高校科研团队要保持团队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除要有领导、有组织、有共同的目标外,还必须有团队规范,把团队成员的行为纳入团队目标的轨道,从核心价值观到团队行为、个人行为,都要有明确或默认的规范。团队规范把团队成员的行为统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就是完成团队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制定有效合宜的团队规范,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成员的行为,使成员行为最大程度地指向团队任务,有助于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形成一致的认识,促进团队效能的提高。

(五)团队领导

团队领导是指负责为团队制定长远目标并提供指导,在适当的时候代表团队处理与组织内其他部门关系的角色,他属于这个团队,并在团队内部施加影响,影响着团队进程、行为、规范和团队氛围。纵观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团队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DenHartog,VallMuijen,KooPman,1996;Bass,1997;孟太生,2008)。团队领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人物,对整个团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团队领导负责与成员就团队目标、团队角色分配、团队共同的工作方式达成共识,形成团队愿景;其次,团队领导为成员提供个性化的关怀并树立榜样,并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吸引成员,培养团队高凝聚力;再次,团队领导通过处理团队内部出现的冲突与不和谐,加强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使成员间彼此信任和支持,增强责任感;最后,团队领导为团队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因此,团队领导对团队效能的发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高校科研团队协作效能的提升策略

(一) 加强团队规划,明确团队共同目标

高校科研团队的目标是为了攻克一些重大的科研课题,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而设立的。但是目前,一些科研团队由于缺乏对整个学科的发展规划,导致研究方向比较分散,再加上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比较自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造成团队成员之间各自的研究相对封闭,对每一个方向往往缺乏持续深入的研究,难以产生重大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对整个学科的发展产生合力支撑。因此,团队领导要加强对团队科研工作的规划,把握科研工作各个阶段的重点,在全面了解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及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明确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团队的共同目标。研究方向和目标可以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进行适当调整,但核心的研究方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至少应该呈现出阶段性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团队成员在加入团队时往往有着自己的个人目标,因此,在制定团队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目标因素,将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团队成员产生责任感和信任感,极大程度地提升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在进行团队目标设置时,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发表建议,融入了团队成员参与的目标,能最大限度地结合团队成员的自身能力和团队领导的发展规划,有利于团队成员实现团队目标,提升团队效能。

(二)以团队领导为核心,优化团队梯队结构

优秀的团队领导是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也是团队建设成败的关键。作为团队的统帅人物,不仅需要具备思维超前、学术精湛、品德高尚的领军才能,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团队中发挥凝聚作用,能吸引一批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并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挖掘团队成员的个人潜质和优势。此外,还必须善于为团队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积极营造学术平等、自由争论的学术环境,并积极谋求团队发展所需的资源支持。同时,以团队领导为核心,还需不断优化团队结构。在年龄结构上,应坚持老中青比例适当,不断培育优秀的青年带头人,避免因人才结构的断层而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结构方面,除了本学科的人员外,也要有一定比例相邻、相关学科的人员,从而有利于派生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在学缘结构上,坚持成员来源多元化,从多渠道引进人才,逐步形成合理的学缘结构;在职务、职称结构上,每个职称层次上都应有一定的人员,每个层次之间的比例应恰当,以便学术队伍在职称上具有平衡性。在围绕团队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团队成员的年龄、专业技能、学源、职称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优化组合,形成团队良好的梯度结构,有利于发挥团队“1+1>2”的整体效应。

(三)加强团队沟通,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实现良好的沟通互动是团队成功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知识创新的失败可以归结为内部缺乏交流与沟通。在高校科研团队中,团队领导和科研成员往往在学校中担任一些其他行政职务或从事教学任务,平时工作繁忙,而研究任务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团队成员之间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结果容易造成科研工作的封闭性和滞后性。因此,高校科研团队需不断完善团队的沟通机制,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频率,并努力将沟通制度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采用多种沟通方式,团队成员不但能充分交流意见,而且能经常从其他成员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团队沟通质量。另外,还需不断完善团队内部沟通渠道,通过正式与非正式沟通,加强成员间的学术沟通和人际沟通。通过人员访谈我们发现,非正式沟通对于团队成员增进了解、联络感情、促进协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完善团队制度建设,倡导协作共享的团队文化

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团队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学术不端等影响团队效率的问题,需建立与团队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奖惩措施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和文化来约束和规范科研团队成员的行为,从而促使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研究目标而共同努力。目前,一些高校科研人员更倾向于掌握特有知识以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愿与他人共享,协作意识较低,因此,还需积极倡导协作共享的团队文化,强化团队成员间的协作意识与共享意识,鼓励成员间的互动与合作,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协作氛围。通过制度建设,建立鼓励创新、知识共享、互帮互助、赏罚分明的团队文化。同时,将团队的风险量化分解到每一名团队成员身上,提倡集体价值观和共同进步理念。建立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机制,通过有效互动,及时消除成员之间的分歧和误会,加强彼此间的团结协作,使共享与协作成为团队成员自觉自愿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蒋日富,霍国庆,谭红军,郭传杰.科研团队知识创新绩效影响要素研究――基于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的调查分析[ J ]. 科学学研究, 2007, 25 (02).

[2] Cannon-bowers J A,Salas E,Converse S A.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team training:Shared mental models in complex systems. Human Factors Bulletin,1990,33.

[3]Klimoski R ,Mohammed S.Team Mental Model Construct of metaphor.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4,20.

[4]Gibbons D. E. Weingart L. R. Can I do it ? Will I try ? Personal efficacy , assigned goals , and performance norms as motivators of individual performance[J] . Journal of A p plied Social Psychology , 2001,31 (3).

[5]Madjar N.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individu als to employees’ creativity[J] .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 2005 ,7 (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文5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团队 复杂性视阈 

 

教师团队是现代高等学校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能增进高校的整体实力,极大地提高组织效率。就高职院校而言,专业发展、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组织实施和科研创新等都需要教师团队的合作。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多半是以“学院—系科—教研室”为特征的团队组织模式,而非以“学科”为基本单元、以“学院”为管理实体的团队组织模式,尚未完全克服人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弊端,暴露出诸多问题: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工作不够;资源整合共享难;技术性、原创性成果不多;集成创新能力不足等。如何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创新,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主要特征及功能 

目前,虽然教师团队在表面上具备了团队的基本特征,但却缺乏团队运作的内涵,合作教学及协作研究的效果较差。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均呈“个体化”模式,教师队伍缺少足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科之间的开放性不足、张力不够,缺乏交流并缺少交叉优势、新的学科增长点与技能提升点。 

1.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主要特征。团队是由少数具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不仅是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彼此分工协作、相互依存的教师群体,还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团队内部能建立完善的自我学习与适应机制,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师个人、团队和整个学校得到共同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组织创新性。教师团队的成员必须具有积极创新精神,并通过团队的努力,将科研成果与发明创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教学等系列教改项目,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最终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第二,结构合理性。教师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职称、教学经历等方面形成梯队,既可保证团队在教学交流中各层次的全面性,又可避免出现团队人才的断层。同时,团队规模应适宜,学术背景要互补,以保证成员之间能有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能实现专业互动和学术对话。 

第三,持续发展性。教师团队成员既要开展教研与科研,又要将相关科研成果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深层次动因,产生一批精品课程、优秀教材、专利与专有技术、教研和科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 

2.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功能。高职院校的教研室、课题组以及由教师组合而成的同学科、近学科或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组织都是教师团队的组成形式。教师团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教师专业成长。随着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越来越综合化,高职院校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使自己在专业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不断发展,成为信息资源的整合者和课程教学的研究者。然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仅凭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团队学习实现知识交流和信息共享,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传、帮、带”,老教师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中更新观念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由此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使学校成为发挥教师智慧和创造力的舞台。 

第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无论是教学、科研、技能培训还是行政管理,都不能仅靠个人的力量完成,而是需要依靠团队的团结协作。以团队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有利于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推动教师教学合作、科研协作的氛围和机制的形成。 

教师团队能大大扩展团队领导人的辐射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间的相互启发和激励,不仅可提高个人效能,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教师团结协作的意识和技巧,这种非正式培训的方式,显然有助于改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提升学校创新实力。教师团队多为依托教学与科研任务而形成的教学与科研的实践群体。一方面,它适应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趋势,有利于教学资源与科研能力的优化整合,特别是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合作,从整体上提高育人效果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它以团队的方式,促进知识在团队内部的创造、储存、转移、转化和应用,从而获得创新优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科不断交叉、集成和融合,一些新的学科和领域不断产生,需要多学科合作、团队合作攻关,实现信息、知识、经验、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使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得到改善,从而减少知识生产成本。“知识生产一旦具有团体特征,便会很快地显示出其巨大的生产能力”,并能够提升整个高职院校的创新实力。 

二、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复杂性分析 

复杂性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一般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简称“新三论”)以及混沌论、超循环论、自组织论等复杂性系统理论。复杂性科学认为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异质性、层次性、非线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必须以整体的观点和系统的思维看待复杂事物并指导行动,并指出应采纳“复杂系统观”揭示事物发展的一因多果、多因一果或多因多果等复杂关系,采取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含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着重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根本原因及其演化历程。 

从复杂系统观来看,人本身就是开放的复杂系统,教师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特征、对团队目标的理解、对团队定位的认同上也是多样化的,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师团队建设中,应充分认识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系统特性及其复杂作用。 

1.整体性与非线性作用。教师团队建设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和多功能结构的复杂系统,包括团队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成员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分工协作与沟通、学校制度和组织文化等可分解要素。高职院校应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看待团队建设,既要关注系统各部分的属性,又要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以团队的共同愿景为目标,以严格有序的分工与协作为基础,以学术与技术为纽带,共享创新资源,共促创新成就,使教师团队成为不可分割的学术共同体。显然,这样的学术共同体能使每一个教师在团队中充分展现多方面的创造潜能,团队的创新能力必将大大超过个体的总和。非线性作用还启示我们,团队绝非个体的简单集合,需要精心组织和建设才能形成。不能用线性思维解释非线性作用,简单预测团队建设的进展和结果,否则会误以为只要有人员组合或采取某项激励政策就能形成教师团队效应。 

2.动态性与不确定性作用。系统的动态性决定了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教师团队的形成及发展,控制影响团队建设的负向因素,寻找建设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最佳途径。系统的动态性还意味着多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永远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造成“混沌”现象,使系统具有整体稳定性和局部不稳定性,例如教师团队建设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混沌运动在微观上可预测而在宏观上不可预测,例如团队建设的模式有若干种,但采用哪种模式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确定性作用的启示在于,教师团队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一定会在一个“长程传播”之后出现一个放大的结果。 

3.开放性与主动适应性作用。“开放性”意味着系统处于动态的非平衡状态,会不断出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并且各子系统可通过主动行为获得信息,通过相互作用交换信息,具有一定的主动适应性,在远离平衡状态下保持系统生命力。开放性启示我们,系统与外在环境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各种突现性因素可以便捷地对系统进行干扰,因此,要以“开放的心态”处理新现象和新问题。教师团队建设也是一个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系统内外不断进行着信息和人员的交流,并具有很大的协同力和促进力,形成了一个耗散结构型生态系统。因此,教师团队建设既需要系统内教师的协作,也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既要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与合作,也需要获得学校组织文化的支持。 

4.自组织性与协同性作用。教师团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地产生协同有序的结构、功能和行为,在自适应、自组织的过程中,以不断“涌现”的方式形成独特的整体行为和特征,并向有序化方向发展。教师、团队领导、团队规范、沟通能力等因素在不同层次的系统中以及在特定的场合中,都有可能成为关键的“作用者”。协同性启示我们,教师团队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并非平均、相等地发展,而是彼此协调发展,例如团队成员在形成共同的愿景后能够自发地产生协同力量(资源共享、组织氛围和学习能力),并向教师团队的方向发展。 

5.突变性与连续性作用。系统“连续的作用可能导致结果的突然变化”,例如教师团队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可取渐变方式,又可取突变方式。动态的、累积的效应有助于形成教师团队,例如团队成员间长期的相互帮助、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共同实现团队发展目标。为此,团队建设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和策略:鼓励教师公开自己的教学,相互观摩学习;开展教研活动,相互评论与帮助,以增强教师间的信任感等,促进团队形成。此外,教师团队建设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还有局部不稳定性,这与事物固有的差异性、多样性相关。教师团队建设也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既要为促进教师团队建设而采取连续性建设措施,又要重视非连续性作用,例如建立教师团队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教师团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复杂性思考的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创新是一个系统进步的“灵魂”,它直接影响着系统存在和演化的方向,并可以此判断系统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复杂性科学认为,真正的复杂性应具备自身特有的规定性,即使已被人们认识甚至找到解决办法,它仍然是复杂的;主张“把复杂性当做复杂性处理”,保留系统产生复杂性的根源(如非线性、远离平衡态、混沌、分形、模糊性等)。因此,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这一复杂现象,就不能运用简单性、唯一性、单向性和确定性等线性思维模式,而应充分借鉴和运用开放性、层次性、动态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复杂思维模式与后现代意识开拓思路,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和途径认识复杂事物,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1.以共同愿景的达成为基础。每位教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个人愿景,当趋向一致时就形成了组织的共同愿景。组织的共同愿景既来源于个体成员的愿景,又高于其愿景,它会改变教师和组织的关系,使教师对组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师团队需要具备的目标是:(1)促使教师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将之运用于其整个职业生涯;(2)促使团队协作制度化,例如规定合作学习的时间,管理者创设合作性氛围,指导教师不断提供智力与精神上的支持等。相应的,建立在组织基本目标基础上的教师个人目标是:(1)主动在课程设计、教学与科研中进行合作性沟通;(2)不断实践合作直到成为习惯;(3)能够深入理解教学与科研的目的,并能清晰地告诉同事如何在教学与科研中实施合作。实际上,团队成长与个人成长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共同愿景的达成就是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发生变化,成为一个高效、协作的学习者,并以参与者的姿态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师团队的发展中,最终促成教师团队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 

2.以专业发展的协作为重心。团队虽然由教师个体组成但却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并呈现,发展的重心不再是教师个体,而是围绕着专业发展的协作,团队中的教师成为承担整体发展使命的成员。整体发展必然要求团队协作,而协作的意义在于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形成对教学与科研的集体责任感,最终形成若干善于学习与探索、合作与分享的专业教师团队。 

首先,团队协作要加强专业互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学术研讨、教学交流、课题攻关等形式,分享经验,促进教师群体的开放性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进行智慧分享和思想交流,而且能逐渐习惯通过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团队协作应多涉及批判性反思、合作教学和科研协作等根本性问题,以利于新老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其次,团队协作应基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团队整体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植根于每个成员的学习意愿和能力,即基于教师自身对教学与科研的信念和情感。团队协作下的个体发展应更具有方向性,使教师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自身的发展,找到自己在专业协作中的位置和归属感。 

3.以教师资源的整合为平台。虽然教师个人拥有较新知识,但如果不能在团队中进行交流与分享,就会影响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尽管知识被视为是个人的资产,但很多知识却是集体地产生与持有,只有成员在紧密联结的团队中一起工作,才能产生这样的知识。”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发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而且可以从中获得启发,生成并建构出新的知识,这是教师团队创新的基础。 

由于团队的力量来自于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因此,成员之间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是否存在互补性决定了团队绩效的高低。教师团队建设应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和科研协作的需要出发,在全校范围内整合教师资源,鼓励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的团队。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还要注意教师梯队建设,力争带好一批青年教师,团结一批学术骨干,建设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4.以团队精神的凝练为动力。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是以共同的教育活动为载体,相互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知识型集体。团队成员的创造力、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与互动质量决定团队创新的水平。因此,团队精神是教师团队的灵魂,也是一种动力,是影响团队绩效的一个重要变量。 

为提升团队的创新水平,首先要倡导团队精神。教师个人应克服只讲竞争不讲协作的狭隘科研观念,培养彼此支持、互相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要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襟怀,围绕共同的目标,加强实质性的合作研究,通过知识、经验、资源的分享,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其次要以团队精神为动力。通过加强内部沟通逐步达成共识,增强教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使教师能够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潜心钻研,不断创新。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航海专业 海员团队精神 实践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99-02

引言

航海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海船船员远离家乡,担负着艰苦且具有危险性的工作。他们有时会面临着诸如:船舶火灾、爆炸、进水、碰撞、搁浅、触礁、机械故障、海盗等各种生死考验。他们必须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到达彼岸。

团队协作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大局意识,一个组织的各成员互相合作、密切配合,从而高效率地共同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对航海专业学生进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这种优秀品质是他们战胜自然环境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条件。

一、对航海专业的学生进行海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航海教育是职业教育,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对航海专业的学生进行海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既是航海事业的需求,也是当代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求,有一定的必要性。

1.海员团队协作精神是航海事业的需求。团队协作精神作为海员职业素质的重要部分,是航海事业的需求。船员在同一艘船舶上形成了一个整体,船员要根据自己的职务履行职责,同时全船船员又需要通力合作,尤其是当危险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这种模式易于实现船上统一指挥和分级管理的原则{1}。一艘船是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具有较强的团队性,航行中全体船员构成一个生死相依的集体{2}。

当代社会,船舶的管理日益规范化、标准化,船员集体更需要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减少海事事故中的不利个人因素{1}。

2.团队协作精神是当代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求。学校教育为社会需求服务,中职、高职、大专、本科航海院校吸收了广大有志于航海事业的青少年,培养的道路上还要充分考虑当代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和时代特征等因素。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杨雄所长曾在“中职德育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年会”上指出:当代独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存在个性化突出、依赖性强等特点。

航海专业学生有必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为集体着想、通力合作的习惯。及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建立自信、彼此信任,勇于承担责任,学会沟通、服从指挥,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做事认真、讲效率等。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受益匪浅,不仅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整艘船舶乃至整个航运企业的管理。

二、对航海专业的学生进行海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目标

培养航海专业的学生具有海员团队协作精神的目标是: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配合默契,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始终把全船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持正面和积极的心态,避免利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三、对航海专业的学生进行海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方式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海员队伍?”一直是航海院校探讨的问题。从航海特色思想素质教育、航海专业实践学习、准军事化管理等方面推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以航海特色素质教育推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之责,首在育人,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必须融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路。

把“海员职业道德”作为特色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注重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热爱航海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班主任在思想教育中提倡“团队至上”概念,使学生养成从大局出发,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通过学生活动使同学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关系。

2.在航海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海员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航海专业实践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学生船上应用能力,培养优秀的职业素养。实训教师在授课时应对学生特别强调安全和互相协作的重要性。以如下四个实践项目为例,强化学生的海员团队协作精神培养。

(1)航海专业学生值班驾驶员交接班训练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驾驶台值班是一个团队工作,是严密组织、有序进行的工作,不仅要考虑到驾驶台内部团队,还要与机舱、岸站等随时取得密切的联系,以保证船舶运行的安全。值班驾驶员对船舶和船上一切负有完全的责任,在正式交班给另一名驾驶员或船长之前,他必须坚守岗位。不能因为下班时间到了就离开岗位。无论在锚地或在航期间,驾驶台不能无人值班。

航行值班交接班职责:交班驾驶员必须向接班驾驶员汇报所有重要信息,包括船舶的航向航速、驾驶台设备的使用和运行状况、气象观测、船舶位置等。{3}接班驾驶员在接班之前必须确保自己完全理解了这些信息,并确保自己的整个接班团队能够执行职责。交班驾驶员必须以统一的口令向接班舵工报告船舶航向、航速及其他情况,确认接班者理解并顺利接班后,才能离开岗位下班。如果有任何不妥就不能交班,须立即通知船长。

(2)航海专业学生水手高空、舷外作业训练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在水手船体保养训练项目中经常有高空、舷外作业,是水手工艺实际操作和训练的重要项目,也是值班水手适任证书考证项目之一。高空作业是团队协作性很高的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疏忽,就会有生命危险。

高空作业是指在桅杆上、起重柱上、烟囱上、驾驶室外部等处进行的除锈、刷油漆工作。学生应掌握安全操作技术,2~3名学生模拟作业人员和辅助人员互相协作、默契配合。首先必须由大副或水手长作为团队指挥,在现场检查指导,以防发生事故。团队成员做好安全准备后,彼此检查安全带、保险绳和安全帽的佩戴,工作中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请示。协助人员要随时待命,为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传送工具、物料、调整安全绳的长度。工作人员在工作同时也要关注下面船员的安全。工具放入桶内,桶系在座板(下转第201页)(上接第199页)上,不能直接插在腰间或装在口袋里,以防不慎失落击伤下面船员或损坏甲板设备。两名工作人员同时工作时,如果座板需要往下移动,就要注意互相配合,同时放松,始终保持座板的水平。这就要让学生学会工作中为他人着想,来保证彼此的安全。同样,在清洁、除锈、涂漆等舷外作业时也应强调团队协作以保证人员安全{4}。

(3)航海专业学生“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海上风险的确存在,要时时警觉,并做好最坏的打算。训练有素的航海专业学生会习惯考虑集体的安全而不是个人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实践中巩固,并成为应急时的条件反射,在实际遇到海难时熟练地集体逃生。

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时,教育学生沉着冷静地面对已发生的海难事故,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为船上全体人员(包括乘客)操作救生艇筏及其降落装置。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密切的团队协作,能有效地保证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争取时间以确保安全。按登艇顺序上救生艇筏,做到安全、快捷、有效,避免争先恐后发生混乱和事故。面对生命的考验分秒必争时,有序和协作是争取生命的前提条件。

在营救落水人员时,按规定发出正确的警报,按步骤有序和协作地采取行动,往往能及时挽救落水者的生命。

(4)航海专业学生“消防演习”培训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许多大的火灾事故并不是火灾本身,而是由于发现火警时采取了错误的行动和措施造成的。培训时要强化学生对“全体船员定期进行消防演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要求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团队除了在行动上协作外,还要在思想上协作。就是每次演习后,团队要聚在一起认真总结、讲评,以便不断提高实践技能,杜绝行动错误的发生。

3.以准军事化管理推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职业院校准军事化管理是效仿军队正规化管理的模式所实行的内部规范化管理,倡导学生有军队的纪律、军人的精神、军营的作风,比一般的管理更严格、规范、标准更高。准军事化管理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增强他们的体能和服从意识,训练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凝聚力,以适应走上航海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结语

为保障海上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运业发展,航海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海员队伍”的责任。航海专业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是多方协作的过程,从学院行政管理、到任课教师、班主任、各教辅管理人员和学生家长多方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实效。应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改革,适应航海职业要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塑造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培养出新一代合格船员,从而提高我国船员整体素质,提高我国海运的整体实力和形象,实现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航运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有权.航海心理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6:311,115

2.孙峰,康捷.海员职业道德[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1:98

3.王维平.中国海事服务中心编.航海英语[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3:75

4.王泉.水手工艺[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9: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