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论文范例6篇

消费社会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1

作者:梁小莉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必要性

商业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即时的体验消费,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需要与教练、会籍顾问、其他消费者等进行社会交往。因此,商业健身消费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无疑是一种社会活动。消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消费[7],为此有必要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意义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意义主要凸显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理论意义。传统上,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则有助于了解影响商业健身消费的社会学因素、认识商业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和社会功能,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商业健身消费的本质,从而不断丰富体育消费的理论体系,并有利于拓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域,进而有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其二是应用价值。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研究能够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为刺激商业健身消费、促进商业健身俱乐部健康发展提供一系列对策建议,如社会阶层结构的视角、消费观念的视角、参照群体的视角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同时对于提高体育消费整体水平亦有借鉴价值。

消费社会学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的主要议题

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消费者在商业健身消费方面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如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对消费者的商业健身消费应该具有一定的影响。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影响了具体的消费需要,表现为“跟潮效应”、“认同效应”、“示范效应”,同时还影响到抽象消费需要的层次,表现为“反叛效应”和“攀比效应”[7]。社会互动同样会影响到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健身消费。社会阶层。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不断变迁,当代中国社会可以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8]。由于各社会阶层消费者在资源占有上存在着差异,必然会导致商业健身消费的差别。第五,社会资本。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9]。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包括信任、社会网络、规范[10]。社会资本不仅对个人,而且对组织、社区等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势必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健身消费。第六,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如“消费理性主义、禁欲主义、利他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7]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健身消费也不例外。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学特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关系消费。“关系消费”(consumptionofrelations)是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Baudrillard,2001:25)所提出的一个概念[11]。关系消费其实就是人们为了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而进行的消费行为。在注重关系的当代中国社会,关系消费现象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请客送礼。商业健身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系消费的特征。笔者曾对中高档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做过访谈,发现有的消费者将商业健身俱乐部作为建立商业伙伴关系的平台,有的将其作为维持、巩固客户关系、朋友关系的一个手段,而健身消费的本体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被部分消费者边缘化了。第二,中上阶层消费文化。消费不纯粹是满足生存的生理性和物质性活动,它同时也是一种符号活动、交流活动和表现活动[7]。商业健身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商业健身消费表达的是一种健康、时尚、尊贵的中上阶层消费文化,象征着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具有较富足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从消费主体来看,商业健身消费与一般的大众消费存在明显的区别。第三,消费分层。由于各社会阶层资源占有的不同,导致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均存在差异,消费分层现象客观存在,商业健身消费亦存在分层现象。笔者曾对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调查发现,有的动辄花费数万元购买私教卡(聘请私人教练)、有的办理金卡、银卡,而有的则仅仅办理一张普通会员卡,还有的只是购买季卡或月卡。在商业健身消费方面,社会上层、中上层、中中层等之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等消费者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消费者健身消费的社会功能商业健身消费不仅具有刺激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一系列社会功能,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个体社会资本的增长。一方面,消费者在参与商业健身消费的过程中,通过与私人教练、会籍顾问及其他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将健身消费作为一种“关系消费”,有助于巩固和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都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资本的不断增长。第二,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商业健身消费不同于其他物质文化消费,它其实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西方经济学家将健身消费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商业健身消费有利于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商业健身消费能够使消费者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有助于促进消费者的社会流动。第三,有助于进行社会控制。现代社会,风险程度越来越高,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社会张力逐渐膨胀,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控制[12]。商业健身消费可以使人们释放压力、愉悦身心、沟通感情,在满足健身需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社会控制的功能。第四,有助于促进社会整合。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现象客观存在,对社会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整合即促进社会各系统之间关系的协调,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商业健身消费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社会整合度。消费社会学视角下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对策如果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对策,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尚不太合理,底层太大而中上层太小,尤其是中产阶层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距离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尚有较大的差距。这种社会阶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为较高层次的健身消费,因为商业健身消费属于中上阶层消费文化,需要一定的经济和文化资源作为基础。为此,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是促进商业健身消费的重要条件,如何完善社会阶层结构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第二,挖掘中产阶层健身消费潜力。在西方国家,庞大的中产阶层是健身消费的主体,而且引领着消费潮流,在促进健身消费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对上海市的研究表明,庞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预期体育消费投入不足[13],这应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如何努力挖掘中产阶层健身消费潜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三,制定分层营销策略。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偏好、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为此,商业健身俱乐部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要充分考虑社会阶层的因素,根据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第四,倡导科学的商业健身消费观念。消费观念对消费者行为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将会直接抑制人们的商业健身消费。有必要建立并倡导科学的商业健身消费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商业健身消费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投入,而且是一种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投资方式。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第五,发挥参照群体的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人总是处于频繁的社会互动之中,每个人身边都有许许多多的群体,人们的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周边参照群体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参照群体在促进商业健身消费方面的作用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2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提出了两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社会组织理论,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到各个主要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包括执政党和政府组织的社会责任、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事业组织的社会责任、民间社团的社会责任和城乡基层社区的社会责任等等。

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相关利益方(消费者、员工、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重视员工合法权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目前,国际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工会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都在发起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__年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环境”,旨在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消费环境,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构建一个安全、交易公平、重视节能与环保的和谐消费环境,是实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共赢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和谐消费环境中,每个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公民,都应承担严格遵守法律、奉行高度的商业道德、尊重传统文化、关注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社会责任。

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获得质量可靠、安全有保障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因此,企业除恪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关于产品(包含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的规定,还应针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可能造成的标准缺失或滞后,改进生产技术,确保产品符合当时技术水平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企业有责任及时弥补和消除产品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产品出厂时的质量并不等同于消费者使用时的质量,因此企业须确保产品的储存、运输、展示、改装、分装、销售等环节符合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企业应采用通俗的文字,提供正确使用产品的说明与指导,确保非专业人士及低学历人群同样可以安全、正确地使用产品。

企业应设立确认产品质量的便捷途径和退货程序,降低消费者在购买到不合格产品后的质量鉴定与退货成本。并且,企业须建立相应机制,以便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能迅速及有效地向消费者警示并回收产品。此外,企业还有责任采取措施保证其产品的销售过程符合消费者安全与健康的要求。

保证竞争和交易过程的公平合理

竞争和交易过程的公平合理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根本保证。通过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公平交易,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作用得以发挥,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积极创新,从而实现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消费者亦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高质量的产品。因此,企业在竞争和交易过程中应采用公道的商业操守,在遵守国家关于公平竞争、反垄断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须做到在经营中不采用任何不正当竞争的手段。

企业在与消费者的交易中使用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等(以下统称为“合同”),应恪守公平原则。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合同应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如涉及专业术语和名词亦须作充分解释与说明。合同中涉及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条款应放在醒目位置或加以提示与说明。二是企业不得倚仗其在市场、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地位,在合同中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之规定。三是合同中应包含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向消费者作出的“承诺”或“保证”,并同时注明该“承诺”或“保证”适用的条件。

企业有义务保证交易程序的设计对消费者公平合理。如:在签订合同前,给予消费者必要的审看条款的时间;向消费者交付产品后,给予合理的验收时间和便利条件;大宗交易(如房产、保险)宜设定犹豫期,赋予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解除合同的权利等等。

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企业还应积极保护及谨慎使用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包括积极通过举报、诉讼等途径制止他人以冒用或混淆本企业品牌等手段从事的各类侵权行为;及时就品牌被他人冒用或混淆的情况向消费者作出提醒;谨慎选择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转让或授权使用的对象,并对其生产及销售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

诚实宣传和向消费者提供充足资讯

获知产品的真实情况是消费者的权利。消费者只有在知情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行使选择权。因此,企业在产品宣传中的义务并不仅限于法律所规定的“不从事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而是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正确、全面、实用并可比较的资讯。首先,企业在宣传中所标示的产品价格、质量、用途、购买优惠等资讯须真实有效,如涉及产品的比较,其对象应是同时期的类似产品。其次,企业用于推销产品的宣传资料及广告的内容须全面,不应仅向消费者提供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特性和技术资料。同时,宣传中引用的案例、数据应注明来源及相关实验条件。

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

当前,互联网及各种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的普遍运用使全球市场更趋一体化,企业想取得区域性竞争优势已相当困难;随着各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产品同质化日趋明显,企业难以通过产品差别细分市场创造竞争优势;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还导致了全球性产品过剩。上述原因使企业竞争的核心 正从产品价值逐步转向客户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投诉处理机制对于企业和消费者都将大有裨益。

在客户服务方面,企业应创建对产品进行公开反馈的环境,根据消费者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基础服务(如:选购指导、技术支持、维修、退换货服务等)和增值服务(如:产品维护、保养、升级、异地重新安装以及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等)。一个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至少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向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联络渠道,如呼叫中心、网站及客户服务中心等;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户服务承诺和流程,该承诺和流程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消费者的需求,更需得到员工的理解与贯彻;三是根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的要求,设置必要的网点、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并向消费者公示具体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四是客户服务的检讨和持续改进机制,如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进行与消费者及社区各阶层的对话等。

在投诉处理方面,企业应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投诉处理理念,建立适应企业规模、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投诉管理机制,以双方共同得益为宗旨解决消费争议,而不拘泥于该争议的责任归属或法律法规对赔偿幅度的设定。为避免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投诉处理程序的辅助信息应容易理解和运用。投诉处理应公平、公正、公开、合理,整个投诉处理过程对消费者应是免费的。当投诉不能通过内部机制解决时,应让消费者知道其他解决消费争议的途径。如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申请仲裁或提讼等。

尊重消费者的人格权和个人隐私

企业有责任尊重消费者人格权,不应从纯商业的角度将消费者视作销售对象和利润来源。保障消费者的隐私权是企业尊重消费者人格权的核心内容。信任是交易的基础,如消费者获知有关交易记录和个人信息被企业泄漏给他人,必定会对企业失去信任。因此,未经消费者同意,企业不应在宣传中使用消费者的姓名、荣誉、肖像及披露消费者的交易记录。

消费者的交易记录和个人信息不是企业的资产。因此企业只能在销售产品、客户服务和投诉受理的过程中善意地、合理地使用有关信息,而不得将有关信息有偿或无偿地转让给第三人。同时,企业应通过制定消费者交易记录和个人信息的保密机制,确保各级员工都认识到其重要性及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并将上述机制告知消费者,以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互信基础。

保证产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企业有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保证其产品符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之要求。企业应主动采用国际认可的最新环保标准,在产品设计、用材、制造、包装和使用等方面遵循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企业还应积极提升产品性能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修理性,并保证在产品使用寿命期内向消费者提供充足、廉价的修理配件。

建立平等、负责、廉洁的企业文化

员工是消费者的直接接触者,也是企业向消费者传递价值的关键。企业应奉行内外统一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以平等、负责、廉洁的企业文化教化员工。企业应在管理中提高“平等机会”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企业都要树立负责任的形象,并使关爱社会、保护环境和诚信对待消费者三大宗旨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3

关键词:CCT 消费周期 认同工程

引言

目前“消费者文化理论”(CCT,Consumer Culture Theory)还不是一套系统理论,而是指涉一系列强调消费者行为、市场和文化意义之间动态联系的理论观点。尽管CCT的研究者们有着各种迥异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但他们仍然共享一种指向文化复杂性研究的公共理论标准,这种文化复杂性程度将其各自的研究努力联系在一起。

与其将文化视为共享情感、生活方式和由社会成员共享的统一价值(如美国人共享一种文化,而日本人则共享另一种文化),还不如说CCT更重在探索意义的同质贡献和重叠文化分群的复杂性。这种文化分群存在于更广泛的全球化和市场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性框架中。因此,消费者文化通过市场中介,为“生活文化”和“社会资源、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符号及其依附的物质资源”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种社会安排。对市场制造商品和刺激渴望的营销符号的消费,是消费者文化的中心,然而这一系统的持续和再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日常生活中各人私人层面的自由选择实践(Holt,2002)。

CCT将文化定义为一种体验、意义和行为的结构。消费者文化及其传递的市场认知框定了消费者们可感知的行为、感觉和思维的标准,使消费者个体更可能制造出特定的行为方式和作出有意义的解析。CCT还强调消费者传统及生活方式有混和、碎化、多元化、流动性等动态特性。众多学者考察了CCT的心理科学基础和方法认知标准,并在具体领域探讨了该理论的贡献。这些研究带动了理论界从多角度对社会、文化以及发展关于消费者和消费间不同知识主体展开广泛研究。

CCT的研究内容

消费者文化理论围绕着一系列与以下关系相关的理论问题而展开:消费者的个人与集体认同;消费者现有世界创造和体现的文化;潜藏与表面之下的体验、过程和结构。不仅如此,CCT还展现了这些消费者文化动态特性的社会逻辑层级的性质和动态特征。在进行这项工程的过程中,CCT研究者整合了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主体,以此来发展新的解析理论框架,此框架可以详细阐释驱动消费周期的社会文化动态特性,又可以用于提出从四种内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内催生的理论探讨。

(一)对消费周期的阐述

CCT的主要研究者鼓励对于消费的文本、符号和体验层面进行调查。他们将消费周期分解为一个包含获取、消费、占有以及丢弃的过程,并解释了获取行为的符号、表现和体验层面、交易行为及关系的社会文化复杂性和赠品等内容,为消费现象研究打下了基础。

以往的CCT研究将消费及占有行为(尤其是享乐主义、艺术审美和仪式主义维度)纳入消费现象研究之中,并对消费者的协商角色与认同转换高度重视,但丢弃行为却受到相对较少的关注。

从更广的层面看,CCT的研究强调了消费的生产层面。CCT考察了消费者积极再造和转换编码的模式以及其在广告、品牌、零售店或物质商品中的符号意义,并认为这些模式彰显了消费者的个人及社会环境,并从中提升了他们的认同和生活方式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为消费者们提供了广泛而异质的资源,供他们构建个体及集体认同。

(二)CCT的四种研究工程

1.消费者认同工程。CCT认为消费者通过市场制造的物质而共同生产出商品的意义。此推断的前提是:市场是杰出的神话和符号资源,消费者(包括缺乏资源而无法充分参与市场中的人们)可以以此来建构认同。从这一层面而言,消费者可被感知为认同的追求者和制造者。消费者认同工程被认为是目标驱动的代表,但其追求的目标往往在本质上是隐而不现的,所以常被贴上内在相互矛盾和模糊不清的标签。这些复杂性常常造成了消费者会使用众多的应对战略、补偿机制和表面对立意义及想法并行。

CCT研究者认为市场为消费者制造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特定位置。当个体们能够且确实通过这些消费者追求个人初始目标时,他们就是显示并个性化了文化脚本,这种脚本将他们的认同与一种消费驱动型全球经济的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据此,Kozinets探讨了影迷的认同在与不切实际的念头及其通过公司媒介而达成的合作相联系的情况下的构成。Belk等考察了被全球化公司资本主义话语传播的市场意念构建具有渴望的消费者主体的过程。Grayson 和 Martinec从同样的角度解释了真实性的体验(娱乐的背景下)与特定形式的含义(指导且讽刺的真实性),指出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符号形式相应的富于想象和幻想导向提升系统相关。

2.市场文化。市场文化的研究强调市场文化与那些将人当作文化承载者的传统人类学观点相反,它们视消费者为文化的制造者。该角度研究的关键问题是:消费,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实践,其出现是如何为人们的集群行为提供意义的,且反之又如何?致力于市场文化的CCT研究一直在努力解密消费者文化是如何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过程,且此过程对于经历过它的人而言又有什么启示。该角度研究审视了北美、非洲、亚洲和东欧等领域的市场文化。

CCT研究的这一方面也强调消费者是如何融合社会团结感,如何通过追求共同的消费者兴趣而创造独特的、碎化、自我选择的、有时是瞬间的文化世界的。不管是被定义为一种消费的亚文化、一个消费世界、一种消费者微观文化还是一种消费者文化,这种CCT的本性都基于Maffesoli(1996)关于新部落主义的理念。根据Meffesoli的看法,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经济变革的力量已经显着地侵蚀了社会性的传统基础,取而代之的是鼓励一种围绕者对个人独特性、生活方式上的自的永无止境的追求而展开的激进个人主义的主旋律。对应于这些正逐渐孤立和隔绝的境况,消费者形成了更多短暂的集体认同并更多参与基于共同生活方式、空闲副业、团结仪式等形式的群体。

大多数关于市场亚文化的初始研究都集中于青年亚文化(Thornton 1996)。这些研究突出了体验消费活动,如蹦极,球迷影迷、反文化生活方式和短暂的消费社区,是如何在共享信念、意义、神话、仪式、社会实践和地位中形成集体认同的。

以上研究表明,市场文化常通过正在进行的与主流(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规则及主流消费者感性的对立来定义其符号世界。与亚文化的古典社会逻辑描述相反,在这些群体内部的社会地位并不通过坚持整个消费规范来达成,而是通过展示本地化的文化资本及聚集、再造和创新由群体成员共享的符号资源的技能来得以建立。

3.消费的社会历史类型。消费的社会历史类型专注于消费者行为对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系统影响,即什么是消费社会以及它是如何形成且维系的。

一系列研究调查了社会阶级等级、性别、种族、家庭、家族和其它群体对消费者选择及行为的塑造。Holt研究了由社会阶级分派的文化资本资源对消费偏好的系统性构造。Wallendorf认为作为有效消费者的一种基础技能的文学是依阶级及种族而分配。Allen揭示了文化资本资源模式如何影响工作阶层消费者的选择。

CCT审视了消费者体验、信念系统、实践和这些潜藏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举例而言,关于品牌社区的研究表明:虽然没有地域上的限制,但这些品牌社区仍然是传统的社区代表。而通过商业品牌的消费来建构社区的明显意图,仍是这种社区的特征(Muniz and O`Guinn,2000)。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后同化主义消费者研究指出:部落认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成为了超文化的社会固定认同的一部分(Askegaard Arnould and Kjeldgaard,2005;Oswald,1999)。文化在社会的作用下,被重造成为了可以消费的事物(化妆品、食物、飞机、音乐)(Penaloza,1994)。

4.大众传媒市场认知论和消费者的解析战略。CCT系统考察了消费者认知和消费者思想及行为的意义。此研究层面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商业媒介传送了什么样关于消费的规范信息;消费者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来形成正式的回应。在该研究工程中,消费者被视为解析意义的对象,其意义创造活动可能会遵循广告和大众媒介中所描述的消费者认同和生活方式,但也可能会有意识地偏离这些广告和大众媒介的认知指导。例如Scott认为消费者符号会导致广告运作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CCT将流行文化文本解读为传递市场认知的生活方式及认同指示和理想的消费者类型。通过解码和解构这些大众媒介的市场认知,消费者文化理论者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系统如何激发消费者渴望特定的认同和生活方式理念。例如Mick和Buhl发现消费者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会影响其广告阅读习惯,消费者会将广告扭转为适合其生活环境的认知来理解。

由于CCT将消费者视为主动而非被动的受骗者,所以各种各样的消费者抵制方式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了商业传媒及营销的主要范式认知影响。消费者努力形成否定主流消费者主义规范的生活方式或是直接地挑战公司权威。例如Kozinets和Handelman就对“消费者与消费者行为主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这一基本假设提出质疑。

结论

CCT将个体层面的意义与不同层次的文化进程系统相联系,并将这些联系纳入历史及市场背景,其核心是:消费是一种由历史塑造的社会文化实践,它存在于动态市场的结构及认知需求中。CCT还强调对任何一位既定的消费者而言,一般意义的世界既不是统一稳固也不是明显理性的。许多消费者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幻想和现实的混和来构建的,且他们使用消费来体验这种真实。而且,基于文化资本理念,CCT能广泛地追求一种文化上广为人知的资源基础的消费者理论。这种消费者中心理论将调查消费者在竞争品牌和服务供给之间如何配置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并如何使用它们来丰富自身的财富。这一理论创新会引导人们关注关于消费者价值共同创造的理论。

消费者研究是一个重要且成熟的领域,不仅因为它正稳定地朝一种单一的理论主题发展,更因为它能生产并支持多种混杂的理论对话,每个对话都依赖其特定的理论问题。但不同对话不会妨碍交叉范式的涉入及丰富。归功于共享一种共同的学科矩阵,广泛的主题关注将不同的消费者研究领域联系在一起,且使消费者研究者可以从一系列中心主题的理论对话阵营中挪用和互相补充想法、方法和内容。通过文本化再造,CCT研究重塑和新生了核心解析构造,如品牌忠诚、消费生活方式,零售体验;广告信息加工;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参与。

但总体而言,CCT在宏观层面上的研究较少。所以,如何通过商品来讲述文化历史,这可能是CCT将来要面临的问题之一。这不仅从总体上指出了消费的社会历史显著性,还会影响与营销相关的学术和社会对话。

参考文献:

1.Allen, Douglas.Toward a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as Sociohistorically Shaped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Fits-Like-a-Glove (FLAG) Framework.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8 (March),2002

2.Belk, Russell W., Guliz Ger, Soren Askegaard.The Fire of Desire: A Multisited Inquiry into Consumer Pass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 (December),2003

3.Grayson, Kent,Radan Martinec.Consumer Perceptions of Iconicity and Indexicalit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ssessments of Authentic Market Offering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September),2004

4.Holt, Douglas B.,Craig J. Thompson.Man-of-Action Heroes: The Pursuit of Heroic Masculinity in Everyday Consump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September),2004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化消费;幻象;社会救赎

李辉的《幻象的饕餮盛宴》对西方马克主义重要学者的文化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幻象的饕餮盛宴》意在研究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消费中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即消费文化中的文化消费问题。西方马克主义既有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菲斯克代表的文本范式,也有鲍德里亚代表的符号范式等等,而“幻象”成为西方马克思文化消费批判的统一指向点。本书意在阐释幻象存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消费的幻象。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批判了消费社会中文化消费的弊端。另一方面是救赎的幻象。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中,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思想,还是其后的思想,针对消费社会所开出的改良药方缺乏实施的根基,拯救消费社会的措施带有乌托邦色彩,最终成为一种泡沫幻象。

一、文化消费的幻象

幻象是从幻想、幻觉或梦境中产生的形象。本书中的幻象是在消费文化商品时一种虚幻的表象,一种被蒙蔽的意识形态。具体说来,本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对人的蒙昧,文化产品模糊了现实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文化商品交换的乐趣代替了获得商品后审美的乐趣。电影等文化产品,通过制造出的幻象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和希望,而人们对这种幻象却乐此不疲。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主义与文化消费一道维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整个消费社会成为一个失去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社会;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人的幸福变成了对文化商品的占有,失去了思考和批判能力,文化消费模糊了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假象。人们活在一种虚幻的满足中,而这种满足是一种麻木不仁的安抚人们心灵的幻象,幸福的承诺让人陷入虚假的满足怪圈中。

弗洛姆痛斥,消费让人异化为消费的机器。炫耀式消费成为主调,消费目的、自由隐私、人格、情感被异化。对于文化消费者来说,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幻想,与他们真实需要的没有关系。他们满意于无用的占有。人们不再以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自身的存在,而是要在文化商品中显示自身,他们成为了活在商品影子下的傀儡。

本雅明洞察到,消费者社会中艺术的灵韵已经消失,艺术家的灵魂被腐蚀。本商品社会所形成的梦幻和迷离,拱廊街、长明灯、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间空间摆脱自然时间的限制,时尚成为时间的梦幻,拱廊带来空间的幻象。人们沉浸在这种梦幻中不能自拔,被资本主义的外在魅力所蒙蔽。

法兰克福学派之后,马克思主义文化消费思想开始转折,菲斯克从文本范式来解读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消费现象。他注重大众在对付规避宰制力量的战术和大众的活力,他的理论突出了大众的力量和主体性。但是他的过度乐观主义倾向造成了这样一个幻象:我买故我在,消费者无所不能。而鲍德里亚则看到消费社会中,人们被物体系所包围,不仅物品异化,而且被符号异化。他把符号的仿真代替了真实,符号成为控制人的力量,消费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二、社会救赎的幻象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力图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来拯救人类,他们也提出了救赎的方案,但是,这些救赎或者是依靠社会边缘人物,或者是转向艺术家,或是与虎谋皮,寄希望于企业或国家。救赎成了一碰即碎的泡沫式幻象。

马尔库塞试图拯救社会,但他把希望寄托在亚文化群体身上。而作为社会的边缘人的亚文化人群,他们的反抗只能是隔靴搔痒,无关根本。当马尔库塞转向艺术世界时,他忽略了艺术对于现实的抵制、反抗仅局限于想象的领域。

弗洛姆倡导一种人道而健康的文化消费方式,改变原来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心理、经济领域改良。而如何建立健全的人,健全的社会,弗洛姆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寄希望与国家和企业能够改变社会,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消费异化;正确消费观

亨利·列斐伏尔,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领军人物,受黑格尔和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他首次将哲学的研究领域深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哲学,是西方研究日常生活哲学的领军人物。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影响和指导下,列斐伏尔丰富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他将马克思基于经济领域的异化理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之中,提出了异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列斐伏尔指出: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理性控制已经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消费领域,这是风格丧失的时代,也是走向物的功能化时代。同时,列斐伏尔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消费主义社会”,“消费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日常生活的异化。[1]资本主义广泛存在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意识形态的异化同样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进入消费时代的我国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异化观主要体现在两部著作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的理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提出了批评,而且还从经济领域内对异化劳动展开了深入的论述。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体现,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被异化。异化劳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同自己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也发生了新的转变,马克思已将劳动异化的辩证观点转变到科学形态的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科学论证了异化产生的根源、发展以及消除异化的途径。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分工的存在是异化产生的根源,要消除异化只要到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生产方式的变革,无产阶级全部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才能消除异化。

二、列斐伏尔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必然有着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理论源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同样也是如此。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的理论主要受到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和辩证法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影响,这些经典理论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最终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更多关注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批判较多的劳动的异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异化理论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与拓展,异化现象也更为严重。当代社会的异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统治的重心已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列斐伏尔在其生活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下将马克思运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异化理论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之中,在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中,认为日常生活当作异化批判理论的中心,而不再把马克思的关于“异化劳动”的4个方面放在首位,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异化现象。[2]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异化现象大部分是由消费造成的,而不再是由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所造成的。[3]他指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实质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异化无处不在,人的异化集中体现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之中。列斐伏尔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他认为,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虽然摆脱了传统社会由于物质匮乏而造成的劳动异化,却成为了一个日常生活被各种消费体制所操纵的“碎片化”状态与过程,即“消费受控制的官僚社会”。[4]日常生活理论展开了对日常生活异化的批判并寻求日常生活解放的道路。其中,对马克思著作的翻译和介绍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富有独创性与深刻性的理解,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异化批判理论的结合,则是形成早期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动力。

三、基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浅析当前社会消费的异化

由于受到时代和特定思维方式的制约,列斐伏尔的理论自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就其局限性而言,首先,他确立了以日常生活为中心视野的、微观的主体向度的社会批判理论,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其次,在如何克服消费异化的问题上,他没能找到一条消除资本主义消费异化现象的正确途径。[5]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异化消费进行了独创性的批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领域。在列斐伏尔看来,在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社会上许多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出现,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使人们逐渐陷入“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生活困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消费观念的渗入,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异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基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浅析当下社会中消费异化的现象,对于在当下社会中建立科学、和谐的消费理念具有极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过度注重物质消费,忽略精神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形式的消费,奢侈消费、符号消费、超前消费逐渐成为当下社会消费的主流现象。人们通过购买高档的物质消费品,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和心理满足感,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地位和个性,增加自信。并以此作为实现幸福的标准、判断个人成功与否、衡量人的贵与贱的价值尺度。过度沉迷于物质消费的人们,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的,拼命赚钱,盲目消费。在人们尽情地享受着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遗憾的是,并没有感到快乐的增加,相反的是时常觉得空虚、烦恼和迷茫。在物质消费不断满足的情况下,精神层次的消费却少之又少,人们的精神家园日渐“荒芜”。

2、消费异化对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当代西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曾把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异化消费”使人们把物质商品消费看作是满足和实现自我的唯一方式,并造成人们对经济增长的习惯性期待,而这一切有赖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不断扩大,由此必然和地球有限的生态系统之间产生矛盾,体现为生态危机。[6]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利润,创造出更多数量的消费品,人类不断加大对自然界的剥削,超出了其能够承受的限度,环境被污染、资源被消耗,加剧了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为了满足贵妇人的披肩之美,不知有多少藏羚羊暴尸高原; 为了采集一斤发菜,又有多少亩土地沙化荒芜。”[7]为了满足过度消费的需求,更多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应运而生,环境、资源和生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为了追求消费品的高档次,人们除了关注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以外,对商品的外在包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附加在消费品之上额外的过度精致的包装,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外,消费品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导致了大量消费品的闲置和废弃物的增加,不利于消费品的循环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消费异化影响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是人们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生活和行为准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人类道德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其中,经济活动对道德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主义道德倡导以爱国 、守法、明理、诚信、诚实、助人为乐为公民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随之传入我国,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为中心的落后道德观也随之传入我国,影响着年轻一代,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也加速了当下社会中消费异化现象的产生,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财富和地位的标志之一,人们通过不同层次的消费水平互相攀比、满足虚荣心,人们试图通过奢侈消费来体现成功和品位,以奢侈消费来换取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四、树立正确消费理念应采取的对策

列斐伏尔认为,在现代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强加给人的异化,充分表现在消费主义的世界里,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8]随着科技的更新,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下社会中,消费有着极大的诱惑和刺激作用,消费异化的现象更为严重。列斐伏尔对当下社会中消费异化的行为进行了独创性的揭露和全面的批判,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进入消费时代的我国如何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和谐、可持续的消费观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异化消费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不协调,人们往往把过多的精力和金钱化费在物质层面,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消费,简单的认为只要物质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幸福。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马尔库塞就曾指出,人不但要有物质上的追求,也要有精神上的需求,只有人的需求被全面满足才是幸福的。因此,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人们进行消费的同时,既要重视物质消费的重要性,又不能忽视精神消费,既要满足当前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又要注重未来发展的需要。

2、宣传可持续消费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生活中存在异化消费现象与可持续消费的理念相悖,异化消费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自然界的负担,进而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模式。走生态、可持续的消费之路,既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要不破坏生态环境。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在经济能力范围之内和环境承受力之下鼓励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

3、树立和谐的消费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和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要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广泛的宣传,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和谐的消费观,鼓励适度消费,进而影响价值观念,提升道德水平。金钱的挥霍,物质的丰富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幸福是主观和客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精神上的满足带来的幸福感才更持久。因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必须纠正,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摆脱物的奴役,积极倡导合理的消费理念,通过消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的消费观,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进入消费时代的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5、101.

[2][3]LEFEBVREH.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M].London Athlone Press,1971.P78、P56.

[4]王倩.劳动的异化与日常生活的异化——列斐伏尔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J].许昌学院学报,2012.1.31.1.

[5][8]王茜.试论列斐伏尔“消费社会”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J].现代财经,2010.12.30(总第251期).

[6]彭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观及其科学价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32.2.

[7]曹孟勤.欲望消费与生态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3.31(1)59.

【作者简介】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6

中图分类号:F036.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而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 城乡收入分配 实证检验

问题的提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体制转轨,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的均衡机制开始由资源约束下的短缺型经济向需求约束下的过剩型经济转变,由此引致了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从部门结构分析,消费需求分为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目前,我国的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居民家庭消费占最终消费比例却不断下降(见图1)。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居民家庭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原因在理论界已经探讨了十多年,但仍未能完全解决。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城乡收入差距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文献综述

(一)居民间收入不公平论

臧旭恒、孙文祥(2003)利用ELES和AIDS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是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同的原因。藏旭恒、张继海(2005)通过对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率和基尼系数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导致了城镇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段先盛(2009)从收入分配结构角度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他的检验结果说明城镇的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祝正芳(2010)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率与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对指数的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城镇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公是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并不十分重要。王春娟、黄昊(2010)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率与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实证模型,得出结论:城镇居民存在着极强的支出不确定性预期、农村居民增收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导致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

(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论

方福前(2009)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向政府部门倾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降低。

(三)消费观念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有着如崇尚节俭、喜欢储蓄、厌恶借贷消费的观念,在消费观念上谨慎、保守,从而导致居民有较高的储蓄倾向或较低的消费倾向。韩克勇(2001)认为造成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居民收入增幅下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消费环境不佳。

(四)中国福利制度论

这种观点认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改、房改、教改,都使得人们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储蓄的预防动机加强,使得人们消费水平下降。这点从陶传平(2001)、李宗华(2004)等人的研究便可看出。

可以看出,对我国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的研究,主要的观点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平之上。多数学者阐述了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结构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凯恩斯关于收入分配不公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论断,但是由于数据指标选取的不同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往往不尽相同,甚至有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如李军(2003)认为我国目前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仍然较高,收入差距不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上。

理论模型

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由于边际效用消费倾向递减,在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在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相较于收入幅度减少较小。故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如果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倾向富人,收入差距拉大,则会造成社会整体消费率下降、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自改革开放前期,呈不断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进行。但是自从1985年之后,虽然1994-1997年期间,城乡人均收入比呈下降趋势,但是总体上,尤其是从1998年开始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1.85一直上升到2009年的3.3(见图2)。即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居民间收入分配主要呈现出向城镇居民倾斜的特点,这一特点明显加剧了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本文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我国城乡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加剧的现实,建立理论模型:

假设我国全社会消费函数、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分别是:

C=a+bY,C1=a1+b1Y1 ,C2=a2+b2Y2

其中,C、C1、C2、Y、Y1、Y2、a、a1、a2、b、b1、b2分别是全社会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全社会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全社会居民自发性消费、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农村居民自发性消费、全社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其中C=C1+C2,Y=Y1+Y2。另由凯恩斯理论知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群体,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即b2>b1,设城乡收入比为k,k=Y1/Y2,Y1=kY2。

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为:

c=C/Y=(C1+C2)/(Y1+Y2)=( a1+b1Y1+ a2+b2Y2)/ (Y1+Y2)

将Y1=kY2代入可得:

对该式左右两边对k求导得:

由上式可知,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与k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全社会消费率会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比的上升而下降。

实证检验

(一)模型建立与数据说明

根据理论模型的上式,做出假设:全社会居民消费率c与(全社会居民收入的倒数)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全社会居民消费率与(k为城乡收入比)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全社会居民消费率呈正向的线性相关关系。从而建立如下实证模型:

其中,c为全社会居民消费率,Y为全社会居民收入,k为城乡收入比,CPI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此处,本文采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来计算全社会居民消费和全社会居民收入。Y=n1Y1+n2Y2,C=n1C1+n2C2,c=C/Y=(n1C1+n2C2)/(n1Y1+n2Y2)。其中n1、n2、C、C1、C2、Y1、Y2分别代表年底城镇总人口数、年底乡村总人口数、全社会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之所以采用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加总数据,是因为用GDP代表居民收入并不合适,它无法代表真正的居民收入及其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故本文认为用人均数乘以人口数的加总数据更合理。本文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所有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二)模型回归结果

方程回归结果为:

R2=0.758506;Adjusted R2= 0.730642; D.W=1.021301;F统计量=27.22108***。

括号中为对应于估计量的t值,***表示在P

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设计的三个假设均被证实。尤其是居民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关系被证实,从经验上验证了本文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使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假设。另外从CPI的回归结果来看,通货膨胀越高,居民消费率也越高,但是系数仅为0.0026,说明通货膨胀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有限。

结论与对策

本文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与城乡收入比的理论模型,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需求拉动逐渐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需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这也就要求政府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促进城镇与乡村生产要素的流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城镇农村户籍隔离制度下,这就导致了工人收入的增长要快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得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拉大了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如果能够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藏旭恒,孙文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3(6)

2.藏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

3.段先盛.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结构分析—兼对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

4.祝正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5.王春娟,黄昊.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差异性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7)

6.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7.韩克勇.中国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1(1).

8.陶传平.我国消费市场低迷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1(5)

9.李宗华.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大学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