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摘要:新经济的发展给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多挑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应当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课外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大学毕业生的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关键词:就业能力;新经济;大学生

党的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基础并相互融合形成了新型经济活动。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经济增长格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经济主要包括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类活动,涉及第三产业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工业制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以及现代农业关联产业发展【1】。新经济不但带动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给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国家发改委2017年的数据显示,新经济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70%,新经济催生的新就业为稳定新常态下的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就业具有一些新特征、新变化,对劳动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研究和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对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经济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

(一)就业总量矛盾依然存在

自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至今,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由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据有关统计,2001-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由115万增长至834万,增长了7倍多,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持续增长。新经济时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会伴随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导致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引发失业问题【2】。麦可思研究院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2014届下降了1.6%,这说明新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就业带来了“破坏性效应”。多次强调,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科技创新和稳定就业的平衡点,处理好创新与就业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技术应用给就业带来不良作用的重视。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

就业结构性矛盾一直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中国高等教育不仅存在“教育过度”问题,同时也存在“教育不足”【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没有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效结合,导致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出现阶段性不匹配,致使劳动力市场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双向矛盾。新经济时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纷纷涌现,这不可避免会促使就业结构出现“极化”现象。大量程序化的中间就业岗位减少或者消失,而劳动力市场对低端劳动力需求和高层次人员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就业岗位大幅增加,“极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较大【4】【5】。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新的趋势,即“慢就业”现象。所谓“慢就业”,是指大学毕业后不马上就业,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通过与社会磨合,慢慢寻找合适就业机会的方式来逐渐解决就业问题。“慢就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也折射了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就业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三)就业技能要求更高

以创新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经济社会广泛应用,催生出新的就业形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新就业形态”是指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生产资料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互动,实现虚拟与实体生产体系灵活协作的工作模式。生产关系角度的新就业形态则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6】。与传统就业相比,新就业形态对就业观念、就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就业观念要新,新就业形态让就业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雇佣关系灵活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的特点【7】,就业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爱好选择灵活、自主程度高的工作或者创业,但也将面对更大不确定性、未知性,这就要求就业者要打破过去“铁饭碗”的就业观念,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就业要求;另一方面,就业技能要精。随着数字、信息技术融入各行各业,新经济的创新性特征要求劳动力既拥有专业的技能、又善用数据技术应用,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学习能力,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能够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综合型、交叉型的人才。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就业能力概念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本文将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毕业生获得合适的职业,并维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包含自我雇佣(创业)的能力。针对就业者而言,主要涉及两个阶段,一是找到合适的职业。大学即将毕业或者毕业仍处于失业需要求职的这类人,通过个人就业能力的合理运用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二是保持目前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再发展的能力。在新就业形态中,就业能力还应包括应对职业环境最不确定的创业能力。我们可以看出,就业能力不仅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等实现就业的基础能力,还包括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和创业所需要的再学习能力、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等。因此,就业能力不是一种技能,它是在特定背景下长期存在、动态发展、不断拓展整合的多元能力聚合。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众多研究表明,就业能力与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因果关系【8】。教育部多次明确指出,高校要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采取措施,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从这角度来看,提升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是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解决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三、新经济背景下地方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

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新产业、新技术和新业态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这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高校亦不例外。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新经济发展给就业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人才培养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新经济蓬勃发展,都对高校的人才供给提出了新要求。就地方高校而言,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需要。首先,地方高校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研究,将人才培养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把区域发展人才需求与学生的就业需要与对接起来,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地方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创新性有更多需求,高校要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整个过程,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地方高校应探索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新经济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社会分工细化与分工交叉有融合趋势,那么高校人才培养要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复合型人才教育进行转变,针对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过窄等问题,要将相近专业进行重组与整合,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探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新经济时期,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目标指引下,高校课程要做出一些根本性变革。第一、高校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变革和优化,强化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开发学生就业能力的意识和水平,在学科渗透中提升学生基本就业能力;第二、高校要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高校任务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处理工作世界的实践能力。那么高校课程内容的开发要体现出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特点,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加入课程设计,把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需求和能力需求纳入课程建设,或者探索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嵌入式培养”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要适当完善生产实习和就业见习制度,增加大学生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第三、加大某些专业双学位培养或者专业课程通识化。“双创”时代,创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企业管理、财税金融、法律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等不仅是创业者的必备技能,也与每个人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这些专门知识的课程应加大双学位培养或者课程逐步通识化,让更多大学生能够掌握。

(三)注重课外培养

新经济催生新就业业态,新就业形态对人的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再学习的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较多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从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进行转变,在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是指除课堂教学培养以外的全部培养工作的总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实现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它能有效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研究表明,课外培养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合作竞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八种能力【9】,这些能力恰恰是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所需要的,因此高校要重视课外培养,重新认识课外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做好课外培养的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能力培养平台,通过系统科学的实施,切实提升大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等。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期间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总体性规划,可以分为职业准备、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三个阶段。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职业世界,确定职业目标,做好职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作为地方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融入学生大学生涯之中,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分阶段开展教学与实践,引导学生树立规划意识,落实规划行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生涯教育要与专业应用深度融合开展,以市场对不同行业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能力,引导学生提升一般就业能力,打造核心就业能力。

四、结语

在新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必将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地方高校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全员化、全过程、开放式协同培养机制。同时还需立足当前,主动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课外培养,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邱?,何勤.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进展与中国情景下的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0(2):90-103.

[3]冯磊.从层次结构变化看中国高等教育过度与不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3):109-115.

[4]肖云,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130-133.

[5]黄士安,上官飞.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状况分析——基于江西高校的调查[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97-102.

[6]张成刚.就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及影响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9):86-91.

[7]互联网+激活新就业形态[N].人民日报,2018-3-17.

[8]张丽华,李晓芳.高校培养机制对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0):17-19.

[9]杨国欣,张琳婧.大学课外培养体系、路径及保障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4):74-76.

作者:张小玲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