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范例6篇

大学生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 ;问题

0 引言

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自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多,这表明了当前和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大学生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如今,难题没有缓解,反而越积越重。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就业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综合的全方位的反应,是对就业目的和意义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态度。

1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

1.1 就业心态多元化

从近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大多大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切实而明确的认识,认为自身能力最为重要,对自己对社会有比较客观的估价,自我定位也较为实际客观,并能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做到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懂得如何强化责任意识,拓展人际关系,努力实现就业意愿,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还有一些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纷繁复杂的社会,缺乏足够的勇气,认为自己学识和能力不足,加之平时缺少锻炼,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与人交往对求职的重要性,自信和勇气不够,不愿或不敢与用人单位主动联系,面对当前的就业困境和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感到胆战心惊,出现了害怕就业的心态,特别是在遭受挫折之后,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悲观失望,阻碍了其自身聪明才智的发挥。

1.2 就业形式多样化

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直接就业、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路子,而其中又以选择直接就业和考公务员的人数居多。选择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大都能够注意就业期望与客观情况的结合,在不断学习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就业素质;而考公务员的毕业生则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取部级公务员、各省市公务员或者选调生。

1.3 就业标准多重性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问题往往错综复杂,不仅关心自己的事业,关心自己价值观的实现,还考虑职业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舒适度,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特长爱好,还考虑到了父母是否同意,这就造成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受社会或家长的影响,离不开传统的价值模式,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有固定收入且比较安逸的“铁饭碗”;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顺应潮流,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成为现代开拓型人才。新旧两种人才价值观交相影响着大学生,使其经常处于摇摆不定的茫然之中。

1.4 就业地区的多向化

我国大学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多以东南沿海地区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为主,但自我国实施健全就业激励和保障机制以来,较之以前,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已有了很大的改观,有愿意进入中小县城的,也有愿意到农村参加建设的,还有的把目光对准了西部,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能的原则选择地域,但大学生还是会存在着一些诸如怕被埋没,文化生活不丰富的顾虑。

1.5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传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大量精简,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分流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需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发展总需求不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高校扩招使供需矛盾加大。我国从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达到115万人,而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猛增到650余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

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在制定大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时,市场意识不强,表现在:第一,专业课程设置错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产业、新岗位层出不穷,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就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求;一些院校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不少院校专业划分过细,学科门类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培养出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第二,社会实践不足导致知识转化率低。学生在大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机会不多,加上高校和企业联系不够,学生企业实习机会不足,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知识转化率低。第三,就业指导滞后。我国高校目前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常常限定于介绍就业形式,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缺乏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难以适应变化多端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能力素质不适应社会需求。第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存在“一步到位”“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热衷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就业期望值过高,容易遭受挫折。第二,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第三,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作出决定和计划。

1.6 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树立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紧紧围绕“以就业为主导,着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服务意识能力,着力加强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知识、能力、技能方面的储备”的思想理念。把握好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少一份迷茫,多一份坚定和执着。

1)要以就业为主导

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要为将来的就业作准备,这是目前就业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在职场迈向成功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生从跨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做好相应准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出过去的“槛”。大学生首先应该对自己进行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客观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强化优势,改进不足,使自己能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处于有利位置。(下转第265页)(上接第106页)就业能力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1]。工作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学校开始做起。要充分利用机会深入实际锻炼自己,如社会调查、学校集体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虚心求教,克服嫉妒心理;培养待人宽宏大度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要求大同存小异,待人宽厚,能谅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的缺点;增强自信心,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学生毕业后,少不了接触各方面的人,如不能应对自如,恰当交往,将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所以,恰如其分地与人交往,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努力提高和完善的一种能力。

(3)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2]。 生活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年轻的大学生应该在培养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显示立身、立世、立业的本领。就业能力中还包含着很多其它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该靠长期积累才能获得。就业并不是一个即时的过程,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即使是有了一份好工作,也会涉及到能否保住这份工作、能否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更高的层面上的问题。

(4)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大学生就业,急功近利和随遇而安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任何一个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都离不开对个人目前技能的评估,大学生为达到职业目标,需拟定粗线条的技能发展计划。这样做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3]。

【参考文献】

[1]崔清.试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J].法制与社会,2008(29):56.

大学生就业观范文2

一场持续数年的大学生就业难,八项促进就业的“新政”,使大学生的目光从国有企业或外企转而投向城乡基层、西部地区与中小企业,有些大学生走向创业。在理想与现实的磨合之间,他们的就业观悄悄改变,他们的生活也将从此有所不同。

曲线就业

两年前,郁傅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在当时,他可以任意挑选一家矿业公司,从事与专业对口的销售或管理。但是郁傅选择从徐州考研到北京。现在,已经是人民大学研究生的郁傅面对的就业问题今非昔比。

两年前,郁傅的同学到山西,做了煤企的小职员。尽管眼前的1000多块钱不多,几年后就能拿到不菲的薪水。

几年以后,他们中只有少数留在那里,更多的人希望将基层经历作为跳板,以重新回到大中城市。郁傅的前任学姐,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一年任期刚满。转眼间,又一批大学生要到农村当村官、当猪倌。

一些院校开始鼓励大学生到西部或基层就业。郁傅曾希望去西部支教或者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可是他身边的更多人,则是从现实层面考虑。在农村与城市社区,大学毕业生主要从事基层管理与服务工作。国家对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使大学生在固定的薪酬之外,多出几个月的生活补贴和助学贷款代偿,加入社会保险。比如在北京社区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可以优先在京落户。

即便在中西部或是城乡基层,发展的机会与薪资水平远不在理想范畴,但是郁傅失业已久的本科同学正前赴后继地奔赴基层。

显然,城乡、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城市间的差距,无形中倾斜着就业的杠杆,使大学生不愿意留在基层、乡镇与中西部。而广阔的西部腹地处于东部地区产业链的中下游,待兴的产业等待着填补空缺;基层与农村也急需人才进入。从异乡来到北京的郁傅,在观望着西部与基层的就业机会。

其实,郁傅面临的就业难题几年前就已存在。而现在则因为大学的扩招而放大,并且因为金融危机而激化了。

早在一年前,郁傅的同学就开始奔走。一些人苦苦寻觅,更多的人则观望着校园招聘或网络招聘。

虽然不少人陆续地接到中小企业的面试电话,但是国家机关、外企或高新技术企业是他们心中的首选。

而目前,国企吸纳就业的能力降到几十年最低,外企的门槛仍高。郁傅经历过几家大银行的面试,但都音讯全无。于是,郁傅目光投往中小企业,他试着投了一家律师公司。

2009年3月,国家力推就业新政,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一些中小企业开始与就业部门联系,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竞争已趋白热化,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却“小河干”。

10年前,中小企业刚刚兴起的时候,郁傅的哥哥别无选择地进入了民营企业。而他的哥哥更是摸爬滚打,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在郁傅眼里,中小企业是一个更能锻炼人的地方。

有人统计,50%以上的大学生进入了中小企业。此时的金融危机,中小企业也在缩减招收人员。另一方面,企业招聘大学生得以减少的社会保险比例尚不明确。中小企业不愿因此增加社会保障负担,招聘增加的幅度也有限。

新出台的就业新政,对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将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除外)。于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受到鼓舞,就业意向从大型国有企业分流到中小企业。

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郁傅来说,最理想的出路是考取公务员。但公务员报考网站上的报考人数正一路飙升,郁傅只得做两手准备。

在各大招聘网站,金融、法律、国贸专业的热度比往年已有下降,销售与保险人才则很紧俏。这类企业更青睐“实用型”或有“工作经验”的人才,社会保障专业的郁傅一则缺少实践经验,专业的宽泛也使他尴尬。

由此,专业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衔接不利在学校教育中凸现出来。一些学校开始增加应用型较强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扩大第二学位招生规模。

因为众多院校的研究生名额今年扩大,一些应聘者重新回学校深造,也有大批的毕业生走上实习岗位,成为就业的储备军。实习也是他们就业的跳板,郁傅的师兄当年也是转投银行做实习生,而且留下的。

与此同时,北京团市委正广泛联系北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和社会团体与高校学生对接,征集见习岗位。郁傅从同学那得知这一消息,登录网站,填写了信息与意愿。

过了几天,一家航天科研机构打给他电话。目前国家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与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多家科研单位正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而郁傅的专业刚好与科研机构的需求相合。一年半载的实习与培训后,他将接受机构的考核选拔。

经过一场就业危机的洗礼,郁傅开始调整就业观。城乡基层、西部地区与中小企业向大学生投来橄榄枝。学校办学、市场用人、学生择业、政府调控开始结合起来,破解就业难题。郁傅走出徘徊,不再在多个选择中举棋不定。

自主创业“初体验”

3月的春天,忙着写毕业论文的陈琪,就业的抉择在咫尺之间。在拥挤的求职人群中,与男朋友在南锣鼓巷开一家咖啡店的想象不时地闪过她脑海。

那是她几年以前的梦想,而南锣鼓巷正有更多的创业同僚与创意火花大肆进入,店铺的租金也在飞涨。现在,她不得不另寻出路。

陈琪萌生出一个宣南文化开发创意,是在大三的旅游管理课。即便在宣南的胡同长大,那些胡同的名字她自己也数不过来。宣南的民居和历史悠久,开发的力度却有限。于是她考虑成立一家做宣南线路的旅行公司,就从宣南的故居与历史切入。而这之前,她唯一的创业经历是在学校的跳蚤市场摆过地摊。对她而言,创业面临的困难比一纸计划书更多。

在陈琪身边,创业者不乏其例。比如在淘宝网,点击一家服饰店,店主可能是自己同门师姐。她的一个师妹在街边吃红薯偶尔结识了红薯店的老板,开起红薯校园连锁店。对于即将毕业的陈琪,更重要的是资金、技术、信息以及经验的缺乏。

陈琪的矛盾也是她周围多数同学的矛盾。即便有好创意,他们的创业之路面对着众多阻力。而来自家庭的教育与传统就业观,使陈琪更倾向进入职场,朝九晚五。比如一个山大的学生提出过一个供教材流动的租书网站商业规划,但他随后得到保研资格,创业之路也戛然而止。

陈琪发现,很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都有与自己一样的困惑与茫然。对于创业,他们理想多过理性。

与陈琪相比,她的男友曹伟比同龄人更早地有创业体验。大一的曹伟,成立了一家校园电脑中介。他的创业动机,来自于几个老乡创业的小有名气。几天后,他与同学分头从家筹到一笔钱,租几间不小的办公室,聘打杂人员,再联络宣传,光是几台办公电脑、老板桌,就花去一半的预备费用。只是,他们创业的成就感马上遭到了重创。

不久曹伟的电脑工作室经费告急,因为电脑价位偏高,而市场寥寥。他们只得重新做方案,以期从电脑公司与同学中制造差价,同时,利用业余时间修护电脑。虽然,这个方案开始有了不错的反响,可是如果继续开下去,曹伟将面对更为不可知的市场。在分羹者众的电脑市场,曹伟缺少两张牌,足够的创业经验和资金。

他同其他同学一样,对创业又向往又忐忑。前几个月,他的电脑中介来电明显少了,同学都因经济的寒冬而捂紧钱包,耳边不时传来的是师兄创业难的传闻。

此时,曹伟的电脑工作室在经历市场的价格战。由于供应方的硬件价格大幅下降,工作室的利润空间也在变小。一些校园中介开始张罗新的合作伙伴,甚至因为缺乏市场风险的预估,掉进“二道贩子”的陷阱。

虽然有着一间工作室的收入,但他的专业书店仍面临着资金的瓶颈。

闲时经常与学校里的小商贩们打交道,使曹伟发现,之前对政策的闭塞,自己多花了几笔冤枉钱。像他一 样,创业早期,很多大学生无处筹集资金,也有些人则借助政府的杠杆,撬动资金运转。

在网上,不时可以看到政府陆续出台的一些大学生创业贷款的优惠政策。在北京,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就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贷款门槛降低,向更多人敞开,途径拓宽,推动更多大学生为申领创业贷款而奔走。他的同学回家乡申请当地团委的“青年创业信用证”,搞了一个与村民联合的瓜果合作社,已小有规模。

曹伟看到,一些市场趋于饱和,只有从特别的思路出发,寻求差异,才能占有一席之地。于是一个学术图书的项目企划进入他的设想。从在哪里选址到如何联系同学、扩大影响以及实体店同网上经营的兼顾,在曹伟心中慢慢清晰。

大学生就业观范文3

论文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待业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尤其要求大学毕业生主动积极地树立起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大学毕业生待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尚未正式签约,无稳定工作和收入保障的状况。大学毕业生待业问题,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尽管各个方面都为大学生就业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从2001~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还有三成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13万,按照三成不能顺利找到工作来推算,将有一百多万毕业生要待业。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待业人数还将呈增长的势头。

大学毕业生待业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且愈演愈烈?对此不少学者、专家都进行了探讨,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高校扩招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非常欠缺,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需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中国人才过剩了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经济周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有人认为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无道理。大学生就业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探讨。不过,笔者以为,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才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1.从供需层面看,鉴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根据教育部最新的消息,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2l%,而美国早已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尽管我国高校在校生数已经有2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学龄人口基数庞大,毛入学率仍排在全世界70多位的落后地位。b2000年,我国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5%,而加拿大为50%,日本为47%,韩国为40%,美国为39%,印度为8%,巴西为7%,印尼为6%。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术工人的3.5%,而发达国家占35%。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12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从现实需求来看,我国大学生入学率达到25%~30%也不算高,否则就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这需要有比较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大学生理应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生力军和推动力。

可见,虽然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毕业生总量已经过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饱和或供大于求。就全国而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大学毕业生仍然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广大基层、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建功立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待业,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的就业价值观的问题。

2.从整个社会范围岗位竞争层面看,尽管我国的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但大学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国失业人口主要来自下岗工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个劳动力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会有不利的影响。但从我国失业人口的构成看,失业总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不应该是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掌握着较高的学识和技能,也具有一定的求职技巧,是整个劳动力市场上最活跃、最具有竞争力的部分。按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计算,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有700万到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是3004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也是有较大的就业空间的,他们不可能连个工作岗位都找不着。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失败,完全是大学生自己的选择,是大学生自己的就业价值观的问题。

3.从大学毕业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来看,大学毕业生要找到工作并不难,但要找到他们心目中的“好工作”倒是比较难的。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使具有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迅速地增长;另一方面,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大学生追求的“好工作”的标准相当接近或者说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十分趋同,这就必然加剧大学生之间的岗位竞争,必然有大学生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因为大学毕业生所追求的“好工作”的数量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在竞争中失利的大学生又往往不愿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预期岗位目标,他们就只好待业了。在我国大学生就业还有那么大的空间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待业现象,看起来是由于竞争的缘故,而实际上最根本的是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不能说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大学生的待业问题就解决了。就算经过各方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100%的就业岗位,也无法保证大学毕业生100%的就业,因为这还要看大学生自己对岗位中不中意,选不选择,即要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二、大学毕业生待业的不利影响

1.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的出现和加剧,会打击人们对于教育投资的信心,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从而影响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当今世界各国,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将长期存在。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我们来说,这将是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竞争和较量。因此,我们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并把它们作为重大的国家整体战略。要实施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发展高等教育。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蓬勃发展。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我国人们个人教育投资积极性的高涨。这种积极性来自于他们的教育投资理念,他们认为为孩子的学业投下资金,是一种很值得的投资,等孩子上了大学自然会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为孩子自己和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家境。他们不惜省吃俭用、借钱、贷款,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这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没错,在国家“包分配”的教育制度下,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失业这一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为国家都给通通安排好就业了,而且教育程度越高,所分配的工作越理想。所以,人们要尽可能的获得高等教育。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实现了市场化,实行了双向选择,大学毕业生的待业现象也就自然出现了,“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了。这种过去人们连想都不可能去想的事情的发生,教育投资的这种不保险性,必然会打击人们对于教育投资的信心,挫伤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对人们的教育投资决策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一些低收入者家庭会不堪一击,望而却步,很有可能会因此不得不放弃子女求学的机会和追求。这势必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不利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2.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的出现和加剧,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要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缩小地区、城乡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而这些地区最缺的就是像大学毕业生这样的人才。因此,一批批的大学生奔赴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是这些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的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希望。而现如今不管是什么原因所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的就业失败的大学毕业生滞留在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里。一边是人才匮乏,对大学生的需求迫切;一边是人才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种局面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3.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的出现和加剧,会降低相关家庭成员生活的幸福感,影响社会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失败,没能为家庭带来教育投资回报,造成家庭经济损失,使家庭成员失望。在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失败现象、教育投资也有风险的观念和事实还没能普遍地为人们接受的情况下,有待业大学毕业生的家庭成员可能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的鄙视和非议,无法心情舒畅地生活,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不利。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失败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和幸福。

4.大学毕业生待业现象的出现和加剧,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大学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待业的大学生普遍缺少归属感和成就感,普遍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在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即人们所说的“啃老”现象。还有部分尽量不让父母知道自己失业的情况,有很强的自立能力,挣扎在压力与奔波之中,靠打零工维计生活,有工作时拼命攒下钱来,到了没活儿干了就靠吃“老本”。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到朋友那里去蹭上几顿饭。他们生活无保障,他们中不少人身体长期亚健康。由于时有时无的打零工,他们不能把精力完全投入工作,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这种生存状态,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缺失,无疑将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就业价值观,促进就业

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千方百计想办法创造条件,这些都是完全必要和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靠大学毕业生自己。尤其要求大学毕业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摆脱大学扩招前的就业观念的束缚,从现实出发,主动积极地树立起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特别要树立以下三大理念:

1.树立就业就是一切的理念。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能关心国家命运,心系民族兴衰,他们富有进取精神,追求成才。他们希望能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所贡献,愿意为人民服务。他们希望报答为他们上大学付出了艰辛的父母家人。他们更渴望用他们的知识、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创造人生价值。这些美好的愿望和追求的实现,自然要求他们大学毕业后必须拥有一个平台,即实现就业,有一个工作岗位。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刚只有就业了,大学生才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实现自立;才有可能谋求事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也才能通过做好岗位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报答父母的美好愿望。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就业就是一切的理念,首先致力于解决就业这个根本问题。大学毕业了,能在经济发达地方找到工作是件好事,能在经济不发达地方找到工作同样是件好事;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是件好事,能在农村、基层找到工作同样是件好事。只要能找到工作就是好事,就说明你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已经被社会接纳了,你在社会上已经有了立足之地、有了用武之地。只要你珍惜这块宝地,辛勤耕作,努力拼搏,你就会有所收获,就会充满希望。相反,不就业、就不了业,就一切无从谈起。一句话,就业就是一切,有就业才有希望。

2.树立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个量化指标,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一50%。为了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11%,2002年达到了15%(包括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学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了;二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发生变化了,它不仅要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而且还必须为国家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的一般工作人员即普通劳动者,必须致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正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那样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整个社会文化水准在不断提高,对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向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也越来越大众化。在这种变化了的形势下,如果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还抱着精英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那必定会更多地面临就业挫折。因此,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明智地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入就业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为我们开辟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与岗位并不必然对等。没有什么工作一定是大学生干的,也没有什么工作一定不是大学生干的。只要你需要,只要社会需要,这样的工作就是可以干的和值得干的。

3.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首先,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大学生大多数喜欢到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发达地区找工作,选择工资待遇好、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地点交通便利、工作相对稳定有保障的单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找份“好工作”。这完全可以理解。但问题是现在要找到这样的“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大学生应该从找“好工作”向“好找工作”转变。由于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找工作,使得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所以,为了好找工作,大学生应该面向基层。

大学生就业观范文4

关键词:农业院校;就业观;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6-02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

(一)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首先,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它的弱质性,使现实农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性不足。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其次,从生产经营方式上讲,我国大多数省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吸纳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三,传统的农业科技人才就业大户——附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科技“四级推广网络”,正面临着“网破、线断、人散”的困难局面。没“破”、没“断”的地方,县、乡财政往往也非常窘迫,发工资都困难,这些单位当然也无力接收大量的农科大学毕业生。因此,在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的农业,尤其是高科技农业企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情况下,农业的基本就业形势仍然是种地,基本就业单位仍然是家庭,农村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宏观上的需求,很难变成具体的就业机会。

(二)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一方面,许多农科专业成了供大于求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农科类专业毕业生中有90%从事了与农业无关的工作,“学农不爱农”,是造成农科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没觉悟”,一位农大毕业生承认,农业产业确实是一个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无限的机会,但是机会还远远没有变成现实,“我们现在就去投身农业,能否实现个人价值?”而且,很多农科类大学生,尤其是非名牌农林院校本科生在毕业时会选择报考研究生,因为他们认为就业难、待遇低,转行又觉可惜,于是报考名牌院校以改变出身。另外,他们在就业时,往往感觉工作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存在很大落差,选择考研是为了进科研院所等工作单位,以逃避在基层工作的艰苦。另一方面,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招生出现困难,就笔者所在学校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考生填报志愿时,农科类专业一直处于“冷门”的局面,招生农科类学生占每年招收所有学生的比例,与其他“热门”专业招收学生所占比例相比,差距在逐年扩大,而且,很多农科类学生是服从专业调剂志愿招进的考生,并非本身自愿学农,招进后,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三)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教育从经济学角度而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它能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而这是以受教育者能找到适宜的就业单位为假设前提的。由于我国农业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和农业战线客观上存在的不足,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将面临工作条件艰苦、自身发展受限等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的困难局面,势必造成大学生在择业时,形成不愿服务农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加之,目前,很多学生和学生家长还固守着过去的传统观念,觉得到机关和事业单位比较稳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首选沿海和发达的大城市,不愿到边远地区。

(四)农科毕业生自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薄弱,造成就业困难。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办学体制而言,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角色地位缺位和模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钩,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当前的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之间也存在矛盾,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等等¨,使学生整体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期望值差距较大。另一方面,从农业院校学生本身而言,相当数量大学生由于本身学农积极性低,只满足于应付完成一些必学课程,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农业院校首先要引导农科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合理、客观实际的择业观。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择业观教育,帮助毕业生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克服择业期望值过高、与社会需求错位等问题,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按照市场竞争的规则,凭借自身素质和能力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解决就业问题。其次,培养农科大学生树立甘愿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思想。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就业重心下移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下到基层直接为生产第一线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应该如此。尽管现在的农村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大学生下到基层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会相对艰苦,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作用的发挥,这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现实,但这不是一个该不该下基层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打通农业人才通往基层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科学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课的设置。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发展大大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心愿和要求,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高校还未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多半是短期,基本上集中在大学四年级才有,多是讲座的形式,内容单调,实用性差,指导性不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职业精神,如何适应今后工作以及劳动纠纷等方面的知识基本上尚未涉及。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全校性必修课,进行系统规范。就业指导课内容应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应包含:积极宣传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宣传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农科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提高收集就业信息的能力,加强择业技巧指导,指导毕业生对择业心理进行调适等。

(三)完善和丰富农科毕业生就业体系和途径。农业院校可以建立完善具有农科特色,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市场,为农科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完善和规范以学校为基础,与人才市场、劳动市场相互贯通的“有形市场”,另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培养学校的“无形市场”。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网络搜集、和管理信息,开展就业指导,乃至在网上举办“双向选择”活动等,把网上就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理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

(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农业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农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方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结构调整,树立品牌意识,使“产品”适销对路,在专业调整上,按照农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养所需人才,在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缩减专科生比重,积极鼓励农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另一方面,抓好教学改革,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及其培训结合起来,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建立教学实习制度,安排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农业企业、农业战线从事实习和实践工作,使他们增长社会实践知识,了解和熟悉现代农业技术,适应农业技术的发展变化,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工作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农业院校应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并对他们开展系统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目前,许多高校虽然都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但由于人手少,平时忙于应付大量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得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加之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很难使就业指导工作发挥最佳实效。其次,建立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聘请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理论和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的人来担任职业咨询人员,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可以邀请知名的农业企业家、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开设讲座,为毕业生开设职业咨询热线,为他们解答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择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大学生就业观范文5

【关键词】就业力;就业价值观;引导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社会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背景下,随着本科生招生规模扩大后学生陆续毕业而显得尤其突出[1]。2013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国毕业生人数更是分别达到了727万人、749万人、765万人;同时,就业市场整体也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各种限制,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也称职业价值观),就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就业过程中认识评价事物和现象的内在标准,它受社会、文化、性别、经济地位等变量而产生变化。现在的大学生更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追求更多的是经济收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就业理想与现实存在的较大差距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导致期望值过高、物质要求过多、追求高回报的热门职业 [3]。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即就业力。据调查,无工作经验和缺乏求职技巧是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障碍,就业力已经成为一个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都密切相关的概念。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现状分析

1.就业意向。

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主要以经济收入和个人发展为主导,呈现明显的双元化特征[4]。这反映出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能够获得有较高收入的职业,以尽量满足自己对于生活消费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获得较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希望能够做到既能赚钱,又能使自己得到较好地发展。

2.就业评价。

社会就业评价标准、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就业评价标准是就业价值观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意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同地区,行业、职业、岗位之间收人差距逐渐拉大,而高校一般都设在受消费文化影响较大的大中型城市,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价值观的影响,使得就业评价标准的重心转向经济收入,这一评价标准的变化引导着大学生不断流向沿海开放城市,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也因薪酬待遇高,用人机制灵活而吸引着大学生,高级职员、企业管理人员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逐渐为大多数学生所看重。

3.就业期望。

新的价值观形成了以“向钱看”为核心衡量系统的所谓“成功人士”阶层,以及以“时尚美”为导向的所谓“中产趣味”崇拜,从而酿成大学生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和普遍的享乐情绪,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期望上往往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个体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具体表现为:就业图实惠、讲待遇,趋向于高薪水、高地位、低风险、低付出的工作,在职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频频跳槽,总希望找到能够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地方,跟随潮流去竞争所谓的热门行业、热门职业,不考虑自身特点,盲目攀比。在就业地域方面,多数毕业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的中心城市。部分学生认为内地特别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缺乏发挥自我才能的环境和机遇,因而不愿下基层[5]。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单一。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及就业价值取向教育,较少从学生个体差异性考虑,缺乏针对性,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期望值过高,没有认识到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效应,结果造成不同教育功能相互错位,看起来加强,其实不然,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也使得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设计中发生价值取向偏离[6]。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价值取向教育的内容很难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观念,教育实效性不强。

2.教育内容空泛。

具体表现在,一般性号召和单纯说教多,混淆理想与现实之间质的区别;强调教育工具性作用,忽略W生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面对社会上多元价值取向导致的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偏离,无法作出科学合理性解释。

当前正处于创新变革年代,必然出现新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就要求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充实、贴近生活,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切不可忽视实践问题、忽视文明素养和人文教育。同时要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注重日常文明修身,增强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判断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对策

1.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首先,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素质教育、诚信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要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创造性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旦学生在交流与沟通中敞开了心扉,价值观教育就能发挥最大限度的引导作用,在交流中要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调节[7]。加强核心价值观引导,包括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崇尚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把握时代特点,了解现实需求;具备自强、公平、责任、和谐、创新的内在品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知识学习型人才向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发展人才转变。

努力提升大学生综合实力,让大学生多了解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前景,以便更好地与中小微企业对接;高校要搭起学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创新人才对接模式,通过培训、见习、实践等步骤让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以便顺利就业,通过沟通交流,也能让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人才。同时,要把入学军训、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校企合作等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多方位进行价值观教育,多渠道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功能[8]。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校园文化环境包含大学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思维、前景意识和情感积淀,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重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针对性、持久性的教育,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跃校园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组织网络文化社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能量,在网络中拓展和升华校园文化,增进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要加强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知识以及创业能力,改变传统就业价值取向。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尤为残酷,大学生创业意味着知识群体步入竞争激烈的市场这一竞技场,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以自筹资金创业或以技术入股等模式就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软实力和职业素质,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同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概率就高。创业在大学生就业去向中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顺应潮流,加强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清华. 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J]. 中国成人教育,2008( 3) : 77 -78.

[2] 张永玉. 高职生职业规划的意义[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1: 33 -35.

[3] 郭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研究[D].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2007: 56 -58.

[4] 王昭翮. 领航―――大连海事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探索[M].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 45 -47.

[5] 包卫党.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分析与对策[J].浙江统计,2008,(5).

[6] 郭鹏,沈超.大众化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演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大学生就业观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成才观

作者简介:郑 腾(1988―),女,江苏徐州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张振伟(1969―),男,甘肃酒泉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一直以来,大学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为社会输送有用的、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生的旅途也不总是晴空万里,对于很多从“家门”到“校门”再走向“单位门”的大学生,迫切需要具有良好的心态、准确的定位、过硬的素质。

一、采取多元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培养积极从容心态

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核心在于培养面对压力的积极从容心态,以及优秀的品质。

1、采取美学散步的手法整合多元方式。美学散步这一理念源自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针对心理和精神压力比较大、对现实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学生尤为有效。在教育环境上选择学校公园、草坪等自然、清静的场景,在时间上选择晴朗的午后,在方式上采取一对一或以宿舍为单位。集散步、赏景和交谈为一体,帮助他们舒缓压力、调试心境。谈话内容融入人生哲学,强调励志人生、审美人生和幸福人生,启发学生思考人生价值、悦纳自我、直面竞争,并培养他们不断总结、调整自我的能力。谈话主题丰富,结合时下的社会热点、学生的关注热点、具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同时,还围绕不同学生的困惑、压力等问题,向他们推荐书籍、音乐、影视作品等,通过多种文化媒介的影响,帮助他们启发心智、缓解压力、优化人生。

2、开办幸福课程。《哈佛幸福课》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开设的一门课,课程介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成就与挫折,往往只是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的“幸福基础值”。借鉴《哈佛幸福课》开设课程,从科学的角度与学生探讨幸福,以及人生态度、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话题。要让学生首先成为一个自我感觉幸福的人,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心理问题、厌学等。

二、依托社会资源,开展就业观教育,找准职业定位和方向

对学生的就业观教育重在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职业定位和职业方向。

1、成立校企共建社团。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变化。校企共建社团由企业提供社团活动经费、设立奖学金,同时安排专业人士对社团进行指导,并提供实习岗位;学校安排指导老师,对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并优先推荐学生到共建企业就业。

2、建立职业体验基地。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职业体验基地”,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基地名录中选择具体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职业体验。通过职业体验,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少走了弯路,用人单位也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三、凭借竞争赛事,开展成才观教育,练就过硬竞争能力

对学生的成才观教育必须落脚在提升竞争能力上,能力的提高除了实践别无他途。通过各类赛事,为学生提供一个成才的实践平台、竞争平台、成长平台。

1、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赛事,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等,一类是为学生提供经费,学生到校外参赛,一类是通过主办方的技术支持,在学校开展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各类竞争赛事,让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将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诚信、竞争、合作意识。

2、举行人才双选会。每年定期举行实习双选会和就业双选会,让学生参与到用人单位招聘的比赛中。双选平台的构建,让学生了解到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招聘标准,促进学生树立成才观。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推动学生走到台前,步入社会,迈向成才之路。

四、工作效果

1、高起点高定位。以秉承大学核心办学理念为起点,围绕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人人皆能成才的目标,对大学生加强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教育,使他们走好进入社会的过渡期。

2、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多元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从容的人生心态,依托校企合作,找准学生适合适应的职业定位,凭借竞争赛事练就学生扎实过硬的成才素养,助广大学生直面竞争、笑对压力。

3、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全程服务、引导和教育,从价值观、就业观、成才观三个层面全方位帮助他们培养良好心态、把握准确定位、练就过硬本领。

4、求实效求共赢。充分调动学生、用人单位等多个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将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成才紧密结合,内容丰富、注重实效,使学校放心、学生顺心、用人单位满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