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例6篇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文1

关键词:古文字构造法;汉字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六书理论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图到字,从少到多,从抽象到具体的漫长历程。古人研究文字,有“六书”之说,就是将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统一考虑。

什么是“六书”呢?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又作《说文解字序》)中提到: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郑“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本文将以六书理论为依据,结合甲骨文、金文字例分析汉字的基本构造模式。(转注和假借虽在“六书”之列,现一般认为其实为用字方法,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造字法。在此将不作列举。)

一、指事字

汉字中一小部分是由象形字和一个指事符号构成,而这个指示符号表达汉字的本义。这类汉字称为指事字。指事字中常见的基础汉字有“上”“下”“一”“十”“本”“末”等。

以“中”为例:

甲骨文和金文中()为旗形,代表两军部队,中间部件为两军中间不偏不倚中立地位的非军事地带。又作空旷地面的中央地带,由旗杆标出位置,方便部族聚集。

在讲解汉字“中”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原”(中国)、“中央”以及中国国旗等文化知识给学生予以介绍。在汉语教学课堂中,积极适量地加入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在里面,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欲望,还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象形字

汉字源于物形。物,本身有其音,据此物所造之字也就被赋予了读音,由此产生的汉字便是象形字。此类汉字教学中,应该抓住象形表意的特点,用图画和分析字形的方法理解字义,记忆字形。由于造字规律所限,常用的汉字中,象形字大概有仅两百个左右。但是这二百多个象形字对于提高汉字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常见汉字如“日”“月”均是象形字。

以“牛”字为例。

甲骨文,以牛头代表牛,突出牛角这个主要特征。文字表达牛这个物的含义。

金文,仍是以牛头为象形。因为金文是浇铸而成,浑厚的笔画使牛头的额形象更完美。

其它类似用于表动物名称的汉字有“马”“猪”“龙”“鸟”“羊”“鱼”“虎”

“象”“鹿”等。实际教学中,可以如上图所示范,结合动物图片演示汉字的出现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印象。

具体的汉字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画”汉字。每个学生选择可不同的汉字进行演示,然后根据画出的“汉字模型”在班级上跟所有师生一起分享其中的故事,故事中可以再次穿插图画把汉字作出进一步演绎。通过“画”汉字和“讲”故事,用编写绘本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课堂展示所学汉字,表达各自的见解,对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含进一步探讨学习,加深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以及汉字学习的兴趣。

三、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形声”以其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结构模式,适应了记录汉语的需要,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式,成为创造汉字的主要方法,现代汉字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然而,由于汉语发展历史久远,古音与现代汉语发音有说不同;古语有云“十里不同音”,区域汉语方言发音有出入,我们在看待形声字声符时,不要纠结于其在汉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

以下是汉字的声符(音符)举例。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芳、坊、纺、放、仿等。

金文常见汉字以“平”为声符的如:苹、砰、评、坪等。

常见汉字以“方”为声符的如:俘、孵、浮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声符发声,意符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形音、形义联系,理解字义。可以采用现有的教学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视频短片,语音文件,小型话剧表演等方式演绎、诠释汉字含义。抓住汉字读音演变规律,使教学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传统上枯燥的汉字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四、会意字

由两个以上不同物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可以从中领会其意思的字,简称会意字。会意字是象形字的发展,不同的象形符号用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表达不同的含义。会意造字法产生的汉字数量更多,使用更广泛。会意字造字法演变出的常用汉字用“家”“休”“朋”“友”“明”“从”

“森”“胖”“多”等。

以“福”字为例。

甲骨文中,左边“T”形部件意为祭祀用的供台;右边部件意为双手举起酒器。会意为祈福。文献记录中显示“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多钟不同但是类似的写法,归根于古人汉字书写还没有统一规范。但是,“福”字的根源和演变在上面完全可以体现。

教学中,可以将福字在现在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入,介绍春节以及春节有关的传统。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加入书法入门课。

五、结语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对于母语是表音文字的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来说在认知书写上必然是困难的。如何让汉字学习更加有趣,吸引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闻汉字色变”是汉语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分析汉字的造字模型,探讨汉字衍变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

汉字发展至今,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以及近代的汉字繁简字改革,基本上已经定型。汉字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汉字教学、演示汉字演化规律过程中,适量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汉字教学中的文化渗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文化知识的引入也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

汉字教学也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汉字学习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诗词作品的重要意义。音、形、意兼备的汉字在诗词中可以传达深厚的文学意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汉字课程,融入书法、绘画等中国元素,让学生欣赏汉字美,才能真正体会中华文化及文学最品种蕴藏的深厚美学。

【参考文献】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文2

关键词:专题教学;探究;实践

苏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了《汉字》《狼》《荷》等10个专题,这也成为本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课程改革精神在教材编排中的具体体现。这10个专题范围非常广,和自然、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不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成为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

专题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教学,但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专题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专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的专题怎么教?不少语文老师对专题教学的认知存在误区,只是把它等同于一般的阅读教学,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专题中强调的分析、理解、综合、搜索资料的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上《长城》专题只是简单地读一下文本,归纳一下有关长城的成语、谚语,而上《荷》时除了读一下古诗文,就是花大量的时间画荷花,俨然让语文课堂演变成了绘画课。如何提高语文专题教学的有效性,让专题课堂充满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求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二、专题教学的实践反思

下面,我就以《汉字》专题为例,浅谈有关专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汉字是一个内容庞杂的范畴。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我选择了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造、汉字悦耳的音律、汉字诗意的表达、汉字的现状六个方面作为学习的内容。

(一)汉字的起源

希望学生通过了解汉字的起源,真正知道有关汉字起源的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汉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汉字的演变。

(二)汉字的演变

这一环节,我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字的演变,让学生归纳出汉字“由繁到简,由图形到笔画,由不规则形状到方块字”的演变规律。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互相关注、互相倾听、有亲和力的氛围中,共同探讨出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愉悦中接受知识。这三个规律对学生来说很抽象,老师的点拨应当及时,顺势点拨对学生尤为重要。

(三)汉字的构造

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重点,六书中我重点介绍汉字的四则构造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其中,我设计了甲骨文的大猜想,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学生在猜“像”字时能抓住它有长长的鼻子,在猜“虎”时能抓住它身上有纹路,这让我觉得学生有惊人的观察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会意构造法”讲解后,我以“明”字为例,让学生探讨更多的会意字的内涵,学生都有话可说,如“男”指有力气在田里干活的就是男性。“劣”指少花力气就比别人差,证明学生的反应非常积极,兴趣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答题后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在讲解“形声字”时,学生能从名字中找形声字,因为我是借班上课,学生用这种方式既介绍了自己,又掌握了名字中的形声字,课堂也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

(四)汉字悦耳的音律和诗意的表达

通过玩转舌头的游戏,让学生读四则顺口溜,要做到读得又快又准,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很努力地表现自己,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汉字悦耳的音律。

(五)汉字诗意的表达

我主要带学生解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从而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和短短几句诗词所营造的广阔的抽象空间,从而感悟汉字独一无二的魅力。

(六)汉字的现状

通过新闻链接北京市教委的中高考征求意见稿和听歌曲《中国娃》明确我们对汉字越来越重视,我们这个民族对中国话和方块字特殊的感情,从而对学生发出倡议:正正整整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咱中国人,从而把汉字教学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喜爱我们的汉字,热爱我们的国家,不忘我们民族的根。

这堂课中,我也发现不足,那就是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再加上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活动过多,时间较仓促,不好把握,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注重环节设计上突出重难点,有详有略,让课堂教学更从容。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文3

摘要:对于汉字的研究者和使用者来说,加强汉字的规范化、系统化。对汉字的发展遵从自身的规律。对简化汉字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国家对汉字的简化进行系统的规范,提出新的思路,推动汉字简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简化字;形体;来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2-01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灿烂结晶,也是中华悠久历史的载体。它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使用简便、规范的汉字已经变成了使用者的共同愿望。回顾汉字简化的历程,追本溯源,简化字的形体演化过程以及如何看待汉字简化这一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所以,在新世纪的今天,对简体字作一回顾和思考,对于推动汉字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汉字简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随着汉代楷书的广泛应用,字体的演变趋于稳定,渐渐的从汉字内部的变化,最普遍的就是笔画的减少。唐宋以后,简化字逐渐增多,印刷体和手写体中都可以看到简化字的足迹。唐朝时期的颜元孙的《干禄字书》收录了当时常见的简化字。宋代以后简化字在结构上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利于人们的书写。纵观汉字简化的历史,简化字的来源多由这两种途径产生,一是政府有组织的简化,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发起的“书同文”运动,还有大多数朝代都在一定程度上发起的正字倡议等。二是民间自行简化,随着人们使用汉字的习惯以及对汉字潜移默化的简化,简化字也变成约定俗成的符号了。

二、简化字利弊分析

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历来备受争议。1993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和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对汉字简化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汉字文化》中表达了各自的见解。然而,简化汉字毕竟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艰巨复杂的工作。不管是支持简化汉字还是反对它,我们不得不承认,汉字简化是有利有弊的。

1、简化汉字的优势。汉字的简化符合汉字形体发展的总趋势。汉字的发展,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主要向着简化的方向发展。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进步,文字的简化向着利于人们的日常使用方向发展。文字的基本用途是便于使用,于是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趋于简化。简化汉字的最主要目的是为汉语服务,简化的结果是有着更简捷、更准确的记录汉语时,才能被社会的发展趋势所认可。

汉字简化是汉字自身新旧替代的必然产物,是文字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蜕变。一切事物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利于人们的使用前进,汉字的简化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希望所接触到的文字越便于使用。汉字具有书写性和可读性,所以人们总是希望汉字的使用越来越简单。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是信息传输的标识,是为了打破语言交际的时空局限二创造出来的,服务于人们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应强调简洁、准确、清晰。

2、简化汉字的不足之处。简化汉字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汉字的创造离不开生活中形形的物体,“以形示意,义寓于形”,“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是它的形体特征。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使用者过多的追求笔画的减删,结果是顾此失彼,大大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使得原本能够清晰表达的汉字变得模棱两可。也有的简化字丧失了形体的表达意思,使我们在学习和继承的时候只能盲目的记忆笔画和结构,对汉字表达的文化蕴含,历史背景没有深入了解。

简化汉字使民族文化传承受到影响。汉字本身是信息交流的载体和工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沉淀。汉字字形的简化使原有的文化信息丢失了,影响了文字信息的继承和发扬,汉字简化的背后是文化底蕴的流失,这样的损失无法弥补的。

除此之外,简化汉字给人们的认记和考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如“‘风’‘凤’不分,‘未’‘末’相淆,‘厂’‘广’易混”等等现象。这些多半都是汉字简化过程中的负面效果。汉字是历史变迁信息积累最真实的表达,了解过去就要追溯到文字的根源。要探究过去的文化和历史信息,离不开对当时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如果盲目的简化汉字,最终造成的就是目不识丁和一知半解。

三、对汉字简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简化汉字应遵循汉字发展的规律。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历史悠久且唯一保存下来的信息标识。在简化汉字的同时,要保留汉字的记号特征,使汉字原本的意义得以保留。我们不能违背汉字的本质特征,为了书写简单而忽视文字的表意特征,这种后果最终会丢失汉字的信息考究。因此,我们在对汉字简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从汉字的本质特点出发,保留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来进行简化,弄清汉字的符号价值,把汉字简化研究引入到汉字规律的认识轨道上,以便在简化汉字中实现 汉字的优化。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文4

[关键词]识字教学 还原图画 再现演化 融入诗词 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83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部分中高年级教师认为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认为识字教学无足轻重,多数教师字理意识淡薄,为识字而识字,学生对汉语文字的感情逐渐淡漠。文字是读写的凭借,也是文化的基石。汉字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汉字的诞生,华夏文明才掀开新的一页;正是由于汉字的记载,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才得以传承。中年级识字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解开汉字蕴藏的文化密码,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识字教学浸润在汉语文化的芬芳中。

一、还原图画,彰显识字生态之美

汉字起源于图画,是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表意性是汉字最本质的特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年级要学习的生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如何发挥形声字的表意功能呢?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表意部分指向汉字的原始意义,但即使是表音部分也仍然是以象形字、指事字为基础的表意符号,所以同样具有表意功能。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幅每个人经过联想后都可以绘制的画。

如教学“降”字(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时,教师出示了简笔画:一个人正从高高的土坡上向下走。接着,教师向学生出示甲骨文“■”,然后向学生介绍双耳旁代表高高的土坡,右边是两只脚,“降”的本义就是“从高处往下走”。再如教学“赞”字(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时,教师可出示“贝”的简笔画,随后出示繁体的“”和简体的“贝”,让学生了解“贝”在古代曾被拿来当钱币使用,而后出示“先”的古文字,下部像“儿”正迈步向前的情景。两个“先”字并列再与“贝”组合,就表示一位宾客手持着“贝”,另一人在前头指引去拜见主人,在引见时往往会说些赞扬、褒奖的话语,由此引出“赞扬、称赞、赞颂”等词语。这样的图画还原使得识字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学生对字形的认识和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由于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将文字还原成图画时不一定要提供完整的图画场景,只需抓住文字的原始义项,对图画细节进行适度夸张。如教学“盗”字(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教师只要依据甲骨文,将左上方的两点水画得像口水即可,学生自然会据图想象:“右边的‘欠’字好像一个俯身张口的人,他正目不转睛地朝左边看,看得口水流下来,下面的器皿都快要盛满了,这样的人能不产生偷盗之心吗?”

二、再现演化,追寻汉字历史渊源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意思是教学生识字的同时还要讲清每个字的造字方法,学生明白了字理才能深入理解字义和掌握字形规律。汉字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演变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和现在通行的简化字等阶段。由于历时之长,许多字形和字义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一些汉字无法因形索义、因义记形。

当我们沉下心来审视一个个汉字的演变,以鉴赏的目光去看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每一次创作时,我们会赞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读“家”字,会发现古人的愿望是那样朴素: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屋和可供温饱的粮食、牲畜就是理想的小康生活了;读“武”字,会了解到“止”的本义是脚,而“■”不过是“戈”的变体,“武”的本义是“出兵征伐”,进而遐想“武”的最高境界是停止干戈;读“族”字,会懂得同族就是有着共同志向(“矢”)的人团结在同一个旗帜下(■),继而读懂一串汉字“旗、旅、旋、施、游”等。一位作家说过:“汉字从远古走来,一路变幻着身姿,通体闪烁着中华民族先祖的智慧灵光。”学生在纵观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不仅欣赏到古代书法的艺术,感受到先民的智慧和创造,更培植了对汉字的深厚情感。

三、融入诗词,让识字充满无穷韵味

诗词联对是中国古代汉语文化的奇葩,藏字诗、解字词、拆字联又是汉语文化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这些诗词联对通过比喻、象征、增减笔画、拆合部件等方法编制而成,使得汉字与诗词相得益彰,兴致与才情相映成趣。这些诗词浅显易懂,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教学“悲”字(三年级上册)后,出示诗谜“一只木船两根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两中落在船头尾。剩下一只孤零零,落在船上淌眼泪”,组织学生放声读读这首诗,学生先是眉头紧皱,然后会心一笑,牢牢地记住这个字。

再如诗面“刀戈并举半盘装,叶(~)无草木中间藏。山狭双丰下种豆,牛背骑人去垦荒”,四句诗每句各藏一字,合起来就是“盛世丰(S)年”。

将汉字拆解后组合在对联中,可算是汉语最独特的文学形式了。如教学“赏”字(四年级上册)时,可以苏轼在中秋之夜赏月为内容引出对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对联的引入既强化了“赏”下为“贝”()的造字原理,又为区别形近字“尝”字作了铺垫。

四、回归生活,让识字随处生根

生活无处不语文,生活处处有汉字。街道旁、校园里、电视上、书报中,汉字无处不在。开展自主识字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在生活中、读书中识字的自觉性,促使他们主动使用工具书读准汉字,理解字义。教师可开展“错别字大扫除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发现广告中别出心裁的同音异形字;还可以开展以“亲近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分别以“汉字从哪里来”“奇特的字体演变”“汇编创作有趣的字谜”“汉字中的故事”“欣赏书法神韵”和“同学名字里的秘密”等小课题开展分组调查,然后进行组际交流分享。经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对汉字会产生一种敬畏和崇高的情感。一位学生在笔记中写道:“法国有位汉学家说,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情感的小精灵。我想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神秘的精灵、智慧的精灵。亲近我们的汉字吧,从了解汉字入手;热爱我们的汉字吧,从写好我们的汉字开始。”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文5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一年级:十月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范文6

【关键词】中国汉字;汉字艺术;装置艺术;运用

一、概述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

中国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经过了由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便有了“汉字七体”的说法。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但是小篆的根本性缺点在于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皆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至今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而后被日益广泛地使用。

二、关于装置艺术的诠释

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前期的中国美术中,已作为极有实力和潜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中国文字的象形、会意、形声等起源造字规律以及后来艺术发展历程的诸多与汉字相关艺术自身“同构表意”的哲学思想本身就对汉字在古今发展具有潜在的、内发性的创造力。因此,在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造型艺术、装置艺术,乃至其他设计等艺术门类都可以充分挖掘文字自身的造型结构,并应用其内涵与外延,根据装置、设计、绘画等创作要求,交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答卷来。

三、汉字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

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与表现形式运用到装置艺术中的创新与创意正不断的涌现和发展。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与文字相关的《念叨》、《哑钟》等系列作品奠定了当代艺术中关于观念的汉字之应用形式的基础,并迅速得到艺术界的关注和研究。年轻艺术家曾伟豪的汉字装置作品《觅风音》,这是一件以多幅汉字为主轴,利用人体导电原理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装置演绎出汉字形声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将汉字的部首进行拆解,然后制作成黑色巨型胶条,当参与者拉上部首其中两端,现场就会发出不可预测的电子音讯,产生了形与声的互动。在字的形体之外,音响凭靠空气进行传播,人们在寻找声音的来源时,凭靠的反而是声音,而非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在《觅风声》自由吹动的导电字条,字与字的随意组合可以激荡出略显嘈杂的声音,通过参与者亲自组装的字形和声音,沿着地面斜坡和延伸的墙面,随着手的触摸发出声音,透过有声与无声的线条探寻隐藏的汉字趣味与声音想象,这正符合了趣味性和独创性的特点。

本人的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八卦》也是关于文字拆分及其应用的具体实践。提出“关于‘八卦’”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通过文字的拆分来做文章。“八卦”出自《周易》。当时做这个作品时理解为:这八个字以及其对应八个符号,用来代表中国古人对环境的独特性理解。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字”,“字”赋予“平面”,“平面”构成三维空间的立方体,同时也是一个由“文字”所构成的最为概念化和本质化的空间。作品中每个平面的字由不同的字体、大小、朝向来重复和叠加,构成一看似“杂乱”的背景,而中心是由一个现代化印刷的标准体――“宋体”和代表中国传统的“隶书”拼接而成,这种对“八卦”文字的解构和拼接也是作品所暗藏的深层意义,它主要表达现代人和环境的种种矛盾,以及凸显现代人对于环境的种种作为和从古代所延续的人类文化上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