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文范例6篇

小学生写作文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1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 写作能力 作文训练

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使老师感到棘手,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这就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影响了作文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喜欢作文”成了我教学中的探索课题,实践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重视分析学生写作过程。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在作文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的过程。

作文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准备。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启用积累等。第二步,构思。包括编写作文提纲、组织材料和详略的取舍等。第三步,起草。包括遣词造句、构成篇章等。第四步,定稿。包括内容的增删、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和誊抄定稿等。综观上述,学生的写作过程,是由“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交互进行的循环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详细分析,使学生弄明白写作的整个过程。

二、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习作愿望。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什么人写文章都离不开生活这块沃土,尤其是小学生学习作文,更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所看到、听到、做过和想到的东西。语文教师要想成功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并把握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社会生活环境,采取生动、具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用心体味、观察生活,使他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多彩的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有时为了配合教材内容,完成指定的习作练习而布置了学生不感兴趣的作文题后,学生常常唉声叹气,大多数人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而如果是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就会像欢快的小鸟“唧唧喳喳”说个没完,甚至会为一个不同的观点争执半天,轮不到发言的课后也会缠着你表述出他的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细心体验、观察生活,引导他们将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时间长了,就能使学生坦然地面对作文写作。

三、创情设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成功的作文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性的写作,而是让学生乐于写作。因此老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作文写作的情境。试想:在狭小的空间里让一支钢笔对着一张白纸诉说“真情”是多么不近情理。这通常会让学生感到“咬破钢笔无觅处”。我们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渗入情感因素,就要自然而然、不着痕迹,因为情感来不得半点勉强和虚构。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他们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优美而充满意象的音乐画面唤醒学生隐藏于心底的“情”丝。

四、重视读背结合,巧妙模仿。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培养学生写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没有大量的朗读、没有大量背诵的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背诵可以积累文字、词句等语言材料,这是解决写作难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改的浪潮下,许多教师提倡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放松了朗读、背诵训练。朗读、背诵可以在头脑中建立和储存感性语言的种种模型,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所选文章多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因此,熟记大量词汇,各种句式和修辞格式,各类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当他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这些语言材料便会从舌底笔端奔涌而出。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巴金少年时代背诵了几部书,包括整部《古文观止》,他后来曾回忆说:“现在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多么具体的东西啊!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的,它是有条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去的。”的确,朗读、背诵的基本功过关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五、指导适度,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度”,切忌过细,应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顺其自然地发展,在思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主导,起辅助作用。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在指导学生初学“看多幅图写话”练习时,常见的一种做法是,教师先让几个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然后把学生的意思进行归纳,再让学生按归纳好的句子扩充成文章,结果全班学生作文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显而易见,这样的作文根本没有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长此以往,学生怎么能独立地写出有特色的作文呢?

教师指导作文,应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而不能局限学生的思考,硬把学生往自己的思路上拉,要鼓励学生写出新认识,勇于突破常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思维的激发者,是学生信心的鼓励者,如引路的蜜蜂把学生带入了花园,怎样采蜜、采什么蜜就看个人的兴趣了。

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放手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蓝天上翱翔,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教师面对的将不再是一段段单纯的文字,而是一道道充满活力的、有血有肉的、情景交融的各具特色的美丽风景。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平时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分析、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能克服畏惧心理,自然就会喜欢作文,就会写出清新自然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文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要学生作文有兴趣,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心理。比如要写看图作文了,可以让学生将画面串联起来表演一番,这样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小品,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深的表象,发挥更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当活动一结束,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这样,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一、减少束缚,培养自信心 怕则生难,难则生厌

学生为何 “怕”?当然来自于失败的经验。要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首先要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因而,每次的习作要求我都不能提得太多,只有减少束缚,学生方才敢写,并且,教师的评价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习作,我的评语常常是:“选材真不错!”“这个词用得很合适!”“你很好地把握了这次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上次相比,你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多了,进步真大,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段神情、心理描写真棒!”并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此处若加上几句你心里的想法,会显得更具体。”“若把逗号和引号加正确,会使这篇文章变得完美起来!”等等;作文的等级评定,我也特别注意不断地提高,由“优-”到“优+”甚至“优++”,我毫不吝啬。对于习作中优秀的句子和片断,在评讲时,我总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并盖上红红的奖章,使习作者充满兴奋与激动。这样的鼓励加上实在的指点,使这些“畏虎”的小学生有了在平时课堂作文中渴望而不可得的实实在在的成功感,习作自信才会真正建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写作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对于这些畏惧写作的孩子,更需要为他们创设他们喜爱的游戏与活动,使他们在欢乐中敏捷思维,丰富语言。如开展喂鸽子、溜冰、野炊、放风筝等活动。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加强观察和体验的指导,因为这些孩子观察的习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还未养成,常常是“可写的事儿满街跑,临到写时三句了;玩时欢喜得不得了,待到写时没词了。”因此,带学生活动前,教师要指点从哪些方面去寻觅、探索和参与活动中。我与他们一起活动,并在关键时刻装作情不自禁地用优美词句来描述,让学生学会表达。如开展喂鸽子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鸽群的样子,重点观察一只你喜爱的鸽子的颜色、嘴、脚及吃食、飞、跑等的样子,你是怎么和它玩的,你心里想些什么等。喂鸽子时,我也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喂,看到鸽子飞到手臂上的样子,它啄食手心里食物时的感受,我和学生一起描述。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一只鸽子看见我手心里有食物,马上跑来,它走近我的手,头往下一点,就吃了一颗玉米。当我伸出另一只手,想捉住它时,它却“扑”地一声飞走了。我原以为它啄我的手心会很疼的,现在一试,原来一点也不疼,还痒痒的,怪有意思。”“我高兴地冲进鸽群,鸽子不但不理睬我,还跑得远远的,有的还拍着翅膀飞走了,好像故意惹我生气。”“我又看见地上有一颗玉米,不知被谁睬了一脚,玉米陷在泥里。一只鸽子起劲地啄着,可怎么啄也没用,逗得我和同学们哈哈大笑。”学生观察得多么细致呀!描述又是多么的具体呀!

三、用仿写突破难点,重点项目重点训练

因在长期的学习中积淀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到高年级了仍不会用书面语言表达想说的话,这样的学生仍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怎样引导学生到达这一成功彼岸?我认为仿写是一种十分有效地学习途径。 如写一件事,学生往往只是概括叙述或用第三人称介绍,不会对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情进行描写。我便设计了这样一则对话练习:先读课文《白杨》、《穷人》中典型的对话描写段落,说说你发现课文在写人物对话时有什么特点?(有动作、神情描写,对话提示语有三种不同位置。)特别指导三种对话提示语各自不同的标点符号,然后提示几种对话情境:考试卷发下之后、家长会之后(或老师请家长之后)、向家长要零花钱时、家长逼我吃饭时、犯错误之后等,让学生模仿课文来写一段对话,学生的作文写得十分成功。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如何 指导作文

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于是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想像、创设情境,来写好作文。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通过观察,积累素材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会下笔自有言,写出来的文章就自然言之有物了。这就是教学的第一步观察。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三、运用思维的广阔性,鼓励创新,广开写作思路

思维是学生写作心理的核心。学生从阅读、观察生活到写成文章,即把感知所捕获的信息和记忆所贮存的信息转化为新的信息输出,关键在于思维的加工,平时学生作文往往思路狭窄,没有材料可写,作文没有新意。而思维的广阔性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创新思维,解决小学生在作文中的通病。那么什么是思维广阔性呢?思维的广阔性指的是对事物,对问题善于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能获得较多的思维成果。其特征是依据一定的知识和事实,以求得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整个思维过程不受方向、时间、范围的限制,呈现“辐射性”。学生作文时,常常只从一个角度,一条思路想到底,材料不理想,甚至找不到材料。通过思维广阔性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路打开了。作文时,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就能同一作文题中,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新题材、新立意。作文园地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四、用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境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4

一、教师拟定好题目,激起写作兴趣

小学生在写作时,如果没有一个题目来限制写作范围,他们就不知道从哪开始写、写什么、如何去写。所以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拟定一个题目。如《做一名好孩子》,出示题目后,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引起其写作的兴趣,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写作练习,所以写作的兴趣是学生写作练习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做一名好孩子》可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提问:“你愿意做一名好孩子吗?”学生回答当然愿意,因为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愿意受到别人的夸奖,所以他们非常愿意做一名好孩子。教师应再进一步提问:“那么怎样才算是一名好孩子呢?”不要强求某个学生来回答,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使他们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回答老师的提问,使其对写作产生的浓厚的兴趣。看图作文,图画就是作文材料,看图就成了作文的基础。所以,首先让学生看图画,使之掌握这幅图的主要内容,把文章中心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呢?首先从整体入手,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其次,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明显确人物之间与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再次,抓住重点和细节,深入观察和想象。

二、设置好插图,说出每幅图的大意

小学生对直观的事物特别敏感,在小学生写作前不仅要先给小学生拟定好题目,还要给他们设置好插图。学生知道题目后,就要求学生结合图画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如《做一名好孩子》有三幅插图,教师也可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图上有几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说什么?”指几名学生来回答,其中可能有些同学回答的内容不太全面,这时可叫一名语言组织较好的学生来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第二幅图,教师提问:“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那位小学生在干什么?那个小朋友又是怎样说的呢?”方法同上,指名学生回答,再总结。在提问的过程中,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观察要有顺序,要知道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单幅图观察顺序要由画面来决定。观察要仔细,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可放过,同时按“整体――部分――整体”步骤进行,也就是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由物及人;“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看清楚、看全面,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把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观察。看多幅图时,要先统观几幅图,看几幅图合起来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然后按观察单幅图的方法,从第一幅开始,逐图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将几幅图联系起来,进行观察思考。观察图画时,观察的顺序不同,对图意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对不同的图画要按不同的顺序去观察,例如观察风景画,就要按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的顺序,观察人物事件画,可以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三、总结作文大意

学生在理解每幅图的大致意思后,要求他们将三幅图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提问:“谁愿意说说这三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举手,老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并鼓励其将作文大意说完整。首先,指导学生合理想象。看图作文的想象要合理,可以采取“瞻前顾后”的办法,想想这幅图所构成的情景之前是怎样的,之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以后又会做什么,如果丢开画面内容胡想一番,不但离题偏题,而且会使重点不突出。合理想象,还要大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假说自己是画中人,此时此刻会怎样做,会怎样想,这样就能使画面内容丰富起来。

其次,指导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表情、行动,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如《最后的姿势》这幅图,从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通过这一举动,想象谭老师是如何的关爱学生,想象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是如何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再次,抓住图中的中心内容,通过细节想象。如《不要捕蜻蜓》这幅图,图题揭示了图的中心,要求学生通过仔细审图,就不难抓住图的重点。这幅图的重点部分是少先队员,从她的手势就可以想象,她是为了阻止他们捕蜻蜓才这样做的。从大男孩摸头的动作,小男孩天真的神态,推测他俩听了大姐姐的话后,有点不好意思……这样的想象就抓住了重点,反映在文字叙述上自然就成了习作的一大亮点。

四、出示与该作文有关的生字、生词

学生能够大致说出图意后,在写作之前教师还要考虑到在写作练习中学生不会写的字、词,如敲门、倒茶、端等,一一写到黑板上,并领读,学生齐读两遍。这时,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字、词进行写作练习。如果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应进行个别指导,使写作过程顺利进行。正确表达就是在前面仔细观察、深刻理解、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从而布局谋篇。只有把图画的要点写得具体、写得形象,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现得更突出,才能生动感人。怎样表达呢?首先要紧扣图的要点,如小语第10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这一要点,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其次,对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略写,这样也可以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五、课堂阅读、评比、成就激励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5

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这其中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没有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到中段就手忙脚乱,以致于到高段还是写不好作文。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有益处,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实施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计划呢?下面我就肤浅地谈一谈自己分阶段摸索低段作文起步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说好一句话,写通一句话

(一)口头表达。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句子结构形式的把握正处在培养、发展、提高的时候,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注重言语的规范。他们对“句”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当然,这要由浅入深地进行,也就是先说后写。说话,这对学生来说,是件极其容易的事,在上学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一定规范,为了让学生的头脑中有扎实的句子的概念,可以从下面的两点入手:

1、识别句子的各部分要素。比如:老师说出一句话:“小鸟在树上叫”,让学生找出“什么”“怎么样”这两部分。

2、判断句子的完整性。“(1)下雪 (2)春风吹醒了笋芽儿(3)我的妈妈”让学生判断一下,哪些是完整的句子,哪些是不完整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书面练写。

口头表达到位后,更重要的是书面练写。低年级书面语言的练习要从兴趣着手,立足生活与教材,设计一些轻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发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练写四素句,句式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内容不限,自由发挥,心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2、变换句式。如“把字句”改写成“被字句”,把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提到句子前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等一些简单的句式变换。

3、扩句。如:出示句子“娃娃哭了。”再写“娃娃( )地哭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时间和地点。

4、随意写句。如给定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日记,我曾让学生用“长大”写一句话日记,有学生写到:“我长大了,一个人睡觉不怕了。”“我家门前的小树长大了。”所写的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富有情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课文后,让他们任意挑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内容的题材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度,这样他们写起来特别来劲。

这样的练习起点低,坡度小,学生的兴趣浓厚。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完全有能力把句子写完整、写通顺,部分优秀的学生并不满足于一二句话,能写一段话。

二、说好一串话,写通一段话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训练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这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取学生喜于接受、愿于表达、乐于动笔的话题和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的束缚,使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产生最优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提供一些词语,练习连词成句。

从每课中挑几个词语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由于给熟悉的字词筛选、重组、加工、整合,学生从未感到这是一件苦差使,反而每次坐在那儿苦思冥想,想方设法找到这些词语间的联系,产生出全新的的信息。这不单单是巩固字词,而且是张扬个性、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话能力的好途径。如:选用下面的词语中2-3个词语写几句话――“打扮、地板、能干、干干净净、懂事、尽管、仍然”,学生经过酝酿,站在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词,写出异彩纷呈的语句:“尽管我不太爱学习,但我很爱劳动,经常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妈妈总是竖起大拇指说:‘如果学习上也这么能干,我就非常高兴了。’我想,以后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我的妈妈特别爱打扮,老是不做家务。家里的事都是爸爸干的,他总是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我想:能干的爸爸,这辈子有你苦的了”;“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常常把地板弄得一塌糊涂。尽管这样,奶奶还在别人面前夸我能干。我想:这是为什么?”

2、创设生活情境,学写简单句群。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是的,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话”源泉,只是学生不曾留意而己。因此,我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睁大眼睛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素材,使他们懂得观察越认真、越仔细、越深入,内容就写得越具体、越生动、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气息。

3、仿照课文句式,编写儿歌短文。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仿写也是扶着学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条捷径。有课文句式作铺垫,学生写起来就觉得轻而易举。如:教材中有一段话“爸爸是高山,妈妈是河流,我是一条小溪,一条欢乐的小溪。”在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让学生仿编“爸爸是(),妈妈是( ),我是( ),( )。”过了一会儿,一段段精彩有话语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有的说:“爸爸是太阳,妈妈是月亮,我是一颗小星星,一颗亮晶晶的小星星。”有的说:“爸爸是大树,妈妈是花儿,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绿油油的小草。”……对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局限于“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家庭中的各层关系,以扩展学生创造思维。

4、充分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是作者留给读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此挖掘、延伸。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我是一只小杜鹃,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瞧,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在李树上,李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在填补空白之时,学生必定要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时倾吐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多读课外书,丰富语言积累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 写作教学 写作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基本上都处于较低的程度,对于文章的理解还比较浅,写作意识也比较弱。阅读与写作将一直跟随学生的学习生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意识,成为老师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其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阅读是学生将知识内化的过程,写作则是学生将知识外化的过程。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写作将阅读中的积累进行运用。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能力的提高。

1.通过阅读,学生积累了写作材料与写法。

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把自己的所想所感,通过文字的描写叙述正确地表达出来。通过阅读,学生积累了写作材料,各种写作素材信手拈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脑中就已经开始形成对各种写法的初步认识,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1]

2.通过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借助阅读,学生对外面世界的认识范围得到扩展,加深对各种现象的认知和理解。文章中的各种现象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地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联想,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通过阅读,学生形成自我表达意识,有着初步的自我看法。

借助阅读教学,在写作前,学生已经在头脑中开始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再加之一些与其生活的实际联系,就形成一种自我认知,在写作中形成自我表达意识。有了对事物初步的自我看法,学生在不断的自我表达中建立自信、确立认知,这对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材实例进行写作意识的培养

现以苏教版语文书中《生命的壮歌》、《鸟语》、《负荆请罪》三篇文章为例,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进行实例探讨。

1.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确保学生有写作兴趣、前期的写作意识。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在阅读《生命的壮歌》这一文章时,可以采取现实场景播放的方式,通过视频讲述蚂蚁是怎样抱团逃出火焰包围的,老羚羊是如何舍弃生命让小羚羊生存下去的,具体实景展示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给学生以“珍爱生命”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生命顽强地生存着,比如暴风雨中的小鸟、树木花草等,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生命如何顽强地生存着。[2]

在写作意识的培养上,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上的表达,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前期的认识理解,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写作意识也就愈发强烈。

2.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写作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不断联系,找到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写作意识的一种方法。

以《鸟语》一文为例,前期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规律和习性。借助观察,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以《负荆请罪》为例,通过分角色朗读文章,学生在阅读中处于角色扮演阶段,更好地体会故事的含义,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教学生活中,老师要尝试给学生灌输不同类型的文章体裁,从描写散文到哲理文章,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学生有了更广的视野,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就有了更强烈的写作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领悟与想象能力。

写作意识的养成不仅靠观察与领悟,还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在《生命的壮歌》一文中的“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把羚羊跳跃时所划出的一道道弧线比做“生命桥”,这时老师就要向学生介绍什么叫比喻,通过“弧线”与“桥”的联想,让学生造句,寻找生活中可以进行联想的事物。[3]

通过心理暗示,借助生活观察积累及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就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以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可以说是写作教学的“开路先锋”,通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领悟能力和想象力,为语文写作积累语言、材料和写法。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写作的习惯,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敏.试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3,25(03):23-24.