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例6篇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文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对于科学管理模式的需求日益迫切,经营计划管理更是关乎企业长久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关键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平衡计分卡等为管理工具的综合计划管理机制。概述了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机制,并就目前国有企业主要应用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出在新型管理机制改革下,综合计划管理的要求与发展的需求,并对未来应用模式的进一步改善进行探索。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指标体系;组织体系

1.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概述

1.1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概述

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模式也面临了新的挑战。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涵盖了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内部运营和企业成长四个综合方面的体制。该体制不仅包括以日常经营服务等为主的计划指标体系,而且还可以建立科学数学模型,开展平衡测算,并通过方案的优化,对经营活动进行总体分析,从而合理优化配置各项资源,推动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实施。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是在对企业内外部综合条件和环境的评价分析基础上,以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为方向,基于现状进行的资源优化和企业发展规划,于国有企业具有整体和全局意义。

1.2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和意义

回顾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越式转变。在建国初期,国有企业管理主要以扩大生产为导向,根据计划进行统一管理,虽然适应当时经济发展需求,但随着市场发展变化,逐渐失去了活力和适用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经历了以效率提升、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管理阶段,最终发展到目前以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些管理模式演变过程中,综合经营计划管理体制也不断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顺应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利益和整体经济形势的新型模式。这一发展不仅让国有企业从经营战略上取得了提升,而且更加能够满足企业整体、全局、综合的发展需求,建立适应经济节约型社会的资源配置方案,实现企业综合利益最大化。

2.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应用模式的具体确定是基于企业发展需求,如整体经营战略而具体开展的,包括了体系构建、指标构建、综合考核和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我们将从这些具体方面进行分析。

2.1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体系构建

要更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将各部门、各个要素结合起来与公司整体战略相统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制定和执行一个持续的、共同参与的动态化管理过程。综合计划管理就是以战略为主导,为保障其顺利实施,企业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确认管理要求和内容,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规范管理流程和标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分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权责体系、指标体系和流程体系五个主要部分。

(1)综合经营计划组织体系构建。

在体系构建中需要将各部门纳入整体管理中,并分层级设置,包括决策层、统筹控制层、归口管理层和执行层四个等级。其中决策层为企业的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统筹控制层是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归口管理层是各项专业及指标归口管理部门。执行层是指企业的各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经营计划的具体执行。

(2)综合经营计划制度体系构建。

制度建立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独立性需求,建立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具体管理制度。明确决策层在综合计划管理中的决策性地位,明确统筹控制层在日常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从而保障综合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与各专业的制度、流程等协调一致。制度的建立必须是以综合管理计划为基础,明确部门职责以及具体的操作职责,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行为,即先进行为和消极行动进行确认和赏罚,从而使制度明确化、可行化。

(3)综合经营计划权责体系构建。

综合管理计划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权责体系的构建,权责的细化和合理配置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中,我们一般将处于决策层的综合计划管理委员会作为综合计划的领导机构,是最高的决策中心,负责大政方针的制定,审定、监督和协调综合计划管理中的各项重大事宜。统筹控制层的综合计划管理办公室主要是负责综合计划的编制汇总、平衡优化、执行分析、调整与评价等日常的管理工作。归口管理层则是负责本专业的专项计划、指标管理、平衡分析、年度目标以及监控分析工作。执行层的各部门和下属单位则负责综合计划和预算的执行和落实。

(4)综合经营计划指标体系构建。

在综合经营计划体系构建中,指标体系构建是技术性要求最高的部分。它不仅要反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状况,而且指标的建立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良好的适用性,该部分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其基本方针是将综合计划与战略目标结合后进行系统性量化分解,为综合管理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的依据。

(5)综合经营计划流程体系构建。

综合经营计划的实现需要严格高效的过程管理,流程体系构建就是为过程管理服务的,通过在综合计划的编制、上报、平衡、下达、调整、监控和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的节点设置,并针对各个环节和节点设定相关指标和考评机制,实现全过程统一的闭环管理流程体系。

2.2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具体制定要求和综合考评概述

(1)综合经营计划具体制定要求概述

在综合经营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秉承综合计划与企业战略规划保持一致的原则,综合考虑专业规划的原则和需求,以整体效益最优为原则。综合管理计划编制应该由企业各专业共同参与,统筹兼顾各专业和部门的发展目标,实现总体的平衡和持续化发展。其一,综合经营计划编制要符合务实化要求。作为未来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实现工具,综合经营计划应该分为短期和长期计划两个部分。长期计划是为了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在整个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的计划,该计划会随着经济环境、企业短期经营状况、政治环境等不断进行调整。而短期的综合计划则更应该详细化,并且要体现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前期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已有的资源和需要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未来期间综合计划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其二,综合经营计划要具备可执行性和可跟踪性。综合计划制定最终是为了执行和改进服务的。因此,经营计划制定应该对关键指标进行具体列示,要求按月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工作的完成状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回查,从而对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实现实时跟踪,为更好实现过程控制服务,实现综合计划的动态化管理。

(2)综合经营计划综合考评工作概述

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计划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做合理的事先规划与安排,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也具有综合性。企业的综合经营计划考核工作,不仅要从指标的完成状况出发,具体分析投入产出比,而且要结合企业的投资、预算计划,实现企业在经营、财务、投资等方面的计划和规划。综合考评要体现该体系的价值创造性,通常用利润总额指标和经济增加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利润总额指标指的是在成本预算精细化管理工作下,通过人工成本及主要成本的控制,分析企业总体的盈利状况。经济增长指标则是从资产价值管理水平提升和整体经济效益增长出发进行考核。此外,综合考评不仅涉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要体现企业服务水平提升状况、内部运营状况改善、企业综合发展等,建立一个包含价值创造、客户服务、内部运营和企业成长四维一体的综合计划评价体系。

3.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实证应用

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应用需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和经营规划来具体开展。我们以电力企业为例,对该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实证分析。

3.1基于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的实证应用

以电力企业为例,从企业战略目标到综合计划制定和最终计划落实的具体环节。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制定了企业发展的5年综合规划,提出未来工作重点是要统筹工作,优化资源的配置。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企业发展应该要实现的具体计划,如电网建设计划、电网技改、电网修理、科技项目、管理咨询等计划,并结合这些专项计划制定指标体系,在平衡协同基础上实现企业年度综合计划的安排。企业的综合计划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应该与企业的投融资计划、财务管理规划等结合起来,实现从单纯管理到价值创造、服务提升、运营管理提升和企业成长多维度的发展。

3.2基于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实证分析的探讨与改善

在该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模式应用中,企业要推动具体工作的开展和执行,确保经营管理的成果,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考评指标体系,要在以下工作改善和提升中多做努力。

(1)建立健全综合经营计划的考评体系。

考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评价内容,例如综合计划管理制度流程的建设和执行情况、综合计划编制组织体系构建状况等。更应关注过程评价,对于过程管理要做到细致到位,不仅注重过程评价的编制,对于综合计划的质量、上报及时性和准确率等进行考核,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跟踪分析,保证跟踪成果,实现及时有效地过程管理。在此基础上,对综合计划中不适应企业发展部分进行调整,为最终计划实现和多维度综合效益实现服务。

(2)综合经营计划管理要注意综合性。

为了进一步推动综合计划管理,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全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查找工作过程的薄弱环节,寻求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评价可以从综合计划基础建设、执行过程与完成结果三方面开展,从而全面系统地实现对综合计划全过程的评价、分析及反馈,采取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的形式,从综合计划编制、跟踪分析情况、计划调整、计划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4.结语

国有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机制应该以战略为导向,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实现资源更加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的最优化,这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应用模式不断突破创新的方向,仍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

作者:吴颖 单位: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邹江,邱有强.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管理用用模式探索[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8(09)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文2

特约撰稿:柴旭光(上海联纵智达营销咨询机构 高级合伙人)

宁立新(采纳品牌营销顾问机构酒水事业部 总经理)

吴洪刚

林 彬(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总监)

转眼间,2007年的脚步声已清晰在耳。这个时候,正是“鉴”往开来的时节。实际上,我们在第10期已经做了“鉴”往――针对企业如何进行总结等做了专题讨论,而本期关注的则是开来,即如何规划新的一年。

在进行年终盘整中,很多企业都没有达到规划中的目标。在这种状况下,你的计划就是无效的,甚至是浪费的。因此,面对未来,我们有必要提前运筹,尽早规划,并解决好其中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应该把握好营销计划中的哪些关键因素;又如,怎样使营销目标能够顺利达成;再如,如何保证计划执行过程的准确和顺畅等。

让我们有准备地谋局2007!

战略谋局 登高望远

柴旭光

【编辑语】营销计划是企业的年终大戏。其间,从计算、制定,再到分解等诸多繁杂的环节,堪称庞大的管理工程。因此,更需要运筹帷幄,这样才能决胜千里。即谋局在先,战略思考。那么,如何进行战略性思考呢?下面,请看――

做好新一年的企业营销战略规划和计划,是每一个企业营销管理者的必备“功课”。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好新一年的规划呢?实际上,有三件事情必须要做好。

第一件事,做好定位。

定位就是在可以运作的市场细分中,寻找到与企业能提供的服务价值最为匹配,同时又最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那一部分独特的“客户价值”。企业在进行定位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所关注的目标市场的重要程度进行重新排序,从而找到关键性“客户价值”,以及为此需要采取的市场操作手段和策略。也就是说,在定位的基础上,集中企业的营销资源,获得关键性的突破。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营销竞争中,“趋同”远远大于“趋异”。在市场的贴身短打中,不知不觉地被对手所影响。于是,在营销动作、市场目标等方面慢慢地挤在一起,陷入拼资源的消耗战。因此,企业利用年终的机会,需要寻找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以及适合自己的独特“打法”。

定位代表着取舍,在新的营销规划中,对于市场目标和消费者细分目标等方面,要有所取舍,找出现在乃至今后最关键的赢利点和发展点,并加以特别关注。而对于可能成为耗费企业资源的“无底洞”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消耗战要加以规避。在做好减法的基础上,要将主要资源投放到关键点上,并做好加法,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营销规划。

第二件事情,做到匹配。

任何营销活动,其实质都是企业资源的付出,以期获得预想的效果。企业的营销计划,就是要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而明晰企业的发展战略,就需要搞清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投入的资源总量、资源组合情况以及投入时间等。有优势资源的企业,大可以开打“堂堂之师”的正面战役,而资源不足或有限的企业,则需要在营销计划的实施中,对于游击战和袭扰战等予以更多关注。所以,资源的多少,决定着企业的营销规划和营销活动的策略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实施的营销活动和投入的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排列出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并与企业可以使用的资源进行匹配。当然,对于资源的使用规划,要适度的留有余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和环境突变时,有足够的应付能力。

实际上,资源的匹配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基本法”,它能有效地制止企业主的做大冲动,包括防止“儿子总是自己的好”的短视心态。

第三件事情,做成爆破点。

由于绝大多数市场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程度,“以快制慢”仍然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年度规划的时候,寻找到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爆破点,将会使新年度的诸多工作由无序的“散点”升华为一串有序的“项链”。

如何寻找和设计这样的“爆破点”呢?所有的爆破可能,一定来源于企业营销关键环节的各个要素,对于这些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度了解后,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圈定一些可能行走的路线。另外,竞争对手的动向和兴趣点,以及客户价值取向的阶段性变化,往往也是我们寻找的主要线索。

爆破点的设计,不求“惊人”,但求“组合”。也就是说,一个单点的爆破,无论如何惊心动魄,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营销目标市场,也不可能一次爆破就解决全年的营销问题。因此,需要将爆破点找准,并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形成一连串在时间、空间和操作上井然有序的爆破活动,并辅以相应的其他活动来支持和呼应。以此,通过“组合”产生“聚变”。

有效计划 两面护航

宁立新

【编辑语】俗话说:“再糟糕的计划也比没有计划好。”但实际上,有了计划并不见得会取得好效果。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在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方法来制订出一个有效的计划。因此,请看――

调查显示:只有63%的企业才能达到规划中的目标,另外多数CEO和高管们花费时间所做的计划,不仅落不了地、结不了果,而且对企业的发展起不到什么帮助,甚至成了阻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制订出一个有效的计划。事实上,无效的营销计划就是浪费,甚至是灾难,它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那么,如何制定出有效的营销计划呢?

一、管理机制:做好PDCA循环

所谓计划,就是基于可能发生的各种假定情况所预先规划的对策。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在做营销计划工作时,关注的往往是统一安排工作、编制和分解各种计划等,这多是操作层面的工作,缺乏对各种假定情况的深刻且准确地分析和把握,更没有采取正确的决策机制,所有这些都是依靠自我估计完成的,也就是凭着感觉来预测和决策,这样做的风险非常高。实际上,如果在其管理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方法,比如运用PDCA循环模型,就可以保障决策机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事实上,营销计划工作本身就是一个PDCA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营销计划本身也需要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当然也需要反馈、分析和总结。这个循环过程一旦良性运作,计划工作也就距离其有效性越来越近了。(见图1)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b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这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的整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转。

有很多企业在做计划工作时,C和A环节往往是缺失的,就像一个指挥官下了一道命令之后,就再也不管了,或者出现了偏差也不深究,这样

的计划工作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施,也就不可能产生实效。

二、有效评估:遵循6个原则

实际上,与有效营销计划相关的不仅仅是关注管理机制,还要做好计划方案本身的评估。因为这些评估要点,也是制定营销计划需要遵循的原则,更是保证营销计划有效的关键因素。

原则一:重点突出而清晰。计划方案必须重点突出、主线清晰。比如,公司2007年的主要战略是扩张,那么营销计划的主题就应该是“如何做大”,并围绕这个主题来编制一套详细的计划方案。其中,由于投入和销量(或者销售收入)的增加是2007年的主要工作,那么投资计划和销售计划就是2007年计划工作的重点。如果公司的主要战略是巩固和提升,那么其计划主体就是“如何做强”,而2007年的重点工作或计划的主线就是在管理、效益和竞争等方面做好布局,或者说要做好品牌力、组织力、文化力、管理力、产品力等方面的提升,当然也包括渠道力、终端力、传播力等方面在质量上的提升,并且确保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另外,在编制具体预算时,还需要将资源集中到与管理和竞争能力增强有关的各项工作中。

原则二:规定具体而明确。所谓具体就是与任职人的工作职责或部门的职能相对应,事先对目标的工作量、完成日期、责任人和资源都是具体而明确的。这样,才能让执行者心中有数,才能清楚怎样把工作做好。另外,还要注意时间要求的全局性和衔接性,否则就会造成各项计划之间虽然都有时间限制,但各不搭界。

原则三:具有可考核性。必须准确地告诉执行者,具体的工作怎么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对最终的结果要能准确地衡量和考核。这样,执行人才会有压力,才会注重过程的管理和对结果的现实预期。

原则四:具有可施行性。即目标在现实条件下是可行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成的。因此,计划方案不仅要切合实际,还要有一定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即根据市场变化和计划执行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但通常来说,计划是不能做重大调整或随意调整的,否则计划的权威性就会受到伤害。因此,每次调整计划一定要做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并再次做好正式和推行动员的工作,这样,计划的连续性才能得到保证。

原则五统一与平衡兼得。即计划方案要被计划执行人所接受,并且是执行人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同时,还要保持上下级和全体员工在思想、认识和行动上的统一和平衡。实际上,有重点就有非重点,对非重点的部门、项目、指标等也要注意保持相对的平衡性,否则他们就很可能成为计划方案的短板。

原则六:激励与约束兼顾。计划虽然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约束和压力,但是,好的计划更要具有强烈的激励性和挑战性。这样,才能让执行者斗志昂扬,真正与计划浑然一体,并充分发挥出潜力。

总之,计划工作是系统性和实战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全员的参与,没有周密的研讨和不辞劳苦的工作,就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营销计划。当然,正如“功夫在诗外”一样,要做到计划工作的有效性,很多工作不是大家看得到的书面形式的计划方案。而需要在计划方案前做好调查研究,也需要在制定计划方案的过程中,全员参与式的反复碰撞和推敲,更需要计划制定出来后,具有强有力的执行、监察、反馈和调整,以及类似PDCA这样不断向上循环的过程。只要将这些工作都做好了,营销计划的有效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目标达成 双剑合璧

吴洪刚

【编辑语】有一个苏格兰谚语说:“对于一个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对于营销计划而言,方向(目标)重于泰山,目标达成亦重于泰山。如果计划目标总无法达成,其命运便是“各领三五年”。那么,如何保证目标顺利而准确的达成呢?下面,请看――

在很多企业,年初制定计划时轰轰烈烈,到头来却草草收场,落得虎头蛇尾的结局。这是因为,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营销计划无法有效执行、营销目标无法完成的情况。这样,企业必然是越走越沉重,越攀登越艰难。那么,如何保证计划目标不成为“纸上谈兵”呢?

一、策略的保障

实际上,判断一个营销计划的好坏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其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实现营销目标的策略保证是什么,而这一点在做计划时,恰恰被许多企业忽视了。于是,计划就成为一堆数字的排列。比如,上海区域2000万元的销售计划,你改为3000万元也可以,反正都是猜测。没有策略保障的计划无疑于“空中楼阁”。这也正是大多营销计划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策略保障呢?当你确立销售目标后,如何保障销售目标的达成呢?这里至少需要下面4个重要的策略进行支持:

1,销售渠道建设的保障。比如,当你制定北京区域增长2000万元销售收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2000万元从何而来。而渠道的建设,特别是终端网点的数量与质量的提升,是实现销售目标的最基本保障。你不能只拿着一个目标任务书,然后没有任何渠道开发与管理措施,就梦想着到年终达到目标,还拿到奖金。

2,产品线与价格策略的保障。产品线与价格是制约销售目标的重要因素。要实现销售目标,除了在渠道网点上下工夫外,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企业的产品线和价格策略要足够支持销售目标的实现。

3,品牌与市场推广的保障。要实现销售的增长,就必须有相应的品牌推广预算与市场推广措施进行保障。试图以最小的预算,通过非凡的点子来创造奇迹的企业,往往会一败涂地。实际上,品牌与推广的预算是实现销售目标的基本保障之一。

4,营销组织与团队的保障。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就是营销团队的建设。当你制定了增长2000万元的销售额,而舍不得多招一个业务代表,就是天才也难以完成目标。销售人员数量对销售目标的保证也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业务团队的凝聚力和业务能力。这一切,需要有效的领导与管理者才能实现,指望一个没有凝聚力的销售老总来实现整体企业的销售目标是不现实的。

二、方法的保障

营销战略对企业而言是“做正确的事”,而营销计划则是“正确的做事”。其实,一些科学的方法应用就是帮助你行使“正确的做事”。

1,鱼刺图目标分解法。鱼刺图是由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发明的,故又名石川图(见图1)。实际上,鱼刺图目标分解法也是进行营销目标分解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就是:针对营销目标寻找关键成功因素(KSF),继而确定公司级关键绩效指标(KPI),再由公司级KPI分解到部门级KPI、每个岗位的KPI,使KPI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网络,共同支持营销目标的实现。在层层分解中,保证目标制定的有效和执行的实效。

实际上,可以应用的营销工具还有很多,在此仅举一例,其目的就是想

告诉大家,在目标的制定、分解和执行等环节中,要多使用科学的工具、方法,从而使其在开始就是科学而有效的。

2,销售预测模型。事实上,销售预测是制定目标工作的开始,也是保障销售目标完成的关键。在这方面,也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以此保证其准确而科学。一般情况下,销售预测的模式

在这个销售预测模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公司销售潜力的预测中,需要对影响公司市场占有率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还需要对消费者的偏好进行分析。只有在正确评估公司销售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出较正确的销售预测。另外,在初步的销售预测出来后,还要充分考虑销售人员的意见、经销商的意见、经理人员的意见、过去的实绩等因素。

过程管理 “三一两上”

林 彬

【编辑语】“对于IBM,战略并不重要,执行才最重要。”这是“大象”型企业的成功箴言。对于年度计划而言,这不仅仅是表面的为执行而执行,而是一个沟通、协调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如何保障制定计划过程的不走样、不脱离实际呢?下面,请看――

据国内一项调查表明,国内企业的营销计划目标的实现比率不足40%。在理论上,计划目标不能实现有两种原因:一是决策层的经营管理目标合理,但经营层的执行不力,致使目标落空:二是经营计划目标本身脱离企业的实际环境,经营层和员工竭尽全力也无法实现经营计划目标。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

在实际管理中,计划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是其管理工作的起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计划目标的确定,从根本上说是决策层和经营者利益相互协调的过程。事实上,年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也是企业决策层和经营层的一次沟通过程,经营层参与经营计划的编制,可以使决策层了解经营层的需求与意见,经营层也可体会到决策层的期望与态度。决策层和经营层双方相互沟通以达成共识,可以减少未来执行的很多障碍。因此,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年度计划需要经历“三下两上”的过程。“下”指年度经营计划的命令从决策层自上而下传达贯彻,“上”指经营层的意见从下往上反馈。(见图1)

第一“下”:决策层确定总体目标,下发经营层

在开始编制下一个年度计划前,决策层通常会对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上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回顾,这是制定总体目标的基础。在回顾上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对下一年度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下一年度计划的总体目标,包括总体销售收入目标、总体利润目标及对各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要求等。计划管理部门按照决策层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对目标进行分解,并对各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目标提出要求,颁发和编制年度经营计划的通知,作为企业编制年度计划的起点。

第一“上”:经营层编制年度主要经营指标,上报决策层

经营层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接到计划管理部门年度计划的编制通知后,按照通知中的目标或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本单元年度主要管理指标。各业务单元的经营指标应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市场指标等。各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与总体目标相对应的各项管理目标,并将主要经营管理目标上报至计划管理部门。

第二“下”:决策层提出计划目标调整要求,下发经营层

计划管理部门汇总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的计划目标,并把汇总结果与总体目标要求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把汇总后的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目标上报决策层,决策层组织相关人员对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目标进行审议,并根据企业经营总体目标提出相应的目标调整要求,同时提出年度计划编制的原则。计划管理部门对目标调整要求和经营计划编制原则进行进一步细化,并把细化后的目标调整要求和原则下发到经营层的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

第二“上”:经营层编制年度经营计划,上报决策层

经营层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接到调整过的经营管理目标后,根据年度计划编制基本原则,组织编制本单元的年度计划,包括各项计划目标、计划目标的依据、实现计划目标的保障措施等,在内容和格式上要满足企业统一要求。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将编制完毕的本单元年度经营计划,上报计划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负责对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的年度经营计划进行初步的审核,审核不通过则要求相关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组织修订,修订后重新上报至计划管理部门。

第三“下”:决策层审批年度经营计划,下发经营层

计划管理部门对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的年度经营计划进行汇总,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企业整体年度经营计划,并提交企业决策层进行审议,决策层通过各种形式对企业年度经营计划进行多方论证,并提交最高决策层进行审批。计划管理部门把决策层审批通过意见形成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定案,然后下发到经营层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企业各业务单元和管理部门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有计划可以离目标更近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文3

1生态经营计划的基本内涵

生态经营计划就是基于循环经济的生产经营计划。它是指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根据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企业的实际状况,对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怎样保持自身与环境的相容性,又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纲领。

1•1生态经营计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企业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原料、能源和其它一切资源,而且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因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如果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那么将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生存基础。如果某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那么该地区将很难吸引资金、人才和技术。这里的企业必将陷入恶性循环,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它能否制定出一个兼顾生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态化水平,并且和生态环境保持相容性的生态经营计划,这个计划既决定着企业对整个生态供应链的支持程度,也影响着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所以,企业在制定生态经营计划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而且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它们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企业能够为其解决哪些问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做?等等。这些问题在生态经营计划中都要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以及总体的计划安排。生态经营计划的制定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原则,要能够实现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共同繁荣及持续成长。

1•2生态经营计划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行动方案

传统的经营计划仅仅从企业自身如何发展的角度来谋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经营计划的最终目标。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自然要追求经济效益,但是,如果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将会产生损害消费者、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短期行为。企业也将丧失社会公众的信任,遭受环保法规的惩罚,最终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确定企业经营总目标,并把总目标包含的社会目标、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企业生态经营计划的总目标可分解为三个二级分目标,即经济目标(资产增值目标、销售额目标、利润目标等)、社会目标(上缴税收目标、职工收入目标、职工福利目标等)、生态目标(资源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生态产品目标等)。企业在制定和执行生态经营计划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为了能够实现三者目标的动态平衡、统筹兼顾,企业必须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共同提高,而不是相互损害,尤其是要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目标,因为生态环境目标有最高和最低之分。最低目标就是政府规定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企业务必达到,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关、停、并、转。最高目标就是企业所在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而言,必须以政府规定的标准为基础,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技术条件、资金实力等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先进合理、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目标,将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企业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富强。

1•3生态经营计划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

制定和贯彻执行生态经营计划既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策略,也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保证。国外一些大企业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无不寻求在生态环境技术上的垄断。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就宣称,争当生态环境的行业领袖。又如世界著名化学工业公司杜邦公司从1990年开始,在全球化工行业中,率先回收氟里昂,并计划在30年内,不断地减少“三废”排放量,努力成为真正的生态企业。生态经营计划已成为当今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2生态经营计划的特征

生态经营计划是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平衡,技术与管理手段的选择以及各项目标和任务完成的进度规定,等等。概括起来,生态经营计划具有下主要特征:

2•1生态经营计划的目标性

生态经营计划及其派生的各种业务计划都致力于企业的生态经营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的实现。企业通过精心合理的安排,将经营与环保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让其明确自己和部门的环保责任与生产经营任务。实践证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有利于生态经营计划的落实和环保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得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的生态经营计划工作就是要针对企业所要实现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目标,想方设法取得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经营效果。如果没有生态经营计划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那么企业的污染控制、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各项活动必将出现混乱局面,其结果不堪设想。

2•2生态经营计划的领先性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虽然企业的各种管理职能交织在一起并形成一个管理系统在发挥作用,但是生态经营计划工作始终处于特殊的领先地位。首先,它为企业确立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企业效益的奋斗目标;其次,它为企业制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措施和具体步骤;再次,它还让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明确知道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和优秀人才,遵照什么方针来指挥与监督下属,以及采取何种控制方法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p#分页标题#e#

2•3生态经营计划的普遍性

生态经营计划是企业各级负责人的行动纲领。虽然生态经营计划工作的特点和涉及的范围,会随着各级负责人所掌握的职权和分管工作的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总经理还是基层管理者,几乎无一例外都需要从事程度不同的生态经营计划中规定的工作,都要为完成计划中所规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

2•4生态经营计划的效益性

生态经营计划的效益性是以完成计划的所得扣除执行计划的支出之后的余额来衡量的。在这里,完成计划的所得是指实现企业生态经营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后所获得的各种利益,而执行计划的支出则是指为了贯彻落实生态经营计划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其它非预期代价之总和。这种效益性不仅仅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是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的综合反映。

3生态经营计划的地位与作用

生态经营计划是生态供应链上企业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有效合作的基础。它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生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发挥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它必将对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友好相处,并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3•1生态经营计划对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推动作用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不是指企业仅仅采取一些节约资源和减少“三废”排放的相关措施,而是要求企业持续不断地改善自身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使之能够持久性地保持融洽、和谐的友好关系。由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永无止境的长期经营行为,伴随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所以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趋势,制定企业的生态经营计划,以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例如:早在1991年,日本松下公司就发表了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生态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宣言》;1996年ISO140000国际标准刚刚颁布,该公司就立即作出积极响应,并有200多家企业陆续进行了资格认证与环保审核活动;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通道、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品的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始终树立“珍惜生态资源,重视循环利用”的经营理念,努力实现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经营目标。进入21世纪后,松下公司又投入巨资购置新型环保设施,更换和淘汰污染环境的陈旧设备,积极研制与生产无氟冰箱、节能灯具等环保型产品,所有废弃物都实现了达标排放的目标。显然,这些辉煌业绩的取得与生态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生态经营计划对企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3•2生态经营计划是企业进行资源与环境管理的行动纲领

生态供应链上的企业要想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企业持续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按照生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成长方向制定相应的生态经营计划和保障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企业要从战略高度分析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和现有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自身的技术条件,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慎重确立资源与环境管理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并制定出能够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措施。例如:柯达公司认为,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环境管理目标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企业生态经营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柯达公司明确规定了自身的环保责任,并制定了有效的环保方案用于指导和帮助经理人员将公司的环保责任融入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柯达公司响应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号召,1993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仅相当于1990年排放量的50%;到1995年,该公司完全停止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正在枯竭的臭氧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废物最小化和再循环利用也是柯达公司制造业与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柯达公司等企业在资源与环境管理方面取得的显著业绩,无不都是在生态经营计划的指导下所完成的。由此可知,生态经营计划就是21世纪企业进行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的有效行动纲领。

3•3生态经营计划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下,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公众对环境保护也更加重视,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生态化水平将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经营计划,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生态经营计划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视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并认真制定和贯彻执行生态经营计划。例如:贵州铝厂是全国最大电解铝生产企业,过去该企业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当地居民怨声载道,曾多次受到当地政府的处罚。然而,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之后,十分重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把降低能源消耗和吨铝含氟量作为工作重点,并制定了生态经营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改造活动,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大大减少了废弃物排放量,降低了成本,扩大了产量,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结果:该厂的吨铝含氟量从以前的23千克降到0•7千克,SO2气体排放量也大大降低。因此,该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在国际市场上都享有盛誉,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生态经营计划的制定

生态经营计划的制定,首先应根据社会发展目标、生态环境、生态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对企业的要求,找出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生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其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在近期和远期应该解决的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站在长远的、全局的高度指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生态供应链管理,有效地帮助企业决策者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1制定生态经营计划的原则

为了确保生态经营计划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促进作用,现代企业在编制生态经营计划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兼顾原则。在编制生态经营计划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到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是还要兼顾到生态供应链上各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统一筹划。因为生态经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来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而整合与优化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再造以及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和外部合作关系的协调。影响生态经营计划编制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进行统筹兼顾,就容易造成经营目标的片面性,从而影响企业、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p#分页标题#e#

(2)重点控制原则。在编制生态经营计划时,首先要能够分清企业内部各种工作的轻、重、缓、急,以及它们影响企业生态化水平和环保形象的作用大小;其次,要能够辨明各生产环节、各职能部门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所处地位的主次;最后,要能够抓住生产流程中影响“三废”达标排放的重点环节,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和详细的监督程序,做到重点问题优先解决,关键环节重点控制,着力解决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稳定、持续提高的关键问题,确保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科学发展原则。在编制计划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整个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各种合作关系;要能够预见到整个生态供应链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既要把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变化反映在生态经营计划之中,又不能把它看成是一劳永逸的规定。最终制定出的生态经营计划要能够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滚动式调整。

(4)经济效益原则。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考虑经济效益问题,生态经营计划更是如此。在生态经营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应该追求计划的经济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要易于实现,各种计划标准的制定既要科学又要便于控制。整个生态经营计划在企业中贯彻执行的结果,应该是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2制定生态经营计划的程序

企业在制定生态经营计划过程中,必须兼顾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同时还要将计划的目标和相关措施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起来,其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研究企业和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并确定生态经营计划的总目标。21世纪企业和社会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影响可持续发展有三大因素:(1)能源严重不足;(2)资源利用效率低下;(3)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注重环保,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方案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应该在生态经营计划中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根据企业现有条件和生产状况,确定近期应该解决的问题和长期要完成的任务。将能源、资源、环保等问题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解决各类问题的时间进度表以及完成的标准,同时兼顾合作伙伴的要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三,制定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考察其可行性。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一系列行动方案,并建立与其相配套的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争先恐后为环保工作做贡献。

第四,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最佳的满意方案。对企业的节能降耗、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各评价指标对方案的技术性、效益性和满意性等进行评价,从中选择技术上先进、效益可观、操作满意的方案作为行动方案。第五,方案的实施与反馈。将选择的可行方案投入运行,并加强控制与监督。定期检查方案的实施情况,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原定目标和标准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以确保方案能够顺利实施。既要尽可能实现生态经营计划中所规定的目标,又要将方案实施的结果反馈到第一步,为新一轮生态经营计划的调整与修订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整个生态经营计划的制定过程必须按照上述五个步骤进行。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文4

计划生育药械市场的规范管理和健康运行,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事关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计划生育药械生产、流通、使用和广告环节中存在违法违规和成人“性用品”市场混乱无序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国家7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省上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作了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药械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一)规范具有合法资格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或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生育药械行为。

二)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和技术服务质量。

三)查处生产、销售伪劣成人“性用品”行为,规范广告宣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严厉打击计划生育药械生产、流通、使用环节中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使用活动。

五)构建诚信氛围,增强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诚信守法意识、质量责任意识,提高行业自律水平。

六)廓清执法体系,提出建立完善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监管能力。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生产企业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生产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的行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开展计划生育药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

二)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药品经营企业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经营销售的行为;严厉打击违法经营销售终止妊娠、促排卵等药品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或允许他人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

三)查处违法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严肃查处未经审查批准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的行为。查处篡改或超出批准内容对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进行虚假违法宣传的行为。

四)查处违法使用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的行为。查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的行为。

五)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打击无证生产、经营成人“性用品”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擅自生产计划生育药械的违法行为,打击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擅自经营、销售计划生育药械的违法行为;打击无照生产、销售成人“性用品”违法行为;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黑诊所”及无相应行医资质的人员非法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和使用促排卵药品的行为;重点查处擅自出厂、销售和进品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强制性认证证书产品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仿造或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六)查处生产和销售有质量问题并对消费者人身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成人“性用品”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成人“性用品”广告。

七)建立完善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监管机制。调查研究计划生育药械和成人“性用品”市场准入、生产、经营、广告宣传、使用中存在突出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奠定基础。

三、组织领导及部门职责

专项整治行动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人口计生部门牵头组织,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局参加。市上成立陇南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口计生委。

各县(区)专项整治行动在县(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进行。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牵头,负责起草行动方案,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建立信息沟通和协调通报制度,掌握各部门工作进展;协调并负责向政府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和向社会相关信息,定期公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果、典型案件查处情况;组织各部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规范使用计划生育药械科普宣传活动。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清理整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促排卵药品的行为;查处将国家免费供应的避孕药具有偿销售的行为。研究计划生育药械使用中存在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无《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药品、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擅自生产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查处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擅自经营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查处药品生产企业违法生产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为标准生产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的行为,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开展计划生育药械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专项检查;查处药品经营企业违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生育调节药物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经营销售的行为;查处违法经营终止妊娠、促排卵等药品的行为;查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淘汰的妊娠控制类医疗器械;查处计划生育药械经营企业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或允许他人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查处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研究计划生育药械生产经营违法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的政策性建议。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查处擅自生产、销售、进口应当获得而未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产品的违法行为,以及仿造或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

四)卫生部门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配合,查处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黑诊所”及无相应行医资质的人员非法进行人工终止妊娠和使用促排卵药品的行为;清理整顿医疗机构使用假冒伪劣计划生育药械的行为,规范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终止妊娠药物、促排卵药品的行为。研究医疗机构中计划生育药械使用存在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五)工商部门负责,卫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配合,查处无照生产、销售成人“性用品”违法行为;查处虚假违法的计划生育药械和技术广告,查处违法成人“性用品”广告。

六)公安部门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配合,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计划生育药械等犯罪行为。对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予以处理。

四、时间安排

全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于年集中开展,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部署队伍

制定印发《陇南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县(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县(区)本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县(区)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年月底以前,各县(区)要将落实全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情况、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上报市计划生育药械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自查整治阶段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按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整治工作。各县(区)对本地区的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对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整治。

各县(区)及市级相关部门汇总当月本系统专项整治行动进展情况,并填写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展报表和执法监督报表报市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级办公室汇总后于每月28日前报送省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级相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报送各自相应的省级主管部门。

各县(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报告报送市计划生育药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督查总结阶段

月份市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工商、公安部门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开展专项整治的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此基础上,查漏补缺,迎接月份国家、省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工商、公安等七部门的督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计划生育药械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抓好这项工作,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要围绕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将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要组织督查验收,对工作开展好的县(区)和单位要进行表扬,对工作开展较差的县(区)和单位要通报批评。

对计划生育药械市场的专项整治是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整治工作情况市上将纳入对各县(区)各相关部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县(区)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狠抓落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严肃执法。各县(区)要按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地抓好关键环节。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合查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限期整改;对大案要案做到案件调查清楚,依法查处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各县(区)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向市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查处结果。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文5

春节过后,县委、县政府召开了环境治理、土地管理等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都很重要,不同于部门会议。今天召开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同样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抓好人口、土地、环境工作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工作不能放松,如果一放松,后果不可挽回,我们将犯历史性错误。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刚才,会议对2004年度新生育文化示范村、示范户进行了表彰,各乡镇、县直部门以及驻蓟单位向县政府递交了2005年度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几个乡镇做了表态发言,庆利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结合今年全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我再强调四个问题。

一、关于提高认识问题

正确的理性认识是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前提。只有认识到位了,工作才能更主动,措施才能更有力。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每年都有新的进展。去年,我们实现了创建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目标,全县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计划生育率、一孩率有了新的提高,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可以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计划生育工作上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了这个良好基础,再加上近年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目前,一些乡镇和部门的干部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对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了麻痹思想,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有的认为群众自觉了、不超生了,工作好开展了;有的认为计划生育抓的不必象过去那样紧了,可以松口气了,只要有计生干部抓就可以了。这些想法都是极端错误的。产生这些想法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势认识不清,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把握不准。

不论是从现实要求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计划生育这根弦决不能放松。从全国来讲,经过30多年的努力,少生了3亿多人,将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到本世纪30年代,全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之多,人口众多始终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不能动摇。从我县来讲,我们是半山区县,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目前人均占有耕地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0.42亩,加之近几年将出现一个新的生育高峰,如果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人地矛盾会更加突出,那些靠土地生存的农民生活就很难保障,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将直接影响我县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从工作思路和方法上看,要求我们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也就是:“努力实现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应该说,我们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不仅限于过去的以追超生、要罚款为主了,而是工作面更宽了,服务范围更广了,目标要求也更高了。我们提出构建中等旅游城市、打造绿色都市、构建和谐社会,计划生育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情绪,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的认识,从发展的全局出发,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始终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置,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

二、关于责任落实问题

多年来,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市、县、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各单位每年都要向县政府递交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但责任目标究竟落实了没有,落实的效果怎么样,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当前,在计划生育工作上,确实存在领导弱化的问题。有相当一些乡镇和部门领导,认为计划生育工作是计划生育部门的事,对计划生育工作不研究、不部署、不过问,关注得太少,没有真正落实应尽的责任,以至于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在关键环节上不能到位,出现问题;有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基础数据不实、不准;有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玩指标、数字游戏,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加以解决。今天,各乡镇和有关单位都递交了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目标、考核内容、验收方式以及奖惩办法都写的很清楚,大家要认真对照工作目标,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研究部署好本乡镇的任务。各乡镇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将责任层层分解下去,使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今年,国家和市计生部门将随机深入基层,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工作督查。需要强调的是,一旦查出问题,必须追究责任,该谁负责谁负责,该处罚的要处罚,决不姑息。对未完成年度目标要求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书》要求,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作出严肃处理。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综合治理部门,都要按照自己的职责,在做好本部门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抓好性别比治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关于资金投入问题

一是要解决计生干部的工资问题。目前,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在资金管理上很不规范,没有实行收支两条线,有挤占、挪用计生经费现象,有的让其他部门人员到计生办领工资。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乡镇,干脆采取撒手不管的办法,计生干部的工资没有着落。客观地讲,乡镇财税体制改革以后,乡镇财政收入来源减少了,但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还是有办法解决的。比如,在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上,礼明庄乡就做得很好,值得其他乡镇借鉴。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开辟财源,想办法,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保证计划生育人员的工资按时发放。

二是要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计划生育部门是基本国策的具体落实部门,经费必须保障。县乡财政对人口计生经费要逐年增加,不能减少,人均要达到11元,这是保障计划生育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投入,要切实予以兑现。要加大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收取力度,按照全县统一标准,依法收取,不允许随意减免。同时,要加大资金的使用监管力度,保证用于计划生育事业,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要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政策,尽快建立起利益导向机制。在工作方法上,由过去的征收费用、惩罚为主向利益吸引、经济奖励方向转变。比如,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要按照每人每月5元的标准,抓紧研究办法,尽快兑现。这项费用要由乡村两级共同研究解决,乡镇有条件的由乡镇解决,村级有条件的由村里解决,今年力争有50%以上的村落实,以后逐步扩大到全县。同时,对计划生育贫困户、计划生育术后遗症户等,都要制定政策,研究具体落实办法,尽早兑现。

四、关于争创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问题

去年,我们达到了市级先进县要求,今年,要按照指标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全力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主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要加强乡镇生殖保健服务分中心建设,圆满完成8个乡镇的建设任务。这是一项硬指标,有关乡镇要按照上级要求,抓紧实施;没有场所的,要尽快想办法,加快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其他乡镇也要创造条件,提早进行准备,为明年完成奠定良好基础。

二要加强基础工作,严格规范执法。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直接面对群众,展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窗口,我们要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服务网络建设。要按照修改后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切实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要认真执行“一法三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某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的33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标准,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利益导向、统计考核、村民自治、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三要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服务理念,就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优质服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各项工作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经营、服务、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计划生育工作的标准,彻底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片面追求完成责任目标,不关心群众利益的思维模式,转变工作作风,在优质服务中提高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优质服务中提高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能力。

四要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巩固发展成果,必须研究创建活动的客观规律。要通过建立制度,建立一套各个工作环节有机统一、协调运作的长效机制,比如:如何实行计划生育奖励和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服务“三农”、扶持弱势群体?如何进行更有效、更深入的考核?等等,在诸多方面都要研究办法,建立机制,努力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同志们,2005年全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非常繁重。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不断开创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本文章仅供参考!旨在提高个人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文秘工作的效率.版权归作者所有。

近年来,我们按照“主题是发展,主攻是工业,主体是民营”的经济发展思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精神,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完善相关的运作机制,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培育、扶持和壮大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大发展。到2004年底,全县拥有民营企业1.9万家,其中年产销额过亿元的民营企业4家,过5000万元的9家,过1000万元的33家,过500万元以上的42家。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4.3亿元,增长32.8%,占全县gdp总值的64.6%;实现税收1.48亿元,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3.9%。今年一季度,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6亿元,增长41.2%,实现税收3200万元,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主体。目前,全县还有生产能力达到规模企业的的16家民营企业正在加紧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保障机制,形成发展民营经济的强大合力。我们始终坚持并从各方面不断加强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实践中逐步健全民营经济的保障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为成员,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为本地、本部门发展民营经济的第一责任人,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对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度、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收费“绿卡”制度和县委派驻企业特派员制度,任何执法部门进入挂牌企业检查或抽查,必须经过书记、县长或分管领导的批准,企业经营以外的事情由特派员全权负责协调和处理。特别是对过亿元企业,实行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建立“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大对工业管理干部的选拔力度,从熟悉工业的专业人员中选拔一批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对全县6个工业重点镇,还增配了一名分管工业的副书记,设立了专抓民营企业的协调服务机构,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保障体系。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县财政出资1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且每年从工业税金中新增300万元,为企业担保融资提供担保和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项目补贴。去年,全县共为29个企业融资3500万元,增长31.2%。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组织参展、代办手续、代纳税费等服务,正在规划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三是注重舆论引导。县委、县政府除每年召开一次千人规模的民营经济工作暨表彰大会外,全县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人大和政协会议都有民营经济代表参加。同时,ⅹ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均开辟了民营经济专栏,及时推介发展民营经济的先进经验,宣传民营经济的典型,让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政治上有位,真正形成了从事民营经济光荣、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的大气候,从而将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民营经济上来。如近两年城镇商贸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仅在县城就开办了步步高超市、百惠超市、友谊商业广场3个投资超过3000万元的大型商场、1600多个各类商店和休闲娱乐场所、99个社区服务公司,城市商务交易额及服务业收入比2002年前增加了2.7倍,既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又带来了第三产业的繁荣。

二、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洼地。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按照“老板放心投资,干部放手干事,群众放胆致富”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扶持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洼地”。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我们坚持做到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民营经济生产经营;凡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应向民营经济开放;凡国有和集体资本退出的,都应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大胆进入,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鼓励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改造提升一批、引资嫁接一批、扶持发展一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我们将县属国有企业和市里交办的潇湘集团作为改革重点,筹集改革成本,拓宽资产处置渠道,积极鼓励外地老板、本地民营业主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加快了国有、集体企业民营化进程。到2004年底,14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已全部完成,变现资产8130万元,财政垫资1600万元,滚动安置职工6479人。通过盘活这些国有资产,催生和引进了16家上规模的民营工业企业,年产值4.5亿元。由29个股东出资1000万元整体购买原县属集体企业黎海微电机公司,组建了科力机电有限公司,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去年完成产值1.7亿元,利税1800万元,是改制前的3倍。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在提高各镇和部门利益分成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鼓励各镇、县直各单位积极兴办、创办、引进民营工业企业,一定三年不变。新建达到规模企业的,从纳税之日起,企业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先征后返,县占70%,单位(镇)占30%,扩改达到规模企业的,新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也按此比例先征后返。另一方面,加大企业税收返还力度。对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或税收达30万元以上的,企业所得税的地方收益部分,第一、第二年即征即返,后三年各返还50%;进入县级工业园区的新办企业,以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在达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的前提下,土地出让金属县级部分的实行即征即返。如我们充分利用全县丰富农林产品资源,灵活运用税收返还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全县产值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5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1家,过亿元的3家。其中,xx天龙米业有限公司成为部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金浩植物油公司、银利来米业公司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三,鼓励干部大办工业。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自愿创办、领办工业企业的,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同意后,可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从事工业生产,采取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协办工业企业,其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其在岗时同等对待。去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共引办、联办、创办工业企业63个,年销售产值达2.8亿元。如县经贸委机关干部陶宗胜发挥所学专长,利用与长丰集团多年合作形成的良好人际资源,积极参与配套,投资4500万元创办了丰达机电公司,为国内各厂家生产汽车配件,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解决就业230多人。第四,用足用活存量土地。对属行政划拨的企业土地,由县政府收回,拍卖后作国有出让土地办理过户手续,处置土地出让收入95%用于安置职工,5%用作补充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去年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后,我们严格控制用地增量,将60%的用地指标集中发展工业,保证民营企业用地。三是实行重点奖励。我们设立了民营企业突出贡献奖,对在发展民营企业、增加财政税收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优秀企业家和相关部门,由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大张旗鼓地予以重奖。去年县财政列支专项奖励资金达130万元。在激励机制的鼓励和扶持下,去年全县冶炼、机电、水泥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实现税金6200余万元,同比增长32.4%。今年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增长65%,开创了工业经济近十年少有的好局面。

经营会计工作计划范文6

一、立足企业实际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大致有决策参谋、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四项基本职能,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职能作用,加强计划管理的综合功能,就应该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从影响和制约计划管理的内外因素入手,科学界定计划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内在结构、管理手段、组织制度,以及管理规则,操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要素。为此,在构建一个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时,我们主张从企业经营管理所涉及的业务入手,全面地、系统地考虑计划管理体系建设,追求计划管理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用。

在实践中,一个优秀企业的计划并不是表现为一个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正是这个有机的计划体系与网络,把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生产、经营与管理,以及重点工作、业务拓展与企业扩张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纳入了组织化的计划管理轨道。借鉴优秀企业计划管理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

一方面,从时间跨度上做出长期、中期到短期的计划管理,通过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计划,实现企业的有秩序、接替性和可持续发展;从组织机构上对整个企业、各个部门到每个员工进行计划管理,主要是根据企业的业务发展计划,做出适宜的组织机构、人事组织制度及人力资源的计划管理;从经营管理过程上对市场预测、原材料供应、生产经营(销售)、利益分配、企业发展到各个方面实施系统协调的计划管理。

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把计划管理延生到对企业的经济要素进行管理,通过对企业全部经济要素的规划计划,来实现全面计划管理的目标。一般而言,全面计划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主要经济要素或指标有:一是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税前税后利润、利润分配等;二是成本费用指标,包括生产成本和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等费用;三是项目投资指标,包括投资项目、投资期限、投资额、投资来源等;四是劳动人事指标,包括人员数量、结构、稳定性、工资福利、培训计划等;五是财务指标,包括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人均利润、人均收入等;六是能耗指标,包括水、电、暖、燃料油气消耗指标,把上述经济要素或指标全部纳入计划管理的范畴,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

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企业计划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这是我们建立全面计划管理体系的基础,只要我们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实施有效的全面的计划管理,就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做到主动控制、主动评价、主动纠偏,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持续和目标性发展。

二、细分业务范围建立多层次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

一个企业的涉及的领域和业务往往是纷繁复杂的,体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层次的交叉性上。构建计划管理体系首先要细分企业业务范围和层次,弄清各业务相互间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分层次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按周期分为长期与短期,按层面分为策略层面与运作层面,相对应地,企业计划管理被分为规划、年度计划、季度(月度)计划。规划是用于指导企业未来长期性生产经营活动,它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强调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内部综合平衡,外部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与预测,并体现其战略性、指导性的原则。年度计划则是在规划的指导下,规定了较明确、具体和量化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具备可操作性。季度(月度)计划是安排衔接全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各部门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制定和实施季度(月度)计划目的是要保证年度计划的全面完成。

因此,立足企业业务细分,分层次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应该是一个包括企业计划、部门计划、岗位计划相互衔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相互衔接,建设项目计划、经营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人事计划、财务预算计划、日常工作计划相互衔接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的严密、完整、系统化的计划管理结构体系。这个体系既要做到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有机结合,又要做到各种业务计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相互促进;既要包括明确的战略指向,又要实现计划的具体化、数字化;并真正做到了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计划管理流于空泛、模糊和形式。

三、按照逻辑关系建立顺畅的计划管理流程体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相互联系的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之间遵循必然的逻辑联系,计划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为此,在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计划管理的逻辑关系,建立起顺畅的计划管理流程体系,这是实现规范化、程序化计划管理的制度性根据。其中,要着重处理好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企业计划的制订大致包括五个相互衔接的过程或方面,一是收集资料,科学预测,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二是确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三是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四是综合平衡,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各种计划之间的有效衔接;五是编制具体计划并下达执行。与此相联系,企业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具体流程,一是初定各部门的目标计划体系;二是企业就各部门目标计划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企业总体计划;三是根据企业总体计划,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部门计划,并签订部门目标计划责任书;四是部门据此分别确定岗位计划;五是计划实施及检查,企业依据月度、季度工作情况,评价其进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按程序对年度计划做出适当的修改;六是计划落实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在年度终结后,对全年度完成计划情况进行总体考核评价,并决定对其奖励和处罚措施。

在操作上,企业计划可以分部门、核算单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编制,由企业确定经营战略、业务方向、增长目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上下反复沟通,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企业可以设立多级计划控制体系,将各部门的经营活动都纳入计划,以便详细地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每期经营活动实际完成后,还要将实际业绩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检查生产经营是否按照计划在进行,是否有偏差,偏差有多大,原因在哪里;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纠正偏差,以保证计划科学和实施。

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完备的计划管理体系来说,秩序、规范、有效的管理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克服计划管理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同时,计划管理体系的功效需要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效率性来实现,其中规范性是第一位的,管理流程是否完整顺畅、有无漏洞,是否对计划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是否可以提升计划管理效率,都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依靠现代管理技术建立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管理技术及手段也日新月异。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巨大效能正在通过现代科技被大量地释放出来。为此,结合计划管理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管理技术的作用,建立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成为许多企业提高计划管理科学性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制定计划需要大量的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信息的生成与加工处理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便捷的分析工具。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信息和企业生产经营网络化的特性,计划项目内容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对全局产生影响,而编制计划的依据要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的市场信息数据。因此,编制计划的手段要求高度信息化,要求建立计划与生产经营有效对接的数据库,通过信息网络与原材料、产品市场供需数据库相连接,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有效组织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和产品投放市场,并根据其中的变化情况,及时精确地调整计划。同时,为了精确指导生产,适应计划系统对市场需求反应快速并灵敏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及有关软件编制和调整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图,并对日计划及月计划进行调整与管理。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计划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数字管道,创建基于计算机智能化、数字化控制并与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相适应,支持数字控制的计划管理体系。

五、树立全员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体系

计划本身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但计划客观上又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实践证明没有管理的计划,往往不是欠科学,难以实现,就是在执行中缺乏支持和监督而大打折扣。因此,企业需要确立全员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体系,实现计划的组织化实施。

首先,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支持体系。只有建立起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各项业务规章制度、管理流程,使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全体员工所承担的业务或工作符合计划要求,才能保障计划的正确、顺利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全面实现。为此,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计划管理组织(职能)机构,并根据需要设置规划管理、投资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概预算管理、定额定价管理及综合统计管理等计划性管理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从不同层面,不同业务类别归口管理企业规划计划业务。并制订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配套制订中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年度投资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建设项目后评价等业务的管理办法。这是保证计划管理实现科学目标和发挥最大效益的组织制度基础。

其次,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议事规则与工作做制度。一般地,规则是执行程序中对每一步骤工作所规定的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章。有管理的计划就是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中有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相应的管理原则、议事规则、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以及调整纠偏等工作制度,有效避免计划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方面,计划的制订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与议事规则,一是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目标太高、太严往往难以执行和实现,抵耗员工工作积极性。目标太低太松又难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潜能,损失应得的企业效益,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通过付出较大努力而能够达到的。二是周密、完备的原则。中短期计划、部门、局部及个人计划应是企业长期计划、整体计划的分解,因此,计划要覆盖全面、衔接完美。三是 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要做到完成一项计划所配套的措施量应有明确规定。 四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为了保证计划的一致性、衔接性,提高计划的质量,企业整体、中长期计划,局部、部门等专门计划的制定,应吸收员工参与讨论、接受员工的提议,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做到上下的充分交流与沟通。 五是按程序制订、执行、修订计划的原则。计划的制订必须按照应有程序进行,一旦制订立完成,就应当认真遵照执行,要注意防止随心所欲更改或计划;如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确需调整、修订计划也必须按照程序进行;对计划的监督与考核应当严格以正式计划为准,即以按规定程序制订、修订、下达的计划为准。

另一方面,有管理的计划体系还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类会议及请示报告等工作制度。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年度经营管理工作会议、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议,以及规划、投资计划、生产计划、统计工作等业务会议制度和计划编制、投资项目追加、计划调整、定额定价等具体工作的请示报告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