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培育范例

团队精神培育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1

1.凝聚力和教学之间

借助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凝聚力,而凝聚力的拥有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凝聚力是团队精神最为重要内容之一,体育课程上学生可以很积极很主动的去为自我的团队争光,在自己的团队荣誉而战。

2.成员共存和体育教学之间

团队是一个整体,由很多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分工不同,完成的任务也有所差异。当个人组成团体时,一旦个体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合效益。因此,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自己团队。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可以选择游戏式、集体性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带来不同角色扮演,感受成员共存重要性。

3.心理相容性和体育教学之间

心理相容性,指的是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依赖和信任。当下,比赛都是在公正环境中进行的,比赛的双方都需要尊重对方。要保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每一组成员都是平等的。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相容性,在明确了比赛的真正含义下进行比赛,这样可以提升团队凝聚力,还收获了友谊。

二、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要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

1.明确学习任务

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初步合作。可以借助体育教学资源,提倡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效会非常直观和明显,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你、我、他的重要性。教师在体育课中,可以借助篮球、排球或者是足球集体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分角色去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角色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合作,学生明确了各自的分工之后,会使得配合度提高。第二,学生自我学会分工。在球类集体项目比赛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在比赛中明确到个人的长处。第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体育教学比赛和开放的体育课外活动中,可进行分组比赛或训练,让学生学会确立共同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合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职。开放的体育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2.树立双赢观念

教师在给学生传输体育精神,体育技能和知识时,更应该教会学生交流。学生在一起合作时,能够做到和谐相处,从而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进而树立起双赢的观念。比如,在篮球教学完成之后,将参赛的学生汇集在一起。从各自的角色出发,学生交流比赛体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互助作用,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学生认识到如何去和其他人交流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是不是一味的去称赞学生,在听到别人的称赞后是不是一味的接收。这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相信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学会制定计划,进行知识整合,根据计划开展教学。学生在进行交流、讨论。当整体的战术和技术都达到需求时,才能提升教学目的。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分层两组,每个学生要各自完成任务。第一组两个先完成跑篮动作。第二组三人一同完成“8字”跑篮动作。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去观察他人的练习,找出他组的优势在哪里,在进行全班同学谈论。教师引导谈论最根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发现,两人和三个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神重要性,最后再将注意力集中到技术和战略上。

3.游戏教学

教师是教学主体人,但是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变化。学生是游戏的主体人,但是游戏过程中不能缺少教师角色。教师和学生一同游戏,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浓烈,逐渐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参与其中也可以发挥出协调作用,使得体育游戏井然有序进行。可以借助一些分组竞赛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体育魅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会出现矛盾,这个时候教师要掌控局面,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情绪在集体中产生的影响。

三、结束语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2

由于在沟通过程中,在语言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加上语言翻译的水准不够高,所以产生很多的误解,以中日作为比较,中国和日本都属于含蓄文化的国家,两国之间的交流并不是用一些明确的语言表达的,而是使用肢体、上下文练习等完成的,这种形成了冲突产生的潜在可能。类似于上海大众这样的成功企业,当它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时候,也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碰了一鼻子的灰,慢慢的摸索之后才找到了门路,完成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中外企业文化交流冲突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2.1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

企业文化其实是一个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能过获得长远发展的无形资产。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的宗旨、职工的素质以及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标识等,系统化的印在企业员工的脑海之中,并以此来指导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尽心尽责,尽最大可能的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自豪感,强化企业文化的凝聚力,用一种形神俱佳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

2.2注入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共识,笔者以邻国日本的发展为例来谈。著名的汽车制造企业丰田公司即使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每一年都能收到企业员工相关的发明创造建议达到38万多条,而采纳率达到了85%,也为此支付了4亿日元的奖金,但是这些建议所能为企业创造的利益却达到了160亿元。而另一家著名的日本企业,松下电器,员工也能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意见,一年内能够提出28万项意见。这些都表明了日本企业文化中企业员工高度的企业认同感和企业员工浓烈的团队意识。中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逐渐开始重视团队意识的建设,但是至今依然未受到实效,笔者认为,要将团队精神贯穿到企业文化中,天天提,时时说,将团队精神注入企业的发展文化之中,保障企业的员工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清醒的团队意识,能够齐心协力的推动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2.3树立以人文本的企业文化内涵

以人为本是指将企业所管理的对象从以物为中心开始向以人为中心进行转变,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和关心人,尊重每一名员工的价值,爱护每一位员工的生活,还能够积极认真的听取每一位员工的意见。能够将职工分散化的利益和价值观完整的统一到企业文化之中。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密切关注人的趣味和发展,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能够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从根本上充分的发挥员工的积极能动性,让整个企业充满创造的活力。

2.4积极培育企业不断进取的精神

企业的精神内涵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支柱,也是内部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整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企业的背景不同,文化精神不能过于千篇一律,但是就当前的发展实际来看,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具备的主要内涵,通过艰苦奋斗、精诚合作和务实高效的开拓来实现企业在未来长期的发展进取。(本文来自于《商业文化》杂志。《商业文化》杂志简介详见。)

3结语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3

关键词:团队精神;中学;人力资源管理

一、当前中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团队精神建设的不足

(一)形式刻板,不符合教学实际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需结合组织形式与教学实际,就教师的专业、学科性质等因素为前提进行教学团队的组建。相比于西方国家更为崇尚自由独立的精神,我国社会形态下的团队组建则更倾向于团队凝聚力的培养。而在团队组建的过程中,很多校领导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团队成员的差异,这就导致团队的建设缺乏凝聚力。在没有人性化指导的背景下,团队精神的保持与发扬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不重视良好的激励机制建设

当前中学团队精神建设中还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没有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二是制度的落实缺乏严格的监管与监督。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四是没有建立合理的人性化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校领导需围绕不同教师的自身特点,进行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激励与管理制度的缺失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团队的战斗力。

(三)忽视了沟通机制的作用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整体能力的保持。沟通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保持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也便成为了团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中学教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就沟通问题予以正视。很多时候仍旧是以团队内部的小团体形式展开沟通。这对于团队整体能力的发挥也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不仅团队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校领导与教学团队之间的沟通渠道也不够完善。这就使得校领导无法就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团队执行力的提高。缺乏团队内部以及团队与管理层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也是当前团队精神培养的重大阻碍,无疑也是影响团队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团队精神在中学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建立学习培训制度打造学习型团队

任何一个团队的发展都离不开持续的学习与进步。随意加强团队学习体系的构建也是保持一个团队活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教师本身而言,学习也是促进其进步的有效方式。对于团队的建设而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的过程。这对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与打磨都至关重要。对于中学教学团队而言,其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深入一线的。所以注重其科研教学能力的培养,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论与能力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也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团队内部培训平台的方式来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每一位教师的自身情况都有所不同。所需要进行的培训内容与研究方向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这要求学校的管理与领导者结合实际,就具体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进行落实。而后将这种学习活动落实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抓紧点滴时间进行学习与提高。

(二)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

一套能够有效激发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绩效方案对中学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尤其重要。1.树立正确的人才管理理念。中学管理层要突出服务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是被动地被约束的进行教学。只有树立的正确的人才管理观念,才能为教师的教学以及教学团队的管理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环境,继而引导教师将学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主动为中学和学生考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献策出力。实际上也只有为教学团队的工作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让教师忠于其职业,把教师这个岗位作为毕生的事业来追求,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谋生的手段,把中学作为跳板,或是养老的地方。2.加强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与优化,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体系,为教师团队精神的营造与凝聚打下基础。以薪酬制度的完善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激励,强化对以往吃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废除。保证现行的分配制度满足新时期团队管理工作的需求。通过薪酬与能力的结合,使得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可从满勤、教龄、职称以及教学成绩等层面进行考评,为薪酬制度的完善提供可靠的支撑。

(三)多种方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沟通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影响当前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在今后团队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也需就沟通机制的确立与完善予以重视。需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充分肯定与维护每一位教师的话语权。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会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带来改变。所以为了发展这一目标,需就当前中学教师团队内上下级、平级之间的沟通渠道与机制进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校领导需注重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明确教师本身的需求与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也需秉持平等交流的原则进行对话。而坚持以“非正式沟通”的形式展开上下级之间的对话,无疑也是提升教师团队内部凝聚力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为了增进团队内部的沟通效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可通过组织团队活动等形式增进教学团队内部的情感交流与沟通,例如座谈会等活动的组织,便是增进团队内部交流的有效方式。而就实际情况而言,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活动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这在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团队精神的凝聚与发扬都大有裨益。同样只有保证团队内部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才能为沟通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

三、结语

就当前中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而言,加强教师团队的经营与完善,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教师团队的日常管理而言,注重于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是新时期下保持教师团队鲜活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此为基础,就当前中学教学团队团队精神的培养及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希望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今后中学教学团队的团队精神营造以及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辛忠华.中学教师团队精神建设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4

1.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人的解放。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2.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每一个人作为大写的人,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当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使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3.“人本管理”在石油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石油施工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员工大多分散于全国或世界各地,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和单独作业状况,员工思想观念活跃,管理幅度及难度比较大,因此,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物质及精神需要,实施有效激励。按照“需求层次论”人只有同时满足物质及精神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要树立人际关系与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联系的观点,全力构造具有高度团结力、凝聚力的人际关系。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石油施工企业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地施工,地方关系复杂、与企业外各类人员打交道,团队精神及其重要。员工团队精神的发挥的好坏决定着能不能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因此,石油施工企业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的关键在于建立员工内部团结协作机制,以促进职工之间、员工和干部之间形成团结、友善、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二、石油施工企业员工建设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1.提倡和发扬诚信文化

石油施工企业的产品是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诚信,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障碍。要想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诚信经营体系,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面共同努力,监督、制约企业不诚信的经营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企业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其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信誉度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诚信建设。企业诚信蕴藏着多元化的内涵。诚信是一种道德观念。作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必须把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操守遵循“游戏规则”以诚为本打造企业品牌。诚信是一种价值标准。东方人身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讲究“言必行,行必果”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形成诚信的价值观诚信为荣失信为耻。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市场,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我们应懂得“诚信就是成功、失信就是失败”不管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信任度,是作不好人,办不好企业的。通过提升员工的信用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经营形象和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和美誉度,从而为员工提供自我实现的舞台。

2.根据石油施工企业的特点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5

 

企业文化是指具有企业特色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通过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和四周环海的岛国,国土总面积为37.73万平方公里。19世纪中叶,由于受欧美等国工业化的影响,快速建立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制度。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以高速增长的态势震惊了世界。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当然,这有很多原因,但企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日本企业既吸取了现代管理思想,又继承了日本优秀的传统思想。集中表现在“日本企业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团队精神”[1]。这种精神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日本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自然,日本企业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这一特色的企业文化是落实日本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经营目标的思想保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树立企业以人为本、员工以企为“家”的理念,注重建设人企合一的发展团队   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人和”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人成为日本企业领导者工作的重点。历史以来,由于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日本企业强调“家内和合”。“和”就是团结协作,“在日本人看来……真正实行了‘和’的团体,势必带来和谐和成功”[2]。这一思想是日本团队精神的基础。他们认为,应不断提高员工与企业共命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认识,应把企业看成是家族的延伸,老板与员工关系应成为“亲情”关系。松下信之助说道:“领导者应当给自己的部下以指导和教诲,这是每个领导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工作之一。”[3]日本企业加强树立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者切实做到关心、认可、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让员工与企业间保持深厚的类似“亲人”与“家”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忠诚企业,遵守规则,团结一致,人企合一、共同奋斗。当今日本企业除了传统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的制度保障外,还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正是这种企业“家”文化精神的激励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日本企业与员工的长期发展。   (二)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倡导“产业报国”   日本企业重视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提出“产业报国、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和睦相处、上下一致”。强调企业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并把企业的发展同造福全人类统一起来。日本松下公司就把“产业报国”放在第一位并提出:“讲究经济效益,重视生存意志。遵守产业人的本分,鼓励进步和生活的改善,致力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丰田公司社训:“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由于日本企业把公司利益与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推动了日本企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强化勤奋,创新观念,培养激发员工的共同创新能力   日本民族历史以来聪明勤奋。日本公司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的身上都体现一种诚恳、虚心、谦让、兢兢业业、好学上进、精益求精、同舟共济、勇于创新的精神。日本人办事争分夺秒,正是极强的时间观念形成了日本企业的高效率。日本公司在制造装配、产品和工艺设计上十分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努力做到符合社会及民众的各类需求。因而造就了松下、索尼、日立等电器产品横扫整个欧美,丰田、松下、本田等知名企业,超越德国和美国的汽车工业。日本公司历来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放在经营活动的首位,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以创新求生存。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成立于1918年,至今已有94年的历史,仍然充满生机、强盛不败,究其原因,就是,切实做到传承与创新,不断开发适应社会及世界的新产品,真正做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此外,日本企业认为,要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创新精神熏陶和培养,公司通常都开设有人才培养基地,员工培训中心等机构。这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意识,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   (四)塑造企业家的道德人格,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社会空间   日本著名的实业家涩泽荣一认为,企业家要端正“义利”、“仁富”的关系;提出了“经济与道德合一”的经营理念。日本企业家还提倡勤俭精神和淡化贪图享受思想,反对懒惰、浪费。   二、日本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当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国的企业正处变革和激烈的竞争中。今天研究、探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借鉴其文化中的精华及其成功之处,不断增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一)注重企业的发展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党中央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适应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地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之处。把满足人民需求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积极提供就业机会,搞好助学、助残、铺路、架桥等公益活动,维护好生态环境,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中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从1998年至2010年,累计向社会捐助款物13.4亿元,直接受益者超越70万人,并宣布死后,全捐50余亿元财产。又如著名企业家曹德旺2010年向社会捐款超过10亿元。这些感人的行为为中国企业届树立了光辉典范。使企业永葆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此外,企业家还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广泛的监督意识,让员工学会借助法律来约束和正确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不断发展自己,造福人民、报效国家。#p#分页标题#e#   (二)重视培育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和核心内容。人文精神涵盖了对员工企业思想、宗旨、目标、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以及对员工的重视、关心和利益的维护等。现今,我国企业要积极树立职工的企业理想、奋斗目标、宗旨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效益、时间、市场、竞争和服务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标准。教育员工诚实守信、忠于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绝不允许损人利己。但现实中,我国企业的一些领导人由于疏忽了对员工的教育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所暴露的问题来看,问题依然严重。如:曾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系列刑事犯罪案件,嫌疑人张玉军、张彦章因制售含三聚氰胺“蛋白粉”,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发生少数企业道德底下、损人利己,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刑事犯罪案件。近期,广州立案4宗皮具工人胶水中毒案件,已有4例死亡。这些犯罪案件究其原因,是缺乏人生观及道德观的教育,缺失职业道德,不遵纪守法、见利忘义、拜金主义严重。由此导致社会信用水平下降,造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新时期,中国企业要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20世纪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经验,借鉴他们“以企为家”、团队精神、道德规范的理念。重视培育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塑造企业家的道德人格,将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团结合作、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还要增强对企业人才的培养,关心员工的成长及生活,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生活环境、医疗条件、子女就业等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大力推行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创新动力   时至21世纪,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加剧的时代,中国企业尤其需要技术、营销、管理、品牌的创新。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创新,企业的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有的长达百年。如资生堂株式会社已有近140年历史,松下电器已有94年历史。日本企业尤其注重创新公司内部结构,从其对欧美企业长达20年的竞争优势来看,除技术上的创新、质量上的精益制造外,还在运营、供应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创新。还不断开发社会所需和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占领市场制高点。通过大力创新,把企业建成命运、文化和发展的共同体。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国企业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作用。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中国创新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的制药业通过创新成为大有收获的领域。在短短10年内,共发现并开发20种化学复合物,现已进入临床阶段。中国将成为全球再生能源技术最大市场。中国已有若干B2B行业在国内国际建立了优良的创新实绩。中国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行业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社会造福,为企业创造出喜人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员工创新精神的熏陶和培养还做得不够。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人文关怀意识,员工素质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为了大力加快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要加强对员工的技术文化素质培训,积极激励员工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出企业新的管理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的总体创新,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6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知识管理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校园内部的知识作为资源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当代大学是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师生的要求,建立一个积极的校园氛围。另外,需要设立一个公共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才艺,让学生有“自我价值发挥”的感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另外,在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共同构成知识的积累、流动、共享和创新系统。事实上,大学办学理念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知识的生产、传承,都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从而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权益,同时,也要求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引导学生,即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整个学校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鼓励合作共赢的精神,同时加强对科研的知识管理

大学,无论其历史发展长短、规模发展大小,其真正的责任在于弘扬文化传统。而这具体是指团队精神和务实精神。所以管理者要对团队的建设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制度方面也必须为团队的建设、团队精神的发挥有具体的、独特的设置。例如,在科研项目的认定、申报当过程中,领导者要确实发挥其管理作用,对于教师等人的研究成果要有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防止各种侵权行为发生,在鼓励合作同时也要维护正当权益。务实精神这要求管理者要避免简单套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因为学术研究不可能和企业发展一样,学校需要的是谨慎,不可有半点的浮躁,所以管理者制定的评定机制要符合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哈佛大学在方面做得极好,追求真理、独立思想和注重人文是哈佛发展的精神,在国内清华大学也是及其注重这些精神的培育。总之,鼓励合作共赢,培育合作共赢的文化精神是知识管理视野下大学管理必须做到的一项。

(三)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作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生管理工作同样应该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给予学生学习上方向引导,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让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真正完成高等教育的使命。所以,管理者在学生的学习管理中,必须结合学科对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专业特点进行培养,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学校有必要将学校的可以管理队伍引入学生工作的管理团队,以更加专业的眼光帮助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帮助学生在信息、经济时代更好的发自我。总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是知识管理视野下大学管理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知识管理视野下大学管理创新的意义

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结构的提升,提高整体水平的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我国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对于高校的管理不像中学管理那般,要既然学生尊重又让学生喜欢。重新将大学变成学习的地方,不要让学校名存实亡,积极的结合现代社会大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对学校研究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积极的氛围。所以,新时代教育环境下学校在大学生的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对高校的整体发展有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素质,适应时展需要。知识管理视野下大学管理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发挥高校的作用。

三、小结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7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被誉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据中商情报网的《2008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中国至少有5亿的动漫消费者,带动着每年100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2008年安徽动漫业全年产值6000多万元,所占比重较低,只有解决动漫专业人才这块短板,安徽动漫产业才能加速发展。所以,研究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动漫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安徽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把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动漫产业中心之一和动漫产业强省的奋斗目标。并专门设立1亿元的文化强省建设资金,鼓励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加快发展。全省目前有33所院校开设文化创意和动漫专业,为动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培养支撑。   伴随着安徽各类动漫企业的蓬勃发展,漫画、动画、主题公园、图书出版、手机动漫、网络游戏等动漫产品大量涌现;另外,合肥、芜湖等动漫基地吸引了大批动漫企业入驻;马鞍山市视聆通软件园公司、淮南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池州九华动漫产业园迎头赶上,安徽省动漫产业形成了竞相绽放的新格局,专门从事动漫生产的企业目前已有100多家,动漫工作室数十家,从业人员数千人,初步形成了从动漫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媒体播出,到衍生产品生产、动漫教育等动漫产业体系。合肥、芜湖及马鞍山动漫基地正在加快建设,安徽省动漫产业发展对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   安徽省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动漫产业市场人才需求存在一种怪想象:一方面,动漫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动漫企业也招不到所需的专业人才。安徽省动漫行业的人才需求总体呈紧缺状态,省内高校一致看好动漫专业的发展前景,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刺激下匆匆开设动漫专业,缺乏科学规划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特色,专业建设与实际工作脱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滞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实现。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的严重不合理性造成了动漫专业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困境。   动漫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动漫文化产业具有岗位与技术的细分结构,同时也是知识、劳动、高科技密集型的文化产业,需要高水平的、能辅导学生创作出有特色的动漫产品的师资,但我国目前动漫专业培养出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师资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动漫专业迅猛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教师只能是用转、并、靠的方式来培养,也就是说教师从计算机专业转到动漫专业,或美术专业转到动漫设计,通过让美术教师或计算机教师去参加短期的培训或者进修。教师边学边教,谈不上任何教学经验,更谈不上任何实践操作能力。有些学校会从动漫企业引进人才,但这种只有实战经验,而没有教学经验的技术人员根本不符合专业教学条件。以上种种说明我省高校严重缺乏“双师型”动漫专业教师。   缺乏科学的培养方案   由于新专业仓促开设,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课程教学计划一般是开设“美术类+计算机类+动漫专业类”的所有课程,而动漫教育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文化艺术底蕴的形成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动漫的表达形式和基本内容对创作者的水平要求很高,不仅有技术方面的要求,而且还有艺术素质、计算机水平等综合素质的要求,但课程过杂,使人才质量达不到要求,势必影响动漫产业的发展。   没有突破学科教育体系   当前,很多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多年来并无多大变化,学科体系的烙印仍然明显,过分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只强调遵循知识系统的衔接性。虽然大部分院校采取模块式教学,但其模块也只是将不同的课程拼凑在一起,具体选择时仍然遵循原有的方案。在教学方法上,虽然基本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但仍然是以书本知识讲授为主,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校企合作滞后,重学不重产,难以实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改变动漫教育现状的应对策略   构建突出动漫专业方向性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要的动漫设计艺术人才。动漫专业对美术绘画基础水平要求较高,但许多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是非美术类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应偏重动画软件技术的传授,课程设置上专业基础课应加强动画造型与速写创作的练习,专业课以精通一个动漫软件为主。对于美术特长生就可以没有方向要求,但为了突出特色,可选择注重绘画与人物造型的二维专业方向。可以动漫专业产品项目驱动教学,并根据项目所需与产品制作流程合理制定课程,以期培养学生制作动漫产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动漫专业培养方案应满足各个层次需求   在动漫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省内高等院校应分清各自的教育目标和责任,培养满足各个层次需求的动漫人才。文化、艺术和技术结合的模式是动漫产业最突出的特点。培养动画导演、编剧、前期创意等是美术学院及本科院校的教育目标和责任,而培养适应动画产业一线岗位上的制作人员,是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的教育目标和责任。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动漫产业的特点是各类动漫产品及其衍生物众多,动漫专业大多一门课程可出一类动漫产品,特别适宜于项目课程教学。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应一改过去固定不变的课程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教材,划分重点、难点,期末试卷考试,可采用结构化形态的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课程是指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它建立在职业技术教学论基础上,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课程模式。动漫专业课程的教学最适宜采用这种模式,在操作项目、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具备所学的技能。#p#分页标题#e#   动漫专业教学应与市场接轨   高职院校单方面的培养教育模式已遭淘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贴近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使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上岗位,适应岗位的需要。鉴于此,动漫教育要与市场接轨,走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能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动漫教学与市场接轨,学校要努力做好与企业联合的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一些动漫产品,参加各类动漫节、动漫展,让学生长见识、补短缺。同时与交警管理部门、电视台、公安局、税务局等政府机构合作,免费做一些公益动画片、普法教育宣传片。通过以上种种合作,既可提升师生的技能,激发师生的创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获得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信息。   动漫专业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包含着沟通能力和影响力,团队精神的强弱标志着员工是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精神,每一个动漫产品的诞生都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因此,首先,高职院校应把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作为重中之重,尽量将课程范围缩小,突出人才培养重点。其次,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动画短片制作是最能培养团队精神的教学环节,也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项目教学方式。因此,在毕业论文或毕业实习环节,以毕业短片制作代替,要求以团队合作形式,不能以个人形式出现。让学生经受团队合作的考验,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为将来更快地融入社会提供帮助。   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在加强动漫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首先,根据课程或专业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派送教师到相关行业或有实力的动漫公司进修。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和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通过专业研修、企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动漫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通过各种实习培训、行业研讨会等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再次,聘请动漫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授专业课。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不仅专业知识过硬,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动漫设计与制作经验,学生从中受益的不仅是知识、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解决动漫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之间的矛盾,是加快培养高素质动漫专业人才的关键,是支撑“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矛盾解决应该系统化、多角度,从动漫专业教师培养、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构建专业方向、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育等方面着手,结合自身特点,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动漫专业人才,促进安徽省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团队精神培育范文8

【关键词】中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近些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对中职院校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越发迫切。中职院校作为我国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摇篮,每年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保证了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弥补了社会的人才缺口。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等一系列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推进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一、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要求

和其他传统的科目不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性以及内容。尤其是和传统的理论学科相比,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性。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兼顾的学科,力求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地增添设计美感。

(一)技术性原则。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原则首先体现在技术性方面。和过去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相比,当今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重点体现在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上。在过去传统的室内设计专业中,设计师对房屋进行改造时,大多采用手写绘图,而在当下计算机学科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师们对室内进行改造设计时所采取的绝大部分都是计算机软件,这样既减少了因设计师绘图水平而造成的表达问题,同时也使得设计师的创意可以更好地向用户展示,进一步提升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效率,同时也使设计师工作更加高效。但同样,技术的进步在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教学进一步增加了难度。作为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使用电脑软件,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以及教师的教学任务。

(二)艺术性原则。室内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学科。人们对房屋的设计需求已经不再只是物质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对房屋的审美需求上。这也就要求设计师在对房屋进行改造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设计作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要关注到设计作品的美学价值。而美是一个很难用具体标准去量化的东西,这就更加考验教师的艺术素养,只有具备较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好审美价值的设计师。对学生艺术素养以及审美价值的培养,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需要学校在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始着手对学生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在人们对室内设计需求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强化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艺术性原则[1]。

二、中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从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到现在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整个教学与行业发展有了极大的进步。在传统的中式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教学缺乏实践性,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室内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室内设计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性。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需要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接触到社会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在目前阶段,我国多数中职院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是缺乏实践性的。多数中职院校仍然是把理论的教授放在第一要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的要求。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将来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时却因为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而无法迅速适应岗位,造成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中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的是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特殊岗位的专业化人才,这就更加强调整个培养模式的实践性[2]。中职院校的定位以及目标就决定了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以最终的培养结果为导向,而在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却存在着交互学管理混乱、培养目标不清晰等情况,严重地削弱了中职院校的教学能力和培养效力。

(二)缺乏团队精神,专业素养培训缺失。团队精神是室内设计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重要职业精神之一。在现代社会室内设计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和设计作品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这就更加强调对学生团队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有高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要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对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加强团队精神建设以及专业素质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并且迫在眉睫的。然而在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中,团队精神建设措施缺乏,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让学生独自完成自己的作品,缺乏小组合作,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下,学生很难有机会去团队合作完成一样作品,进而造成了学生专业素养的缺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成长。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经年累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尤其是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在实践中锻炼,需要在具体的案例中去一步步体现,培养更具难度,这也是大多数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一个漏洞,虽然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才,却没办法培养出兼具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人才。

(三)设计灵感平庸大众,缺乏个性化体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稳步向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一些艺术设计领域内的相关行业,例如说室内设计,人们更加要求个性化的设计风格。这既是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然而,由于中职院校培养模式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灵感过于平庸、大众,缺乏个性化的体现,与当前社会需求相脱节。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中职院校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室内设计专业作为中职院校的传统专业在我国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之初,为我国贡献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弥补了相关方面的人才缺口。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飞速向前,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大班授课式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够再满足当前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流水线化的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具备个性化的艺术设计理念,这就使得学生在将来走向社会以后,所设计出的作品灵感也大都平庸大众,不能够为人所接受。

三、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针对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应推动中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升中职院校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一)发展校企合作,注重培训实践性。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当前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既解决了企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广大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的各项制度和协定,进一步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出检验,用实践来反馈学习[3]。学校应当将对学生实践性的培养作为基本培养目标之一,从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将学生的实践性培养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进行,深入贯彻整个教育培养体系,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不至于出现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的情况。

(二)加强团队建设,培养职业精神。中职应进一步加强对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在当前整个人类社会中,团队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尤其是在室内设计专业中,团队精神更是保证最终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中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团队建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职业精神[4]。中职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应当体现在对学生培养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和培养的细微之处,要注重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培养的连续性和体系性。

(三)增加社会参观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灵感的来源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应当是在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经历上。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性,那么就必须要多听,多看,多学。中职院校要提高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社会活动参与程度,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去社会上各个场所参观学习,对不同理念的设计风格进行观摩体验,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去激发创作灵感。只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接触好的作品,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设计产品。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